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水井坊、天原集团在7月28日披露半年报,川股公司正式开启了2020年中报披露季。2020年以来,川股公司在应对疫情影响的过程中积极推进生产和发展,但与此同时,企业业绩分化的迹象进一步加剧。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目前,133家四川A股上市公司当中已有42家对上半年的成绩进行了预告,其中23家预喜,在已披露中报业绩预告的川股中占比近55%,同时,也有19家公司预计上半年业绩将出现同比负增长。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社会与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玉荣向记者表示,全球经济因疫情正经历1929年-1933年以来的低谷,中国经济也受到了巨大冲击,但相对全球经济来说已经表现得比较好,从上半年业绩预告来看,四川上巿公司们在此大环境下“表现还是不错”。四川省社科院原副院长、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盛毅告诉记者,接下来上市公司业绩预计会进一步分化,受疫情冲击较小的行业和“机遇抓得好”的企业或将有出色表现。 11家川股预计上半年有望实现倍增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业绩预喜或报喜的的23家川股中,7家公司为“略增”,2家“减亏”,3家“扭亏”,还有11家公司为“预增”。记者注意到,包括东材科技、新易盛、高新发展、四川金顶、康华生物、新希望、天味食品在内的11家公司,预计上半年有望实现净利润倍增。 新易盛、新希望、天味食品等无疑都是凭借产业优势、经营优势在疫情影响下实现逆势增长的典型代表。资料显示,新易盛主营光通信设备相关业务,今年上半年,受益于数据中心市场的高速发展及5G网络建设的加速,公司400G产品及5G相关产品出货量持续增长,有望带动销售额和净利润大幅增加,新易盛预计,上半年有望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亿至2亿元,同比增长123.15%至147.95%。 新希望的生猪养殖业务近年来备受市场关注和看好,受益于生猪价格上涨叠加公司生猪出栏量增长,同时公司积极推进饲料业务持续发展,2020年上半年,新希望预计将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5亿元至32亿元,同比增幅预计将达到101.68%至104.88%。 天味食品被称为是“川味火锅第一股”,主打火锅底料、川菜调料等产品业务,2020年初的疫情虽然导致不少餐馆经营惨淡,但家庭餐饮等场景并未受到太多波及,天味食品预计,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有望同比增加8500万元到10380万元,同比增幅为82.85%至101.18%,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及毛利率提高是公司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成都路桥、爱乐达、德恩精工、运达科技、国光股份等公司也预计上半年将实现业绩同比正增长。 下半年宏观经济回暖有望带动企业恢复发展 与此同时,有19家四川上市公司预计上半年将出现业绩下滑。其中,“首亏”公司8家,“增亏”公司2家,还有8家公司为“预减”,1家公司“略减”。 披星戴帽的*ST长动上半年预计亏损3700万元至4700万元,预计业绩变动幅度目前在川股中排名垫底。此外,攀钢钒钛、卫士通等公司也因为各种原因,预计上半年业绩出现同比下滑。 盛毅认为,今年的疫情对企业影响很大,尽管四川宏观经济相关数据指标在上半年有所回暖,但这只是相较一季度而言,无论区域经济还是大部分企业的经营状况,都还没有恢复到往年的正常水平。“从企业的销售收入来看,增速下降对企业利润的影响非常大,如果过了企业的盈亏平衡点,再往下走,利润情况就会比较糟糕。我认为,国内疫情在当前精准防控的模式下,只要不再出大的问题,下半年经济形势会比一、二季度好,部分领域的消费、生产需求累计到了第四季度,我们甚至不排除第四季度有超过去年同期的可能。而在这种情况下,相信部分上市公司业务也会有较好恢复,利润情况得到改善。”他向记者表示道。 展望未来,哪些因素会影响上市公司们疫情后的恢复和进一步的经营发展呢?王玉荣认为,疫情究竟何时真正结束,将是影响四川上市公司经营发展的晴雨表;中美关系的走向在宏观层面是影响上市公司发展的压舱石;科技创新是上市公司高速发展的试金石;人才为王的战略决定上市公司的未来;公司治理的改变是打造百年老店的不二法宝。 在盛毅看来,上市公司们在疫情后的恢复状况已经呈现出差异,受到疫情冲击较小的行业和一些机遇抓得好的企业,可能业绩表现会相对好一些,比如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涉及线上业务的相关领域企业,而涉及高速公路、影院、文化娱乐、旅游产业相关的企业受影响明显,它们的恢复状况还待观察。“目前来看,工程基建恢复和增长比较快,旅游板块上半年受到冲击较大,但是行业的客观需求存在,也许下半年恢复会比上半年快,一些新兴产业甚至包括汽车,我认为接下来都有望出现明显反弹。”他表示。
7月29日,IMAXCHINA公布2020年中期报告。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收666万美元,去年同期营收5925万美元,同比减幅达88.8%;亏损352万美元,去年同期盈利240万美元。每块银幕票房为1万美元,去年同期每块银幕票房为38万美元,同比减幅达97.4%。 IMAXCHINA收入大部分来自三个主要类别:IMAX技术网络、IMAX技术销售及维修和新业务计划及其他。 2020年上半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自1月下旬开始,中国所有影院暂停营业,IMAXDMR影片收入作为重要收入来源从2019财政年度上半年的1790万美元减至2020年财政年度上半年的70万美元,减幅为96.1%,是由于票房收入减少所致。 IMAX技术销售及维护方面,所得收入由2019年上半年的2540万美元减至2020年上半年的540万美元,减幅达78.7%,主要是由于系统安装减少及影院因疫情关闭而暂停维护服务。 新业务计划及其他的毛利由2019年上半年的10万美元减少至2020年上半年亏损10万美元,主要是由于新的IMAX摄影机租赁业务及摄影机租赁成本增加。 截至报告日,IMAXCHINA位于中国内地的400余家电影院恢复营业,预计到8月中旬至少600家有望恢复营业。截至发稿时,IMAXCHINA股价为11.58港元,总市值为40.31亿港元。
2020上半年已过,伴随着复产复工有条不紊地推进,A股上市公司也在陆续交出上半年的成绩单。 记者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7月29日,剔除18家业绩预告类型为“不确定”的公司,已有130家北京地区上市公司预告了上半年业绩。其中,扭亏、减亏、预增、略增、续盈的“报喜”公司包括宇信科技、拉卡拉、京北方等49家,预减或略减的公司包括华宇软件、中科三环、经纬纺机等38家,首亏的公司28家,增亏或续亏的公司15家。 值得注意的是,已有3家北京上市公司公布上半年业绩情况,其中飞天诚信和金诚信均实现业绩增长,康辰药业则在上半年出现亏损。7月份已进入到上市公司中报预告、业绩快报披露的密集期,多家上市公司业绩快报披露正在路上。 大北农业绩预增超30倍 在已发布半年业绩预告的北京上市公司中,中信建投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45.78亿元,暂居上半年北京地区上市公司赚钱榜榜首。昆仑万维表现次之,实现业绩超过30亿元,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亿元至36亿元,同比增长478%至512%。 大唐发电、金隅集团、乐普医疗亦预计实现业绩超10亿元。具体来看,上半年大唐发电预计实现净利润16.93亿元至18.65亿元;金隅集团实现业绩12亿元至16.5亿元;乐普医疗实现业绩10.4亿元至12.71亿元。 从业绩涨幅来看,大北农以预计高达约32倍的同比业绩涨幅领衔130家上市公司。具体来看,大北农预计上半年盈利8亿元至11亿元,同比增长2279.39%至3171.66%。 “一是生猪养殖业务盈利能力有所增强,二是公司继续贯彻提效降费策略,费用同比将下降。”大北农在其公告中给出了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 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大北农,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半年大北农业绩预计增长较快的原因主要还是养猪。”她解释称,“一方面,猪价上涨比较明显,所以养猪这块业务带来的利润比较大,另外是今年生猪存栏量比去年有所增加,所以也同期利好饲料,这两块加一起,整体的利润就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去年生猪养殖亏损比较严重,今年价格上来了,带来的利润增长幅度相对来说也比较大。” 值得一提的是,谈及养殖业中出现的猪瘟等疫情,工作人员跟记者表示,“由于猪瘟已经历了比较长的时间,尤其是这次非洲猪瘟,公司在防控上已经有经验了,所以做的比较完善和成熟。不过,如果是新出现的瘟疫,那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系统性风险。” 2020年3月,农业农村部、发改委、财政部等多个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养殖产业,各大公司纷纷布局养殖项目,盈利空间巨大。作为公司重点业务之一,大北农的生猪出栏量也在高速增长。 “我们认为目前公司市值被严重低估,未来3年多项业务均将迎来多年布局后的收获期,有望实现‘戴维斯双击’。按照分部估值法当前市值尚有87.39%的上涨空间。”太平洋证券在其研报中给出了如此的预测。 除大北农外,万集科技、星网宇达、安达维尔、昆仑万维、碧水源、北斗星通以及北新建材等上市公司同样预计今年上半年业绩实现翻倍,其中万集科技预计业绩同比增幅约28倍至31倍;星网宇达预计业绩同比增15倍至21倍;安达维尔则预计业绩同比增17倍至18倍。 部分文化传媒公司受行业影响或亏损 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以影视传媒为代表的服务行业更是成为“重灾区”。 记者注意到,停摆170余天,影视传媒行业整体低迷,部分北京地区影视传媒行业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出现亏损,有公司出现上市以来“首亏”,交出最差的“成绩单”。 具体来看,万达电影在半年度业绩预告中表示,预计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亿元至-16亿元,同比减少386.11%至405.19%。 谈及业绩变动的原因,万达电影表示有三方面的因素,首先,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公司下属600余家国内影城自2020年1月23日起全部停业,境外影城也自2020年3月底暂停营业;其次,公司主投主控的《唐人街探案3》等影片未能如期上映,部分影视剧拍摄进度也有所延迟,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最后,公司需要支付员工薪酬、影院租金、财务费用等较为刚性的成本费用,导致预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出现较大亏损。 “虽然新冠疫情对公司短期经营业绩产生较大不利影响,但不会影响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万达电影透露。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影院恢复营业时间尚未确定,公司电影业务受到较大影响,本报告期公司没有国内票房收入,导致业绩亏损。”北京文化的半年业绩预告中也表示亏损同比增加,预计亏损0.5亿元至0.7亿元。对于未来发展,北京文化表示,正尝试采取多种措施力争降低疫情对电影业务带来的影响,争取创作更多优质影视作品。 此外,文化传媒行业如捷成股份也预计在今年上半年业绩出现略减,盈利约1.25亿元至1.4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约32.86%至42.12%。 “从大的趋势来看,目前的复工率正在稳步恢复,单日票房也开始逐日有提升。预计随着更多的影片在影院上映,观众和行业的信心都能够有效恢复,国内电影产业也会进一步恢复到正常的经营秩序之中。”中原证券在其研报中如是说。 在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看来,影视传媒不仅受到疫情影响,还受到政策规范影响,因此行业整体复苏慢于其他行业。他告诉记者,“行业里的上市公司只有不断扩展替代业务或周边业务,或能对冲相关风险。” 与此同时,北方导航、首航高科、新华联、全聚德等预计在今年上半年出现首亏。其中,北方导航亏损幅度最大,预计亏损幅度4657.84%至6072%,亏损0.14亿元至0.19亿元。 “中报行情在正式公布后基本已经进入尾声,投资者要审慎追高。”沈萌提醒,“因为半年报增长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属于热点行业,包括猪肉、科技等。一方面是受到疫情的正面影响,另一方面是行业需求扩张迅速。部分行业的需求可能仍会保持一定时期的增长,多数公司的业绩增长符合预期,股价也早有体现,因此形成板块再涨一波的可能性不大。
地方经济“半年报”相继披露,各地固定资产投资回暖趋势明显。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有22个省份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正增长,新疆、西藏等地增速以两位数“领跑”。 从投资流向来看,新基建、高技术产业等领域投资持续改善,多地制造业投资也纷纷回暖,从而带动民间投资升温。 西部和东北地区投资增速领跑 目前各省份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均已出炉,有22个省份实现正增长,比1至5月份增加8个。 从区域来看,西部和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领跑。上半年,西部和东北地区投资分别增长1.1%和0.4%,1至5月份则分别下降0.9%和2.5%。 新疆、西藏等地投资复苏步伐最快,上半年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6%,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3.4个百分点;西藏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5%,比一季度提高18.2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称,西部地区投资增速较快主要得益于重大项目带动下基建投资加快。比如,新疆上半年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超过80%,青海基建投资同比增速超过20%。 地方新基建投资快速增长 从地方投资数据来看,上半年资金持续向“两新一重”领域倾斜,新基建已经成为撬动地方投资的主要力量。 比如,湖南上半年新基建投资实现快速增长,以5G建设为主体的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投资增长88.7%,高铁投资成倍增长;重庆以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为主的信息传输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6倍。 伴随地方加快布局新基建,各地信息传输和信息技术服务投资表现都非常抢眼。陕西上半年信息传输业投资增长32.9%,天津增长12.8%。 “宏观政策重在定向支持新基建,今年7类新基建投资增长1.1万亿元左右,对基建投资增速的拉动在5.5个百分点,全年计算上传统基建增量的累计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升到8%。” 交行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说。 民间投资持续向好 从各地披露数据来看,地方民间投资正在加速回温,多地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速转正。 不少省份民间投资增速达到两位数。其中,西藏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长63.7%,比一季度提高42.2个百分点;新疆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1.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 此外,吉林、山西、河南、天津等地民间投资增速均呈现加快势头,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近期,围绕进一步激发民资活力,从部委到地方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民间投资项目库也在密集出炉,这些都有利于提振民间投资。 作为民间投资的主要领域,各地制造业投资也呈现复苏态势,多地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 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制造业投资已经连续10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在中芯南方集成电路等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特斯拉超级工厂等汽车制造的大项目带动下,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增长20.1%。 地方投资正在加速流向高技术制造业。比如,陕西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5.8%,山东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1.7%,湖南高新技术制造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85.4%,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45.4%。 “制造业投资占我国投资的30%以上,稳定制造业投资意义重大。”植信投资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下半年应允许一些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省份增发专项债券,同时配以其他融资方式,重点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民营制造业产业链核心企业的全面扶持,推动制造业加快投资和转型升级。
7月28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半年全省商务运行情况。记者获悉:上半年,陕西自贸试验区新设市场主体8194家(含外资企业30家),新增注册资本956.99亿元(含外资注册资本2770.27万美元),其中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达71家。 加强先行先试,创造更多陕西经验。上半年,陕西自贸试验区形成61项制度创新案例,其中“国际保理美元融资新模式”等12个具有首创性的案例已上报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创新第三方医学检验检测实验室共享模式”“零工窗口共享服务平台”“大型机场运行协调新机制”3项改革创新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 推动协同创新,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今年我省在宝鸡、铜川、渭南、延安、安康、韩城开展陕西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区建设,通过“创新协同”“产业协同”“政策协同”,增强陕西自贸试验区辐射带动能力,助推我省“三个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化产业支撑,推动产业聚集。今年以来,陕西自贸试验区聚焦特色产业,优化营商环境,采取“云洽谈”“云招商”等方式,壮大市场主体规模。内陆首家陕港联营律师事务所永嘉信周启邦(西咸)、西安财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西安星享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喜马拉雅互联网文创中心等项目落户自贸试验区,马来西亚凯儿库集团投资2亿美元的干细胞科技产业园项目落户自贸试验区杨凌片区。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旅游业按下“暂停键”,各大旅游公司也不同程度遭受“创伤”。 如7月13日,西安旅游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称,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600万元-2200万元,同比减少88.60%- 182.62%;7月14日,桂林旅游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亏损1.12亿元,去年同期盈利991.62万元。 港股方面,世纪城市国际于7月20日发布盈利警告称,截至今年6月30日之未,经审核综合管理账目所作初步审阅,预期其今年中期将亏损超3亿港币,而公司去年同期录得盈利6860万港币。 复星旅文于7月24日发布的盈利警告则显示,今年上半年,其度假村容纳能力同比下降约51%,营业额同比下降约43%,旅游目的地运营营业额同比下降约46%。公告还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62亿元,未使用的银行贷款约22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银行贷款约18亿元。 在行业人士看来,疫情造成旅游行业分化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结构性机会。一些基础薄弱、模式存在瑕疵,亦或资金压力严峻的企业可能因此淘汰。但随着疫情逐步缓和,旅游行业逐渐复苏,头部企业将在疫情中获得更多市场机遇。 如复星旅文公告显示,预计截至今年7月31日,全球将有25家度假村重启,度假村容纳能力将恢复至不低于去年同期的35%;截至7月23日止的23天期间,旅游目的地运营之营业额同比实现增长。 据复星旅文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已进入传统旅游业暑期旺季,目前行业复苏迹象明显。如7月11日以来,三亚亚特兰蒂斯推出了夜场嘉年华,7月17日当日人次过万,充分显示出了旅游市场的良好恢复情况。而公司旗下的两个大型旅游目的地也将陆续如期开盘,其中太仓复游城已于7月18日开盘,丽江复游城预计于8月底首期开盘。接下来,复星旅文还将持续采取措施控制成本和开支,继续努力推动营业恢复。”(刘礼文)
7月29日,科创板公司华润微发布2020年半年报。当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63亿元,同比增长16.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3亿元,同比大增145.27%;扣非后净利润3.45亿元,同比增长466.46%。 对于净利润大幅增长,华润微表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原因是制造与服务业务板块产能利用率提升较大、固定成本有所减少、毛利率提升6.63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在制造与服务业务板块,华润微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16.77亿元,同比增长12.78%。在产品与方案业务板块,公司上半年抓住国产替代机遇,功率器件事业群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31%,其中IGBT同比增长49.9%;集成电路事业群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35%,其中,电池管理系统产品逆势增长超过20%,测温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98%,光电传感器产品在工业仪表细分市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 业绩之外,华润微在研发上也取得一系列进展。公司今年上半年取得10项重要研发成果,包括发布第一代SiC(碳化硅)工业级肖特基二极管(1200V、650V)系列产品,国内首条6英寸商用SiC晶圆生产线正式量产;中低压功率SGTMOSFET产品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器件性能达到对标产品的国际先进水平;光电MEMS传感器工艺平台从6英寸升级到8英寸并实现批量生产,硅麦克风工艺平台从6英寸升级到8英寸,首颗代表产品参数达标等。根据披露,华润微上半年研发投入占比达7.41%,公司拥有“硅基氮化镓功率器件设计及工艺技术研发”等13个在研项目。 华润微还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多项投资:一是公司通过华润微电子控股有限公司,对国内领先的碳化硅外延晶片企业瀚天天成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增资后持股3.2418%;二是润科基金开始进入正常的投资运行阶段,截至今年6月30日,共有12个项目立项。 华润微也提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会直接影响需求端,终端需求的下降或在三四季度体现。不过,过往数据显示,中国半导体产业增速远高于全球。 除了产业增速远高于全球,芯片国产替代还有望进一步加速。华润微认为,在新基建带动下,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特高压、充电桩、工业互联网、高铁轨交等领域的建设将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同时,境外大厂的停工停产将给国内厂商带来供应链重塑的机会,从而加快国产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