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永兴材料发布了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公告书,公司可转债项目于7月8日起正式挂牌交易,募集资金总额7亿元。据悉,项目募集资金主要投向不锈钢技改项目、年产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120万吨/年锂矿石高效选矿与综合利用项目,公司不锈钢、新能源双主业项目持续推进,锂电业务成为公司业务发展新动力。 下游扩产持续推进 新能源项目稳步进行 2019年,永兴材料的新能源布局取得初步成效。据了解,公司碳酸锂项目设计产能1万吨/年,项目分为两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涉及产能5000吨。公司项目进展顺利,已由项目建设阶段进入正式运营阶段,已向行业内部分龙头企业实现批量供货。公司1号线前期已经进入连续生产阶段且达产,2号线也于近期全面达产。该项目日均产量已超30吨/天,目前两条线均已按照设计产能予以生产。 从长期来看,新能源产业符合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最新信息显示,新能源下游行业扩产持续推进。 具体来说,戴姆勒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在5月25日晚间在线上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加快电动车产品攻势,按照规划,奔驰计划投资超过10亿欧元打造一个包括中国、德国和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内的电池生产网络,目前,该计划中已经落成或在建的电池工厂有9家。 此外,近期,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入股中国动力电池电芯制造商孚能科技,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据悉,在计划中,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将投资数千万欧元,换取孚能科技约3%的股份,双方将共同研发高新电芯技术,孚能科技将在德国东部的比特菲尔德-沃尔芬建造一座动力电池电芯工厂。 永兴材料方面表示,碳酸锂作为锂电产业链中上游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产品之一,公司抓住行业下游持续发展的机遇,通过此次可转债项目加快投入,有望逐渐确立在电池级碳酸锂领域的行业地位。 不锈钢技改提效降本 持续发力提升盈利能力 自成立以来,永兴材料专注于不锈钢主业,以专业化、差异化、特殊化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提升行业地位,目前在不锈钢棒线材国内市场占有率列第二位。近几年,永兴材料稳定生产,优化产品结构,完善提效降本工作,不锈钢业务稳步发展。 具体来看,永兴材料的连铸较模铸提高产能10%以上,即每吨钢增加100公斤以上产品,此次技改将约6万吨产能的模铸生产设备改造为采用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连铸机,同时保留原有的约4万吨钢水模铸产能,用于生产特殊钢、耐蚀合金产品。改造完成后,炼钢一厂产能实现3-4万吨的提升,预计实际产量将接近10万吨。 技改项目中提及,永兴材料炼钢一厂现有模铸工艺的成材率目前约为86-88%,而公司目前炼钢二厂采用连铸工艺的成材率已稳定98.5%以上,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对于奥氏体不锈钢来说,成材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相当于对炼钢——轧钢全流程能耗降低1.3%,金属料损耗降低0.2%。同时,连铸工艺对提升钢材纯净度具有积极推进作用,有利于超超临界火电用钢、超级奥氏体不锈钢、镍基合金等产品的质量提升,有望进一步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7月6日,上交所发布的科创板上市委第51次审议会议结果显示,天能股份首发上市申请获得同意。 天能股份作为国内绿色电池行业领先企业之一,目前已形成“铅蓄+锂电”的双产品体系,并已发展成为国内电动轻型车动力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 近年来,天能股份不断加快大数据及信息化平台建设,推动智能制造升级。凭借物联网大数据推动数字化转型,天能股份成功建立以装备为基础、以信息化系统为载体、以订单为导向的智能化高效生产模式,逐步实现“数字天能”、“智慧天能”目标,主动拥抱大数据,探索物联网、5G技术和人工智能,以数字化促转型,不断提升企业智造水平。 此次发行,天能股份拟募集资金35.95亿元,将投向绿色智能制造技改项目、高能动力锂电池电芯及PACK项目、大容量高可靠性起动启停电池建设项目、全面数字化支撑平台建设项目、国家级技术中心创新能力提升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让天能股份耗资8.53亿元的高能动力锂电池电芯及PACK项目承载了公司产线升级迭代,满足未来市场需求的重任。同时,该项目也将有效提高公司产品的竞争力,有助于公司扩大业务规模,通过资源聚集效应吸引更多的优质客户。 天能股份方面表示,未来将稳步发展铅蓄电池业务,奠定全球领先地位;大力发展锂离子电池业务、加深产业布局。同时,公司将积极向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延伸、紧跟行业前沿技术,提前布局新型电池产业。公司积极引进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领域的研发人才,目前已开始“燃料电池金属板电堆”、“商用车用大功率石墨板电堆的开发”等燃料电池的研发项目。
大连圣亚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圣亚”)的前路再添一抹阴云。5月27日晚间,大连圣亚发布公告回复了上交所就2019年年报提出的问询函,披露了镇江大白鲸魔幻海洋世界、大白鲸千岛湖文化主题乐园水下世界项目等四大在建工程的相关进展。 公告显示,目前这四个在建项目,由于资金筹措时间较长、审批流程、配套工程施工延迟等原因均出现了无法按计划推进、进展放缓等现象,有项目甚至已经计划将二期整体转让,公司尽量不再继续投入了。 “如今,大连圣亚的处境已经十分艰难了。”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感叹道,四大项目集体放缓,已经能够充分说明该公司的资金链紧绷到一定地步了。 此前,大连圣亚业绩已经不乐观。2019年大连圣亚营收为3.19亿元,同比下降8.32%。值得关注的是,根据年报,大连圣亚资产负债率达60.67%,财务费用为2247.63万元,同比增8.32%,占扣非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52.53%。 “大白鲸计划”曾肩负着大连圣亚的转型重任。公开信息显示,“大白鲸计划”诞生于2012年。专家分析指出,当时公司主要营收阵地大连及哈尔滨项目客源承压,较为单一的营收模式和过于依赖门票的现状让大连圣亚萌生“变”意。为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大连圣亚与大连出版社、大白鲸世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合作方拍板定案,制定发起了“大白鲸计划”,欲以此作为转型突破口,打造一个海洋主题的全文化产业链项目,其中上游为原创儿童文学,中游则是动漫、游戏、演艺等内容,下游为海洋馆、主题乐园。 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海洋主题公园一旦形成知名IP,能够极大地丰富其自身产业链,打通上下游,实现转型发展。因此大连圣亚押宝“大白鲸计划”,也是希望借此跳板向全产业链进发。 但林焕杰也直言,目前国内基本还没有真正成功建立这一模式的海洋型主题公园。海洋主题公园其实是一种很难复制的游乐模式,一般此类主题公园的IP培育难度较大,且需要大量的时间。 “也正因如此,海洋主题公园很少有知名IP,有些甚至没有IP。和迪士尼等主题公园不同,海洋主题公园以观光游览为主,内容相对固定,对越来越多寻求多样化、沉浸式娱乐体验的游客来说吸引力有限,”林焕杰分析称,“只有项目本身得到了一定的市场认可,IP才有价值,从而转化为流量。” 对于大连圣亚的未来,周鸣岐分析,大连圣亚通过暂停项目来减少损失是一个相对理性的决策,因为现在该公司即使能利用现有资产贷到款,折价率应该也会相对较高,而这只会让大连圣亚的财务状况愈发不健康,“接下来,如果有愿意抄底的‘接盘侠’入局,对于大连圣亚来说,或许可以甩掉包袱、断臂求生”。 林焕杰则认为,未来大连圣亚应该专注于“做自己”,“如长隆、海昌等,自身已经成为了一定的品牌IP,在一定体量下,就算没有知名的动漫、周边、影视形成的光环,项目本身也能形成良性的营收。未来大连圣亚或可将重心落在擅长的领域,同时在落地项目时也需充分考虑区域因素、当地游客兴趣取向、周边相似项目密集度等因素,稳扎稳打、保证资金健康,再谋求进一步发展”。
7月6日晚间,大禹节水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甘肃大禹节水集团水利水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工程公司”)与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水北方”)组成联合体成为张家口市怀来县洋河二灌区节水综合改造工程EPC总承包及运营维护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第一中标候选人。 其中,中水北方承担项目初步设计(含勘测)、施工图纸设计和施工全过程的设计服务;工程公司承担设备材料采购及安装、工程施工、工程竣工验收、运营维护。 公告显示,该项目暂定投资总额为3.14亿元,项目建设资金的70%来源于中央预算内资金,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自筹占30%。 此次项目的运作模式为EPC+O模式,即工程总承包+运营模式,运营维护期为合同完工验收后10年,不包含建设期28个月。 项目建设内容为张家口市怀来县洋河二灌区节水综合改造工程,涉及新保安、大黄庄、西八里3个镇,及鸡鸣驿、东八里2个乡,共计35个行政村街。项目改造节水灌溉面积8.2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常规渠道灌溉面积6.7万亩。主要建设任务包括:渠首工程、骨干渠系、田间工程、信息化工程、生态化治理工程、高效农业示范基地等内容。 大禹节水表示,该项目建设内容涵盖高效节水灌溉、生态化治理、信息化建设以及各项目建成后的运维服务管理,全面覆盖了公司主营业务范围,是公司综合实力的又一次验证。该项目正式中标后若能顺利实施,将有利提升公司在永定河流域地区的市场影响力,丰富和提升公司在现代化灌区改造中的综合技术水平和能力。同时也使得公司的EPC+O模式在现代化灌区改造中得到推广和复制。
7月4日,风范股份(601700)发布公告称,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输变电项目2020年第一次35-330千伏线路装置性材料协议库存及2020年第三次线路装置性材料招标采购铁塔及构支架活动中公司为包3、包82、包150、包192及包10、包40、包86的中标人,上述7个标包中标金额约1.92亿元,约占公司2019年经审计的营业收入的6.54%。 谈及项目中标对公司的影响,风范股份表示,上述项目中标后,其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对公司2020年经营业绩具有积极影响,但不影响公司业务的独立性。需要注意的是,公司尚未签署正式合同,上述项目的执行期限以签订的正式合同为准。
人民网哈尔滨7月3日电(杨雪楠)2020年上半年,黑龙江省国资委出资企业省建投集团累计实现新签合同额310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省内占比49.6%、省外占比46.6%、国外占比3.8%,在手订单735亿元。参与股权类投资省“百大项目”6个,中标投资额160亿元。 建投集团龙建股份(600853)紧盯行业市场优质订单,统筹实施“投资+投标”双轮驱动的市场拓展模式,市场开发成果丰硕,总计中标96个项目。其中国内项目88个、海外项目4个、投资项目4个,累计中标额146.7亿元,涵盖了公路工程、市政、危桥改造、棚户区改造、乡村基础设施等工程。成功中标省“百大项目”哈尔滨至肇源高速公路土建工程项目11个标段,中标额26.9亿元,并取得内蒙古乌审旗省道215线通史至海则畔(蒙陕界)段PPP项目和五大连池至伊春汤旺河公路沾河林业局至大平台段改扩建工程PPP项目的建设资格,投资额分别为12.2亿元和2.3亿元。 建投集团建工集团抢抓省“百大项目”重大机遇,积极跟进公共卫生、应急救治、养老康养、保障性住房和新基建等项目,总计中标101个项目,累计中标额99.6亿元。 建投集团龙江安装集团通过巩固扩大省内市场、深度开发省外市场、精准聚焦国外市场,总计中标307个项目,中标总额35亿元。 建投集团水利水电集团深入谋划省外市场布局,总计中标169个项目,签订合同总额约为25.7亿元。 (责编:张齐、李忠双)
7月3日晚间,利民股份披露了2020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告显示,受益于报告期内主要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量价齐升,以及威远资产组业绩并表所带来的利润增长,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归属净利润2.88亿元-3.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5%-55%。 与此同时,利民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子公司内蒙古新威远生物化工有限公司(下称“新威远”)、利民化学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利民化学”)因业务发展需要,计划投资一批重大项目。其中,新威远拟投资建设新型绿色生物产品制造项目(包括年产500吨多杀霉素、500吨泰乐菌素、500吨截短侧耳素)、年产500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新建项目;利民化学拟投资建设年产12000吨三乙膦酸铝原药技改项目、年产10000吨水基化环境友好型制剂加工项目。上述项目总投资额预计为14.79亿元,建设周期为1-3年。 提及本次投资的目的及影响,利民股份表示,本次投资符合公司研发和生产绿色、环保型产品的发展战略,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公司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杀菌剂和环境友好型制剂产品方面的优势,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不断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项目建成后有利于公司扩大生产、业务规模,提升综合盈利能力,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将对公司未来经营产生积极影响。 除此之外,利民股份表示,根据战略发展规划和未来资金需求,公司准备筹划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对相关事项进行研究论证,具体方案需经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及相关监管部门审批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