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投资者诉海印股份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在近日取得重大进展。2020年6月28日,记者从原告代理人之一、浙江裕丰律师事务所厉健律师获悉,广州中院一审已判决海印股份赔偿投资者李先生损失6.02万元,驳回投资者张先生的诉讼请求。 记者在厉健律师展示的一审判决书上看到,综合双方的诉辩意见,此案争议焦点是虚假陈述揭露日的认定问题。被告主张揭露日为2019年6月14日的理据充分,予以采纳。也就是说,根据目前一审判决和司法解释,暂定在2019年6月12日至2019年6月13日期间买入海印股份股票,并在2019年6月14日后卖出或继续持有该股票的受损投资者可以起诉。索赔条件将以法院生效判决认定为准。 “虽然一审判决尚未生效,但被告认可原告李先生损失金额,这对后续案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目前,我们正按最新条件继续征集索赔。”厉健律师表示。 海印股份虚假陈述案一审判决 实际上,该事件要追溯到海印股份今年上半年发布的一则公告。2019年6月12日,海印股份意图傍上“猪瘟疫苗”概念,海印股份公告称,可以实现对非洲猪瘟不低于92%有效率预防的“神药”。消息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市场和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 2019年8月13日,海印股份发布《关于收到证监会广东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公告显示,广东监管局查明,海印股份存在以下违法事实:为合作开展用于防治非洲猪瘟的今珠多糖注射液的产业化运营一事,海印股份与许某太、海南今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合同》,于2019年6月12日发布《关于签署的公告》,披露了合同签署情况、合同方介绍、合作协议主要内容、本次合作对公司的影响以及风险提示等。相关信息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广东监管局决定对海印股份给予警告,并处以35万元罚款;对相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和金额不等罚款。 根据虚假陈述司法解释规定,上市公司因虚假陈述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的,受损投资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而在处罚决定公布后,就陆续有投资者以证券虚假陈述为由向广州中院起诉海印股份索赔。今年3月13日,广州中院安排部分案件开庭,其中就包括厉健律师代理的上述两起案件。 “在海印股份案中,股价因信披违法行为导致暴涨、暴跌,投资者受损情况很明显,因此,虽然违法行为只持续两天,但受损投资者仍有必要起诉维权,预计符合最新索赔条件的受损投资者还将陆续起诉。”厉健律师进一步指出,“此外,在海印股份信披违法案中,等多家权威媒体及时关注并刊登质疑报道,警报及时拉响,避免了更多投资者因虚假陈述遭受损失,可谓‘功不可没’,一审判决认定权威媒体报道之日为揭露日,是从司法角度给予充分肯定。” 公开资料显示,截止到2019年6月30日,海印股份登记股东约8.98万户。据海印股份历史成交显示,2019年6月12日,公司股票涨幅10.14%,成交金额6271万元;2019年6月13日,股票涨幅6.03%,成交金额5.15亿元;而在2019年6月14日之后,公司股票跌幅最高达到9.88%,成交金额最高达到2.43亿元。 对于投资者索赔一事,记者致电海印股份,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有投资者打电话咨询,公司已建议他们通过法律的正式途径解决。” 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纷纷减持 值得一提的是,在投资者诉海印股份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取得进展之时,海印股份的大股东却减持动作频频。根据相关公告,公司实控人之一邵建聪的一致行动人茂名环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茂名环星”),于2020年6月16日出具了《关于减持公司股份计划的告知函》,计划在6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合计不超过8945.1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且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总数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而茂名环星减持的股份来源为2018年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受让控股股东广州海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邵建明、邵建聪所持有的部分股份。 此前海印股份于2020年1月31日披露《关于股东减持股份计划的预披露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邵建聪计划于2020年2月21日至2020年8月20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数量不超过4472.5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截至目前,邵建聪的减持计划尚在实施期,也就是说未来6个月内两者合计减持公司股份将达到总股本的5%。 此外,2020年6月12日,海印股份还收到茂名环星及邵建聪出具的《关于减持公司股份的告知函》,自2020年5月28日起至2020年6月12日期间,茂名环星和邵建聪已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308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8%。 对于大股东的连续减持,海印股份表示,上述两者实施减持计划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股权结构及持续性经营造成影响。同时,茂名环星和邵建聪先生具体减持数量及时间点上将慎重考虑,以尽可能减少对公司股价的影响。
6月28日,上海莱士就深交所对其2019年报的问询函进行了回复。 此前,作为曾经的血液制品龙头,放弃炒股、回归主业的上海莱士交出了一份还不错的成绩单,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25.85亿,同比增长43.27%,归母净利润6.08亿,同比扭亏为盈。 但其却在6月19日收到深交所下发的年报问询函,质疑问题涉及商誉、坏账准备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股份等方面。 问询函显示,截至2019年末,上海莱士商誉净额53.91亿,占净资产比例高达46.96%。 同类上市公司中,华兰生物商誉占净资产比例仅为0.02%,天坛生物商誉占比为2.22%。2019年华兰生物和天坛生物营收规模分别为37亿、32.82亿。上海莱士商誉占比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对此,上海莱士在回复公告中称,2014年起,公司相继合并收购了郑州莱士血液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州莱士”)、同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路生物”)和浙江海康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收购金额分别为18亿元、47.58亿元、3.69亿元,由于收购金额较高、规模较大,因此形成了较高金额的商誉。 公告显示,因收购这3家公司而形成的商誉净额为53.03亿,占商誉净额合计数的98.37%。而其他血液制品公司在近几年未进行较大规模的企业并购。 然而3家公司中,郑州莱士从2017年开始业绩下滑,2018和2019年分别对其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86亿元和1.43亿元。 同路生物2018年净利润微增0.43%,2019年实现净利润5.04亿,同比增加15%。 2020年3月,上海莱士再次收购西班牙基立福下属子公司GDS 45%股权。此次并购完成,上海莱士的商誉规模也将再上一层。 值得一提的是,深交所还在问询函中对上海莱士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多次减持公司股份一事提出质疑。 上海莱士2019年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上海莱士第一大股东为科瑞天诚,其持有公司15.83亿股,持股比例为31.81%,其中质押股份14.74亿股,有15.81亿股被冻结。 第二大股东是莱士中国,持有公司13.08亿股,持股比例为26.29%,其在报告期内就曾减持2.01亿股,所持股份中质押12.81亿股,冻结股份为13.08亿股。科瑞天诚和莱士中国共同为上海莱士的控股股东。 公告显示,2019年1月1日至问询函回复披露日,科瑞天诚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被动减持上海莱士股份469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7%);莱士中国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被动减持上海莱士股份2.0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03%)。 仅今年以来,科瑞天诚和莱士中国已累计被动减持5029万股。 实际上,上海莱士的控股股东在2018年就已遭“被动减持”乌云罩头。2018年末,科瑞天诚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被动减持3084.3万股;莱士中国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被动减持了25万股。 上海莱士在公告中表示,控股股东科瑞天诚和莱士中国近年来采用股票质押融资方式获取资金,寻找和收购国内外优质的血液制品标的,协助和推动上市公司“外延并购与内生增长”。在控股股东全力支持和帮助下,上市公司综合实力快速提升,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但在此过程中,两大股东的债务规模则不断扩大。 2018年下半年以来,科瑞天诚和莱士中国的质押融资出现到期不能按期偿还或跌破警戒线及平仓线的风险,部分债权人采取了司法冻结、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方式处置质押股份等措施,科瑞天诚和莱士中国所持的部分公司股份出现被动减持。 上海莱士称,除前述被动减持外,科瑞天诚及其一致行动人、莱士中国及其一致行动人不存在主动减持公司股份的情形。 目前,科瑞天诚及莱士中国正通过与债权人协调解决方案、引进战略投资者以期获得增量资金和信用等方式来降低债务规模,缓解债务压力。 今年一季度,上海莱士实现营业收入7.32亿元,同比增长25.18%;实现归母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41.97%。 截至午间收盘,上海莱士报收8.58元,股价上涨1.9%,总市值578.36亿。
今日,中兴通讯A股、H股双双暴跌。其中,A股低开1.5%左右,盘中一度暴跌6%。H股小幅低开,盘中一度暴跌超过7%。 (行情来源:富途) 消息面上,6月22日晚间,中兴通讯披露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公司控股股东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于6月22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共计减持公司2036.68万股A股,交易均价39.44元/股。粗略估算,中兴新此次减持套现金额超8亿元。 对于本次权益变动的目的,中兴新表示,经营所需,并拟优化资产配置。另外,中兴新表示,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或减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可能。 对于本次减持,股民们纷纷吐槽: 6月17日,中兴通讯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具备芯片设计和开发能力,7nm芯片规模量产,已在全球5G规模部署中实现商用,5nm芯片正在技术导入。 6月18日,中兴H股暴涨超过22%,A股也大涨超6%。6月19日,中兴A股上涨超1%,H股下跌2.54%。 6月19日,中兴总裁徐子阳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在芯片领域,公司专注于通信芯片的设计和开发,在性能提升方面做加速,芯片的生产和制造方面依然是依托全球的合作伙伴进行分工生产。 他还表示,中兴通讯的7nm芯片已规模量产并在全球5G规模部署中实现商用。预计在明年发布的基于5纳米的芯片将会带来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能耗。 而后,6月20日,中兴通讯称,我们注意到近期多个自媒体针对中兴通讯7nm芯片规模量产,5nm芯片开始导入的信息存在误读,部分报导与事实不符,对公司正常经营造成了困扰和影响。在芯片设计领域,中兴通讯专注于通信芯片的设计,并不具备芯片生产制造能力。
今日,中兴通讯AH股双双暴跌。其中,A股低开1.5%左右,盘中一度暴跌6%。H股小幅低开,盘中一度暴跌超过7%。 (行情来源:富途) 消息面上,6月22日晚间,中兴通讯披露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公司控股股东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于6月22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共计减持公司2036.68万股A股,交易均价39.44元/股。粗略估算,中兴新此次减持套现金额超8亿元。 对于本次权益变动的目的,中兴新表示,经营所需,并拟优化资产配置。另外,中兴新表示,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或减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可能。 对于本次减持,股民们纷纷吐槽: 6月17日,中兴通讯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具备芯片设计和开发能力,7nm芯片规模量产,已在全球5G规模部署中实现商用,5nm芯片正在技术导入。 6月18日,中兴H股暴涨超过22%,A股也大涨超6%。6月19日,中兴A股上涨超1%,H股下跌2.54%。 6月19日,中兴总裁徐子阳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在芯片领域,公司专注于通信芯片的设计和开发,在性能提升方面做加速,芯片的生产和制造方面依然是依托全球的合作伙伴进行分工生产。 他还表示,中兴通讯的7nm芯片已规模量产并在全球5G规模部署中实现商用。预计在明年发布的基于5纳米的芯片将会带来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能耗。 而后,6月20日,中兴通讯称,我们注意到近期多个自媒体针对中兴通讯7nm芯片规模量产,5nm芯片开始导入的信息存在误读,部分报导与事实不符,对公司正常经营造成了困扰和影响。在芯片设计领域,中兴通讯专注于通信芯片的设计,并不具备芯片生产制造能力。
22日晚间,科技龙头股中兴通讯(000063)大股东一则减持的大消息,把市场吓了一跳! 中兴通讯:减持公司2036.7万股A股 6月22日晚间,中兴通讯披露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公司控股股东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新”)于6月22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共计减持公司2036.68万股A股,交易均价39.44元/股。经计算,中兴新此次减持套现金额超8亿元。 对于本次权益变动的目的,中兴新表示,经营所需,并拟优化资产配置。另外,中兴新表示,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或减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可能。 中兴通讯发生30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8.03亿元 中兴通讯6月22日大宗交易平台共发生30笔成交,合计成交量2036.68万股,成交金额8.03亿元。成交价格均为39.44元,相对收盘价折价6.52%。从参与大宗交易营业部来看,机构专用席位共出现在29笔成交的买方或卖方营业部中,合计成交金额为7.44亿元,净买入7.44亿元。 进一步统计,近3个月内该股累计发生77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为27.21亿元。 统计显示,中兴通讯22日收盘价为42.19元,下跌1.59%,日换手率为4.43%,成交额为64.60亿元,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2.18亿元,近5日该股累计上涨12.24%,近5日资金合计净流入18.92亿元。 股民:套路有点深 设计“芯片”被误认为制造“芯片”,5因“5nm芯片正在导入”大涨超20%的中兴通讯股价近日遭“爆炒”,结果在周末发布澄清公告,称自己不具备芯片生产能力。 中兴通讯称,我们注意到近期多个自媒体针对中兴通讯7nm芯片规模量产,5nm芯片开始导入的信息存在误读,部分报导与事实不符,对公司正常经营造成了困扰和影响。在芯片设计领域,中兴通讯专注于通信芯片的设计,并不具备芯片生产制造能力。 中兴通讯表示,在芯片设计领域,中兴通讯专注于通信芯片的设计,并不具备芯片生产制造能力。在芯片的生产和制造方面,依托全球的合作伙伴进行分工生产。 6月17日,中兴通讯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具备芯片设计和开发能力,7nm芯片规模量产,已在全球5G规模部署中实现商用,5nm芯片正在技术导入。 6月18日,中兴通讯AH双双异动,H股一路走高暴涨21.98%,A股也大涨6.62%;6月19日,中兴通讯A股继续上涨逾1%,H股有所回落。2个交易日,中兴通讯AH股市值从1690.5亿元暴增至1840.66亿元,增加150亿元。 受澄清公告影响,周一港股早盘时段,港股中兴通讯开盘跌超9%,截至收盘,港股中兴通讯跌幅收窄至6.47%,A股中兴通讯跌1.59%。 科技股是否受影响? 22日,A股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科技股走强,分析师认为,科技类概念领涨主要有四点原因。 其一,中芯国际19天火速过会,反映了当前监管层对于具备核心技术的“硬科技”类企业的支持态度,提振市场情绪。 其二,资本市场改革预期明确,从微观角度看资本能够有效反哺实体经济,优质科技企业的长远发展得以保障;从情绪面来看对市场风险偏好和投资者信心的提升也将起到积极作用,吸引增量资金注入。 其三,国产替代迎来黄金窗口期,叠加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科技股成长属性明显,景气上行。 其四,货币政策环境相对宽松,叠加外资流入趋势明确,为科技股提供了良好的流动性环境。 “
安达维尔22日午间公告显示,根据持股5%以上股东常都喜出具的《关于减持公司股份计划实施情况的告知函》,自2020年6月15日至2020年6月19日,常都喜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共计减持股份254.12万股,减持比例已达到1%。 公司曾于2020年2月13日披露了《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股份减持计划的预披露公告》,持有公司2556.78万股(占当时公司总股本比例的10.05%)的股东常都喜计划自减持计划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即2020年3月6日起至2020年9月5日止),通过大宗交易、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653.39万股(占当时公司总股本比例的2.57%)。
通裕重工实控人拟联合其他股东转让5%股份 涉及控制权变更 通裕重工22日午间披露重大事项停牌公告,公司实控人司兴奎正在筹划股份转让事宜,拟联合其他股东向珠海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转让公司总股本比例5%的股份,并涉及表决权委托相关安排,本次交易事项涉及公司控制权的变更。同时,公司正在筹划向珠海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天眼查信息显示,珠海港控股集团系珠海市国资委旗下企业。公司股票自2020年6月22日上午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5个交易日。 孚日股份控股股东转让股权予华荣实业 实控人将变更为高密市国有资产运营中心 孚日股份22日午间披露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公司控股股东孚日控股将其持有的1.7亿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18.72%)转让给华荣实业,转让价为7.5元/股,合计12.75亿元。转让完成后,孚日控股持股4.96%,华荣实业持股18.72%,公司的控股股东将变更为华荣实业,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高密市国有资产运营中心。 安达维尔持股5%以上股东上周减持股份占总比达1% 安达维尔22日午间公告显示,根据持股5%以上股东常都喜出具的《关于减持公司股份计划实施情况的告知函》,自2020年6月15日至2020年6月19日,常都喜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共计减持股份254.12万股,减持比例已达到1%。 公司曾于2020年2月13日披露了《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股份减持计划的预披露公告》,持有公司2556.78万股(占当时公司总股本比例的10.05%)的股东常都喜计划自减持计划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即2020年3月6日起至2020年9月5日止),通过大宗交易、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653.39万股(占当时公司总股本比例的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