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早盘,A股三大股指震荡走高,创业板指表现抢眼,半日涨近2%。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数报3345.79点,上涨35.78点,上涨1.08%,成交额3586.46亿元;深证成指报13859.3点,上涨221.42点,上涨1.62%,成交额4815.1亿元,两市合计成交额8401.56亿元;创业板指报2847点,上涨51.6点,上涨1.85%,成交额1709.76亿元。 盘面上看,行业板块普遍飘红,其中国防军工等板块涨幅居前,休闲服务板块表现颓靡。两市个股涨多跌少,共计3364只个股上涨,451只个股下跌,165只个股涨停。
新三板精选层开市以来已有4个交易日,多空力量渐趋均衡,个股涨跌幅快速收敛。 截至昨日收盘,精选层有17只股票上涨、1只平盘、14只下跌。其中,殷图网联以9.50%的涨幅领跑;艾融软件领跌,但跌幅仅3.88%。总体而言,精选层个股涨跌幅趋向收敛,显示多空力量日渐均衡。 昨日,精选层全天盘中成交13.56亿元,“明星股”贝特瑞成交金额3.15亿元,再次居于首席,同时也是当天唯一成交额超亿元的股票。 据市场权威人士分析,精选层在7月29日集体大涨后,30日部分个股有所回调,是正常的市场现象。目前来看,个股卖盘以打新资金为主。此外,公募基金等机构资金正密切关注精选层的投资机会。多数机构表示,看好精选层股票的长期持有价值。 随着精选层的推出,买方及卖方机构也逐渐将目光聚焦至新三板市场。近日,多家券商研究机构发布研究报告,解析首批精选层公司的质地,并普遍看好精选层公司的投资价值及后市走向。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共有17家券商成立了由资深分析师组成的新三板研究团队,共发表精选层深度研究报告211篇。这些研究报告对精选层首批32家公司实现全覆盖,涉及软件和信息技术、计算机、通信、医药、通用设备、教育、综合等行业。 这些研究报告对首批32家精选层企业的基本面进行了深入挖掘,从公司基本情况、行业属性和发展态势、商业模式特性、科技属性和技术含量、产品特色和竞争力、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的解析,以帮助投资者获得有助于其投资决策的高含金量信息。 自本轮新三板改革启动以来,券商参与新三板投研活动的积极性大幅提高,尤其是围绕精选层企业的研究逐渐增多。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新三板研究报告数量环比增加35.61%。 市场人士认为,券商研究所出具的投资价值研究报告质量已得到有效提高,对投资者的决策参考作用正越来越强。
进入7月,市场迎来了一波上涨行情,两市成交额频频突破万亿,而不少个股也乘着这股东风,开启了暴涨行情。然而有意思的是,在最新公布的二季报中,不少这类暴涨个股的股东户数出现了较大下降,筹码趋向于集中。 近万散户踏空翻倍行情 冠昊生物(300238)二季报显示,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6056户,相比一季报时的30587户,减少了4531户,即季度减少了14.81%。而冠昊生物披露的十大流通股东情况显示,前十大流通股东在二季度没有人减持,反而还在加仓。 在今年4月~6月份里,冠昊生物股价长期横盘整理,季度涨幅仅8.4%,大幅跑输创业板指的季度涨幅30.25%,大量散户无法忍受而离场。6月底,股吧有不少投资者都表示了准备离场意愿,还有投资者称换成了其他个股。 在大量散户被成功洗出局后,冠昊生物在7月乘着行情主升浪开启了一波暴涨行情,从6月30日的17.81元一路飙升至40.5元,不到一个月便实现了翻倍走势。 无独有偶,飞亚达(000026)也在7月迎来了翻倍走势。在其二季报中,飞亚达股东户数显示为34122户,相比一季报时的37827户减少了3705户,季度减少了9.79%,十大流通股东显示,二季度新进了5名股东,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总数相比一季度增加了1167.54万股。 观察两只股票走势图发现,他们相似之处都在于二季度股价长期横盘整理,季度涨幅跑输指数,大量散户无法忍受而离场,筹码开始趋于集中,随后主力发动大行情,股价快速拉升翻倍,仅这两只票就让8236位投资者踏空翻倍行情。 筹码集中个股还有哪些? 股东户数的变化意味着投资者的买进或卖出,也是发现一只个股是否有主力控盘的一个指标。股东户数的变化对于判断股票所处的阶段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在一轮行情已经来到时,主力控盘的个股更容易出现拉升。 据数据统计,在最新发布了二季报的公司中,去掉ST板块个股后,有32只个股季度股东户数下降率超过了8%。 外资巨头又出手了,看上哪些A股? 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陆续披露,机构投资者最新动向也浮出水面,素有市场“风向标”之称的QFII有哪些动作? 据统计,截至目前,QFII已现身7家上市公司流通股东名单,其中,高盛公司二季度大举买入海康威视(002415);欧洲最大金融控股集团――瑞士联合银行集团“一口气”新进三只A股。 分别是海康威视、海大集团(002311)、再升科技(603601)、卫星石化(002648)、创源文化(300703)、回天新材(300041)和双一科技(300690)。 其中,高盛公司在今年二季度大举买入4622.7万股海康威视,位列该股第九大流通股东。实际上,这也是自2019年一季度末至今的一年多时间内,首次有QFII进入该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这些获得外资青睐的公司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中期业绩均出现明显改善。 杠杆资金巨资加仓股票揭秘 7月29日共有976只股获融资净买入,净买入金额在千万元以上的有352只,其中29只融资净买入额超亿元。复星医药融资净买入额居首,当日净买入5.23亿元,其次是长春高新(000661)、智飞生物(300122),融资净买入金额分别为4.12亿元、3.81亿元,融资净买入金额居前的还有五粮液(000858)、东方财富(300059)、蓝思科技(300433)等。 融资客大手笔净买入个股中,从最新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看,算术平均值为3.61%,融资余额占比最高的是财通证券(601108),该股最新融资余额34.49亿元,占流通市值的比例为9.9%,融资余额占比较高的还有北斗星通(002151)、东方财富、中国软件(600536),占比分别为7.85%、6.81%、6.55%。
7月29日,三大股指竞价小幅低开,随后在科技、金融、医药等权重板块带动下全天单边上行收光头阳线。截至收盘,沪指涨2.06%,报3294.55点;深成指涨3.12%,报13557.447点;创业板指涨3.78%,报2767.4点。两市成交额较前两日明显放量,重回万亿级别,个股涨多跌少,市场赚钱效应较强。 盘面上看,两市板块全线飘红。资金围绕半导体、券商、疫苗等主流热点进攻;军工、家电、免税、区块链、保险等轮番表现;昨日表现强势的农业、白酒、食品消费涨幅略显滞后。 成交额有效放大 北向资金全天净流入 截至收盘,沪深两市成交额达10465亿元,重回万亿级别,相比于前两日明显放大。相关机构表示,当前国内市场并不缺钱,甚至可以说是流动性十分充足,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复苏完全可以支持起一轮结构性牛市,缺的仅仅是市场信心,近期多次强调前期的调整更多的是情绪面的宣泄与市场体制改革的短期阵痛,其影响无法撼动行情的根基。 外资方面,今日北向资金全天净流入,截至收盘,北向资金全天单边净买入77.31亿元,终结连续4日净卖出;其中深股通净买入额达73.16亿元,为7月6日以来新高。 市场情绪回暖 “大长腿”遍地走 今日市场情绪与指数共振回暖,两市“大长腿”个股遍地。根据同花顺(300033)i问财数据统计,日内振幅大于10%的涨停个股达79个,占今日涨停数量的72%。君正集团(601216)、东安动力(600178)、爱康科技(002610)、通裕重工(300185)等人气股均是日内10个点以上大肉,与昨日遍地10个点以上的大面行情形成鲜明对比。 万亿成交回归 “牛市旗手”重启 今日盘面的强势离不开券商板块的率先启动,随后其他权重股纷纷跟随。从上证指数全天贡献度可以明显看出,今日沪指的大涨离不开证券、保险、银行的强力带动。 相关机构认为,虽然当前还不能完全确立调整的结束,但多种迹象表明,调整的空间极度压缩。即便指数仍有反复,但板块的崛起以及个股的拉升,更多的体现出调整末期新机会的到来。尤其是市场普涨之际,对市场人气的提升是极为有利的,而这也很有可能引发新的增量资金的进场,进而推动市场进一步上行。 所以当前更多的是寻找新机会以及做多个股的时候。按照以往的规律,指数重新启动,需要权重股的带领,所以以券商为首的权重股或将继续带领指数上行,而一旦指数抬升,题材股的轮动效应又将逐步开启。 科技股回暖 国家大基金持股板块领涨 科技板块整体调整到位,外加昨日投资界大佬葛卫东5亿元“高位”进驻闻泰科技(600745)刺激,今日科技股整体回暖。截至收盘,国家大基金持股板块涨幅达6.57%居两市板块涨幅之首,中芯国际概念股、半导体及元件板块均处于两市板块涨幅前十。沪硅产业、士兰微(600460)等多只个股涨停。 对于科技板块,国信证券燕翔策略团队表示,市场短期借外部事件冲击来消化调整前期的涨幅和估值,中期看,在国内大循环背景下,科技“独立自主”和消费“永动机”的逻辑依然是最强主线。 国盛证券张启尧认为,科技成长将是三季度最强主线。首先是外部冲击钝化,对科技板块的制约有望缓解。其次,下半年科技成长板块基本面将边际改善,多个子行业景气向上。第三,科技板块将获得资金层面有力支撑。最后,创业板注册制等资本市场改革加速落地、科创50指数发布等因素,均将催化科技行情。 疫苗产业链强势 医药ETF接近前期高点 昨日小幅调整之后,今日疫苗产业链再次走强延续趋势性行情,西藏药业(600211)、智飞生物(300122)、君正集团等近10只个股涨停。更为亮眼的是,板块龙头西藏药业涨幅已近4倍,医药ETF逼近前高。
摘要 【水皮:不到黄河心不死 大盘补缺进入战略相持阶段】A股有一个传统,就是逢缺必补。不管是下方的跳空缺口,还是上方的跳空缺口,在短期内都有强烈的补缺欲望。我们看到这一波行情里,上证指数在3152点和3187点之间有一个跳空缺口,所以市场预期周一恐怕是要补一补缺口的。如果不补总有一个心病在,对于后市的持续行情也是有隐患的。(华夏时报) A股有一个传统,就是逢缺必补。不管是下方的跳空缺口,还是上方的跳空缺口,在短期内都有强烈的补缺欲望。我们看到这一波行情里,上证指数在3152点和3187点之间有一个跳空缺口,所以市场预期周一恐怕是要补一补缺口的。如果不补总有一个心病在,对于后市的持续行情也是有隐患的。 我们看到周一盘中补到了3174点,换句话来讲,还有20个点的缺口没有完全补齐。我们可以理解为可能是盘面上短期内跌无可跌,再往下也打不动了。因为周一权重股集体走弱,交易时段像平安、招商银行、万科、中芯国际、平安银行,中信证券这些大盘指标股都是资金流出的,而且这些都是蓝筹股,周一全天呈现出主力资金流出的态势。换句话来讲,并没有人在缺口上方护盘,也就是说不管是主力,管理层,还是机构,实际上都是让调整放任自流,放手让市场按自己的运行轨迹调整,并没有过度的人为干预指数。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周一实际上这波行情以来第一次成交量少于1万亿元,当然可以想象个股应该是大面积下跌的,有2000家个股下跌,但是活跃的涨停的股票也不少,也有100多家,当然跌停的个股也不少,有30来家。跟开盘的时候比,表现出比较严重的分化。 我们一般知道,炒股跟打仗一样,往往有三个阶段是互相转换的。第一个阶段就是战略进攻,稀里哗啦从冲破3000点开始,一路冲到3400多点;第二阶段就是调整,调整杀跌需要一个动能衰竭的过程,一方面需要时间,另外一方面需要动能有所减退。现在的情况就进入了第三个战略僵持的阶段,看还有谁愿意卖股票,看还有多少获利盘需要出干净。换句话来讲,一定程度上跳空缺口就代表着获利盘的盈利幅度。缺口完全补齐的话,就说明获利盘空间有限,也意味着要看抛盘的力量究竟有多少。 显而易见现在的调整是等待抛盘衰竭的过程,远远还没有到组织战略反攻的阶段,现在其实是一个战略僵持的阶段。现在指数跌与不跌完全是要看抛盘的脸色,在这个位置上抛无可抛,或者大家要割肉了,水皮认为调整才会进入尾声。 当然一些个股会率先走出调整,即便是我们刚才说的大金融板块,周一也有些个股在盘中呈现出比较强的承接力,并且已经开始悄悄地出现了很好的承接力,个股总归有一些先于板块的变化。 从补缺的角度来讲,走势还是相对比较强的。如果后面几天补缺不再继续,我们可以理解成是非常强势的调整。 周一是新三板精选层开板的日子,有32家企业集体挂牌,跟我们原来预计的、分析的出入是比较大的。我们看到尾盘的时候,有10家是红盘的,那意味着有22家跌破了挂牌价,或者说是发行价。换句话来讲就是个股大面积破发,盘中最厉害的破发是60%,这是非常恐怖的。 当然上涨翻倍的个股也有,最后除了个别股票成交量过亿元以外,大多数股票就几千万的成交量,甚至少得只有两三千万,分化也是非常厉害的。跟A股主板市场来比,还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实际上依然没有彻底改变机构市的特征。从进入资金的活跃度来讲,跟主板市场并没有构成竞争。应该讲精选层的开板,新三板的改革也一直是大家比较关心的。 我们之前也担心新三板会分流主板的资金,这也是今年市场面临的绕不过去的一个坎。现在看来,还是平稳的开始了。对于主板市场并没有构成太多实质性的资金分流和威胁,其实是不同的板块各玩各的。从7月22日科创板一周年指数调整,而且可以限售股减持,到周一新三板精选层挂牌,接下来A股市场必须直面就是创业板的注册制。 不管创业板上的新股票,还是旧股票都会实行20%的涨跌幅。从科创板1年的历程来看,一天的交易能达到20%或者跌到20%的个股是少之又少,基本上也就在10%左右上下波动,可以预期创业板注册制也是一个平稳的过渡。估计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应该讲没有太多悬念,换句话来讲今年资本市场在供求方面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都基本上落实到位了。未来的预期是相对稳定的,市场的运营也是相对稳定的。 水皮觉得未来的涨跌更多的是会反映大家对宏观经济的判断,对上市公司业绩回升的估计,当然也涉及到对估值的重新的平衡。一波行情调整之后,下一步再起来讲什么故事是大家必须思考的。是继续讲估值的故事,还是要讲业绩的故事?是继续讲大科技的故事,还是要讲大周期的故事?接下来我们可以好好地观察。 周一强势板块里除了有色金属板块之外,化肥、农牧渔业、水泥建材,实际上也出现了一定的强势的特征,这些板块都是大周期的行业,所以我们上周说新旧动能的转换会不会成为未来行情出发的契机,或者未来行情演化的一条主线,这就值得大家的关注了。 一句话点评:煎熬。
今日A股三大指数全天大幅走弱,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3.86%,报3196.77点;深证成指跌5.31%,报12935.70点;创业板指跌6.14%,报2627.84点。两市成交逾13000亿元,北上资金净流出163.57亿元。 大盘3570只个股录跌,97只个股跌停;仅271只个股录涨,46只个股涨停,赚钱效应较差。 盘面上看,两市行业板块全线录跌,券商、免税店、半导体等板块领跌。概念题材板块全线走弱,早盘涨幅居前的国防军工板块尾盘跳水,半导体概念股午后加速走弱,免税店概念大跌。 具体异动表现方面,证券板块全线走弱,XD光大证、财通证券跌停,中泰证券、东方财富、浙商证券等跌逾8%。 免税店概念持续下行,众信旅游、中国中免、百联股份、王府井、鄂武商A、凯撒旅业、深物业A等纷纷触跌停板。 半导体及元件板块大跌,力合微、沪硅产业-U、安集科技、清溢光电、芯朋微及的聚辰股份均跌超10%。 国防军工板块尾盘跳水,亚光科技跌停,中航高科、新光光电、航天宏图、天和防务、中国卫通、国睿科技、博云新材、天奥电子等均跌逾7%。 主力资金流动方面,板块主力资金以净流出为主,券商指数净流出85.55亿元,电子元器件指数净流出51.33亿元,制药指数净流出50.68亿元。 航天军工指数、重型机械指数及工业机械指数主力资金分别净流入5.6亿元、5.08亿元及3.86亿元。 科创板今日仅七只个股录涨,其余悉数录跌。力合微、大地熊、沪硅产业-U、赛诺医疗、慧辰资讯、安集科技、天奈科技等均跌超13%。仅迈得医疗、德林海、艾迪药业、铂力特分别涨5.09%、2.19%、1.97%及0.96%,为少数收涨个股。 北向资金净流出163.57亿元,沪股通净流出92.99亿元,深股通净流出70.59亿元。
谁也没想到,新上证综合指数上线的第一天,A股迎来的竟然是一场“深V”洗礼。 因昨日美国强令关闭我方驻美领事馆事件持续发酵,今日早盘A股三大指数一度全线暴跌,跌幅均在2%以下,大量个股跳水式急速暴跌,场面一度失控,惨烈无比。 在早盘的所有行业概念中,仅有国防军工板块逆势飘红,其余板块全线不同程度都是一片惨绿: (行情来源:同花顺) 所幸,在一阵莫名恐慌过后,大量资金开始回过神来,再次调头杀入市场。 在下午开市后,多数板块已逐渐收复早盘下跌的失地,生物医药、农业、材料、电气、券商等板块接连翻红。截至收盘,沪指仅小跌0.24%,深成指翻红,创业板强势上涨1.1%,均是走出了一个个明显深V。 (行情来源:wind) 回顾看来,这一次A股之所以能在中美冲突加剧这种宏观风险事件发酵的背景下依然能坚强反弹,近日广受关注的上证综合指数调带来的影响居功至伟。 作为近30年来最大的指数革新,大家还是对它是寄予厚望的。 今天的深V走势,也可以说是一次市场的对新上证综指的考验。 雨打风吹都不倒,看来是稳了! 苦等了十年的调整 过去的A股十年,对于不少股民来说就是个五味杂陈的往事。 上证综合指数发布于1991年,核心编制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但由于当时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少,且市面上多为银行、能源、传统工业企业股,导致上证指数成分股中大部分都是传统企业。仅金融业的占比就超过30%,还有一大批能源、交运、煤炭、钢铁、普通制造业等传统工业拖油瓶。 一开始其实倒还好,但随着30年来的“沧桑巨变”,长期不变指数编制方法导致的种种问题就来了:指数失真、缺乏表征性、十年原地踏步,成为了最被投资者诟病的话题。 (行情来源:富途牛牛) 有个笑话: 某某大佬在2008年大牛市时因操控股价被判刑10年,2009年沪指3000点时被送进牢房,十年后出来一问,上证指数居然和进去的时候一样,不禁愣了:难道这些年A股都关闭了? 虽然是个笑话,但却是让人笑不出来。 要知道,2010年中国的GDP有41万亿,2020年都超过了100万亿了,经济已经发生了居多大转变,而上证指数却还是一动不动,这合理吗? 对比美国的标普500指数,十年前人家是1000点附近,走了10年长牛,如今已超3000点,都翻了两倍,差别不是一般的大。 (行情来源:富途牛牛) 另一方面,这些年来,随着科技行业的爆发,互联网经济兴起、社会消费方式的变化,诞生出了大量如阿里、腾讯、京东、美团、百度、网易等多个新兴经济领域的世界级巨头,但无比惋惜的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企业都与A股失之交臂。 但凡成分股中多那么一两个这样的超级独角兽,上证指数表现都不至于此。 当然,A股十年不涨只是个错觉。 虽然沪指数没啥波动,但实际上个股方面绝大部分的个股涨幅是非常可观的,在1600多只沪股中,有1/4个股已经实现翻倍,并且有20多只股价涨超10倍。尤其是计算机、电子、消费、医药等行业,最是牛股频出的领域。 (数据来源:wind) 如果拿深成指和创业板的个股对比,情况更加夸张,深成指在这10年间有超过40只个股涨幅超10倍,规模稍小的创业板也有近30只。不可谓不强势。 只是A股的牛市基础其实一直都在,只是指数没有反应出来而已。 如今股民们煎熬了十多年,终于等到期盼的回应。此次上证综指调整的细节,主要是三大方面: 1,剔除ST类股。 2,延长新股纳入时长。日均总市值排名在沪市前10位的新股,三个月后可计入指数,不满足条件的满一年后再计入。 3,纳入红筹企业发行的存托凭证、科创板个股,按照修订后的规则纳入。 这些调整,都各有重要考虑。 首先,剔除ST类股,实现优胜劣汰功能。但凡被带帽的个股,大多营业业绩出现重大问题,这种垃圾公司的股价往往总是跌跌不休,虽然也是市场生态一部分,但并不能反映市场的方向。 并且这些垃圾股数量很少,目前也就数十只,踢掉对指数的影响几乎可忽略不计。 其次是对于超大市值新股,3个月后才纳入而不是11日后纳入的好处是,可以有效避免类似此前中石油上市后很快暴跌对指数的持续拖累的情况。 那可是国内无数老一辈股民们一辈子的惨痛回忆: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 (行情来源:富途牛牛) 截至目前,沪市的第十大市值股是医药界的扛把子恒瑞医药,市值5262亿。也就是说,未来新股的日均市值可能要超过5000亿才能享受上市3月后纳入指数的待遇。但从目前国内的独角兽估值看,其实数量真的是凤毛麟角。 不过,这个规则也算是给如今在美股、港股已经上市的阿里、腾讯、中移动、京东、拼多多等巨头,或者还尚未上市的蚂蚁金服、字节跳动等超级独角兽留了个口子。 谁也不能排除未来,这些巨头会不会很快在A股或科创板上市呢。 起码现在是低下姿态,敞开了门,期望多少是可以有的。 其实短期看,最有看点的应该是新指数可纳入红筹企业发行的存托凭证、科创板个股。前者是上面这些的入场券,后者则是对新经济公司的接纳。 科创板开市至今刚过1年,上市公司超过130家,市值超过1.5万亿元,涵盖诸多科技创新型和前沿生物医药领域企业,并且活跃度远胜其余板块。纳入科创板,不仅明显提升沪指的“含科量”,也能够为让这个指数真正实现吐旧纳新,从传统行业主导逐渐转向新经济行业为主导。 可别小看这些调整,科技股和生物医药可都是近十年来无论牛熊都是表现最强的板块,相关指数的上涨速度与同期大盘指数堪比飞机与火车之别。 长牛确定,要坐稳了! 可以想象,新的上证指数成分股,有了这些成长性更强的新兴力量加入,沪指不亚于给拖拉机换上了波音的发动机,以后指数换挡加速,上涨只会越来越快。 十年3000点的魔咒,从此不复存在! 或许,上证指数4000点才是牛市的起点,这句话真的要实现了。 不过,指数的调整,也意味着新的游戏规则改变,市场逻辑也会有所不同。 首先,此次沪综合指数的调整,出发点除了能是资本市场更好反映我国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变化,避免过度失真外,也意味着“党中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重视资本市场”,配合这两年来一连串重磅的改革举措,目标不明而喻。 这是A股走向牛市最底层逻辑基础。 按照新的规则,高科技、高成长的新经济行业在上证指数中的占比将会持续提升,而包括金融、地产、能源、普通制造等传统行业的占比将下降。前者的未来成长空间极其可观,后者减轻对指数上涨的拖累,一进一退间,指数不涨都不可能。 上证指数会不断提升“含科量”,不断随着这些强势股而上涨,形成牛市“赚钱效应”,也会刺激更多场外资金入场。 7月初,A股3根大阳线引发全国大爷大妈挤破券商营业部去开户,仅是火爆一时,如果沪指一直是牛市趋势,还会有更多的大爷大妈会上场。 另外一方面,新机制下,市场的投资风格也会发生新变化。随着越来越多成长性更强的科技股、优质大白马被纳入,也会有更多的被动资金加以配置这些个股,导致其持续会受到更高的估值溢价,马太效应会不断强化。 同时,注册制已为期不远,未来创业板会跟随科创板上下20%波动,也会迫使更多避险资金避免财务数据难看、业务模式没看头的小市值公司,倾向业绩增长更确定、行业更有前景的优质大企业。 这将是由指数调整带来的资本市场的一次优胜劣汰大趋势。 可以预料,很快一定又会有更多人发出“茅台又创新高了,到底估值贵不贵”灵魂拷问的。 因此,未来行情牛熊切换,换的不仅是指数,也会是行业以及个股。 投资者这一次可要坐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