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作为引流的基础设施,投资巨大、成本高昂,短期难以实现整体盈利。 然而,高铁在提高经济效率等方面具有较强溢出效应,使得国家投资意愿强烈。受益于土地升值和房价上涨等变现途径,地方政府积极参与高铁投资,帮助国铁集团较好控制了亏损及负债率。而以京沪高铁上市融资为代表的铁路资产证券化模式,最终通过活跃的股票市场来降低高铁杠杆,并帮助投资者退出变现。正是这样的一系列资本运作成就了中国领先世界的高铁基础设施和产业。 2019年底,我国高铁营业里程为3.5万公里,目前约占全世界高铁总里程的70%,全球排名第二的西班牙的高铁里程不足我国的零头。为此,过去五年中国铁路行业每年都维持着 8000 亿元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带来了高铁投产新线的大幅增长。仅2019年,新投产的8489公里线路中,高铁就占了5474公里。 表1:中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亿元、公里、个) 高铁债务风险如何化解? 伴随着高铁的快速建设,我国铁路部门投资主体的债务也不断攀升。截至2020年3月底,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原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全部债务为49159亿元,而2017-2019年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仅分别为1.88%、1.96%和1.99%,盈利能力并不强。这引发了大量建设高铁项目今后是否会引发巨大债务风险的担忧,2019年初的《谨防高铁灰犀牛》一文正是学术界一种观点的反映。 笔者曾撰文《从财务角度看高铁“灰犀牛”风险》对此风险进行探讨,主要的观点是:从财务的角度进行分析各级高铁投资主体的风险并不大,而且高铁风险的实质是财政风险,高铁“灰犀牛”的提法短期来看并不成立。 然而,简单站在国铁集团的角度去探讨其负债及风险或许过于狭隘。高铁的成本与收益需怎样测算?如何解决高铁投资方的变现问题?应怎么逐步缓解高铁建设伴随的巨额债务? 这些问题或许应从更为宏观的层面,站在国家的角度来看,才能获得更深刻的认识。本文试图从国家对高铁资本运作模式设计的角度来解答这些问题。 高铁是“引流”的基础设施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提出建设“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到十三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就是2020年底完成3万公里高铁营业里程的目标。但我国高铁建设速度超出预期,到2018年底就基本完成了十三五的目标,到2019年底更是超出了5000公里。 高铁不光需要巨额投资,也会产生巨额运行成本。一般来说,高铁的运营成本一般包括列车和线路的折旧、电费、运营和维护费用、贷款利息,收入则主要取决于客票收入和路网服务收入。尽管我国的高铁建设成本较低,仅约为其它国家的2/3,但我国高铁的平均票价更低,才不到西班牙、法国等其它国家票价的四分之一。考虑到我国还有6亿人每月的可支配收入不超过1000元,国家对于200-250公里/小时的线路,尤其是二等座的定价维持在3毛钱每公里左右的相对较低水平。 据2019年世界银行的分析报告,我国只有300-350公里/小时的高速线路在乘客密度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才能达到盈亏平衡,而时速在200-250公里/小时的线路在现有条件下还难以盈利。目前,我国除了京沪高铁等部分东部沿海地区的高铁线路可以实现盈利之外,在人口密度不断递减的西部建设高铁项目,仅从财务的角度来看往往都亏损。 为何在大多数高铁线路不能盈利的情况下,我国仍愿意以极大的决心来建设高铁项目?我们或可借鉴互联网思维来理解高铁的模式。我国投建设高铁网络的目的并非是仅在旅客运输等服务上盈利,而是寄希望于通过高铁基础设施进行引流,带动各种要素的流动。当更多的客流来乘坐高铁时,对整个社会经济带来的溢出效应足以弥补其财务亏损。 对社会经济的溢出效应巨大 据世界银行报告,高铁可以减少传统铁路的建设需求、节省旅客的出行时间、降低运营成本、带来新增客流量、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此外还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交通事故和道路拥堵等方面的益处。 其中,最大的溢出效应来自于节省旅客的出行时间而提升的经济效率。2019年我国高铁运送人数达22.9亿人次,假设每人次乘高铁可节约一个工作小时,就可额外创造768亿元 GDP (2019年人均GDP 7.08万,年时长按 8h*22day*12months=2,112计算)。 如果考虑到这些溢出效应,高铁给经济带来的整体回报较高。世界银行在中国评估的四个项目的经济收益率就分别为8%、15%、16%和18%。 世界银行报告上未进行评估的溢出效应还有不少。高铁不仅是一项基础设施,也是一个产业。高铁的建设和维护涉及基建与材料、机械车辆制造、零部件、信息电子设备、铁路运营和物流等环节的一系列复杂的产业链,光上市公司就有数十家。我国大规模建设高铁,带动了高端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仅中国中车(601766.SH)2019年的利润就达到118亿元。 最后,全国高铁组网后,国家调动部队的速度可大幅度提高,在一天内可以把军队部署到国内的大多数区域,其军事上的重要战略意义非同一般。 拉动地方土地升值 早期高铁建设的大部分资本金来源为铁道部或改制后的中国铁路总公司,地方政府出资较少,主要负责征地拆迁等相关成本。例如,宁杭客专的资本金中,铁道部出资60%,地方政府负责剩下的40%。然而,高铁线路投资大、资金回收期较长,而大部分高铁线路又亏损运营,对于铁总而言,高铁建得越多、亏的越多。因此,随着铁总债务压力剧增,公司的积极性就会有所不足,不愿意大量在中西部地区建设早期亏损严重的高铁项目。 为了解决铁总资本金不足带来建设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近几年的高铁项目中地方政府的出资份额逐步增加。铁总在不少中西部的高铁项目中资本金的比例已降至20%-40%。比如,贵阳—南宁(包海)高铁,铁总承担的资本金占比为40%;郑州—济南高铁,铁总和河南省分别出资30%和70%;重庆至黔江高铁,重庆地方承担资本金的比例为76%,而铁总只需出资24%。 而地方政府愿意承担高铁大部分建设资本金的原因是,高铁建设不光能增加地方GDP的长期增长潜力,还可为地方带来立竿见影的经济收益。有学术研究表明,高铁通车后往往能促使站点所在城市的土地升值和房价上涨。以昆明呈贡新区和大理为例,高铁开通后,当地房价都在短期内经历了幅度惊人的上涨,大大强于其他未开通高铁的区域。因此,地方政府参与建设高铁的积极性高涨,不惜代价要争取高铁线路通过当地并增加站点。 地方铁投分担高铁投资与债务 为了满足高铁项目的出资,地方政府一般先是成立省级铁路投资平台,不断通过财政注资增加公司的资本金,并在土地用地指标、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进行支持。省级铁投公司通过发行债券和银行借款加杠杆后,再出资与铁总及市县各级投资主体共同持股高铁项目公司。 云南、贵州近年来高铁投资力度较大,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截至2020年3月末,云南省铁路投资有限公司(云南铁投)的资产总额为638.0亿元,所有者权益为324.3亿元,对应资产负债率为49.2%;同期贵州铁路投资有限公司(贵州铁投)的总资产为587.2亿元,负债总额为342.4亿元,资产负债率更低,仅为41.7%。可见,尽管投资巨大,但地方铁投公司的风险可控,其杠杆水平仍较铁总和大多数其他建设类地方国企更低。 正是有了地方政府的铁投平台分担投资与债务,铁总在每年超过8000亿元的巨额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的情况下,还能避免产生严重亏损,资产负债率也得以长期维持在65%左右。2019年6月,“全民所有制”的中国铁路总公司改制成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但是新的国铁集团仍面临控制和化解债务风险的较大压力,2020年3月末公司近5万亿元债务对应的资产负债率为66.1%,一季度受疫情影响还亏损473.8亿元。 国铁发力铁路资产证券化 化解债务风险的途径不外乎为增加盈利或引入新的股权资金。在高铁盈利难以快速改善的情况下,国铁集团选择了大力推动铁路资产资本化、股权化、证券化。 京沪高铁公司作为我国高铁线路中盈利状况最好的项目被寄以厚望,国铁集团决定采用委托运输管理模式的上市架构来保障其盈利能力。上市前的2019年9月末,京沪高铁的总资产为1870.8亿元,负债总额为273.5亿元,对应资产负债率仅有14.6%。京沪高铁(601816.SH)从2019年10月22日首次申报到顺利过会,只用了 23天,创造了我国IPO审核时长的最短记录。2020年1月16日,京沪高铁在上交所主板挂牌,每股发行价为4.88元,募资额达306.7亿元。 京沪高铁使用该笔款项和自筹资金共500亿元收购了65.1%的京福安徽公司股权。京福安徽的总资产为1283.7亿元,拥有四条运营和在建高铁线路,但2018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分别亏损了12亿元和8.8亿元。在此并购交易中,京福安徽全部股权的估值为772.3亿元,评估中增值了100.7亿元,增值率为15%。 可见,京沪高铁的上市为国铁集团带来了多重增益。第一,上市公司获得了巨额股权融资,合并报表后降低了集团的负债率。第二,截至2020年7月3日收盘,京沪高铁的市值为3212亿元,解禁后原有的股东可以较高价格变现。第三,原本亏损的京福安徽高铁项目获得了增值,还能卖给上市公司变现。 2020年5月21日,国铁旗下的铁科轨道又获得科创板过会审批。根据国铁集团的计划,还将确保中铁特货,金鹰重工等企业股改上市,并积极探索区域铁路公司、设计集团公司等重点企业股改上市工作,充分利用既有上市公司推进资产并购重组、盘活存量资产。 资本运作助力高铁成功模式 从国家层面的设计来看,高铁的商业模式神似于 “羊毛出在猪身上”的互联网模式。 正如美团的外卖业务,高铁的本质是 “引流”的基础设施,尽管自身难以盈利,但可大量“导流”。高铁在提高经济效率、培育产业、加强军事调动能力等方面产生着较强溢出效应,因此国家愿意大力投资铺建高铁网络。 然而,铁总难以独家承担迅速建设高铁网络的巨额投资,亟需引入战略投资者。而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土地升值和房价上涨来进行变现,在高铁的导流中受益最多,因此具有极强的积极性参与投资。 最终,国铁集团逐步将高铁产业链中的优质资产上市,实现证券化。一方面,上市之后可以进行融资,收购现有高铁资产,降低杠杆。另一方面,高铁的各方投资者得以通过二级市场以较高的价格退出和变现。 正是这样的一系列资本运作成就了中国领先世界的高铁基础设施和产业。
6月29日电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上海至苏州至南通铁路(以下简称沪苏通铁路)将于7月1日开通运营,助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海至南通最快旅行时间压缩至1小时6分钟。沪苏通铁路是国家 “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也是京沪第二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江苏省南通市,从既有南京至启东铁路赵甸站引出,经南通市通州区,向南经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跨越长江,经江苏省苏州市的张家港、常熟、太仓市,终到上海市嘉定区,全长143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全线设赵甸、南通西、张家港北、张家港、常熟、太仓港、太仓、太仓南、安亭西9个车站。开通运营初期,铁路部门将按照日常线、周末线、高峰线安排列车开行,每日开行旅客列车最高44.5对,开行货物列车6对。沪苏通铁路开通运营前,国铁集团精心组织相关单位,严格按照各项规定和标准,开展了联调联试、安全评估等工作,对轨道状态、弓网性能、列车控制、通信信号、客运服务系统等进行了测试和评估验收,各项设施能够满足铁路安全、稳定运营要求,线路具备开通运营条件。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沪苏通铁路开通运营后,向北与在建的盐城至南通铁路和已建成运营的连云港至盐城铁路、南京至启东铁路、新沂至长兴铁路连接,向南与上海至昆明高铁等连接,在鲁东、苏北与上海、苏南、浙东地区之间形成了一条便捷的铁路运输大通道,上海至南通的旅行时间由原来3.5小时压缩至1小时6分钟,大大缩短了上海与南通及苏北地区的时空距离,极大便利了沿线群众出行,对发挥上海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高铁合肥至湖州段(以下简称商合杭高铁合湖段)将于6月28日开通运营。该线经湖州站与南京至杭州高铁接轨,通达杭州,商合杭高铁实现全线贯通,河南、安徽、浙江三省实现高铁“无缝对接”。 商合杭高铁合湖段起自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经马鞍山市含山县至芜湖市、宣城市,到达浙江省湖州市,线路全长309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其中芜湖至宣城段时速250公里)。全线设肥东、柘皋、巢湖东、含山南、芜湖北、芜湖、芜湖南、湾沚南、宣城、郎溪南、广德南、安吉、湖州等13个车站。 商合杭高铁合湖段开通运营过渡期,铁路部门安排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8对;7月1日后,将按照日常线、周末线、高峰线安排列车开行,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最高达60.5对。 商合杭高铁合湖段开通运营前,国铁集团精心组织相关单位,严格按照各项规定和标准,开展了联调联试、安全评估等工作,对轨道状态、弓网性能、列车控制、通信信号、客运服务系统等进行了测试和评估验收,各项设施能够满足高速铁路安全、稳定运营要求,线路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商合杭高铁合湖段通车后,我国中东部地区快速铁路客运网络进一步完善,将有效缓解京沪高铁客流压力,更加便利沿线群众出行,对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铁路部门将于6月26日15时开始发售商合杭高铁合湖段动车组列车车票,具体车次、时刻等资讯信息,旅客朋友可查询“中国铁路”微信和铁路12306网站、微信、客户端。
发挥先导作用 努力抢抓工期——长三角交通项目按下“加速键” 新华社杭州6月4日电(记者魏一骏)群山高耸,隧道幽深,在浙皖交界处的千秋关,临建高速建设正热火朝天、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作为临建高速项目的咽喉要道,千秋关隧道已累计进尺近300米,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打通,届时浙皖省际断通节点将实现贯通。 “按照计划,临建高速先行段将在2022年杭州亚运会前建成,结束安徽宁国市到浙江杭州临安区之间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浙江省交通集团临建高速项目副指挥魏健说,2023年临建高速全线建成通车后,合肥等安徽中心城市与浙江地区将实现深度连通,进一步助推区域一体化发展。 临建高速的推进是长三角不断完善路网布局的缩影。作为在区域协同发展中起到基础先导作用的交通设施,一批公路、铁路项目在2020年计划完工通车。 5月27日,一列试运行检查确认列车从合肥南站始发,沿着商合杭高铁合肥至湖州段,经芜湖驶向湖州。至此,这条线路联调联试圆满结束,随后转入运行试验阶段,距离全线开通运营时间日益临近。 据了解,商合杭高铁是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高等级铁路,这条线路自徐兰高速铁路商丘站起,终至沪昆高速铁路杭州东站,全线长795公里。这条高铁沿线城市密集、人口众多,是联系中原、江淮与长三角最重要的交通干线,被称为“华东第二通道”。 铁路部门介绍,商合杭高铁南段将进行为期1个月的运行试验,确保6月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这条高铁全线通车后,将进一步完善我国中东部地区快速铁路客运网络布局,对实现华东第二通道客货分流运输、带动旅游资源开发、助力区域向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向司乘人员推荐最优路线、主动发现报告道路事故、优化提升道路安保设施……在沪杭甬高速公路柯桥至绍兴段,具备“安全、快速、智能、绿色”等特点的试验路段已基本完成,智慧化应用场景及成果得以呈现。 “在试验路段,道路平均车速提升8%,通行能力提升20%,道路拥堵时间降低10%。”浙江省交通集团沪杭甬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计划在试点基础上,在2020年将智慧化建设经验推广至沪杭甬高速公路全线,更好地服务人流、物流在长三角区域流动。
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扩大有效投资。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亿元。 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那么,今年交通领域的投资推进情况如何?又将集中在哪些方面? 全国人大代表,国铁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陆东福近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力推进铁路建设项目复工复产,全路113个铁路重点在建项目全部复工并稳步达产,1月份至4月份,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77亿元。 “优化调整铁路投资计划。在国家政策推动下,铁路在年初投资安排的基础上,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亿元,促进投资规模增长。同时,继续把防控铁路债务风险和建设质量风险摆在重要位置,确保投资效益和质量。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二季度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将完成2298亿元,同比增长4.1%。”陆东福介绍。 除了铁路部门扩大投资在行动外,交通运输部门也要全面推进有效投资,确保交通运输项目加快建设。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5月1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已经在现有项目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新的项目库,新的项目库有新增投资8000多亿元,如果需要,这些项目在做好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可以及时开工投入建设。 “预计今年全年完成公路水路投资约1.8万亿元,力争做出更大的贡献。”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戴东昌在5月19日的发布会上预测。 就交通运输部近年来的投资情况,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进行了分析:“2019年交通运输部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2451亿元。按计划,2020年交通运输部将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公路水路投资1.8万亿元和民航投资900亿元,共计2.69万亿元,少于2019年实际完成值。”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包括交通领域在内的基建投资增速负增长,投资额较2019年有明显收缩。但陶金认为:“预计‘两会’后,随着政策落实力度加大和复工复产程度加深,交通领域的投资完成额有望回归正常水平。” 关于“交通领域扩大投资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何作用”这一问题,中商智库首席研究员李建军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持续蔓延,还存在较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此大环境下,经济恢复动力在内不在外,也就是说内在需求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李建军表示,投资包含民间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和新基建投资三个方面。其中,新基建已得到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可以说,新基建投资从短期看,有利于“熨平”经济波动、稳定经济增长,降低经济运行风险。从长期看,有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此外,新基建投资风险小、投资回报较稳定,且能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就业问题。 陶金认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技术水平提高,以及各类投入要素结合方式更加优化,市场机制更加合理。各类基础设施本身是积累资本存量、改善资本要素的手段之一,交通领域的投资也能够减少经济中的交易成本、提升运行效率。当前,中西部的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短板,基建投资也成为补短板的一个重要实现形式。 相关专题:聚焦2020年全国两会财经报道
中新网成都5月26日电 (王鹏)据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26日消息,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复线)米易至攀枝花段(下称成昆铁路复线米攀段)当日正式开通运营,率先开行货运列车,后续将逐步开行客运列车。 成昆铁路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建成,是中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铁路运输线。成昆铁路复线是在老线的基础上新建或增建二线的扩能改造工程,为国家Ⅰ级双线铁路,北起四川成都,南至云南昆明,全长近900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 当日通车的成昆铁路复线米攀段全长68公里,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境内,北起米易县,向南经盐边县,至攀枝花市仁和区,共设米易东、丙谷东、盐边、普达、攀枝花南5个车站。该段正式开通后率先开行货运列车,此后逐步开行客运列车。 据悉,成昆铁路复线米攀段地处四川盆地边缘,南接云贵高原,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且沿线城镇蔬菜水果基地和矿洞较多。为此,线路采用“以桥代路”“以隧代路”的方式穿越不良地质区段,共有隧道13座,总长54.96公里,其中10公里以上的特大隧道共3座;桥梁18座,总长5.56公里;桥隧比高达88.6%,建设难度大。 比如,重点控制性工程垭口隧道全长12447米,穿越了6套地层带、7条区域性断裂带,在隧道出口段还下穿了京昆高速公路4座百米高墩,其中一个高墩达138米,轴重1.4万吨,为世界上隧道近距离下穿单体构筑物最大荷载。 据了解,随着成昆铁路复线米攀段的开行,成昆铁路复线全线仅剩四川境内的峨米段(峨眉到米易)未开通。峨米段计划开通时间为2023年10月底。 成昆铁路复线全线开通运行后,成都至昆明列车全程耗时将从18小时压缩至7小时左右,与成昆铁路老线实现客货分离,将大幅提升西南地区的铁路客货运输能力,并密切中国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西部地区与南亚、东南亚地区的互联互通。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消息,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复线)工程米易至攀枝花段(下称“成昆铁路复线米攀段”)26日通车,将逐步开行货运列车和旅客列车。 成昆铁路复线米攀段全长68公里,为国家I级双线铁路,设计时速每小时160公里。该线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境内,北起米易县,向南经盐边县,至攀枝花市仁和区,共设米易东、丙谷东、盐边、普达、攀枝花南5个车站。此段线路共有隧道13座,桥梁18座,桥隧比高达88.6%。 据该线设计单位中铁二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成昆铁路复线米攀段地处四川盆地边缘,南接云贵高原,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且沿线城镇蔬菜水果基地和矿洞较多。为此,线路采用“以桥代路”“以隧代路”的方式穿越不良地质区段。例如,重点控制性工程垭口隧道全长12447米,穿越了6套地层带、7条区域性断裂带,在隧道出口段还下穿了京昆高速公路4座百米高墩,其中一个高墩达138米,轴重1.4万吨,为世界上隧道近距离下穿单体构筑物最大荷载。 在应对不良地质的同时,建设还要克服重重障碍,包括下穿库容1.86亿立方米的亚洲第一尾矿库马家田尾矿库、居民区高层楼房结构物等地表大型建筑物,其中在穿越攀枝花花城新区大型景观人工湖时,湖底距隧道顶部仅5米,设计施工难度极大。 业内人士表示,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复线)工程全线通车后,将大幅提升西南地区的铁路客货运输能力,密切中国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西部地区与南亚东南亚地区的互联互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