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1月18日电(记者 顾小立)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宁波航标处获悉,技术人员近日完成了辖区小乌峙(长白北)灯桩新型国产北斗遥测终端安装。至此,宁波舟山港海域612座可安装北斗遥测终端的公用航标均已安装北斗设备,实现了北斗遥测在公用航标上的全覆盖。 宁波航标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公用航标是指在沿海为各类海上船舶提供助航、导航服务而设置的航标。北斗遥测终端具备高精度海上定位功能,可实现“米级”“分米级”和特定水域“厘米级”的高精度海上定位;数据传输性能可靠,有效解决了部分海域公网信号覆盖薄弱、遥测信号传输易中断的问题。此外,北斗遥测终端短报文功能为航标维护、应急抢修、监控航标实时工作状态装上了“智慧之眼”,为过往船舶提供更加可靠的导航、助航服务,高效助力宁波舟山港和地方经济发展。
2020年,30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部署完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开启了服务全球的新篇章。这距2000年我国“北斗一号”第一颗卫星发射升空,正好过去了20年。 伴“北斗”成长,与北斗导航系统一样20岁的还有北斗星通。 “北斗系统的建成,相当于我国建立了一套时空战略基础设施。”北斗星通董事长周儒欣告诉记者:“比如通讯系统授时,无人飞机导航定位,无人驾驶等都依赖于卫星导航,这些都涉及国家的战略安全,必须要用自己的系统。” 从最初的想象,到北斗系统组网建设完成应用落地,周儒欣以实际行动助力国家北斗产业的发展。在他看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卫星导航应用延展了想象力的边界。 技术人逐梦“中国芯” 南开大学数学系本科、计算机与系统科学系硕士毕业,在这样的学业知识背景下,周儒欣的脑中已经形成了多种技术体系和科研思路,这也为他“北斗事业”的创立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就是芯片,它相当于导航设备的大脑,每一台导航设备想要实现定位,都要依靠这个大脑来进行计算和处理。”周儒欣坦言:“如果没有芯片,即使花了几千亿元建设北斗系统,还是不可靠的。所以,我们下决心自己来做芯片。” 近日,由北斗星通自主研发的国产新一代北斗高精度定位22nm芯片在北京亮相。“当时这颗芯片从工厂生产回来的时候是凌晨,我带领技术团队马上进行测试,确认芯片定位的速度、精度、可靠性,当然测试的结果是好的,完全符合国家的标准,并且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谈及最新的定位芯片,周儒欣脸上浮现出自豪的神情,“我们历时十多年,从90nm到55nm、再到40nm、28nm,到今天的22nm,应该说是在卫星导航领域全球最先进的一颗芯片了。” 据周儒欣介绍,这款芯片尺寸是上一代的四分之一,功耗是上一代的五分之一,定位误差控制在一个厘米以内。“这款芯片可广泛应用于测量测绘、无人机、自动驾驶、形变监测等高精度导航定位领域,为北斗高精度应用打下技术基础。”周儒欣透露,这款最新22nm定位芯片将于今年年底发布,2021年上半年有望实现量产。 在周儒欣的积极带领之下,20年时间,从推动北斗向民用开放,到首个北斗民用牌照揭牌;从卫星导航技术在港口码头的开创性应用,到首个北斗民用规模化应用;从成为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到历次自主北斗芯片发布;北斗星通实现了从艰苦创业、转型升级到规模化发展。 2000年创业热潮悄然兴起,北斗星通也跟着这波热潮而涌入。然而周儒欣的创业之路并非顺利,“我们一没有人才,二没有钱。”回顾一路走来,周儒欣不免有些感慨。 “创新关乎企业能不能长期发展,能不能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我觉得公司必须要有技术创新的人才。”周儒欣告诉记者,“2007年,我们成功地上市,打开了融资通道,同时通过股权激励等机制,公司吸纳、凝聚了更多国内外的优秀人才。” 彼时,成功上市的喜悦并没有让周儒欣一直沉浸其中,在他看来,上市只是公司的一个新起点,在技术研发和创新上仍不能有丝毫放松。 北斗星通2020年上半年的财报数据,印证了周儒欣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财报披露,2020年上半年北斗星通研发投入1.51亿元,占营业收入9.45%,同比增长16.04%,新申请并取得软件著作权6件,取得授权1项。 实现产业应用的“报国心” “应用是北斗系统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周儒欣一直把这句话当作公司发展的口号,随着北斗系统的建成,应用模式的拓展,周儒欣坚信北斗系统一定会更加深入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一定也会为世界做出更多的北斗贡献。 周儒欣告诉记者,北斗星通研发的定位芯片已经被应用在许多产品上,包括导航仪、共享单车、无人机、汽车、船舶等。“比如在船舶上的应用。”在北斗星通研发的终端机上,记者能够看到从系统里已经有4万多条渔船入网,其中包括十多万个手机用户。周儒欣解释称:“用户的家人,包括管理机关,都能够看到渔船确切在什么位置,同时渔船还可以发送短报文信息。” 此外,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北斗星通在抗震救灾中同样有着优异的表现。“灾区通信网络中断,上千前台能接收北斗卫星信号的终端被紧急送往灾区,利用北斗卫星短报文的功能,灾区与外界才能得以联络。”周儒欣回忆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很多行业受到冲击。而北斗星通在上半年却实现业绩逆势增长,实现营业收入16.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42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8%。 而这一切的成绩都离不开周儒欣的努力。疫情期间,他带领科研团队开展科技研发,多项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与产品方案,为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技术保障。 “比如‘两山’医院的建设,就大量使用了我们所提供的卫星导航接收核心部件,做测量、测绘,最后才把房子盖了起来。”周儒欣举例,“此外,我们还提供了医疗版手持终端设备,可以对患者的检查住院等提供跟踪与保障;提供了高精度定位配套方案的各类无人机,它们在中国各地承担着消毒防疫、指挥监控等任务。”周儒欣直言,北斗星通多项技术与产品正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5G为代表的“新基建”推进迅速,智能化时代已经到来。在5G网络建设过程中,北斗星通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据记者了解,目前,北斗星通5G通信领域的主要研发产品集中在5G通信基站用陶瓷介质滤波器和5G通信用LTCC射频元器件,对应5G基站建设和5G终端制造,部分规格产品已通过客户测试验证并进入批量交付阶段。 此外,作为最具规模前景的下游产业之一汽车领域,北斗星通也已布局多年。目前正在顺应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等发展趋势,大力开发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DA)、数字液晶仪表、智能座舱、车载智能联网及终端产品(T-BOX)等,助力汽车产业技术和产品升级。 “最后一颗北斗卫星的发射预示着这个产业已经进入了新的黄金十年。”周儒欣的眼神坚定,“我相信中国一定会缔造出国际上领先的卫星导航系统。”
天迈科技9月3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8月31日,北斗产业高端论坛暨北斗产业成果展在郑州高新区举办,活动包括北斗产业发展高端论坛、第三届“北斗之星”创新创业大赛郑州决赛、郑州首届北斗产业成果展、北斗在轨道交通行业中应用论坛4个方面内容。公司在北斗技术的应用上有成熟的方案,天迈多款车载终端设备,都具备北斗定位等功能,产品定位精度和性能受众多客户赞许,此次展会天迈科技携TM9023嵌入式计程计价服务终端、TM8760多功能车载终端等产品参加展会。
要闻精选 □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要求强化“两轴、一城、一环”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中央党政机关办公布局,稳步推进核心区功能重组,以更大范围空间布局支撑中央政务活动。 □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895.1亿元,同比增长19.6%。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利润改善尤其亮眼。 □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日前联合发布的《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为221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连续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与GDP之比)为2.23%,比上年提高0.09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 □ 8月27日晚间,中芯国际披露了半年报,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1.6亿元,同比增长29.4%;归母净利润约13.9亿元,同比增长3.3倍,营收、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官网8月27日信息显示,深圳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拟于明年3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首部个人破产法规。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8月27日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将“两个一体化”作为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促进电力工业转型升级。 □ 据经济参考报消息,作为“两新一重”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开足马力。多地日前披露今年以来水利投资“成绩单”,投资规模大、建设进度快等特征突显。多个省份瞄准补短板、惠民生,加紧谋划新一批重大水利项目。 □ 北京时间8月27日晚,小鹏汽车在纽交所上市,募资规模达15亿美元,收盘时上涨超过41%,至此,中国三大造车新势力集结美股市场。 □ 银保监会核准财政部等9家单位共同筹建中国农业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市北斗产业创新基地8月27日正式启动,该基地旨在加快推动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完善北斗产业生态,助力北京市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核心要素集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并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时空信息保障,推动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园。 □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在8月27日开幕的2020年夏季全国煤炭交易会上表示,煤炭长协合同签订及执行,以及东北地区的保供工作均被列为下半年的行业工作重点,以保障煤炭供应平稳。 □ 据新华社消息,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27日发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美国东部时间27日12时28分(北京时间28日0时28分),美国累计新冠死亡病例180020例,累计确诊病例5838695例。 详情请扫二维码↓
中科星图14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GEOVIS 6数字地球将全面兼容各种北斗设备,打造具有“高分+北斗”特色的新一代数字地球平台产品。
随着北斗系统的全面建成,众多上市公司正进一步加速在北斗领域的布局:从加码北斗产业链,到马不停蹄公布北斗新品抢占赛道,再到大手笔融资支持北斗智能网联研发。 8月13日晚,易华录公告将与航天宏图成立新公司加码北斗导航。这是近半个月内第三家上市公司公告加码北斗产业链。 公告显示,易华录拟与航天宏图等共同投资设立北京易航天应科技有限公司(暂用名,以下简称“易航天应”),注册资本1000万元,其中易华录出资200万元,持股比例20%。易华录表示,易航天应将为政府、企业、个人提供基于北斗的高精度定位服务,包括地理信息、国土资源、交通运输、国防建设、水利建设、重大工程监测与智慧城市、应急监测等。 详情请扫二维码↓
作者 | 王刚出品 | 雷锋网产业组2000年到2020年,小张变成了老张。但对于我国卫星定位导航事业来说,则是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到北斗三号“收官之星”升空成功最不容易的20年。55颗卫星悬挂深空,“中国的北斗”终于一跃成为“世界的北斗”。在卫星定位导航领域,一直流行一句话:北斗的应用,只受限于个人的想象力。足见北斗对我们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后发潜力。在经历了今年6月23日那一声铿锵有力的点火指令后,搭载着北斗三号导航定位卫星的长征3号乙火箭一飞冲天,直达苍穹。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举行。这一次,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这意味这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到全球应用的新阶段,服务的广泛性发生了本质改变。”千寻位置CEO陈金培告诉雷锋网。千寻位置是北斗高精度定位应用的最大平台,致力于提供时空智能基础设施。与之相对应的,我们还关注这一事件的背后影响,即围绕着卫星导航的产业链的发展,基于时空能力的新业态的重构。不出意外,“北斗+”将成为火热的新基建下的重要赛道。北斗精度在提高,就像一部“眼睛进化史”从某种意义上看,北斗的前期发射及这次全球组网的实现,让我国的时空能力都整体上了一个巨大的台阶。一直以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都是典型的“国之重器”,就像水电和公路一样,一直是社会建设的基础保障。但是在全球范围内,建成此系统的,一只手可以数的出来。卫星导航系统简称为GNSS系统,有4位VIP会员,分别是GPS(美国)、GLONASS系统(俄罗斯)、伽利略系统(欧盟)、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国自主建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卫星导航定位方面一直处于空白,需要依赖美国的GPS系统。怀揣着“发展自己的导航系统”这个梦想,才有了后来的北斗。日本、印度都在打造自己的导航定位系统,但是范围有限,且依赖GPS。精度,一直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命门,也是它之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军事经济领域的理由。依靠北斗的这种精度,大型车辆的定位和监控、农业现代化中的控制系统、海洋渔业通信、火灾地震救援、军事目标打击、野生动物保护都有了重要利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陈忠贵此前提到,北斗导航系统面向国家安全、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提供时间基准、空间位置基准,对国家的重要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程度非常大。“作为基础标准的时间和空间信息,如果由别人提供,安全感何来?”陈忠贵表示。千寻位置一直是这个领域的重度活跃玩家。据悉,其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自主建设和运营的2600多座北斗地基增强站,构成了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国一张网”,接收北斗卫星信号,实时计算卫星定位误差,已经为数以亿计的用户提供厘米级定位、毫米级感知和纳秒级授时的时空智能服务。千寻位置CEO陈金培对雷锋网提到,我国北斗应用将进入“新的时代”,在汽车、手机、无人机等各类智能设备上得到应用。他补充提及,有了对时空更高分辨率的感知后,北斗不仅仅是部署于高空的卫星导航系统,它更是和每一位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国家重大时空基础设施。此前,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的手机、汽车等产品还会收到区域的限制。现在,在全球范围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使用体验、稳定性、可靠性都大大提升。2020,北斗“战斗值”增强,大规模应用元年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组网完成后,“全国一张网”持续推进,基站能力增强。在产业界,一大批概念公司将受益,尤其是芯片和终端产业将拓宽自己的产业链条,其服务的广泛性也发生了本质变化。这实际上解决的不仅是一个“成本和门槛”的问题,更是一个自信心的问题。雷锋网注意到,GPS导航定位系统比北斗早建设大约20年,20年的技术鸿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填补的,GPS系统的应用和技术都已经非常的成熟。这带来一个简单又残酷的事实是:GPS的芯片比北斗芯片的价格要便宜很多。“用不起”——很长时间制约着北斗的发展,而“不敢用、不想用”才是制约北斗发展的最基本的原因。虽然从诞生到现在,我们已经从很多方面验证了北斗的精度和可靠性,完全不输GP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但人们对北斗仍有种种的质疑。而今年,北斗从区域走向全球,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战斗值”增强,加之我国的芯片技术、算法技术进一步自主可控,以及基于位置的需求飞涨,2020年势必成为北斗大规模应用的元年。基于北斗高精度时空网络,无人机可以实现在田间地头精准喷洒农药,减少用药量。目前,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企事业单位数量保持在14000家左右,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截至2019年底,业内相关上市公司(含新三板)总数为46家。《2020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19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近3450亿元,较2018年增长14.4%,已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陈金培认为,北斗将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建设方、汽车制造商,各类设备和应用开发商等都会参与。预计,今年将有数款搭载千寻位置北斗高精度定位的汽车量产发布,除了单车本身能实现精准定位外,同时也为智能驾驶的车路协同(V2X)提供高精度定位和授时能力。而在全国,超过2万台无人机已经集成了千寻位置的北斗高精度定位能力,在全国各地进行农药喷洒、电网巡检等作业。北斗也已经覆盖众多主流智能手机。根据千寻位置的数据,目前北斗加速定位服务已服务近6亿用户,大幅减少用户初始定位时间。时空智能提速,智慧城市迎来“临门一脚”可见,天上好用,地上用好——北斗真的做到了。北斗的发展史,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我国地理信息技术崛起的标记。从第一代太阳帆板等核心产品的国产化,到第二代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攻克了以导航卫星总体技术、高精度星载原子钟等为代表的多项关键技术,再到第三代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星间链路网络协议、自主定轨、时间同步等系统方案,填补了国内空白······北斗导航系统铸造了“中国灵魂”,在家国意义上占据诸多重要的位置。曾经,铁路、公路、水电煤对现实世界的运转做了最好的支撑,而今天和未来,时空网、互联网和计算网就是“数字中国”的新的基础设施,数据带上时空标记、经过高效传输和智能处理,数字世界的比特和物理世界的夸克才能更完整地融合。对于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建设而言,北斗更是献上了智慧前的“临门一脚”。依然是以千寻位置为例,其基于时空大脑,已经将浙江德清主城区的地图精度提高到亚米级,摄像头可以精细化到把车道信息都完全展现出来。在对车流的精准分析基础上,还可以做一些重点车辆的通行,比如急救车、消防车、警车等等,再配合红绿灯优化配置方案,可以保证重点车辆快速通行,快速解决城市应急事件。眼下,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这样的“时空智能”能力,东到绍兴上虞,西至重庆长寿。同样,对于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交通难题的共享单车而言,“智能调度”是个核心老大难题,这背后需要对单车的空间位置具备更高分辨率的感知。据悉,哈罗出行就联合千寻位置研发了“车辆高精度定位及电子围栏停车技术”,确保车辆在指定位置正常落锁。可见,城市的组件被进一步细分,这对单体智能走向整体智能提供了从顶层设计到细节运营的思路,“新基建”里的5G、AI、云计算等元素获得加速度后,时间基准和空间基准也将在北斗全球组网大背景下,在多产业得到应用。北斗下中国体格,也得以更强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