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球500强企业排行榜中,中国平安的全球排名升至21名,较去年上升8名。此外在中国入围企业中位列第5,全球金融企业排名第2,中国内地混合所有制企业中位列第1。 疫情期间,许多中国企业都收到冲击,而中国平安在《财富》的排名能够提升,得益于其将科技深度运用于金融主业中,对金融业务形成的赋能效应。 今年,受疫情影响,保险公司的业务开展受阻。对此,许多保险公司都积极拓展线上化转型。中国平安无疑是做得最出色的。在寿险及健康险中,平安推出AI面谈官,在疫情中,AI面试覆盖率达到100%。在代理人培养方面,平安的代理人专属智能个人助理AskBob上线,截至目前累积为代理员提供服务3.4亿人次。 在产险,平安运用领先的AI图片定损技术和精准客户画像技术,针对安全驾驶行为良好的车主推出“信任赔”服务,减少人员接触,提高理赔审批效率。截至目前,平安“信任赔”已经为4,500万车主提供理赔额度。 在银行业务上,平安的AI零售银行全面赋能银行销售、风控、运营、管理等流程,平安银行2019年新增的1,430万张信用卡中,近90%是通过AI自动审批的。 科技赋能与生态赋能,在疫情期间为平安的业务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服务、智慧城市”这五大生态圈更加完善,同时生态圈之间的连通与互相赋能效应不断加强。 其次,在企业治理方面,中国平安通过制度建设来保持公司运营稳定,将人事变动的影响降到最低。 今年7月1日,中国平安创始人马明哲先生宣布辞任CEO,继续担任董事长和寿险业务改革组长。在我看来,马明哲此举对于平安而言,可谓是长治久安的一招妙棋。 最近一两年间,平安管理层人事变动较大。今年4月,在股东大会上,被问及平安近期的人事变动的时候,马明哲先生回答道:一家好的公司经营管理,靠的是制度,而不是个人。 诚然,不得不说,一家公司在创立的早期阶段,管理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保险公司,一个明星管理员的“IP效应”与“带货能力”是非常关键的;而这样的管理者往往成为各家争夺的核心,因为他们一旦来到哪家公司,就意味着他的团队、他的客户、甚至他的潜在客户都跟来了。 在科技型企业,也会存在类似的效应,例如明星创始人、明星产品经理。但站在长远的角度,这些对于公司都是风险与不确定性的来源,这样的模式也是无法持续的。随着公司的成长,需要越来越多的是依靠制度,而不是依靠个人。 当马明哲宣布辞任CEO之后,我们看到平安的股价并没有出现大幅度的波动。这正说明了平安“依靠制度、不依靠个人”的策略的成功。事实上,马明哲作为平安的创始人,他相当明智地选择了长期保持低调,力图弱化个人IP在公司经营管理中的权重。 无疑,这些都是企业治理中最前沿的理念。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平安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做出的努力与贡献。早在2019年中期业绩的时候,平安便将ESG的理念纳入考核评价体系。 所谓ESG,即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与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个单词的缩写,是用来衡量企业的可持续性和环境、社会影响所关注的三个核心因素,因而也被称作责任投资或可持续保险。 截至2019年12月末,公司责任投资规模达9,544.49亿元,可持续保险金额达121.21万亿元,绿色信贷年度授信总额590.56亿元。 同时,平安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战的号召,推进“三村扶贫工程”项目,累计提供专项扶贫资金249.05亿元。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平安第一时间推出保险保障、医疗支持、对外捐赠等多重支持举措,提供的物资及现金捐赠总额超1.75亿元。 目前,股市进入中报业绩的关键时期。对于平安而言,一季度疫情冲击将接近尾声,而疫情期间展现出的科技实力以及科技对金融业务的赋能,将在后疫情时代重塑保险行业的面貌。 站在更大的背景下,未来低息环境维持,而金融行业的各个细分行业,不论银行、投资、保险、还是信托、租赁——都将面临深刻的转型。一方面,借助科技力量实现降本增效;另一方面,通过科技赋能来促进传统金融业务的发展。 中国平安在科技方面拥有长期积累,形成“科技+金融”与“生态+金融”等战略,这些使得平安在与同类企业的竞争中增加了许多有力的抓手。金融业的科技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谁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这场转型,谁就能在后疫情时代的竞争中胜出。
2020年7月29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股票代码:2318.HK,601318.SH)宣布,中国平安第八次在《机构投资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的“亚洲区最佳企业管理团队”(All-Asia Executive Team)评选中获评为“亚洲最受尊敬企业”(MostHonored Company)。 此外,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获评为“最佳首席执行官”(Best CEO),平安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兼首席财务官姚波获评为“最佳首席财务官”(Best CFO)。中国平安也于保险板块的“最佳投资者关系方案”(Best IR Program)和“最佳环境、社会和治理(ESG)”(BestESG)类别中位列第一。 《机构投资者》是业内高度认可的财经杂志,在市场分析师和投资组合经理中进行研究和排名。该杂志每年都会邀请覆盖该地区的买方分析师和卖方研究员评选四家在投资者关系方面表现出色的公司。 在2020年的排名中,共有1,921名参与者将选票投给了亚洲的1,472家公司。其中,108家公司在以下的一个或多个类别中获得第一、第二或第三名:最佳首席执行官、最佳首席财务官、最佳投资者关系专才、最佳投资者关系团队、最佳投资者关系方案和最佳ESG。包括中国平安在内的46家公司由于在各个类别均取得巨大成就,被获评为“亚洲最受尊敬企业”。 近年来,在“金融+科技”、“金融+生态”的战略指引下,平安整体业务持续稳健增长。2019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同比增长18.1%至人民币1,329.5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6.5%至人民币1,643.65亿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中国平安拥有超过2.04亿个人用户和5.34亿互联网用户。 作为位居行业前列的科技型金融集团,平安本着合规、客观、一致、及时、互动和公平的原则,为国内外机构及个人投资者提供服务,并致力提高集团治理水平,实现集团公允的企业价值。中国平安落实深化ESG战略,并深入推动将其融入企业战略与经营管理。平安集团在2019年签署《负责任投资原则》,成为首家签署的中国资产拥有者,同时也是首家签署《气候行动100+》及《可持续保险原则》的中国企业。 本年初,平安集团通过一系列举措,包括捐赠、保险保障、金融服务和医疗援助等,为中国抗击疫情提供支持。
7月27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与日本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全资拥有的附属公司盐野义制药(香港)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同意在上海及香港两地分别成立名为“平安盐野义有限公司”及“平安盐野义(香港)有限公司”两家合资公司。 中国平安表示,此次成立合资公司可加强中国的健康及医疗服务水平,与中国平安的医疗健康生态圈战略一致。 平安盐野义有限公司注册地位于上海,总投资29.4亿元。其中,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人寿拟出资14.4亿元,股权占比49%;盐野义(香港)拟出资15亿元,股权占比51%。该合资协议将上报至中国银保监会。 平安盐野义(香港)有限公司注册地位于香港,总投资3.6亿港元。中国平安的间接附属公司Tutum Japan Healthcare Limited拟出资1.76亿港元,股权占比49%;盐野义(香港)拟出资1.84亿港元,股权占比51%。两项交易均通过中国平安保险海外(控股)有限公司进行。 盐野义制药将在两家合资公司建立药物研发中心。盐野义制药专注于传染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拥有丰富的相关知识及强大的药物研发能力。结合盐野义制药的优势及中国平安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分析科技,双方将成立研发平台,高效地制造高增值的创新药物和医疗健康服务,并为客户提供量身订造的解决方案。 为加强药物生产及质量控制,盐野义制药将在合资公司导入其生产及品控方面的技术及经验,融合中国平安的人工智能科技,打造一个崭新的生产和质量监控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及分析,在确保药品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双方将可通过平安健康互联网向中国客户供应新药、仿制药、非处方药等各类医药品。按用户规模计,平安好医生APP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移动医疗健康应用程序。截至2019年底,其注册用户数达3.152亿、日均咨询量达72.9万人次,并拥有庞大的专业医疗网络,当中包括超过3000家合作医院及逾9.4万家合作药店。凭借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的自有医疗团队及自主研发的AI(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提供端对端服务,包括7×24小时在线咨询、处方、转诊、挂号、第二诊疗意见和送药等全流程服务。
7月25日,2020中国平安中超联赛在大连、苏州两个赛区正式开幕。中超联赛是亚洲影响力最大、最受球迷喜欢和期待的赛事之一,中超联赛的回归将点燃国民和城市的激情,也标志着受到疫情影响的国民生活将逐渐恢复常态。作为中超联赛2014-2022年的官方冠名赞助商,中国平安将通过产品与创新服务,与中超在保险保障、医疗服务和科技领域积极合作,保证联赛平安、有序地进行。 近年来,中国平安积极响应中央提出的“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号召,不断投身于中国足球事业。除冠名赞助中超联赛以外,中国平安与中国之队合作至2022年,平安将以中国之队的官方赞助商的身份,持续为国家队保驾护航。 在保险保障方面,针对职业球员,平安产险开发出业内唯一的“黄金腿”运动保险,为球员们提供了全方位保险保障及医疗服务。今年3月,平安还宣布扩大 "黄金腿"保险中新冠肺炎的保障范围,免除球员后顾之忧。 在产品创新方面,平安银行专门为球迷群体量身打造了中超联赛首款主题信用卡——"中超由你信用卡",累计发卡量近百万张,并将在本次联赛开始后全新上线。 与此同时,在"要健康,选平安"的主题下,平安将在后疫情时代联合各类优质资源,发起多种形式的运动健身活动,号召球迷及客户积极参与,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 中国平安集团党委副书记孙建一表示,作为国民品牌,平安不仅要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更要助力全社会提振信心。今年,平安提出"家家有平安"的品牌主题,平安将伴随国民一起战胜疫情,并在金融生活服务上满足人民品质生活的需要。平安相信,通过各方的积极努力,在全新的赛制下,今年的中超联赛一定会更加精彩,并为下半年国内体育赛事活动恢复树立标杆。 未来,中国平安将利用自身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互联网及大健康平台优势,继续助力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一方面持续提供更多产品创新及保障上的支持,助力中国足球生态更加完善;另一方面撬动社会优质资源,为中国足球事业的未来发展储备力量。
7月22日,路透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称,平安集团旗下陆金所寻求最早在今年赴美上市。报道称,陆金所已经聘请了美国银行、高盛、汇丰、摩根大通等投行负责上市工作。目前,这些银行拒绝置评。 对此消息,陆金所方面称:“对该传闻没有评论。” 陆金所是平安集团旗下最大的金融科技独角兽,是一个综合性线上财富管理与个人借款科技平台。截至2019年末,中国平安持有陆金所40.61%的股份。 中国平安2018年年报显示,陆金所在2018年完成了C轮融资,并引入多家国际知名投资机构,投后估值为394亿美元。平安集团旗下已经上市的平安好医生(01833.HK)和金融壹账通(OCFT.US)当前市值分别约为184.7亿美元、93.36亿美元。陆金所2018年的估值水平,大于平安好医生和金融壹账通当前市值之和,上市前景可观。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陆金所动作不断。 4月初,陆金所控股宣布冀光恒出任联席董事长、党委书记兼执委会主任,全面负责陆金所的经营管理及战略转型发展。同月,中国平安获得消费金融牌照,平安消金注册资本50亿元,在千丝万缕的股权关系背后,平安消金承担着陆金所P2P业务转型的重任。 陆金所在2019年宣布推出P2P业务,其借贷业务需要一涨消金牌照来承载,如此一来,公司才能实现完全转型。 而这一系列的变动,被外界解读为陆金所上市的前奏。 陆金所IPO并不是新话题。在互金扎堆出海的2017年,陆金所CEO计葵生就曾表示,公司正在准备IPO,具体上市时间需要等待市场条件成熟。但伴随而来的是政策严控下,互金行业的大洗牌。陆金所的上市计划开始搁置。在2018年中国平安的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平安直言陆金所没有压力着急上市。 根据中国平安2019年年报,陆金所当前有财富管理和个人借贷两大核心业务。 2019年,在财富管理领域,陆金所与300多家机构建立了资产端合作关系,向1250万活跃投资客户提供7000多种产品及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一个显而易见的变化是,陆金所正在发力B端合作。2019年,陆金所B端合作板块资产规模同比增长780.3%至652亿元,而消费金融板块资产规模同比下滑44.7%至1033亿元。陆金所2019年末总体资管规模3468亿元,同比2018年末下降6%。 截至2019年12月末,陆金所平台注册用户数4402万,较年初增长9.1%;客户资产规模为3468.56亿元,较年初下降6.1%。
7月1日,中国平安召开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并决议:为配合公司战略转型升级需要、加强“执行官+矩阵”集体决策机制,聘任姚波出任公司联席首席执行官(Co-CEO)。同时,董事会同意马明哲个人提出的辞去首席执行官职务的请求。 辞任首席执行官后,马明哲继续担任董事长,按《公司章程》规定,在董事会休会期间,代表董事会推动公司贯彻执行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各项决策决议,负责公司的战略发展、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文化建设,以及公司的重大事项决策等职责,继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 公告显示,姚波自2008年以来出任中国平安首席财务官,全面负责公司战略实施、计划落地、财务企划、资金与流动性风险管控等职责。 董事会认为,姚波拥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精湛的财务精算专业水平和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由姚波先生担任公司联席CEO,作为公司整体经营性运营管理、风险管控及协调职能的负责人,是对“执行官+矩阵”集体决策机制的有力补充,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从战略规划到落地的管控体系。 未来,中国平安三位联席CEO——谢永林、陈心颖、姚波将按照分工履行相关职责。其中,姚波作为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兼首席财务官,主要职责为负责集团的战略规划,业务目标制定、目标追踪和绩效考评,主管集团预算管理委员会、产品委员会、战略发展中心,以及财务、企划、精算、资金等管控等职能。 谢永林作为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其核心职责以分管集团金融业务板块为主,包括主管平安银行业务,以及分管团体客户综合金融业务以及金融板块相关专业公司的发展,协管个人客户综合金融业务。 陈心颖作为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其核心职责以分管集团科技业务和创新业务板块为主,包括负责金融科技、医疗科技、智慧城市以及相关生态圈的创新与发展,以及分管科技类、创新板块专业公司的发展。
图片源自网络 7月1日,中国平安发公告称,董事会同意姚波出任该公司联席首席执行官(Co-CEO),并同意马明哲个人提出的辞去首席执行官职务的请求。辞任首席执行官后,马明哲继续担任董事长。 图片源自中国平安公告 1955年出生的马明哲今年已经65岁,自1988年中国平安创立以来已伴随这家险企走过32个年头。 对于此次卸任CEO职务,有市场声音猜测,马明哲系为退休交接做准备。对此,中国平安方面表示,马明哲目前没有退休计划,且公告表示其将“继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 另一方面,去年以来,中国平安多现人事变化,总经理、联席首席执行官、副董事长均现变动。 去年10月,中国平安总经理由任汇川变更为谢永林,任汇川任副董事长;11月,联席CEO李源祥被友邦“挖角”,辞去中国平安执行董事、联席首席执行官等职务;今年3月,在平安任职28年的老将任汇川因身体原因执行董事、副董事长职务。 与此同时,姚波、陆敏被推上更醒目的位置。姚波“补缺”李源祥任联席CEO;而陆敏接替李源祥任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今年3月获推荐出任中国平安执行董事。 李源祥离任半年后,姚波补位平安联席CEO 2018年12月,中国平安在原来“执行官负责制”的基础上,增设三个联席首席执行官岗位,由李源祥、谢永林和陈心颖担任。其中,李源祥分管个人客户综合金融业务,谢永林分管公司客户综合金融业务,陈心颖分管科技业务。三人在马明哲的领导下对三大业务主线实施统一领导、专业分工。 去年11月,原中国平安联席CEO之一的李源祥以702.53万美元(约合4945万元人民币)的年度目标总薪酬被友邦保险“挖角”,辞去中国平安执行董事、联席首席执行官、常务副总经理及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职务。 接替李源祥任中国平安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的是汽车之家董事长兼CEO陆敏,分管中国平安保险业务及个人综合金融业务。但中国平安联席CEO一职未有人立刻“补缺”。 时隔半年,谜底揭晓,姚波出任中国平安联席CEO一职。姚波今年49岁,系纽约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曾任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咨询精算师、高级经理。 姚波/图片源自中国平安官网 2001年,姚波加入中国平安,2007年起担任总精算师,2008年起担任CFO,2009年6月出任执行董事、副总经理,现为中国平安常务副总经理、CFO、总精算师,负责平安战略实施、计划落地、财务企划、资金与流动性风险管控等职责。 官网显示,姚波任平安银行、平安寿险、平安产险、平安资产管理等平安多家控股子公司的董事,同时还担任陆金所控股及平安好医生的非执行董事。 此次职务变动后,姚波作为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兼首席财务官,将主要负责集团的战略规划,业务目标制定、目标追踪和绩效考评,主管集团预算管理委员会、产品委员会、战略发展中心,以及财务、企划、精算、资金等管控等职能。 董事会评价称,姚波拥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精湛的财务精算专业水平和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由姚波担任公司联席CEO,作为公司整体经营性运营管理、风险管控及协调职能的负责人,是对“执行官+矩阵”集体决策机制的有力补充,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从战略规划到落地的管控体系。 年内两位“老将”现变动 此次马明哲辞任中国平安首席执行官后,将继续担任董事长。公告显示,马明哲将并负责中国平安的战略发展、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文化建设以及重大事项决策等职责,“继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 马明哲/图片源自中国平安官网 正如公告所述,马明哲作为中国平安的创始人,带领平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 1988年,招商局集团原常务副董事长、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创始人袁庚委派马明哲参与平安保险公司的筹建工作。1988年3月,年仅32岁的马明哲, 作为招商局的股东代表出任平安保险董事总经理。 董事会评价马明哲称,其不仅圆满完成了历届董事会下达的各项战略及经营目标,“而且清晰地规划了本公司的发展远景及实施路径,培养了一大批拥有很强竞争力、执行力的国际化、专业化人才队伍,为本公司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年内中国平安另一名职务变动的老将是任汇川。 今年3月16日,中国平安董事会收到任汇川的辞职报告,任汇川因为个人身体原因,辞去中国平安执行董事、副董事长职务。同日,中国平安董事同意推荐陆敏出任中国平安执行董事,任期至第十一届董事会任期届满时止。 任汇川于1992年加入中国平安,作为拥有28年司龄的老员工,曾在在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等多个岗位上担任管理职务,并先后出任中国平安副总经理、总经理、副董事长。 任汇川在辞任感言中提到,最感恩的人是马明哲,“马总如师长、如父兄”,坚信在掌舵人马明哲的带领下,平安会像一艘有自驱力的航空母舰,一如既往地勇往直前。 在马明哲、任汇川、李源祥职务变动之前,去年10月,中国平安已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人事调整。 在这次调整中,中国平安总经理由原来的任汇川变更为谢永林,任汇川任副董事长。董事变更方面,原执行董事孙建一辞任执行董事、资深副董事长职务,蔡方方辞任执行董事。 辞任副董事长以前,孙建一自2008年10月以来已在该职位任职11年。辞去董事和副总经理职务后,孙建一接替潘忠武出任职工代表监事,并任监事会主席。 彼时官网介绍管理团队时,孙建一仅次于中国平安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居于第二位。目前中国平安官网显示,马明哲、谢永林、陈心颖、姚波分别居于页面前四位。 上半年股价累计跌12.5% Choice金融终端显示,截至7月1日,中国平安股价从年初的83.96元/股跌12.45%至73.5元/股,期间最低至64.84元/股。以182.8亿总股本计算,市值蒸发1912.09亿元。 截至7月1日收盘,中国平安总市值为1.34万亿元。 图片源自Choice金融终端 经营业绩方面,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平安实现3281.72亿元收入,较上年同期的3781.61亿元下降13.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0.63亿元,同比下降42.7%。 中国平安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该公司面临线下业务开展受阻、信用风险上扬、权益市场波动、市场利率下行等诸多不利因素。同时,境内外资本市场大幅下跌,且中国平安执行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波动加大,导致投资收益大幅下降。 图片源自中国平安公告 最新披露的保费收入公告显示,平安财险、平安人寿、平安养老、平安健康今年前5个月分别实现1196.66亿元、2462.8亿元、127.53亿元和40.61亿元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较上年同期的1091.57亿元、2649.61亿元、117.06亿元和25.05分别增长9.63%、-7.05%、8.94%和62.12%。 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中的个人新业务和续期业务保费均现下降。今年前5个月,个险新业务保费为628.4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39.46亿元下降15.01%;个险续期业务保费为1884.3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949.04亿元下滑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