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主办,新浪财经、中国企业家、中房网、中物研协联合主办的“行稳致远——2020(第四届)中国地产经理人评选”网络报名正式启动。10月19日,景瑞武汉公司张建获提名,成为“2020中国地产经理人100强”候选人。 张建,现任景瑞武汉公司总经理。 自2017年首届中国地产经理人评选启动以来,受到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已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房地产行业评选活动。据了解,2019年,在房产领域,地产经理人评选不仅覆盖一二三线约60城市,还有近100个四五线城市,近300家中国主流房地产企业参与评选。在家居领域,近50城市超500名候选人参与,覆盖200家主流家居企业,包括国内知名装饰公司、家居建材、智能家居、家用电器等一流品牌企业。在物业领域,覆盖范围更广,中国物业经理人评选的候选人来自头部的500多家物业公司,总计70403个物业社区。 整个评选流程坚守公平、公正和公开原则,通过公开推选、专家评审团、网上票选以及专业研究机构资料评审等环节,最终评选出六大榜单,分别是房产类:《2020中国十大地产年度CEO》、《2020中国地产经理人100强》;家居类:《2020中国十大家居年度CEO》、《2020中国家居品牌经理人100强》;物业类:《2020中国十大物业年度CEO》、《2020中国物业经理人100强》,并在12月12日举办盛大的颁奖典礼。 参与2020(第四届)中国地产经理人评选,为中国地产经理人加油! 点击参与提名:2020(第四届)湖北区域地产经理人评选启幕
由主办,新浪财经、中国企业家、中房网、中物研协联合主办的“行稳致远——2020(第四届)中国地产经理人评选”网络报名正式启动。10月19日,大华武汉城市公司胡斌获提名,成为“2020中国地产经理人100强”候选人。 胡斌,现任大华武汉城市公司总经理。 自2017年首届中国地产经理人评选启动以来,受到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已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房地产行业评选活动。据了解,2019年,在房产领域,地产经理人评选不仅覆盖一二三线约60城市,还有近100个四五线城市,近300家中国主流房地产企业参与评选。在家居领域,近50城市超500名候选人参与,覆盖200家主流家居企业,包括国内知名装饰公司、家居建材、智能家居、家用电器等一流品牌企业。在物业领域,覆盖范围更广,中国物业经理人评选的候选人来自头部的500多家物业公司,总计70403个物业社区。 整个评选流程坚守公平、公正和公开原则,通过公开推选、专家评审团、网上票选以及专业研究机构资料评审等环节,最终评选出六大榜单,分别是房产类:《2020中国十大地产年度CEO》、《2020中国地产经理人100强》;家居类:《2020中国十大家居年度CEO》、《2020中国家居品牌经理人100强》;物业类:《2020中国十大物业年度CEO》、《2020中国物业经理人100强》,并在12月12日举办盛大的颁奖典礼。 参与2020(第四届)中国地产经理人评选,为中国地产经理人加油! 点击参与提名:2020(第四届)湖北区域地产经理人评选启幕
10月19日,国际现代建筑遗产理事会中国委员会主席、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刘克成先生受聘担任2020(第四届)中国地产经理人评选陕甘宁区域评审。国际现代建筑遗产理事会中国委员会主席、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刘克成 刘克成,出生于1963年,1984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现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兼任国际现代建筑遗产理事会中国委员会主席、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展示与阐释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设计,设计作品多次获奖并在国内外展览。 2020年10月10日,由主办,新浪财经、中国企业家、中房网、中物研协联合主办的“行稳致远——2020(第四届)中国地产经理人评选”网络报名正式启动。本届评选,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三大行业协会进行指导,研究院、克而瑞研究中心提供研究支持、易居研究院、北京大学不动产研究鉴定中心、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提供学术支持,界面、证券市场周刊、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等主流财经行业媒体作为支持媒体一起参与报道。 这是中国房产、家居和物业三大行业涉及亿万中国人居住品质的第四次全行业经理人评选,评选紧扣行业发展主旋律,以“稳健经营、高质发展、用心筑家和社会责任”为主题,旨在挖掘中国房地产行业内最优秀的经理人,推动中国房地产人物库建设和行业健康发展。 11月2日至22日为中国地产经理人100强区域评选阶段,从11月23日开始进入全国评审阶段,十大地产年度CEO专家评审预计11月底举行。 专题详见:2020(第四届)中国地产经理人评选
10月19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系主任、博士张炜先生受聘担任2020(第四届)中国地产经理人评选陕甘宁区域评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系主任、博士张炜 张炜,男,博士,副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系主任。主要从事房地产业绿色发展与机制创新、建设项目投资决策与分析等相关教学及科研工作。主持和参参与住建部软科学、陕西省各类纵向课题及工程咨询项目3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陕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技术经济学》负责人。 2020年10月10日,由主办,新浪财经、中国企业家、中房网、中物研协联合主办的“行稳致远——2020(第四届)中国地产经理人评选”网络报名正式启动。本届评选,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三大行业协会进行指导,研究院、克而瑞研究中心提供研究支持、易居研究院、北京大学不动产研究鉴定中心、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提供学术支持,界面、证券市场周刊、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等主流财经行业媒体作为支持媒体一起参与报道。 这是中国房产、家居和物业三大行业涉及亿万中国人居住品质的第四次全行业经理人评选,评选紧扣行业发展主旋律,以“稳健经营、高质发展、用心筑家和社会责任”为主题,旨在挖掘中国房地产行业内最优秀的经理人,推动中国房地产人物库建设和行业健康发展。 11月2日至22日为中国地产经理人100强区域评选阶段,从11月23日开始进入全国评审阶段,十大地产年度CEO专家评审预计11月底举行。 专题详见:2020(第四届)中国地产经理人评选
由主办,新浪财经、中国企业家、中房网、中物研协联合主办的“行稳致远——2020(第四届)中国地产经理人评选”网络报名正式启动。10月20日,振江集团中山公司总经理朱泽波获提名,成为“2020中国地产经理人100强”候选人。振江集团中山公司总经理朱泽波 自2017年首届中国地产经理人评选启动以来,受到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已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房地产行业评选活动。据了解,2019年,在房产领域,地产经理人评选不仅覆盖一二三线约60城市,还有近100个四五线城市,近300家中国主流房地产企业参与评选。在家居领域,近50城市超500名候选人参与,覆盖200家主流家居企业,包括国内知名装饰公司、家居建材、智能家居、家用电器等一流品牌企业。在物业领域,覆盖范围更广,中国物业经理人评选的候选人来自头部的500多家物业公司,总计70403个物业社区。 整个评选流程坚守公平、公正和公开原则,通过公开推选、专家评审团、网上票选以及专业研究机构资料评审等环节,最终评选出六大榜单,分别是房产类:《2020中国十大地产年度CEO》、《2020中国地产经理人100强》;家居类:《2020中国十大家居年度CEO》、《2020中国家居品牌经理人100强》;物业类:《2020中国十大物业年度CEO》、《2020中国物业经理人100强》,并在12月12日举办盛大的颁奖典礼。 参与2020(第四届)中国地产经理人评选,为中国地产经理人加油! 点击参与提名:2020(第四届)地产经理人评选启幕
投资要点 2020年3季度实际GDP同比为4.9%,季调环比2.7%。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6.9%,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3.3%。我们对此点评如下: 9月及3季度宏观数据:经济仍在回升期。3季度实际GDP单季同比从3.2%上升至4.9%,使累计GDP同比年内转正。从支出法的角度来看,最终消费拉动年内首次转正,净出口拉动进一步上升,而资本形成拉动回落。而9月的工业、投资和社零数据也仍在改善的轨道上,工业增加值的超预期主要在制造业部门,特别是汽车、电子、机械等行业;投资中,基建的拉动下降,地产高位稳定,而其他投资进一步上升,制造业投资虽然同比回落但环比仍高于其季节性规律。社零仍然延续从必需到可选消费品的趋势,商品和餐饮同步改善。 经济的整体好转中也开始出现一些边际变化。 •季调后产销率持续回落及出口交货值转负值得关注。一、尽管9月统计局公布的工业产销率上升,但经过季调后,工业产销率的数据连续3个月回落,可能指向生产速度快于需求改善,如果这一状况持续,可能会因供需错配带来库存的上升和价格的下压压力。二、尽管生产、需求数据两旺,但是出口交货值当月同比的转负却与出口、生产等数据并不匹配,值得后续关注。 •地产新开工、施工单月增速为近5个月来首次转负。8-9月,针对地产的一些政策调整的媒体报道陆续出现,主要针对地产开发商“降负债”,以及银行可能收紧地产相关的资金等,可能会影响地产开发商的投资意愿和能力,也会打断销售到投资的传导逻辑。 往后看,政策预调微调下,4季度经济或为此轮复苏的环比高点。从货币和财政来看,疫情后的各类托底政策正逐渐回归常态。我们在《又超预期的社融背后,预调微调也已出现》中提到:“企业融资的超季节性幅度已经在减小,政策逐步常态化,社融增速可能在4季度见顶”。在更早的报告《波动加大,资产布局期》中,我们也曾提到:“政策变化可能带来地产部门出现拐点,疫情后复工复产带来的经济增长的高速阶段正在逐渐过去”。因此,尽管从同比的角度来看,明年1季度才是经济的顶,但从环比的角度来看,随着政策逐渐回归常态,叠加前期赶工、填坑的最高峰过去之后,宏观经济各类数据的环比高点大概率将出现在今年4季度。 风险提示:美国大选不确定性,欧洲二次疫情风险。 3季度经济:消费、净出口拉动上升, 资本形成回落 3季度GDP:消费、净出口拉动上升,资本形成回落。3季度实际GDP同比4.9%,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参考报告20200930《9月出口或仍偏强》),但低于市场5.2%的预期。从支出法来看,呈现消费、净出口拉动,而投资回落的格局。 •最终消费:最终消费对当季GDP的拉动年内首次转正,从2季度拖累2.35%变为拉动1.70%,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改善,以及3季度第三产业当季同比转正相一致。 • 资本形成总额:资本形成总额的拉动则较2季度的5.01%有所收窄,为2.60%,资本形成总额分为库存变化和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而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与月度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在统计口径上也具有差别。根据2-3季度工业库存的情况来看库存经历先上后下的走势,或是资本形成总额拉动放缓的原因之一。另外,资本形成总额为实际值,而固定资产投资为名义值,因此或还有价格因素的影响。 •货物和服务净流入:货物和服务净流入对GDP的拉动从2季度的0.53%上升至0.60%,净出口对经济拉动主要在于一方面我国在疫情后恢复较快,全球出口分额被动提升,另一方面在于跨境旅游受限而服务项逆差大幅收窄。 工业:超预期的增长背后 有一些值得关注的不确定性 受益于内外需环境的改善,制造业生产速度较快。9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由前值5.6%升至6.9%,超过市场预期,推升累计同比至1.2%。从分行业的数据来看,受益于内外需的持续改善,制造业生产增速高于整个工业生产,其中汽车、电器机械、金属制品增速较快 ,而部分前期增速为负的行业在9月也出现了转正,比如农副食品和其他交运设备行业。 但也有一些值得关注的不确定性。一、尽管9月统计局公布的工业产销率上升,但经过季调后,工业产销率的数据连续3个月回落,可能指向生产速度快于需求改善,如果这一状况持续,可能会因供需错配带来库存的上升和价格的下压压力。二、尽管生产、需求数据两旺,但是出口交货值当月同比的转负却与出口、生产等数据并不匹配,值得后续关注。 投资:累计增速首次转正,地产支撑仍存在 投资累计增速年内首次转正,地产仍是主要支撑,基建拉动回落。9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由前值-0.3%转正至 0.8%,当月同比企稳于7.5%左右,而从其环比季节性规律来看,9月的环比增速仍然明显高于2015-2019年的平均水平。9月,房地产、基建(旧口径)、制造业、其他投资对单月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拉动分别为2.24、1.26、0.89、3.09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投资仍是对投资的最大支撑;基建投资拉动连续第四个月回落,我们此前也指出过随着经济内生动力的增强,托底政策的诉求回落;其他投资随着经济内生动力的增强,扣除卫生教育类的剩余行业增速也在回升。 •制造业投资环比超季节性规律,同比数据回落有一定基数因素。9月制造业投资同比较8月有所回落,但并不意味着制造业投资的再度走弱。8月制造业投资的大幅反弹有基数,以及7月洪涝后对投资节奏的影响。而比较今年9月和2015-2019年9月制造业投资的环比来看,9月环比仍然高于往年水平。 •房地产投资之后可能面临一些变化。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单月同比进一步上升,达12.0%。我们此前指出从房地产开发投资结构看,今年以来对其支撑最大的是土地购置费,尽管9月地产开发投资细项还未公布,但从对土地购置有领先性的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数据看,9月这一数据应还在改善。尽管单月来看,个人按揭和定金预付款对开发投资资金的拉动有所回落,但这里面有一定的基数因素,且地产销售仍然不弱。然而,9月地产相关的数据也开始出现一些边际变化,新开工和施工的增速由正转负。同时,近期,针对地产的一些政策调整的媒体报道陆续出现,主要针对地产开发商“降负债”,以及银行可能收紧地产相关的资金等,可能会影响后期地产投资的意愿和能力。(详细请参考报告20201011《波动加大,资产布局期》) 消费:同比进一步上升,商品、餐饮同步改善 消费同比增速继续上升,商品、餐饮同步继续改善。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继8月转正后进一步上升至3.3%,且商品、餐饮均在同步改善,其中尽管餐饮收入增速仍为负值,但在收窄。 结构上继续渐次复苏,延续从必需到可选的复苏路径,关注汽车的修复。我们在此前报告中指出,3月以来,消费恢复的过程是必需消费品向可选消费品逐步传导的路径,这与CPI数据中必需消费品分项先复苏,而可选也开始逐步复苏是一致的。9月数据延续了这一趋势,值得关注的边际变化是汽车销售上升较多但地产产业链相关回落。整体来看,消费逐步复苏反映的是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后,居民收入及消费逐步“填坑”的过程,甚至从国庆的情形来看,似乎有“报复性消费”的迹象。从当前复苏的程度来看,这一趋势仍未结束。 风险提示:美国大选不确定性,欧洲二次疫情风险。
地产周期趋于下行——9月经济数据点评 (中泰宏观梁中华 吴嘉璐) 1、工业仍然偏强,GDP低于预期。 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较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环比也小幅升至1.18%。 9月工业生产仍偏强,一定程度上或与工作日天数增加有关。今年中秋节在10月份,因此9月份工作日天数要比去年多出2天,或对工业生产同比有一定的推升作用。另一方面,部分领域去年生产基数也偏低,比如钢铁。去年庆祝建国70周年,环保限产力度相对较大,9月份高炉开工率明显下行,粗钢产量也大幅下降。但今年9月高炉开工率较为平稳,粗钢产量小幅上行,部分领域存在一定的低基数效应。 此外,今年一季度施工受到疫情影响较大,二三季度工业生产均存在赶工成分,也会造成短期数据的偏高。 具体行业来看,新经济行业继续高增长。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电气机械器材同比增长15.9%,电子设备和通用设备制造同比分别增长8%和12.5%。传统行业中,相关政策支持下汽车制造同比升至16.4%,金属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和黑色金属冶压等行业同比也在高增长,或主要来自地产投资高增的带动。 服务业生产增速回升1.4个百分点至5.4%,和往年相比仍然偏低。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转正至0.7%,其中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9%,相比二季度回升1.7个百分点,整体也低于预期。 2、政府债高增但基建偏弱,制造业仍然受制于外需走弱。 9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转正至0.8%,但当月增速反而小幅回落了0.6个百分点至8.7%。三大类投资中,基建、制造业均呈现走弱。 具体来看,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回升至0.2%,当月增速进一步回落至3.2%。今年受到疫情影响,财政收入大幅下滑,所以尽管政府债券高增长,但主要用于弥补扩大的财政缺口,支出端的增长并不明显,是基建回升乏力的主要牵制。 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回升至-6.5%,折算当月同比回落至3.0%,制造业投资恢复仍较慢,主要或受到外需偏弱的影响。具体来看,医药制造、农副食品加工和电子设备制造投资增长相对较快。 3、地产销售、开工、竣工均回落,周期趋于下行。 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增速升至5.6%,折算当月同比仍在11.9%的高位。但需求端已经在回落,9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当月同比回落至7%,尽管“金九”期间房地产商加速推盘,但销售数据却并不亮眼,10月以来30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同比也在回落。 此外,9月房地产新开工单月同比继续下滑并转负至-2%,待积压的投资和消费需求释放完毕后,房地产周期的下行压力也在逐步显现。9月房地产竣工面积单月同比降至-18%,施工周期被拉长的情况依然存在,反映了开发商资金压力较大,特别是“三道红线”对未来地产融资增长会造成明显的制约,偏紧的政策环境对地产周期构成一定压力。 4、消费继续恢复,部分来自“双节”带动。 9月社零总额名义、实际和限额以上同比增速分别为3.3%、2.4%和5.3%,消费继续恢复。 从各类限额商品零售来看,中秋国庆带动饮料、烟酒零售大涨,粮油食品增速也有所回升。可选品消费延续分化,汽车零售增速仍维持11.2%的高位,化妆品、金银珠宝、文化办公用品等继续高增长。但石油制品仍然大幅负增长,主要源于价格因素;通讯器材零售同比大降,或源于某些品牌手机上市时间和去年存在一定的错位;地产相关的家电、家具零售同比负增长,建筑装潢材料增速也在0.5%的低位,地产后周期消费仍然偏弱,和竣工数据也是相印证的。 9月餐饮收入同比下降2.9%,仍然负增长。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升至2.4%。往前看,考虑到“双十一”带来的消费后移现象,10月份消费恢复速度或放缓。 5、单月经济或许已在高点区间。 经济数据有好有差,哪些可以持续?整体趋势怎么走?我们认为,工业、地产投资偏强的背后,一部分原因是来自前期政策刺激,另一部分原因是疫情期间积压部分生产和投资需求,在二三季度集中释放,导致短期同比数据偏高。 但往前看,刺激措施有所减弱,例如信贷投放从6月份以后就已经回归正常增长,房地产调控政策也有所收紧,积压生产和投资需求也会逐步释放完毕,所以工业、地产投资数据会逐渐趋于回落。而终端消费、服务业仍然受到疫情的影响,要解决终端消费偏弱的问题,还是要等待医学上彻底战胜病毒,而这一点还需要耐心等待。综合各种因素,经济大概率先上后下,9月的经济数据已在高点区间。 风险提示:疫情变化;全球经济降温;政策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