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24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初步披露了今年及“十三五”央企发展成绩单。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中央企业在“量”上稳中有进、持续增长,经济效益走出低谷、稳步提高。预计到今年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将接近69万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45%,“十三五”期间营业收入、净利润、劳动生产率年均分别增长5.6%、8.9%、7.8%。与此同时,中央企业在“质”上优化改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提升。
10日上午,教育部在京召开第四场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情况。“十三五”期间,我国学前教育强化了公益普惠属性。教育部负责人介绍,全国完成城镇小区配套园整改1.95万所,新增普惠性学位400多万个。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国公办园比2015年增加了3.1万所,达到10.8万所,普惠性民办园比2016年增加了3.7万所,达到9.5万所(2016年开始统计普惠性民办园相关数据)。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3.4%,比2015年提高8.4个百分点。普惠园覆盖率达76.01%,比2016年提高8.7个百分点,有效缓解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经各地测算,今年全国总体上能够实现85%的普及目标和80%的普惠目标。(总台央视记者 周培培 李志贵)(编辑 张冰)
新华社武汉12月6日电初步预计,“十三五”期末中国保费收入达4.5万亿元左右,“十三五”期间保费收入年均增长约13%,保险总资产年均增长约12%。这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长邢炜6日在武汉召开的中国保险创新发展大会上透露的。邢炜表示,近年来我国保险业保障功能不断增强、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风险防范不断加强、对外开放稳步推进。2019年,我国大病保险覆盖人群超过11亿人,在基本医保基础上报销比例提高了约13个百分点;保险资金支持长江经济带超过6000亿元。截至今年9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207061.9亿元,比“十三五”期初增长85%,178家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42.5%。今年1月至10月,外资保险市场保持增长态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超过3000亿元,同比增长19.4%,所占市场份额达到7.58%,比“十三五”期初提高2.78个百分点。邢炜说,当前中国年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根据国际经验,进入保险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十四五”时期,我国保险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记者 王贤 谭谟晓)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22日讯 10月21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国新办举行的“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三五”期间,是我国迄今为止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五年,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地增强。 一是战略部署不断加强,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显著提升。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了党章,生态文明写入了宪法。越来越多地方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机遇和重要抓手,努力走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双赢之路。企业依法治污、依法排污,保护环境的法治意识、主体意识也在加快形成,全社会关心环境、参与环保、贡献环保的行动更加自觉。 二是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展顺利,环境治理力度持续加大。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党中央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出台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等专项行动计划,七大标志性战役进展顺利,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有力促进了高质量发展。 三是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有力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节能提高能效,大力调整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截至2019年,“十三五”期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了18.2%,全国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炭机组达到8.9亿千瓦,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86%,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超低排放清洁煤电供应系统,光伏、风能装机容量、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全国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3.4%,京津冀地区煤炭集疏港实现了“公转铁”,全国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7.2%。通过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硬约束,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通过大力整顿散乱污企业,有效解决了市场竞争中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为环境守法企业创造了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通过逐步调整提高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促进了产业技术升级和行业企业绿色发展。 四是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制度体系基本建立,推动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制度落地见效,全面加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领导的机制。排污许可、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责任追究等制度相继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河湖长制、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等改革加快推进。 五是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世界贡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方案。我国率先发布《我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联合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消耗臭氧层物质累计淘汰量占到了发展中国家总量的50%以上,成为全球臭氧层保护贡献最大国家。此外,“十三五”期间我国的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浙江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支付宝蚂蚁森林等项目还获得了联合国的“地球卫士奖”。 赵英民在发布会上还指出,在看到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充分肯定“十三五”取得成绩的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生态环境质量距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距离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还有差距,国内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处于高位。最突出的表现是“三个没有根本改变”: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公路为主的运输结构没有根本改变。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没有根本改变,生态环境事件多发频发的高风险态势没有根本改变,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任重道远。 赵英民表示,下一步,我国将把做好“十三五”收官特别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收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总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的根本要求,科学设定“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指标和重点任务,做好明年工作,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开好局、起好步。
伶仃洋上,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如长虹般绵延远方。这座全球总体跨度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被誉为桥梁建筑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从可燃冰试采创下“产气总量”“日均产气量”两项世界纪录到大藤峡水利枢纽左岸工程全面投产,从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码头正式开港到穿越三大沙漠的京新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十三五”以来,重大工程捷报连连。 一项项重大工程接连攻克难关,勇攀创新高峰。 阳光透过8000多块不重样的玻璃洒落进来,敞亮通透。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犹如金凤凰展翅欲飞。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施工难度极大。建设者立足自主创新,开发应用多项新技术新工艺:1152套减隔震支座解决震动难题,隔震层规模国内最大;4.2万吨钢网架施工80天封顶,精度控制在毫米级……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5年来,中国建设者的创造力不断迸发—— 在广袤太空,北斗卫星导航开启全球时代。400多家单位、30多万名科技人员,攻克160多个关键核心技术,500多种器部件实现国产化研制。 在巍巍高原,建设者先后克服高地应力、高地温、涌水突泥等难题,确保拉林铁路布喀木隧道顺利贯通。 在东海之滨,“华龙一号”全球首堆进行装料,向建成投产迈出重要一步。作为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成为核电走出去的亮丽名片。 一项项重大工程拉动有效投资,增添发展动力。 首批机组投产发电!6月29日,金沙江畔的乌东德水电站传来喜讯。在这一工程中,川滇两省相关原材料采购合同共计近30亿元、建设期间平均每年增加就业人数约7万人、机组全部投产后初估每年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约13.5亿元。 重大工程建设既利当前稳增长,又利长远强动能。“中国天眼”落成启用、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研制成功、5G商用加速推出,信息化重大工程让发展后劲更足;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一批重大项目拔地而起,绿色发展不断迈出新的步伐。以乌东德水电站为例,其生产的绿色电能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220万吨,相当于种植8.5万公顷的阔叶林。 一项项重大工程瞄准关键环节,补上民生短板。 “拉来电网,就是幸福生活的开始!”电刚通到村里,西藏察隅县南雪村的次仁多吉便赶回家里打开了电视,“过去,村里40多口人就靠一台小水力发电机供电,时不时会停电,今后再也不用担心用电了!”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今年6月底,为期3年的“三区三州”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按期全面完成,惠及2542万农村人口、1685个抵边自然村寨,我国农村地区由此基本实现了稳定可靠的供电服务全覆盖。 工程造福人类,科技创造未来。引江济淮、滇中引水等水利工程加快推进,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铁路、公路、桥梁纷纷建成,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十三五”以来,重大工程助推百姓生活更美好。(丁怡婷 刘志强) 《人民日报》(2020年10月29日01版)
图片来源:微摄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近日,就中国“十三五”规划对区域和全球发展的积极意义等话题,经济日报记者专访了惠誉评级亚太区主权评级主管施帝文。施帝文认为,“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整体表现亮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促进亚太融合发展、提振全球增长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施帝文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保持了强劲增长。惠誉评级预计,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16年至202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仍将保持在5.75%上下。“这一增速将使得中国位列同期全球增速最快经济体行列,并对拉动全球增长起到重要作用。”从评级机构角度看,通过公共融资改革来增加财政账户的透明度、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主体责任,通过增加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弹性和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来增强人民币的国际适用性,通过颁布和实施一系列规章制度降低影子银行风险等政策在过去5年中均取得了实效。展望未来5年,惠誉评级期待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更多成果,包括推动资本账户扩大开放、继续推进经济再平衡、进一步降低金融体系风险等。 施帝文表示,过去5年,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收入持续提高有助于消费增长,消费已成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对提振全球市场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施帝文表示,中国加快改革开放的各项举措令人印象深刻。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取消了外资在投资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及QFII/RQFII投资份额等方面的限制,为离岸投资者进一步加快融入中国资本市场增加了便利。2020年中国还通过《外商投资法》,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诸多领域对外国投资者释放利好。此外,施帝文表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这项倡议实施中获益良多。下一步,继续提高参与各方融资的便利程度,将有益于中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 田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10月22日召开会议,听取“十三五”规划实施总结评估汇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十三五”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力有序化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问题,沉着冷静应对外部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坚决果断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坚定朝着既定目标任务前进,“十三五”规划实施顺利,主要指标总体将如期实现,重大战略任务和165项重大工程项目全面落地见效,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即将胜利完成。 习近平强调,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污染防治力度空前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尤为重要的是,在“十三五”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进一步彰显,新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广大党员干部政治品质和斗争精神斗争本领得到锤炼,全国各族人民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有力政治保证和强大奋进力量。 会议指出,要全力做好“十三五”规划收官和“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脚踏实地、乘胜前进,紧盯脱贫攻坚任务不松劲,保持污染防治定力不动摇,绷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这根弦不放松,推动民生改善不懈怠,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会议强调,各方面要将精力更加集中到贯彻党中央部署、谋划推动“十四五”发展上来,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乘势而上、奋力前行,推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