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二手房市场假房源、低价“钓鱼”等行为,上海出台新规,从12月15日起,上海对房地产经纪机构通过门店、网站等各类渠道发布的拟出售存量房房源信息进行核验,通过核验的房源信息自动获得相应的核验编号及二维码。 根据新规,房地产权利人在委托房地产经纪机构出售存量房前,由受托经纪机构登录存量房交易合同网上备案系统并提交房源核验申请,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依据不动产登记系统与备案系统共享信息,进行房源信息核验。核验通过后,每一套房源将会有专属的身份标识,也就是核验编号和二维码。中介机构通过门店、网站等各类渠道发布房源信息时,也必须明确标识房源核验编号及二维码,做到明码售房。 链家、中原等多家房产经纪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房源将在获得二维码后上架。记者从中原地产了解到,该公司已经完成了系统升级,新房源都将获得二维码,目前还在对存量房源进行二维码升级。 近年来,在二手房交易中,各类中介存在一些低价“钓鱼”、双向隐瞒等行为,给买卖双方带来诸多交易风险。业内人士表示,新规的出台有利于提升房源信息透明度,保障存量房交易安全。 记者注意到,新规之下的二手房二维码包含丰富信息,包括房型、位置、在哪些中介机构挂牌等。“新规有助于规范二手房信息发布行为,还原市场真相,对买卖双方都有利。尤其是买家,今后要认准经过备案、认证过的房源,以防受到损失。”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表示,买卖双方都将从新规中获益,卖方可以更有效地参考区域价格为自己的房源挂牌,而买方可以全方位了解房源信息,避免后续纠纷。 值得注意的是,区别于以往人工核验,房地产交易新系统采用全程信息化在线办理,自动比对信息,不合格房源将会自动撤销。此外,房源发布后,系统还会每天自动进行信息比对。对于委托期满的、已经网签的,或者与不动产登记信息不一致的房源,系统会自动撤销挂牌信息。在挂牌期间,房源有司法查封等限制情形,系统将即时撤销挂牌。 打通信息“孤岛”,让信息透明公开,实现“明码售房”——新规将在很大程度上规范房产中介的市场行为,把不合格信息以及不合格中介机构挤出市场,让房地产市场更为健康有序地发展。
1月4日,上汽通用五菱发布的2020年销量数据显示,去年全年累计销量超过160万辆,五菱品牌全年销量超过117万辆。新能源方面,五菱汽车全年销售小型新能源车型174005辆,同比增长190%。其中五菱宏光MINIEV全年累计销售127651辆,连续3个月蝉联新能源销冠。松原股份曾在互动平台表示,五菱宏光MINIEV的安全带总成主要应用公司产品。 近日,记者前往松原股份,与公司总经理胡凯纳就公司的技术研发与业务发展进行了交流。他表示:“公司自成立以来致力于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研发和生产经验。近年来,公司不断拓展新产品、新客户,抢占国内存量市场份额,加大自主品牌的外资替代,争创世界一流汽车被动安全系统品牌。包括在新能源领域,公司也提前布局,并积极协同新能源汽车厂被动安全系统开发。” (图为松原股份总经理胡凯纳图片来源:公司提供) 研发技术领先 生产经验丰富 松原股份是国内领先的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一级供应商,专业从事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产品及特殊座椅安全装置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 据胡凯纳介绍,汽车安全带的主要功能是在车辆发生碰撞时,通过限制佩戴者身体的运动,降低佩戴者受到的伤害,所以汽车安全带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了整车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对乘员的约束保护性。汽车安全带产品主要体现于锁止性能、强度性能、动态保护性能等,同时还需要适应各种复杂条件的工作环境。这就需要汽车安全带总成制造企业具备较高的关键零部件结构设计、工艺制造及质量保证能力。 因此,汽车安全带行业是集材料研发能力、结构设计能力、试验验证能力、工艺的改良创新和品质的检测评定等综合能力为一体的行业,需要有多年积累和实践的专业人员进行研究、设计、仿真分析、验证才能开发成功,所以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壁垒。 松原股份多年来一直保持与国内外主流整车厂开展技术和业务合作,并从中积累了丰富的汽车安全带总成研发和生产经验。 胡凯纳坦言:“由于整车制造厂商对上游零部件供应商有着严格的体系和产品认证,其更换上游零部件供应商的转换成本高且周期长,尤其是被动安全系统供应商,因此公司与客户形成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相对稳定,为公司业务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整车厂客户高标准的要求也带动公司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质量控制、内部管理等方面不断提高,保持了公司对客户的先发优势。” 胡凯纳透露:“目前,公司正在研发的主要产品包括主被动结合预碰撞电机安全带(MSB)、高性能预张紧限力式安全带、迷你式带防错功能锁扣、翻转自锁式锁止锁舌、电动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等项目。” 此外,松原股份在坚持自主研发和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对实验室进行升级改造,目前公司实验室已通过了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具备相关测试资质及能力,能够为整车厂在新车型开发中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产品模块拓展 客户结构升级 松原股份目前以自主品牌整车厂客户为主。胡凯纳认为:“未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购买力水平提升,我国汽车市场的产销量仍有很大增长空间。公司与现有客户合作度加强、对客户服务品质的提升,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并拓展相关领域的零部件配套。2020年公司已进入了大众、福特等合资品牌供应商体系。” 2020年9月24日,松原股份正式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胡凯纳表示:“上市后,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大幅度优化和升级公司业务结构,提升公司汽车安全系统产品的生产制造能力,满足已有合作整车厂的产能扩张需求,并能够符合进一步开拓合资品牌整车厂的配套需求,有效提高公司核心业务竞争力,巩固公司的行业地位。” 据介绍,今年来松原股份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在安全带总成方面继续围绕汽车整车安全性和轻量化的发展主题,实现与整车厂同步研发,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尤其在新产品模块气囊与方向盘方面,公司通过与部分汽车整车厂的前期项目开发,已实现批量生产。 胡凯纳表示:“未来公司将通过以汽车安全气囊、方向盘和安全带为核心的安全系统整体配套,来进一步巩固、扩大和提升公司在汽车被动安全系统行业的知名度及行业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松原股份近年来也积极协同整车厂进行新能源汽车的被动安全系统开发,提前布局新能源汽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除上汽通用五菱宏光MINIEV外,目前公司还成功为长城欧拉、吉利新能源、奇瑞新能源、天际汽车等新能源车型批量供货,同时,公司已进入理想汽车、比亚迪汽车等主流新能源主机厂的供应商体系,为松原股份进一步提升在新能源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中的配套份额及新客户的开拓打下坚实的基础。”胡凯纳如是说道。
记者今日获悉,12月14日,中保登牵头建设的保险资管产品集中代销业务平台——“银保通”系统正式上线。首批上线的代理销售机构包括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首家上线的保险资管机构为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另有10余家商业银行和保险资管机构正积极开展业务沟通及系统对接。首批上线的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面向机构投资者发售,首日销售额即突破6亿元。 2020年4月起,为落实中国银保监会《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充分发挥金融基础设施功能作用,中保登牵头建设“银保通”系统。该系统着眼于结合监管要求和市场需求,在代理销售机构和保险资管机构之间搭建标准、规范、高效的保险资管产品代销业务平台。通过对接口标准、持有人账户、业务流程、产品代码等的统一化和标准化,兼顾了规范化管理和高效化运营,可以促进渠道和产品两端降本增效。 商业银行拥有传统的渠道及营销优势,具备成熟规范的销售管理体系,保险资管机构则擅长大类资产配置及长久期资金管理,注重绝对收益和稳健回报,“银保通”系统有利于推动商业银行和保险资管机构的深度协同发展。此次上线的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可以投向多种类的标准化资产和非标准化资产,通过“银保通”系统面向机构投资者销售,将进一步为资本市场引入源头活水,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据悉,下一步,中保登将在中国银保监会指导下,稳妥推进“银保通”系统后续建设,有序增加接入机构数量,助力银行业保险业的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下一步将加大资金保障力度,支持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建设项目及运营,健全收费机制,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加强工作成效评估。
上海证监局网站12月30日披露了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联影医疗”)辅导备案基本情况表,联影医疗已与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签订科创板上市辅导协议。 联影医疗成立于2011年3月,法定代表人张强,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端医学影像诊断产品、放射治疗产品及高端生命科学仪器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配套智能化、信息化解决方案。公司的高端医学诊断产品覆盖磁共振成像系统(MRI)、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CT)、X 射线成像系统(XR)和分子影像系统(PET/CT、PET/MR);放射治疗产品(RT) 覆盖 CT 引导直线加速器系统及直线加速器系统;高端生命科学仪器覆盖动物用MRI 及PET/CT。 联影医疗的控股股东为联影集团,实际控制人薛敏。截至目前,联影集团持股23.14%。此外,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8.64%的股份,上海影升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8.31%,上海中科道富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6.46%。
12月28日,巨一科技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得受理。公司此次拟募资20.03亿元投向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驱动系统产业化等项目。巨一科技专注汽车等先进制造领域,公司是具备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整体解决方案能力的主流供应商。客户星光熠熠巨一科技成立于2005年1月,注册资本1.03亿元。公司致力于围绕汽车行业的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产品主要包括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和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产品。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方面,公司主要包括汽车白车身智能连接生产线、汽车动力总成智能装测生产线、动力电池智能装测生产线,融合了公司自主研发的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为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动力电池等领域的客户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柔性化和智能化提供解决方案。电驱动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公司拥有包含电机、电机控制器、集成式电驱动系统在内的完整新能源电驱动系统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体系。目前,公司已成为国内排名前列的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产品供应商。凭借深厚的研发实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巨一科技与知名国际整车企业、合资整车企业、造车新势力、国内整车企业、外资零部件企业、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获得了行业内主流客户的广泛认可。公司的国际整车企业客户包括德国大众汽车、美国特斯拉等;合资整车企业客户包括北京奔驰、一汽大众等;造车新势力整车企业客户包括特斯拉(上海)、蔚来汽车、理想汽车等。毛利率存下滑风险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1-6月,巨一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12.25亿元、14.14亿元、17.26亿元和7.5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7亿元、1242.78万元、1.50亿元和3129.76万元。公告显示,巨一科技建立了强大的研发技术团队,始终围绕客户需求和行业技术发展趋势进行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积累了较强的技术优势和研发优势。公司在汽车白车身智能连接生产线、动力总成智能装测生产线、动力电池智能装测生产线、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以及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制造等应用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储备。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2125.16万元、13861.20万元、15246.41万元和7845.74万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0%、9.80%、8.84%和10.34%。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2.33%、26.54%、24.34%和22.24%。公司表示,随着同行业公司数量增多及业务规模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整体利润水平存在下降的风险。同时,由于公司产品的生产周期相对较长,项目执行期间原材料及人工成本等会出现波动,公司毛利率存在下滑的风险。此外,公司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业务存在下游应用车型批量生产上市周期长、产品应用车型终端销售存在不确定性等特点,而在产品规模化销售前,相关研发、市场开拓及生产准备投入较大。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业务收入分别为39165.77万元、48202.78万元、56023.83万元和3686.93万元。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下游市场需求波动等因素影响,公司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业务收入下降幅度较大。夯实主营业务公司本次拟募资20.03亿元投向主营业务,具体项目包括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驱动系统产业化项目、汽车智能装备产业化升级建设项目、通用工业智能装备产业化建设项目、技术中心建设项目、信息化系统建设与升级项目及补充营运资金。公司表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符合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方向,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解决产能瓶颈,提升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和市场份额,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未来战略规划方面,公司表示,将围绕VR/AR等提升设计开发的智能化水平;围绕机器视觉、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决策等提升设备的智能化水平;通过5G、大数据管理、工业互联、边缘计算等提升运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公司表示,将以智能制造为核心,并形成以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提升智能装备的技术内涵和竞争力,在立足于汽车行业基础上,积极向半导体、医疗器械、3C等领域拓展。同时,与国内外知名车企合作,提升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产品开发和制造能力,持续建设国内一流的电驱动系统开发和制造基地,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成为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行业领军企业,并适时拓展其他核心部件业务,持续做大做强。此外,持续推动全球化战略,积极建设全球化布局的研发和业务体系。
港股IPO市场,似乎从来不缺重磅新股,特别是近期而言,尽管新冠等“黑天鹅”事件持续给全球资本市场带来不确定性,港股IPO传统旺季仍然如期而至,整个市场的热度也在不断提升。在近期的多只重磅新股中,笔者留意到一只以创新技术驱动的高成长稀缺标的——新纽科技。 资料显示,新纽科技是一家走自主研发路线的领先SaaS和软件开发企业,也是国内少于10家成功将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商业化的企业之一,按2019年收入计,公司在逾2500名中国金融机构IT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排名前100;公司自主研发的可实时监控的医疗质量控制与安全预警平台亦是国内首创。目前,该公司专注于服务医疗机构和金融机构,提供由软件驱动的传统型或创新型解决方案,业务范围广泛且切中高价值、高潜能细分领域。 据了解,新纽科技已通过港交所聆讯,预计下周开始招股,并将于2021年一月初上市,未来金融为其上市独家保荐人。按照此进度,新纽科技预计将会成为港股企业级RPA第一股,专业人士分析称,其上市后亦有机会成为匹敌UiPath(全球估值最高的RPA企业,目前估值超过70亿美金)的中国企业,亦是中国唯一一个能够提供实时监控的医疗质量控制与安全预警平台的解决方案供应商。 下面,一同来深入地了解下这位“明日之星”。 一、财务指标稳健高增长,后续业绩展望积极 招股书显示,新纽科技近年多项财务指标表现良好,实现稳健高增长。 2017-2019年,新纽科技的收入分别约为2106.6万元、1.21亿元、1.4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65.92%。 同报告期内,新纽科技的毛利率分别为42.1%、47.9%以及49.1%,呈不断上升趋势,对标香港市场目前上市的软件类公司,新纽科技的毛利率均处于较高的水平。2019年而言,公司毛利率的增长主要与金融、医疗领域中创新型解决方案收入快速增长,所带动的边际成本下降有关。 净利润方面,新纽科技实现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53.9万元、3122.3万元、3826.3万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98.62%。 在国内医疗软件项目实施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的情况下的2020年上半年,新纽科技于实现收入约5876万元,同比增长率为4.6%;经调整净利润约1128万元,在黑天鹅频发的时期中依然保持正向、稳健的表现,凸显业绩韧性。此外,截至12月上旬,新纽科技在金融、医疗领域的招标项目总合约价值超1.5亿元,立项项目总预算金额超1.7亿元。 由此可以预期,后续收入增长强劲,有望带动主要财务指标趋势向好,公司今年全年,乃至更长时间维度的整体业绩表现确定性较高,值得一定期待。 二、强劲需求得以催生,可挖掘市场空间巨大 疫情以来,政策、市场等多重因素合力助推数字经济底座迅速构筑,以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加快融入包括金融、医疗在内的众多行业。中国企业的发展环境随即发生重大变化,IT咨询及解决方案等领域也因此被催生出强劲的需求。 医疗、金融等行业历来都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起到先行先试的示范性作用,某种程度上,新纽科技率先在这场数字经济大潮中卡位最具价值、潜能的双赛道。且公司一直以自主研发、创新驱动自身发展,同时形成一定的技术壁垒,已经占据具有优势的竞争位。具体来看: 1、 医疗IT解决方案先发,攻城略地正当时 新纽科技在医疗领域的业务主要为创新型医疗IT解决方案,具体主要包括医疗质量控制与安全预警平台、危急值预警报告系统、临床路径管理系统及远程医疗系统等等。 整个行业来看,中国医疗IT解决方案行业目前处于发展中阶段,未来市场的增速快、规模大,但竞争格局高度分散,当下不失为攻城略地的良机。据灼识咨询,受益于中国改善医疗质量及解决医疗资源分配的社会需求,以及《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政策要求,预计创新型医疗IT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于2026年增长至7781亿元人民币(占同年医疗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的61.7%),2019年至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1.1%。 (来源:招股书) 细分业务来看,新纽科技主打的医疗质量控制与安全预警平台的规模增速还要远高于行业。当下,医疗质量开始成为医院评估等级及获得广泛认可的一项重要参数,叠加《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2019-2022年)》等政策推动,全国目前仍有超过三万家医院的医疗质控大数据系统落地项目有待实施。 资料显示,新纽科技所开发的中国唯一一个能提供实时监控的医疗质控及安全预警系统,首创患者数据实时监控及分层级反馈技术,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升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并有效降低医疗事故率,缓解医患关系。新纽科技于2018年11月首次实施该系统,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已将该系统的实施拓展至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具有行业示范性作用的44家医院,其中29家为三甲医院,并手握240个已确定的医疗质控及安全预警平台的订单,在可预见的未来业绩增长具有保障。基于市场需求及竞争壁垒,公司或有望继续打开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此外,新纽科技亦于2019年11月推出临床路径系统,并已于301医院等多家医院实施安装;公司与复旦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学术机构合作研发的远程医疗系统亦发挥先行示范作用,率先在现有的医疗客户以及其他地方公立医院进行推广、普及,奠定公司在临床路径管理系统、远程医疗系统等医疗领域的先发及示范优势,成长前景广阔。 2、金融IT解决方案领先,强者恒强有可期 新纽科技在金融领域的业务则分为传统型和创新型IT解决方案,公司为银行、信托公司及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具体如BEAI平台、统一支付平台系统、记账式柜台债系统、分布式交易平台及RPA解决方案等等。 其中,记账式柜台债系统、RPA解决方案业务尤为值得关注,新纽科技在这两大业务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受益于《关于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地方政府债券柜台业务的通知》,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开展柜台债业务,而中国人民银行及财政部明确要求申请开展柜台债发行业务的银行需要安装记账式柜台债系统。根据灼识咨询,预计到2026年,将有超过4000家银行合资格开展柜台债业务,第三方供应商提供记账式柜台债系统的市场规模超过23.33亿元。 (来源:招股书) 而截至2020年3月末,中国共有48家合资格开展柜台债业务的银行,其中28家已部署记账式柜台债系统的银行中,11家拥有其内部IT团队,另外17家银行聘用第三方提供商安装记账式柜台债系统。新纽科技为这17家聘用第三方提供商中的9家银行实施安装记账式柜台债系统,约占市场份额的52.9%,其余8家银行由另外四家记账式柜台系统的提供商提供。这在侧面反应出,记账式柜台债系统市场当前并不成熟、高度分散,且当下未有能与公司实力相当的玩家出现,新纽科技占据绝对优势。 此外,据灼识咨询,截至2020年6月末,新纽科技亦是国内少于10家成功将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商业化并产生收入的企业之一,是中国RPA解决方案市场的领导者。 进一步来讲,RPA解决方案通过机器人自动化执行帮助优化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是AI技术的一项重要应用。因此RPA解决方案的发展持续受益于促进AI行业发展的各种利好因素,包括《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科技部关于印发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通知政策等。 据灼识咨询,中国RPA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于2019至2026将以约36.0%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7.12亿元。 (来源:招股书) 三、结尾 资本市场的角度,新纽科技在港股市场颇具稀缺性,公司的IT解决方案同时布局金融及医疗两个蓝海领域,是一家具备实时监控功能、能够将从医院现有医疗数据库获得的各类医疗数据进行智能分析能力的医疗质量控制与安全预警平台提供商,亦是第一家已实现商业化的RPA解决方案提供商。 招股书显示,新纽科技将投入80%的募集资金以继续开发创新型解决方案及升级现有解决方案。新纽科技所面向的主要赛道皆是高成长性赛道,市场增速快、规模大,但要么竞争格局分散,要么已被公司占据绝对领先地位,随着公司业务布局的进一步深化,极大可能成为新一轮时代红利中的受益者之一,向领域龙头进击。 而无论哪个维度来看,新纽科技的高成长性都不容小觑,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