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是调动上市公司高管以及员工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其目的就是要把高管与员工的利益和上市公司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以此来促进企业效益提高,进而达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目的。这一制度从2005年引入A股市场,即受到上市公司的追捧,今年以来截至12月1日,已有349家公司发布了股权激励方案。 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行对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也确实直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制度,也出现了部分上市公司通过股权激励来向公司高管或员工进行利益输送的做法。不仅股权激励的授予价格低,仅为市场价的一半,而且考核的财务指标也很低,甚至比正常的财务指标还低,股权激励丝毫没有激励的性质,相当于是给高管及员工白送钱。 比如,日前披露股权激励方案的卓胜微(行情300782,诊股),就有“白送钱”的嫌疑。11月30日,该公司对外披露《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公司层面业绩考核指标为后续年度营业收入均值较2019年营业收入的增长率。首次授予部分的第一个归属期业绩考核指标为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65%、55%,则激励对象分别按100%、80%获取股份。该公司的这一股权激励方案,不仅受到了市场的关注,同时了受到了深交所的关注。为此,深交所于12月2日向该公司发出了“关注函”,要求卓胜微就其股权激励方案涉及到的三个方面的问题作出回复。 市场之所以质疑卓胜微的股权激励计划是“白送钱”,这是有依据的。该股权激励考核的业绩指标是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65%、55%,而实际上,该公司三季报显示,2020年该公司前三季度已实现营业收入19.72亿元,同比增长100.27%,其中,前三季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51亿元、5.47亿元和9.75亿元。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增长率达到了100.27%,而股权激励考核的指标增长率甚至降到了65%、55%,这到底是股权激励还是“股权拖累”?这实际上是要把公司的业绩做低呢!这哪里有半点“激励”的影子?这样的股权激励无异于是给股权激励对象“白送钱”。这就难怪深交所的“关注函”要求公司方面就此作出说明,说明其股权激励方案是否有利于股权激励作用的发挥。 就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来说,那就一定要突出“激励”的作用,要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而就卓胜微来说,其股权激励计划显然是不妥的,明显是把股权激励变成了“股权奖励”,丝毫没有体现出“激励”的意义。而这种不妥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正是上文中提到的,公司股权激励的考核指标低于实际业绩,这样的考核指标失去了“激励”的意义。因此,这样的股权激励方案对于促进上市公司业绩提高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这完全不是股权激励方案,而是“股权奖励”方案。对于这一点,深交所予以“关注”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这种“股权奖励”方案应该要予以叫停。因为这样的方案是以“股权激励”的名义给公司高管及员工进行利益输送。这种做法是不应该被允许的,是有损公司广大公众投资者利益的。 其二,该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出台的时机也不对。该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是《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而该公司推出该计划的时间是2020年11月30日,这意味着2020年已经过去了11个月,公司业绩的大局已定。2020年只剩下最后一个月,再推出2020年股权激励计划,对于促进公司2020年年度业绩的意义已经不大。换一句话来说,就是已经没有必要再搞2020年的股权激励计划了。在此,笔者给予卓胜微公司的建议是把《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改为《2020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这样的股权激励计划或许更有“激励”的意义。
中国银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 银保监发〔2020〕54号 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为规范保险资金直接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行为,加大保险资金对各类企业的股权融资支持力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及相关规定,现就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通知所称财务性股权投资是指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统称保险机构)以出资人名义投资并持有未上市企业股权,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保险机构及其关联方对该企业不构成控制或共同控制的直接股权投资行为。 二、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可在符合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条件下,综合考虑偿付能力、风险偏好、投资预算、资产负债等因素,依法依规自主选择投资企业的行业范围。 三、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所投资的标的企业应当依法登记设立且具有法人资格。标的企业所属产业应当处于成长期、成熟期或者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或者具有明确的上市意向及较高的并购价值。 四、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所投资的标的企业不得存在以下情形: (一)不具有稳定现金流回报预期和确定的分红制度,或者不具有市场、技术、资源、竞争优势和资产增值价值; (二)最近三年发生重大违约事件; (三)面临或出现核心管理及业务人员大量流失、目标市场或者核心业务竞争力丧失等重大不利变化; (四)控股股东或高级管理人员最近三年受到行政或监管机构重大处罚,或者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五)涉及巨额民事赔偿、重大法律纠纷,或者股权权属存在严重法律瑕疵或重大风险隐患,可能导致权属争议、权限落空或受损; (六)与保险机构聘请的投资咨询、法律服务、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等专业服务机构存在关联关系; (七)所属行业或领域不符合宏观政策导向及宏观政策调控方向,或者被列为产业政策禁止准入、限制投资类名单,或者对保险机构构成潜在声誉风险; (八)高污染、高耗能、未达到国家节能和环保标准、产能过剩、技术附加值较低; (九)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包括开发或者销售商业住宅; (十)银保监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保险资金投资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项目,可不受本条第(一)(二)项的限制。 五、保险机构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可以运用自有资金和与投资资产期限相匹配的责任准备金。 本条所称自有资金,指保险机构本级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及其他自有资金。 六、保险机构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应当符合银保监会规定的直接投资股权有关资质条件,加强股权投资能力建设,完善内部控制流程,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不得进行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等损害保险机构利益的行为。 七、保险机构应当建立完善财务性股权投资基本制度,明确拟投资企业的行业范围和主要条件,加强项目论证和风险管控,并报经董事会、经营管理层或其授权机构批准。 八、保险机构应当按照银保监会关于非重大股权投资的监管要求,履行财务性股权投资报告程序。保险机构违反规定开展投资的,银保监会将责令限期改正,依据相关规定采取限制股权投资行业范围、责令调整负责人及有关管理人员等监管措施;情节严重的,将依法对相关机构和人员给予行政处罚。 九、保险机构投资金融机构股权,金融监管部门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十、《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保监发〔2010〕79号)、《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有关问题的通知》(保监发〔2012〕59号)、《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保监发〔2012〕93号)关于保险资金直接股权投资行业范围的条款,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停止执行。 2020年11月12日 附: 中国银保监会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行业限制 http://www.cbirc.gov.cn/cn/view/pages/ItemDetail.html?docId=942109&itemId=915
近日,记者从名创优品了解到,在上市后,公司预留了总股数的5%用于后续股权激励,主要激励对象为新招聘的优秀人才及目前已在职的员工。 据介绍,不管是被纳入招聘计划的准毕业生,还是已经在公司长期服务的老员工,都将有机会被纳入后续的股权激励计划中,“未来,一样有机会享受到公司上市和快速发展的红利。” 自10月15日在纽交所上市,名创优品市值一度达到70亿美元。得益于此,有超300名上市前已获得股权激励的公司员工身家上涨,其中更有12位名创优品员工身家已超亿元人民币。 据悉,为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在正式IPO前,名创优品已在内部进行了三轮次的员工股权激励,涉及员工总人数超过300人。获得股权激励的员工职级覆盖专员、主管、经理、总监、VP各个级别。据介绍,在股权授予上,名创优品并非根据职级一刀切,而是更关注员工的能力和表现,以更充分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也给新员工和未来候选人留下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在名创优品所有获得股权激励的员工中,执行副总裁窦娜这位85后女性高管,以超5亿元的身家造就了自己的“财富神话”。据介绍,大学毕业的窦娜在叶国富初创的饰品公司从买手做起。凭借出色的学习能力和极强的执行力,快速脱颖而出,逐级升任产品经理、产品总监,至名创优品执行副总裁。 资料显示,名创优品是一家产品驱动的全球化创意居家生活用品零售商,聚焦高颜值、高品质和高性价比,为全球消费者提供超过8000个核心SKU的美好生活用品,涵盖生活家居、电子电器、纺织品、包袋配饰、美妆工具、玩具系列、彩妆、护肤洗护、休闲食品、香水香氛、文具礼品等11个品类。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名创优品在全球逾80个国家和地区构建了超过4200家门店的零售网络,其中在中国市场开拓了超过2500家门店,海外市场超过1680家。上市仅一周后,名创优品巴黎首店开业,将门店开在了著名的老佛爷百货旁边。 知名研究机构Frost&Sullivan报告指出,2019年全球自有品牌综合零售GMV达520亿美元,名创优品以27亿美元(约合190亿人民币)占比5.2%,被Frost&Sullivan称作“全球规模最大的自有品牌综合零售商”。该报告还显示,中国自有品牌综合零售市场未来潜力巨大,2020至2024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0.5%,市场规模在2024年末预计达到1800亿元。 此外,在实体经越来越受重视的背景下,有分析指出,深耕线下实体的名创优品或将受益于这一东风的发展。名创优品创始人、CEO叶国富曾在上市致辞时表示,“未来的名创优品一定是一个平台型的企业,以线下为场景、以零售为依托,去实现更多有想象空间的全球化事业。”
新浪财经讯 7月21日消息,据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7月7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原则同意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深圳等5家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区块链建设工作的函》。下一步,北京市金融监管局将按照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部署要求,会同相关部门,指导北京股权交易中心开展好区块链建设试点工作。
今日早间,阿里巴巴发布公告称,计划以每股现金8.1港元,共计约280亿港元的对价,收购高鑫零售约51%的股权。若收购成功,阿里巴巴将以72%左右的持股成为高鑫零售的第一大股东。 具体收购方式是阿里巴巴集团将透过其子公司淘宝中国,以280亿的对价收购吉鑫控股有限公司合计70.94%的股权,而吉鑫控股目前持有高鑫零售约51%的股权。 消息释出后,高鑫零售今早大幅高开11%,而后迅速冲高,涨幅一度超过28%,而后回落,截至发稿涨幅略高于17%。 而在此前的2个多月中,高鑫零售一路下跌,从7月2日最高的13.4港元,跌至上周五收盘的7.93港元,跌幅超过40%。自公布中期业绩后股价已跑输国指17%。 高鑫零售主要从事大卖场和电子商务平台业务,旗下两个知名大卖场品牌分别是欧尚和大润发。阿里巴巴于2017年11月注资224亿港元,以21%的持股成为了高鑫零售第二大股东。 阿里巴巴方面对着3年来与高鑫零售的合作表示非常满意,并称合作最初的设想全部得以实现:高鑫零售旗下大润发和欧尚超市484家门店已经全面实现在线化,并接入饿了么、淘鲜达和天猫超市共享库存业务。而阿里巴巴此次大举增持,也意味着中国规模最大的商超卖场之一将在数字化进程上再提速。 在联合公告中,高鑫零售公布了协议交割后公司的股权架构。 通过与阿里旗下电商、物流等渠道在库存、团购、配送等各方面的合作,高鑫零售上半年录得总营收532亿元,同比增长5%,但低于市场预期;归母净利润20.62亿元,同比增长17%,超过了市场预期。 其中,受阿里巴巴提供的新零售解决方案带动,高鑫零售旗下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了5.7%,新增用户约5000万,活跃用户接近1300万。 7月至今,高鑫零售相继宣布与饿了么签订外卖合作协议,并上调了与阿里巴巴年度交易金额的上限;推出社区mini店“小润发”等动作不断。同时,包括大摩、国君(香港)、瑞幸在内的多家券商,持续给出了“持有”、“跑赢大市”等看多评级,以及12.7-15.6港元不等的高于其股价的目标价。 而与此同时,高鑫零售的股价还是下跌了40%。其中,10月7日当天,高鑫零售大跌逾12%,创下了近1年中的新低。 不过,花旗当天在报告中称,相信高鑫能借助阿里巴巴已建立的数字基础设施提供轻资产,实现快速消费品快速增长的解决方案,维持对高鑫零售买入评级,目标价14.42港元。 花旗还指出,与其他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相比,高鑫与其他在线快速消费品零售商未来的竞争将更多地取决于阿里的用户质量和数字基础设施,而不是短期补贴。 另一方面,瑞银则发表报告指出,自二季度起,内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正改变,转向以社区为主的“新零售”模式,令高鑫零售线下交易减幅超过预期,竞争加剧致盈利受压。因此瑞银下调了高鑫零售下半年的盈利预期,并决定将其剔出该行的亚太区焦点股份名单。
10月12日,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航集团”)在北京宣布正式实施股权多元化改革。在国务院国资委的指导下,东航集团在集团层面引入财政部所属的中央金融企业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上海市国资委所属的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以及两家中央企业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国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增资资金共计310亿元,成为多元股东的央企集团。 东航集团方面透露,这将成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在中央企业集团层面股权多元化改革的“首单”。东航集团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通过深化改革育新机、开新局。 今年5月份提出的《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要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10月12日,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今后三年对于党中央、国务院“1+N”顶层设计、政策体系的落实,是具体施工图,主要聚焦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包括推动一系列国企改革专项行动落实落地。 从具体协议看,本次增资,中国人寿集团下属全资主体出资110亿元、上海久事集团出资100亿元、中国旅游集团出资50亿元、中国国新出资50亿元。天眼查APP显示,截至目前,国务院国资委是东航集团的唯一股东,出资金额为168亿元。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孙文华博士对记者表示,从行业整体看,东航的多元化改革是具有战略合作的目标和意义。虽然目前增资东航的都是国企,但改革后多元化的股东结构有利于建立更为现代化的管理制度,从而提升东航在国际化竞争中的能力和实力。 东航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李养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股权多元化改革,对东航来讲,首先是作为中央企业,落实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实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具体实践。其次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市场和公司自身的要求。通过多元化改革,通过资本结构的驱动,对东航的高质量发展形成有力支撑,对公司的管理和运营,都能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上海水到渠成科技产业研究院院长魏雪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入双循环过程中,文旅产业和大消费将成为拉动就业、促进新动能的重要领域,以大交通带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时融入全国一盘棋,或许是本次以东航为代表的央企多元股权架构的效果之一。数字经济时代,各行业各产业高度跨界融合不可逆,单一领域发展必然难以适应,深化改革势不可挡。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綦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东航集团作为国资委股权多元化改革的试点央企,一直是航司混改和股权多元化实践的先行者和参照系。来自央企、国企的注资或者财务投资,是对央企航空集团最佳的“输血”办法,对优化其资本结构和中长期发展有极大积极作用。 谈及本次增资的投向,李养民表示,本次增资款将主要用于做强做优做大航空主业,并在航空保险、交通建设、旅游服务、产融结合等方面与战略投资者加强协同,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有关改革完成后,预计将大幅降低东航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为后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推动和资金保障。 事实上,除了本次股权多元化改革,东航旗下的东航物流已成全国首批、民航首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落地企业。东航集团管理层表示,将紧紧抓住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发展机遇,扎实推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努力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为“十四五”开局奠定良好基础,进一步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交出合格的“东航答卷”。
新劲刚公告,公司正在筹划资产出售的事项,出售标的为公司直接持有的金刚石工具100%股权、香港劲刚100%股权及科大博德100%股权,上述标的公司所属行业为金属制品行业。在资产出售过程中,公司首先将其直接持有的香港劲刚100%股权及科大博德100%股权转让给金刚石工具;然后,公司再将持有的金刚石工具100%股权转让给由公司实际控制人王刚控制的公司(正在办理工商登记手续)。经测算,本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公司表示,在房地产调控及建筑陶瓷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公司将剥离金属基超硬材料制品业务。本次交易后,公司将不再经营上述业务。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集中有效资源,聚焦于军品业务的布局和发展。未来,公司将以广东宽普科技有限公司为核心,做大做强军工电子业务;以佛山市康泰威新材料有限公司为载体,稳步拓展军工新材料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