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天津市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通过调整小客车限购限行政策,更好释放汽车消费潜力。该措施将从2020年6月1日起开始施行。其中提出,2020年内新增小客车个人增量指标配置额度35000个,全部以摇号方式配置,每月具体指标配置额度由市交通运输委统筹安排。放宽京、冀户籍以外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参与小客车个人增量指标竞价条件,持有效本市居住证,在2020年12月31日前参与竞价的,将其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的期限调整为近12个月。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天津5月22日讯 近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天津市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通过优化小客车限购政策,更好释放汽车消费潜力。《措施》中,天津小客车调控政策有了不小变化,部分政策有所放宽。 《措施》中提到,今年天津市将新增35000个小客车个人增量指标,并全部以摇号方式进行配置,个人摇号指标今年将达87800个。新增指标原则上将按月平均进行分配,具体额度及配置方式将以每个月小客车增量指标配置通告上发布数据为准。 《措施》允许持有效本市居住证的京、冀户籍人员参加个人竞价,需要注意的是,竞得指标后必须在天津购车,放宽个人小客车竞价指标申请条件。 《措施》中提到,将设置小客车区域指标,居住地在本市的人员在本市购置小客车(不含面包车)可直接申领小客车区域指标。 具体内容如下: 一、新增小客车个人增量指标 2020年内新增小客车个人增量指标配置额度35000个,全部以摇号方式配置,每月具体指标配置额度由市交通运输委统筹安排。 二、推动京津冀同城便利化 京、冀户籍人员,持有效本市居住证,可参加本市小客车个人增量指标竞价,竞得指标后须在本市购车。 三、放宽个人增量指标申请资格 放宽京、冀户籍以外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参与小客车个人增量指标竞价条件,持有效本市居住证,在2020年12月31日前参与竞价的,将其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的期限调整为近12个月。 四、放宽企业增量指标申请资格 放宽大额投资企业申请小客车增量指标条件,在2020年12月31日前参与摇号或竞价的,将纳入统计企业的上一年度在本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或当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调整为5000万元及以上。 五、完善小客车限购限行措施 设置小客车区域指标,居住地在本市的人员在本市购置小客车(不含面包车)可直接申领小客车区域指标。通过该类指标登记的车辆,不产生更新指标。上述车辆工作日(因法定节假日放假调休而调整为工作日的星期六、星期日除外)每日7时至9时和16时至19时两个时段,禁止在外环线以内区域(不含外环线)行驶。 六、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 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相关财税支持政策。按照国家规定,积极组织本市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申请中央财政补贴资金;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继续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2020年6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居住地在本市的人员或注册地在本市的单位在本市新购置新能源小客车,给予每辆车2000元汽车充电消费券,全市不超过30000辆。 七、推进淘汰报废老旧柴油货车 采取严格超标排放监管、限制使用、适当补偿等综合措施加快推动老旧柴油货车的淘汰报废工作。2020年力争完成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中重型营运柴油货车淘汰报废任务70%以上。 八、畅通二手车流通交易 培育引进二手车经营企业,稳步提升本市二手车出口规模。加强行业管理,促进二手车流通。2020年5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从事二手车经销的纳税人销售其收购的二手车,由原按照简易办法依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改为减按0.5%征收增值税。推动维修企业应用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引导车主使用系统或手机应用程序(APP)跟踪维修过程,为二手车交易提供信息支撑。 九、推动汽车配套设施建设 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布局建设。落实本市新建小区充电设施配建标准,推动老旧小区建设公共充电桩。支持公交场站充电设施建设,引导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加快单位内部充电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市综合体、商场、公共停车场、产业园区等区域充电设施建设。三年内新建各类充电桩不少于1.5万台,2020年内新增公共充电桩4000台。进一步加快停车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合理配建停车位,科学划定路内停车泊位,提高停车设施信息化水平。 十、加大金融服务支持力度 落实国家政策,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适当下调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延长还款期限等方式,加大对购买新车交易信贷支持力度,优化审批流程,提高贷款审批效率,持续释放汽车消费潜力。 十一、鼓励企业促销 组织汽车经销商或汽车品牌厂商开展汽车体验式消费,鼓励汽车经销商开展网上看车、送车试驾等服务,推出赠送保养和保险服务、补贴竞价、延长质保等系列优惠,加大购车优惠促销力度,释放消费潜能。 本措施自2020年6月1日起施行,2025年5月31日废止,文件中有明确施行期限的除外。本措施将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适时进行调整。
为什么2020没提出全年经济增速目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到GDP的增长指标,客观上它的内容已经融化到财政、货币政策的指标当中。一方面疫情突如其来,经济指标要有可比性,今年一季度和以前是不具备可比性。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目前全球疫情客观上还在蔓延,全球经济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目前不纠结于经济增长的指标,将使我们更加专注于扩大内需、做好六稳六保、供给侧改革、高质量发展等目标任务。(人民日报)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国务院19日对外公布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落实情况表,38项指标任务均已完成。 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5%的目标,实际“成绩单”显示,去年国内生产总值达990865亿元,比上年增长6.1%,符合年度预期目标。 报告提出,2019年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落实结果显示,去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2%,完成年度目标。 减税降费方面,报告提出,2019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实际上,去年全年减税降费超过2.3万亿元,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 民生方面,报告明确,2019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再降低20%以上。最终,去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人、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9万公里、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较上年降低41%。 生态环保方面,报告明确,2019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3%,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下降2%。落实结果显示,去年全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4.4%和3.5%,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下降3.2%和3.3%。 38项指标任务还包括中央财政一般性支出压减5%以上、“三公”经费再压减3%左右等,这些任务均已完成。
央行发布《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18年)》显示:我国普惠金融继续稳步发展 本报北京10月21日讯 记者李国辉报道 为贯彻落实《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G20普惠金融成果文件要求,2016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中国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及填报制度。《中国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现包含使用情况、可得性、质量3个维度共21类51项指标,其中8个指标通过问卷调查采集。 央行21日发布的《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18年)》显示,从2018年填报结果看,各地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为普惠金融发展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我国普惠金融继续稳步发展。一是金融服务覆盖率进一步提升,基础金融服务可得性较高,特别是偏远地区居民金融服务可得性得到进一步改善。二是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成效明显,数字技术与金融融合速度加快,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覆盖率进一步提升,服务普惠金融目标群体的能力显著提升,数字普惠金融生态不断完善。三是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状况得到改善,企业银行账户服务流程极大优化;小微企业融资困难进一步缓解,普惠口径小微贷款增长迅速。四是信用体系建设、金融消费纠纷非诉解决机制建设、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等继续稳步推进。五是金融对民生领域、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热点栏目 自选股 数据中心 行情中心 资金流向 模拟交易 客户端 新浪财经 8月8日消息,近日伊利股份推出的新股权激励计划引发股价波动,有人质疑该计划的考核指标低购买价格低,相当于买自家股票送员工,玩坏了股权激励。但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据悉,伊利内部很多被激励对象觉得风险过大,资金回报率不足,并没有全额认购,导致很大数量的股份被退回,只能进行二次分配。 为何外界觉得条件优厚,如同变相发奖金的股权激励计划,内部人却是如此反应呢?此事说来话长。 伊利在企业发展关键时刻采用股权激励法鼓舞斗志凝聚人心已经不止一次。2014年伊利股份提出2020年实现“五强千亿”的目标,其主要内容包括实现全球乳业五强和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当时伊利的收入只有477.79亿,利润32.01亿,利润率只有6.7%,行业正处转型期,市场同质化严重,饱和度高,市场的不确定以及高不可攀的目标让团队的士气和信心严重不足,内外部阻力巨大,目标进展缓慢。 2016年,伊利推出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是270余名核心业务和技术人员,把个人利益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牢牢捆绑。之后三年里,伊利实现了高速稳健增长,陆续推出安慕希、畅轻、金领冠睿护等等战略性产品,高端产品金典品牌突破百亿大关,造就了2018年798亿收入60亿利润的行业奇迹,与蒙牛拉开100亿收入的差距,利润更是蒙牛的近一倍。 2018年伊利再次提出2030年成为全球乳业第一、全球健康食品前五的目标,在这个重要关口,伊利再次推出股票激励计划,希望为伊利的未来发展提供新动力。 从伊利本次激励的范围看,伊利股份此次限制性股权激励方案为历年来范围最大的一次,激励对象共计474人,是伊利股份历次股权激励中人数最多的一次,其中包括公司公告本计划时在公司任职的董事、高管人员、公司核心技术(业务)人员以及公司认为应当激励的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未来发展有直接影响的其他员工。 考核指标既涵盖了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和安全合规等方面的个人综合考核,也选取了“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增长率”这两个核心财务指标作为业绩指标。 业绩考核目标以2018年扣非净利润为基数,2019-2023年度扣非净利润增长率为8%、18%、28%、38%、48%,即CAGR为8.2%。并且要求 2019-2023年度净资产收益率为15%。 这两个指标被外间诟病最多,有评论者认为指标定得过低,属于“躺赢”。因为就净利润指标来看,以2018年净利润为基数设定2019-2023年度净利润增长率为8%、18%、28%、38%、48%,年化增长只有6.8%。从历史来看,伊利股份2013年以来只有2015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率低于7%,近三年分别为12.66%、17.70%和20.32%。从另一个考核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来看,设定2019-2023年度净资产收益率为15%,而从近10年历史来看,10年以来伊利股份的净资产收益率就没有低于20%的。 尽管伊利过去10年平均盈利增长的确远过于8%,但是现实情况是,大部分消费行业增长缓慢下来了,包括奶制品行业。过去5年乳制品行业企业的营收复合年均增长率已经降到4.22%,伊利的这一指标是7.8%,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而除了前几大乳企,其他乳品企业的净利润增速几乎零增长。严格来说,乳业当前的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在大多数竞争者利润都在下滑的背景下,伊利凭借龙头地位和竞争优势,一直保持着不错的增长,但这对管理层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伊利当前在常温板块优势明显,但低温、奶粉等业务仍处于激烈竞争中,康饮、奶酪等事业部又刚刚起步。而近年来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也在增加,快消品行业首当其冲。前不久世界银行公布未来经济预期时就调低了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汇率的波动,也会影响进口原料成本,比如牧草。国内人力成本、通胀等因素影响,原奶收购价格也同比有很大提升。 伊利在此时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应该也是基于对企业即将面临的挑战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潘刚的目的非常明显,就是让企业目标与管理团队高度捆绑,让大家明白,“只有让企业取得更好的业绩,只有股东和消费者认可,只有获得更高的股票市价,大家才能真的获得高收益,按现在的收入和利润收益水平不赔钱就不错了,想赚钱基本上不可能”。 对于一艘伊利式的大船来说,一味追求高速度高指标未必是最佳选择,长期可持续的增长更为宝贵。对投资者更负责任的办法是权衡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做出最佳选择。 而为激励对象设置个人的业务考核指标,也让“拿钱”难度骤增,无法浑水摸鱼。这次有资格参与股权激励的474人,每人都有一套对应的考核数据,全维度考虑了所处岗位的绩效,非常细化。比如,事业部具体的利润指标,以及单品产品对标竞品时的市场占有率指标。 受激励对象需要自筹资金,现金购入,自担风险。而6年的解禁周期,也是有高昂资金成本在内的。根据国家相关法规,限制性股票激励的解禁周期不得少于一年。伊利此次的股权激励计划是一年后每年解禁20%,也就是理论上最少要6年才能全部套现。 目前行业分析人士对此方案的评价并没有一般评论者那么负面,对伊利股份继续维持了推荐评级,应该也是基于对乳制品行业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以及看到了方案中多方面因素的互相牵制和制约。从伊利的发展历史经验来看,如果能凭借此方案进一步激发内部动力,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或将带来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