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8日讯 据重庆广电总台《第1眼》栏目近日报道,2017年,江先生在蔡家隆鑫爱琴海小区买了一套大平层。新房一放三年,江先生一直没空装修。最近,江先生终于抽出时间,开始操心起装修的事儿。不过他越装越觉得不对劲。墙打了是湿的,阳台下挖开全是水。 “这个墙打出来20天了,里面全是湿的,这儿以前是阳台,一挖下面都是水”,江先生说。 在江先生的新房里,记者看到,大部分客厅墙面已经被凿开,露出了红色的墙砖,而地面两个大坑里,积了不少的水。 江先生说他从今年四月开始装修,本来地砖都已经铺好了,但是刷墙的时候,发现墙体一直都是湿的。 “每次刷墙都发现它就渗湿不干,后来铲了,物业过来刷还是干不了”,江先生说。 不管怎么处理,墙面就是干不了,担心是水管破裂导致,开发商还找来了检测单位,不过并没有发现水管漏水。江先生推测,可能是开发商在回填时,用了湿土。 “以前这里面和下面全都是用湿泥巴填的,下雨天填的,而且墙壁,包括周围邻居的,都是发霉的”,江先生告诉记者。 在小区物管办公室,项目负责人杨先生介绍,他们自从接到江先生的反映后,已经多次联系开发商,由于防水工程保质期5年,江先生的房子还处于保质期内,所以开发商也派了一位工程负责人正在积极整改。 “我刚才也跟地产公司那边联系了,说也安排人在整改,有负责人在现场沟通这个事情,但好像整改的方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物管杨先生表示。 不过,江先生却说,他没见过这位现场负责人,也不知道具体的整改方案,为了进一步核实情况,记者与开发商方面取得了联系。 “负责人正在休年假,目前不在重庆”,开发商方面一位工作人员回应,并同意下周一双方坐下来把整改方案在交流一下。 江先生表示,接下来还会跟开发商协调处理,如果不能达成一致,他会向相关部门投诉。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8日讯 据浙江广电总台《1818黄金眼》栏目近日报道,家住杭州钱塘ONE小区的徐先生反映,他们那幢楼的一楼有一间地下室,一楼业主为了将地下室连通起来,把楼板凿穿了,他们觉得很不安全。 钱塘ONE小区位于杭州转塘,交付一年多了,业主徐先生住在小区7号楼,他说购买一楼的房子可以得到下方位于夹层的地下室。今年10月份,不少业主听到一楼传来的钻头打洞的声音。 “他想要打通一层和M层(夹层)中间的楼板,因为里面是钢筋结构的,所以用钻头打声音特别大,整个楼都听得到,我们下来就发现这个事情了,一开始是打了一个两米以内长宽的洞,打到下面,中间就露出钢筋部分的结构”,徐先生说。 徐先生表示,他们把情况反映给了小区物业——绿城物业杭州第四分公司杭州之悦商业服务中心,物业方面反馈,一楼业主施工没有得到相关单位审批,随后物业张贴了装修整改通知书。 通知书上写着,主要违章情况是:“破坏房屋结构及装修,危及房屋安全,要求暂停装修,恢复原状”。 “该贴的都贴了,发现还在接着进行动工,后来把那些贴的通知书也撕了,然后大概过来一个月左右,我们又发现这个事情了,发现已经打了3米乘3米这样的空间,已经破坏了整个房屋的结构,包括还打掉一根柱子,这个柱子对整个房屋结构肯定是有影响的”,徐先生告诉记者。 徐先生他们发现,位于夹层正下方的负一层出现了多条裂缝,他们担心一楼如此操作会影响到整幢楼的安全。 “以前还没有,现在裂缝越来越多,上周还没有这么多,过几天发现裂缝更多了”,徐先生现场反馈。 记者想找一楼的业主了解情况,敲了门但一直没有人回应。徐先生说一楼这套房子一直没有卖出去,还属于小区开发商杭州汇辉置业有限公司。 “就是开发商在做这个事情,物业也管不了”,徐先生告诉记者。 对此,物业表示,“房子卖出去了,肯定会来备案,但现在因为没有备案过,那肯定是开发商的”,物业徐经理表示,他们发了整改通知书之后,对方没有理会,之后物业把情况反映给了杭州西湖区住建局,住建局下达了责令停工通知书。 通知书上写着,该住户涉嫌违反《杭州市城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 记者查询到,这一条的内容是违法拆改,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 “住建局的停工通知书也给他们了,目前为止我们接到的消息是,住建局这边还在调查,开发商这边我们问了,好像是去过住建局了,说是销案销掉了,但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住建局没有给我们明确的回复”,徐经理告诉记者。 徐经理说,之后开发商又开始施工了,现在凿掉的楼板比之前还要大,已经有十多个平方。采访时,物业徐经理联系了开发商在小区的负责人,但对方没有接听电话,找到开发商的办公地点,对方无人办公。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1日讯据浙江广电总台《1818黄金眼》栏目近日报道,杭州一家中介的龚经理反映,今年7月31号那天,他带客户去美地长粼府别墅售楼处,之后客户买下来了两处叠排的下叠,但开发商拒绝给中介提成。 “本来提成按照合同签的是0.6%,这个客户买了两套,自己买一套,给她女儿一套,总共价值1000多万,买了下面的底排,中介费算下来6万来块钱”,中介龚经理表示。 中介的龚经理出示了新希望地产营销中心营销到访确认单,确认单显示,带客的时间是7月31号下午3点左右,上面有客户方女士,开发商询客岗钱某确认,和开发商置业股份严某某的签名确认。 记者陪龚经理来到新希望长粼府售楼处。保安认出了龚经理后,四名保安手拉手围成人墙拦住了他们,记者想进去核实相关情况,也同样被拦在了外面。 “反正你跟策划联系,策划说可以新闻采访才行,你跟他联系,跟我们说没用”,保安表示。但是记者询问该跟哪个策划联系,保安说,“我们也没有策划的联系方式”。 龚经理说他只有开发商置业顾问严某某的微信,当场通过微信通话联系对方,但对方不接。 在之前双方的微信语音沟通中,严某某是这样说的:“我后台查的时候,通过人脸识别查出来,这个客户是早于你带客那天的,所以客户就好像不能算给你们的,是这个样子”。 “这个我可以保证,他们是有监控的,7月31号之前,如果客户来过,这个单子我绝对不会要的”,龚经理表示。 开发商认为,购房者方女士在龚经理带看之前,自行到过售楼处,因此不算是龚经理带看的客户,所以就不能算提成。 现场龚经理联系了购房者方女士。“开发商正常应该给龚经理意向金的,因为他不介绍我去长粼府,我根本不知道在哪儿,第一次去是他带我去的,也是他跟我介绍长粼府的”,方女士说。 经记者询问,方女士再次表示,在龚经理带来之前,自己没有来过,“百分之百没来过”,目前房子都买下来了,网签都签过了。 “所以我们有时候真的、很无奈,没有办法的,我们没有办法来微幅自己的权益。钱在他们手上,他们说认,给你就给你,不给真的一点办法没有”,龚经理说。 售楼处的保安始终不让龚经理进去,同时也不肯告知记者到底应该联系谁,来对接采访的事。 龚经理表示,下一步他考虑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1日讯据浙江广电总台《1818黄金眼》栏目近日报道,王女士住在杭州江干区广大融城印象小区,她说,卧室阳台漏水漏了将近一年,家里窗帘都没法挂。 “你看一下,这两个阳台之间有一堵墙,中间渗水已经一年多了,上面一直在漏”,王女士说。 王女士提供了一段视频,是去年年底拍的,卧室阳台的顶部出现渗水,造成墙皮脱落,最后他们把窗帘盒拆了下来,一直就没挂窗帘。另外家里霉味很重,要经常开窗换气。 这幢楼共16层,王女士家在15楼,这个户型是错层阳台。从外面看,王女士家的两个阳台的顶就相当于顶楼阳台的。 “卧室阳台的顶上是镂空的,顶上是我们浇筑的,开发商说可能是我们浇阳台,把柱子打穿了,让我出一点钱,他们也出一点钱”,王女士告诉记者。 对此,杭州融城置业有限公司陈经理解释,“楼上房子的产权是我们公司的另外一家公司的产权,相当于就是一个业主”。 王女士说,当初包阳台是开发商和物业都认可的,楼上的房子被开发商租出去了,没包阳台。采访时楼上没人在。 王女士介绍,之前她和开发商租赁部协商,总维修费6000多块钱,费用四六开分摊,她掏了2400块钱,这笔钱转给了小区物业的王主任,可问题一直没解决,上周她又发现了新的漏水点。 “开始是一边渗水,物业说我有责任,我就给钱了,过几天另外一边也渗水了,这足够说明外墙有问题了,不是阳台的问题。物业怀疑是不是外墙裂了,用锡纸包起来了,然后还是漏。现在阳台有水也不渗,只有下雨天才渗水,现在就是找不到原因”,王女士说。 王女士认为,阳台漏水和外墙有关,她希望物业主任把维修费退回来,并把漏水问题处理好。 浙江广大物业融景公寓的王经理不接受采访,表示“会帮助解决的,该联系我们都在联系”。王女士报了警,随后又联系开发商,希望给个表态。 开发商陈经理表示,“物业确实也去修了”;不过王女士表示,如果确是我浇筑阳台造成的漏水,这个钱我出,但现在不是我的问题,我不能出这个费用。 “你浇筑阳台肯定要架梁,要钻孔,水是无孔不入的”,陈经理表示,王女士包阳台对渗水肯定有影响。后来,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都赶到了现场,民警把几方都带去了派出所。 目前,据王女士反馈,开发商负责人和她约了时间,双方见面再作沟通。
适当的“价格倒挂”就是开发商的销售策略,即便不“倒挂”,在渠道营销的配合下,也要制造出“倒挂”的景象。 李宇嘉 不仅是深圳,上海楼市也动不动就是“千人摇”!这是知名经济学者管清友微博分享上海同事买房的感慨。据他说,该同事“从夏天摇到冬天,第5次终于摇到了”。尽管外环外6.6万的均价着实有点高,但该同事觉得挺幸运的,因为认筹率高达518%,入围不容易,且买且珍惜。据统计,今年前10个月上海新房销售出现12次“千人摇”,认筹率超100%的项目65个。 其实,除了沪深外,今年在成都、杭州、南京、西安等地,新盘“万人摇”场景屡屡上演,罪魁祸首就是一二手房价格“倒挂”。众人排队,并非真正看好楼市,而是像新股发行市盈率“限制”下“打新”一样,普遍心态是“赚一票就走”。既然知道价格“倒挂”导致抢房,不利于预期稳定,有违市场规律,为何在新房预售环节,还要把价格限制得那么低呢? 毫无疑问,就是调控考核。今年9月,上海黄浦区豫园附近的露香园开盘,限价16万元/平方米出售,开发商中小股东反对,致信上海网上信访受理(投诉)中心称,“露香园别墅限价销售,不但无法惠及普通居民的需求,而且导致国家税费流失,也与“房住不炒”的背道而驰。”对此,上海房管部门回复,“新房销售应严格落实相关规定”,意指稳房价压倒一切。 但同时,地方对于“稳房价”的动力并不足。一方面,前几年地价上涨,这几年的房价也会上涨,“控房价”对开发商不公平。要知道,在城市政府眼里,拿地王的开发商为城市经济可是做了重大贡献的。笔者接触过一家开发商,对方称拿了地王后,全市开始限价,只好捂地。好在大家都有默契,做好事是不会被亏待的,以后有靓地出让、项目代建等,一定会记得。 另一方面,一旦新房大面积限价,开发商拿地的积极性就下降了,这可是坏兆头,比如旧改推不下去了(因为未来的房价覆盖不了成本);比如,等米下锅的很多政府项目(地铁、广场、商务区等)也没了动力;再比如,开发商以“双合同”规避限价,导致后面的精装修维权、质量和烂尾问题等等。总之,限价对地方来讲,是个非常不讨好的政策措施。 但是,楼市调控可谓从上到下一盘棋,又不得不为之。不过,这几年国家强调要素市场化配置、强调长效机制建设,赤裸裸限价就显得格格不入。所以,当调控风口来了,限价就严格起来;当调控压力小了,限价又松动一点,或悄悄地退出了,备案价就可以提高了。当然,开发商也心领神会,拿地成本高、能耗得起的,就等着限价松动,耗不起的只能接受限价了。 一般来说,年底和次年初,地方经济任务、税收考核都比较重,或房价涨幅未触及目标,或政策空窗,这时往往是限价松动或退出的时机。 价格“倒挂”,也是当下楼市的必然现象。现在,各地、各个片区都不缺房子,房价涨幅也在减缓,过去那种“开盘即热销”的抢房场景,一去不复返了,能激起大家买房热情的,非“买到即赚到”的楼盘莫属。但是,2015~2019年土地供应是史无前例的,新房在“跑步入市”。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是,楼市营销讲究“一炮打响”,开盘不能热销,就得接受遇冷的事实。 所以,适当的“价格倒挂”就是开发商的销售策略,即便不“倒挂”,在渠道营销的配合下,也要制造出“倒挂”的景象。另外,对各地来讲,新房卖得快,后续的地才有开发商愿意拿,城市更新、轨道交通等,才能推进下去。甚至,城市经济整个链条,才能运转起来。所以,对于一二手房价格“倒挂”,可谓是又爱又恨。总之,“倒挂”不合理,“不倒挂”又不行。
近日,地产圈有一则刷屏消息,杭州有近6万家庭报名“抢”900多套房,申请人数太多,开发商不得不包下网吧,24小时不间断审核购房资质。 粗粗一听,大有前些年房地产市场火热时、购房者通宵达旦排队购房的架势。同时,每次那样的消息背后,又时常听到开发商做局的消息。亦即为了制造房子畅销的假象,花钱雇用一些人当售房者排队购房。尤其在购房的人群中,大多是老年人以及从衣着打扮上看就是进城务工的人员。想一想,这么多老年人和进城务工人员购房,可能吗?一看就知道是托啊。也只有老年人和进城务工人员,才可能为了一两百元去通宵排队做托了。 也许,杭州的这次“抢”房消息,不像此前的那种排队购房,而只是登记购房。但是,供需比例相差如此悬殊,也不免会让人产生“水分”的质疑。即便这些房产的性价比再高,也很难达到如此程度。联想到近段时间以来,成都、南京等地也出现类似万人摇号景象,真的是房地产市场回暖的迹象?显然不是。就眼下的情况来看,房地产市场决不会出现如此火爆的现象,就算特殊楼盘,也不可能如此。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火爆的消息呢?当然是内外原因共同所致,是开发商充分利用了市场需求的机会,夸大了供需矛盾,“营造”了这样的气氛。想一想,10年前就已经拍下的地块,为什么到现在才去开发。按照正常情况,该块土地早就应当充公了。即使不被收回,其应当缴纳的相关费用和罚金,也早就“资不抵债”了。杭州市有关方面没有采取措施,一定是该地块本身存在问题。事实也是,十年多时间下来,该地的房价一直没有什么变化,开发商开发的内在动力不高,而是把注意力放到其他地块了。如果要计算财务成本账的话,该地块很有可能是亏损的。 也正因为如此,开发商为了把资金盘活,只能硬着头皮开发,并争取一些政策,比如冻资政策,就要比其他地区明显偏低。无房无贷的家庭冻资规模40万元,二套房家庭冻资规模80万元。因此,也就吸引了不少对此处房产关注的目光了。最终会有多少人选择购买,成交价格如何,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很难预料。而所谓的“抢”购风暴,也主要是开发商为了宣传需要,是摇旗呐喊者为其炒作的结果,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十分有限,对房价变动的影响也可以忽略不计。 殊不知,经历了多轮楼市调控洗礼,本轮楼市调控又已经很多年,且政策一直没有松绑、“房住不炒”的定位一直没有变化的情况下,购房者已经越来越成熟了,房价不可能再有大的变动,也不可能继续向上一个方向运行。特别是市场,整体仍然是低迷徘徊,没有上冲的迹象。就算开发商促销手段很多,部分商品房价格也出现了幅度不小的下调,仍然没能打动购房者。在调控中建立起来的、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理性的博弈心理,已让购房者能够与开发商进行心理大比拼,且让开发商感到内心越来越恐慌。 事实也是,不断加剧的资金紧张矛盾,也让开发商紧张的心理越来越强,无法再正面与购房者比拼,无法再与购房者进行利益博弈。碧桂园(港股02007)、恒大、万科等头部房企近两个月销售状况较好、商品房销售量较大,最主要的也是促销手段很多、房价下降很多。不然,也是无法达到销售目的的。这其中,地方政府不再干涉房企降价售房,是让开发商能够更加自由选择售房策略的良好现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开发商一定会进一步通过降价等手段加大促销力度,力争多回笼一些资金,避免出现资金链断裂现象。 而从近一段时间以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来看,有两种现象是不能忽视的。一是百城商品房库存连续17个月上升,即便上升幅度不大,如此长时间的上升,也不是什么好事。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库存压力很大。二是头部房企拿地热情恢复,而拿地的重点则放在少数一二线城市的优质地块。一边是库存增加,一边是拿地热情上升,这种矛盾格局,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房地产市场的洗牌时刻来了,大型房企凭借着资金优势和品牌优势,将对中小房企展开一次大兼并、大绞杀。杭州等地出现的个别地块火热现象,不排除是“胜利大逃亡”,目的就是避免被头部房企绞杀。而头部房企之间,则会结成一定的利益联盟,阶段性地共同应对市场变化,而不会像过去那样独立竞争。
林振兴 9月16日15时,“天猫好房成立暨阿里易居联合战略发布”在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举行,百位房地产董事长CEO总裁参会。 花样年董事会主席潘军认为,地产最核心的是客户,想要更深入了解客户,我们需要更多的一些工具。现在数字化是了解客户消费习惯、消费趋势最有价值的一项技术,所以在物业管理、营销、客户服务等方面,都需要用数字化来帮我们分析客户的维度,只有精准了解客户的消费趋势、消费爱好,我们的产品才有更好方向。 他补充道,未来对于全国性的开发商来讲,需要更精准的工具和系统来为我们的投资决策,为我们的产品设计、采购、营销以及后续服务提供一个系统性平台,这个平台就必须是用数字化来进行的,先要做的是数字化的分析,只有把数字化的分析结果不断迭代,我们才能更好为客户提供适应未来的产品和服务模型。 每家开发商有自己的数字化方式,但一定要加入自己的特色,才会形成一个更丰富的房地产市场,而不是简单的去复制同行或者过往经验。 但潘军表示更重要的的是,未来开发商要有数字化的思维逻辑,而不是靠过往经验,“过往我们都是对线下进行问卷调研,但实际上,线上数据的收集往往能有更多的维度。房地产是一个空间和体验相结合的行业,只有把线上的数据和线下的行为、管理以及服务结合到一起,才能够适应未来消费者的需求。” 谈及阿里和易居合作的天猫好房平台对行业产生的影响,潘军称,天猫和易居都在华东,这个区域目前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它有非常强悍的消费力,用这样的一个平台来辐射全国,我认为是有着先天性的优势的。一个是房产专家,一个是数据专家,两个相互结合,是应对未来趋势的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