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采访大会的中外记者并回答提问。本次记者会仍采用网络视频形式进行。 16时左右,总理步入人民大会堂三层金色大厅,边走边隔着屏幕与位于梅地亚中心媒体会场的记者挥手打招呼,步伐从容、坚定,会场内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新冠疫情仍在世界范围内蔓延,中国面临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与此同时,今年又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这注定今年的政府工作会非常艰巨,也使今年这场特别的总理记者会格外受到瞩目。 “保”成最高频字之一总理讲了34次 总理记者会开始前两个多小时,已经有很多记者在媒体会场外排队等待进入。在排队过程中,记者们讨论最多的就是总理可能会回应哪些问题。 一位在会场外的记者在一媒体群里发起话题讨论:你们最想在总理记者会上提出什么问题?一时间,群里讨论热烈非常,经济增长、就业等成为大家最为聚焦的话题。 在总理记者会开始前夕,记者亲眼目睹一位媒体同行在自己的本子上写满了一个个关键词:疫情、中小企业、就业、脱贫、内需等,好几个关键词还被他拿红笔圈了起来。看来,媒体朋友们最想提出的问题还是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从2015年至2019年的总理记者会上,“首问”通常都给了外媒。这次总理记者会的“首问”依然给了外媒——路透社。整场总理记者会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总理共回答了11位记者的提问,解读中国政策深入浅出、妙语连珠,一些典型的案例更是信手拈来、侃侃而谈。 在总理回答记者提问中,“保”字成为使用最频繁的字之一,全场发布会,总理一共提到34次。此外,总理使用最多的词里面,“经济”一词达到31次,“市场”一词共30次,“就业”达到了23次。 9亿张口与9亿双手妙喻就业重要性 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出的规模性政策举措落地问题,李克强指出,我们依然不能搞“大水漫灌”,而是要“放水养鱼”。没有足够的水,鱼是活不了的。但是如果泛滥了,就会形成泡沫,就会有人从中套利,鱼也养不成,还会有人浑水摸鱼。所以我们采取的措施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要摸准脉下准药。 在回答有关就业的提问时,李克强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是天大的事情。他巧妙比喻,中国有9亿劳动力,没有就业那就只是9亿张吃饭的口,有了就业就是9亿双可以创造巨大财富的手。 针对保企业的问题,李克强说,首先是要让市场主体活下来。政策的真金白银主要是为市场主体纾困,激发他们的市场活力。真金白银要确保落到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身上。 在回答有关改革开放的问题时,总理强调,我们会继续扩大与世界的合作,自主出台更多扩大开放措施。开放对各国如同空气对人一样,须臾不可离,否则就窒息了。在总理回答完最后一个记者提问后,媒体现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总理起身和记者们挥手告别,很多记者仍停留在现场,回味着刚才妙语如珠的答记者问。 相关专题:聚焦2020年全国两会财经报道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闭幕会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近2个小时的记者会当中,民生话题仍然是“重头戏”,但今年更加关注就业和受疫情影响返贫的社会群体生活保障。 李克强在记者会上表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是天大的事情。为了稳住现有就业岗位,可以说政策是能用尽用,投入的钱是最多的。“我们的规模性政策资金,允许基层用于减税降费,允许用于为企业减房租、贴利息。今明两年将有3500万人次通过失业保险结存来进行岗位培训,给他们缓冲的机会。” 采取特殊转移支付机制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如何保证资金真正惠及企业,避免空转?李克强表示,政策资金要直达地方、直达基层、直达民生。新增的赤字和抗疫国债资金全部转给地方,省里面是“过路财神”,直达基层。 “我们现在要采取一个特殊的转移支付机制,这些钱要全部落到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落到社保、低保、失业、养老和特困人员身上,要建立实名制,这些都是有账可查的,决不允许做假账,也决不允许偷梁换柱。”李克强说。 此外,李克强还强调,中央政府这次是带头过紧日子,我们把中央部门的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缩了一半以上,调出资金用于基层企业和民生。各级政府都要过紧日子,决不允许搞形式主义,干那些大手大脚花钱的事。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政府绩效研究中心主任王泽彩表示,新增国债、特别国债乃至传统的一些基础设施项目,一定要把绩效二字植入项目规划当中,让这些钱花得更有效。 “除了强调绩效导向外,还要注重绩效管理,按照事前绩效目标的设计,事中的绩效监控,事后的绩效评价,全过程突出所有财政性或者投资性项目的目标和指标的设定,保证我们的绩效管理,真正体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低效少安排、高效多安排这么一个挂钩机制。”王泽彩说。 让更多新就业岗位成长 就业是民生之本。记者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就业”一词一共出现了39次、“民生”一词出现21次,名副其实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5.5%左右。 李克强在记者会上表示,今年确定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的确比去年低,实现这个目标要有一定的经济增长作支撑。我们把城镇调查失业率定为6%左右,今年4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已经是6%了,所以我们这样做也是实事求是。 李克强进一步指出,为了稳住现有就业岗位,可以说政策是能用尽用,投入的钱是最多的。我们的规模性政策资金,允许基层用于减税降费,而且允许用于为企业减房租、贴利息。采取的措施就是要把企业稳下来,岗位保得住,但要公平合理。而且我们还要采取资助企业以训稳岗的政策,今明两年将有3500万人次通过失业保险结存来进行岗位培训,给他们缓冲的机会。即便失业了,也要短时期内有再就业的机会。 同时还要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李克强强调,现在新业态蓬勃发展,大概有1亿人就业,我们的零工经济也有2亿人就业。不仅要采取更多扶持政策,而且要采取措施打破那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让更多新就业岗位成长起来。 扩低保和失业保障范围 受疫情影响,很多家庭收入下降,甚至一些人面临返贫。政府未来如何兜住民生底线,保障民生? 对此,李克强指出,中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但有6亿人的月收入只有1000元,这个收入在中等城市连租房都困难。疫情后,如何保障困难群众以及受疫情影响新的困难群众的基本民生,我们采取了纾困政策用于保障。 “今年要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这是党中央对人民的承诺。”李克强表示,按照原来的数据,我国有500多万贫困人口,疫情带来了新的冲击,脱贫任务更重了。各级政府都要以人民利益为上,做任何决策都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千家万户,有利于民生。要特别认真细致地考虑把各方面困难人群保障起来,扩大低保和失业保障的范围。现在低保、失业保障、特困救助等人员大概一年6000万人左右,预计今年人数会增加较多,但保障和救助资金是足够的,把他们保障住是有能力的。我们要求一定要把账算细,把钱用到刀刃上,使民生得到切实保障。 对于养老金,今年也提高了标准。李克强指出,我们现在的社保结存和储备是足以保证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 日前,人社部、财政部已明确,从2020年1月1日起,为2019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19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 相关专题:聚焦2020年全国两会财经报道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财政、货币和投资等政策要聚力支持稳就业。努力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各地要清理取消对就业的不合理限制,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要能用尽用。 今年以来,保险业积极响应“稳就业”号召,业内企业纷纷提高招聘岗位数量。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各大保险机构在人才市场上的逆势揽才,为稳就业添砖加瓦。 前段时间,一则“20000个岗位,来了就是平安人!”的宣传广告引起了很大关注。据介绍,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向海内外高校毕业生开放了约2万个就业岗位,涵盖了技术类、产品类、医疗类、营销类等多种职位。 与此同时,中国人寿也向毕业生发出了邀约。3月13日,中国人寿启动春季校园招聘活动,累计提供了1057个岗位,拟招聘2161人。 不仅如此,保险业协会也在4月中下旬连续组织了3场线上校园招聘,来自全国保险行业的65家总部机构和99家分支机构为此次活动提供了精算评估岗、法务岗、业务管理岗等600余个岗位,就业机会达到3000余个。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刘萧,近来接连参加了好几家保险公司的线上笔试和面试,目前他正在等候通知。刘萧说,自己之所以选择保险行业,是因为看好该行业的发展潜力。“今年许多大型保险公司都扩大了招聘规模,这是个不错的机会。” “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874万人,增量、增幅均为近年之最。疫情突发正值春季招聘期,毕业生求职就业受到了较大影响。”中国平安副总经理兼首席人力资源执行官蔡方方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保险机构也是这么做的,因为就业关乎国计民生,更关乎千家万户。 除了扩大招聘应届毕业生规模,众多保险公司还向社会敞开了更多就职岗位。例如,中国平安将面向全国招聘数十万保险代理人,中国大地保险新增近3万人就业。 据介绍,中国大地保险上海分公司代理人王强原本在一家房地产公司上班,受疫情影响失业。正当他为生计着急时,遇上了中国大地保险招聘。经过培训,王强在车险、健康险销售方面取得了不错的业绩,生活又有了保障。 其实,与其他行业一样,保险行业同样受到了疫情影响。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67万亿元,增幅同比下降13.6个百分点。但是,正如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所说,今年保险业务增长速度虽然比去年同期有所放缓,但行业具备较好的抗冲击能力。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这得益于近年来保险业快速发展积累下的殷实家底。作为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中国保险业总资产目前已超过21万亿元。更重要的是,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数据表明,世界正在快速“变老”。1990年至2019年,世界人口平均寿命提升8.4岁,达到72.6岁。预计到2050年,8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4.26亿人。“人类社会正在进入长寿时代,这其中有机遇也有挑战。首先,在养老方面,居民将更加依赖投资回报和财富积累提升养老金替代率,财富管理需求旺盛。其次,在医疗健康方面,与健康相关的费用支出剧增,将促使健康产业结构升级、医疗健康保险需求增加。”泰康人寿总裁程康平说。 在我国,随着百姓财富的增加,为客户提供完整健康与财富规划的人才将愈发紧缺。有数据预测,专业健康管理师需求将超过200万人。 “健康与财富管理将成为一个新风口,一个高速成长的新兴行业。健康财富规划师将大有可为。”程康平说,保险市场潜在的巨大需求是行业扩大就业规模的强大推手,保险业有望在发展中容纳更多的职业岗位。 稳就业不光是规模扩大,更重要的是如何让招聘来的人员通过培训学到真正的技能。近年来,保险机构在人才培训方面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其中最为出彩的是科技赋能人才培训。 “在提升代理人专业能力方面,平安人寿开发了‘智能拜访助手’及‘智能陪练’等AI应用,全面赋能百万级代理人‘学练考评用’流程。”平安人寿CTO钟捷表示。 此外,中国人寿也配合智能平台,建立了星火计划、展翼计划等多个培养项目,并设有管理序列、专业技术序列等多条发展通道,通过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赋予员工职业技能。
一 就业的来源! 人间的烟火! 中国的生机! 今天,总理在山东烟台考察时,在和商户和摊主交谈时,用形象的语言,再次强调地摊经济的重要性! 看吧,总理的原话是这样的: 国家是人民组成的,人民好了,国家才能好。靠每个人的奋斗,大家都好了,国家就更好! 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市场、企业、个体工商户活起来,生存下去,再发展起来,国家才能更好!我们会给你们支持的。 看到这一幕,不禁感叹,这真是一位亲民、接地气、有担当的好总理啊,他说这些话,意思很清楚,其实就是向各地松绑地摊经济、小店经济,发布了动员令! 要知道,现在正值困难时期,我国有数以千万计的打零工为主的低存款抑或根本没有存款的人还等待着工作,等待着养活自己和家人的钱。他们需要经济收入。 而赚钱,只能靠就业啊,没有工作岗位,一家人吃什么,喝什么,怎么还房贷,孩子们怎么上学?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可是天大的事情! 正因如此,总理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要求各地政府:赶紧转变思路,积极行动起来,服务好、引导好摊贩经济发展,让困难群众生有点钱赚,有口饭吃,度过难关。 前段时间,中央文明办也明确提出: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不再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一场城市新政,已经开始了! 二 有人或许要问:小摊小贩,引车卖浆,把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城市,搞得脏乱差,为什么还要放开让他们发展? 这个原因,其实今天总理已经回答了。 1、就业的重要来源:地摊可以让一些失业群众、大妈大叔赚点辛苦钱,也可以给进城务工的底层人民,提供一个就业岗位,疫情之后更是如此! 很多人可能以为,就业,就是去公司或单位上班,早九晚五,有时还要九九六! 其实不然,在中国,有近亿人,是灵活就业群体,或者叫非正规就业群体。 这些人有的卖早点,有的摆地摊,有的纳鞋底,其中还不乏一些残疾人,一个“大碗茶”就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 对他们来说,一个卖鸡蛋灌饼的小推车,一个卖包子小米粥的早点铺,就是他们收入的全部,养活了一家人。 如果让这些人都去租店面,租金、押金、转让费、装修、水电物业等等,这些都不是底层劳动人民能承受的。 如果对这些非正规的经营一刀切地禁绝,表面上看,城市似乎干净了、清爽了,但在清爽的背后,往往是多少家庭的生计无着,是多少人的饭碗打破,是多少弱势群体“无米下炊”! 更何况,一场疫情,让全球的经济被迫按下了暂停键,也几乎让中小企业特别是个体商户失血性休克。 别看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开始复工复产复学,但有的人再也没有办法回到工作岗位上去了,那个工作岗位甚至可能已经直接没了。 在这样一个结构性、暂时性的失业窗口期,他们如果有摊贩经济这种非正规就业,就可以过渡一下,生存下去。 等疫情过后,经济恢复过来,他们回到原来从事的行业,仍将是一条好汉。 2、人间的烟火:地摊的价值,可以丰富居民的饮食选择,烧饼油条拌面饭团煎饺煎饼都有,也可以普通人,在夜色阑珊处,相互温暖。 想想,曾经在学校周边的小区门口,烤串的,麻辣烫的,煎饼果子的,铁板烧的,烤冷面的,天桥卖袜子的,真是一片繁荣。 摊主的锅中冒着烟气,油脂在五花肉上面蹦哒、辣椒香料在高温下散发着香味、各色各样的人在不同的摊位寻找自己所爱。聊天、叫卖、锅碗碰撞的声音,让人乐在其中。 对于白领、司机、学生等人来说,可以顺路买点吃的喝的用的,几块钱满足口舌之快。高楼大厦、kpi、成绩、冰冷的数据,不及现在的手中一碗冰粉来得舒坦和温暖。 尤其在疫情时期,让很多人相互之间,自觉不自觉地拉开了距离,因此也压抑了消费,更需要这种烟火气的对治。 消费是要靠传染的,人间烟火、市井百态,最能抚慰人心。一大堆人聚在一起,听一个伙计声嘶力竭大吼打折、甩卖,不买也买了;痛痛快快活着,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其实,哪怕巴黎哪怕伦敦,烟火气仍是一个城市的底色,高楼大厦绝不是现代。 毕竟,无“人”不成“市”,无“市”不成“城”。最抚慰人心的,正是一座城市随处可见的烟火气。 3、中国的生机:摊贩经济,是搞活中国经济的一个“润滑剂”,是一种低成本的创业方法。 看吧,街边摆摊设点,老百姓愿意在这消费。人心活泛了,消费增多了,小微企业就能赚到钱。 小微企业赚到钱,就能多开几个店,多雇几个打工仔、多雇几个打工妹。 打工仔、打工妹赚到钱,就敢去花钱哈皮,哈皮来、哈皮去,经济就有了活力,就从疫情当中恢复过来了。 看吧,成都城市管理的新政,就证明了这一点: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成都允许在确保不影响居民、交通和不扰乱市容环境秩序的情况下,可以摆摊设点,助力商户恢复经营和经济复苏。 目前,成都市已经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2234个,大型商场占道促销点82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17891个,增加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复工率超过98%。 小小一个变化,就增加就业10万个,背后是10万个家庭的生计。 这样的变化,不仅仅发生在成都,还发生在许昌、杭州等很多中国的城市。 4、的确,以摊贩经济为代表的非正规经济,承担着某种“社会润滑剂”的功能,它符合低收入群体和普通百姓的就业需求,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一个社会对于底层群体的关怀和包容。 毕竟,虽然谁都希望市容市貌清爽干净,但现在很多底层民众需要的是钱,是能够生存下去的钱,只有等他们度过难关后,才谈得上更高维度的事情! 留得青山,才能赢得未来! 三 小摊点、大民生。 疫情之下生存不易,在这个非常时刻,放开街边摊确属善政,是对普通民众的真正关怀! 要知道,此次疫情冲击,影响的,更多的是人的流动性,它不是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实体经济。 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是资产暴跌,因此是富人的危机,是有资产的、有股票的、华尔街人的危机。 而这次疫情,导致的更多穷人的危机,穷人没工作、没市场,无法出门,没有收入,很多人度日艰难,不少家庭陷入生活的泥潭! 你没穷过,你不知道穷人的生活会有多辛苦,在非常时期,如果你站在安全地带时,即使做不到拉别人一把,也千万不要嘲笑那些处于危险的人,奋力挣扎的模样。 看吧,这个雨天里的女子。雨下得这么大,她追在后面跌跌撞撞地赶公交。一个公交的人都看着她在泥水里挣扎,通红着脸,摇摇摆摆,满脸都是眼泪。 她发着烧,刚刚拔针,可是请个病假就要扣300全勤,这300块钱,对有些人来说,就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还有这个台风天里冲出去的中年男人。 2017年8月,超强台风“天鸽”袭击广东, 他在家里看到自家的小货车被大风吹得摇摇欲坠,于是他冲过去,想用自己顶住小货车。 结果被车压倒当场身亡! 你说,那台风中顶住小货车的人,难道真的不知道危险吗?那个雨天里的女子,难道就愿意发烧生病,也要赶公交车去上班吗? 他们什么都懂,他们也想体面精致地生活,但他们做不到。对他们来说,生活的目的,不是享受,而是生存。光是为了活着,他们就已经花光了所有的力气。 别忘了,今年,中国农业大学一位院长叶敬忠,发表的那篇题为——《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的致辞: “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穷苦生活体验的人,永远不可能真正明白穷苦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借钱难的人,永远不可能真正体会到向别人开口借钱的感受; 一个从来没有抚养过残疾孩子的父母,永远不可能真正感受养育残疾孩子所需要的各种付出和各种滋味。 正是因为,人们其实根本不可能,真正体悟到弱者的生活现实和心理世界。 因此,我们更加需要保持一种态度,也就是要尝试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 正因如此,我支持放开摊贩经济,即使它可能让我居住的城市脏一点、乱一点,但是,它能够帮助一部分迫于生计的小摊贩,给他们一个“饭碗”,让他们在灯火阑珊处互相温暖,挺过这个难捱的经济寒冬。 毕竟,一个城市的温度,一个国家的格局,一个人的宽厚,往往就体现在它对弱势群体的包容上! 最后,我想把莎士比亚的一句话送给所有在生活里挣扎的人:" 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 天亮以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来源:财经要参(mofzpy) 水木然
经济需要“压舱石”,稳住经济基本盘,战胜困难就有底气 无论是保民生、保就业,还是脱贫攻坚,都需要经济增长的支撑,至少是稳住经济基本盘。同理,只要经济基本盘稳住了,很多方面的工作就能更加主动、更加有效、更加具有抗风险能力和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 稳住经济基本盘,对于稳定就业和需求十分关键。虽然中国不像美国,经济与就业的关系呈现一边倒的格局,就业好、经济旺;就业差,经济衰。中国经济与就业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经济稳定,就业就能稳定,需求也能稳定。反过来,就业充分、需求旺盛,经济就活跃、运行就通畅。所以,稳定经济基本盘,就是稳定就业与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稳定提供“压舱石”。 稳住经济基本盘,才能有效应对全球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世界银行最新宣布“负”的程度要进一步地恶化,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负增长5%。此外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预测,今年全球贸易将缩水13%到32%。也就是说,全球经济衰退已经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因此,依靠出口等拉动经济增长,已经没有可能。而全球供应链阻断,也会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因此,必须做好国内的供应链修复工作,稳住经济基本盘,对应对全球经济衰退十分重要。 稳住经济基本盘,就是要努力提高企业复产效率。根据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和复岗率分别达到99%和96%以上,中小企业复工率也达到了91%以上。也就是说,从企业复工复岗角度来看,已经基本到位。因此,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提高企业的复产效率。如果企业复产效率也达到8成以上,经济基本盘也就稳住了。要提高企业复产效率,一方面,需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努力,不断适应市场需求,拓展市场空间;另一方面,要加强全国供应链畅通工作,强化中小企业联动,疏通上下游企业关系,为复产打下坚实基础。 稳住经济基本盘,要充分发挥新基建的作用。新基建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新”,表现在发挥新动能,还表现在“带”,带动传统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动能转换,让传统经济老树发新芽。而要更好地发挥新基建作用,就一定要防止过去经常出现的只重数量、不讲质量,只看速度、不讲效率的问题,把质量、品牌、效率、效益放在突出位置,把技术和竞争力作为首要目标,真正成为带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稳住经济基本盘,需要有有效的政策支撑。增加1万亿财政赤字、发行1万亿抗疫特别国债、增加信用贷款发放、加大市场要素改革力度、继续推行减税降费,等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助力经济发展和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特别是“两个1万亿”,且中央一分不留,省级也不 允许截留,而全部用到基层和企业。这些政策,一定要用到位、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从而给稳定经济基本面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谭浩俊
疫情下也要让小微企业“小草”变“小花” 多一点呵护 多一点关心 “目前举步维艰的小微企业,往往是农民工就业比较集中的地方,要合理利用财政赤字、国债和社保基金结余资金,补贴小微企业。企业可以减薪,但不能减就业岗位。”全国政协常委、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24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小组讨论中强调要保企业保岗位。 宁可减薪,也不能减岗,不能让居民失去就业岗位、丢掉工作,这是在就业问题上最低的要求了,也是应对疫情不能再降低的要求。如果能够做到不减薪不减岗,当然是最好的。但眼下的形势,确实非常严峻,要做到不减薪不减岗甚至增岗,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但是,按照“六保”的要求,又是必须做到的,是不能有任何含糊和松懈的,也是实现全面小康、全面脱贫、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各项任务必须达到的目标,必须迈出的坚实步伐。否则,工作就存在缺陷,工作的质量就会出现打折,工作的效果就会受到质疑。 要确保居民就业不受明显影响,确保已经有岗的居民不失去岗位,确保没有岗位的居民能够有岗,确保失去岗位的居民能够重新找到工作岗位,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保护和呵护好中小微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只要小微企业不倒,居民就业就不会出现明显问题,就能基本做到不减薪、不减岗,即便减薪,也不会影响就业,不会出现大量减岗现象,也能得到广大居民认可和接受。 而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微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 恰恰是这个十分重要的企业群体,长期以来一直处于“野草生态”之中,没有得到最有效的支持和帮助,更多情况下被边缘化。即便有明确指向的政策,真正能够落实到位的也不是很多。因此,面对疫情的冲击和影响,小微企业的生存能力明显不强,很难经受风雨的考验。多数企业面临生存风险,“活下去”的难度很大很大,必须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必须有政府的强力保护,必须有更加良好的生存环境。 所以,疫情发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信贷资金、税收减免、社保费减免、财政补贴等,给予了小微企业很大的支持。但是,由于长期超负荷运行、透支经营,相当一部分小微企业已经身体十分虚弱,甚至已经承受不起营养供给和输血,而必须慢慢补充、慢慢供应、慢慢恢复,否则,不仅吸引不了,还会出现相反的效果。如减免税政策,企业连生存都难,哪来税收,或者有多少税收。没有税收,又何来减免税呢?所以,政策的针对性也相当重要,并不是出台了政策,就一定对小微企业有用。 很显然,资金问题是小微企业的首要问题。不管如何,有资金供应,小微企业的生命就能延续,就有可能坚守到天明。否则,就会倒在黎明前。而资金,正是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最纠结的问题,两者始终没有形成共频。特别是金融机构,设置的融资门槛,让小微企业根本无法进入。所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虽然十分精炼,但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仍然笔墨一点没减。报告指出,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3月底,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对其他困难企业贷款协商延期。同时要求,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大幅拓展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并明显降低费率。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可见,从中央来说,对小微企业是相当重视的,对小微企业融资是十分关注和关心的。关键就看,金融机构能否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 今年的中央财政增加了1万亿的赤字,其中,扶助企业是重要内容之一。所谓扶助企业,就是扶助小微企业,通过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来达到保居民就业的目的,让“保居民就业”能够落地有根。只要今年在居民就业方面有保证了,中国经济挺难关就没有问题。即便需要面对更大的挑战、更多的困难,只要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就能青山依旧、阳光更加温暖。 谭浩俊
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约一万字,为改革开放40年来最短。 受疫情影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推迟了两个多月面世,可以说是“特殊形势下的一份特殊报告”。市场关注已久的政策举措陆续揭晓,更重要的是,中国政府务实、高效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也从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出来。 政府工作报告篇幅虽然相比往年大幅压缩,但涵盖的政策信息量却依旧丰富,体现出中国政府“实干为要”的思路。 政府工作报告今年非常罕见地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这主要是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月22日召开的吹风会上,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君表示,按照惯例,政府工作报告每年要提出GDP增长目标,2013年以来又把GDP、就业、物价作为增长区间目标,但历史上也有没提过的情况。今年没有提出具体目标,最大的原因就是存在不确定性因素,无法确定全年经济增速的大致区间。 他具体谈到,一方面,全球疫情走势具有不确定性,无法判断围绕疫情的管控措施如何调整;另一方面则是世界经济存在巨大不确定性。一季度,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已经出现较大幅度波动,不少分析人士认为世界经济已出现严重衰退。如果提出具体目标,可能和实际执行的情况出现很大出入,影响工作的着力点。 “不提目标不意味着不重视经济增长速度,也不是任由经济增速下滑。”孙国君强调,因为稳定经济运行事关全局,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和脱贫攻坚都需要经济增长的支撑。 政府工作报告开门见山提到疫情带来的影响,也指出“要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全文31次提到“疫情”,也体现出疫情不仅给社会生活生产带来冲击,也直接影响下一阶段的政策方向和力度。对于今年的重点工作,一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幅提升防控能力,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实施好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另一方面在确定其他政策时,不能忽视疫情带来的种种影响,必须考虑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作出调整。 例如,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3月底……这些都和下一步疫情防控常态化息息相关。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作为“六稳”和“六保”的首位,政府工作报告39次提及“就业”。分析人士认为,就业指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更加契合。对于就业保障,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今年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总体来看,“六稳”和“六保”都坚持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是根据不同发展形势作出的科学部署,目的都是为了稳住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实现长期的稳中向好、稳中有进。但“六保”方向更加具体、任务更加急迫,是我们必须守住的基本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