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消息,8月14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召开宇航系统总体重组暨改革单位成立大会。五院全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中国主要的空间技术及其产品研制基地,也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主承包商,现拥有2家A股上市公司——中国卫星及康拓红外,此外,还持有中国卫通5.04%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于7月31日正式开通,是我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里程碑。本次五院宇航系统总体重组,或将对五院旗下单位及相关产业链公司产生影响。 据了解,本次改革通过重组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总体设计部、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组建遥感卫星总体部,进一步优化宇航业务体系,提升总体能力,打造“一个创新中心+两类总体单位”的顶层架构。 “一个创新中心”,即重点构建五院顶层体系论证研究实体,打造体系化、新系统、跨领域、前沿性创新中心,强化新体系构建和重大专项培育,支撑国家航天发展规划制定和装备体系论证。 “两类总体单位”,即重大工程类总体单位和应用卫星类总体单位。 其中,重大工程类总体单位,以完成国家重大工程为主要目标,体现国家战略性发展需求,集中优势资源力量,强化标准与质量,不断贡献出新时代我国航天强国建设乃至全球航天科技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应用卫星类总体单位,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为主要目标,聚焦应用类卫星研制与产业发展,利用市场化手段和社会资源,充分提升自主发展能力,释放发展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世界一流军队建设。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即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中国主要的空间技术及其产品研制基地,铸就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嫦娥一号卫星等中国航天发展的三大里程碑。目前,五院主要从事空间技术开发、航天器研制、空间领域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航天技术应用等业务,形成了以卫星应用、智能装备、节能环保、空间生物为核心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 那么,本次改革是否会影响到上市公司? 作为五院旗下上市公司之一的中国卫星,是专业从事小卫星及微小卫星研制、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及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服务的航天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卫星近日在上证e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的宇航制造业务定位于航天器系统集成商和部组件提供商,主要包括小卫星制造、微小卫星制造、部组件制造三大类。同时,卫星导航是公司卫星应用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用市场方面主要提供北斗高精度实时定位服务和船/车载、手持产品。 中国卫星近年来持续加大导航业务方面的研发投入,包括导航芯片、民航北斗追踪监视等技术产品,以推动公司导航业务的持续发展。此外,公司目前正密切追踪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尽力把握相关业务机会开展工作。 而康拓红外20多年前就将应用于卫星姿态控制的红外线探测技术引入我国铁路车辆安全领域,成为国内最早进入铁路车辆安全检测领域的路外企业,目前是重要的中国铁路车辆运行安全检测装备和服务的供应商。 从业务范畴来看,在五院这2家直属上市公司中,中国卫星与宇航系统总体重组的相关性更大一些。 此外,五院参股公司中国卫通,是航天科技集团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二级单位,其从事卫星运营服务业的核心专业子公司,通过投资、建设和运营通信广播卫星及配套地面测控和监测系统,为用户提供广播电视、通信、视频、数据等传输服务。不过,有接近中国卫通的人士对记者表示:“本次五院改革预计对中国卫通没有实质影响。”
随着北斗系统的全面建成,众多上市公司正进一步加速在北斗领域的布局:从加码北斗产业链,到马不停蹄公布北斗新品抢占赛道,再到大手笔融资支持北斗智能网联研发。 8月13日晚,易华录公告将与航天宏图成立新公司加码北斗导航。这是近半个月内第三家上市公司公告加码北斗产业链。 公告显示,易华录拟与航天宏图等共同投资设立北京易航天应科技有限公司(暂用名,以下简称“易航天应”),注册资本1000万元,其中易华录出资200万元,持股比例20%。易华录表示,易航天应将为政府、企业、个人提供基于北斗的高精度定位服务,包括地理信息、国土资源、交通运输、国防建设、水利建设、重大工程监测与智慧城市、应急监测等。 详情请扫二维码↓
历经40多天的全力赶工,7月31日,航天宏华所属四川宏华承制的第一座立交桥梁项目,顺利装车发运。 立交桥项目的发运,是航天宏华于“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全力转型升级,加速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探索。 面对疫情和国际油价暴跌的严峻发展形势,航天宏华全力做好油气装备制造主业,延展产业优势,抓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机遇,换阵地、换打法,“跨界”突围,全力打好疫情防控和科研生产两场硬仗。 以变应变 破解“超长超宽超重”难题 钻机生产是与钢结构打交道,立交桥建造也是跟钢结构打交道,对熟悉钻机生产的航天宏华来说,把几十米高的钻机井架立起来不难,但要把跨度一百多米的桥梁钢结构焊接好,挑战还是不小。 2020年6月19日,立交桥项目正式启动。桥梁总长是120米,宽23.5米,总重1500余吨,属于“超长超宽超重”的钢结构件。桥梁建造,航天宏华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由于行业标准不一样,从图纸设计到焊接,再到转运等各个环节,都得从头开始,各个环节都面临新问题。 公司在满足主业和其它项目资源需求的前提下,抽调大量人员、设备设施资源,全力保障立交桥项目施工。 钢结构跨度大,对焊接场地要求高,公司马上清理场地,将以前根据钻机生产布置的场地进行重新布局,满足桥梁施工需要; 各种桥梁钢结构件要在厂内转运,对转运车辆和起吊要求很高,四川宏华结构件中心、产品研究所、工艺研究所、安全管理部,共同制定了起吊和运输实施方案,利用长账龄物资,改造出了14米长的运输车辆,保证了钢结构及时转运…… 场地和转运等硬件问题解决了,桥梁钢结构焊接工艺,又是一道必须突破的难题。 党员带头 用汗水积攒新领域经验 不懂就问,没有经验就学。航天宏华引进了桥梁建造专业团队,在向专业团队学习中积攒经验,锻炼队伍。 不同行业,工艺标准不一样,但汗水精神是一样的。 “方案做得再好,也需要有人一点一点去焊,看了现场大家的干劲,我很感动。”魏家春是一名党员,也是立交桥项目现场施工负责人,项目推进过程中,他带着团队两班倒、中午连班,战高温、斗酷暑,始终坚持在一线。 为了更加科学有序编排生产计划,魏家春用了一个多星期时间,加班加点消化施工图纸。每天晚上,他都要把工作时间延长3个多小时。“说实话,第一次做桥梁项目,心里没底,只能用时间去补。”魏家春说。 赖明华是一名调度,生产节点能不能顺利推进,他的工作是关键之一。桥梁项目跟钻机焊接不太一样,一启动,各个环节就环环相扣。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赖明华把生产的全过程都盯得紧,尽可能把进度掌控好。 在生产现场,还有50多名像魏家春、赖明华这样的党员干部职工,他们白班夜班轮换,确保人停项目不停。 桥梁钢结构箱体,纵深有二十多米,光是进到箱体就得好几分钟。每次箱体焊接,都得用测氧仪监测,确保作业环境安全后,焊工们再进入箱体焊接。在箱体里一待就是两三个小时,从早到晚,焊工们的衣裳没干过。 “全力以赴做到焊接合格一次性过,尽快掌握技术,用效率降成本、提质量。”魏家春说。 围绕主业布局 实现多条腿走路 作为集团公司的油气装备制造龙头单位,充分参与市场竞争的航天宏华,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油气行业周期性波动影响,因此,在全力做好主业的同时,必须实现多条腿走路,增强抗风险能力。 在7月24日召开的航天宏华2020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上,航天宏华党委书记、董事长金立亮提出,面对挑战,航天宏华要瞄准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围绕主业谋篇布局,同时积极求变。 选择新业务是转型升级最难的事情,航天宏华提出拓展“相关多元化产业”,就是要拓展与油气装备制造主业相关的、成功率较高的、有市场空间的、利润率较高的产业,而不是捡到篮子里就是菜,盲目地拓展。 对航天宏华来说,把在手的立交桥项目做好,意义远大于项目本身。 从“门外汉”到立交桥项目顺利发运,经过四十多天的摸索实践,航天宏华积累了新领域的宝贵经验。目前,航天宏华已经拿到了多座立交桥项目的订单,而除了立交桥项目,航天宏华在钢结构领域还拓展到了高层建筑钢结构框架、大型场馆钢结构、门式轻钢厂房等产业。 机遇不是等来的,抓住机遇窗口期,航天宏华将执着坚守,在集团公司党组的领导下,在换阵地、换打法,拓展“相关多元产业”的战略引导下,航天宏华正稳步推开发展的天窗,前景必将更加光明。
易华录公告,公司拟与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及具备相关运营经验的团队共同投资设立北京易航天应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其中,易华录出资200万元,持股比例20%。易航天应公司将以北斗/GNSS服务为基础,进行高水平产品开发,结合丰富的政府、企业和社会用户资源,开发多种应用场景、贴近用户和市场需求的高精度产品,从事卫星应用及运营服务。
航天信息园 2019年10月,中央强调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区块链被列为新型基础设施中的信息基础设施。 当前,区块链与云计算、5G(第五代通信技术)通信、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正在有机融合,共同构成数字经济和智慧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如同工业时代的用电量,未来“用链量”也许会与“用云量”结合在一起,成为数字时代经济社会的重要指标。这与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信息)深化区块链应用,再创产业发展良机的战略不谋而合,航天信息董事长马天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区块链是互联网未来发展的关键推动技术,其透明可信、协同共享等特点正是数字社会发展的基础。” 航天信息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天晖 谈进军区块链:深厚的技术底蕴,研究区块链水到渠成 航天信息应税而生,成立伊始研发的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使用安全密码算法等技术,实现专用发票全过程的防伪、识伪和税控,有力保障了国家税收安全。因此,在涉足区块链之前,航天信息已就信息安全产业化进行了多年探索并形成了深厚积累。 据了解,航天信息早在2016年就开始了区块链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如今,设立了区块链专项工作机构,为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资源支持。2019年,航天信息区块链平台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通过国家工信部可信区块链功能测试及性能测试。近年来,依托“1+4+N”的区块链产品体系,即以航天信息区块链平台作为基础平台,以区块链数据共享、电子存证、数据安全管控以及质量追溯四大应用平台为支撑,研发形成多项解决方案,实现在电子发票、车购税、疫苗监管、货运物流、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应用落地。 谈区块链应用:多行业落地实施,创新产业发展新模式 今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最牵动人心的事莫过于新冠疫苗的研发进程。据报道,7月20日,国际医学学术期刊《柳叶刀》杂志在线发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领衔团队研发的新冠疫苗二期临床试验结果:该疫苗是安全的,并且可以诱发免疫反应。这为疫苗在更大范围人群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是评估候选疫苗的“重要一步”,也为人们打了一剂强心针。当然,新型疫苗的落地,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疫苗的验证、生产等如何完善、疫苗的应急研发及生产平台如何建立、疫苗追溯监管如何保障等等。 谈及疫苗追溯监管,区块链的“去信任”、“不可篡改”等特征同样能发挥重要作用。马天晖表示,“去年11月份,航天信息承建的基于区块链的疫苗追溯监管平台在天津上线,与国家平台对接,实现了疫苗从生产、流通到使用各环节的全流程可追溯监管,服务于公众、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全国第一个落实新疫苗法要求、遵循新标准建设的省级疫苗追溯监管平台,贯通药监局、卫健委系统,实现了疫苗全流程可追溯监管。从采访中得知,继天津疫苗项目落地后,2020年航天信息又先后中标云南、西藏等地的疫苗追溯监管项目。相信在新冠疫苗正式落地之后,该平台会在“数字战疫”的答卷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除了在疫苗追溯监管方面成绩突出,航天信息在利用区块链技术助力各省市建设智慧城市方面也是高光频频。近期,航天信息承建的大连市车辆信息区块链信用平台成为大连市政府区块链应用的第一个落地场景。据了解,该平台由大连市税务局和航天信息合作开发建设,以车辆信息为基础,利用区块链数据共享模式,实现信息数据的跨部门、跨区域共同存储、维护,提升联盟各方的信息数据应用能力,提升涉车业务的协同办理、有效监管能力等,为区块链助力数字社会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措施。 此外,航天信息积极开展区块链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创新应用,先后与铁科院、国铁集团在多式联运物流追踪、中欧班列货运应用等领域开展区块链课题合作,与招商轮船在贸易运输领域开展区块链应用合作,充分发挥区块链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等方面的作用,创新交通运输产业新型协作模式,提升智能交通运输效率。 谈区块链前景:机遇与挑战并存,密码技术是核心 近年来,区块链的创新技术不断涌现,区块链产业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信息安全也愈加受到社会关注。国家密码法的出台,为区块链相关平台和服务采用国产密码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马天晖认为,密码技术是区块链的核心技术。航天信息区块链产品以密码技术为核心,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全方位采用符合国密标准规范的国密算法,实现了一套高效国密算法库,同时终端硬件等全面支持国密标准,保障了系统的安全合规,为区块链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谈到区块链产业的发展前景,马天晖在采访中说:“区块链未来可能会呈现两点积极变化。其一,国家会更加重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随着区块链上升成为国家战略,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区块链产业发展,政务服务有望成为区块链应用的重点领域。其二,随着线上经济的急速发展,社会对线上业务的数据共享、隐私保护、业务协同、公开透明将更加重视,需求也会更加强烈,区块链产业将迎来发展良机。区块链技术也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得到社会的认可,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完善。” 马天晖还表示,随着区块链应用深化,众多领域都将建立各自的区块链系统,未来这些区块链系统间的跨链协作与互通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跨链技术是区块链实现价值互联网的关键。(来源:数据观) (CIS)
“在过去的10年里,我们实现了科技服务社会,也见证了科技改变世界。‘遥感走进生活’还做得远远不够。”在航天宏图位于北京总部的一间办公室里,航天宏图董事长王宇翔告诉记者。 一年前的7月22日,航天宏图正式登陆科创板,首日收盘价为47.6元/股,涨幅高达175.9%。王宇翔等第一批科创板上市公司创始人身价倍增。 身价倍增没有让王宇翔停下脚步。当天上午,王宇翔在上交所完成了航天宏图上市首日的敲钟仪式,下午便踏上了飞往山西的出差行程。回忆起那一天的奔波,王宇翔笑称,上市就像考上了大学,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到了资本市场的新平台,就要把我们的优势发挥得更好,把我们的技术做得更领先,服务范围要更广,要对我们的员工和投资者负责。” “卫星遥感在中国才刚刚起步。”王宇翔告诉记者,10年前公司起步初期,曾制定了一个口号,叫做“科技服务社会,遥感走进生活”。王宇翔坦言:“只要我们还怀揣着伟大的梦想,我们的研发团队还能够不断的努力,我们就能够给市场和老百姓带来更多的惊喜。” 向着“国产替代梦”出发 时间倒回至20世纪90年代,王宇翔正在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所学习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彼时,遥感影像处理工具基本上由国外进口,但是国外软件难以实现快速迭代,更无法对我国部分地区的地理环境开发定制产品满足多样化需求。 “核心技术和产品,还是应该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手里。”王宇翔对记者说:“当时我就认定要打造一款国产的遥感影像处理软件,也是抱着这样的情怀,开始了创业之路。” 从无到有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要求用惯了境外软件的科研机构改用“中国制造”也并非易事。 2008年航天宏图创业初期,王宇翔及其团队曾带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PIE第一代产品四处奔走,但因“技不如人”,产品推广难尽人意。在这期间,王宇翔反思:“我们想要和国外一流软件竞争,想要在国内夺回市场,不能光凭中国制造的招牌,还是要提高技术实力。” 转机终于到来,2015年至2016年期间,航天宏图研发的PIE第四版产品,成功支持了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监测分析服务系统建设,并经过产品定型在全国气象部门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一举为公司后续拿下订单奠定了支撑。 “风云气象卫星的招标书比别的标书更厚、技术规格更难,要求也更高。”王宇翔回忆道,“拿下标书是公司实力的一个象征。气象卫星检测分析服务本身就是行业技术制高点的一个标识,这意味着公司在海洋、地质卫星服务系统建设中,已经没有技术障碍了。” 2017年,PIE入选中央国家机关软件协议供货清单,成为遥感类唯一入选的产品。2019年1月份中国测绘学会组织以院士专家为主的鉴定委员会对公司的科技成果进行集中评审鉴定,专家认为:“公司研发的国产自主高分遥感处理系统研制与应用技术上整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基于相位一致性的异源影像匹配、区域网平差匀色技术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2019年下半年,航天宏图中标“高分共性产品生产国产软件项目”,主要用于高分一号至七号系列卫星数据全流程处理,标志着PIE软件已经在国家有关部门广泛应用和推广,也进一步证明了PIE软件已具备替代国外同类软件的能力。 “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在产品的精细化程度上与国外软件尚存差距,完全实现国产替代的梦想仍未完成。”王宇翔坦言,“但我们也有优势,能够根据我国部分地区的特殊地势进行定制化研发,在部分新的领域,我们要实现超越和引领。” 资本赋能梦想照进现实 上市推动航天宏图未完成的梦想走入现实。 一年前,航天宏图成功登陆科创板上市并实现超募。6.42亿元的首募资金为航天宏图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弹药,更解决了融资以及人才激励的两个根本性难题。 “现在融资的手段就多了。”谈及上市以来的变化,王宇翔告诉记者,“包括上市融资、后续可能的一些增发,还有银行的授信等等。科创板挖掘和发现了我们的价值,也免去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我们有信心把公司的价值做得更大,也有底气去打开海外市场走国际化路线!” 第二个是人才问题。“我其实不需要那么多股份,因此可以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跟员工一同分享企业的成长。”王宇翔告诉记者。事实上,早在航天宏图上市之前,公司就在探索股权激励的方式。“但之前没有公允的价值,就算是低价把股份分享给员工,员工也还是会觉得兑现遥遥无期。但是现在公司上市,就相当于把公司的股份价值用市值的方式做了一个粗略的衡量,员工也能真切的感受到股权激励的力度。未来航天宏图的股权激励还会用‘碎步小跑’的方式持续下去。” 上市也给公司带来了新的压力。“压力就是公司的业绩要增长。”王宇翔表示,“作为上市企业,除了对员工负责,也要对看好公司成长的投资者负责,最终要呈现给投资者比较好的业绩和更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随着未来市场逐步深化,以及我们技术和服务能力的逐步加强,客户也会越来越多,增长空间会非常大。唯一需要担心的,是我们自身的技术实力能不能同步快速增长”。 遥感终将走进生活 “我们制定了6个方向,分别是软件Saas化;适应更多遥感平台;将遥感与虚拟现实相结合;将遥感影像与人工智能相结合;适应更多的行业,加码定制化;并探索不同时期统一对象的长序列分析。今后会在这6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发”。王宇翔谈道。 如今航天宏图已经涉足农业林业、大气海洋、水利环保、减灾应急、国土测绘等多个领域。但在王宇翔看来,卫星遥感还能做更多的事情。“我们的遥感技术此前更多的是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王宇翔具体谈道,“比如无人车上可以装上传感器以及摄像头进行信息采集,这些信息可以用于社区的管理、巡逻、安防等。无人机采集到的信息可以与卫星信息联动起来,这样我们就可以从空、天、地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观测并提供服务,能够让老百姓们过上更安全、更便捷地生活。” 谈及航天大年,航天宏图王宇翔告诉记者,“随着新基建投资的增加,随着5G的普及,商业航天会迎来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多的商业航天企业将会涌现出来,并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航天宏图也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2020年初,航天宏图中标1.23亿元空间信息处理业务,迈入太空观测第一步。 “事业永无止境,我们距离遥感真正走入生活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王宇翔说:“在遥感卫星软件国产化自主研发的路上,我们一直在努力”。
7月23日,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计划的“天问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梦之蓝M6+”邀请了60位“百万航天合伙人”一起到现场,共同观看“天问一号”的升空,同时“梦之蓝M6+”助力央视,在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新闻官微等平台,和千万网友一起见证“天问一号”发射全程。 梦想邀约,共同见证“天问一号”发射 进入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碧海蓝天,风带椰香,处处洋溢着夏日风情,也点燃了现场人们的热情。场地上,“天问一号”昂然而立,直指天际。现场很多人第一次来到航天发射基地看发射,激动之情难以言表,大家纷纷拍照、录制视频来纪录这意义非凡的历史瞬间,并表示非常感谢“梦之蓝M6+”给了他们这次能到发射现场看“天问一号”发射的机会。 这些人是“梦之蓝M6+”专门通过“梦想”邀约的形式,请到现场的“百万航天合伙人”,作为特约嘉宾见证这一历史时刻。据了解,为了给每个人搭建助梦航天的桥梁,“梦之蓝M6+”公益今年专门开启了“百万航天合伙人计划”。 消费者通过扫码消费“梦之蓝M6+”产品,即可激发洋河股份向中国航天基金会捐款。同时,消费者可领取18元-1888元不等的个人红包,随后可自愿选择深度助力航天,将红包款项捐赠给中国航天基金会,成为“百万航天合伙人”,与洋河股份一起助力中国航天事业。 牵线搭桥,千万网友共助时代梦想 取自屈原长诗《天问》的“天问系列”卫星,肩负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其中“天问一号”作为系列的第一颗,将带领“航天梦”驶向更远星球,引领中国航天事业迈向更好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为方便更多人观看卫星发射过程,航天事业的合作伙伴“梦之蓝M6+”,还不遗余力地助力央视平台,共同呈现“天问一号”发射过程,让更多人和“梦之蓝M6+”一起感受航天事业的进步。 据了解,峰值时央视平台有千万网友同时在线,观看火箭发射。随着火箭腾空而起,网友们瞬间沸腾了,他们在评论区快速刷屏“中国加油!”、“中国梦想的力量不可阻挡,冲冲冲!”、“此生不悔入华夏”,洋溢着自豪感的评论让人热血澎湃。事实上,“梦之蓝M6+”至今已多次联合央视共同呈现“航天”发射盛况,为人们搭建助力“航天梦”的桥梁。而“梦之蓝M6+”背后“更好的时代,值得更好的你”的品牌精神更是激昂有力,让人切身感受到了“航天梦”所承载的时代梦想。 发起征名,在火星写下我们的名字 此次火星探测计划还有全新环节设置,“梦之蓝M6+”将联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在微博、微信等平台发起“在火星,写下我们的名字”火星着陆点征名活动,自7月23日起至8月31日,网友们可以参与命名征集。 通过活动,中国航天人将“航天梦”足迹留在火星上,为火星留下来自中国的第一个“中国印记”。活动会在线上及线下“梦之蓝M6+”终端门店同步开启,“梦之蓝M6+”通过全国影响力,积极链接更多人参与互动,将更多人融入到“火星探测”计划中,通过“天问一号”与星空对话,与火星“交互”。 这个活动,也让人们看到了“梦之蓝M6+”全新的气象,通过活动为抓手,积极拉近品牌和用户距离的同时,有效促进和消费者形成沟通和互动,让人们从品牌消费者转变为品牌的朋友和伙伴。 早前,“梦之蓝M6+”成为中国航天事业战略合作伙伴时,中国航天基金会副理事长侯秀峰表示,希望两个优秀的品牌携手并进,以公益为纽带,拉近航天梦与每一个人的距离。相信在未来,伴随航天梦不断迈上新台阶,“梦之蓝M6+”将会激发越来越多人追梦的信念,点燃心中的梦想,追逐更好的时代,成就更好的自己,收获更好的未来。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