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年终策划】我的2020 2020即将过去,由于疫情影响,2020年被不少人称为“糟糕”的一年。 “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年里,中国由于率先控制疫情,经济逐渐复苏,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搜狐财经将目光聚焦各行各业最普通的个体,讲述他们的2020故事,希望通过每个个体的故事,拼接出最真实的经济世界。 今天推出专题第八期,感受教育机构老师冰火两重天的2020。 2020年进入尾声,林晨刚刚结束今年的功底考试。作为北京一家头部教育机构的高中英语金牌讲师,林晨身兼教学、教研多项任务。疫情过后,他的工作、生活很快回归正轨。眼下寒假将近,林晨即将投入新一轮高考英语备考班中。 远在长春,同为高中老师的肖清还在为学生们的月考成绩而烦恼。肖清是一所公立学校的语文老师,兼任班主任,班上有40名学生。按她的话来说,“班上的小鬼一个个都不省心”,升学压力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去年此时,肖清还是在线教育机构“明兮大语文”的语文小班课老师。2020年2月,明兮大语文成为轰轰烈烈的K12在线教育热潮中宣告倒下的第一杆大旗。 疫情之下,头部机构名师占据先机,中小机构的老师们则面临欠薪、转行等困境。 线下线上的蜕变 今年是林晨入行的第10年。2010年,林晨开始在这家老牌教育机构做兼职,毕业后进入机构正式成为一名高中英语讲师。 恰逢K12教育发展红利期,十年间,林晨见证了作业帮、猿辅导等众多品牌的崛起,他自己也从一名实习老师蜕变为机构的金牌讲师。 作为金牌讲师,林晨之前的生活颇有规律。周一休息,周二至周三统筹教研组内学习、教材研发更新,周四至周日在校区上课。林晨的课程均为线下课程,每周10节课,一课两小时,周而复始。 疫情来袭时,学生们的寒假才刚刚开始,这会也是林晨最忙碌的时候。疫情打乱了老师和学生们的节奏,一切工作转移至线上。 “习惯了线下面对面授课,开始确实不适应,需要熟悉不同的上课软件,和学生的沟通从面对面变成了手机微信端的沟通,也无法掌握学生的上课状态。”林晨对于线上授课的效果起初有些担心。“每个学生的自控力不一样,在家上课尤其课时较长时,不可控因素太多。” 出乎意料的是,林晨的学生对于在线上课表现出了更高的接受度。有学生在上完两节线上课后私信林晨,“老师等疫情结束了考不考虑继续用这个软件,在哪儿都能上课,不用奔波了”。 林晨逐渐体会到,线上线下授课只是方式的区别,最终还是取决于教学质量。在林晨看来,“从平台技术、互动体验感到授课内容的强度、节奏、有用性,这些决定了线上课程的教学效果,也拉大了线上课程之间的差距。” 事实证明,线下转线上不仅没有打消家长和学生们的积极性,反而由于线上课程的便捷性,学生们的选择更多了;老牌机构+名师口碑的背书下,林晨开设的新课程很快爆满。 “破产前一天,还在说续班有优惠” 肖清则没那么幸运,在线教育热潮开启之际,等待她的却是公司倒闭的暴击。 2019年12月,还是师范大学大四学生的肖清入职在线教育机构明兮大语文,北京有师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长春分公司。如果顺利的话,等实习期结束,肖清将成为明兮大语文一名正式教师。 肖清的同学们除了各地的公立学校,也有不少去了学而思、猿辅导、跟谁学等网校。肖清选择明兮大语文,一方面因为公司头顶“曾获创新工场李开复投资、大语文赛道黑马”的光环,也因为明兮大语文创始人王嘉树是肖清的同校师兄。“师兄总不会坑人吧。” 肖清没想到,2月初,他所在50人分公司群里突然扔出了一则公告,“公司资金链周转不开,已经停止运营”。 “我们都蒙了,之前一点预兆都没有,瞒得严严实实,连分校的人事都不知道。”肖清想到当时情形,依然气愤。“宣布破产前一天,还有销售给学生家长打电话说续班有优惠,还有续班的家长和试听的学员,结果第二天啥都没了。” 更让肖清寒心的是,群里宣布公司破产后就没了下文。“有老师在群里质疑社保工资等问题,老板不回复。只是告诉群里的老师们,让我们第一时间把公司发的办公电脑还回去,还电脑返30%的工资,不然一分钱没有。” 此时长春疫情依然严峻,肖清的公司是在一个CBD里,大家都不敢出门。肖清把电脑邮寄了回去,之后又是音信全无。工资怎么发,社保断了怎么办,这些问题一概没有解决,公司群也解散了。 明兮创始人王嘉树此前在《致明兮家长的一封信》中提到,为了补偿家长们的损失,明兮提供了跟谁学、VIPKID等超过10余家在线教育企业的课程供转换。 然而肖清表示,家长对于所换的录播大班课非常不满意。原本明兮提供的是直播小班课,面向1-3年级的孩子,一个老师带6个学生;现在所换的录播课多是高年级的编程类录播课,这个学段的小朋友基本听不懂。 明兮大语文对于老师们给出的最后解决方案是:全职老师签署完离职自愿书,再发放工资;像肖清这样还未转正的实习老师,则一分都没有拿到。被逼无奈之下,肖清在微博维权,才获得了应得的酬劳。 离职之后,肖清去了一所公立学校当老师。“那件事后,家里就不让我去在线教育机构了。”肖清苦笑,“我还不算是最惨的,起码最后讨到了工资,我有同学去了优胜教育,你懂得。” “被欠薪,能做的只有等着熬过去” 季小然就是肖清口中最惨的那一波。 10月16日,季小然通过同事得知北京优胜个性学区域的校区老师已经被通知停课,校区关门。没过几天,季小然所在的优胜素养区域校区也相继停课。 “没有找到投资人接手的校区基本都关门了,这个过程从来没有收到上级通知,都是由同事告知。所有员工的工资一直拖欠,没有再发过。” 回想起年初,季小然有些后悔没有趁早离职。“从今年1月开始,工资就一直是拖着发,隔几周发一次,按比例发或者一次500、1000不等。” 季小然以为是受到疫情影响有些延迟,并没有太在意,毕竟已经是20年的老牌教育机构了,总不会说倒就倒。 然而优胜教育真的就在一夜之间倒下了。10月17日,优胜教育还在微博发布官方声明:“优胜教育没有破产,大家可以去官方渠道查证。请那些不怀好意,别有用心之人停止你不雅的行为和语言,否则,我方将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再说一遍:优胜没有破产,优胜还在,而且会越来越好!” 10月19日,优胜教育总部即被曝崩盘跑路,全国多地分校区也相继曝出跑路事件。 季小然的10月社保在不知情情况下被公司减员,工资只发到了4月份,大半年的工资泡了汤。 季小然和同事加入了一个优胜教育500人的讨薪群。“公司负责人联系不上,大家正在一起申请仲裁,但仲裁开庭被告也不出庭,只能等,现在一点解决办法都没有。” 雪上加霜的是,季小然租住的蛋壳公寓也在11月爆雷。 倍感无力的季小然在微博写下:“被欠薪,租房爆雷,求助了,可唯一能做的就是等,等自己熬过去,坑你的人还是逍遥法外。” 近日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的一则案件信息显示,优胜教育目前已经再无财产可供执行。 高薪的秘密 从明兮大语文到优胜教育,今年爆雷的K12教育机构远不止这两家。疫情掀开了这些企业的一角,将其混乱的经营管理模式、薄弱的盈利能力、疯狂融资扩张后的一地鸡毛暴露出来。 另一边,烧钱大战仍在持续,尤其在线教育行业。截至11月末,今年在线教育行业披露融资金额较2019年同期增长256.8%。 这是仅属于头部机构的一场狂欢,其背后更是名师和名师的较量。名师已成为头部机构吸引学生的法宝。而在K12教培热潮下,头部讲师的高薪也吸引了众多关注。 林晨就是其中一员。2020年,林晨的薪酬奖金合计达到近200万。高薪背后则意味着层层历练、过五关、斩六将,仅有凤毛麟角能成为头部名师。 “老师的薪资主要和课时量、学生续课率、学生高分率等因素挂钩。”林晨的续课率几乎稳定在英语组第一名。“成为金牌讲师至少要有5年的教龄,这是硬性规定。满足5年教龄后,每年进行一次金牌讲师选拔,与此同时,每年都有相应的淘汰机制。” 机构对于老师自身素质水平也提出了极高要求。每年的功底考试是必闯的一关,对于成绩极优异的老师则可以获得免考资格。在刚刚结束的功底考试中,林晨以第一的成绩获得了连续5年的免考资格。 而今,头部机构讲师的学历门槛已基本提升至985大学或名校海归。日前,学而思还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达成人才战略合作,共建就业实践基地,为名校生的输入打通渠道,形成圈层闭环。 肖清对此深有体会,她所在211大学的同学们去了学而思之类网校只能担任辅导老师,辅导老师和主讲老师之间有着几乎不可跨越的鸿沟。 “网校主讲老师都是985毕业的,我们这样去了主要是当助教老师,负责批批作业、课前导入,让家长续费和课后答疑。有同学一节课带240个学生,带的学生越多,课前课后的业务量越大。”肖清解释。 而从薪资来看,助教工资一个月5500元,续报名率高的能达到7000元左右,但一个985大学刚毕业的主讲老师的年薪即可达到三四十万左右。 “教育行业真的是一个差距极大的行业。眼热的人想进去,困在里面的却想出来。”肖清感慨道。他已经在筹划转行,“可能还是不适合做老师吧。” (应受访者要求,以上人名均为化名)
“我要回武汉。”这是李十月留在世间最后的话。2020年11月7日8时许,从武昌站开往西安的Z138次列车在晚点了一个小时后,缓缓驶入西安站。李十月躺在铺位上,鼾声如雷,睡得很沉,被学生叫醒后,他说,“我不行了”,恍惚中他让学生一定要将他送回武汉。李十月因脑溢血倒在了出差途中。经历一次颅内减压术,一次开颅手术,在深度昏迷中被救护车送回家乡武汉,完成了他最后一个心愿。武汉中南医院重症监护室外,李十月的家人、同学、同事和学生轮流守候了十余日。老同学李家福医生说,“他总是半目睁开,半张口,似有未说完的话。”2020年11月22日9时50分,武汉大学健康学院护理学系主任、湖北省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防控专家组成员李十月,走完了他60年的一生。他的骨灰将于2021年1月9日落葬湖北咸宁。那里是李十月父母下放的地方,也是他下乡的地方,有着他童年、少年和知青岁月的回忆。新冠疫情期间,李十月作为专家接受访谈。受访者供图适应他不在的日子李十月的办公室还是多年没变的那个样子,普通的沙发,普通的书架,略显杂乱地摆着和工作相关的流行病学方面的书籍,还有他爱好的哲学书。燕虹对这个地方再熟悉不过,共事二十余年,她与李十月一起做课题,一起带学生。李十月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间办公室度过的,给学生上课或者出差开会调研时,拎着个保温杯,里面泡点茶叶。那个杯子还是一次开会时统一发的,上面印着“中国疾控中心”的字样,李十月一用就是很多年。李十月去世后,学生和课题都落在了燕虹肩上,燕虹正在逐步完善交接手续,继续培养学生,完成课题。彭民金QQ列表里那个个性签名写着“万物都是自己的心”的头像再也不会亮起。他从2008年大学期间就上李十月老师的课,研究生入了李老师门下,毕业四年一直保持着联系,请教问题、倾诉心事,每年都会回校一两次看望李老师。他还记得李十月带队下乡调研时的样子,总是穿着一件深色的夹克,背着一个灰色双肩包,脚穿一双骆驼牌户外鞋。“在路上看到,就是一个普通大叔”,同为湖北医科大学(武汉大学医学部)88级研究生的老同学李家福总是“吐槽”李十月不像教授的穿着,“但你跟他谈话三分钟,就觉得他是个睿智的老人。”在同学聚会中,李十月侃侃而谈、风趣幽默,是“氛围”担当,“缺了他不行”。在课题组聚会中,李十月和学生一起冬天包饺子、夏天做小龙虾,是一位平易近人的老者,“像家人一样”。李十月跟学生一起包饺子。受访者供图曹越在李十月去世后,不断翻看过去的照片,照片里李十月一边揉面,一边对着镜头笑得像个孩子。作为李老师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这样的场景在他们相识的十年间再平常不过,没有刻意去留意,也不会刻意去记录。“我们的李老师就是这样子”,就像每个人身边都有的一位朴素、平和的师友,“他好像渗透在你生活的每一个方面”,用曹越的话说,就是“润物细无声”。适应他不在的日子,彭民金觉得自己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再也听不到的唠叨“他陪伴在我们身边的日子,可能都超过了他陪伴家人的时间。”李十月就住在武大家属院,办公室距家走路不过十几分钟,他每天十点多到办公室,晚上十点左右下班,“基本上以办公室为家”。曹越毕业后有问题还是会去请教李老师,“你这个文章写得没有逻辑线”。李十月是个很重视逻辑的人,“他最喜欢说的就是,我们先看框架,框架找准了,后面就好说了”,然后耐心地给曹越画出框架、拉出逻辑线。在讨论中,曹越觉得自己的思维越来越清楚,问题迎刃而解。“他带学生不是说直接告诉你,就这样去做,而是在讨论中教你怎样去思考问题。”燕虹透露,他和学生的微信群就叫“逻辑思维”,李十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逻辑线没有,就连灵魂都没有。”李十月注重培养学生的宏观思维、逻辑思维,让彭民金觉得,每次和李老师聊完,“总是很心安”,他会抓住事物的本质。这或许跟李十月喜好哲学、涉猎广泛有关。“他会跟我们分享人生道理,那个时候我们不懂,总会觉得老师有点啰嗦。”直到进入社会后,曹越才发觉,李老师的话很有道理。讲座中的李十月。受访者供图“现在想再听他唠叨也不可能了。”刚刚接到李十月生病的消息,曹越很乐观,觉得脑出血手术后醒过来就会好的,没想到病情进展得这么快,“这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太突然了,不能接受。”从11月13日被救护车送回武汉,到11月22日去世,李十月没有清醒过。他的家人、学生、同事、同学轮流在重症监护室外守护,等待着一个奇迹。曹越每天都会在医生查房后去询问情况,越来越多的坏消息,越来越多的学生从外地赶回武汉。11月22日早,李十月从ICU被推出去做CT,六名学生赶来帮忙,那是曹越和彭民金见到他的最后一面。最后的日子,李十月的生命体征全靠仪器和药物维持,李家福去看他的时候,“他总是半目睁开,半张口,似有未说完的话。”对彭民金来说,他不只是失去了一位可以无话不谈的良师益友,更像是失去了一位亲人。李十月给过彭民金切实可行的工作指导,也给过他和他家人真切的关心,曾为彭民金的父亲联系医院、推荐药方、亲自探望。曹越还记得,2012年她和同学去斯里兰卡参加国际会议前夕,李十月气喘吁吁送来他提前垫付的差旅费时,头上亮晶晶的汗珠。“最后记得的都是老师的好。”大灾大疫前总能看到的身影李十月去世后,媒体多有报道,他的“严谨踏实、谦虚随和、认真勤奋、淡泊名利、严于律己”,他在“1998年洪灾、2003年SRAS暴发、2008年汶川地震、2009年甲型H1N1流感暴发等突发事件的卫生防疫与疾病控制中的重要贡献”,新冠疫情期间,他作为“湖北省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防控专家组成员”对疫情防控策略和防控系统建设的贡献。“光鲜”,是燕虹对报道中李十月形象的概括,她不知道现实中的李十月“喜不喜欢这样”。哪怕是最亲近的学生,也对奔赴灾难一线的李十月知之甚少,“他很低调,每次都是轻描淡写的几句话”。2003年,SARS暴发,他和中科院教授专程跑到云南,研究蝙蝠、追踪SARS源头。2008年,汶川地震,他在一线帮忙运送物资、搬运尸体、指导消杀、进行心理辅导。还曾遭遇余震,差点被石头砸中。2020年,新冠疫情,身处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在全城封闭、居民闭门不出的日子里,他独自一人、早出晚归。作为湖北省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防控专家组成员,他参加了武汉和湖北的疫情分析和疫情防控策略的讨论和文件起草工作,向湖北省政府提出了湖北省防控系统建设建议并被采纳。讣告中对他这样评价,“为政府正确判断疫情和采取恰当的防控措施提供了依据。”面向公众,他积极科普。2月初,他主审的图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众健康管理手册》面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科普防疫知识。他还做线上演讲,答疑解惑,告诉大家“不要恐慌,理性应对”。下乡调研中的李十月。受访者供图从事流行病学教学科研工作多年,李十月认为自己只是在擅长的领域做了些“微不足道的、该做的小事”。燕虹觉得,“新闻里不管怎样光鲜,过一段时间慢慢就淡化了”,但李十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还有他对学生、对学科的热爱和负责会永远留下,“他真是凭着一股热情在做他该做的事。”2014年,为做“贫困地区儿童的营养干预的效果评价”的调研,李十月一头扎进了秦巴山区、武陵山区。走悬崖边的盘山公路,车胎被扎破,险象环生;住乡镇小旅馆,四五十块钱一天,环境艰苦,他一直亲力亲为。“李老师很接地气,可以很快跟调研对象熟络起来。”曹越在李十月带领下做“男同性恋群体的艾滋病预防”课题,她明白,这类在世俗观念中被误解较深的小众群体,让他们打开心扉接受访谈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李十月对他们圈层的文化和用语十分了解,能很快融入其中,更重要的是他真诚,平和,乐于倾听,不带一点偏见,“共情能力很强”。在李十月眼中,人是不分高低贵贱的,岗位也不分三六九等,燕虹经常看到他和学校的保安、办公楼的门房坐在一起拉家常,“有时候,还带点东西给他们,跟他们说辛苦了。”李十月常对身边的人说,“对人要有敬畏感”。学生们形容他是,“心里面有大爱的人。”60岁生日愿望:祝大家一切都好2020年12月,是李十月原本计划退休的日子。彭民金觉得惋惜,“上半年那么黑暗的时刻都熬过去了”,等到这个学期结束,忙碌的李十月就可以停下来歇歇,做些自己喜欢的事了。退休前的最后两个月,李十月的日程排得满满的。原计划11月6日去西安参加学术会议,8日返回武汉;11日去洛阳做营养干预报告,13日还要给学生上课;手中的疫情防控体系课题,年底要出报告,李十月还要带着学生写方案、去卫健委和疾控中心访谈,忙得连同一个课题组的燕虹都经常看不到他。2018年之前,李十月一直是公共卫生学院的教授,后来成为武汉大学健康学院护理系的系主任。他曾向燕虹透露过,自己马上退休了,不想当主任,但既然学院推荐了,他就去做,“既然做了,就要做好。”刚上任的时候,他每天抱着本子拿着笔,到护理系的大楼去,在各个老师的办公室找他们谈话,了解学科建设情况,听取他们的建议。哪怕退休,他也会站好最后一班岗,或许会接受返聘,帮助团队将一个“出生队列”项目的现场搭建起来,“李老师是大家公认的现场经验很丰富的老师。”年轻教师申报课题,他会提供建议,帮助评审,燕虹评价他,“站得高,提的意见比较宏观”。下乡调研中的李十月。受访者供图在旁人眼中,李十月总是精力充沛的,走起路来速度极快,手脚摆动幅度大,轻快得像在跳舞,燕虹总是跟不上他的步伐。燕虹不知道的是,发病前的一个月,李十月曾经摔过一跤,但他没有跟同事们说。“摔一跤应该引起很大注意的”,燕虹很后悔,如果早知这样,就不让李十月去西安了。李十月有家族遗传性高血压,两三年前,因高血压头疼住过一段时间医院。“医生说病情比较严重”,李家福记得,医生诊断,李十月那时候的心脏差不多有正常心脏的1.5倍大。医生叮嘱他,劳逸结合,规律生活,不要熬夜,“但我觉得这几句话他可能一句没听”,李家福深知老同学只操心别人,从不把自己的事放在心上的脾性。彭民金曾听李十月提起过,他觉得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大,血压越来越难以控制,有时候会头晕。但在彭民金印象中,李十月的精神状态还是很饱满的。“也许他也觉得累,但他以为自己还能够支撑。”燕虹猜测,李十月这样一个“做起事来很容易兴奋的人”,可能因此忽视了身体疲劳发出的警告,悲剧的端倪就此隐藏了下来。李十月去世时刚刚过完60岁生日不到一个月,距离他退休不足一月。学生送给他的新钓竿还没来得及用上一次,今年生日时收到的皮带,也还没来得及替换身上那条表面早已破碎、掉皮的旧皮带。若能按计划退休,他或许会去东湖中游泳,经常洗冷水澡的他,说不定会尝试一下冬泳;也或许会在夜里三四点钟起床,开车去长江边上野钓,找个风景好的地方甩下鱼竿,一坐就是一天;钓上来的鱼可能带回家,做给学生们吃,也可能随手放回江里,兴之所至,尽兴而归。2020年10月23日,李十月吹灭蜡烛前,许下了60岁的生日愿望,“祝大家一切都好。”他所珍视的家人老友、同事学生一切都好,只是他们失去了李十月。新京报记者 汪畅 吴采倩编辑 刘倩校对 李项玲
12月22日,由中国奶业协会主办的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20周年活动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活动大会上,庄园牧场和全资子公司西安东方乳业(以下简称“东方乳业”)双双受到中国奶业特别表彰,荣获“学生营养改善贡献企业”大奖。 据悉,“学生饮用奶计划”是2000年由农业部、中宣部等七个部委联合部署的一项旨在改善我国中小学生营养情况,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的行动,是国内覆盖区域最广、实施时间最长、惠及城乡学生的大规模的营养干预计划。 经过20年的发展,全国学生饮用奶在校日均供应量从2001年的50万份,增长到2019-2020学年的2130万份,惠及2600万中小学生,从最初的京、津、沪、穗、沈5个试点城市覆盖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3000多所学校。 从2012年开始,庄园牧场就参与了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现有7个学生奶奶源基地。此外,全资子公司东方乳业也积极践行推动“学生饮用奶计划”,为学生奶提供优质奶源,助力学生打牢营养基础,改善营养状况。 除了始终关注青少年的营养健康状况外,庄园牧场还联手利乐(中国)公司,未来三年将在甘肃和青海开展环保公益活动,以多种形式开展环保包装回收和保护环境的科普教育,普及科学饮奶知识和健康均衡膳食理念。 庄园牧场表示,此次获得“学生营养改善贡献企业”荣誉,是国家对公司和东方乳业积极参与“学生奶饮用计划”并作出重要贡献的肯定与褒奖,未来我们将珍惜荣誉,锐意进取,为国家的“学生奶饮用计划”,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12月22日,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捐建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白鹭学校”落成揭牌。 据了解,乌兰浩特市“白鹭学校”占地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包括标准教室48间,实验室、科学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等功能教室24间及1座体育馆,可容纳2220名学生。“白鹭学校”是中广核向兴安盟捐赠1亿元人民币扶贫资金所建,该校的正式投用,不仅可提升兴安盟革命老区教育质量,还将对周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农村低保学生、城市低保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帮扶。 在“白鹭学校”揭牌活动上,中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李亦伦表示,“白鹭学校”的建设过程是中广核践行“一次把事情做好”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的基本原则始终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在后续“白鹭班”组建过程中,中广核将继续多方位统筹,与校方深度配合,为地区“扶智”工程做出更大贡献。 据介绍,按照“扶志、扶智、扶技”相结合的精准扶贫理念,中广核于2017年开始在定点扶贫的广西百色市凌云县创办“白鹭班”。3年以来,学校的师资力量短板被补齐,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思想面貌、心理健康状况长足进步,学习成绩大大提升。2018至2020年三届总计300名“白鹭班”高三学生收获了可喜的高考成绩,高考成绩100%上线,一本上线率达到7.7%,本科上线率达到68.3%。 与此同时,中广核还总结办班经验,编制行动指引,形成标准化、模块化、制度化的独特范式,并“快速复制”。截至目前,已在广西百色、四川凉山、云南牟定、广东阳江等地开设了“白鹭班”。
近年来,教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只给家长增加了负担,也激化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矛盾。12月10日,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表示,对于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这一问题,教育部态度一贯坚决,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特别是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令禁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专家指出,家校共育需要厘清责任边界,改变“题海战术”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多地加强作业管理“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作业管理问题,中发26号文件、减负三十条等都有一些明确的要求。目前,辽宁、山西、长沙等地都陆续出台了关于规范作业管理的意见,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俞伟跃在发布会上说。据报道,2018年至今,我国已有福建、辽宁、浙江、海南等十余省份教育部门出台了相关文件,“叫停”家长批改学生作业。仅在今年12月,就又有辽宁锦州、河北邢台等地陆续出台政策,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措施,对中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和批改进行规范。如河北省邢台市教育局官网发布《邢台市教育局关于重申办学从教“26个严禁”的通知》,其中第十二条规定,严禁教师通过微信群、QQ群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并让家长代为批改作业。此外,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近日也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规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不得要求家长通过网络下载并打印作业。对于教师的职责,更规定了学校要定期检查和统计各年级作业的总量及批改情况,提高教师布置作业的质量,教师对布置的作业要做到全批全改。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地出台举措“叫停”家长批改学生作业,依据的是201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意见明确,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强化面批讲解,及时做好反馈。厘清家校共育边界“作业的批改肯定应该是老师自己过手的。”在教育行业工作了六年的教师小武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因为只有批阅的时候才能知道这些孩子错在哪儿,然后有针对性地去解答问题。这是老师的职业态度问题,这种现象越来越多,说明教师队伍里有一些人的素质不是很好,喜欢取巧。”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综合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员张家勇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老师适当要求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工作是家校共育的客观需要,大方向上是对的,但家校合作育人在具体操作层面出现了一些偏差。在家校共育过程中,家长究竟要承担什么任务?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强调,作业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脱离课程教学活动回到家庭教育范畴的事情。“家庭和学校在课后作业、家庭作业方面的职责边界要划清楚。家庭也好、父母也好,应该给孩子的家庭作业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应该支持孩子能够自觉地完成作业。布置作业的职责,组织孩子完成作业的职责,批改作业的职责,是学校的事情,必须把这些职责边界划清楚。”张志勇说。张家勇也表示,“现在家长工作很忙,家校共育制度也不健全,家长很难做到随时放下工作配合学校,学校要加强家校合作共育的具体途径和重点内容研究,充分考虑可行性和科学性,不要对家长提出过多不切实际的要求。教育行政部门也需要进一步细化优化相关政策,提高政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强调批改作业是教师职责的同时,小武则吐露了另一种难处:“考完试后家长会问老师‘孩子的成绩怎么样?’很多家长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他表示,“年级越低,孩子就可能越缺乏自制力,越需要家长去陪同,不是批阅作业,但可以辅助听写等。如果家长完全把任务甩给老师,觉得‘我把孩子送学校了,都归你去管’,那肯定结果不会好的。”对此,俞伟跃也呼吁,“不给家长布置作业,并不意味着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就没有教育的责任了。家长也要在家里引导培养孩子养成自主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跟学校密切配合,形成育人的合力”。改变“题海战术”是根本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模糊了家校职责边界,在熊丙奇看来,其根本是“题海战术”的应试教育决定了这种现象。除了各地选择性执行相应政策举措之外,也要改变分数至上的氛围,更要建立严肃的问责机制,对不落实的地方、学校追究责任。一方面是家长抱怨教师给自己布置任务,另一方面,则是教师沉重的工作负担。小武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教师压力一直都很重,像我带三个班,有100多个学生,作业要批100多份。每天要上三节课,上完课就批作业一直到下班,剩一个班的作业还要背回家去批。晚上又要备课,所以比较累”。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教育部出台减负三十条规定,明确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政府四方责任,构建了系统化减负体系。“十三五”期间,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得到了有效缓解。内蒙古自治区上述新规也规定,要合理布置综合实践类作业,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能由学生独立完成,不得增加学生和家长负担。并要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对于未来的治理措施,俞伟跃在会上透露,教育部将健全作业布置机制。包括学校作业的常规管理、年级和班级的统筹、教师试做和面批讲解、学生反馈和评估等方面的机制。同时,加强日常监管,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特别是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令禁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切实建立起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然而,在政策具体落实上,监管仍是难点。张家勇表示,完全依靠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常态化全覆盖无死角的监管难度很大,如果家长或学生不及时主动提供线索,这种不良现象单靠教育行政部门是很难发现的,这就需要家长和学生勇敢地站出来反映问题。“很多家长和学生很反感学校的做法,但多数情况下还是选择委曲求全,因为担心会给孩子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处理这类问题要格外谨慎小心,千万不能让家庭和学校的关系产生新的矛盾。”张家勇说。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吕银玲
近年来,教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只给家长增加了负担,也激化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矛盾。12月10日,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表示,对于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这一问题,教育部态度一贯坚决,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特别是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令禁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专家指出,家校共育需要厘清责任边界,改变“题海战术”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多地加强作业管理 “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作业管理问题,中发26号文件、减负三十条等都有一些明确的要求。目前,辽宁、山西、长沙等地都陆续出台了关于规范作业管理的意见,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俞伟跃在发布会上说。 据报道,2018年至今,我国已有福建、辽宁、浙江、海南等十余省份教育部门出台了相关文件,“叫停”家长批改学生作业。 仅在今年12月,就又有辽宁锦州、河北邢台等地陆续出台政策,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措施,对中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和批改进行规范。如河北省邢台市教育局官网发布《邢台市教育局关于重申办学从教“26个严禁”的通知》,其中第十二条规定,严禁教师通过微信群、QQ群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并让家长代为批改作业。 此外,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近日也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规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不得要求家长通过网络下载并打印作业。对于教师的职责,更规定了学校要定期检查和统计各年级作业的总量及批改情况,提高教师布置作业的质量,教师对布置的作业要做到全批全改。 21世纪教育(港股01598)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地出台举措“叫停”家长批改学生作业,依据的是201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意见明确,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强化面批讲解,及时做好反馈。 厘清家校共育边界 “作业的批改肯定应该是老师自己过手的。”在教育行业工作了六年的教师小武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因为只有批阅的时候才能知道这些孩子错在哪儿,然后有针对性地去解答问题。这是老师的职业态度问题,这种现象越来越多,说明教师队伍里有一些人的素质不是很好,喜欢取巧。”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综合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员张家勇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老师适当要求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工作是家校共育的客观需要,大方向上是对的,但家校合作育人在具体操作层面出现了一些偏差。 在家校共育过程中,家长究竟要承担什么任务?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强调,作业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脱离课程教学活动回到家庭教育范畴的事情。 “家庭和学校在课后作业、家庭作业方面的职责边界要划清楚。家庭也好、父母也好,应该给孩子的家庭作业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应该支持孩子能够自觉地完成作业。布置作业的职责,组织孩子完成作业的职责,批改作业的职责,是学校的事情,必须把这些职责边界划清楚。”张志勇说。 张家勇也表示,“现在家长工作很忙,家校共育制度也不健全,家长很难做到随时放下工作配合学校,学校要加强家校合作共育的具体途径和重点内容研究,充分考虑可行性和科学性,不要对家长提出过多不切实际的要求。教育行政部门也需要进一步细化优化相关政策,提高政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在强调批改作业是教师职责的同时,小武则吐露了另一种难处:“考完试后家长会问老师‘孩子的成绩怎么样?’很多家长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他表示,“年级越低,孩子就可能越缺乏自制力,越需要家长去陪同,不是批阅作业,但可以辅助听写等。如果家长完全把任务甩给老师,觉得‘我把孩子送学校了,都归你去管’,那肯定结果不会好的。” 对此,俞伟跃也呼吁,“不给家长布置作业,并不意味着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就没有教育的责任了。家长也要在家里引导培养孩子养成自主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跟学校密切配合,形成育人的合力”。 改变“题海战术”是根本 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模糊了家校职责边界,在熊丙奇看来,其根本是“题海战术”的应试教育决定了这种现象。除了各地选择性执行相应政策举措之外,也要改变分数至上的氛围,更要建立严肃的问责机制,对不落实的地方、学校追究责任。 一方面是家长抱怨教师给自己布置任务,另一方面,则是教师沉重的工作负担。小武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教师压力一直都很重,像我带三个班,有100多个学生,作业要批100多份。每天要上三节课,上完课就批作业一直到下班,剩一个班的作业还要背回家去批。晚上又要备课,所以比较累”。 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教育部出台减负三十条规定,明确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政府四方责任,构建了系统化减负体系。“十三五”期间,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得到了有效缓解。 内蒙古自治区上述新规也规定,要合理布置综合实践类作业,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能由学生独立完成,不得增加学生和家长负担。并要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 对于未来的治理措施,俞伟跃在会上透露,教育部将健全作业布置机制。包括学校作业的常规管理、年级和班级的统筹、教师试做和面批讲解、学生反馈和评估等方面的机制。同时,加强日常监管,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特别是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令禁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切实建立起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 然而,在政策具体落实上,监管仍是难点。张家勇表示,完全依靠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常态化全覆盖无死角的监管难度很大,如果家长或学生不及时主动提供线索,这种不良现象单靠教育行政部门是很难发现的,这就需要家长和(港股00001)学生勇敢地站出来反映问题。 “很多家长和学生很反感学校的做法,但多数情况下还是选择委曲求全,因为担心会给孩子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处理这类问题要格外谨慎小心,千万不能让家庭和学校的关系产生新的矛盾。”张家勇说。
今年全国专升本扩招32.2万,河南专升本招生计划占应届专科毕业生人数比例也将扩大到15%以上。5月23日,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专科应届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招生工作的通知》部署相关工作,明确具体安排。 据了解,河南省普通高校2020年应届毕业、表现良好的普通高职(专科)在校学生,以及于2019年至2020年专升本考试报名前退役且具有河南省普通高校普通高职(专科)毕业学历的大学生士兵,均可参加网上报名,并按照本、专科专业对照要求选择报考专业。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2020年启动实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专升本专项计划,纳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总体工作框架统筹安排,按全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职(专科)毕业生数的一定比例,单列适量专升本招生计划,对招收本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职(专科)毕业生进行单独录取。我省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服义务兵役退役者和退役大学生士兵的专升本招生继续实行计划单列、单独录取,录取比例在教育部规定的30%基础上适度扩大。 省教育厅要求,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建立健全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并存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开设家庭困难学生入学绿色通道,确保每一名家庭困难的学生能够按时入学,上得起学,顺利完成本科阶段学业。(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竞昳)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