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由中国奶业协会主办的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20周年活动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活动大会上,庄园牧场和全资子公司西安东方乳业(以下简称“东方乳业”)双双受到中国奶业特别表彰,荣获“学生营养改善贡献企业”大奖。 据悉,“学生饮用奶计划”是2000年由农业部、中宣部等七个部委联合部署的一项旨在改善我国中小学生营养情况,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的行动,是国内覆盖区域最广、实施时间最长、惠及城乡学生的大规模的营养干预计划。 经过20年的发展,全国学生饮用奶在校日均供应量从2001年的50万份,增长到2019-2020学年的2130万份,惠及2600万中小学生,从最初的京、津、沪、穗、沈5个试点城市覆盖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3000多所学校。 从2012年开始,庄园牧场就参与了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现有7个学生奶奶源基地。此外,全资子公司东方乳业也积极践行推动“学生饮用奶计划”,为学生奶提供优质奶源,助力学生打牢营养基础,改善营养状况。 除了始终关注青少年的营养健康状况外,庄园牧场还联手利乐(中国)公司,未来三年将在甘肃和青海开展环保公益活动,以多种形式开展环保包装回收和保护环境的科普教育,普及科学饮奶知识和健康均衡膳食理念。 庄园牧场表示,此次获得“学生营养改善贡献企业”荣誉,是国家对公司和东方乳业积极参与“学生奶饮用计划”并作出重要贡献的肯定与褒奖,未来我们将珍惜荣誉,锐意进取,为国家的“学生奶饮用计划”,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1、出口改善放缓。 9月我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速扩大至9.9%,较8月份再度上升0.4个百分点,不过改善速度放缓。出口的持续改善,一方面,仍与海内外疫情错位有关,当前欧洲疫情仍在持续爆发,尤其是西班牙、法国和英国等,而美国疫情也再度抬头;另一方面,随着海外复工的陆续推进,也加大了对我国产品的需求。 分国别来看,9月对主要经济体出口增速存在明显分化,对美国出口增速扩大至20.5%,为18年2月以来新高,是主要贡献,不过涨幅已经放缓,仅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对东盟出口增速回升至14.4%,较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贡献也较大。不过对欧盟和日本的出口增速仍为负,对日本出口降幅扩大1.9个百分点至-2.7%,对欧盟出口降幅扩大1.3个百分点至-7.8%,是主要拖累。 分产品来看,9月主要产品出口增速同样分化明显,机电产品出口增速为11.9%,基本较上月持平;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出口增速转正至0.5%,较上月上升2.6个百分点;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则进一步回落7.7个百分点至4.2%。 同时,我国疫情相关产品出口增速再度放缓,但仍有一定贡献,如9月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增速仍高达34.7%,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增速仍高达30.9%,如果剔除这些产品,9月出口增速为8.6%。 2、进口大幅反弹。 9月我国以美元计价的进口增速大幅反弹至13.2%,较8月上升15.3个百分点。从美国进口增速回升幅度最大,从上月的1.8%回升至24.8%,这主要与过去一年自美进口基数较低有关。此外,自欧盟、东盟和日本的进口增速也回升至11%-13%附近。 据PIIE测算,前8月我国自美进口协议中覆盖的产品金额占目标的5成左右,其中农产品45%,而能源产品21%,而9月农产品进口增长23.2%,较上月上升了20多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或与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回升有关,尤其是铁矿砂和未锻轧铜。 分产品看,原油4848.2万吨,同比增速扩大为17.6%,进口均价同比收窄至-26.9%;铁矿砂10854.7万吨,同比增速扩大至9.2%,进口均价为110.8美元/吨,同比大幅反弹至7.3%;集成电路537.2亿个,同比增速扩大至26.9%;未锻轧铜72.2万吨,同比增速收窄至60.5%,进口均价同比扩大至8.5%;大豆978.9万吨,同比增速扩大至19.4%,较上月上升了18.1个百分点。 3、疫情错位,出口仍有支撑。 往前看,海外疫情依旧严峻,尤其是欧洲主要国家仍在爆发,多个国家已经加强了疫情防控措施,海外经济恢复或继续放缓,对我国外需仍有拖累。此外,美国大选不确定性较大,美国财政刺激方案谈判以及英国脱欧谈判等均陷入僵局,对我国外需也有一定干扰。 不过由于我国与海外疫情错位,复产复工较快,而海外产业链恢复尚需时日,所以外部对我国产品的进口需求会边际增加,对我国出口仍有较大支撑。 风险提示:疫情扩散,政策变动,贸易问题,全球经济降温。
随着港股业绩期落幕,当下再来审视房企中期业绩表现并结合最新情况判定上市公司后续的发展趋势,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时间窗口。在此笔者观察到房企正荣地产(6158.HK),其在交出亮眼中报成绩后,仍然持续保持稳健经营,并在多方面布局发力,良好的发展势头凸显投资机会,对此不妨具体来分析。 1、销售稳步提升,疫情后迎住房改善性需求上升机遇 近日,正荣地产公布8月销售业绩,月内实现合约销售额约123.03亿元,同比增长约13.90%,环比下降9.54%;前8月实现合约销售818.96亿,同比增长3.39%;完成年度目标1400亿元的58.5%。总体来看,尽管疫情在上半年带来了一定的增长压力,但进入到下半年,公司销售表现较为稳健,展现了疫情后阶段持续复苏的姿态。 考虑到当前国内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经济回暖势头较旺,房地产市场的表现有望持续好转,公司按照当前销售节奏将大概率完成年度目标。对此国元国际分析师此前在公司中报公布后发表观点表示,截至7月底,公司全年1400亿销货目标已完成近一半,按照全年2400亿推货来看,下半年5个月达到41%的去化率即可完成目标。同时,2月以来销货恢复迅速,单月销售金额同比增速逐月稳步上升,"考虑到公司一二线高占比的货值区域布局和下半年提高的推货力度,销售增长态势有望延续,公司全年销售目标有望超额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的出现也刺激了购房者对房屋居住品质的追求,打开了改善性需求的市场空间,正荣地产作为行业内"改善大师"将受益于此,在销售端面临机遇,后续业绩增长具备较大的支撑。 2、财务端改善趋势延续,高质量发展渐入佳境 房地产融资新规成为近段时间行业热议的话题,在此背景下来审视正荣地产的表现,我们发现公司保持了前瞻性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上市至今财务指标不断改善,前瞻性的切合了行业发展和政策变革趋势。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净负债率为71.4%,较2019年底相比下降3.8个百分点,与2017年末高达183.2%的净负债率相比更是已经实现大幅度的下降。此外截至今年中期末,公司现金对短债比为2.1倍,短债比例下降至30%。现金短债比和长短债务比均已超过2,负债情况处于健康水平,公司不断加大力度去杠杆,已具备充足的空间应对行业融资环境的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正荣还成功发行首笔4.4年期7.35%绿色债券,总额3.5亿美元,并获得逾9倍超额认购。该笔绿色债券创下了正荣境外融资新纪录,在年期延长的情况下,融资成本下降25个基点,为正荣境外融资成本新低。 境内融资方面,公司以5.45%的成本新发了一笔公司债,并于 9月7日赎回一笔7亿元2020年到期年息8.0%的优先票据。上述动作体现了公司以长债置换短债,以低成本融资置换高成本融资的趋势,有助于公司持续优化财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从而增厚未来业绩。 此外,公司在销售端表现良好,上半年权益回款率约70%,随着公司不断加快回款速度也将进一步改善现金流状况,支撑后续高质量增长。 3、拿地节奏稳健,持续强化核心区域布局 在拿地方面,正荣坚持高质量发展战略,通过不断对财务端进行改善,保障充裕的现金,支撑了公司在拿地上的弹性空间。中期业绩公布后,得益于良好的财务状况,公司继续扩充土储。 据公开数据不完全统计,8月份,正荣在苏州、滁州、南昌、莆田等地均有斩获。此外根据中指院最新排名,正荣地产前八月拿地324万平方米,拿地金额290亿元,同时公司前8月在南京拿地金额88亿元,排名第一。 由公司在拿地上的动作不难看出,正荣高度聚焦经济优势区域,并不断加快对布局城市的下沉和深耕,夯实固有优势,公司在拿地节奏上保持了稳健的一面,透过有策略的扩充土储规模,为未来的良性发展打下了扎实根基。 4、发布全新雇主品牌核心理念,打造企业竞争"软实力" 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下半场,迈过土地红利时代之后,行业精细化管理趋势之下,人才成为越来越关键的一环,实际上从任何企业的成长历程来看,人才始终是支撑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 正荣高度重视人才发展战略,其透过近期公司举办的正荣集团2020年雇主品牌大会,向外界进一步展现了其在人才管理上取得的成绩,而透过新的人才战略,公司更有望在行业下半场构筑核心竞争优势。 近年来正荣不断迭代组织人才体系,催化经营效率,目前公司还确定了全新的雇主品牌理念,"幸福奋斗事业家",围绕这一核心理念,正荣还提出"四高"价值主张:高标准·精英团队;高认同·同心同路;高幸福·事业奋斗;高格局 ·社会责任。 公司将雇主品牌上升到企业战略高度,打造了企业重要的软实力,不仅有利于激发员工创造力,还创建了员工与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为组织创造价值的强劲引擎,驱动企业不断健康快速成长。 5、结语 随着业绩期的落幕,投资机构也纷纷看好公司表现。西南证券指出,公司投资端力度加大,项目布局契合城市群发展方向,同时负债端改善明显,给以目标价5.39港元。招银国际点评指出,鉴于正荣地产健康的杠杆率和流动性,我们不太担心潜在的融资限制对公司的影响。公司的债务状况随着成本更低,年期更长、更多元化的借款得到改善。管理层重申其全年人民币1400亿元的销售目标并预计其毛利率在1-2年内将提高到22%-25%。这些因素支持其估值重估。 此外在债券方面,近期,渣打对正荣债券进行首次研究覆盖并予以与大市同步评级,其表示正荣通过债务管理和优化资本结构增强了抵御金融市场波动风险。从曲线来看,公司ZHPRHK 8.35% 24 puttable on 10 March 23(于2024年到期,可于2023年3月10日回售的美元债)最具价值。 由上可以看到不论是债券端还是二级市场,正荣都得到了专业机构的看好,凸显了公司的安全性和投资价值,相信随着业绩改善预期不断得到验证,公司后续估值有望实现进一步修复,资本市场的表现值得期待。
投资要点 2020年8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5.6%,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0.5%。我们对此点评如下: 经济数据全面改善,恢复势头正劲,内生动力增强。 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转正,生产链条改善仍在继续。细分行业看,前期增速较快的汽车虽有回落,但依旧保持较高韧性,金属冶炼、化学制造、医药制造、纺织等行业均继续改善。 民间投资同比跳升,制造业投资同比转正,投资内生动力趋强。8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速跳升至20%,较前值上升16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转正,对投资同比拉动也转正。 地产投资支撑犹在,暂未看到边际变化趋势。今年地产投资恢复好于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土地购置费是主要支撑,7月政府土地出让数据显示8月土地购置费支撑或继续。前期建筑安装拉动转正,反映地产投资由买地向建筑安装改善。近期商品房销售不弱也将继续支撑地产资金来源。 社零同比转正,消费动力由必需消费向可选消费切换。前期消费恢复阶段,必需消费(粮油食品+饮料烟酒+日用品)是主要拉动。8月,可选消费(服装+化妆品+金银珠宝)对消费拉动增强。 投资数据指向经济内生动力增强,托底力量趋弱。8月,制造业投资表现十分亮眼,当月同比由前期负值转正为5.0%,对投资同比拉动由前期持续为负转正为1.51%,除了受去年低基数效应影响外,经济运行处于内外复苏共振阶段也对制造业投资形成带动,此外7月因洪涝影响,季节效应后延或亦有贡献。基建投资拉动小幅下滑,从5月最高点已连续4个月回落。其他投资拉动有所下滑,其中教育、卫生类投资较前期回落。投资的结构特征指向经济内生动力逐渐恢复、托底节奏放缓。 展望:经济恢复内生动力增强,金融亦有支撑,韧性继续向上。7月经济数据不及预期之际,我们在点评报告《需求复苏的两条赛道》中指出当前经济运行依旧不差,8月PMI、进出口以及经济数据共同指向经济恢复势头正劲。8月金融数据显示,实体经济流动性继续向好,政府债券融资增加,财政或将继续下放,企业存款活期化、融资结构向中长期改善,金融环境对经济也仍将是支撑。海外方面,大多数经济体处于疫后复苏阶段是确定的,内外复苏共振逻辑还在继续,将支持经济继续向上。 风险提示:美国大选不确定性,欧洲二次疫情风险。 工业:生产链条仍在继续改善 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首次转正。8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由前值4.8%升至5.6%,累计同比由前值-0.4%转正至0.4%,今年以来首次转正。工业产销率由前值98.4%小幅回落至98.2%,保持稳定。出口交货值累计同比也在继续改善,但与工业增加值仍有缺口待回补。 工业生产链条仍在继续改善。8月,采矿业、制造业、公用事业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整体仍在改善。制造业细分行业来看,前期增速较快的汽车虽有所回落,但依旧保持较高增速,同时金属冶炼、化学制造、医药制造、纺织等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呈现改善趋势,反映制造业链条全环节改善仍在继续。 投资:内生动力趋强,托底力量趋弱 投资继续改善,民间投资活力恢复。8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由前值-1.6%继续收窄至-0.3%,当月同比增速上升至7.6%,自4月回正以来连续5个月持续改善。8月,民间投资累计同比增速由-5.7%收窄至-2.8%,当月同比增速跳升至20%,较7月大幅上升16个百分点。民间投资跳升,反映投资活力恢复。 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今年首次转正,投资内生动力趋强。8月,房地产、基建、制造业、其他投资同比拉动分别为2.25、1.79、1.51、2.09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表现十分亮眼,8月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由前期负值转正为5.0%,对投资同比拉动由前期持续为负转正为1.51%,除了受去年低基数效应影响外,经济运行处于内外复苏共振阶段也对制造业投资形成带动,此外7月因洪涝影响,季节效应后延或也有贡献。房地产投资同比拉动继续小幅回升,对投资支撑犹在。基建投资拉动小幅下滑,从5月最高点已连续4个月回落。其他投资拉动有所下滑,其中教育、卫生类投资较前期回落,或主要因为随着经济内生动力逐渐恢复、托底节奏放缓。 房地产投资继续改善,暂未看到边际变化拐点。8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向好。从今年情况来看,前期经济恢复过程中,地产投资的改善程度要好于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从房地产投资结构看,这种持续改善贡献最大的一块是土地购置费,尽管8月地产开发投资细项还未公布,但从对土地购置有领先性的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数据看,7月这一数据还在改善,对8月地产开发投资仍有支撑。7月房地产投资的结构数据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积极变化——建筑安装工程累计同比拉动转正,或反映地产投资由买地开始向建筑安装改善。从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看,前期自筹、按揭是主要拉动力量,8月定金及预付款拉动转正,定金及预付款、按揭和地产销售相关,8月商品房销售火爆,高频数据显示9月以来地产销售仍然不弱,或将继续支撑地产投资资金来源。整体来看,目前还没有看到地产投资发生边际变化的趋势。 消费:可选消费恢复,消费活力增强 消费同比增速转正,商品零售持续改善,餐饮还有缺口。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今年以来首次回正至0.5%。商品零售比餐饮恢复的更好,商品零售当月同比增速7月已经转正、8月继续改善,餐饮收入8月同比增速依旧为负值、缺口还未填满,但改善趋势持续。 可选消费恢复,消费动力由前期必需消费向可选消费切换。3月以来,在消费恢复过程中,必需消费(粮油食品+饮料烟酒+日用品)是主要正向拉动力量。7-8月,必需消费对商品消费的拉动力量减弱。8月,可选消费(服装+化妆品+金银珠宝)对商品消费同比拉动力量增强。此外,前期另一主要拉动力量——其他消费(办公用品+通讯器材类+中西药品),依旧保持强劲。反映消费活力也有所增强。 风险提示:美国大选不确定性,欧洲二次疫情风险。
1、 事件 2020年8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其中制造业PMI指数为51.0%,较上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非制造业PMI为55.2%,较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 2、 点评 2.1、PMI数据整体微降,生产扩张放缓 8月制造业PMI指数为51.0%,较上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从各分项上来看,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位于荣枯线以上,而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则位于临界点以下。 生产扩张增速放缓。8月PMI生产指数为53.5%,连续6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环比来看,生产指数较上月回落0.5 个百分点,反映生产持续扩张,但增速有所放缓。 南方部分省份在暴雨和洪涝灾害的影响下,原材料采购周期有所拉长,市场订单减少,企业生产出现回落。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近期对中国企业采取新一轮的禁令和制裁措施,相关企业订单出现大幅缩减,进一步带动生产增速放缓。 2.2、需求持续复苏,供需结构逐步改善 8月PMI新订单指数为52.0%,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为49.1%,较上月上升0.7 个百分点。PMI 进口为49.0%,较上月下滑0.1 个百分点。生产指数与新订单的差值为1.5%,为3月以来的最小值,反映需求持续恢复,供需结构逐步改善。 外需方面,8月国务院出台了稳外贸稳外资的相关政策,叠加海外经济的逐步恢复,出口整体向好,外需持续得到回暖。但随着中美贸易争端出现新的变化,下一阶段,外需复苏的力度和持续性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仍需关注稳外贸稳外资政策的落地情况及中美贸易摩擦的进展。 内需方面,8 月地方政府债迎来5 月以来的发行高峰,在专项债额度加码的带动下,叠加夏季基建赶工的影响,基建投资持续复苏。但值得关注的是,8 月需求的持续复苏主要依赖于外需的改善,内需相对偏弱。7 月份的经济数据中,消费增速大幅不及市场预期,反映内需存在一定的压力。8 月PMI 进口的小幅下滑,也印证了内需相对较弱的现象。下一阶段,内需能否得到有效提升,还需关注“经济内循环”理念之下,“促消费”等政策的落地和发力情况。 2.3、价格走高,企业库存去化 价格数据走高,企业盈利空间略有改善。8月国际原油及主要工业品价格持续上涨,带动价格指数走高。PMI购进价格上升0.2个百分点至58.3%,PMI出厂价格上升1.0个百分点至53.2%,PMI出厂价格-购进价格差值为-5.1%,较上月环比回升0.8个百分点,企业盈利空间略有改善。 从各项数据来看,企业库存出现去化。8月产成品库存为47.1%,较上月下滑0.5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为49.3%,较上月下滑0.6个百分点。采购量为51.7%,较上月下滑0.7个百分点。受需求改善幅度强于生产的影响,叠加采购量增速的下滑,企业库存出现去化。 2.4、就业压力有所缓解 制造业就业数就业压力有所缓解。8月制造业PMI从业人员项为49.4%,较上月小幅上升0.1个百分点。非制造业从业人员项为48.3%,较上月小幅上升0.2个百分点。受需求持续改善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预期稳步改善,带动用工需求的提升。 整体来看,8月制造业PMI指数微降,生产指数与新订单缺口收敛指向供需格局改善。但与此同时,也需要关注结构改善之下的隐忧,在消费动力不足的影响下,内需扩张存在一定压力。而在中美新一轮贸易摩擦之下,外需也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内外需持续回暖的动力不足,或将带动企业生产走弱。因此,下一阶段PMI的走势还需关注相关政策的落地和中美贸易争端的走势。 3、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摩擦风险超预期;政策支持力度不达预期;通胀超预期。
导读 8月PMI体现需求改善延续,生产修复放缓的状态。需求端,建筑业相关指标表现远超季节性,服务业加速回暖。我们认为,短期投资活动仍是经济动能核心发力点。外需回升、服务业改善,预示后续高技术行业景气以及消费需求面临加速上行。 摘要 8月制造业PMI较7月小幅回落0.1个点达51%,连续6个月位于荣枯线之上。大幅改善指标包括新出口订单、出厂价格以及生产经营活动预期: 生产端修复有所趋缓,需求端内、外需均延续好转,其中内需新订单改善弱于外需,整体体现出当前需求改善追赶供给的状态。 两大价格指数均出现回升,出厂价格大幅提升,原材料价格环比高位延续改善,均体现需求回暖,预计8月PPI环比保持正增长。 出口持续改善、进口基本平稳。8月PMI新出口订单指数提升0.7个点至49.1%,进口指数小幅回落0.1个点至49%。预计8月外需仍有支撑。 细分行业角度,8月PMI绝对值最高的4个行业为非金属制品、通用设备、金属制品、电气机械。环比改善最明显的3个行业为专用设备、服装、汽车。 8月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2%,较7月提升1个点,非制造业加速改善,主要支撑为订单提升。其中建筑业指标远超季节性表现出基建、地产等建筑活跃度较高,服务业改善显著预示后续消费动能加速修复。 8月经济修复,生产端稍有趋缓,需求改善中内、外需均延续改善,核心亮点集中在服务业和建筑业,综合PMI、BCI、工业企业利润等,当前基本面运行呈现出三个特点: 经济动能持续抬升,三季度加速修复体现在需求端。相比较2020年二季度,39个行业中,当前有16个行业(占比41%)景气度改善,预示复苏即将走入后半程,8月生产端改善趋缓已有所体现。 去库短期延续,利润快速修复当前集中在上游。从PMI原材料购进价格、工业品价格以及BCI指数的变化来看,我们认为上游利润修复的趋势将会延续。 企业融资环境未进一步改善,但并非预示信用环境收紧,背后隐含需求快速修复下融资环境扩张节奏的滞后。随着内需加速修复,除投资端拉动以外,消费的回暖也将对信用扩张带来支撑。 展望后续,我们认为短期以基建、地产为代表的建筑活动在汛情影响走弱以及步入旺季的带动下,仍将成为经济环比动能改善的核心发力点,而服务业当前全面修复预示着消费需求加速改善的来临。 正文 一、需求改善延续,生产修复趋缓 8月制造业PMI较7月小幅回落0.1个点,达51%,连续6个月位于荣枯线之上。其中,大幅改善指标包括新出口订单、出厂价格以及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此外,从业人员连续两个月出现提升(图1)。从季节性角度来看,服务业与建筑业表现相对突出(图2): 8月制造业PMI显示出生产修复减缓,需求改善提速的状态,其中制造业角度,外需修复更加显著。内需方面,服务业表现更加突出; 产成品与原材料库存下行,去库动能延续。出厂价格回升,原材料购进价格高位环比仍然保持上行,体现上游需求强劲,预计8月PPI环比维持正增长; 制造业小型企业经营状况仍然不容乐观,服务业从业人员表现相对较弱,但建筑业指标表现远高于季节性,体现汛情走弱以及步入旺季后,基建建筑活跃度较高。 (1)总体供需缺口小幅提升(图3)。8月PMI生产指标分项,较7月小幅回落0.5个点至53.5%,生产端景气度平稳,需求端内外需均延续改善,新出口订单指数较7月提升0.7个点,内需新订单改善弱于外需,提升0.3 个点,整体体现出需求改善追赶生产的状态。 (2)两大价格指数均出现回升,出厂价格改善强于原材料价格(图4)。PMI两大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和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较7月均出现提升,前者回升1个点,后者提升0.2个点,主因原材料价格环比改善已经处于高位。价格指数主要体现需求回暖,同时上游原材料价格仍然有所改善,预计8月PPI环比保持正增长。 (3)去库进程延续,原材料库存与产成品库存双降。原材料库存指数47.3%,较7月回落0.6个点,产成品库存指数47.1%,较7月回落0.5个点,采购量同步下降,体现当前被动去库进程延续。 (4)出口持续改善、进口基本平稳(图5)。8月PMI新出口订单指数提升0.7个点至49.1%,进口指数小幅回落0.1个点至49%。进口环比变动平稳,出口近月持续改善,预计8月外需仍有支撑。 (5)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平稳,中型企业改善,小型企业恶化(图6)。当前仅小型企业位于荣枯线下,且指标持续回落。小企业运行不乐观仍然对后续政策支撑具有较强约束。虽然经济动能修复,但企业分化显著。 (6)细分行业角度,行业大类中,设备、消费大类均呈现回升。8月PMI绝对值最高的4个行业为非金属、通用设备、金属制品、电气机械。环比改善最明显的3个行业为专用设备、服装、汽车。从三月均同比看,表现最好的3个行业为有色、饮料、非金属。 二、非制造业表现突出,建筑业、服务业均构成亮点 8月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2%,较7月小幅提升1个点,非制造业加速改善,主要支撑为订单提升(图8),体现出线下消费以及建筑活动需求修复强劲。 (1)服务业PMI为54.3%,比7月回升1.2个百分点,业务活动预期保持高景气状态(图9)。其中交通运输、电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4个月位于60%以上,居民消费需求加速提升,住宿、餐饮、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回升,均高于57.0%。从经营活动预期来看,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互联网软件等行业高于65.0%。 (2)建筑业PMI为60.2%,比7月小幅回落0.3个百分点,继续位于高景气区间,回落拖累主要集中在投入品价格以及从业人员分项指标。其中新订单指数提升1.8个点至56.4%。整体而言,建筑活动仍然强于季节性,在步入旺季后,叠加专项债等资金到位,基建将进一步推动建筑活动维持在高景气区间(图10)。 三、投资活动仍是短期核心动能,服务业修复预示消费加速改善 8月经济修复动能仍在持续,但生产端稍有趋缓,需求改善中内、外需均延续改善,但核心亮点集中在服务业和建筑业。我们结合PMI、BCI、工业企业利润等分析发现当前基本面运行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经济动能持续抬升,三季度加速修复体现在需求端。无论是8月PMI还是BCI指数均显示经济动能在持续修复之中。我们所构建的国泰君安经济领先指数在7月的表现中,短期领先指数继续冲高,并维持加速态势,长期领先指数已企稳,所反映的趋势一致。相比较2020年二季度,39个行业中,当前有16个行业(占比41%)景气度改善,预示复苏即将走入后半程,8月生产端改善趋缓已有所体现。 二是去库延续,利润快速修复集中在上游。从PMI原材料购进价格、工业品价格以及BCI指数的变化来看,我们认为上游利润修复的趋势将会延续。相对而言,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修复当前相对较弱。我们认为,三季度经济的环比动能仍将主要集中在基建、地产等相关投资活动。此外,我们所建立的新经济动能指数在7月一改5、6月的下行态势,出现了一定的反弹,我们认为后续伴随着海外需求的提升,新经济成分的表现将会持续好转。 三是企业融资环境并未进一步改善,但并非预示信用环境收紧,背后隐含需求快速修复下融资环境扩张节奏的滞后。我们认为随着内需加速修复,除投资端拉动以外,消费的回暖也将对信用扩张带来支撑,在需求加速上行的过程中,企业融资环境的变动将进一步企稳。无论是服务业就业指标、小企业经营情况等均对货币政策支持提出诉求,同时,通胀风险后续也难以对货币政策产生制约,因此企业融资环境,在复苏半程之中大概率仍将在需求修复支撑下企稳。 展望后续,我们认为短期基建的表现在汛情影响走弱以及步入旺季的带动下,将成为经济环比动能改善的核心发力点,而服务业当前全面修复预示着消费需求的加速改善。
核心观点: 从各方面数据来看,今年4月是全球经济的底部,5月至今全球经济持续改善。这种较为持续的改善趋势由两个因素共同决定:一是单一国家的复苏和改善是渐进和持续的;二是作为全球而言,各国的改善因疫情发展而存在时间上的差异,两者叠加,决定了海外基本面的改善具有一定持续性。 海外复苏从经济基本面、价格因素、全球流动性环境、金融市场四个方面对国内产生影响:第一,实体经济方面,海外复苏夯实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回升的基础;第二,价格方面,7月中旬开始,CRB现货指数的上涨速度开始快于南华综合指数,内外联动提升国内价格水平,这将抬升PPI、抬升GDP平减指数,并对企业盈利产生积极影响;第三,潜在的海外流动性环境变化;第四,对我国股债市场的影响方面,中美利差或已见顶,外资流入债市规模或有所回落但维持高水平,海外复苏可能使得海内外股票市场风格形成共振,继续推动由成长向价值的风格切换和价值股的修复。 以下为正文内容: 海外复苏影响中国的四个方面 对全球而言,今年4月是经济的底部,5月至今经济持续改善。无论从经济数据、景气度还是价格指标来看,全球经济都处于一个改善的趋势中:全面的指标显示,5月中国、美国、欧元区、英国均出现不同程度改善,除中国外新兴作为一个整体低位企稳,日本继续恶化,6月各个主要经济体出现全面改善。值得注意的是,虽然6月以来多个国家出现了疫情的二次冲击,但是,在第一次冲击之后,经济已经适应了与疫情共存的模式,二次冲击虽然通过抑制自发的经济活动等途径使得经济重启进程放缓,但总体而言,主要国家没有停下复工进程,经济活动也处于恢复之中。 全球较为持续的改善趋势由两个因素共同决定:一是单一国家的复苏和改善是渐进和持续的;二是作为全球而言,各国的改善进程因疫情发展而存在时间上的差异,两者叠加,决定了海外基本面的改善具有一定持续性。 海外复苏从经济基本面、通胀价格因素、全球流动性环境、金融市场四个方面对国内产生影响。 1、海外复苏夯实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回升的基础 新冠疫情爆发后,全球经济一度进入危机模式,初期我国出口增速因自身供应能力而大幅下滑,但很快出现反弹,近期还出现明显上升,7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速达到7.2%。 3月以来的出口超预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外需总体下滑,但由于我国较早走出疫情、供给能力较强,我国在全球的出口份额提升,防疫物资出口也对我国出口构成较强支撑;第二阶段,从5月开始,海外主要经济体疫情得到控制并纷纷启动复工计划,经济重启和生产能力的恢复在初期意味着需求的上升和补库存需求的集中爆发,中韩出口增速均出现回升。 当前,在疫情常态化发展的情况下,防疫物资的需求仍有一定的持续性,海外复工延续,欧美日的第二轮疫情均现好转,全球复苏仍是当前宏观主题,商品价格亦有望继续回升。出口增速中枢具有回升的动力。 海外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方面,实际利用外资的节奏相对出口而言更加平稳,但也小幅、滞后受到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例如15、16年处于下滑趋势、17、18年处于较高。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今年一季度我国实际利用外资人民币值同比增速下滑至-10.8%,随着内外经济的改善,二季度迅速回升至5.1%(美元值),已超过了2019年的利用外资增速,对国内投资的改善构成正贡献,不过利用外资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大概在1.5-2%,规模相对较小。 2、内外联动提升国内价格水平 在较为畅通的货物贸易、特别是大宗商品贸易的影响下,除了我国实行供给侧改革时期我国的价格指数明显偏强外,我国的南华综合指数与国际的CRB现货综合指数在大趋势上较为一致。4月下旬商品价格两个商品价格指数均触底反弹,但从回升幅度上来说,国内升幅大于海外,反映出海外改善较晚、较为缓慢;7月中旬开始,CRB现货指数的上涨速度开始快于南华综合指数:7月13日以来CRB指数上涨5.7%,同期南华综合指数仅上涨2.4%,在这一阶段海外价格或已开始对国内产生带动。 海外对国内价格的带动会将抬升PPI、抬升GDP平减指数,并对企业盈利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对国内经济产生正向带动。 3、潜在的海外流动性环境变化 基本面变化使得海外货币政策宽松预期面临潜在变化。对于海外金融市场而言,尽情享受“流动性盛宴”的阶段或已经过去。虽然美联储表明不急于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基本面的演变方向也使得美联储缺乏动力再加码宽松,例如在美联储不限量QE操作的影响下,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2-4月大幅下行至0.5-0.7%区间并一直维持在这一水平,但是当前已经很难认为美国长端利率会进一步下行,反而需要考虑市场力量是否将重新占据主导并使长端利率回升,利率易上难下。并且,当前市场对于宽松的预期已经较高,因此也容易遭到预期冲击,7月美联储议息会纪要公布,内容显示美联储或不考虑采取收益率曲线控制,这可能使得市场略感失望。 此外,以中国为先例来看,我国货币政策因基本面的回升早已在5月开始出现收敛,当前趋于平稳,但更强调“精准滴灌”,海外长远来看也会遵循类似的规律。但从时间上讲,基于海外与我国在基本面、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等方面的差异,海外宽松的持续时间或将长于国内。 4、对我国股债市场的影响 债券市场方面,由于疫情错位之下美债收益率的下行和中债收益率的上行,中美利差上行至历史高位,7月中美利差均值进一步上升至233BP,8月至今为234BP,是历史新高水平。较大的中美利差也吸引外资大规模流入债市,7月外资增持人民币债券1650亿元,创历史新高。 中美利差或已见顶,外资流入债市规模或有所回落。基于前文对基本面、美联储政策和长端利率的分析,中美利差或已接近顶部区域,未来或将回落,但仍处于历史极高水平。鉴于在当前美联储的政策取向之下,美债收益率仍应处于较低水平,中美利差即便回落也仍然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对应的外资买债规模虽然较历史最高水平有所回落,但也将处于较高水平。整体而言,在美联储货币政策和海外流动性维持宽松的情况下,流入中国资本市场的外资规模仍将较高,而在股债配置之间,短期外资可能更青睐债券。 股市方面,海外复苏可能使得海内外市场形成共振,继续推动由成长向价值的风格切换和价值股的修复。 从2018年中开始,A股和美股都开始呈现出成长占优的风格,原因之一是“经济下行+流动性宽松”的宏观背景,原因之二是美国将中国科技企业作为重点制裁对象的事实,使得中美双方都进一步认识到了前沿技术、高端装备等核心资产的价值。中国为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则持续推动了科创板设立、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等资本市场改革措施,以及国有企业、要素市场、市场经济体制等领域的深度改革和扩大开放。 新冠疫情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使得宏观环境进一步、加速向支持成长占优发展并达到某种极致,中美关系在此期间也趋于紧张。在国内经济已逐步恢复之后,海外复苏可能使得海内外市场进一步形成共振,并加剧由成长向价值的风格变化,不过这种变化更接近从极致状况回归到常态之下的一种修复。 国际资本流动的决定因素、传导渠道与中国资产价格表现 截至8月17日,美元指数较上月同期下滑3.1%,加速下行,欧洲货币显著升值,日元升值幅度较小。 8月VIX指数进一步回落,标普500指数缓慢上行。 美国股市反弹,债券收益率维持低位,共同反映了流动性环境的改善,与美国名义增速的剧烈下行形成分化。 6月结售汇差额有所回落,或受到人民币有所贬值的影响。 全球长端利率表现分化。截至8月17月,意大利、希腊、中国、西班牙、中国台湾利率下行,其他国家/地区长端利率均上升。 6月虽然代客收付款顺差大幅上升,但中国外汇市场交易量指数显著回落,或显示投机因素和汇率预期对外汇交易影响较大。 7月招商外汇供求强弱指标有所回升,表明外汇市场供求有所改善。领先两个月的招商亚洲新兴市场资金流动指标6月继续改善。 7月外资通过陆股通净流入104亿元,前值为净流入527亿元;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延续,但美国大选之前中美关系趋于恶化,美日澳等疫情再度发酵,美股有所调整,对全球风险偏好有所冲击,使得A股外资流入规模有所下降。8月上旬外资流入转正。 7月份单月,境外机构在中债登与上清所合计增持1650亿元人民币债券,增持规模创历史新高。高流入一是反映全球流动性宽松,二是中美利差进一步上升至233BP,进一步创新高,三是风险偏好下降也有助于资金流入债市。 7月中旬以来,流动性维持平稳,DR007、R007均平台波动。 8月17日中国10年国债利率收于2.94%,相较7月17日下降1bp,但短期国债收益率更大幅度上升,导致期限利差小幅幅收窄5bp至68bp。 不同等级信用利差均明显收窄。截至8月17日,高等级信用利差相较7月17日收窄31bp,中低等级信用利差收窄28bp。 截至8月17日,上证综指较上月同期上涨7.0%,上证50指数上涨5.7%,创业板指数上涨1.3%。 本月内地市场大涨,并继续相对港股保持强劲。 截至8月17日,人民币汇率报6.9417,人民币汇率相较7月17日收盘升值585pips。 截至8月17日,人民币汇率和MSCI新兴市场货币指数分别较上月同期上行0.9%、上升0.5%。 截至8月20日,人民币汇率预估指数达到92.1,本月小幅下降0.5%,人民币中间价达到6.936,升值1.0%。 截至8月17日,CRB现货指数、南华综合指数分别较上月同期上涨2.6%、上涨3.7%,中国商品价格涨幅小于海外。 2020年二季度,中国GDP增速反弹,但从已公布的数据看,新加坡、越南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中国经济增长与海外形成错位。二季度海外多数国家均为负增长,仅中国、越南为正增长。 货币政策方面,俄罗斯、南非、巴西、印尼近期再度降息。 招商宏观团队:谢亚轩、罗云峰、张一平、刘亚欣、高明、张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