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二手房市场假房源、低价“钓鱼”等行为,上海出台新规,从12月15日起,上海对房地产经纪机构通过门店、网站等各类渠道发布的拟出售存量房房源信息进行核验,通过核验的房源信息自动获得相应的核验编号及二维码。 根据新规,房地产权利人在委托房地产经纪机构出售存量房前,由受托经纪机构登录存量房交易合同网上备案系统并提交房源核验申请,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依据不动产登记系统与备案系统共享信息,进行房源信息核验。核验通过后,每一套房源将会有专属的身份标识,也就是核验编号和二维码。中介机构通过门店、网站等各类渠道发布房源信息时,也必须明确标识房源核验编号及二维码,做到明码售房。 链家、中原等多家房产经纪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房源将在获得二维码后上架。记者从中原地产了解到,该公司已经完成了系统升级,新房源都将获得二维码,目前还在对存量房源进行二维码升级。 近年来,在二手房交易中,各类中介存在一些低价“钓鱼”、双向隐瞒等行为,给买卖双方带来诸多交易风险。业内人士表示,新规的出台有利于提升房源信息透明度,保障存量房交易安全。 记者注意到,新规之下的二手房二维码包含丰富信息,包括房型、位置、在哪些中介机构挂牌等。“新规有助于规范二手房信息发布行为,还原市场真相,对买卖双方都有利。尤其是买家,今后要认准经过备案、认证过的房源,以防受到损失。”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表示,买卖双方都将从新规中获益,卖方可以更有效地参考区域价格为自己的房源挂牌,而买方可以全方位了解房源信息,避免后续纠纷。 值得注意的是,区别于以往人工核验,房地产交易新系统采用全程信息化在线办理,自动比对信息,不合格房源将会自动撤销。此外,房源发布后,系统还会每天自动进行信息比对。对于委托期满的、已经网签的,或者与不动产登记信息不一致的房源,系统会自动撤销挂牌信息。在挂牌期间,房源有司法查封等限制情形,系统将即时撤销挂牌。 打通信息“孤岛”,让信息透明公开,实现“明码售房”——新规将在很大程度上规范房产中介的市场行为,把不合格信息以及不合格中介机构挤出市场,让房地产市场更为健康有序地发展。
来源 |一本财经(ID:yibencaijing)文 | 米格2019年开始,支付行业进入大整治。涉及黑灰产的支付通道,被一一封堵,业内人士称这是“最强清理”。行业严打之后,一些黑灰产的钱,难以再通过原来的支付通道出去。于是,一条名为“跑分”的产业链,在最近几个月全面兴起。据业内人士冯欣称,这个产业链目前已有十万人参与,中间有三大参与方:用户、代理和跑分平台。“跑分链条起码已经给黑灰产和洗钱提供了上百亿的资金。”冯欣称,这条新的支付链条正在慢慢成长壮大,一条支付暗道已经形成……01跑分兴起“跑分”这个词,源于电脑或者手机的性能检测。比如,测试者会在两部手机上安装跑分软件,哪部手机跑的分高,这部手机的性能就更好。但支付领域的跑分,却有新的含义。2019年,支付监管收紧,央行发布85号文,外界称支付“最强监管”出台。这个文件明确指出,支付行业不得直接或变相为赌博、色情、非法外汇、贵金属、虚拟币等非法交易提供服务。“除了个别小的支付机构还敢顶风作案,黑灰产的支付链条基本断了。”冯欣称。而依附这些支付通道活着的大量黑灰产,资金通道被瞬间斩断。“特别是赌博行业,一些大的赌博网站,每月的现金流都是50多亿。”冯欣表示,保守估计,起码有数百亿的黑灰现金流“断流”。行业将这次大整治称为“抽刀断水”,殊不知,抽刀断水水更流。跑分开始全面兴起。跑分产业链是怎么运转的?过去,赌博平台的支付方式,就是通过支付通道,把钱直接划到对方的账上。就像是地铁,直接把一车的乘客拉到目的地。但现在地铁停了,乘客只能一个个打车过去。而跑分产业,就是这一个个的资金“打车”系统。假设一个用户要往一个赌博网站充值10万元,过去,他直接通过支付平台就打过去了,现在要跑分,就麻烦很多。他可能会找10个人的支付宝或者微信二维码,一个支付1万,10次支付10万。这10万,会汇聚到各种跑分平台上,最终再转给赌博平台。资金就这样被拆分成很多小份,通过支付暗道,被一点点运送到黑暗角落……02二维码这个赌博用户扫描的10个支付二维码,都是怎么来的?“都是去各种群找人要的,比如网赚、兼职群,网贷的老哥也是可以发展的对象。”冯欣称。2019年下半年开始,在各大兼职、网赚、老哥群里,突然出现了“跑分”的广告。广告语也很有煽动性,比如“只需提供支付宝二维码,坐地收钱”“一天稳赚1万”,等等。跑分一度在网赚圈掀起了热潮。3月底,一本财经在QQ群搜索“跑分”等关键字,发现会出现60个以上的相关社群,每个社群平均有200人左右。刚开始,老哥们对此是将信将疑的,甚至认为这是骗局。因为他们要想玩跑分,得先往跑分平台交押金,比如跑分平台PPAY,就要求最低充值800元。“你充值了多少,就能接多大的单子。”一位跑分代理称。赌博用户如果扫描二维码支付了800元,跑分平台就会直接从押金里扣走800元,然后返还2%左右的佣金。800元就是16元。佣金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提现。一般来说,提供的支付通道不同,佣金的比例也不同,比如微信是1.8%,支付宝和银行卡是2%。一位深度参与跑分的用户称:“刚开始我们都以为是啥新式骗局,后来身边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押金,大伙儿这才信了,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他最后甚至拿出了5万长期在跑分平台里滚,“多滚几次,一天赚上千都没问题”。大量的用户将自己的个人账户,变成了“洗钱”和黑灰产的资金通道。冯欣保守估计,现在参与跑分的用户就有10万人。每个人哪怕每天只走1000元的帐,每天的流水也是1亿。“最起码已经有上百亿资金,通过这些个人账户流出去。”冯欣估算。这10万提供二维码的用户,获取了大概2%的佣金,也就是2亿元。但是,这些用户不过是食物链的最低端。03码商为了捞出愿意贡献出二维码的人,一个庞大的跑分代理团队应运而生。他们的自称不是“代理”,而是“码商”——收集二维码的人。码商金楠透露,大部分码商最开始都是自己玩跑分,后来才发展下线开始干。还有一部分人,是“从小支付机构、网站转型过来的”。他们去各种群里发广告,在论坛发帖,四处寻找愿意提供二维码的人。为了尽快拓展业务,他们还分出了多级代理,层层分润。某跑分平台就表示:码商推荐好友注册,可拿三级流水,“0.5%+0.3%+0.1%”。“我发展了好几个下线,每天跑几万的单,一天能赚几千元。”一位码商透露,这比上班的工资高多了。冯欣预估,全国至少有2万码商,这些人和二维码用户本身的界限不太明显,“通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04跑分平台二维码用户和码商,提供了大量的跑分账号,而跑分平台,才是这个环节中最重要的角色。目前,市面上大概有几百个跑分平台,有知名度的不多,大都是零零散散的小平台。眼下比较有名气的平台有十来家,比如PPAY、天马、鼎泰跑分等。通常来说,大平台的用户注册数,会达到数万人。跑分平台,实际上是类似滴滴一样的撮合平台。平台接到一个赌博用户往赌博网站充值1万的订单后,会马上在网站上发布订单,让二维码用户抢单。等钱打到赌博网站后,他们再给二维码用户支付佣金。目前,跑分平台都支持多种二维码。比如,在PPAY跑分平台,一共设了四个跑分方式:微信、支付宝、银行卡以及还未正式上线的云闪付。和其他网站的运营高峰时间不同,深夜才是跑分平台最热闹的时刻。“大部分赌徒都是晚上出动,在晚上,他们的充值需求更旺盛。”冯欣称。为此,很多平台在夜间搞了红包和加成的活动,比如对在凌晨2点到早晨7点接单的用户,30单后,PPAY会额外再给100元奖金。跑分平台无疑位于这条食物链的最顶端。“一般来说,跑分平台可以拿5%到10%的佣金,可谓超级暴利。”冯欣称。他曾见过一个知名跑分平台,一个月走了上亿资金,“佣金都拿了上千万”。因为正常的支付通道被堵,赌博等黑灰产对跑分平台的依赖性变得极强,愿意支付高额佣金。比如说,一家名为“大资本”的赌博游戏,就在通过跑分的方式入金。而搭建一个跑分平台的门槛很低。某跑分系统经销商介绍,一个跑分系统卖3万元,他们还管后期维护。这套系统也并不复杂,只需要几个简单的功能:派单、结算、提现。搭建起来也很快,“正常需要7天左右,最快3、4天就能完成”。后期的维护也很简单,“有一个运营人员,就可以上线”。“做跑分平台,一度成为最吸金的生意,我身边很多朋友都参与过。”冯欣称,他们通常将服务器放在国外,人也在国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05陷阱重重看起来这条产业链严丝合缝,但中间陷阱密布。跑分平台跑路,在这个行业不算新鲜事。“前前后后,起码有三分之一的平台跑路。”冯欣称,90%的跑分平台都不靠谱。跑分平台跑路的诱惑,确实很大,它们一般可以卷走两笔钱:赌博用户充进来的钱、二维码用户的押金。“一个跑分平台每天就是几百万上千万的流水,谁看了都心痒痒。”冯欣称。而且这些平台都在国外,“很难追踪”。一位码商在跑分平台充的6500元保证金,就被平台卷走了,“事后上级和平台客服都把我拉黑了”。尽管被骗,很多码商还是选择忍气吞声。“他们也知道洗钱违法,不敢报警。”冯欣表示,跑分平台就抓住了他们这个心理,跑路肆无忌惮。而提供二维码的用户,也经常被封号。3月8日,就有一位用户表示,自己的微信账户因为跑分被永久冻结了。“现在,支付宝、微信风控比较严,云闪付相对松一点。”冯欣表示,很多情况都会导致被封号。比如,用新的支付账号、频繁异地交易、在手机上频繁切换账号登录,等等。目前,在QQ群搜索“跑分”等关键字,会发现绝大部分群已经被封。跑分产业链正在逐渐壮大。如果这条链条被切断,黑灰产资金就无法流动了吗?冯欣似乎并不担心,“这些人总能找到漏洞,下一个漏洞,可能就在拼多多身上。”*文中受访者为化名。
从扫码购物到“码”上创业、从城市“码”上出行到农村“码”上卖货、从企业“码”上平台化经营到政府治理的“码”上化……小小二维码让连接更便捷、让科技更普惠。 日常生活更便利 乘公交没带零钱怎么办?出示乘车码,“码”上出发。 防疫期间居家复工,多人开会怎么开?扫码进入线上会议室,“码”上开会,畅所欲言。 大闸蟹、花生油、五常大米、矿泉水……购物不知道辨别真伪怎么办?扫码获取从生产、加工到运输的每一步信息,“码”上安全。 如今,二维码已经在移动支付、证件管理、电子票务、资讯阅读、生产管理、食品溯源、物流追踪、餐饮服务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中关村(行情000931,诊股)工信二维码技术研究院院长张超表示,中国已成为二维码应用最广泛的国家,中国二维码应用占全球九成以上。 近日,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与腾讯联合发布的《2020码上经济战疫报告》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码”上经济交易额同比增加25.86%,1月23日至5月6日,政企个人总用码量达1400亿次,人均节约耗时29.2小时。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吴静认为,二维码生态作为数字经济中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连接器,是线上线下融合的关键入口,它让商业连接成本更低,价值增值通道更畅通,将成为未来经济社会数字化全面转型的重要赋能途径之一。 催生经济新业态 “码”上经济适应了数字化时代的需求,其经济带动作用不容小觑。有专家表示,从产业链的角度讲,它最起码是万亿级的产业。腾讯的报告表明,2019年,微信生态带来的“码”上经济规模达到8.58万亿元,微信带动“码”上经济创造就业机会2601万个。 互联网时代,“码”是线上与线下连接的关键信息和服务入口。疫情发生后,通过微信社群、小程序、零售外卖到家业务等数字化运营工具,大量中小微企业、商户等实现线上运营,找到了全新的营收增长点,“码”上经济“低成本、低门槛、快部署”的优势凸显。另一方面,“无接触”服务需求促使线上企业服务形式数字化改造,在线医疗、在线教育、在线办公等新业态的快速兴起和普及,充分体现了“码”上经济场景建设的能力。 “码”上经济的发展还将激发对新基建的需求。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企业反映未来将增加使用大数据技术,其后依次是物联网、云计算和5G。 同时,大数据AI分析技术也是企业普遍关注的内容,数据的有效利用已经成为企业共识。超四成企业表示将加强数据中台投入,数字化程度越高的企业更是积极。 “当前,二维码作为万物互联的重要载体,正在成为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不可或缺的经济要素。”业内专家表示,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经济形态迅速发展,二维码技术在新的经济形态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其催生的新产业(行情300832,诊股)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让社会治理更智慧 “您好!请出示健康码。” 防疫期间,全国各地都通过健康码出入办公楼和社区,健康码在复工复产复学中应用广泛。数据显示,腾讯健康码上线至今,累计访问量260亿,亮码90亿人次,覆盖近10亿人口。 一位社区疫情防控人员表示,小程序防控登记使每个人进出小区的时间从2分钟缩短到15秒,不仅提高了社区防疫工作效率,也能有效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可以说,健康码的推出,有效建立了“码”上安全防线。 其实,健康码的出现不仅是一种新的技术应用,更重要的是重塑社会治理模式。有观点指出,健康码由居民自主录入信息,平台进行数据核验,实时更新并自动统计分析,这就将庞大的上报管理模式简化为平台和用户的两端关系,实现了重构社会治理的组织逻辑,驱动社会结构中不同组织的在线化、数据化。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个人健康信息码》系列国家标准,实施后可实现个人健康信息码的码制统一、展现方式统一、数据内容统一,统筹兼顾个人信息保护和信息共享利用。可以预见,从战疫到常态化,健康码还将发挥更多作用。 正如专家所说,健康码的移动化、无纸化、可追溯等特性,有效提升了社会化治理水平,同时也为数字化、流动化、智能化的社会治理提供了良好环境和实践经验,将为后续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创造契机。
刷脸支付还需过好几道关? 新华社上海9月25日电题:刷脸支付还需过好几道关? 购物付款时,不用打开手机,只是看一眼支付设备,就能完成付款。今年以来,刷脸支付在大小商店、餐馆逐渐铺开,消费者和商家在感到新鲜、好奇的同时也发现,这一设备利用率较低,体验也没有二维码支付好,此外还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刷脸支付未来如何?市场还在观察和等待。 刷脸支付遍地开 在上海陆家嘴一栋写字楼一层的快餐厅,白领胡晓璐用自助点餐机完成点餐,选择支付方式时,屏幕上除了微信、支付宝二维码付款等选项外,还有一个“刷脸”选项。“只用对着屏幕上方的摄像头看一眼,然后再输入绑定的电话号码,就可以完成支付,感觉挺新鲜的。”胡晓璐说。 不只是连锁餐厅,上海市民郭先生在一家服装店购物付款时也发现,收银台除了此前经常能见到的扫码枪,还有一台类似于iPad的设备,通过摄像头扫描面部信息,郭先生也快速完成支付。 消费者周小姐说,和扫二维码支付相比,刷脸支付确实带来一些便利。“比如付款时,刚好打着电话,扫二维码就很麻烦,如果可以刷脸支付会方便很多。” 今年以来,刷脸支付迅速升温。去年底,支付宝推出刷脸支付产品“蜻蜓”。今年3月,微信刷脸支付设备“青蛙”正式上线,刷脸支付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 除了大超市、连锁餐厅,不少中小商户都收到了来自支付宝和微信两家的“诚意邀请”。上海闵行区一家餐馆负责人朱先生对记者说,最近一段时间,支付宝、微信两家推广刷脸支付的工作人员已多次上门推销,“安装设备的价格已经从最初的六七百元降到了现在的两三百元。”随着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市场上甚至已出现“零成本”安装刷脸硬件设备的情况。 一家水果店店主祝女士则说,微信、支付宝两家推销人员均承诺,如果刷脸支付达到一定额度,还可以有现金返还奖励,“感觉这力度就像几年前推广二维码支付一样。” “每周可以铺七八台设备。”刷脸支付设备代理商吴强说,一降再降的安装成本,再加上1000多元的返还奖励,让更多中小商户接受安装刷脸支付设备。支付宝方面曾透露,未来三年将投入30亿元支持商家完成刷脸支付硬件的数字化改造。 刷脸支付还需过三道关 尽管平台力推,消费者和商家也展现出足够的好奇心,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刷脸这一新支付方式也暴露了利用率低、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等问题,能否被市场接受还有待检验。 ——解决的痛点不够“痛”。“扫码支付很麻烦吗?”在上海静安区一家便利店,面对记者提出的刷脸支付的问题,刚刚买了一杯咖啡并扫码完成支付的徐先生如此反问。徐先生说,他购买了该便利店的会员资格,付款时一方面需要扫描APP积分,另一方面,一些优惠券也需要扫码才能使用,所以他并不会选择刷脸方式进行支付。 一些中小商家也对这一支付方式的市场需求表示疑虑。一家餐馆负责人丁先生说:“我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装这个设备,怕装了之后没几个人用。”而在相隔不远的一家服装店,负责人查询后发现,安装刷脸支付设备后第一周的流水只有320元,远低于扫码支付。“这和当初二维码支付不一样,二维码一出来,大家可以不用带现金了,刷脸支付再方便也不可能让大家不带手机。”该负责人表示。 ——体验尚不完善。在上海虹口的一家连锁咖啡店,记者看到,收银台上的刷脸支付设备黑着屏幕,无法正常使用。“坏了两天了,还没有人来修。”收银员说,和二维码扫码收款相比,刷脸收款设备故障率高。该收银员还表示,高峰期,刷脸支付慢、效率低。“有刷脸支付的时间,三笔扫码支付都完成了。” ——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业内人士表示,刷脸相较于指纹、密码,优势在于去掉了手机这一介质,但介质的缺失,也意味着人脸信息利用变得更加容易。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用在互联网领域,并以此作为交易支付的认证,风险是有的。”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会长谈剑峰表示,刷脸支付的基本原理是将终端服务器采集到的信息与云端信息进行比对,看信息是否一致。如果云端生物数据库发生信息泄露,则不仅会给账户安全带来风险,也会造成具有唯一性的个人生物信息外泄。 行业应自律 监管也应加强 针对刷脸支付,监管部门也在加快顶层设计。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提出,探索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安全应用,借助密码识别、隐私计算、数据标签、模式识别等技术,利用专用口令、“无感”活体检测等实现交易验证,突破1:N人脸辨识支付应用性能瓶颈,由持牌金融机构构建以人脸特征为路由标识的转接清算模式,实现支付工具安全与便捷的统一。 “就个人信息保护来说,用户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尽管目前已有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但关于个人敏感信息、生物信息等还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建议尽快通过立法予以明确。 谈剑峰表示,任何一项技术都有它适合的应用场景,不能一味滥用科技。在用作支付认证时,不能仅仅凭借面部信息等生物特征进行单一验证,而应结合着传统密码等方式,进行多重认证。 刷脸支付既要便利,更要安全。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表示,这一方面需要行业自律,企业应该对采集到的个人信息进行加密存储,也需要企业明确和规范用户信息使用的目的和范围,避免消费者信息被过度使用;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监管,“在金融科技领域,创新走在监管前面是常有的事,这需要监管部门及时跟踪创新以及创新带来的问题,对监管机制进行更新和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