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多地发生房屋租赁企业“跑路”事件,承租人与出租人上门维权引发社会关注。上海、广州、海口等地发布谨慎选择住房租赁企业、认真确认租金价格等住房租赁市场风险提示。 业内人士认为,房屋租赁公司“高进低出”“长收短付”经营方式涉嫌非法集资。相关部门应尽快破案,追逃受损资金,建立住房租赁资金监管制度,推广阳光透明的“房屋银行”等模式,保障承租人与出租人的利益。 “高进低出”骗局 今年7月,贵阳市的杨先生将自己刚装修完毕的一套新房委托给一家名为寓缘居科技有限公司的房屋租赁企业处理租赁业务。杨先生出示的《贵阳市房屋出租委托代理合同》显示,甲方杨先生于7月12日起将房屋交付给乙方寓缘居科技有限公司托管,截止时间为2022年9月11日,期间每月租金3500元,支付方式为“押一付一”。 一个月之后,杨先生准时收到了首月的房屋租金以及一个月的押金共计7000元。然而,在第二个房租缴付日(9月12日)到来之前,杨先生发现寓缘居科技有限公司已“逃之夭夭”。 《经济参考报》记者联系到此前与杨先生对接的寓缘居科技有限公司业务员小高。小高表示,该公司位于贵阳市南明区中环广场3号楼和观山湖区大唐东原财富广场的两个办公地点已人去楼空,公司管理人员均已“跑路”,自己的联系方式也被公司管理人员“拉黑”。 来自江苏的应届毕业生小丁是房东杨先生房屋的租客。小丁说,他今年7月到贵阳工作,在网上看到寓缘居科技有限公司出租房屋的信息,以2500元/月的价格与这家公司签订了租赁合同,并一次性付了13个月的房租,共计32500元。“付了一年多的钱,房东只收到一个月,如果房东赶我走,这钱还不知道能不能退回来。”小丁说。 一边是承租人交了一年多租金,一边是出租人只拿到一个月的钱。面对租赁公司“跑路”,出租人和承租人都成了受害者。据了解,跟小丁和杨先生一样的受害者达数百人,他们通过建立“维权微信群”进行信息沟通,粗略估计,被骗金额约300万元。 与此类似,9月初,贵阳市一家名为成都奇家艺科技有限公司的房屋租赁企业负责人也突然消失,维权的出租人与承租人有700多人。出租人陈女士介绍,成都奇家艺科技有限公司按照每月2400元的价格、“押一付一”的方式从她手中租走一套房子,再按照每月1400元、“一年一付”的方式租给承租人,在此过程中自己与承租人从未见面。 “明摆着每个月亏损1000块钱,难道房屋租赁企业是为了做慈善?”陈女士对成都奇家艺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行为充满了疑问。 “跑路”前难识别 相关部门负责人认为,“高进低出”“长收短付”涉嫌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一些房屋租赁企业披着“占据市场”“扩大资金池”的外衣,收支两条线进行违法经营活动,极具隐蔽性,未收到群众举报和未“跑路”时很难识别。 贵阳市住建局租赁处处长熊凯说:“近期,全国多地频繁发生房屋租赁企业负责人卷款‘跑路’的行为,承租人和出租人的利益都受到损害,从一个简单的市场行为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从经营层面讲,租赁公司采用这种模式就是一个骗局,涉嫌非法集资。” 熊凯介绍,今年以来,贵阳市有七家房屋租赁企业采用“高进低出”“长收短付”方式进行经营,涉及房源1000多套,他们的经营方式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是监管困难的症结所在。“根据我们的调查,这种租赁公司在运营中收支是两条线,事发时早就把款项打到其他企业,对出租人与承租人采取不见面的方式‘两边瞒’。”熊凯说,“这些租赁企业在‘跑路’和群众报案之前很难识别,往往在‘跑路’以后才会被发现。” “通过监管,我们发现一些房屋租赁企业存在‘高进低出’‘长收短付’等异常经营行为,我们也对他们进行了约谈,一些租赁企业负责人以扩大‘资金池’‘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为由进行辩解。”熊凯说,在约谈时这些企业并未“跑路”,也没有接到群众举报,主管部门很难判定其是否违法。 熊凯介绍,部分房屋租赁企业只有营业执照,并没有资质证书,但是他们迅速扩张,即使在被约谈、查封后,仍然迅速更换办公地点,与主管部门“打游击”。 房屋托管需阳光化 受访者认为,近日住建部出台的《住房租赁条例(征求意见稿)》或对规范住房租赁活动有所帮助。征求意见稿提出,针对房屋租赁企业“高进低出”“长收短付”的行为,“房产管理等部门应当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加强对租金、押金使用等经营情况的监管”。受访者建议,在此基础上合理建立住房租赁资金监管制度,推广“房屋银行”等阳光透明的房屋托管模式,保障出租人和承租人合法权益。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贵阳分所律师汪子龙认为,当务之急是对已发生的房屋租赁企业“跑路”案件尽快破案,对卷款潜逃的企业负责人进行追逃。“房东与承租人都是受害者,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成为难点,建议由当地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房东与承租人进行协商处理,化解社会矛盾风险。”汪子龙说。 熊凯介绍,贵阳市近期拟印发住房租赁资金监督管理工作措施,对在贵阳市经营10套(间)以上存量住房从事租赁业务的房屋租赁企业的租金和押金进行监管。 贵州省房地产研究院院长武廷方认为,近年来在深圳、上海、贵阳等地推行的“房屋银行”做法,改变传统的委托经营模式,让承租人和出租人都能更加放心。“以贵阳的‘房屋银行’为例,房东将闲置的房屋‘存’入‘房屋银行’,‘房屋银行’邀请出租人与承租人当面协商租赁价格,期间‘房屋银行’提供担保、设施维修等服务,并按月收取房租的10%作为利润。”武廷方说,目前贵阳的“房屋银行”收储了4763套住房,出租价格整体低于市场价30%,出租率达到98%。
本报北京9月24日电 (记者冯春梅)全国政协24日在京召开“建立‘租购并举’制度,加快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大力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努力实现城镇居民住有所居的目标,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到实处。 11位全国、省、市、县政协委员和1位基层群众在全国政协机关和浙江、广东、四川4个会场以及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发言,他们当中既有专家学者,也有房地产企业、中介机构、租房户代表。大家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围绕建立“租购并举”制度做了大量工作,住房租赁市场稳步发展,但实践中仍存在供需结构不匹配、市场秩序不规范等问题,一些城市租房难、租房贵、租户权益得不到保障仍是社会关注的民生热点。 委员们建议,要根据城市人口结构、市场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完善住房建设规划,使租赁住房规划同土地、公共服务设施、城市管理、投融资等规划相互衔接,为租赁市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要增加市场有效供给,支持利用存量土地、低效用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等建设租赁住房,鼓励发展长租公寓,推动租赁房屋提档升级,更好满足居民租赁需求。要探索“租购同权”实现形式,逐步构建以居住权为依托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培育多元化供给主体,发展机构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企业等拓展租赁业务,支持民营租赁机构发展。要加大财税金融扶持力度,降低住房租赁综合税负水平,推动金融机构为住房租赁企业打造专属金融产品。要加快出台住房租赁条例,加强对住房租赁企业、中介机构信息发布、资金使用等全流程监管,整治租赁市场乱象,让老百姓(84.230, 0.71, 0.85%)租得放心、住得安心。要坚持因地因城施策,鼓励地方开展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取得成熟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庆黎、李斌、高云龙出席会议。政协委员肖钢、张少康、虞晓芬、郁亮、赵松、殷兴山、蓝逢辉、胡德兆、杨运坤、莫天全、皮剑龙和群众代表陈敬作了发言。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司法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税务总局、银保监会等部门负责同志现场作了互动交流。
2020年9月23日,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租赁产业分会秘书长杨春雨先生在参加【2020重启增长”公寓创业家年会】中致辞。 会议当日,在以【2020重启增长】为主题的致辞中,杨春雨秘书长以“昨天、今天、明天、后天”为题,与参会的众多行业同仁共同探讨中国住房租赁产业发展和未来。 昨 天 说到住房租赁产业,我们先一起简要回顾一下,这个年轻的行业的昨天。 我最近手头有点紧,能借你的手牵牵吗? 我觉得这句土味情话,最能说明住房租赁产业过去这几年激情燃烧的岁月,行业被资本和媒体的关注,犹如小伙对心爱姑娘的追求,是那么的炙热和疯狂。 2000年开始,中国经历第一轮城镇化,大量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涌入; 2010年之后,第二轮城镇化,人口从三四线城市向一二线城市涌入,这个过程,催生了城镇新增人口的住房租赁市场; 2013年长租公寓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源于租房人群“日益增长的租住品质要求”同“相对滞后的租赁市场现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长租公寓正是瞄准这一需求痛点,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2014年资本市场逐渐意识到长租公寓蓝海市场的潜力,开始试水发起系列投资,搅动长租公寓市场一举将其推上了风口浪尖; 2015年“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上升至国家政策的高度,资本市场对长租公寓市场的关注也达到新的高峰,资本开始疯狂介入; 2016年开发商高调进入行业,聚焦集中式公寓市场,快速抢占物业资源; 2017年各地疯抢租赁房源,在政策的两相作用下,长租公寓市场吸引开发商系、酒店系、中介系等各种行业背景的企业杀入,市场主体更加多元化,自此,长租公寓进入指数级发展的前期; 2018年长租公寓行业成为社会持续热点,负面报道层出不穷,行业形象从新兴青春行业变成媒体褒贬的话题; 再到2019、2020年青客、蛋壳上市,同时也有多家公寓品牌正在上市过程中; 2020年,风口急转直下,在今年疫情影响的加速下,数十家长租企业爆雷。 在过去的5年内,拿房、融资、再拿房、再融资……成为了行业的关键词。 今 天 我们在看今天,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住房租赁市场受到较大冲击,长租公寓企业经历了“至暗时刻”,出租率下降,客户违约率提升,中小企业遭遇资金困境,资本市场进入冷静期。 这个行业的参与者,也从谈论概念,到谈论营销,到谈论稳定运营,开始越发聚焦经营发展的本质核心,从围绕资本的狂热,到逐渐冷静思考产品和服务,甚至在思考企业生存问题。 我们看看行业数据: 今年上半年,TOP10集中式品牌长租公寓新开店数量共93家,新开店率仅为8.2%,而2019年全年的新开店数量为474家,新开店率超过70%。集中式长租公寓扩张速度趋于停滞,部分品牌门店数量负增长,部分门店关停。分散式公寓同样受到极大的冲击,各企业亏损严重。 我们再看看行业问题: 为抢占市场份额,部分企业开始采取高收低租的模式,恶意提升收房租金价格,击垮了缺乏资金支持的企业,加剧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更有专业诈骗集团快速进入,采取高收低租、长收短付的方式,迅速套取资金后跑路,给行业留下一地鸡毛。 还有一些企业为了压缩装修成本则会采用甲醛含量超标的劣质建材,对租客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再有租金贷,本应是解决租房人真实需求的金融产品,也被一些不良商家用作圈钱套现的工具。 老话说得好,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 我想说,不以合规经营为原则的企业都是搅局者! 以上的这些问题都说明,行业在监管缺失的环境下快速发展,必然会出现行业乱象和搅局者。 终于,我们欣喜的看到,近期住建部发布了“租赁条例”征求意见稿,给行业带来新的气息,在国家条例的指引下,各省市会迅速根据本地情况加速推出地方管理文件,为行业正本清源,保护合规企业的利益,提供法律依据,同时使得行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明 天 从国家住房政策的方向上看,加强供给侧改革,鼓励住房租赁产业依然是国家持续的政策方向。所以住房租赁行业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可持续发展的。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跌跌撞撞! 我们要正视行业的问题,同时也要相信行业的未来 从客群潜力与盈利潜力来看,长租公寓依旧是万亿蓝海。随着城镇化战略的不断推进,流动人口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人口向城市群大量聚集使得一线及二线热点城市产生巨大的居住需求。不断上涨的购房成本,也延长了青年人群积累初步购房资本的周期,使得他们在租房市场上停留更长的时间。 自2018年租售并举政策落地,政策端口不断释放利好信息,为租赁市场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机遇。 国家对住房租赁市场进行了集中规范性治理,从供给端把控市场平稳发展,管制各输出渠道,保障住房租赁市场健康稳定。以上均进一步促使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提速,国家长租公寓企业纷纷加快布局。 细分市场的繁荣,意味着租房群体范围的扩大。随着社会观念的不断进步,租房将不再是单身或无房群体无奈之下的选择,而是会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租赁客群年轻化,导致消费标准和租赁诉求不断提档升级。 长租公寓市场前景将来仍持续向好,其潜在的巨大的市场规模,吸引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争相进入。但需要行业各方加大力度进行正面引导和监管,在规模化、规范化的发展中,不仅能够为年轻客群减缓买房压力,同时能够更好地盘活存量房源,为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新的机会点。 现阶段,品牌长租公寓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已经相对较高,但放眼整个行业,产品的整体标准化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进入这片蓝海时,长租公寓在产品上需要更加精细化地提档升级和更加规范化地整顿内业,严控成本和风险;在运营上加强运营管理和物业服务,做好软硬条件的升级;在扩张中避免激进的操作模式,防止出现资金链断裂;推进行业自律,打造健康的行业环境。 我们要学会与政府沟通,充分运用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与主管部门的对话,把企业诉求进行整理汇总,将意见转化为行业企业对政府管理方向的建议和意见; 我们也要学会与公众沟通,积极与专业媒体合作,树立行业正面形象,宣传民生行业属性,宣导行业为人民群众住房品质提升所做的积极贡献; 我们也要积极参与政策制定,国家住建部发布的《住房租赁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0年10月8日,事关住房租赁行业上下游全体从业企业利益,请大家务必重视,献言献策!协会意见收集邮箱:CNCBDA@126.com 后 天 活的久,你才能看到儿孙满堂!活下去!只有活下去你才能看到后天的阳光!任何一条通往成功的路上,都充满误解和质疑,我们能做的,就是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行! 2020,我们同行,重启增长! 向住房租赁人致敬!(
9月25日,旭辉领寓全国首个租赁社区——柚米社区上海浦江华侨城店正式启幕。 作为旭辉领寓旗下首个集居住、办公、商业、娱乐等于一体的综合型租赁社区,上海华侨城柚米社区地处闵行区浦江镇核心区位,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占地面积超过6.3万平方米,由8栋楼宇组成,包括2栋商办楼、1栋独立办公楼及5栋公寓楼。其中5栋公寓楼为旭辉领寓自持,是旭辉领寓迄今为止全国已开业体量最大的项目。公寓部分体量超1800套,第一批822套房源先行入市,预计全部开业入住后社区总人数可达4000人。自今年7月开放以来,项目入住率已超70%。 2019年,旭辉领寓推出“轻重并举,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并坚定不移地聚焦综合型租赁社区业务。旭辉领寓CEO张爱华表示,一个好的社区应该具备八个维度的要素:多元化的客群、多元化的产品、多元化的服务、千人以上的体量、完善的商业配套、社交空间(庭院和公区)、IOT智慧平台以及社群。未来,旭辉领寓将始终坚持“以客户体验为核心”,以华侨城柚米社区为蓝本,持续打造更多兼具产品力和社群力的大社区。 2020年是旭辉领寓成立四周年。目前,旭辉领寓旗下项目布局全国18座城市,已拓房源逾74400间,开业房源28730间,服务近20万人次。(完)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社会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融资租赁行行业也身处其中受到影响。从最近发布的半年报来看,整体而言,因强大的股东支持或专业化运营,头部的融资租赁公司运行较为稳健。 在今年上半年前10家融资租赁公司排名中,有6家租赁公司净利润同比是上升的,远东宏信、工银租赁、平安租赁、国银租赁这4家净利润同比出现了下滑。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中小租赁公司经营压力较大,今年上半年有20多家公司出现了亏损。 “展望今年下半年,疫情防控依旧严峻,债务违约风险不断上升,很多不确定性因素是经济复苏面临的主要挑战。融资租赁业也继续面临较大的困难,出路是加大力度回归本源,寻找细分行业,走专业化、差异化、垂直穿透式的经营模式。”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头部租赁公司保持稳健 融资租赁行业经过前些年的高速发展,目前该行业分化加剧。在今年上半年排名前十的融资租赁公司中,远东宏信、工银租赁、平安租赁、国银租赁净利润同比呈下滑趋势。 数据来源:银行及融资租赁公司2020年半年报 工银租赁和国银租赁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分别是20.7亿元、12.4亿元,而去年同期分别为21.13亿元和13.61亿元。工银租赁和国银租赁重仓持有飞机租赁,净利润下滑的很大原因在于今年疫情对航空租赁的影响。 租金延付、航空公司破产后的飞机返还或重组,以及租金收益率下降等因素直接影响了金融租赁公司的租金收入。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新冠疫情导致全球范围内的航空业几近停滞,航空公司不得不申请延期支付飞机租金,国际上已有部分航空公司申请破产。如果租赁公司在航空公司破产后需要收回飞机,在收回飞机后寻找新客户的飞机闲置期,租赁公司将蒙受一定的收入损失;航空公司破产后收回的飞机以及租赁期在2020年或2021年到期的飞机在再次出租时,由于租赁市场需求不足,租金可能下降。另外,如果疫情对飞机资产的市价估值产生持续性的影响,航空租赁业务面临的盈利压力可能进一步上升。 不过,也有人认为,如果破产的航空公司能够实现重组,重组后的航空公司很有可能保留原有租赁飞机,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对租赁公司的影响;尽管国内大型银行系金租公司通常对航空板块有较大的敞口,但机队资产相对母行总资产的占比非常低。因此,飞机租赁业务相关风险的急剧增加在集团层面而言是可控的。 前10名的融资租赁公司里面,有6家在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仍然保持增长。其中仲利租赁同比增幅达到76%,增幅最大。仲利租赁逆势而上的原因在于,在融资租赁行业积累了一定的中小微企业客户资源,与银行系租赁公司和大型第三方租赁公司形成差异化竞争。 从客户群体上来看,近年来,仲利租赁坚持小额多量的业务策略,项目投放金额多在500万元以下。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仲利租赁本金500万以下小微客户占期末客户总量的 90%以上,存量项目余额占公司期末应收账款本金余额的80%以上。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传统制造业中的中小微企业经营环境仍较为严峻,对于以此类企业为主要客户的仲利租赁而言,其信用风险管理也面临更大的挑战。针对这一情况,仲利租赁除坚持小额、分散原则,降低单笔业务投放金额,提高行业和区域分散度外,也尝试根据不同行业景气状况,有选择性的限制部分行业的项目投放,并与第三方征信机构合作,提高项目审核品质。得益于风险控制和不良资产核销,目前资产质量处于较好水平,加之业务发展速度回升。 “但由于客户仍以中小微企业为主,未来中小微企业信用风险仍有暴露可能,公司仍面临一定的业务增长和资产下迁的压力。”一位业内人士认为。 26家融资租赁公司亏损 2020年上半年,疫情对实体经济及承租人的经营和偿债能力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共26家融资租赁公司的净利润为负数。 数据来源:企业预警通 渤海租赁半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2898.3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资产351.97亿元。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2.7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5.14亿元;每股收益-0.4070元;每股净资产5.69元。“预计公司2020年1-9 月净利润也将亏损。”渤海租赁称。 另外一家亏损较大的公司为中植系下的丰汇租赁,截至今年6月末,丰汇租赁营业收入为2.2亿元,净资产为7.76亿元,净利润为-8.9亿元。 “相较于去年,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的融资租赁公司数量在增加,除了受疫情的影响之外,还在于今年上半年货币市场流动性宽裕,不少大中型企业放弃了从融资租赁公司借款的途径,转而向银行获取低成本的贷款。此外,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在大幅度增加,影响着租赁公司对地方政府平台业务的息差,再加上监管趋严,地方融资平台提前终止一些不合规项目的合同。”浙江大学融资租赁研究中心理事长程东跃对记者表示。 “未来,将提高客户准入标准,加大名单制的应用范围,加大对符合导入条件的客户的摸排与开发力度。对于白名单客户,加强合作;对存在负面信息、逾期时长与频次进入关注范围的翻单客户,形成灰名单,谨慎对待;对公开市场违约或信用坍塌的客户,列入黑名单,坚决不予导入。”一位融资租赁公司高管表示。 程东跃表示,下半年融资租赁行业总体仍有压力。在大方向上,租赁公司要按照“监管新规”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聚焦融资租赁中的融“物”这一属性,寻找细分市场,走专业化、差异化、垂直穿透式经营模式。同时,目前地方政府平台项目爆雷频频发生,对租赁公司的流动性风险会有很大冲击,要摈弃“规模为王、对地方政府平台公司一哄而上”的错误态度。
今年以来,全球疫情终结了航空业长达10年的上升周期。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航空业一直处于上行态势,到2019年已连续10年盈利。疫情的暴发让行业形势急转直下,市场规模骤然萎缩,国际市场几乎休克,目前全球有超过20家航空公司宣布破产或倒闭。 作为航空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飞机租赁公司的经营计划、盈利能力和短期现金流也承受了巨大压力。“新冠疫情以及所引发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动荡,使飞机租赁遭遇历史上最大的行业风险。”采访中,多位租赁行业人士表示。 不过,不确定中依然存在着机会。国内一家龙头租赁公司高管称,国内的飞机租赁业务要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主动融入双循环新格局,全力支持C919、ARJ21等国产机型,做好国内市场的压舱石,形成中国出租人购买中国制造飞机、以人民币租金出租给中国航空公司的成熟模式,构建飞机资产有序流动、合理处置的市场环境。在此基础上,利用保税区发展离岸租赁,推动国产飞机出口,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局面。 飞机租赁公司双重承压 上述租赁公司高管表示,疫情短期内给租赁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航司普遍遭遇经营困难,部分公司流动性枯竭、租赁资产逾期、不良显著增加,破产航司飞机涌入二手市场,严重冲击飞机价值和租金水平,租赁公司待租压力空前。面对航司破产风险,出租人在极端情况下取回飞机权利,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中长期来看,航空业务有效需求不足,风险因素和经营困难将沿着产业链向上传导,逐渐从航空公司传导至上游的租赁公司、金融机构,飞机租赁行业格局面临重塑,行业竞争激烈程度将提升。中国的租赁公司好在股东实力较强,本土市场广阔。”上述租赁公司高管表示。 “疫情过后,航空业基础的商业逻辑可能发生改变。当前,远程会议、视频会议逐渐普及,企业正在用视频或电话会议代替商务出差,这一趋势在疫情结束后可能仍会持续,深刻改变民众的出行习惯。后疫情时代,民航业在旅客结构、收入构成甚至盈利模式、商业逻辑等方面都会发生一些改变,例如,国内民航市场已经出现了以‘随心飞’为代表的全新的产品形态。随着民航业商业模式可能发生变化,也将影响飞机租赁公司未来发展,我们正在思考如何应对这方面的变化。”上述租赁公司高管称。 民生金融租赁总裁万晓芳近日在“第九届中国航空金融发展(东疆)国际论坛”上称,目前租赁公司融资方面处于比较弱势,同时受到来自资产端航空公司和资金端融资银行的双向压力。原因在于,疫情之下,航空公司要求租赁公司“无条件”重组租金结构,但借款方银行一般不考虑租赁公司还款结构的调整。 另一家租赁公司副总经理表示,当前无论是租赁公司还是航空公司需要更多考虑补充流动性。海外疫情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航空租赁业受到的波及仍会持续。 飞机租赁公司如何自救 当前,飞机租赁业处于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的局面。 “航空业整体生态稳定性没有大的改变。航空业属于持牌经营行业,门槛高,行业参与者量少质优,产业链上游制造商稳定在波音、空客双寡头垄断的格局,对行业整体控制力比较强。疫情以来,制造商或者主动或者被动减产,在源头上对行业起到了调控的作用,使飞机价格虽有阶段性下滑,但消费领域没有出现巨幅的大起大落现象。长期来看,飞机资产尤其是主流的窄体机仍然是能够带来持续稳定回报的优质投资标的,航空公司依然需要租赁作为飞机引进的重要渠道,行业整体稳定性基本没有改变。”一位飞机租赁行业资深人士称。 飞机租赁业同时面对着航空业的发展周期、飞机资产的生命周期。中国飞机租赁业起步正好赶上全球航空业的黄金十年,没有经历过周期的洗礼,如今,行业迎来拐点。上述飞机租赁行业资深人士称,中国租赁公司要树立长期目标,保持战略定力和发展韧劲,从人才、资金、组织等方面提升应对行业、资产双周期的基础能力。 受疫情冲击,未来几年飞机租赁业的增量市场也会大幅收缩,供需失衡矛盾凸显。对此,上述飞机租赁行业资深人士表示,中国租赁公司要避免出现恶性竞争,不能陷入低价竞争的泥淖,也不能仅做航空产业链条上的利益待分配者,要做价值创造者,优秀的租赁公司应能为整个航空业形成增信,吸引优质资本投入航空业,提升行业的信用等级。 万晓芳称,做好飞机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飞机租赁公司应尽快完成从融物方到租赁资产投资人、管理人的角色转变。 “当前,飞机租赁市场参与者越来越多,业务模式逐渐同质化,持续稳健发展的商业模式还需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沿着产业链延伸飞机租赁业务,把自己变成飞机制造商、航空公司机队管理的战略合作伙伴,不可替代性才会更强。”中国飞机租赁执行董事、副行政总裁、首席商务官刘晚亭表示。
2020年9月11日(纽约时间),渤海租赁下属集装箱租赁平台Seaco之全资子公司GlobalS CFinance VII SRL向相关金融机构成功发行共计8.25亿美元ABS(固定利率资产支持票据),其中ClassANotes7.765亿美元,利率为2.17%,ClassBNotes0.485亿美元,利率为3.55%,分别获得标普给出的A、BBB+级评级,整体融资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约25%。 2020年以来,Seaco充分利用集装箱市场较为活跃的融资环境,积极降低融资成本,进一步优化负债结构,已累计完成21.15亿美元融资。上述票据的成功发行,反映了资本市场对于公司集装箱租赁业务运营能力及长期发展前景的认可和信任。 Seaco是渤海租赁旗下核心集装箱租赁业务平台,业务模式主要是通过多样化的集装箱投资组合(干式集装箱、冷藏集装箱、罐式集装箱和特种专用集装箱),为客户提供全系列的集装箱租赁、集装箱销售与第三方集装箱管理服务。截至2020年6月30日,Seaco自有和管理的集装箱合计约380万CEU,包括标准干箱、冷藏箱、罐式集装箱及特种箱等多个类型,平均出租率为93%,服务于全球超过750家客户,集装箱分布于全球174个港口及地区,为全球第二大集装箱租赁公司(以CEU计,根据Drewrycontainercensus&leaseindustryannualreport2018-2019排名)。 Seaco在集装箱租赁产业深耕多年,已建立起行业领先的市场地位和品牌效应,其运营管理团队具有历经多个行业周期的丰富经验。近两年来,Seaco箱队平均出租率稳定在93%以上,长期租约占比达83%,与各大船运公司客户已建立起了超过20年的稳定合作关系。截至2020年6月末,Seaco冷藏箱规模占比约41%,得益于多元化的箱队构成和全球航运市场对冷藏箱持续的强劲需求,使得Seaco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国际贸易和海运市场的波动,实现行业地位、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 2020年以来,尽管新冠疫情对全球商品贸易造成了负面影响,集装箱租赁需求不断波动,Seaco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对集装箱租赁业务带来的困难和挑战,通过暂缓新集装箱采购、提升库存集装箱出租率、审慎甄选优质客户等方式有效保障现金储备,不断降低运营成本。2020年上半年,公司集装箱租赁业务稳扎稳打,集装箱出租率、营业收入及净利润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未来,随着部分国家和地区逐步开始“解封”,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全球贸易及航运市场供需将稳步改善。2020年6月以来,波罗的海贸易海运交易所干散货运价指数(BDI)快速上涨,已触及逾5个月高位,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稳步回升。从中长期来看,根据历史经验,当疫情在得到控制后,制造业加速复工复产,国际贸易增长将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对集装箱运输及租赁的需求也会迎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