竞争越激烈的地方越有市场?揭秘网红小店背后的生存之道。上海永康路上的“熊爪”咖啡火了。这家店原名“HINICHIJOU”,意为“非日常”,其充满创意的“熊爪递咖啡”营业模式、曾在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比赛中获得咖啡冲调项目第一名的聋哑人咖啡师、为残疾人顾客免费提供咖啡的公益模式、每杯20元的实惠价格……这些都是推动顾客从四处赶来排队“打卡”、媒体争相报道的元素。 12月3日正式开业一周以来,这家“熊爪”咖啡保持着每天有顾客排长队的热度。然而“熊爪”咖啡创始人之一王海青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这家刚开业的小店并没有预算,也没有心思做营销,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打磨产品和优化流程上,“当然,我们专门选在国际残疾人日开业,也是在市场上‘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一个原因”。 为什么要在“咖啡一条街”上开店 翻阅点评类App,能发现“熊爪”咖啡所在的永康路虽然只有几百米,却密集排布着不少富有特色和创意的人气小店,其中咖啡店就超过10家,此外,还有面包店、酸奶店、日料店、服饰店等。采访中有店主提到,永康路在2016年年底政府牵头整改前,曾是环境较为吵闹、脏乱的“酒吧一条街”,整改后慢慢“修炼”成了在全国咖啡爱好者中小有名气的“咖啡一条街”。 和“熊爪”咖啡类似,位于39号的咖啡店“control machine”也是新开不到半年的小店,正处于“积淀期”,老板小赵是一位90后青年。为什么这家店要“初生牛犊不怕虎”地选在“咖啡一条街”开业?小赵说,自己做了七八年咖啡师,积累了技术、总结了客户需求特点以后,去年在襄阳南路开了第一家咖啡店,非常受欢迎。由于偶然被一位知名艺人点了外卖并在社交软件上推广,那家店成为所在街区的外卖人气店,后来转型只做外卖。为了更好地服务堂食客人,他决定保留原先技术、开发新颖元素,在永康路开了这家符合年轻人喜好的新店。
经过几个月的迭代和探索,滴滴旗下社区电商橙心优选摸索出新做法。即日起,橙心优选正式启动橙心小店战略,将通过一系列线上线下方式,赋能社区小店,“点亮”小店经济发展,加快发展“产品优、服务好、环境美、营销广”的社区小店,帮助小店店主提高收入,也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购物体验。 据介绍,橙心优选自5月成立后,一直将对团长的赋能服务放在重要位置。社区电商的团长大部分是以社区小店为基础的小店店主、便利店老板。一段时间以来,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对线下小店冲击很大,团长的用户服务意识普遍较弱,并且小店的商品陈列等细节也需要改善。橙心优选发现,很多店主有借助互联网平台的流量和资源提升店铺经营效率的意识,但普遍缺乏拥抱互联网的路径和能力。 团长是社区电商履约环节的重要环节,橙心优选希望帮助团长提升服务,提高收入,进而提升消费者对平台的满意度。因此,橙心优选自今年9月开始试水“橙心优选小店”。经过近3个月的多个城市试点,自12月起,橙心优选在全国推广“橙心优选小店”。 与传统社区电商的消费者在线上APP商城/小程序上购物后,到店自提服务模式不同,橙心优选小店给了用户更多选择,消费者除了线上下单外,现在还可以在橙心优选小店直接线下购物。 “橙心优选小店”是橙心优选和团长合作的线下自提门店,也是橙心优选精选商品的流通场所,店内商品种类丰富,购物体验极佳。通过“线上+线下”购物场景融合,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购物服务。 橙心优选公司将对“橙心小店”的合作团长提供一系列的线上线下服务。据透露,在此前的多城市试点运营期间,橙心优选试点小店的销售额平均可增长3倍,部分小店销售额可提升5倍。 根据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我国传统便利店数字化转型报告》显示,目前国内主营快消品的非连锁便利店(俗称夫妻老婆店)约有600万家,近6成企业仍处在数字化转型的初级阶段,亟待规范化管理和数字化升级。 橙心优选负责人介绍,此前已经在重庆、湖北、浙江、四川、江西五个省市试水“橙心优选小店”。根据橙心优选的计划,将在未来3年内,对全国至少100万个团长提供上述合作帮扶服务,形成人气旺、“烟火气”浓的小店生态。
新华社记者张辛欣 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降低工商业电价……今年以来,针对中小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压力挑战,我国推出一系列助企援企政策措施。 这些措施效果如何,中小企业现状怎样,下一步政策如何发力? “为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渡过难关,我国从财税、社保、金融等8个方面陆续出台了90多项政策措施。”工信部新闻发言人黄利斌说,截至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9.6%。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连续3个季度对1.4万余家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惠企减负政策落实情况等调研并发布报告。报告显示,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企业普遍反映社保和医保费减免缓征政策“含金量”尤为高。 各项政策落地显效,有效缓解了疫情冲击造成的生产经营困难。二季度以来中小企业经济运行状况持续向好,生产效益指标逐步好转,企业信心逐渐恢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8个月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0.6%,盈利基本已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工信部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运行监测平台调查显示,中小企业国内订单、出口订单指数连续7个月回升。反映流动资金紧张的中小企业比例连续7个月下降,有招工需求的中小企业比例连续3个月回升。 政策帮扶的同时,互联网平台带动数字化升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小企业经营的回暖。 开拓小店“极速上线”通道,针对小店推出复工“流量红包”……今年以来,美团出台一系列帮扶平台上中小企业的举措。近日,美团发布秋季小店大数据,第三季度平台上新增小店近30万家,小店营业额环比增长18.4%。 很多大企业发挥带头作用和平台优势,推出一系列具体的帮扶举措。 10月29日,在国网嘉兴供电公司的营销室,工作人员正在抓紧核对嘉兴秀洲区王江泾镇元丰纺织有限公司参与分钟级电力需求响应获得的补贴金额。 受海外疫情影响,不少纺织订单转向了国内。“纺织小镇”王江泾镇的很多企业加班加点。为保障生产用能,国网嘉兴供电公司针对企业用电推出定制服务,并通过大数据等引导鼓励错峰用能,发放相应补贴。 阿里巴巴上线新制造平台,助力中小制造企业按需生产,解决“库存难”等问题;北京精雕科技集团与北京门头沟地区合作打造快速制造平台,面向中小企业开放机电科技产品制造能力……通过协同创新,很多企业在重塑优势。 多方举措和帮扶下,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得到改善。但不可否认,企业仍然面临压力与挑战,也应看到,一些企业反映部分政策落实还有堵点,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企业对降成本的政策诉求较为强烈。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说,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大力度抓助企政策落实,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畅通惠企政策信息渠道,特别是加大依法推进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力度,加强督促检查。 “要聚焦降低制造业负担,助力制造业提升竞争新优势;聚焦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负担,增强市场主体活力;聚焦提升减负治理能力,服务建设新发展格局。”辛国斌说。
“翻过牌了,是个真预言家!” 9月9日,支付宝官微宣布,8年前首个用支付宝收钱的小商家找到了,并决定授予他“支付宝实锤预言家”奖,送他100瓶金银花露水,感谢他当年“发金水之恩”。 据了解,8年前,在南宁经营酸嘢店的梁桥是第一个使用支付宝线下支付的小店主。尽管在2011年9月,支付宝就宣布条码支付进入实质应用阶段,但当时支付宝被看作淘宝的线上担保支付工具,线下使用者很少,官宣微博仅2条转发。 2012年,梁桥在其不足10平方米的酸嘢店内打出横幅“本店支持支付宝手机付款”,并自己研究制作了支付流程图,一时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网红店。但争议也随之而来,网友断言“普及不了”,甚至嘲讽他“几块钱也要用支付宝是脱裤子放P,多此一举”。 面对媒体镜头,梁桥说出了当时无人相信的预言:“数字支付,这么便捷的支付方式,应该是一个主流的付款方式,现在用的人不多,我相信以后用的人会越来越多。” 此后8年间,支付创新技术不断革新,声波支付、扫身份证快速注册、电磁支付、光子支付、二维码支付、生物支付、正扫、反扫、单离线、双离线等功能陆续上线。 小店支付第一人梁桥的生活也被数字经营工具改变,据了解,现在他的酸嘢店已有40多家分店,保守估计身价超千万元。 数字经营工具赋能了千万小店,小店也推动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根据蚂蚁集团招股文件显示,2020年已经有超过8000万家小店在使用支付宝。目前,中国移动支付普及率达到86%,位居全球第一。
8月7日讯小店是点燃人间的烟火,是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是城市发展的“最佳门面”。它遍布市井之中,是中国民族韧性的体现,也是“芸芸众生相”中最出彩的一卷。 为响应国家复工复产、发展小店经济号召,平安普惠联合抖音上线“828人气小店”活动,致力于搭建“开放式、免费参与、好玩有趣、打破传统圈层”的小店线上营销平台。活动面向全国征集小店短视频,旨在发掘小店群体的潜能,帮助小店店主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勇敢迈出数字化出圈第一步。 小店陷入经济寒冬 平安普惠暖心助力 今年的一场疫情,打破了多数人对于小微企业的印象。在大型企业连连叫苦,通过转行、裁员自保的时候。小店们得益于自己的“身轻体便”的特征,反而有不错的抗击能力,更有甚者还能从中抓住商机。比如,那些在居民楼中从前无法跟大型超市比拟的小卖部,疫情期间反倒成为居民的“生活支柱”,变得门庭若市,生意火爆。 菏泽市小胡同街边有一家小小摊位,据张老板描述,“芝姐东北烤冷面”在疫情期间一直未有生意,复工复产后,生意逐渐好转甚至达到火爆的场面,本来一个人可以照顾的摊位,现在竟然需要3-4个人,摊位的老板已经萌生扩大摊位甚至扩大店面的想法。张老板与家人商讨,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与肯定。张老板寻找好店面,却因资金周转不及时导致未能成功租用。就在张老板一筹莫展的时候,平安普惠咨询顾问联系到他,帮助张老板满足了15万元的资金需求,随后成功租下店面,“芝姐东北烤冷面”顺利开张。 资金是所有企业、店铺能走下去的重要一道槛,张老板通过平安普惠获得了金融支持,也让自己的店铺多了一次走进大家视野的机会。 平安普惠助力经济复苏 帮助小店“出圈” 为了积极帮扶小店,平安普惠做出了一个大动作:携手抖音,面向全国征集小店短视频。根据活动规则,优异者将有机会瓜分平安普惠送出的流量,增加曝光度。在活动期间,通过抖音可以参加#828人气小店#话题,有兴趣的小店店主可以自己拍视频,普通人也可拍身边的小店上传抖音,参加者将有机会获得奖品。 全国小店高达8000多万,目前网红带货或者通过流量曝光的小店主可能只有千分之一,他们很多人都看抖音,却并没意识到自己也可以这么做。 平安普惠希望,通过这个活动为小店带来启发,通过短视频帮他们引流、赢得社会更广泛关注,让他们通过切身参与,感受到做网红小店其实也很简单。 最终,平安普惠想通过828人气小店活动,借助各种方式启发小店观念出圈、角色出圈,提升小店人气、流量变现的同时,并带动更多小店出圈。可以说,通过另辟蹊径帮助小店“出圈”,平安普惠为行业探索出一条差异化、更直接有效的普惠金融服务方式。 与此同时,平安普惠对小微企业主进行金融资源和经营能力“双赋能”,向小微免费提供法律咨询、金融能力提升、经营能力培育等福能行动,帮助小微企业共同成长壮大。 这也是平安普惠的愿景,即让小店主活得更好:一部分小店规模壮大,一部分小店通过创新获客和服务模式,获得更持久成长动能的同时,增强抗风险能力,从而激发整个市场的活力。(通讯员 纪哲)
“小店经济”与就业、民生息息相关。8月28日,阿里零售通发布“W计划”,向其覆盖的150万家社区零售小店全面开放数字操作系统。 4年前,阿里推出零售通;今年发布的“W计划”即小店日销万元计划。“零售通的视角将从以前的品牌商供给侧转化为品牌商跟零售通形成一个整体,服务百万小店,”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零售通事业部总经理林小海对记者表示,经过这几年发展,零售通已从扩展规模、提升效率,进入为小店创造价值的新阶段。 数字化赋能小店 主客交互中提高经营能力 据悉,零售通全面开放的数字操作系统,集合了电商平台、物流企业、商贸企业、品牌供应商等资源,形成了推进“小店经济”的一站式数字化赋能方案。 “一个小店的货架很有限,通常一两千个SKU,零售通整个平台有超过40万。通过记录每一次交易,小店的标签会不断丰富,店主推商品将更加精准,提高小店的经营能力,”林小海向记者表示,在接入零售通的数字操作系统后,将会涌现出一批日营业额过万元的小店。 通过“W计划”,零售通向其所覆盖的150万家小店开放包括POS机在内的数字小店操作系统、10000款小店渠道专供新商品,向小店提供包括免息赊购、滞销赔、过期赔等金融扶持政策,并打通支付宝、淘宝、饿了么、大润发等阿里经济体资源帮小店引流增收。 阿里巴巴零售通智慧门店工作人员肖鑫萦告诉记者,零售通如意POS就是帮助小店店主从感性认知决策到通过数据分析提高运营能力的抓手,优化的供应链与精准营销,将为小店留出最大利润空间。 “以往店主更多的是奔波于批发市场之间,而有了大数据选品,会在结合本店销售数据的基础上为店主进货提供科学参考,同时给出合理定价建议,还可以及时帮助调整库存水平。”肖鑫萦介绍称。 28日,林小海透露,目前已有近23万家小店预约了零售通的“W计划”,今年的目标是能够触达至少50万家小店。 二线城市起步 持续下沉至乡镇 发展4年多来,零售通已经是中国最大的B2B快消平台,入驻有150余万家小店和95%以上的知名快消品牌。 “品牌商在一二线城市的供应体系已经很完善,而在往下的城市供应链能力则较低,另外,县城、乡镇的小店也面临商品品类有限、质量不好等各种痛点。”对此,林小海向记者表示,下沉到县城甚至乡镇,零售通能为小店创造的价值和为品牌商创造的价值将更大。 “零售通是从二线城市起步的,业务目标城市是在二至六线城市,”林小海提到,预计零售通接下来几年在县城和乡镇的发展速度会快过二线城市。 “目前阿里的菜鸟物流只能配送到县城,乡镇还不能做到送货上门,但是经销商有送货上门的能力,”林小海告诉记者,零售通在县城业务占比已经达到25%,“今年我们会以县城为根据地,进一步打开乡镇,主要是通过县城本地的合作伙伴,比如深度分销的云仓客户,把云仓商品运送到县城经销商这里合流,由经销商配送到乡镇,这就实现了合流。” “从县城拓展到乡镇的经验是我们重庆团队做出来的,现在正复制到湖南、湖北等地。”林小海介绍称。 加注社交团购 构建线上线下快消矩阵 据了解,零售通日前成立了创新部门,将与大润发的生鲜供应链紧密配合,把社区团购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业务方向。 “疫情过后,冷链商品成长率很高,小店卖这类商品的单价与毛利率相比于常温商品都要高一些。但零售通只有常温商品,没有低温商品和低温冷链”林小海向记者透露称,现在正在浙江宁波做一些测试,探索合作的可能性,“我们尝试把大润发的日配、低温冷冻冷藏接入零售通,给到小店更多的供给。” “阿里通过自营、投资入股、联合运营等多种方式加注社区团购,展现出势必要在该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的决心。尽管阿里有着海量的供应商数据,但与传统模式不同的是,社区团购是以私域流量为根基,需要将社交因素考虑在内,建立消费者之间相互的联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钱向劲向记者表示,“阿里零售通最大优势就是数以万计的门店已经覆盖了一定范围的消费者,邻里关系使得获客成本更低。” 事实上,快消与生鲜,电商渗透率都比较低,仍以线下为主消费渠道,零售通将持续推进小店接入饿了么配送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商圈”。 在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内部,从服务半径来看,大润发辐射10公里,盒马打造“3公里生活圈”,以百万计的零售通小店将中间空白填满,有望完成对线下即时消费场景的全覆盖。
小店经济站上风口!日前,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明确提出要通过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培育一批试点城市,推动社区、批发市场、商圈、特色街等小店集聚区转型升级,至2025年,形成人气旺、“烟火气”浓的小店集聚区1000个,达到“百城千区亿店”目标。未来五年的小店经济蓝图,已然浮现。文件一出,立即引来市场各方人士的关注和热议。不过,在对小店经济满怀期待的同时,至少还有四个疑问需要得到解答。一问趋势:风潮从何而来?作为国内“最小颗粒度”的零售单位,小店经济其实一直都在你我身边,特别是那些扎根在社区多年的小卖部或者夫妻档,早已成为我们生活记忆中的一部分。只不过,和大型购物中心与连锁超市等现代零售终端相比,小店的存在感及其带给广大消费者的冲击感似乎并不强烈。很多人最多只是把小店当作即时消费的补充而已。可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看似不起眼的小店经济却蕴含着巨大能量,其价值也越来越被世人所看见。而这次商务部等七部门下发文件,并非是国家首次倡导发展小店经济。早在2019年12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小店经济”的概念就已被正式提出。会议表示,要坚持地方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消费者选择,以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发展“小店经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形成一批人气旺、特色强、有文化底蕴的步行街。今年6月,总理在考察山东烟台的一处老旧小区时再次肯定了小店经济的意义。而今《通知》的出台,再度彰显出国家对于小店经济的认可和支持。作为《通知》附件发布的《全国小店经济发展指南》中,明确了“小店”的内涵:小型店铺,通常指面向居民消费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家庭服务、洗染服务、美容美发、维修、摄影扩印、配送服务等行业的个体工商户,雇员10人以下或年营业额100万元以下的微型企业,及年营业额1500万元以下的网店。从涉及领域上看,几乎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再考虑到小店遍布城乡各个街道,用“毛细血管”来形容小店经济是再恰当不过。由于小店经济从业门槛相对较低,对经营者的学历及知识技能没有过高的要求,因而可以成为很多人谋生的方式,这也凸显出小店经济在吸纳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注册小店8000多万户,带动就业约2亿人。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小店经济的主体是小微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经营规模较小、资金少实力弱,再加上小店的生意多为小本经营,并且每个月都有房租等刚性支出,一旦外部风险来袭,小店受到的冲击往往也是最大的,很可能一个月不营业,流动资金链条就会断裂,经营者将不得不面临失业的窘境,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疫情之后,民生为要”。关于民生,往小里说关乎到一个家庭的吃穿用住,往大里说则事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既是个体的生存问题,又是全局的发展问题。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这当中,必然包括小店经济。所以说,此刻《通知》的出台可谓正当其时——点亮小店经济发展,带旺城乡“烟火气”,意义重大且深远。二问内涵:小店经济积极影响几何?支持小店经济的意义,绝不仅限于吸纳就业与改善民生。从经济学角度看,至少还有如下四方面积极作用。首先,小店经济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成分,发展韧性十足。众所周知,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也是国民经济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加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以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为主体的小店经济又是民营经济中的典型,其较低的从业门槛与相对灵活的经营形式,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增添了不少活力。而很多经济学家判断经济景气程度,常会以多少路边小店歇业作为重要参照。不仅如此,小店经济还表现出十足的发展韧性。根据支付宝和网商银行联合发布的《中国小店经济温度图谱》,2019年我国小店年营业额平均增长35%以上,大幅度高于GDP增速;83%的小店月营业额增长超过1000元。另外,疫情影响之后,小店经济的强大韧性同样得以体现。参考美团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小店韧性报告》,小店经济正借助数字化转型的力量快速复苏,5月首周美团平台上小店订单量比2月首周增长28倍;从类型看,KTV小店商户4月营业额比2月增长41.7倍,洗浴桑拿小店增长29.1倍,休闲运动小店增长25.5倍,付费自习室增长8.5倍。其次,小店经济具有较强的便民服务属性,有助于刺激消费。虽然不像购物中心、大型商超那般“高大上”,但店铺基数庞大的小店却宛如毛细血管一般,扎根于各个城市乡村的街头巷尾,从城乡商业综合体周边、交通枢纽旁到居民社区、旅游景点,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是距离广大民众最近的零售终端,其经营领域更是覆盖了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居民日常消费需求。此外,随着我国小店服务功能的日益完善,“一店多能”态势愈发明显,很多零售类的小店已不局限于开展日用品零售业务,还开通了非处方药销售、洗衣、维修等多项便民服务,在进一步便民的同时,又能激发居民消费意愿,进而带动国内消费市场发展,并间接促进各行各业的复工复产。再次,小店经济是一种低门槛的创业形式。与摆地摊相似,开小店本质上也算是创业的一类,绝非那些讲着深奥的商业模式、拿着高大上的BP、到处去参加项目路演找投资人才配得上“创业”二字。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创业,开小店的门槛更低,从业要求更宽松,经营者在完成自就业的同时,还为城市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与“大众创业”的精髓不谋而合。最后,小店经济能展现出当地文化特色。如果说现代化的零售基础设施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国际范儿”和高端商业品质,那么小店经济则承载了一个地方的基因与历史文化底蕴,体现的是人情味儿和居民共同记忆的传承。例如成都的茶馆,从上百年历史的老茶馆到随处可见的公园露天“坝坝茶”,再到复合艺术、养生、音乐多种业态的新兴茶馆……可以说茶馆与成都人闲适豁达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既是市民大众消费最具生活味儿的生动写照,又传承着市井、乐观及闲暇的地道成都味儿,这些同样会给外地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正因上述种种,支持小店经济更显必要,而在后疫情时代的国民经济复苏之路上,小店经济也有望在促进就业、扩大消费、提升经济活力、服务改善民生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三问亮点:此次政策有哪些新意?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国家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并不是要求单纯地“拷贝”过去的形态,而是赋予了小店经济不少新的发展理念,以此来契合消费升级大潮。比如《通知》里的几段话:鼓励电商平台的小店在线集聚,利用平台技术、流量、场景和资源优势,创新云逛街、云购物、云展览、云直播、云体验、云办公,拓展批发、零售、餐饮、民宿、美发等领域数字化营销活动,打造“小而美”网红品牌,提升“人气”口碑。支持电商平台为小店提供批发、广告营销、移动支付、数据分析、软件系统等数字化服务,鼓励采取降低门槛、发展增值服务等方式减免佣金和基本服务费,减轻小店信息成本和经营负担。支持物流企业为小店开展统仓、共配、冷链、托盘和周转箱循环共用等供应链服务,降低物流成本。支持商贸企业拓展分销业务,为小店提供集采、批发、配送、技术等赋能服务,实时同步小店管理数据,鼓励减免连锁加盟费用,以价换量换市场。在此不妨做个简单解读。自疫情爆发以来,以生鲜电商、视频直播、在线教育、在线医疗为代表的线上消费场景全面兴起,进而迫使各行各业致力于线上业务的拓展;与此同时,很多企业和用人单位都在积极地利用信息化手段,组织和协调复工复产。种种现象的背后,是整个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全面提速,而在此过程中,千千万万家小店不应该掉队。于是,《通知》明确了小店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即借助各种数字化的零售技术来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并且提升广大居民的消费体验。可是,受制于有限的资金和匮乏的技术与人才,小店经济仅靠自己的力量势必难以搭上数字化转型的快车。针对这一问题,《通知》给出了解决方案,即“以市场化手段推动‘以大带小’、‘以小促大’、大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合作共赢、共建生态”,这对于小店和大企业来说堪称双赢:大企业可以在资金、技术、商品、管理等方面给予帮扶,优化小店经济的产业生态;而小店在居民日常生活的深度渗透,又能在流量和场景上反哺大企业。“以大带小”、“以小促大”的局面,已经在地摊经济上有所体现。例如,前一阵子阿里1688平台发布“地摊经济”帮扶计划,通过源头好货、数据智能、金融扶持、客户保障四大维度的赋能,为数千万“摊主”提供全方位的进货和经营支持;苏宁推出“夜逛合伙人”地摊夜市扶持计划,提供可追溯优品货源,并为夜市摊主提供近距离免费冷链仓储服务。这些举措都收获了不错的效果。事实上,可能有不少人已经发现了身边的小店正在发生变化,比如楼下的水果店能送货上门了,小餐馆开始接外卖单子了,理发店开直播了,就连撸串都能用消费券抵一部分现金了……可以预期的是,在消费升级和数字化转型提速的背景下,小店经济将告别传统的粗放经营模式,转而进入到精细化运营的2.0时代,并将在线上线下融合、货品质量、销售服务、金融支持、数据管理等方面得到质的提升,前景可期。四问痛点:发展困境,如何破局?即便如此,仍有许多痛点在制约着小店经济的发展。从经营的角度看,因为规模偏小、信用状况不佳、抗风险能力较弱等先天性缺陷的存在,所有小微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小店经济统统绕不开,包括市场准入门槛过高、融资难融资贵、营商环境欠佳等等;从城市治理的角度看,由于太过灵活分散,小店经济容易给城市管理增加困难,以至于很多人依旧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小店经济,有的地方甚至简单粗暴地采用“一刀切”方式,给小店的注册和经营施加了诸多限制。针对这些痛点,要如何破局?在我看来,除了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外,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具体应包括三个“升级”:其一,思想观念升级。不能因为小店经营规模小、从业门槛低,就认为它是低端经济或是落后经济的代名词。需知,低门槛不等于低端,更不应该被“低看”。我们既要认识到小店经济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又要明白小店经济的繁荣是一个城市具有温情与活力的体现。对小店经济不能区别甚至歧视性对待,要秉持开放搞活的思路,着力给小店经济的成长创造更加友好的市场环境,包括降低准入门槛、加大各方面扶持力度等。健康发展的小店经济,同样可以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二,金融服务升级。应秉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从多个维度给予小店经济更多的金融支持。一来,传统金融机构要着力进行金融创新,可以考虑设立小店经济专门金融服务部门,缩短小店融资链条,为小店打造“量身订制”的融资产品,降低其融资成本,并加强金融机构对小店提供融资的正向激励;二来,要不断完善小店的征信和担保体系建设,发展第三方征信、信用评级等机构,降低金融机构获取小店信用信息成本;三来,要加快小店直接融资渠道建设,包括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设立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小微企业发展母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共同支持小店发展,等等——这些思路,或许也可以给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提供灵感。其三,城市管理升级。应创新城市管理机制,通过更加人性化的科学管理,在不影响公共交通和居民生活的情况下,有序开展小店经营,使得小店经济带来的社会、经济效应在抵消城市生活受影响的成本后尽量最大化。有关部门则要对小店经济的经营者、参与者、消费者、管理者等利益相关方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了解他们面临的困难与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及时改进服务水平。小店虽“小”,却内藏乾坤,不容小觑。更何况,国际范儿与烟火气本就不是势不两立的,任何一座现代化城市不是只能有钢筋水泥和高楼大厦。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所有市场主体,不管大小,都应该拥有公平公正、自由竞争的权利,个人的小期盼亦是可以与城市的大情怀和谐交融。诚如总理所言,小店经济和“高大上”一样,也是中国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