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晚间,生物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宇保灵”)向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提交的《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申请表》已于近日获得许可意见,同意金宇保灵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ABSL-3)从事猪瘟病毒培养、鉴定与疫苗动物效力评价实验活动。 公告显示,金宇保灵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ABSL-3)此前已具备从事口蹄疫病毒、非洲猪瘟病毒、布鲁氏菌相关疫苗研发的实验活动资质。 生物股份表示,本次新增获得从事猪瘟病毒实验活动许可,将进一步扩充公司猪瘟疫苗及相关联苗的研发管线,提高公司在疫苗研发过程中的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并对公司研发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发展、产学研合作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有利于提升公司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
莱伯泰科(688056.SH)12月29日发布公告,公司制定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此次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80.88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1.21%。其中首次授予67.4万股,预留13.48万股,首批授予对象共41人。 公告显示,首批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19.51元/股,即满足授予条件和归属条件后,激励对象可以每股19.51元的价格购买公司向激励对象增发的公司A股普通股股票。激励计划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归属期限为授予日起满15个月后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归属权益数量占首次授予权益总量的比例分别为30%、30%、40%。考核目标为以2020年营业收入或净利润为基数,2021年、2022年、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率或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0%、20%、30%,彰显管理层对公司未来成长的信心。 公司表示,此次股权激励旨在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核心团队的积极性,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使各方共同关注和推动公司的长远发展。 莱伯泰科为国内实验分析仪器龙头企业,2020年9月于科创板上市,主要产品包括全自动多功能高通量热裂解仪器、全自动高通量固相萃取系列仪器、全自动和高通量样品消解仪器系列、全自动和高通量浓缩产品系列等,拥有LabTech、CDS、Empore等行业知名品牌,在中国和美国设有研发和生产基地,产品销往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计服务客户近3万家。 公司技术水平和研发实力领先,是全球范围内能将多种类和多功能的样品前处理技术与全自动分析实验分析检测平台组合成全自动实验分析仪器系统的主要实验分析仪器供应商之一。公司建立了实验分析仪器研发创新体系,致力于研发全自动实验检测平台,联接包括样品采集与处理、自动化进样、分析检测、智能数据分析在内的全检测流程,覆盖并联通实验分析的各个环节,为环境监测、食品检测、医疗制药、地质勘测等领域的用户提供自动化、系统化的实验分析检测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公司拥有60余项专利和20余项软件著作权,核心技术人员在国内外相关期刊杂志中发表多篇SCI文章。 近年来,莱伯泰科业绩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12年至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10.4%,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14.2%。2020年第三季度,疫情影响消退,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0.8%和24.2%。从人均创收指标来看,公司从2012年的51万元稳步提升至2019年的99万元,体现公司成长质量优秀。 西南证券认为,高端分析仪器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在分析测试仪器领域,公司积极开拓临床质谱蓝海,产品已进入样机试制阶段,有望打破国外对高端质谱的垄断。鉴于实验分析仪器为碎片化的利基市场,公司未来有望持续通过并购方式扩充产品线,拓展业务规模,加速国际化战略布局。
为此,网龙在扎根国内市场的基础上,沿着“一带一路”的足迹出发,精雕细琢地绘就着一幅数字教育的“中国方案”工笔画。目前,网龙的教育版图已覆盖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惠及超1亿用户。 扎根国内触摸未来教育的脉搏 戴上VR眼镜,操作VR手柄,学生们就能身临虚拟空间,进行拟真实验!11月20日,福州格致中学的师生们以“虚实结合”的方式,完成了高中生物课《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的实验教学。学生们使用的正是网龙与中央电化教育馆联合研发的中央电化教育馆虚拟实验(下称“央馆虚拟实验”)教学服务系统。通过央馆虚拟实验的时间加速、多方案同屏呈现等功能,降低了实验操作成本,提升了上课效率。 据网龙的研发人员介绍,央馆虚拟实验目前已拥有2500余条实验资源,与初高中物理、化学、生物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相匹配,覆盖各主流教材版本,资源类型包括实拍视频、3D演示视频、3D交互课件、VR仿真交互课件、3D仿真测试、VR仿真测试等,能满足多种教学需求。 目前,央馆虚拟实验已率先在福州、武汉市汉阳区、成都、广州、银川、邯郸等全国6个实验区的68所中小学展开教学试点,未来还将走进全国更多中小学实验课堂,帮助老师们解决实验教学痛点,助力教育信息化升级。 拓展海外感知“中国方案”的智慧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教育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及深远影响,如何让孩子们在疫情下享受到最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成为各国政府一项棘手的问题。网龙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为教育需求国家开发了一整套数字教育解决方案。 以网龙旗下全球教育网络平台Edmodo为例。今年3月,Edmodo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官方推荐的学习平台之一。同时,Edmodo还被埃及教育部选定为国家K12教育体制的指定远程学习平台,为埃及2300多万师生提供远程学习支援。为了更好融入当地教育,Edmodo还为埃及提供了本地化的阿拉伯语版本,具备沟通、教育资源和视频分享、布置作业和测验等功能。此后,Edmodo也相继被泰国教育部、美国佛蒙特州教育厅、加纳教育部选定为合作平台。凭借强大的用户资源和课堂协作能力,Edmodo正在为受疫情影响的全球数千万师生提供远程教学帮助。 除此之外,网龙的数字教育“中国方案”还在尼日利亚、俄罗斯、塞尔维亚等国家落地生根。目前,网龙已与2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达成深度合作,成为闽企教育出海的先行者。
来源:长安欧尚官方 8月20日,长安欧尚X5首创将汽车行业高度保密的汽车封测实验进行了全网首场直播,实况呈现了 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极寒和耐久实验的细节和过程。 据长安欧尚介绍,在整车NVH测试方面,长安欧尚建立有两驱转鼓消声试验室、整车异响试验室、隔声性测量全消音室等NVH试验室。通过使用不超过25dB(A)的超自然测试环境、悬空房间、电子振动台等设备,保证用户拥有舒适乘坐环境。 在极寒测试方面,实验室可模拟-40℃超低温环境;在四通道模拟振动实验中,40多种路面的高精度载荷数据可还原多种路况,长安欧尚X5需要完成百小时的连续测试。此外,在耐久实验中,长安欧尚X5的车门需经历极限高低温、粉尘喷淋、玻璃升降、反向冲击等测验,官方数据显示,其车门的耐久度为10年以上。 事实上,封测实验广泛应用于网络游戏中。为了确保游戏在公测时更加完善和有趣,游戏公司通常会在测试过程中收集各种数据、BUG以及玩家提出的建议。封测实验包括一次封测、二次封测等,封测结束后则是内测、压测和公测。 长安欧尚的封测实验包括:三场封测,即NVH/极寒/耐久、高原、内饰开箱;两场内测,即动态测试、智能测评;一场公测,即全国媒体试驾测试。 长安欧尚X5是是长安欧尚首款运动型SUV战略产品,其基于长安运动型SUV平台MPA平台打造,搭载长安汽车全新NE15T蓝鲸发动机。新车目标消费群体锁定在25-35岁之间,尤以25-30岁为主,预计价格为8万-12万元,将在2020年年内正式推向市场。 未来汽车日报
导言 互联网时代,每天人们在网上共享的信息都是不计其数的,但其中只有很少的信息会获得人们的关注,并引发在线传播和讨论,绝大部分信息都会淹没于浩瀚的信息流之中。事实上,信息传播的效果和其内容本身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什么样的内容才能够抓住人的眼球,并促使大家对其进行传播和讨论呢?来自耶鲁大学的学者Brady等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他的研究表明,包含了道德和情感的内容更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力,进而使得这类内容能够获得更加迅速和广泛地传播。 标题:Attentional capture helps explain why moral and emotional content go viral. 作者:William J. Brady, Ana P. Gantman, Jay J. Van Bavel. 发表期刊和年份: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2020. 本文作者:蒙格斯智库 蔡鑫博士 研究背景 目前全球有超过30亿的社交媒体用,这些在线社交媒体环境通常被描述为“注意力经济”(Williams,2018),因为互联网上发布的内容必须突破巨大的噪音流才有可能被关注,我们的社交媒体新闻源充斥着漫天的广告、新闻、辟谣、激烈辩论以及社交网络的个人动态,这些都在为我们有限的注意力而竞争。因为关注内容是参与(例如分享、评论、喜欢)的必要前提,因此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稀缺资源,决定了哪些内容会吸引用户在线参与。简言之,内容吸引注意力的能力是获得大量受众的前提条件。 本研究通过三项实验探讨了相比于中性内容,道德和情绪内容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捕获更多的注意(实验一,实验二),并首次将实验室对注意力的测量数据与真实世界中的社交媒体分享行为联系了起来(实验三)。 实验设计及过程 实验一 实验一主要研究包含道德和情绪的内容是如何捕捉人的注意力的。通过测试AB(注意瞬脱)范式检验道德和情感内容是否比中性内容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AB任务模拟了许多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体验,因为他们在新闻提要中快速滚动帖子和消息。这项任务使我们能够对不同类型的语言捕捉注意力的能力进行精确的实验测试。 实验对象:选取51名本科生作为被试者,男生5人,女生46人,平均年龄19.66。 实验过程:被试者要求观察屏幕上一个一个出现的词语,每个词语出现的间隔时间是100ms,一共15个词语,其中13个为扰动词语,2个为目标词语((一个记为T1,另一个记为T2),T1始终未中性词语,T2有四种类型,分别是明显道德词语(如教堂、神圣)、明显情绪词语(如哭泣、悲伤)、道德-情绪词语(如憎恨、羞耻)和中性词语,每种类型56个试次。对T2识别的正确与否编码为二分变量并作为因变量,对每个试次进行观测并进行回归分析。 实验二 实验二试图复制实验一的发现,创建了一个AB范式的新版本,它更准确地模拟了使用社交媒体的体验。实验二向人们展示了一系列twitter上的真实信息,以模拟在他们的Twitter 中滚动的体验,测试在一个更加真实且包含更完整信息的情景中实验一所展示的注意力捕捉效应是否依然成立。 实验对象:选取56名本科生作为被试者,男生18人,女生38人,平均年龄19.54。 实验过程:实验的流程和任务与实验一基本一致,最大的区别在于,一是刺激的间隔时间增加到了110ms,二是所呈现的刺激不再是词语,二是完整的一条Twitter信息。 实验三 实验三的目的是评估实验室中对道德和情感词汇的关注与真实社交媒体传播中的转发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可测量的联系。这项研究是第一次尝试将实验室AB范式的数据与在线社交网络中的行为联系起来。 实验对象:来自Twitter的563312条有争议的政治信息(包括枪支管控、同性婚姻和气候变化)。 实验过程:本实验采用的词语来源于前两个实验,在全部120个T2词语中,每个词语都存在一个注意捕获分数。在来自Twitter的563312条信息中,保留了47552条至少包含一个T2词语的信息用于刺激。每条信息的注意捕获分数为该信息包含的全部T2词语的注意捕获分数的加总。 实验结果 (1)实验一的结果:相比于中性词,情绪和道德词语的注意瞬脱效应减弱了,即在有限的认知资源条件下,被试对于包含情绪和道德的词语辨识有更高的正确率,说明情绪和道德词语相较于中性词语在视觉注意中具有更高的优先级。 (2)实验二的结果:实验二完全重复了实验一的结果,说明在真实的社交媒体情境下,道德和情绪相关词语确实比中性词与有更高的视觉注意优先级。 (3)实验三的结果:推文的注意捕获分数与转发数呈显著正相关,有更高注意捕获分数的推文能获得更多的转发。 结论 本文通过三个实验,研究了包含情绪和道德的词语在实验室里测度的注意力捕捉能力和在社交媒体消息中被转发次数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包含道德和情绪的内容比中性内容更能捕获注意力;(2)这种注意力的捕获与真实社交媒体中的分享及转发行为有关。也就是说在真实的社交媒体中,包含道德和情绪的内容会获得更多人的讨论和分享。
导言 近日,ICE最新发布了一份公告,2020年秋季学期,国际留学生(F或者M签证持有者)需要至少上一门线下面授课程,否则将面临被驱逐出境的危险。留学生群体在美遭遇不公待遇的事件屡见不鲜,而实际上在美国,亚裔是少数族裔中的“模范生”,在美亚裔族人普遍教育水平良好,经济相对富裕,本科学位获得率远高于美国整体水平。但优秀的亚裔却似乎很难在美国公司成为领导,这种现象也被称为“竹子天花板效应”,这是受到种族歧视的影响吗? 麻省理工的Jackson Lu教授等学者观察到,同为亚裔,南亚裔人比东亚裔人更容易成为领导,美国知名公司高管中都经常能看到南亚裔人的身影。 在涉及11030名美国企业员工和MBA学生的一系列研究中,作者发现:第一,在美国每一百万南亚裔人中,有2.82名CEO,而在每一百万东亚裔人中,只有0.59名CEO;第二,通过被试者自主评价实验发现南亚裔人与东亚裔人在工作动力方面无显著区别,但“魄力”在其他方面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使南亚裔人更容易成为领导;第三,影响亚裔担任公司高管职位的主要因素是魄力而非偏见、工作动力与领导野心,这表明魄力是领导者被认为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超越种族歧视。 原文标题:Why East Asians but not South Asians are underrepresented in leadership posi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作者:Jackson G. Lu, Richard E. Nisbett, Michael W. Morris 发表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20) 本文作者:蒙格斯智库 实习研究员 孙梦鸽 研究背景 “竹子天花板效应”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影响亚裔领导力的原因究竟是种族偏见还是其他因素,需要实验加以验证。Jane Hyun是首先提出“竹子天花板效应”这一概念的人,由于亚裔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所以并不能将其混为一谈。但目前不清楚这一效应适用于所有亚洲人还是特定族群。和以往关于亚裔领导力的研究不同,本文的研究者独辟蹊径地比较了在美国的东亚裔人(如中国人、韩国人)和南亚裔人(如印度人、巴基斯坦人)。 关于可能导致“竹子天花板效应”的原因,研究者提出了以下三项: (1)种族歧视(prejudice) 最直观的解释就是种族歧视,美国社会对非白种人存在偏见。美国亚裔美国人调查(K. Ramakrishnan,2017)表明,南亚裔人由于肤色较深,体型样貌与中东人相似,在美国面临比东亚裔人更为严重的种族歧视。因此,如果种族歧视是天花板效应的主要成因,南亚裔人会比东亚裔人更难成为高管。 (2)工作动力和领导野心(work and leadership motivation) 亚裔成为模范生与其努力密不可分,研究发现东亚人在学业上比白人更为努力(A. Hsin,2014),但同时,亚裔也表现出了工作中惯于服从、缺乏主动性的特征。亚裔对理科方面的才华要优于管理方面。 (3)魄力(assertiveness) 魄力指的是一个人敢于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捍卫自己的权益。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人会比中国人更重视坚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挥自己的优势。这也是领导者普遍具备的一项素质。而东亚裔人更强调谦逊低调,这有可能被误解为缺乏自信和动力,或者能力不足。 本文报告了七项实验的结果,挖掘了南亚裔人与东亚裔人在职场的不同表现与特征,得出歧视和动力并不是南亚裔人领导力胜过东亚裔人的原因,真正关键的因素是魄力。 实验1 实验 作者收集了美国S&;P 500指数覆盖的大盘股公司从2010-2017年的CEO数据,比较了东亚裔人、南亚裔人和白人在这些公司中担任CEO的人数。其中,东亚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而南亚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家,且剔除混血人。 实验结果 图1 标普500公司中东亚裔、南亚裔和白人CEO占比情况 在这500多家公司的CEO中,每年平均有10.38名是南亚裔人,而东亚裔人只有3.5名。而且在美东亚裔人数显著高于南亚裔人数,约为其1.6倍,进一步拉开了差距。 按每个群体在美国的人口比例进行折算后,研究者发现在美国每一百万南亚裔人中,有2.82名CEO;而在每一百万东亚裔人中,只有0.59名CEO。 令人惊讶的是南亚裔人CEO的比例超过了白人,每一百万白人中,只有1.92名CEO,低于南亚裔人的2.82名。 实验2 实验 研究者在美国18家500强级别的大公司高层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调查了每一名被试现在是否在担任决策层或高级领导职务。一共包括858名东亚裔人和867名南亚裔人,平均年龄为39.23岁,其中48.2%是女性。 考虑到东亚裔人可能会由于更倾向回到自己的国家发展而对于在美国公司当领导更不感兴趣,研究者在数据分析中,不仅控制了出生国家、年龄、性别、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在本公司工作年数等变量,还控制了祖籍国家的人均GDP。 实验结果 相比于南亚裔人(29.5%),更少的东亚裔人(17%)在这些公司中担任高管。且不论被试者是否在美国出生,结果都是一致的。 这说明了东亚裔人和南亚裔人在美国领导岗位上确实存在差距,不局限于S&;P500公司的CEO职位上,在美国大公司的高层也很普遍。 实验3 实验 研究者在另外16家500强级别企业的员工中进行了调查,包括878名东亚裔人和797名南亚裔人,平均年龄为40.5岁,46%为女性。除了了解他们是否现在正担任高管职务外,还测量了他们的魄力和工作动力。 魄力的测量体现为:“我会在适当的时候发表自己的观点”,“我能够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坚持自己的立场”,“我愿意参与有建设性意义的人际冲突” 。工作动力的测量为:“我尽自己所能努力工作”,“我在工作中主动付出额外的努力”。 实验结果 南亚裔人比东亚裔人表现出了更强的魄力,更容易成为领导,即魄力在领导力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但是,两个群体的工作动力没有显著区别。 在那些尚未成为高管的职员中,相比南亚裔人,东亚裔人更不认为自己将来可能成为高管。 实验4 实验 由于在第三项实验得出的结论可能受自我评价产生的偏差影响,比如东亚裔人在自我评价时更谦虚,研究者对一所美国商学院的两届MBA学生(全体,不存在选择偏差问题)展开了调查,共包括1523名学生,其中292名是东亚裔人,149名是南亚裔人,765名是白人。 实验要求每一位学生要在自己的班级中,选出1-5名自己心目中的领导者。一个月后,每位MBA学生都随机匿名评估了班上至少4名同学的魄力,例如“X会在适当的时候表达自己的观点”。 实验结果 图2 魄力预测模型的多元线性回归 结果和前面实验的结果相同,魄力依然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比于白人,东亚裔人更少被提名为领导,反之,南亚裔人更多被提名为领导。 实验4消除了自我评价可能带来的信息偏差问题,通过他评机制再次验证了魄力在领导力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实验5 实验 为了探究领导野心是否会影响领导力,研究者用大样本以3639名商学院MBA学生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不同的是,研究者这次分析了通过官方竞选出来的MBA学生领导(如班长)的数据。作者还收集了另外1429名MBA学生的领导野心以及他们的GMAT成绩。 领导野心的数据来自于MBA学生在入学前的职业兴趣测评问卷,统计了每位学生对领导相关的职业(比如说CEO、工会主席、政府高层官员等)的兴趣程度。 实验结果 东亚裔人、南亚裔人、白人在领导野心上并没有显著的差异,说明领导动力不是他们在当选领导中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此外,东亚裔人和南亚裔人在GMAT入学考试成绩上也没有显著差异,均比白人成绩出色。再次验证了此前实验的结论。 实验6 实验 研究者通过实验6测量了东亚裔人和南亚裔人遭受的种族偏见的差异。 研究6a通过自我报告的方法测量了MBA学生感受到的种族偏见。研究6b则让非亚裔美国人设想7个日常生活的场景,通过评价社会距离来测量对于东亚裔人或南亚裔人的种族偏见。 实验结果 结果发现南亚学生比东亚学生感受到更多的种族偏见,这说明种族歧视的副作用并没有打破领导魄力的正向影响。 实验7 实验 实验招募了396名在美国出生的非亚裔人,让他们看一份东亚裔人或南亚裔人的简历,并决定是否愿意推荐其担任领导职位。简历内容相同,只有名字和族裔不同: A. Wang (中国)/ A. Kim (韩国)/ A. Patel (印度)/ A. Bakhash (巴基斯坦)。 实验结果 结果显示,即使非亚裔的美国人对南亚裔人有更深的种族偏见,但其依然会因为南亚裔人比东亚裔人更具有领导魄力,而更倾向于让南亚裔人成为领导。 结语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导致“竹子天花板效应”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人们直观感受到的种族歧视,也不是工作努力程度和领导者野心,而在于是否具备领导者魄力,是否敢于在工作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坚持自己的立场。 种族并不是限制人发展的天花板,勇敢的表达自己,彰显自己的能力与魅力才是通往领导的正确道路。我们可以尝试更主动地表达自己,给其他人留下有魄力、有领导力的印象,打破“竹子天花板效应”,走出更开阔的道路。
大师级的思想家和十几岁的小姑娘,有着相似的理念,这再次说明了人性的共同之处,共通之处。人是有可能摆脱心魔的沉沦,超拔而出的。如果没有这种意愿,人类的命运就是万劫不复。 上周的秦朔:我不知道走向哪里,只知道不能走向沉沦的最后,提出了人性到底是什么,人类能不能走出沉沦的问题。 问题提的有些悲观,但却是这几年和不少朋友交流时的共同忧虑,即感到社会的分化、分立、分裂越来越严重,能共享的价值(shared values)越来越少。从我的观察看,分化确实是一种现实,但社会中有如此强的鸿沟感、断裂感,社交媒体是放大与加强人与人冲撞的重要推手。 在社交媒体上,怼、滚、拉黑、污名化等情绪随处可见。很多的争论,不是为了就事论事,论事究理,真理越辩越明,而是借事对(怼)人,有争无论,有论无据,有据无实,所以不可能求同存异,最后都是分道扬镳。 其实没有胜利者,胜利者不过是坚持到最后的最能发泄者。 我有时想,如果人类有下一次大战,一定会先在社交媒体上酝酿与升腾。 这样的问题,是现实的折射,还是人性本就如此,社交媒体只不过提供了一个让真实的人性自由表现的空间?为什么社交媒体上有那么多不友善、猜忌、嘲讽、仇视的蹬踏动作,似乎只要“制造”出“敌人”并把他们骂得狼狈无语,就赢了,就兴高采烈。 这样的“赢”,赢的越多,内心越不安定,越嘈杂,越杂乱。 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孟子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王阳明说“明善是诚身的工夫”,意思都是人要自我反省,通过反省与合乎天道的道德观念相一致,这是最大的快乐。“乐”来自诚,来自自省后发现所思所为没有偏离良心。“乐”是一种合乎良心要求的满足。 《孟子·离娄下》举了颜渊的例子。“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别人都觉得颜渊太穷太苦,但他自己很满足,很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把愤怒发泄在别人身上,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这是我们古老文化中所认可的人格和快乐之道。 今天,国学热隔一段就来一波,国货潮更是方兴未艾,但扪心自问,我们能在日常生活中真的践行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吗? 将心比心,这是“恕”,就是一条基本的价值观。《论语》里有这样的对话: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性到底是什么?是善是恶,还是“无善无不善”的白板,抑或动物性和社会性的二重奏?人性是天定的还是后天习得的? 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贯穿着一部中国思想史。这里仅举三个思想家——孟子、荀子和王夫之的例子。 一是孟子,“性善论”的代表,他将人所含有的善的潜质视为人性。“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是“人之所以为人者”的“四端”,恻隐之心导向仁,羞恶之心导向义,辞让之心导向礼,是非之心导向智,所谓“四德”。 二是荀子,“性恶论”的代表,他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之生也固小人”。他的观点是,人的本性是“好利”,所以只会争夺,不会辞让;本性是“疾恶”(嫉妒憎恨),所以残杀陷害,让忠诚守信消失;本性是“耳目之欲”,“好声色”,所以淫荡混乱,让礼义法度不见。因为人性如此,所以“从人之性,顺人之情”,那是一定要出事的。 孟子和荀子的理解看似截然不同,其实也有相通之处,就是强调无论扬善还是弃恶,个人都要付出努力。孟子好学,荀子劝学。孟子讲修身,反求诸己,“求则得之,舍则失之”。人总是要有一点理想的,有人问:“士何事?”孟子答:“尚志。”再问:“何谓尚志?”答:“仁义而已矣。”孟子讲仁义,荀子讲礼义,荀子强调“今人之性恶”必须以“师法之化,礼义之道”去约束。 个人努力是重要的,外部环境也很重要。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说的是后天的学习环境。《孟子》提出“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说的是外部环境的引导性。 在人性善恶方面,我很喜欢王夫之的思想。 首先,他对人性的认识是“性者,生之理也。均是人也,则此与生俱有之理,未尝或异”。大家一样是人,所以仁义礼智的道理,“下愚”(下等愚笨之人)也不会湮灭;声色臭味这样的欲望,“上智”(上等智慧之人)也不会缺少。人就是理与欲的统一,二者可以结合而“不相悖害”。 其次,他提出“习与性成”、“日生日成”、“继善成性”,这是动态的人性观。人性不是先天命定、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先天之性”是“天成之”,“后天之性”是“习成之”,习行成习惯,习惯变习性。王夫之认为,阴阳二气流行于天地之间,人在和天地的互动中,“始以为胎孕,后以为长养”,“性者生也,日生一日成之也”。人性是一天一天长养起来的,不是一受成型的,人性是“未成可成,已成可革”。 王夫之还认为,人性源于善,善不可能通过别的途径获得,只有坚持“继”,方能成“性”。“继善”就是人把从天道获得的善保存巩固起来,凝结为自己的本质,有了这种内化的“善”,就“成”了。 我之所以喜欢王夫之,是因为他揭示了人性的“成与不成”,关键在于是否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继天之善,继之成之,以成己性。“不成未有性,不继不能成”,这是需要一生的磨砺的。 在简单梳理了思想史上的善恶论之后,我们重点谈谈恶。 在历史上,恶往往被认为是和个人不加节制的贪欲相关联的东西。近现代以来,由于人的价值被肯定和高扬,欲望的正当性随之被肯定,这构成了近现代商业文明的伦理基础。 与此同时,人类对恶的认识,开始更多和人与人的关系联系在一起。从人人平等这一近现代社会政治文明基石的角度看,恶,就是非人化,就是不把人当人,剥夺人的权利、自由与尊严,就是施害于人。而歧视、骚扰、欺凌、欺骗、压榨、暴力,以及制度性的资源分配不公,司法不公等等,则是恶的手段。 谈到恶,不少人都觉得自己是恶的受害者,经常被欺负,遭受不公。其实,恶之源埋在每个人心里。这有大量研究可作证明。 1963年,耶鲁大学心理学家米尔格伦主持了一个关于“权力服从”的实验,以测试人们的行为是更加遵从自己内心的道德,还是更服从权力。当时,实验组有偿招募志愿者,说要进行一项“惩罚是否对增强记忆力有帮助”的实验。 两组人分别扮演老师和学生,学生被绑在椅子上,手臂上用电线连着按钮,如果答错了,老师就给对方实行电击。电击按钮从15伏开始依次增大,分30档,最高电压为450伏(实际没有电流通过,经过表演培训的学生根据电压大小做出各种痛苦反应,展示给老师一方)。 整个实验的参与者超过1000人,从20岁到50岁,各种职业都有。但不管实验细节怎样变化,结果基本都是:近2/3以上的人选择对别人进行了最高电击。而在实验之前,在实验组承诺不披露结果的情况下,被采访的“老师”绝大多数都回答,不会对对方进行电击,“绝不会做出这种不人道的行为”。 虽然这一实验主要是为了揭示人们不敢违背权威(即实验组织者)的要求,但也反映出,人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实验组织者保证“老师”不承担责任),往往倾向于以非人道的方式,甚至是更强的力度,打击别人。 1971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金巴多做了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也证明,在强有力的系统及情景的支配下,好人也会作恶。参加实验的24名大学生被随机分为两组,进入到真实的监狱中,一组扮演狱卒,一组扮演囚犯。 狱卒配上警服、电棍、太阳镜,囚犯则脱光衣服,喷防虱粉,换上囚服。狱卒有权体罚不听话的囚犯。一开始没有什么问题,但很快两组人都进入状态。狱卒不断加大对囚犯的体罚力度,囚犯反抗被制止、被惩罚后,逐渐放弃反抗,越来越像真正的囚犯。 在这个过程中,残暴的狱卒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理所当然。只有极少数人抵抗住了压力,宁可放弃实验,也不作恶。 菲利普·金巴多教授后来写了一本书,《路西法效应》(The Lucifer Effect),路西法是《圣经》中恶魔撒旦的别名,他原是天堂中地位最高的天使,后来过度骄傲,带领1/3的天使叛变,战败后被锁入地狱,变成了撒旦。 没有随随便便的善恶,它们都潜伏在那里,就看外面是什么环境,有什么力量,把它们诱导出来。 最近我在思考人性善恶时,从中获得教益最多的是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斯蒂芬·平克所写的《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暴力为什么会减少》。 这本书会让那些对人性感到失望甚至绝望的人,能呼吸到一些新鲜空气。比尔·盖茨曾评价,这是他“这一生读过的最重要的书……它不只是一项历史学术贡献,还是一项对世界的贡献”。 平克将“暴力呈现下降趋势”作为人类历史最重大之事,因为“一个人如果时刻忧虑自己会被劫持、强暴和杀害,如果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设施可能在落成之际即被洗劫和焚毁,他就很难在生活中发展精美的艺术,很难学习和经营自己的事业”。他说,“如果这不叫进步,我不知道还有什么算是进步”。 今天依然存在很多暴力。“这些不长毛的猿猴到底给自己的同类制造了多少苦难啊!一旦想到这一点,内心就充满无法言说的痛苦。”平克说。 但是,“过去的世界更加糟糕”,“我们正生活在人类历史上最和平的时代”。平克指出,部落间战事的死亡率比20世纪的战争和大屠杀要高出9倍,中世纪欧洲的凶杀率比今天要高出30倍;奴隶制、残酷刑罚和滥用死刑曾经是人们生活中的常态,如今被废除了;发达国家之间已经不再发生战争,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战争死亡也只是几十年前的一个零头;强奸、家暴、仇恨犯罪、严重骚乱、虐待儿童、虐待动物——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减少。 20世纪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黑暗的世纪”,但平克强调,虽然20世纪死于战火的绝对人数是历史最高,但考虑到世界人口的总数,它还是最暴力血腥的世纪吗?19世纪初的拿破仑战争造成400万人死亡,中叶的清朝农民起义造成2000万人死亡,稍后的美国内战造成65万人死亡,早先南非祖鲁王国的沙卡王之治造成200万人死亡,南美洲的三国联盟之战消灭了巴拉圭6成以上的人口,在非洲猎捕奴隶、贩卖到美洲的过程,所造成的死亡人数远远超过了纳粹大屠杀。 …… 平克把暴力降低作为人类进步的宏观尺度,但他的出发点不是把历史演绎成“正义反抗邪恶”的道德传奇,而是试图说明在每一个历史阶段暴力降低的原因。比如近代的“人道主义革命”促进了暴力降低,原因在于印刷技术发达、书籍报刊的普及流通以及书报读者的大幅度增加。阅读使人可以设想他人的经验与感受,理解“他者”不一定是邪恶的威胁,从而减少残酷虐杀的意愿。 关于人性的善恶,平克并不假定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也不假定人性本身在历史上有过明显的变化、改善。他认为,人性中间有一些动机促使人向恶(“心魔”),也有几种动机促使人为善(“善良的天使”)。至于哪些动机会发挥作用,使人倾向于暴力或倾向于利他与合作,往往取决于环境因素的触发。 平克所说的人类“心魔”包括:捕食或工具性暴力、支配欲、复仇心、虐待狂、意识形态。人类的“善良天使”则包括:移情(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自制、道德感、理性。 究竟是哪些力量有利于人类的和平动机并驱使暴力成倍下降呢? 1、利维坦:即国家和司法垄断了武力的使用,可以化解掠夺性的攻击,抑制复仇的冲动,避免各方自以为是的自利式偏见; 2、商业:商业是各方都可以是赢家的正和游戏,技术进步使产品交换和思想交流可以跨越的距离越来越远,参与的人群越来越大,他人的生命也因此更有价值; 3、女性化:既然暴力主要是男性的消遣,提高妇女赋权的文化总是更少鼓吹暴力; 4、世界主义:包含识字率、流动性和大众媒体,都有助于人们换位思考,扩大同情的范围; 5、知识和理性:理性的滚梯使人们认识到暴力循环的有害无益,克制将一己之私置于他人利益之上的特权,并且重新审视暴力,将其看作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一场争夺胜负的竞赛。 平克的上下两卷巨著证明,人类在进步,进步源于暴力降低。 但是,暴力导致的苦难的减少,并不意味着人类已摆脱了所有苦难。饥饿、贫穷、疾病与营养不良、缺乏教育、天灾疫病、失业、制度性暴力(族群冲突、性别歧视、宗教斗争、劳动剥削、环境破坏等等),依然在不同的社会之间以及许多社会内部造成苦难。恶的表现形式没有历史上那么极端和血腥了,但非人化、不把人当人、不尊重人的情景可能更加日常化、普遍化了,从官场、商场、工厂、职场甚至到校园,特别是在社交媒体上。 恶和暴力依然存在,平克在书的最后说:“但是,当我们的行星按照引力的既定法则继续运行的时候,人类也在想法设法降低暴力的死伤数量,让越来越多的同胞能够在和平中生活。面对我们生活中的无数忧患,面对这个世界上继续存在的重重灾难,暴力的下降是一个我们可以仔细品味的成就,它让我们更加珍惜文明和启蒙的力量,因为是它们,让暴力的下降成为可能。” 最终,扬善抑恶靠的是文明和启蒙的力量。 这本书的译者安雯在《译后记》中讲了一个小故事,她女儿在美国高中十年级的英文课上,领到了B组的作文题“人类永远无法摆脱战争的梦魇”,A组的题目则是“人类可以消除战争,实现永久和平”。她在作文中写道:“最后的真相是,作为人类在进化中形成的本能、动机和多样性所产生的不可逆转的结果,战争毕竟是人类生活无法避免的事实。但是,尽管这一假设意味着(消除战争)无解,我们却绝不能停止探求。人类从这一挣扎脱身之刻,即是陷入万劫不复之时。战争永远无法彻底消除,但我们为消除战争所做的努力,却仍然能够为人类自己建立一个更好的世界。” 大师级的思想家和十几岁的小姑娘,有着相似的理念,这再次说明了人性的共同之处,共通之处。人是有可能摆脱心魔的沉沦,超拔而出的。如果没有这种意愿,人类的命运就是万劫不复。 世界正在大迷局之中,沉沦与超越有时只是一念之间。 一位年轻的企业家说:“人的思想是很容易被污染的,当你对一件事做判断的时候,你需要了解背景和事实,了解之后你需要的不是睿智,而是面对事实时是否还有勇气用理性、用常识来判断。常识是显而易见、容易理解的,但我们各种形成的偏见和个人利益的诉求蒙蔽了我们。” 从这一念到那一念,虽是一线之隔,却需要用一生去努力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