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三大主粮生产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但农业的不同产业间、不同区域间机械化发展还很不平衡。专家表示,今后要瞄准设施农业、丘陵山区和畜牧业三大领域短板,推动农业机械化由种植业向畜牧业、设施农业延伸,从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扩展。 如火如荼的秋收正在全国展开,各类农机在广袤田间纵横驰骋。不过,依然有不少地方和环节要靠人力畜力。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三大主粮生产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但农业的不同产业间、不同区域间机械化发展还很不平衡:果菜茶等作物的机械化率不到40%,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等机械化率只有30%至35%,丘陵山区和平原地区差距巨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名誉理事长罗锡文表示,在劳动力老龄化加剧的情况下,我国农业保持稳定发展,机械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政府扶持、农机社会化服务为特征的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今后要瞄准设施农业、丘陵山区和畜牧业三大领域短板,推动农业机械化由种植业向畜牧业、设施农业延伸,从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扩展。 设施大棚迈向“指尖农业” 我国是设施农业第一大国,设施农业打破了靠天吃饭、露天种养的生产格局,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总站副站长涂志强说,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只有30%,不到种植业机械化水平的一半,生产仍以人工为主,请工难、用工贵突出。由于用地难、用地贵,许多现有生产设施室内空间不足,不便于机械化作业。 从全球看,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设施农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效率和单位产出率较高,正向信息化方向迈进。比如,我国日光温室番茄高产水平约为22公斤/平方米,仅相当于荷兰温室番茄平均产量的43%。受作业环境和生产规模等影响,我国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充分的问题非常突出:在设施园艺领域,育苗嫁接、移栽、采收等设备缺乏,人均劳动生产率低;在设施养殖领域,精准饲喂、环境调控、分层捕捞等方面机械化发展缓慢。 近年来,各地把设施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相结合,做了不少探索。北京夏黎城设施农业合作社是北京市设施农业物联网示范工程的核心基地之一。在这里,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不间断监测室外温度、湿度、风速等指标,实时采集温室内环境和生物信息参数。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网络型灌溉管理系统能节水69%,智能施药系统可节省农药15%至20%,整个系统可使得菊花从分化到现蕾的时间缩短5天至7天,商品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 在冬暖式大棚蔬菜的发祥地山东省寿光市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里,一栋单体占地120亩的智能温室引人注目。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领衔设计的。 “信息已成为智慧农业生产的最重要要素。”赵春江认为,我国设施农业呈现信息化推动显著增强、融合化发展明显加速的特征,要在设施大棚更新迭代的同时,推进设施装备智能化、生产服务社会化。 丘陵山区破解“下田难” “耕牛进得去、铁牛进不去”,农业农村部农机化管理司调研组调研发现,农机“下田难”是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一方面,丘陵山区耕地条件差,地形复杂、田块细碎,许多地块坡多埂多、形状不规则,大中型农机多数难以通行作业。另一方面,种植品种较多,采用传统的套作、间作等种植模式较普遍,规模小且分散,所需要的农机装备多样,机具研发难题多且复杂,令不少研发机构和农机企业望而却步。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说,我国丘陵山区主要分布在19个省份1400多个县市。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限制,许多地方机耕道路缺乏,加之农艺栽培模式复杂、适用机具不多,严重制约了机械化发展。2019年,丘陵山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只有4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2个百分点。面对这一短板,丘陵地区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建设,让原来的“巴掌田”“鸡窝地”变成了农机纵横的舞台。 寒露时节,在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天九镇兴隆村,晚稻长势喜人,当地种粮大户龙新华正在检查维修农机,为秋收作准备。当地开展丘陵山区地块“宜机化”改造,为大中型农机运用创造条件。该县农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该县已完成了中央农机补贴资金申报约204.5万元,比去年增长283.7%,补贴农机具327台(套)。 近年来,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支持开展丘陵山地小型农机具技术研究示范等课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农机装备”重大专项中,设立“丘陵山地拖拉机关键技术研究与整机开发”等3个项目,一批适用丘陵山区的机具相继研发生产。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丘陵山区集中的19个省区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70亿元,支持农户购置机具2000万台(套),农业农村部在丘陵山区组织创建全程机械化示范县98个,各地建设了一批示范乡,推动了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 畜牧业追求“人管设备” “目前,畜禽养殖以中小养殖场户为主体,其养殖量占比超过80%,但机械化程度低于30%,其中生猪养殖机械化水平在30%左右,蛋鸡和肉鸡养殖的机械化水平在40%左右,肉牛、水禽等机械化水平普遍低于30%。废弃物收集处理、工程防疫、种养循环等方面机械化程度普遍较低。”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说,推进畜禽养殖加快发展,意味着畜牧业要从“人工喂养”传统模式向“人管设备”现代模式转变。 以生猪为例,我国大部分猪场设施简陋,自动化环境控制装备缺乏,饲料转化率比发达国家低10%以上。去年以来,国家多措并举推动生猪产能恢复,一些生猪养殖企业启动了“楼房养猪”模式,最大程度发挥先进设施装备的作用,实现了智能饲喂、空气过滤、粪污处理等装备的高效协同,用地仅为普通猪场的十分之一,每头母猪年产断奶仔猪达28头,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头。 记者了解到,伴随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也不断得到应用。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开发的动物标识及可追溯系统,对畜禽饲养、运输、屠宰等环节跟踪监控,猪戴上了电子耳环,个体状况尽在掌握;牛戴上了电子项圈,可以定位放牧牛群位置,监测分析生长周期。大型企业把物联网技术与畜牧机械相融合,自动采集、汇总、分析生产数据,畜禽生产全过程管理更精细化,成为畜牧业智能化的标签。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产业经济室主任刘长全说,推进畜牧业机械化,尤其是中小养殖户机械化,最有效途径是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与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要把培育饲草料制备供应、畜禽粪污收集处理、专业化工程防疫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作为推进规模养殖机械化的主要依靠力量,在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倾斜,解决一家一户办不到、办不好的问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乔金亮)
钢结构骨架补贴比例达30%,采取先申后购补贴到卡方式 9月11日,记者从辽宁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日前,《辽宁省设施大棚钢结构骨架购置补贴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对全省范围内(不含大连市)涉农县(市、区)从事农业生产、购置钢结构骨架的个人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建设设施大棚给予补贴,旨在大力推广适宜机械化生产的标准化设施大棚,加快设施装备、设施专用品种和绿色高效栽培技术集成配套,全面推动辽宁省设施农业全程机械化发展。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辽宁省是全国首批实施设施大棚钢结构骨架购置补贴试点的省份,试点期限两年,这是继辽宁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给予设施大棚建设补贴后的又一重大利好消息。补贴的设施大棚产品主要是组装式钢结构骨架和桁架焊接式钢结构骨架,补贴产品由生产企业供给,产品进行了防腐处理,确保产品安全、可靠、适用、耐久,具有先进性、安全性、适用性、宜机性的特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不用操心建设和维护。 补贴力度方面,以半落地组装式日光温室为例,每亩室内面积钢结构骨架8至12米跨度的,平均补贴1.2万元;9至12米跨度桁架焊接式钢结构的,补贴1万元。通常情况下,农民自建大棚每亩成本3万元左右,此次补贴比例达到了30%,可大大降低生产主体的建棚成本。同时,对符合标准且建设实际总价低于定额补贴标准总价的产品,也按照建设实际总价的30%比例给予补贴。老旧设施大棚改造同样享受该补贴政策,帮助生产企业、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节本增效。 据悉,此次设施大棚钢结构骨架购置补贴实行“先申后购、定额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卡(户)”的补贴操作方式。补贴对象可向县级农业农村局提交申请,审核通过后,补贴对象可自主选择补贴生产企业和产品进行建设。待设施大棚建成后,补贴对象按规定程序申请补贴,经现场核验后,通过“一卡通”兑付补贴资金。需要提示的是,若违规建设,验收不能通过,无法享受此政策红利。
国家发改委8月18日联合国开行、农发行、工行等六家银行发布关于信贷支持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的通知(发改规划〔2020〕127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各分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特别是县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加强新型城镇化等“两新一重”建设的部署,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现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为目标,以县城大中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为标的,按市场化原则建立健全政银企对接长效机制,发挥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当先导”功能和逆周期调节作用,调动商业性金融和工商资本积极性,下沉大银行服务重心,以融资促进投资、以投资提振消费,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支撑。 二、支持领域 聚焦县城及县级市城区,特别是120个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地区,兼顾镇区常住人口10万以上的非县级政府驻地特大镇、2015年以来“县改区”“市改区”形成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重点对以下领域建设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一)县城产业平台公共配套设施。支持区位布局合理、要素集聚度高的产业平台(主要是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内的产业园区、各省份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内的特色小镇)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建设智能标准生产设施、技术研发转化设施、检验检测认证设施、职业技能培训设施、仓储集散回收设施和文化旅游体育设施等。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内重点园区、县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二)县城新型基础设施。支持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建设5G网络、物联网、车联网和骨干网扩容等。支持市政公用设施数字化改造项目,包括改造交通、公安和水电气热等领域终端系统等。支持大数据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建设集约化数据中心、供应链数字化平台和产业数字化平台等。支持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项目。 (三)县城其他基础设施。支持环境卫生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建设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设施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等。支持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包括改造建设公共停车场和公路客运站等交通设施、水气热等管网设施以及改造老旧小区。支持商贸流通设施建设项目,包括改造建设配送投递设施、冷链物流设施和农贸市场等。支持商业步行街和特色街区等消费集聚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以及游客集散中心、体育公园等。 三、信贷条件 (四)建设项目条件。项目符合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的政策导向,依规履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用地、环评等前期工作。项目具有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或其他可靠的偿债资金来源,未来经营收入或借款人其他收入可覆盖贷款本息。项目资本金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比例标准,资本金来源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同比例或先于贷款到位。项目符合所申请贷款银行的其他贷款条件。 (五)借款人条件。借款人为经市场监管部门核准登记、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法人,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公益二类或经营类事业法人,以及国家规定可作为借款人的其他经济组织。借款人具有承担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投资运营的相关资质和能力,具备财务可持续能力,具有良好信用状况。借款人符合所申请贷款银行的其他准入条件。 四、配套政策 (六)安排专项信贷额度。六家银行总行每年分别安排一定规模的信贷额度,专项用于支持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制定专项信贷支持细则,细化提出目标任务、信贷条件、信贷政策和组织实施方式。适时研究优化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对支持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较多的省级分行给予奖励。 (七)实行优惠信贷政策。六家银行参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对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贷款执行优惠利率。按照项目实际需要,给予原则上不超过20年的中长期贷款。综合运用借款人不动产抵押、动产质押以及在建项目资产抵押、收费权质押等担保方式。开辟绿色办贷通道,优先开展尽职调查、优先进行审查审批、优先安排贷款投放。对借款人综合实力较强、贷款需求较大、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的项目,发挥六家银行业务互促、优势互补的效用,通过银团贷款方式予以协同支持。 (八)加强财政性资金支持。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可通过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优先安排财政性资金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促进项目的经营性现金流与贷款条件相匹配。各地区通过提高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作为项目资本金比例等方式,加强与六家银行信贷投放的配套衔接。有条件市县可成立政策性风险补偿基金或担保公司,为借款人融资提供增信服务。 五、组织实施 (九)加强协同协作。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六家银行总行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协调解决信贷支持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的重大问题。省级发展改革委组织各市县报送有贷款需求的项目,梳理形成初步项目清单并推介至六家银行省级分行,由其开展尽职调查并反馈符合基本办贷条件项目清单后,每季度末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协调分送六家银行总行,由其按审批权限自行或推动省级分行进行审查审批并发放贷款。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六家银行总行每季度末将信贷支持情况及项目清单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十)推进落实落地。省级发展改革委要严把政策关,优选项目、精准投资,加强对项目实施的跟踪督促。六家银行省级分行要强化项目尽职调查、信贷投放等关键环节管理,严禁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监督项目贷款使用情况,确保贷款专款专用。各市县要加强项目谋划设计,科学论证项目可行性,推广公益性与有经济效益的建设内容合理搭配实现资金平衡的运作模式;加强项目储备,加快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用地、环评、选址、施工许可、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成熟一批、实施一批;严把项目标准,规范开工建设、不留后遗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光大银行2020年8月14日
8月18日,发改委与六家银行印发关于信贷支持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的通知,重点对县城产业平台公共配套设施、县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根据通知,此次信贷支持将聚焦县城及县级市城区,特别是120个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地区,兼顾镇区常住人口10万以上的非县级政府驻地特大镇、2015年以来“县改区”“市改区”形成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 支持领域方面,通知称,将支持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建设5G网络、物联网、车联网和骨干网扩容等。支持市政公用设施数字化改造项目,包括改造交通、公安和水电气热等领域终端系统等。支持大数据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建设集约化数据中心、供应链数字化平台和产业数字化平台等。支持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项目。 配套政策上,通知称,将实行优惠信贷政策。六家银行参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对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贷款执行优惠利率。按照项目实际需要,给予原则上不超过20年的中长期贷款。综合运用借款人不动产抵押、动产质押以及在建项目资产抵押、收费权质押等担保方式。开辟绿色办贷通道,优先开展尽职调查、优先进行审查审批、优先安排贷款投放。对借款人综合实力较强、贷款需求较大、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的项目,发挥六家银行业务互促、优势互补的效用,通过银团贷款方式予以协同支持。 关于信贷支持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的通知 发改规划〔2020〕127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各分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特别是县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加强新型城镇化等“两新一重”建设的部署,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现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为目标,以县城大中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为标的,按市场化原则建立健全政银企对接长效机制,发挥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当先导”功能和逆周期调节作用,调动商业性金融和工商资本积极性,下沉大银行服务重心,以融资促进投资、以投资提振消费,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支撑。 二、支持领域 聚焦县城及县级市城区,特别是120个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地区,兼顾镇区常住人口10万以上的非县级政府驻地特大镇、2015年以来“县改区”“市改区”形成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重点对以下领域建设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一)县城产业平台公共配套设施。支持区位布局合理、要素集聚度高的产业平台(主要是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内的产业园区、各省份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内的特色小镇)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建设智能标准生产设施、技术研发转化设施、检验检测认证设施、职业技能培训设施、仓储集散回收设施和文化旅游体育设施等。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内重点园区、县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二)县城新型基础设施。支持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建设5G网络、物联网、车联网和骨干网扩容等。支持市政公用设施数字化改造项目,包括改造交通、公安和水电气热等领域终端系统等。支持大数据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建设集约化数据中心、供应链数字化平台和产业数字化平台等。支持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项目。 (三)县城其他基础设施。支持环境卫生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建设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设施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等。支持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包括改造建设公共停车场和公路客运站等交通设施、水气热等管网设施以及改造老旧小区。支持商贸流通设施建设项目,包括改造建设配送投递设施、冷链物流设施和农贸市场等。支持商业步行街和特色街区等消费集聚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以及游客集散中心、体育公园等。 三、信贷条件 (四)建设项目条件。项目符合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的政策导向,依规履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用地、环评等前期工作。项目具有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或其他可靠的偿债资金来源,未来经营收入或借款人其他收入可覆盖贷款本息。项目资本金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比例标准,资本金来源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同比例或先于贷款到位。项目符合所申请贷款银行的其他贷款条件。 (五)借款人条件。借款人为经市场监管部门核准登记、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法人,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公益二类或经营类事业法人,以及国家规定可作为借款人的其他经济组织。借款人具有承担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投资运营的相关资质和能力,具备财务可持续能力,具有良好信用状况。借款人符合所申请贷款银行的其他准入条件。 四、配套政策 (六)安排专项信贷额度。六家银行总行每年分别安排一定规模的信贷额度,专项用于支持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制定专项信贷支持细则,细化提出目标任务、信贷条件、信贷政策和组织实施方式。适时研究优化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对支持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较多的省级分行给予奖励。 (七)实行优惠信贷政策。六家银行参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对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贷款执行优惠利率。按照项目实际需要,给予原则上不超过20年的中长期贷款。综合运用借款人不动产抵押、动产质押以及在建项目资产抵押、收费权质押等担保方式。开辟绿色办贷通道,优先开展尽职调查、优先进行审查审批、优先安排贷款投放。对借款人综合实力较强、贷款需求较大、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的项目,发挥六家银行业务互促、优势互补的效用,通过银团贷款方式予以协同支持。 (八)加强财政性资金支持。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可通过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优先安排财政性资金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促进项目的经营性现金流与贷款条件相匹配。各地区通过提高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作为项目资本金比例等方式,加强与六家银行信贷投放的配套衔接。有条件市县可成立政策性风险补偿基金或担保公司,为借款人融资提供增信服务。 五、组织实施 (九)加强协同协作。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六家银行总行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协调解决信贷支持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的重大问题。省级发展改革委组织各市县报送有贷款需求的项目,梳理形成初步项目清单并推介至六家银行省级分行,由其开展尽职调查并反馈符合基本办贷条件项目清单后,每季度末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协调分送六家银行总行,由其按审批权限自行或推动省级分行进行审查审批并发放贷款。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六家银行总行每季度末将信贷支持情况及项目清单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十)推进落实落地。省级发展改革委要严把政策关,优选项目、精准投资,加强对项目实施的跟踪督促。六家银行省级分行要强化项目尽职调查、信贷投放等关键环节管理,严禁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监督项目贷款使用情况,确保贷款专款专用。各市县要加强项目谋划设计,科学论证项目可行性,推广公益性与有经济效益的建设内容合理搭配实现资金平衡的运作模式;加强项目储备,加快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用地、环评、选址、施工许可、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成熟一批、实施一批;严把项目标准,规范开工建设、不留后遗症。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光大银行 2020年8月14日
《经济参考报》记者18日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牵头印发《关于信贷支持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在县城产业平台公共配套设施、县城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通知称,支持领域聚焦县城及县级市城区,特别是120个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地区,兼顾镇区常住人口10万以上的非县级政府驻地特大镇、2015年以来“县改区”“市改区”形成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 具体到支持的领域,通知明确,一是县城产业平台公共配套设施。支持区位布局合理、要素集聚度高的产业平台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内重点园区、县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等。 二是县城新型基础设施。支持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建设5G网络、物联网、车联网和骨干网扩容等。支持市政公用设施数字化改造项目,包括改造交通、公安和水电气热等领域终端系统等。支持大数据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建设集约化数据中心、供应链数字化平台和产业数字化平台等。支持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项目。 三是县城其他基础设施。包括支持环境卫生设施建设项目、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商贸流通设施建设项目等。 配套政策方面,包括安排专项信贷额度。六家银行总行每年分别安排一定规模的信贷额度,专项用于支持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实行优惠信贷政策。六家银行参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对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贷款执行优惠利率。按照项目实际需要,给予原则上不超过20年的中长期贷款。此外,加强财政性资金支持。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可通过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优先安排财政性资金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促进项目的经营性现金流与贷款条件相匹配。各地区通过提高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作为项目资本金比例等方式,加强与六家银行信贷投放的配套衔接。有条件市县可成立政策性风险补偿基金或担保公司,为借款人融资提供增信服务。
保障电动汽车充电无忧、畅行无阻 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利好。7月21日从国网湖北电力获悉,国网电动汽车公司与国网湖北电力共同拿出10项举措,推动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这10项举措包括:助力湖北省充电网络高质量发展,加大充电设施建设投资,全面实施“合伙人计划”,大力开展“充电进小区”行动,开放国网智慧车联网平台,全方位服务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切实降低客户充电费用,全力服务湖北车企,推进专用车市场电动化替代,带头落实地方政府绿色发展战略。 据悉,双方将配合各级政府制定并落实充电网络建设规划,建设充电设施监管平台,开展充电、车桩网协同等技术创新和标准制定,促进充电设施互联互通、规范运营。继续加大充电设施投资力度,推进“新基建”充电桩项目建设。 新能源汽车企业面临新机遇。双方将依托国网智慧车联网平台,发布合伙人商业计划书,推广合资、加盟、委托、联营等共建共营模式,促进全省充电设施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快、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国网智慧车联网平台也将开放,为充电设施运营商免费提供平台接入和信息共享服务,为私人桩免费提供平台接入和分时共享服务,为电动汽车出行服务商提供呼叫平台整合服务,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即插即充、无感支付服务。针对落户湖北的电动汽车生产厂家,则推出定制版“车电服务包”及车网互动服务,促进电动汽车推广应用。 车主将更便利。措施提出,将在居民小区开展智能有序充电设施建设,统一规划设计、集中建设改造、统一运营管理,充分利用电网及配变容量空间,实施错峰分时充电,最大程度满足居民充电需求。同时,严格执行国家出台的电价政策,确保各项优惠措施落实到位。适时开展优惠活动,通过服务费减免、打折、返券等形式,为客户提供质优价廉的充电服务。
编者按 多地借新基建“东风”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网络布局,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湖北、江苏率先启动的充电设施城乡全覆盖,既是积极响应新基建的重要举措,也是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新基建下的充电桩不仅能为车主提供便利,还是能源互联网新商业模式的一个突破口:综合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打通各充电运营商、车企及监管平台的数据壁垒,整合数据信息,构建统一的监管服务平台,也将助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湖北:城乡公共快充网络布局提速 营的补贴措施落地重视不够。 肖黎春表示,为引导科学合理地建设充电网络,提升充电服务质量,建议相关部门对充电设施建设补贴范围和充电设施补贴策略两方面进行优化调整。 一是扩大充电设施建设补贴范围。延续《关于“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政策,并将补贴政策由重点城市向所有地市延伸,实现充电设施建设补贴的全覆盖。在完成规划建设目标后,可适当减少或取消建设补贴资金。 二是建议优化充电设施补贴策略。一方面,根据充电设施建设规划实行分类补贴。对城郊、高速等保障型充电设施的建设加大补贴力度,对城区充电设施充足区域降低建设补贴标准,甚至不予补贴,引导社会各方按照规划合理投资建设充电设施。另一方面,优化充电设施运营环节的补贴策略,建议以充电设施充电量为基准,建立完善与充电量挂钩的补贴机制。同时,从运行管理、数据接入、用户评价等方面对充电站运营进行考核评价,符合考评要求才给予充电设施运营补贴。 □记者 侯文坤 武汉报道 借新基建的“东风”,国内不少地区和企业加快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的步伐。在湖北,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等企业结合地方规划正发力充电桩市场,加快城乡公共快充网络布局。不过,相关业内人士也指出,目前有的地方政府重在对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销售进行补贴,对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的补贴措施落地重视不够,期盼优化充电设施建设运营补贴政策。 城乡快充网络不断优化 今年5月19日,湖北咸宁赤壁市赤马港镇供电所完成充电桩建设,标志着作为全国六个乡村新能源汽车零售点试点区域之一的赤壁市,建成全省首个覆盖乡镇的快速充电网络。今年以来,赤壁供电公司已举办多场新能源汽车展销会,联络各大厂商促销农村适用的新能源车型,受到当地群众欢迎。 “赤马港供电所辖区所有居民的新能源车都可以来这里充电,很方便。”赤马港供电所主任陈恋华说。所内两个充电桩有快充桩和慢充桩各一个,都是对公众开放使用的。待充电桩安装调试后,即可接入国网智慧车联网平台,居民通过“e充电”App即可查找充电桩位置和空闲情况,并通过扫码启动充电,电动汽车在快充桩上40分钟可充到80%的电量,在慢充桩上,充满需花费6小时左右。 赤壁是国网湖北电力实施新能源汽车下乡的试点区域。近年来,湖北城乡公共快充网络逐步优化。目前,国网湖北电力已累计建设充电站377座,其中城区站210座(武汉市65座、襄阳36座、咸宁14座,其他地市合计95座),高速站167座;投运充电桩2249台,其中直流2163台,交流86台。该公司还在湖北境内建成“三横三纵一圈”为骨干的城际互联快充网络通道(三横:福银、沪蓉、沪渝高速;三纵:京港澳高速、大广高速、随岳高速;一圈:武汉城市外环高速),高速公路上每50公里至100公里,就有一座国网高速公路快速充电站。 国网湖北电力表示,今年将持续提升智慧车联网平台开放性和公共服务能力,支撑社会运营商的互联互通和私人桩接入共享,全年完成新增接入充电桩1.1万台的目标任务;同时,还将加快构建覆盖广、服务优、流量大、共享化程度高的智能充电网络,保障电动汽车出行无忧。此外,还将完善定制充电、无感支付等功能,深化平台运行监控、故障预警、远程诊断等功能,实现智能化运维。 另一方面,将适度提高建设标准,对新建小区科学计算配电设计容量,确保一次建设到位;对老旧小区保持必要裕度,避免重复扩容改造。 “我们也将根据市场需求,滚动调整投资计划,持续优化完善城乡公共快充网络布局,主动配合当地政府做好城市基础性、保障性充电桩建设,并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国网湖北电力营销部工作人员说。 充电桩建设获资本青睐 当前,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充电设施作为电动汽车能量补给的重要途径,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据国网湖北电力统计,截至2019年底,湖北省电动汽车保有量突破10万辆,达117791台,同比增长63%;全年电动汽车充电电量2598.0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00%。该公司今年拟投资1.6亿元,新建高速充电站、城区公共充电站、专用充电站68个。新建921台充电桩,包括城区公共桩303台、高速桩68台、专用充电桩150台、居民有序充电桩400台。 凭借新基建“东风”,充电桩建设获得不少资本青睐。 5月18日,湖北省首家地市电动汽车服务合资公司——国网孝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成立。当天,还通过“云开工”方式启动孝南区三汊、郑阁两座电动公共汽车充电站建设,充电功率分别为600千瓦、960千瓦。 国网孝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由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湖北有限公司、孝感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孝感市光源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主营业务包括新型充换电站建设咨询服务、充换电设施建设运维、车联网平台建设运营、电动汽车销售和租赁服务、电气安全、绿电交易等。 国网孝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唐四平介绍,中央对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接连作出重要部署,四部委明确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延至2022年底,这为充电设施的建设和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孝感市地处汉孝随襄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目前电动汽车保有量仅636台、充电桩165根,2019年充电量为1264万千瓦时,占全省总充电量的2.8%,电动汽车和充电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据悉,孝感正大力布局充电桩,力争在2025年前实现“531”格局,即乡镇农村道路每5公里、县城区和市郊道路每3公里、主城区道路每公里范围内建有充电桩。 业内人士认为,充电桩不仅为车主提供便利,还是能源互联网新商业模式的一个突破口。 今年上半年,湖北首批5座多站融合数据中心站建成投产。作为该省首批多站融合试点项目之一,湖北宜昌110千伏东山变电站已开展对外商业运营。变电站内的数据中心站,可为多家互联网企业、运营商及视频服务商提供数据就近储存服务,北斗地面增强站为电力业务需求提供着时空精准定位服务,5G基站为周边用户提供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的信息通信服务,建成的充电桩也能像加油站一样给电动汽车“加油”。 期盼优化建设运营补贴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肖黎春说,近年来,为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国家给予了大量财政专项补助,有力地推动了该产业的发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与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相比,配套充电设施建设却相对滞后。 根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到2020年,全国将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480万个,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肖黎春介绍,截至2019年底,全国充电桩总数为121.9万根,车桩比仅为3.1:1,充电桩缺口造成充电难现象,成为限制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2016年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但部分地方政府重在对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销售环节进行补贴,对充电设施建设运 江苏:乡镇平均10公里一个充电桩 □记者 何磊静 南京报道 插入充电枪,车辆认证、充电启停和结算功能便可自动实现,充电全过程无需人为干涉……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充电桩被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期在经济大省江苏调研了解到,当地电动汽车推广数量居全国前列,同时正在加快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向往。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电动汽车市场受疫情影响的背景下,充电桩建设对解决充电难题、提振汽车市场消费信心、促进产业复苏等具有重要意义。 充电设施数量居前列 记者了解到,尽管电动汽车行业整体仍处于培育期,充电桩布局面临不平衡与利用率偏低并存的情况,江苏依旧全力瞄准这一朝阳产业。数据显示,目前江苏全省累计推广应用电动汽车超17万辆,建设各类充电桩7.8万个,电动汽车推广数量和充电设施建设数量均居全国前列。预计今年底,该省电动汽车数量将达19万辆,充电桩突破9万个,每两辆电动汽车将配有一根充电桩,优于全国平均3:1的车桩比。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正得到有效满足。据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介绍,公司目前已累计建成各类充换电站773座,充电桩合计9950台,去年全年充电桩充电量达1.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达182%。 以无锡市为例,截至去年底,当地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8万余辆,而全市布设各类充电桩达1.1万多个,较好满足了目前市场保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国网无锡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目前建设运营充电桩2233台,年均提供充电服务30万车次,实现了高速服务区全覆盖,今年还将新建充电桩600台,进一步提升公交、物流、网约车等客户的充电便捷性。 充电桩也为疫后城市复苏“充电”。苏州自2月份逐步复工复产以来,全市电动汽车充电总量稳步回升,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市电动汽车服务分公司今年6月底前单日充电总量已恢复到22万千瓦时以上,比疫情期间最低值增长3倍多。随着全市公交载客和网约车运营逐渐恢复,日充电量将继续保持增长。 充电桩将乡镇全覆盖 不仅在城区大力建设充电桩,到今年底,江苏的乡镇地区也有望迎来平均每10公里一个电动汽车充电桩,方便市民长途驾车充电。今年4月,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布助力充电桩建设八条服务举措,计划投资约3.7亿元加快充电设施建设,预计年内在全国率先实现充电桩乡镇全覆盖。 据统计,约90%的充电桩建设在城市市区范围,乡镇及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充电不方便的情况。而江苏县域经济发达,2019年全国百强县排行榜中该省占16个,特别是乡镇经济发达,越来越多乡村居民也开始使用电动汽车。 “江苏率先启动充电设施乡镇全覆盖,既是积极响应新基建的重要举措,也是服务乡村振兴、促进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国网江苏电力营销部主任李瑶虹说,江苏加快充电设施建设,也会进一步拉动电动汽车及充电桩领域的投资,促进行业消费。 记者梳理发现,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推出的助力充电桩建设推广的举措还涵盖加大充电网络投资规模、下调充电设施服务费用、降低充电桩接入电网投资、加强充电设施电力供应保障、加快省际间充电设施互联互通等多方面内容,力求从各个方面缓解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 用户体验进一步提升 为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用户体验,江苏将对省内直流充电桩进行“即插即充、无感支付”升级改造,提高充电费用支付的便利性。用户只需插入充电枪,车辆认证、充电启停和结算功能便可自动实现,充电全过程无需人为干涉,这将原有的5步充电操作简化为1步,大幅节省了客户的充电时间。 同时,住户电动汽车充电难问题也将逐步得到缓解。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正加强与物业、业委会等合作,摸排充电矛盾突出的小区,在去年全省投运43个老旧小区公共充电桩的基础上,计划今年在全省13个地市、每个地市不少于4个老旧小区,开展公共充电桩建设运营工作。 苏州、无锡等地区加快利用大数据分析支持充电桩运营。去年11月,“苏州市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监测平台”正式上线,而无锡也计划在今年建设相关监测平台,可向用户提供附近充电桩情况,并实现不同充电设施运营之间的统一扫码服务。 据介绍,“苏州市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监测平台”由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和苏州市工信局联合打造,综合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打通各充电运营商、车企及监管平台的数据壁垒,整合数据信息,构建统一监管服务平台,为社会公众、充电运营商及政府部门提供差异化的监测管理与服务。 “各运营商接入平台后,可实现更深度的互联互通,我们也会持续加大对平台数据的分析力度,更好地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国网苏州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钱科军介绍说。据统计,该平台建成后,目前累计接入全市21家运营商充电桩6000台,为新能源汽车充电大数据分析提供了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