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服装“第一股”到锂电巨头,位于宁波的杉杉股份(600884.SH)再一次跨界。6月10日,杉杉股份发布重大资产购买预案,公司拟以7.7亿美元(约人民币54.49亿元)收购LG化学旗下LCD偏光片业务及相关资产,收购完成后,杉杉股份将持有LG化学LCD偏光片业务及相关资产70%权益。而在更早2月,杉杉股份作价1.68亿元转让所持杉杉品牌运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杉杉品牌”)的48.1%;今年5月,杉杉股份更名、换帅等一系列动作都向外界传递聚焦锂电材料的决心。如今杉杉股份又将LG偏光片70%股权纳入囊中,新走马上任董事长的李智华又会下一盘怎样的棋?收购LCD偏光片业务根据预案,杉杉股份与 LG 化学、中国乐金投资等签署《框架协议》,LG 化学将在中国境内以现金出资设立一家持股公司(下称“持股公司”),杉杉股份以增资的形式取得该持股公司 70% 的股权,并通过持股公司间接购买LG 化学旗下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的LCD偏光片业务及相关资产70%的权益,本次交易的基准购买价为 7.7 亿美元。同一日,杉杉股份还披露了定增预案,拟向控股股东杉杉集团等发行不超过3.37亿股股份,募资不超过31.36亿元,用于对前述持股公司增资以收购标的资产。LG 化学持有的持股公司剩余 30%的股权,杉杉股份将在未来三个周年日分阶段进行收购,剩余股权收购完成后,杉杉股份持有持股公司的股权比例将达到100%。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 LCD 市场。受益于中国下游面板行业的迅速发展,作为面板的核心材料之一的偏光片需求量稳步增长。根据IHS数据2020年中国偏光片产能仅为2.07 亿平方米,供需缺口达2.31亿平方米。奥维睿沃研究副总监卞铮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近两年有韩国面板厂的退出和国内新增产能的爬坡,目前大尺寸LCD面板产能供需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第三季度由于品牌需求旺盛,供需可能偏紧。杉杉股份表示,“通过本次收购进入全球仅由少数几家公司主导的LCD偏光片市场,并继续维持原LG化学在LCD 偏光片市场的领先地位,利用其关键解决方案及技术来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同时,偏光片的本土化生产将有助于提高中国偏光片业务的自给率,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增强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国内LCD偏光片目前的市占率很低,前几家企业加起来仅为10%左右,目前主要的供应商为日本和韩国企业,如LG化学、三星、住友化学、日东电工等;从全球来看,偏光板供应较为充足,目前主要问题为国产化率比较低。”一位券商分析师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抽身与聚焦杉杉股份成立于1992年,打造了国内西服第一品牌;1996登陆资本市场成为国内服装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1999年前瞻布局新能源产业开启战略转型;2007年开始,从产融结合的角度布局了创投、融资租赁等类金融产业;2015年开始,分别布局了电池系统集成、能源管理服务、充电桩建设及新能源汽车运营等业务。2019年,杉杉股份实现营收为86.80亿元,同比下降1.9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0亿元,同比下降75.81%。 锂电材料业务(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以及电解液)已成为杉杉股份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2019年锂电池材料业务实现收入69.24亿元,占当年收入比重为79.77%。不过,锂电材料业务归属于杉杉股份股东的净利润2.64亿元,同比下降40.26%,毛利率也在2019年减少 1.18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由于销售毛利率有所下滑、销售及分销开支增长以及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拨备净额增加,2019 年,杉杉股份服装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7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为393.40万元,同比下滑110.88%。在近些年加码新能源后,杉杉股份也开始逐渐剥离曾经的“老本行”服装业务。早在2018年6月,从杉杉股份拆分出来的杉杉品牌登陆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今年2月,杉杉股份公告称将所持杉杉品牌合计6416.54万股股份(占杉杉品牌总股本的48.1%)转让于陕西茂叶、联康财、衡通贸易、李兴华和祖薇薇,交易价格合计1.68亿元,本次股权转让后,杉杉股份对杉杉品牌公司的持股比例将降至19.37%,不再对杉杉品牌公司实施控制,杉杉品牌将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为了突出进一步“聚焦锂电”的决心,提升所属行业辨识度,今年5月,杉杉股份提出更名计划,从“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杉杉锂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何还要转型目前,OLED面板被视为未来发展趋势成为共识,三星、LG等韩国面板巨头纷纷宣布停止LCD面板生产,除了本土保留的一部分产能之外,基本上是退出LCD市场。杉杉股份也高调表示要“聚焦锂电”,那么,为何还要“分精力”来收购LCD面板上游的偏光片业务?“若杉杉股份顺利完成收购,有望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形成‘锂电材料’+‘LCD偏光片’双轮驱动。”川财证券分析师也表示看好。据了解,受益于中国下游面板行业的迅速发展,作为面板的核心材料之一的偏光片需求量稳步增长。根据Wits View预测数据,到2020年中国大陆LCD电视面板出货量占比将达到58%。假设中国LCD面板在建和已投产线处于满载情况下,合计需要偏光片面积为4.38亿平方米,中国LCD面板产能增长与偏光片产能之间的供应缺口为杉杉股份未来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遇。“为提高上市公司整体持续经营能力,拟通过本次交易,引入发展前景广阔、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优质资产,提升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 ”杉杉股份表示。而就LCD与OLED的发展情况,上述券商分析师也告诉记者,“OLED与LCD两个不同技术路线的显示屏幕目前看是互相替代的关系,如果OLED的成熟后,LCD的用量会萎缩,主要用于成品更为敏感的领域,不过OLED在寿命上要比LCD短,因此也需要一些辅助的技术路线。”卞铮还向记者分析,“OLED优势是自发光,色域高,可弯曲。LCD相对比OLED优势是技术成熟,成本低。未来显示技术的趋势是向自发光技术发展,但由于技术难度比较高,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实现大规模量产,未来5年内还是以LCD显示为主。”。“从技术来看,OLED肯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OLED在手机上的应用已经非常明显,2019年的渗透率超过30%,今年的渗透率还将继续拉高,两三年之内能达到50%以上,中高端手机基本全部都会用OLED屏幕;但大尺寸的屏幕OLED的渗透率还比较低,在1%-2%之间,也就是每年2亿台电视出货量有300万-400万台左右使用了OLED显示屏幕,主要是大尺寸OLED技术路线比较多,较难推广出来。”上述券商分析师进一步表示,等到印刷技术成熟后,大尺寸的产品才会大面积去推广OLED,但预计真正产业化也要等5-10年左右的时间。就未来将LCD偏光片业务放在怎样的战略地位等一系列问题,《华夏时报》记者发采访邮件至杉杉股份指定邮箱,截至发稿时并未回复。
6月12日,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成都高投”)发布公告称,该集团已收到银保监会四川监管局出具的文件,获准受让成都农商行10%的股份。同时,成都武侯产业发展投资管理集团(下称“成都武侯”)受让成都农商银行10.5%股份也已获监管批准。《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除了本次20.5%股权外,此前成都市兴城投资集团已经接手成都农商银行35%股份,加上成都交子金控持有的9.81%股份,国资系股东占成都农商行全部股份达到65.31%。至此,成都农商行股权处置完成,安邦系彻底出局。“随着国资占股比例提升,成都农商行的股权结构更加稳定,对银行未来的安全性和成长性都会带来益处。”四川一位金融业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资持股超65%“成都高投”在公告中对本次受让成都农商行股份进行了详细披露。公告显示,今年2月20日,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网站披露成都农商行20.5亿股股份,挂牌转让价格为870218万元。“成都高投”与“成都武侯”组成联合体,共同承接此次股权交易。本次股权交易为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公开挂牌项目(项目编号:CF19CG000666-2),根据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下称“上海一中院”)《拍卖(变卖)委托书》,中国银保监会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接管工作组受上海一中院委托,对成都农商银行20.5%的股份进行处置。转让方为中乒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文俊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涛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浙江瑞信物资有限公司、金堂通明投资有限公司、成都新津瑞凯投资有限公司、大邑兰新投资有限公司、天津市中乒北奥汽车销售股务有限公司、广州劲荣投资有限公司、浙江国恒实业有限公司,“成都高投”等与转让方不存在关联关系。“成都高投”表示,本次交易有利于集团拓展金融资本业务板块。“成都高投”现有城市开发、城市运营和产业投资三大业务板块,金融板块目前已涉足担保、小贷、盈创,收购成都农商行将有利于拓展金融资本业务板块,更加完善金融板块产业生态。本次交易完成后,对公司主营业务模式、营业收入构成、财务状况及偿债能力预计不会产生不利影响。本次交易的实施对公司债券的债务关系不存在影响,不涉及债权债务承继或偿付,对债券的付息兑付不会产生不利影响。截止本公告出具日,公司经营状况稳健、盈利良好,各项业务经营情况正常。公司将根据已发行债券和其他债务的本息到期支付安排,合理调度分配资金,保证按期支付到期利息和本金。公开信息显示,“成都高投”于1996年10月28日成立,股东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财政金融局,注册资本为206.96亿元,经营范围包括建设、科技、经贸发展投资及符合国家政策的其它投资;投资项目管理及咨询;资产管理及咨询等。而同时获批受让股份的“成都武侯”成立于2014年2月26日,股东为成都市武侯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金融工作局,其注册资本为20亿元,经营范围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开发建设、资产经营管理、对外投资等。截至2019年末,该公司总资产28.39亿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5.64 亿元,资产负债率为9.62%。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成都农商行股权处置完成,成都市兴城投资集团持有该行35%股份,成都交子金控持有9.81%,加上上述两家该公司,国资系股东占成都农商行全部股份达到65.31%。“安邦系”清仓出局官网显示,成都农商行是在原成都市农村信用社基础上改制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于2010年1月15日挂牌开业,2011年完成增资扩股,注册资本达到100亿元。全行设有各层级机构649家,其中总行营业部1家,分行8家,支行173家,分理处467家。在山东、江苏、福建、河北、四川、云南、新疆等地发起设立的39家中成村镇银行全部开业。而“安邦系”正是在成都农商行2011年增资扩股时,通过关联公司增持,最终持股比例达55.5%。截止2019年3季末,该行前十大股东分别为,安邦保险,持股35%;成都交子金控,持股6.81%;上海文俊投资,持股4.88%;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持股4.44%;成都欣天颐投资,持股4.05%;成都市协成资产,持股3.62%;成都市兴光华,持股3%;广州劲荣投资,持股2.82%;浙江国恒实业,持股1.96%;北京涛力投资,持股1.79%。2018年2月安邦被接管后,来自银监、保监及平安银行等部门、机构的人员组成风险监测组,进驻成都农商行调查,履行参与该行重大决策等工作职责。当年底,银保监会安邦保险集团接管工作组以168亿元的转让底价,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下称“北金所”)挂牌转让成都农商行35%股权。但一个月后,北金所发布公告称,收到工作组对这一项目终止的申请。一年之后,北金所披露,安邦保险集团持有的成都农商行35亿股股份与安邦接管组受上海一中院委托处置的成都农商行20.5亿股股份两项目正式挂牌交易。两笔股权的转让价格分别为165.08亿元、96.69亿元。其中,20.5亿股为安邦通过上述10家关联公司合计持有。今年以来,成都农商行连续发布公告,对股权处置的进展进行披露。1月3日,成都农商行发布公告称,2019年12月,按照成都市政府无偿划转的安排,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团受让成都市兴光华城市建设有限公司所持有的该行3亿股股份。受让股份后,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团合计持有该行9.81亿股,持股比例9.81%。3月11日,成都农商行宣布,成都兴城投资集团受让安邦保险集团所持有的35亿股股权,受让股份比例为35%。一个多月后,成都农商行再次发布公告,成都武侯产业发展投资管理集团、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拟联合受让该行20.50亿股股份。其中,成都武侯产业发展投资管理集团拟受让10.50亿股,占成都农商银行总股本10.5%;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拟受让约10亿股,占比为10%。随着“成都高投”和“成都武侯”受让成都农商银行20.5%股份获监管部门批准,成都农商行股权处置彻底完成,“安邦系”全部清仓出局。
安信证券指出,当前资本市场对家电行业红利的持续性预期不足,兼之蓝筹标的的估值仍有进一步提升的潜力,由此带来投资机会:治理结构完善、相关多元化布局和改革成效持续兑现的美的集团(000333);改革有望带来经营管理改善的格力电器(000651)、海尔智家(600690);行业成长空间打开的细分板块龙头浙江美大(002677)、海容冷链(603187)、石头科技;受益于地产后周期红利的老板电器(002508)、华帝股份(002035)、欧普照明(603515);受益于电商红利、出口红利的小熊电器(002959)、新宝股份(002705)、苏泊尔(002032)、九阳股份(002242)、北鼎股份(300824);混改主题标的海信家电(000921)、海信视像(600060)亦值得关注。
12月11日,天药股份晚间公告称,塞来昔布原料药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技术审评。这意味着该原料药已符合国家相关药品审评技术标准,可在国内销售,对天药股份拓展国内市场、提升公司业绩有积极意义。截至目前,国内拥有塞来昔布原料药批准文号或已经通过CDE技术审评的企业包括天药股份在内共有20家。 据了解,塞来昔布是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2(COX-2)来抑制前列腺素生成,达到抗炎、镇痛及退热作用。塞来昔布制剂产品多用于缓解成人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和体征,与传统非甾体抗炎药相比,其胃肠道副作用较小。Newport数据显示,2019年塞来昔布固体口服制剂在全球市场的销售额约为11.2亿美元,原料药消耗量约为437吨。米内网数据显示,2019年塞来昔布胶囊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为12.4亿元,2015年至2019年年复合增长率达10%。 据悉,天药股份的制剂产品塞来昔布胶囊已于今年2月获得美国ANDA(美国仿制药申请)批准文号,可在美国市场销售。此次,天药股份的塞来昔布原料药通过CDE审批,有利于拓展产品在国内的销售市场,形成国内国外市场同步销售的良好格局。 今年以来,天药股份已有多个药品取得积极进展。年初,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通过美国FDA新药简略申请(ANDA)批准前的现场检查。2月份,塞来昔布胶囊获得ANDA批准,对拓展美国制剂市场带来积极的影响。3月份,甲泼尼龙片通过一致性评价,属国内首家。8月份,天药股份的泼尼松片获得药监局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填补了国内空白。9月份,溴芬酸钠原料药通过CDE审批,可在国内市场销售。随着这些药品的上市销售,天药股份将进一步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未来业绩也将逐步释放。
葵花药业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份用于后续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拟回购金额为5,000万元-10,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22.10元/股,预计回购股份2,262,444股-4,524,886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比例为0.39%-0.77%)。
12月11日,ST电能披露重大资产置换及支付现金收购资产方案、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及募集配套资金方案,通过“两步走”,实现从特种锂离子电源向硅基模拟半导体芯片的跨越。 先看资产置换及现金收购方案,该方案由上市公司股份无偿划转、重大资产置换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组成。按照计划,控股股东中电力神拟将其持有的ST电能31.87%股权全部无偿划转给重庆声光电,交易完成后,重庆声光电将持有上市公司31.87%股权。 中电力神为中国电科的全资子公司,重庆声光电为中国电科的控股子公司,因此,此次交易后,重庆声光电预计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中国电科仍为上市公司的间接控股股东。 同时,ST电能以其持有的空间电源100%的股权和力神特电85%的股份作为置出资产,与重庆声光电、中国电科九所、中国电科二十四所以及电科投资所合计持有的西南设计45.39%股权、芯亿达51%股权以及瑞晶实业49%股权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置入资产交易价格超过置出资产交易价格的差额部分,由上市公司以现金形式补足。 ST电能表示,公司将特种锂离子电源资产全部置出,置入硅基模拟半导体芯片及其应用产品等相关资产,主营业务将变为硅基模拟半导体芯片及其应用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测试、销售。通过此次交易,上市公司的资产、业务结构得到优化调整,实现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转型,进一步拓展未来发展空间,进而提升上市公司价值,更好维护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 公告显示,西南设计主要从事硅基半导体模拟元器件及模组设计与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物联网、绿色能源和安全电子等领域,可为客户提供核心芯片、模块、组件、系统解决方案等多种产品形态和服务。芯亿达主要从事功率驱动芯片及方案的设计、开发和销售,建立了功率驱动芯片相关的设计平台,可为客户提供整体技术解决方案。瑞晶实业主营业务为家用电源、快销型消费电子类电源、工业电源、专用设备电源等应用集成电路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再看发行股份收购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方案。按照计划,ST电能拟以5.42元/股的价格,向北京益丰润、重庆微泰、吉泰科源、电科国元、中电西微、中金科元以及范麟等35名自然人发行股份购买其合计持有的西南设计54.61%股权,拟向中微股份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芯亿达49%股权,拟向戚瑞斌、陈振强、林萌、何友爱等4名自然人发行股份购买其合计持有的瑞晶实业51%股权。同时,公司拟向重庆声光电、电科投资、电科研投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ST电能表示,发行股份购买3家标的公司的少数股权,有助于提高在标的公司中享有的权益比例及控制力,从而增厚上市公司全体股东享有的收益。此次重组将为上市公司带来更为多元化的股东结构,有助于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与规范运营,引入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同时,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公司活力、促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完成高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优质资产证券化的良性循环。
莱茵体育公告,公司拟向文旅集团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其持有的成都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63.34%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成都文旅63.34%股份。本次交易的标的资产的预估值及交易作价尚未确定,根据标的资产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初步判断,预计本次交易将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成都文旅主要在成都西岭雪山景区内从事滑雪(滑草)项目及相关配套业务。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依托成都文旅所属西岭雪山景区滑雪场,进一步做大做强冰雪运动及相关配套业务,加快推动体文商旅融合发展。公司股票将于2020年12月14日开市起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