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早在近20年前便进入中国,因2014年启动对A股的纳入咨询而被中国市场所熟知。 如今,A股的纳入因子已高达20%,并进入纳入观望期,未来MSCI将如何开展咨询?除了指数纳入本身,MSCI在中国的主要业务还包括ESG(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评级、指数和衍生品业务、Barra中国股票模型、RiskMetrics等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工具以及私募/房地产解决方案业务等,2021年MSCI又计划如何推进整体的中国战略? 对此,记者日前独家专访了MSCI亚太区业务部总裁Jack Lin(林伟杰)。事实上,MSCI对中国市场的承诺和重视度从2020年5月的一则宣布就可见一斑。尽管当时香港市场波动较大,但MSCI果断宣布允许港交所从同年6月起使用37只MSCI股票指数(其中多数是亚洲股指)、推出期货及期权合约。事实上,新交所已拥有这份关键的衍生品授权协议长达23年,当时这一决定导致新交所股价大跌。“这一决定不仅表示MSCI对中国香港有信心,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市场越来越国际化,整个亚太地区的中国敞口会越来越大,香港扮演的角色只会更加重要。”林伟杰告诉记者。 伴国际资金进入A股市场 过去多年来,MSCI伴随着国际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同时MSCI在中国境内市场也有几百家基金、保险、银行等本地客户。2020年中国在疫情下加速推进金融开放和改革,这使得国际投资者对A股的兴趣攀升。 “早年国际投资者很难进入A股,最早时是通过B股,后来是H股,若要进入A股则还需申请QFII额度,当时申请额度也不容易。因此,早年A股对外资的可投资性较弱。”林伟杰称。 直到2014年沪港通和2016年深港通创立,这才推动了MSCI开启基于互联互通机制的A股纳入进程,A股国际化进程正式起航。近一年来,北向资金净流入总量达近2000亿元,2019年全年更是达到了3528.89亿元。 之所以MSCI在各大国际指数中最受关注,这也是因为MSCI的市场占有率极高。在北美及亚洲,超过90%的机构性国际股本资产以MSCI指数为标的,全球资产规模超13万亿美元。截至2020年11月16日,与MSCI指数挂钩的股票型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资产总值超过1万亿美元。 “由于网络效应大,除了被动资金,更多主动资金也需要考虑加大对A股的投研布局。”林伟杰表示,去年MSCI提出的进一步纳入A股的四大挑战仍存,即风险对冲和衍生品工具的获取、中国A股较短的结算周期、陆股通的交易假期安排、在陆股通中形成有效的综合交易机制,若能加速推动改革,那么MSCI也不排除会更快对A股展开下一步的纳入咨询。 押注港交所和中国经济 之所以早前MSCI积极推动A股的纳入咨询,林伟杰认为这是因为MSCI的目标是将所有可投资的市场提供给投资人(无差异性、不基于政治因素),即给客户最大的可选性,再让他们根据自身的策略和投资限制来做决定。 尽管中国目前已占全球经济总量以及全球企业盈利产生地的16%,但中国市场仅占全球市值加权指数的4%。MSCI的研究也提及,这主要反映了两大方面问题:欠发达资本市场上的上市公司的自由流通股份通常较少;中国A股尚未全部纳入全球指数中。林伟杰认为,这也意味着,未来A股的潜力巨大,A股带来的超额收益以及其和国际市场的较低相关性都受到国际资本关注。指数纳入本身也为MSCI带来了更多业务机遇,包括对A股公司的ESG评级、风险管理工具、指数和衍生品业务等等。 MSCI也用实际行动押注中国经济。今年5月,港交所取代新交所与MSCI签订了一份关键的衍生品授权协议,MSCI授权港交所从今年6月起使用37只MSCI股票指数(其中多数是亚洲股指)、推出期货及期权合约。 “这体现了MSCI对香港的信心,作为中国金融开放下的关键门户,香港的作用只会越来越重要,达成这项协议也意味着,会有更多的衍生品交易在香港进行,从而加强香港作为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林伟杰对记者称,早年,香港由本地经济占据主导,而目前中资银行和中资企业占据港股上市公司市值的70%,这一占比还将随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进一步扩大,而这些资金流将超过任何香港本地流量。 此外,这也似乎在为布局MSCI中国A股等其他衍生品铺垫。早在2019年3月,港交所公告就提出,与MSCI签订协议,将推出MSCI中国A股指数期货。林伟杰此前表示,MSCI正在研究与内地推出MSCI A股指数期货。虽然目前没有时间表,但在技术上和大方向上没有问题,具体推出将取决于监管审批。 他此次对记者提及,未来中国市场对MSCI在指数产品业务方面的发展至关重要。例如,最近不乏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的高科技、互联网主题感兴趣,因此MSCI也会推出一些相关的科技主题指数,用于给相关基金公司推出ETF或作为投资基准。 加速推进ESG、Barra等业务 除了指数业务,MSCI的ESG和著名的Barra模型业务多面开花。2021年,MSCI也计划加速在中国市场推进相关业务。 今年以来,ESG和气候变化引发全球投资人关注。此前中国提出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美国更表示要重返《巴黎气候协定》。根据2020年世界经济论坛(WEF)的一份报告,“自然灾害损失”已是一种肥尾风险,就像2008年的次贷危机或2020年的新冠疫情大流行,可能会造成超乎想象的冲击。MSCI日前也表示,近期的资产规模增长主要归因于投资者对ESG及气候因素的日益关注,目前已有超过1500个股票、固定收益、ESG及气候指数采用了MSCI ESG研究评级和数据,相关标准化和定制化方案的需求不断增长。 12月12日,即《巴黎协定》成立5周年之际,三十多个管理着逾9万亿美元的资产管理机构承诺,将在2050年或更早前实现其投资组合中的净零碳排放(Zero Net Carbon),即为自己的投资组合设定中期目标,并每五年审查进展情况,直到最终实现100%的资产达到净零目标。也因为如此,各界甚至开始讨论未来符合E(环境)的要求的股票池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小。 落实到操作层面,资产管理者对ESG的实践无疑是“积极参与”(engagement),即利用他们代表客户拥有的股东权力,积极地与标的公司沟通,干预他们在ESG方面不恰当的行为或决策, 帮助它们应对供应链上的ESG相关风险,也已有资管公司将煤炭等相关公司从投资标的池中剔除。林伟杰称,一旦上市公司感觉到ESG的重要性,就会更快去迎合趋势并做出改变。可以看到,ESG评级更高的企业,发债融资的成本也会下降,中国公司也愈发重视ESG。 除了ESG,MSCI的Barra早已被中国机构投资者熟知并使用。Barra是MSCI Analytics业务线下的投资组合决策分析工具,主要是基于多因子的风险模型,为投资者提供风险管理、绩效分析和组合优化等组合管理相关服务。 林伟杰称,随着中国市场越来越成熟和机构化,这对Barra的有效性有更大帮助。目前A股个股近4000个,信息量大,投资者很难通过跟踪每一只个股来构建和管理自己的投资组合。MSCI的风险模型就是基于与投资逻辑相关的因子对市场进行降维分析。比如,MSCI的A股模型CNE5就有1个市场因子、32个行业因子和10个风格因子。风格因子有技术类因子,如贝塔、历史波动率、动能、流动性,以及基本面因子如大小盘、中盘股、市盈率、市净率、成长率、杠杆率,把股票收益率分解成共同因子能解释的及不能解释的部分,而因子不能解释的部分会归纳到公司特定的因素(Specific)中去。去年7月22日开始,MSCI的Barra风险模型同步覆盖科创板。
2020年5月29日晚,上交所在一份声明中称,将适时推出做市商制度、研究引入单次T+0交易,保证市场的流动性,从而保证价格发现功能的正常实现。我国股市在20世纪90年代曾短暂实施过T+0。近些年有关是否让T+0回归的争议依然很大。从上交所此次的表态可以看出,即使T+0未来回归,也会是折中方案——因为是“单次T+0”,预计是允许日内一次回转交易。未来T+0一旦重回A股,除了可能给A股带去交易量增加、日内波动率提高,还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抑制游资操纵?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韩乾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T+0对游资操纵股票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惩处游资要用重拳、用重典,但光靠这些行政手段恐怕不够,“重金之下必有勇夫”,为巨额利益所诱惑而不惜铤而走险者大有人在,还需要结合市场力量对其进行事前控制。如何做到?靠完善交易机制。韩乾指出,在过去三十年市场发展的过程中,游资的交易型和虚假申报型操纵手法也在与时俱进,金融科技成了这些人躲避证券稽查的技术手段,人工智能、量化对冲、高频超高频等令人炫目的词汇和宣传口号成了他们掩人耳目的伪装。“比如游资可以将大部分资金投在指数成分股,剩余20%-30%的资金投在流动性差的小盘股,给外界造成量化对冲的假象。操纵股票时,每隔几分钟拉抬一次,利用电脑程序精准控制拉抬频率、交易量和价格波幅,以避免触发大数据监管信号。这种手法十分狡猾,充分利用了现有监管技术判断标准的漏洞,行市场操纵之实。”他这样说道。证监会每年对外通报的年度典型违法案例中,市场操纵案总是会占有很大比重。2018年,证监稽查20起典型违法案例中,有7起是市场操纵案。其中一起具有代表性的是“北八道操纵市场案”。通报内容显示,2017年2至5月,北八道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组织操盘团队,通过多个资金中介筹集数十亿资金,利用300多个证券账户,采用频繁对倒成交、盘中拉抬股价、快速封涨停等手法操纵“张家港行”、“江阴银行”和“和胜股份”等多只次新股,合计获利9.5亿元;2018年4月,证监会依法对北八道及相关责任人作出行政处罚。2020年5月9日,证监会对外通报2019年证监稽查20起典型违法案例。罗山东等人操纵市场案,吴某某团伙操纵市场案,赵坚操纵市场案,吕乐等人操纵市场案,林军操纵市场案,张郁达、张晓敏操纵市场案等6起案件也在其中。游资交易型操纵的核心在于吸筹,筹码不足,价格无法形成假趋势,无人跟风也就无法达到操纵的目的。韩乾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现行T+1的制度下,一些不明就里的投资者跟风买入后,即便知道上当受骗了也无法纠错,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持有,结果就是被动成为游资手中的筹码,变为“众人拾柴火焰高”;实行T+0交易,允许上当的投资者随时可以主动卖出错误买入的股票,可以从源头上粉碎游资吸筹的计划。除了实行T+0,韩乾认为,解决A股融券难的问题也是抑制游资操纵股价的重要一环。“游资操纵下的股价走势毕竟是假象。市场上必然有专业机构和投资者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如果个股融券没有障碍,那么当价格明显偏离合理水平的时候,他们会做空个股。反之如果不能融券的话,那么这部分持有不同意见的投资机构和投资者个人只能黯然离场,而游资愈发猖獗。”韩乾称。我国股市自2010年推出融资融券以来,经历了多次扩容,融资融券标的数量从最初的90只增加到目前的约1600只。但是,相比融资,A股目前的融券规模远远不足。券源少、券商经营融券业务动力不足等被认为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以2020年5月15日至5月28日的时间段为例,同花顺数据显示,沪深两市日均融资余额约1万亿元,而日均融券余额只有200多亿元。一类私募收益大幅受损?除了抑制游资操纵,《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还有观点认为,未来若实行T+0,国内一部分私募基金可能会受很大影响。这种观点的核心是:我国股票市场上相当一部分私募基金从事“阿尔法”策略,收益率可以达到50%以上,相比之下美国的对冲基金“阿尔法”策略只能获得4%左右的收益;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市场采取T+1的交易规则;由于投资者当日买入的股票必须持仓至少等到次日才能卖出,所以“风格因子”的时滞性比较强,行业轮动和板块轮动的切换频率比较慢,这就给机构赚取“阿尔法”超额收益带来了很大的机会和空间;可以预期,如果改成T+0,将提高“风格"切换的频率,加快消除因子的时滞,不利于从事“阿尔法”投资策略的私募基金,整个行业的收益率将大受影响。以美国学者1964年提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下称CAPM模型)为例,其中的“rf-rm”,rf可理解为市场无风险收益率10年期债利率,rm可理解为大盘的收益率。而alpha(阿尔法)就是个股收益率超过大盘收益率的部分,这里基金会用对冲的方式来做,买入认为可以跑赢大盘的股票,卖出对应rm的股指期货。私募基金中汇润生研究员吴昊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再简单点说就是,基金经理拎出一揽子股票(比如在沪深300指数下面的成分股中选),然后用各种因子(考虑因素)来筛选,可以用CAPM模型,也可以用Farm Frech模型等选股,然后主动择时,买入这些股票,卖空沪深300股指期货。”吴昊称,以前确实是这样,很多alpha策略都是要对冲的,买入股票,卖空股指期货;股票是T+1的,股指期货是T+0的,A股的一些机构可以“钻空子”;但现在越来越多机构也做量化和通过某些手段来实现日内交易的策略。“具体都是有固定的软件模型来帮助私募基金经理来做决定,看一些模型数据指标,也要看是否是’负基差’,是否’贴水’,然后再决定是否做alpha策略。”吴昊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有量化交易人士在知乎上称,与正统的对冲的alpha策略相比,量化alpha策略更复杂,由于现代计算机性能与算力的提升,alpha策略是透过因子模型来获取超额收益,因此计算因子的参数值变成了现代量化投资alpha策略的重点;通过合理有效的因子控制来进行选股,甚至交易决策,等等都是量化alpha策略模型的特点了。一位南方高校的学者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同意“T+0会让国内alpha策略的私募收益率受到很大影响”的说法,“alpha策略的收益就是靠风格因子,如果T+0导致因子切换速度加快,收益就会受到影响,或者投资者就要更勤奋地去挖掘新的因子”。“风格因子”,在定价、风险模型中,一般指什么?根据泰达宏利金融工程研究员窦福成在一篇文章中的介绍,Barra风险模型是量化多因子的范例,其十个“风格因子”最为最常见,包括市值因子、账面市值比(Book-to-price)因子、(股价的)残差波动因子、流动性因子、盈利预期因子等等。公开资料显示,Barra风险模型由Barra公司提出,后者是投资组合风险分析工具的供应商,量化投资领域的先驱,于2004年被MSCI公司收购。
如果央行坚决退出直接的市场干预,那么人民币汇率将大幅升值和快速贬值交替登场。 这种局面当然是监管当局不愿意看到的,特别是在经济增长压力较大、国际经贸与政治环境都不太理想的时候。大家手头都一大堆紧急事务要处理,汇率最好别添乱。 否则,一会儿出口企业抱怨,一会儿进口企业骂娘,绝对是个里外不是人的尴尬局面。 10月27日,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发布消息称,部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行主动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我们再联想到10月12日央行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至0,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监管当局对人民币快速攀升的谨慎态度。 但谨慎归谨慎,从宣布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这个举动来看,监管当局仍然非常不愿意亲自上阵,而是希望市场能够主动调整单边做多人民币的策略。希望达到一种我给你个眼神儿,你心领神会,然后大家继续愉快玩耍的默契。 自2017年5月逆周期因子诞生,其主要功能就是在人民币贬值预期比较强的时候控制贬值速度。在人民币升值的时候,逆周期因子基本不发挥作用。说直白点,逆周期因子是个给贬值降速的刹车踏板,在升值阶段逆周期因子一般自动进入“休眠”状态。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自2014年初人民币结束长期升值趋势之后,人民币面对的主要问题是避免贬值预期失控,进而危及我国的国际收支安全。 今年5月下旬以来,人民币持续走强。在此过程中,逆周期因子本来就没有什么突出的角色,或者说事实上就处于“淡出”状态。对于报价行来说,这是个常规操作。 “淡出使用”的表述不代表不再使用。其实任何试图对市场汇率走势进行调节的制度设计都可以称为“逆周期因子”,没必要过于纠结名称。 需要关注的是,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强调一下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这个既成事实,其主要效果,或者是目的可能就是让一般投资者(报价行自然早就知道)知道,在中间价定价机制上,现在没有对贬值进行主动约束的力量了,你们要小心些喽。 逆周期因子淡出是正常操作,但宣布逆周期因子淡出则是试图影响投资者的心理,再次暗示一下监管的立场。 但暗示立场不是宣示底线,打招呼一定是在底线被触碰之前。 在半个月的时间里,监管当局已经连续两次释放希望人民币升值步伐放缓的信号,可能多少也有些不安。那么后市如何呢? 笔者觉得短期市场情绪可能受到一定影响,毕竟监管的威慑力还是有的。但短期内外贸和证券投资项下资金总体净流入大格局可能比较难以改变,而这是驱动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原因。 虽然监管当局非常不愿意直接出手干预市场走势,但在短期情绪波动过后,市场大概率会继续测试其容忍底线。 接下来如何操作很值得期待。
重启两年多以后,“逆周期因子”再次淡出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 10月27日晚间,外汇交易中心发布公告称,近期部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行基于自身对经济基本面和市场情况的判断,陆续主动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 10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贬206个基点,报6.7195。当天,在岸人民币对美元16:30收盘报6.7138,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9个基点。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最近一段时间可以看到,境内确实出现了一些人民币升值情况下的顺周期“羊群效应”,这是要避免的。所以,有关部门释放了一系列政策信号,来引导市场预期。 谨防单边升值预期 今年5月底以来,美元持续走弱,中国国内经济在新冠肺炎疫情后迎来复苏,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始了持续升值,6月初至10月中旬,短短3个多月升值幅度接近6%。 10月12日,央行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为0,降低企业远期售汇成本,对冲人民币升值预期。 10月21日,外汇局宣布近期将QD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计划新增约100亿美元。这一扩大境内金融市场开放的举措,也是为了引入更多资金流入,维护国际收支平衡。 此次宣布逆周期因子淡出同样是为了引导汇率预期,防止出现单边升值的预期。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始于2017年5月26日,目的是为了缓解外汇市场可能存在的“羊群效应”。它通常在人民币汇率出现贬值的时候用,防止出现单边贬值预期。 2018年初,伴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一波强势上涨,1月9日“逆周期因子”暂停使用。8个月后,随着市场出现一定顺周期性,“逆周期因子”重启。 对比上一次“逆周期因子”暂停使用,此次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在措辞方面略有不同。2018年1月9日晚,秘书处表示,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中,计算“逆周期因子”的“逆周期系数”由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行自行设定。而此次则是,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因子”将陆续淡出使用。 这是否意味着,这一回“逆周期因子”将永远从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机制中剔除?对此,管涛认为,不必过分解读字面的意义。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27日晚上的声明,描述的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即近期部分中间价报价行陆续主动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该声明并不涉及未来“逆周期因子”是否使用。 勿赌单边走势 回顾过往“逆周期因子”出现和退出的时机,它往往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时出现,在升值时淡出。央行在此时出手,是否意味眼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水平已经到了“心理价位”?未来的人民币汇率走势如何? “人民币汇改一直强调机制比水平更重要。因此,我个人理解,央行调控的不会是具体的点位,而可能是更加关心汇率水平变化的过程中,是否出现了一些过度或异常的波动。比如,在升值过程中是否出现了单边预期,有可能会造成外汇市场的供求失衡,进而影响外汇市场平稳运行,扭曲汇率价格信号。”管涛说。 2020年10月2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反复强调未来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外汇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在发布会上表示,近期人民币升值,主要是受到经济基本面的支撑。总体来看,人民币升值的幅度还是相对温和的。 王春英说,未来人民币汇率有望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继续保持双向波动和基本稳定。既充分认可国内经济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撑,同时也高度关注各种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可能使人民币保持有涨有跌、双向波动。 管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回顾2015年8月11日汇改以来这些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大开大合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从2017年年初到2018年3月底,历时15个月累计上涨了10%。而从2018年4月到10月,短短7个月又跌去10%,一度下跌至7附近。 外汇局有关数据显示,人民币的波动率在过去长期低于2%,现在是5%。今年以来,境内期权市场1年期隐含波动率平均水平在5%,最高价和最低价之间的波幅是7.5%。 管涛认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基本面好就会支持人民币汇率走强,这是基本逻辑。而这些利好因素逐渐兑现后,如果没有新的利好支持,甚至出现新的利空,汇率回调的压力就有可能重新占上风,但我们很难去预测这个拐点什么时候出现。未来,人民币汇率是在均衡水平基础上,跌多了会涨、涨多了会跌,有涨有跌、大开大合的双向震荡走势。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不要去赌汇率的单边走势,要树立风险中性的意识。 “运用避险工具主动管理汇率风险,不是让你去赚钱或者让你少亏钱,而是借此用合适的工具和成本,把汇率波动给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不确定性变成确定性,然后按照已经锁定的成本和收益来安排企业的主业经营。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先抑后扬、大起大落的震荡走势,对企业是生动的汇率风险教育。”管涛说。
根据测试版的偿二代二期一支柱监管规则修订稿,保险公司的资本确认将更加严格,体现监管意图的调控性k因子被引入更多业务风险资本计量中,特别是在投资端上新增k因子的领域较多。 新监管规则显示,涉及境外投资时,会根据投资市场所在地是发达市场还是新兴市场,来设定差别化的k因子。 如果是对发达市场的投资,k因子赋值为0; 如果是对新兴市场的投资,k因子赋值0.25,要消耗更多资本。 保险业偿付能力建设迎来重大进展。记者昨日获悉,在《偿二代二期工程建设方案》发布近三年后,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偿二代)二期工程近期取得新进展,正在行业内开展第一支柱方面的联动定量测试。 据了解,偿二代相当于保险业的“巴塞尔协议”,自2016年开始正式实施,曾被银保监会财务会计部主任赵宇龙形容为“主体工程”。二期工程,则如同该主体工程的附属工程和装修工程。也就是说,当前行业正在执行的“偿二代”是主干技术标准,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在制定制度时未纳入或未关注的新现象新问题,将在二期工程里落地,以弥补相应的监管空白。 根据测试版的偿二代二期一支柱监管规则修订稿(下称新监管规则),保险公司的资本确认将更加严格,体现监管意图的调控性k因子被引入更多业务风险资本计量中,特别是在投资端上新增k因子的领域较多。 业内人士举例说明,以市场风险为例,风险因子由基础因子和k因子决定,风险因子越高,要求的最低资本越多,对资本的占用和消耗就越多。 新监管规则显示,涉及境外投资时,对境外固收、权益和境外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会根据投资市场所在地是发达市场还是新兴市场,来设定差别化的k因子。如果是对发达市场的投资,k因子赋值为0;如果是对新兴市场的投资,k因子赋值0.25,要消耗更多资本。对于境外投资的投资性房地产业务,则k值更高,消耗资本显著增加。 业内人士表示,新监管规则最大的亮点在于,通过k因子引导保险资金更多投向符合国家战略的实体经济领域。比如,保险公司对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根据持股比例、投资对象分别设定了k1、k2因子。在持股比例方面,持有上市公司股权时,对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小于20%,k1为0;对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大于等于20%,k1为0.2。未上市股权方面,对未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小于30%时,k1为0;对未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大于等于30%时,k1为0.2。换言之,保险资金对上市公司持股低于20%、对未上市公司持股低于30%时,不会造成额外的资本占用。 在投资对象方面,当投资对象属于非保险类金融企业、与保险业务相关的非金融企业时,k2值分别为-0.25、-0.2。这意味着,保险资金投资这些企业股权会降低资本占用。 7月中旬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行业限制”。新监管规则正是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鼓励保险资金通过未上市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实体企业融资。 资深行业观察人士表示,由于各险企的业务结构、资产组合不同,各公司在新监管规则下的偿付能力变化也有所不同。整体上看,新监管规则能够更好地区分保险市场上的“好孩子”和“坏孩子”,发挥好“踩刹车”作用,更好地保障保险业未来市场化改革的顺利推进。
过去二十年,全球股票市场已经历数轮风格轮动,动量、低波、规模、价值、成长、股息等风格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有着不同演绎。当下,随着价值和成长风格的分歧已经运行到了历史的极端,同时价值风格跑输的趋势持续的时间历史最长,价值和成长之间风格轮动的拐点隐约已经到来。 不同风格在不同的市场阶段表现不同。因此,为了达到投资组合收益的最大化,我们进行了量化测试去找出各个阶段可以带来最高回报的风格因子。我们发现,宏观与市场环境里的大多数变量对于风格轮动的前瞻作用有限。人民币汇率对各类风格因子未来收益的前瞻作用在宏观变量里最有效。然而,2015年八月到2016年初,中国进行了两轮汇率改革。因此,人民币汇率对于风格轮动的前瞻作用也开始变化。或者说,人民币汇率对于后市回报的预测相关性需要以更多的时间和数据检验。当时股票市场对于汇率改革出现的历史性暴跌很可能是市场模式转换的标志。 国债收益率曲线、PPI、 PMI等在许多量化分析师模型中非常流行的宏观变量短期对风格轮动几乎没有任何前瞻性。这个无效性很可能是因为这些变量已经被市场滥用了的缘故,因此在短期内缺乏前瞻价值。在我们短期模型的构建里,我们已经着意忽略了这些宏观变量。 风格轮动本身也有动能效应(momentum)。风格因子在六个月之内,往往呈现强者恒强的动能效应。然而,到了六个月以上之后,部分风格因子就会开始均值回归。这个结果与我们之前测试的市场价格动能往往短期持续的观察一致。比如,宏观因子在短期对风格回报的前瞻性并不明显。但当我们把预测时间拉长到一年以上之后,宏观因子的前瞻性便逐步显现。因此,为了达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风格轮动必须是动态的,最佳的轮动频率大约是一年或以上。如此,可以避免六个月以上或会出现的、风格回报相互抵消的问题。 当前,市场里的周期板块(金融、地产、工业、能源、原材料、可选消费)显示出价值的特征。这些板块显示的另一个价值特征,是最近一些基金公司削减周期性行业研究的投入,同时市场对于成长股的持仓高度集中。一般来说,在经济进入放缓和衰退的时候,价值风格表现优异,如2000年到2008年初的美股。对于A股来说,价值跑输的程度已达到2010年的极端水平,直到最近才开始收敛。是价值投资王者归来的时候了。当然,价值、成长之间的风格轮动不是一蹴而就、一夜之间的,这个过程肯定会有反复。如前所述,风格轮动时长应该以年为单位来计算。 图表:A股市场中的风格因子轮动 资料来源: 彭博,万得,交银国际
近年来,受居民理财需求增加的驱动,我国基金行业发展稳健。2019年,国内公募基金数量已达6544支,同比增长16.33%;公募基金净值达147672.51亿元,同比增长13.29%。基金的各类销售渠道方均希望从市场中获取更高的利润,在面临来自互联网等新型代销渠道的竞争时,如何借助可解释的模型更好地为客户推荐基金成了传统基金代销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 记者获悉,「弘量研究AQUMON」近日发布了新产品「基汇」,为一款基于机器学习与金融行业大数据开发的基金排名SaaS产品。 36氪曾报道,成立于2015年的弘量研究定位“AI投资引擎”,主要面向金融机构等企业和个人用户输出从策略到交易环节的自动化金融资产配置方案。成立五年来,弘量研究的智能投顾业务发展迅速,积累了金融实战经验和业绩。在此基础上,公司推出新产品基汇,致力于解决银行等基金代销机构的销售痛点。 弘量研究的CEO雷春然认为,资产规模在2千亿以上的银行对智投的接受度更高,具备较强的客户基础,其在功能基金、算法配置、长期投资、分散投资方面的需求均比较旺盛,关心怎样选出优质基金及获取长期回报;体量较小的银行的主要需求则是卖出更多的基金。不论体量大小,银行的理财师在为客户推荐基金时都会遇到如何权衡哪支基金更好、如何给出基金推荐理由、如何做售后的答疑等方面的共性问题,而基汇可为理财师们提供销售支持。 基汇对接了10个数据平台,能够获取7000支基金的实时动态。不同于按照市盈率等单一纬度的指标进行排名的传统方式,基汇产品经过底层数据清洗、加工、分类、策略分析和训练等步骤,挖掘出各类有利因子、不利因子与基金表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具备以下特性: 机器学习&多因子排名:利用机器学习算法从2000个影响因子中锁定十余个最有效的因子(包含收益率、交易量、资产负债比、市盈率、销售增长、原油价格敏感度、基金经理表现等),根据3000个公司的财报、20000个分析师数据以及20年间的交易数据分别评估各项指标、得出总分,并基于此建立数据库中所有基金的总排名。 数据持续更新:依据基金市场的变化,剔除外围因素,灵活调整核心影响因子;按月更新基金在各个纬度的表现,得出最新的基金排名。 可视化产品设计:通过可视化图表直观地呈现基金排名、基金因子分析结果及基金档案等其他相关信息,汇总了基金的历史表现、定投盈利能力、持有时长和盈利概率统计、持有时长和平均收益统计等指标,并在此基础上给出整体性的操作建议。 基汇产品基金分析界面 基汇以SaaS的形态呈现给银行客户,一般2周内即可完成PC端、移动端的交付。弘量研究向客户收取部署费用及使用月费,在当前阶段客户还会拥有半年的产品免费试用期。2020年5月,华南、华东的多家银行基金业务团队试用了基汇产品,理财师的平均基金销量较四月增长超161%。公司现已与数十家境内外金融机构进行了关于基汇的长期合作的洽谈。 从早期的资产配置方案到集纳了数千支基金排名的基汇,弘量研究沿着智能投顾的方向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延伸。未来弘量研究还计划为数百家银行提供理财、信托、保险方面的SaaS支持,连接交易和订单。 ToC投顾市场虽然也被弘量研究看好,但考虑到现阶段C端投资者教育成本过高,而B端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意愿强烈,主动寻求智投项目的引入,因此短期内弘量研究仍将以B端业务为主战场。 整体来看,国内投顾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银行、券商、基金、互联网巨头纷纷表达了入场的意愿,竞争格局加速变动。就第三方智投赛道而言,除弘量研究外,国内还有理财魔方、弥财、比财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