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洋控股持有的70%舍得集团股权将进行拍卖。 12月16日晚间,ST舍得发布公告,公司于今日通过蓬溪县人民法院网站获悉,蓬溪县人民法院委托遂宁市聚鑫拍卖有限公司于2020年12月31日上午10时在四川省遂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蓬溪县分中心,对天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洋控股”)持有的公司控股股东四川沱牌舍得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舍得集团”)70%的股权进行拍卖。 搜狐财经以竞拍为由联系遂宁市聚鑫拍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起拍价为39.9亿元,竞拍符合公告条件即可。有意向报名者需缴纳保证金8亿元到法院指定账户,其他以公告为准。 对于竞买人条件,拍卖公司在其公告中表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规定的具备完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均可参加竞买;受让方受让股权后将受四川沱牌舍得集团有限公司公司章程约束。 11月26日,ST舍得公告,天洋控股将持有的舍得集团70%股权所对应的表决权和管理权委托由射洪市人民政府行使,至天洋控股和其关联公司全额偿还舍得集团及其子公司的全部债务。 在托管前,射洪市人民政府已持有舍得集团30%股权。截至目前,射洪市人民政府持有对舍得集团100.00%的表决权,间接持有对ST舍得29.95%的表决权,重新成为上市公司实控人。 业内人士对搜狐财经表示,华润、复星、川酒集团被传有意竞拍,另有券商透露,四川商投或有意竞拍。 搜狐财经查阅《公司法》相关规定,射洪市人民政府在同等条件下将拥有优先购买权。 华润集团对搜狐财经回应,市场消息不予置评,川酒集团表示目前未得到相关消息。 起拍价39.8亿元,天洋控股5年投资浮盈38% 蓬溪县人民法院15日发布的拍卖信息显示,将对冻结的天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四川沱牌舍得集团有限公司70%的股权一并进行传统拍卖,评估净值约39.8亿元。 拍卖涉及四川沱牌舍得集团有限公司与三河玉液商贸有限公司、天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民间借贷、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案(2020)川0921执866号等三起案件。 公开资料显示,天洋控股持有舍得集团70%股权,射洪市人民政府持有另外30%股权。而舍得集团持有舍得酒业29.91%股份,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截至12月16日收盘,ST舍得股价涨停达75.50元,总市值253.8亿元,舍得集团70%股权市值相当于53亿元。 2015年8月20日,天洋控股经过203轮的竞价,以每股23.51元、总价38.22亿元,在舍得酒业重组中脱颖而出,取得舍得酒业控股股东四川沱牌舍得集团有限公司70%的股权,当年收购溢价率高达88%。 据舍得酒业近期披露,建行廊坊分行于2016年6月28日向天洋控股集团发放23亿元并购贷款,用于收购沱牌舍得集团70%股权,贷款期限为3年,之后展期至2020年11月30日。 而截至今年9月16日,天洋控股仍有12.89亿元贷款未还。为此,建行廊坊支行向河北省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天洋控股的诉前财产保全,冻结了后者持有的沱牌舍得集团70%股权。 在与射洪县政府的协议中,天洋控股承诺2018年沱牌集团力争实现50亿元销售收入,2020年实现100亿元销售收入。 天洋入住舍得的5年中,舍得持续对公司的产品体系进行梳理,舍得系列成为主打产品。 2019年,舍得酒业营业收入为26.5亿元,较2015年11.56亿元的营收翻倍,净利润达到5个亿,相当于2015年的5倍。 尽管离百亿目标尚远,舍得集团70%股权较天洋收购当年浮盈约38%。 “天洋的工作对于舍得的高端化与全国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白酒分析师蔡学飞对搜狐财经表示,40亿的价值应该说在目前中国名酒板块的估值中并不算很多,特别是舍得已经是中国全国性的名酒品牌,拥有较为完整的产品线与渠道布局。 而天洋控股占用资金余额约4.75亿元至今未还,从2016年与天洋控股“甜蜜牵手”到如今的对簿公堂,上市公司舍得酒业控制权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射洪市人民政府手中。 ST舍得公告提示风险,目前,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射洪市人民政府,若该股权司法拍卖最终成交,可能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同时,ST舍得表示,本次股权司法拍卖是因天洋控股与公司控股股东沱牌舍得集团及其子公司四川梦东方资金往来纠纷案。有关公司全资子公司四川沱牌舍得营销有限公司与天洋控股的资金占用纠纷诉讼事项,法院尚未审理完毕,公司目前无法确定是否能通过本次股权司法拍卖获得清偿。 传川酒集团、华润等有意竞拍,当地资本引业界关注 而对于“接盘方”,业内传出华润、复星、川酒集团有意竞拍,四川商投被传也是有力的竞争者。 11月3日,据遂宁新闻网报道,遂宁市委书记邵革军会见华润集团助理总经理石善博,双方就进一步加大在遂布局投资力度等交换了意见。 这一举动被市场解读为华润集团有意入股舍得。 公开资料显示,华润集团为知名央企,包括零售、啤酒、电力、地产、燃气、医药等核心业务。旗下拥有的零售品牌包括雪花啤酒、怡宝水、华润万家等。 根据其官网数据,2019年,华润集团实现营业额6546亿元,同比增长7.6%;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增长13.2%。截止2019年底,集团总资产约1.6万亿元,较上年底增长12.4%。 华润集团今日回应搜狐财经,对市场传闻不予置评。 复星集团与酒水也颇有渊源,在2015年舍得的竞拍中,复星集团就是最接近的意向方之一。去年11月,复星集团与江苏省宿迁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7年,复星国际斥资约66亿港元,成为青岛啤酒第二大股东,今年5月又通过豫园股份收购了金徽酒约30%的股份,交易额达18.36亿元。 复星集团旗下豫园股份不仅在酒业板块有所布局,在餐饮、商业、零售等板块也有全国化布局,其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429.12亿元,同比增加26.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08亿元,同比增加5.79%。 川酒集团是经四川省委、省政府同意组建的大型综合性国有企业,旗下拥有叙府酒业等多家酒企。 多名业内人士对搜狐财经表示,川酒集团是最为看好的投资方。 川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曹勇昨日在“叙府酒业北京上市产品发布会”上透露,2020年川酒集团全年预计实现营收260亿元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原酒生产商和供应商,以及全国最大的酒业品牌运营商。 白酒行业营销专家肖竹青对搜狐财经表示,川酒集团接盘的可能性很大。川酒集团有地缘优势,便于获得当地政府的支持,之前也在寻找上市公司的标的。像舍得酒业这样有品牌、有老酒、有良好渠道体系的标的很难得。川酒集团接手后可以马上释放变革红利。 “我们没有得到任何关于这方面消息。”川酒集团则对搜狐财经否认了这一传闻。 券商对搜狐财经透露,四川省商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四川商投”)或将竞拍。 四川商投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属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是四川首家新组建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省属唯一的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产业投资平台。 其官网显示,公司注册资本100亿,下辖16个二级子集团,108个子公司,拥有四川粮油、四川中医药大健康、四川物流、四川外贸、四川商建、四川烹饪、川商食品、川酒连锁、老厨房、三餐福等系列企业及产品品牌。 蔡学飞分析指出,考虑到与天洋合作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当地政府可能更加倾向于行业内资本,并且以本地资本为主,这样便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高效协调工作,也更加稳定,便于维护后期品牌的长期价值。
2021年1月4日晚间,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上柴股份/上柴B股,600841/900920)发布公告称,上柴股份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集团”)持有的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依红”)56.96%股权及上汽依维柯商用车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依投”)50%股权,购买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机电”)持有的上依红34%股权及上汽菲亚特红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菲红”)10%股权;以现金方式购买上依投持有的上依红9.04%股权,并拟配套融资。 上柴股份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表示,公司此次重组的主要目的就是打造“重型卡车+柴油发动机”一体化布局。目前,推进重型卡车和柴油发动机产业链纵向整合是行业主流的商业模式。 上柴股份股票于2020年12月21日开市起停牌,于1月5日复牌,复牌后一字涨停。 产业链强协同 上柴股份上市以来一直未有资产重组动作。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是上市公司首次重大资本运作。 据上柴股份方面介绍,柴油发动机是决定重型卡车可靠性、经济性的关键零部件,价值量占整车比重较高,推进重型卡车和柴油机产业链纵向整合,打造重型卡车+柴油发动机协同发展的业务布局,有助于提高运营效率和竞争实力。目前国内主流的重型卡车整车厂如中国重汽、东风汽车等大多数整车厂通过自主研发或引进技术,建立自主配套的发动机供应链,保证核心零部件的供应;同时,部分发动机龙头企业,通过控股和投资重型卡车整车厂,打造“动力总成(发动机、变速箱、重型车桥)+重卡整车”全产业链,以发挥整体竞争优势。 公告显示,上依红是国内领先的重型卡车生产制造企业,与上市公司及标的资产上菲红柴油发动机业务具有良好的业务联动和战略协同效应,本次重组将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产业链布局;上菲红专注于柴油发动机及配件的研发、生产、销售,是中国领先的柴油机制造企业之一,也是中国高技术、低排放柴油机的推进者,本次重组实现了对上汽集团及产业合作方优质柴油发动机资产的整合,标的资产注入后将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柴油机产品的竞争实力。 强强联合 上述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很有信心,本次资产重组可以说是强强联合。 据悉,本次资产重组拟注入的上依红近年发展迅猛,其营销报告显示,2019年累计销售58077辆,市场份额约占5%。根据2020年12月5日上汽集团发布的2020年11月份产销快报数据,上依红前11月累计销量71950辆,同比增幅36.60%。2020年9月末,上依红净资产17.36亿元;2020年1-9月,营业收入161.09亿元,净利润4.55亿元。 预案显示,2020年9月末,上菲红净资产20.90亿元;2020年1-9月,营业收入30.73亿元,净利润4.62亿元。上汽集团与依维柯各占50%股权的上依投并不直接开展生产经营业务,主要资产为持有上菲红60%股权。2020年9月末,上依投净资产22.37亿元;2020年1-9月,营业收入30.73亿元,净利润4.61亿元。 而上柴股份则是在2020年销量高速增长,业绩也同步增长。根据上柴股份发布产销快报数据公告,2020年上柴股份销量为162177台,上年同期为95777台,同比增长69.33%。上柴股份2020年三季报显示,1-9月份销售收入43.67亿元,同比增长53.61%;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51.30%。 上柴股份公告显示,本次交易完成后,上柴股份的总资产、净资产、收入、净利润规模均会增加,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将得到增强,有助于推动国有资本做大做强做优,实现上市公司全体股东的共赢。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专家智库成员张翔对记者表示,此次重组也是上汽集团业务架构的一次整合,上汽集团将商用车业务划给上柴股份,让上柴股份独立发展,凭借其专业能力全力打造柴油发动机加商用车板块,上汽集团的业务框架由此更加明晰。上依红与上依投等公司的基地主要在重庆南京等地,目前也在其他省市进行布局,如上柴股份能与其协同好,在技术和深耕本土市场方面进行突破,未来发展可期。
近日,华发股份向维业股份出售了两子公司股权。这起出售是为了解决今年4月华实控股收购维业股份后出现的同业竞争问题。与此同时,也有利于降低华发股份的负债。 截至2020年9月30日,拟出售的两家公司均有着超过10亿元的总负债,股东权益则分别为2.42亿元及1823万元。 为了千亿目标,华发股份还在狂奔,今年以来有息负债猛增,拿地金额也进一步增长。截至今年三季末,华发股份总有息负债为1230.67亿元,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6.8%,净负债率为148.37%,现金短债比为1.19,踩中两条红线。 华发股份出售两公司股权 解决同业竞争同时优化报表 12月4日,华发股份接连发布两份公告,拟将持有的珠海华发景龙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发景龙”)50%股权、全资子公司珠海华薇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薇投资”)持有 的建泰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泰建设”)40%股权出售给维业股份。 维业股份以现金方式分别向华发股份支付华发景龙50%股权的对价2.19亿元,向华薇投资支付建泰建设40%股权的对价9000万元,合计3.09亿元。 维业股份主营业务是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华发景龙主业包括建筑工程、室内外装饰及设计,建泰建设主营业务则为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等,三家公司业务具有相似性。 这起收购主要意图是为了解决同业竞争问题。2020年4月,珠海华发实体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实控股”)签订协议,收购维业股份6241.16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9.99%,同时原股东放弃剩余16.33%的持股对应的表决权。交易完成后,维业股份的控股股东变更为华实控股,实际控制人变更为珠海市国资委。 维业股份与华发股份属于同一实控人控制下的关联方,华发股份控股股东珠海华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发集团”)通过华实控股间接持有维业股份29.99%的股份。 由于华发股份下属企业从事建筑装饰或设计业务,交易后与维业股份存在一定程度的同业竞争。 华实控股及华发集团承诺,交易完成将在未来36个月内,尽一切努力解决与维业股份及其下属企业构成竞争或潜在竞争的业务,包括但不限于将符合条件的优质资产、业务优先注入维业股份,若无法注入维业股份的,将通过包括但不限于将产生竞争的资产、业务转让给无关联第三方、将产生竞争的资产、业务托管给维业股份等一切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行、合法方式,使本公司及本公司控制的企业与维业股份及其下属企业不构成实质性同业竞争。 华发股份也在这次的出售公告中称,“(出售可以)进一步优化公司业务结构,集中力量发展公司房地产业务的专业化经营优势。” 事实上,本次出售对于华发控股来说,还可以起到降低负债,优化报表的作用。截至2020年9月30日,拟出售的华发景龙总负债为12亿元,股东权益2.42亿元;建泰公司总负债为10.59亿元,股东权益仅1823万元。华发景龙是华发股份控股子公司,建泰公司控制权由华发股份子公司掌握,两家公司此前都要纳入上市公司合并范围。 踩中两道红线 今年有息负债大幅增加 华发股份的负债率并不低。 截至今年三季末,华发股份总有息负债为1230.64亿元,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6.8%,净负债率为148.37%,现金短债比为1.19,踩中两条红线。 今年以来华发股份账面货币资金猛增,截至三季末达到459.9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06.0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货币资金的大幅增加并不是销售贡献的,而是融资。 根据克而瑞榜单数据,今年前11月华发股份权益销售额为575.8亿元,比去年同期仅增加77亿元,增幅为15%。预收账款相比去年同期反而有所减少。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则大幅增加,前三季达到414.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53.47亿元。总有息负债规模比去年增加306亿元。 2019年华发股份财务费用2.68亿元,利息资本化金额达到59.54亿元。随着负债的膨胀,未来资金成本势必同步增长,对利润是个很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华发股份还存在少数股东损益与权益不匹配的问题。今年前三季少数股东损益为7.66亿元,少数股东损益占净利润的30%。少数股东权益为308.86亿元,占所有者权益合计比重为59%。结合近几年少数股东损益与少数股东权益数据来看,或存在明股实债问题。 今年华发股份在拿地上较去年进一步增长。前三季华发股份获得土地总计容面积约为301.81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期增长24.3%。新增土储大部分位于杭州、上海等城市,长三角占67.4%,是布局重点。 根据克而瑞榜单数据,今年前11月华发股份实现全口径销售额926.7亿元,距离全年1000 亿目标仅一步之遥。但与此同时,权益占比在进一步降低。前11月权益金额为575.8亿元,占比62%,比上年同期降低了近3个百分点。
12月15日,影视行业盘面走出了分化行情,万达电影、华谊兄弟开盘一度直奔涨停,而北京文化、欢瑞世纪分别收跌1.06%、5.23%,本就不富裕的股价雪上加霜。 今天“冰火两重天”的行情,或许与12月14日晚间新公开的退市新规有关。 除开退市流程、退市整理期等修改,此次退市新规最重要的更改是财务标准的更替——由此前的连续3年或4年亏损变更为扣非前/后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将被ST,连续两年则终止上市。 退市新规的财务指标要求同时满足净利润亏损和营收低于1亿元才会被实施风险警示及退市,这一项的修改对影视行业的几家公司来说,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欢瑞世纪、北京文化在新规退市边缘试探 从财务数据来看,欢瑞世纪今年前三季度营收仅0.17亿元,净利润亏损1.48亿元,同时踩中扣非前/后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的红线,若新规顺利推行,欢瑞将在明年被ST,连续两年业绩没有起色,则被终止上市。 受此影响,欢瑞今日股价大跌超过5%。 欢瑞曾在三季报中解释,业绩大幅下挫是因为部分播出项目剧集减少及项目周期影响,公司影视剧销售收入及艺人经纪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同时,公司影视剧项目《锦衣之下》《秋蝉》《琉璃》等剧集播出,与上年同期影视剧项目《听雪楼》播出相比,相关项目营销宣传力度有所加强,销售费用大幅增加,导致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从半年报来看,欢瑞虽然在今年手握《琉璃》这一小爆款,并小范围的捧红了旗下艺人成毅,但公司剧集销售和经纪业务都持续萎缩。 今年上半年,欢瑞影视剧及衍生品营收为-655万元,艺人经纪为3189万元,分别同比上年减少119.41%、57.74%,作为当家花旦,欢瑞一姐杨紫今年并无作品播出,一定程度上导致其上半年吸金能力减弱。 而影视剧营收上半年为负,推测或许是由于剧集收入分成金额减少,相应冲回多计收入所致。令人担忧的是,欢瑞在艺人经纪萎缩的同时,公司曾引以为傲的卖片能力已不再——今年上半年,唯一挤进主营业务收入前五名的剧集售卖是电视剧《锦衣之下》,为前几年作品,而今年上半年则因项目周期无影视剧收入确认。 如果无法在明年重振主营业务,欢瑞世纪将面临退市的窘境。值得注意的是,由于2019年欢瑞已经亏损5.51亿元,如果第四季度无法扭亏为盈,无论按新规还是旧规定,欢瑞在2021年都势必将被ST。 与欢瑞境况相似的是北京文化。 财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北京文化仅实现营业收入0.13亿元,净利润亏损1.17亿元。 事实上,在公司内斗事项爆发之前,北京文化的各版块业务已经处于全线萎缩的状态。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文化来自电影、电视剧/综艺/新媒体、艺人经纪、旅游及酒店服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0.9万元、134.8万元、239.2万元、0元,分别同比增长-77.1%、27.42%、-83.14%、-100%,旗下各业务板块均萎缩。 今年上半年,公司来自电影《无名之辈》《特警队》的营收分别为96.6万元、58.3万元,一方面是因为疫情影响,电影上映受挫,另一方面公司也未能再度复制《流浪地球》《我不是药神》《战狼2》等爆款,因此电影板块营收大幅下滑。 但稍优于欢瑞世纪的是,北京文化的库存电影值得期待,12月11日上映的《沐浴之王》目前票房已过2亿,此外,公司主控的《你好,李焕英》定档2021年春节档,被认为有黑马之相。 和欢瑞相同的是,公司今年前三季度营收未过亿、净利润亏损,大概率符合退市新规,加上2019年公司全年亏损23.06亿元,即使按旧规定来看,北京文化也将在明年被ST。 华谊和万达 逃过一劫 受益于这次退市新规的幸运儿也有不少,华谊兄弟和万达电影正是其中引人注目的两兄弟。 首先来看万达电影。 2020年前三季度,万达电影遭遇疫情滑铁卢,延续去年亏损,共亏损20.15亿元,由于电影院上座率和排片情况与疫情前仍然相去甚远,万达在2020年大概率继续亏损,按照退市旧规定,公司将在2021年被ST。 但新规给了万达喘息的机会,新规规定,公司需要同时符合营收低于1亿元、净利润亏损两个条件,才会被实施风险警示。作为院线龙头万达,虽然亏损难以避免,但1亿元的营收可以说手到擒来,完成的毫无压力,因此公司可以算是躲过一劫。 对于万达来说,这意味着本笼罩在公司头顶的退市的阴霾基本散开,加上公司在2021年春节档即将上映的重磅大片《唐人街探案3》,短期内连续利好直接推高公司股价——12月15日,万达电影开盘即冲高,一度接近涨停,最终收涨4.44%。 而华谊更是受益退市新规的幸运儿。 华谊比万达看起来更加幸运,是因为公司当下的情况比万达更糟糕。 老牌电影制作公司华谊兄弟,此前已经连续多年缺席重要档期,而王忠磊更是在2019年跨年时言辞严厉的称,“华谊兄弟电影主投主控项目今年一篇空白,作为一家以内容生产为核心竞争力的传媒公司,这样的失误堪称致命”。 因为主控项目的缺失,华谊已连续两年巨额亏损,2018年和2019年分别亏损11.69亿元、39.78亿元,2020年上半年,虽然公司主控的《八佰》成功点燃了观众的观影热情,最终斩获超过30亿元的票房,但三季报华谊仍然亏损3.26亿元,若2020年全年继续亏损,这已经是华谊的第三年,按旧规定,华谊已在退市的悬崖边。 此时出台的新规无疑救了华谊一命。 今年前三季度,华谊兄弟营收11.07亿元,远超过1亿元的营收警戒线,华谊面临的退市压力再次被延后,留给王忠军、王忠磊两兄弟更多喘息机会。 而今年华谊似乎已痛定思痛,《阳光劫匪》《温暖的抱抱》《侍神令》三部电影作品定档跨年及春节档,暂且不论质如何,在量上已经看出公司的尽力程度。 不过,华谊面临的资金危机虽然已有好转,仍处于“久旱求甘霖”的状态。截至2020年9月30日,华谊兄弟账面货币资金4.12亿元,无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21.84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2.75亿元,长期借款7.68亿元,应付债券2.28亿元。 11月24日,华谊兄弟发布减持公告,称王忠军和王忠磊二人自2020年9月25日至11月24日通过大宗交易及集合竞价合计减持3040.4万股,减持比例达1.09%,减持用途是为了偿还股票质押融资。(文/vicky)
1月5日,蓝色光标发布2020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亿元-8亿元,同比增长1.34%至12.61%;归母扣非净利润为5.5亿元-6亿元,同比增长21.26%至32.28%。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和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力,2020年蓝色光标延续高速增长态势,三、四季度连续实现超百亿元营收规模,全年营收预计突破400亿元,超额实现“十年百倍”的业绩目标。 报告期内,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以及数字经济和网络经济的持续发力,蓝色光标实现了基于游戏、电子商务等行业的出海业务、短视频业务以及唤醒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司国际业务亦持续好转。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超40%,预计突破40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亦得到迅速攀升。 此外,本报告期内,公司有息负债相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占比也持续下降。蓝色光标表示,基于公司2020年度各主要业务板块的经营业绩,根据公司管理层对业绩的评估与展望,以及与评估师、审计师的初步沟通和测算,公司2020年度无商誉减值风险。 2020年,蓝色光标继续大力推进基于数据科技的营销智能化转型,并推出了以二十多年来为大客户提供创意服务的经验与MaaS营销技术平台模式相结合的“蓝标在线”。蓝色光标表示,经过近一年的产品迭代,2021年“蓝标在线”有望实现规模化销售,使公司的业务模式更加多元化发展,单位人效得以进一步稳步提升。基于在线营销需求的强劲增长,蓝标在线原有策略、创意、内容的能力与技术、产品和数据能力的深度融合,将推动线上标准化营销产品与定制化营销服务实现闭环打通,成为蓝色光标新一轮增长周期的重要动力。 面对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蓝色光标2020全年营收实现超百亿元级增长,展现出了领先的规模优势和持续稳健的增长能力。业内人士认为,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营销亦进入全新生命周期,中国品牌或将迎来关键的品牌窗口期。作为营销行业的领军企业,蓝色光标将持续发挥营销服务经验与技术优势,加速技术与服务在更多营销场景中的应用拓展,持续构建营销生态与商业化落地,迎来全新而巨大的发展空间。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5日讯 周二早盘,两市开盘涨跌不一,盘初表现分化,沪指较弱,创指则继续走强,一度涨逾1%,随后受半导体拖累,集体翻绿;午后汽车板块发力,指数下探回升,尾盘创指再度涨逾1%。盘面上,两市个股涨跌参半,涨停50家,市场整体氛围尚可。 截止收盘,沪指报3367.23点,跌0.06%;深成指报13763.31点,涨0.52%;创业板指报2758.85点,涨1.18%。 沪市成交3152.90亿元,深市成交3942.89亿元,两市合计成交7095.79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的7097.59亿元基本持平。 从盘面上看,板块跌多涨少,汽车整车、医药疫苗、特钢、港口、白酒、军工等板块居涨幅榜前列;农业、油气、半导体、银行、地产、保险等板块居跌幅榜前列。 【消息面】 1、商务部:2020年1-11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899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延续了下半年以来的稳中向好态势。从单月情况看,11月当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9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连续8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2、国资委:要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3、统计局:11月,汽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高于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4.1个百分点。1-11月,汽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 4、住建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加快发展线上线下生活服务的意见》,提出广泛运用5G、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对接城市信息模型(CIM)和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链接各类电子商务平台。 【机构热议】 中银证券指出,随着各地利好政策延续,经济复苏需求回暖,预计12月汽车销量持续向好,后续有望迎来持续2-3年的上行周期,建议增配 汽车行业 。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8万辆和20.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1%和104.9%,销量再创当月记录。1-11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增速已实现转正,2021年有望恢复高增长,建议持续关注新能源产业链个股。 山西证券表示,年底场内机构集中调仓导致了上周市场下跌和波动放大,本周相关影响或将减弱,未来经济环境向好支撑我们对A股未来走势维持相对乐观态度,基本面预期逐步改善抬升指数震荡下沿为市场温和慢涨的主导因素,预计短期指数在前期高点附近上下震荡走势还将持续,中期维持指数有震荡向上的走势的判断。 A股市场板块及个股涨跌幅排行 外围市场 截至发稿时
1月4日,引力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引力传媒”或“公司”,603598.SH)公告称,公司拟推出2020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涵盖78名董事、高管和核心骨干等,同时对2021年和2022年拟定了高增长的业绩考核条件。 股权激励计划彰显未来信心 根据上市公司公告,此次股权激励计划拟授予激励对象的股票期权数量为810万份,约占草案公布前公司总股本的2.99%。而从拟授予激励对象来看,涵盖了公司董事、高管和核心骨干共计78名。从授予对象的范围和授予比例以及条款的制定来看,此次股权激励计划使企业与员工的利益趋于一致,有效形成企业利益的共同体。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引力传媒此次股权激励计划对应的业绩考核条件也较为“苛刻”。根据公告,公司业绩考核分为A档和B档,以条件更高的A档为例,2021年考核指标为营收不低于75亿元或净利润不低于2亿元,2022年需满足营收不低于90亿元或净利润不低于2.5亿元。截至2020年三季报,公司营收35.1亿元,归母净利润7231万元,是引力传媒上市以来同期最好的业绩表现。对比2019年财务数据与股权激励业绩考核指标,2019年公司营收30亿元,剔除商誉减值影响后净利润约1.06亿元,2021年考核指标对比2019年实际财务数据营收增长2.5倍有余,净利润增长近2倍。 业内人士指出,股权激励的推出,往往意味着公司对自身未来发展的信心。管理层与激励对象作为最了解上市公司的内部人,对于产业浪潮、行业格局、未来发展等都有着超越外部投资者的前瞻性和洞察力。 短视频和内容电商“黑马” 据公开信息,引力传媒成立于2005年,并于2015年登陆上交所主板上市。伴随着媒体与流量的变迁,引力传媒的业务能力也不断升级,从数字营销到短视频和内容电商业务,打造了从创意、设计、传播策略、媒介分发到产品销售的全域营销与全链路的商业服务体系,并依托私域流量矩阵进行全面的消费赋能。 据悉,引力传媒2019年四季度起开始自建短视频和内容电商团队,发力短视频和内容电商业务。根据天风证券研报,公司仅一年时间就搭建了120多个覆盖各领域的垂类红人矩阵,全网超1.5亿的粉丝。2020年前三季度短视频广告和内容电商业务收入达到8.85亿元,占比25.2%。 根据蝉妈妈数据,2020年11月6日,公司签约艺人陈志朋单日直播带货GMV突破2244.7万元,跻身当日抖音带货榜前三,并成为抖音“双11宠粉节”直播带货成交额TOP10明星。2020年11月8日,公司签约另一艺人邓莎直播带货GMV超960万元,当日抖音达人带货榜第8名。 事实上,公司短视频广告和内容电商业务的高速发展,与行业红利密不可分。根据艾瑞咨询数据,中国短视频广告市场规模2019年近800亿元,预期2020年达1335亿元。2019年,国内直播电商交易规模达4513亿元,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破万亿元,直播电商的渗透率将超过10%。 品牌营销行业有望迎来复苏 品牌营销业务方面,公司为包括支付宝、京东、唯品会、小米、学而思等300余家客户提供了全域媒体传播与媒介分发服务。同时,公司于100余部影视剧与综艺节目当中帮助50余家客户完成内容创意营销植入服务,合作项目案例总量创近三年同期最高纪录。 受2020年年初疫情影响,中国广告协会预计2020年中国广告业经营额增速为1.0%,而2021年的增速有望回升至10.0%。随着2021年传媒行业整体回暖、广告行业触底回升,公司品牌营销业务也有望受益于行业复苏。 事实上,截至2020年三季度,公司的业绩已经迎来了经营拐点。公司2020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5.4亿元,归母净利润0.45亿元,归母净利同比增长33.51%。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推出,未来引力传媒能否以“第二成长曲线”助力公司未来业绩高增长,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