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之内,特斯拉股价至少腰斩。 摘要 特斯拉股价持续大涨,已经位列全球十大股票。然而,特斯拉的产销和盈利都依然微不足道。股市上依赖概念炒作的高价股很多,但是还没有哪只股票能靠炒作成为全球10大股票。特斯拉是代表了美好的未来,还是一个巨大的泡沫,值得深究。 虽然新能源汽车是行业趋势,但是行业趋势与单个企业成功是两个概念。具体到特斯拉,电池和自动驾驶两大核心技术都还不成熟,特斯拉电池技术领先优势并不大,自动驾驶技术甚至不是行业领先,市场优势也在萎缩。从用户体验的角度,特斯拉还不是成熟的产品,更不是高端的产品。 特斯拉总裁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是一个勇敢的企业家。同时,马斯克也是一位一流的叙事者。马斯克的炒作天才,为特斯拉带来很多光环,产品质量能否跟上这些光环,决定特斯拉股价的可持续性。目前看,特斯拉的估值明显过高,炒作迹象明显,而且行业竞争者已经纷纷入场并且正在赶超。长期看,特斯拉的竞争优势存疑。短期看,特斯拉的股价存在很大回调空间。 波普尔说:科学的本质是可证伪。本文预测:三年之内,特斯拉的股价至少腰斩。首次预测日期为2020年12月13日星期天,前一个周五(12月11日)特斯拉的收盘价为609.99元。等待时间检验。 一 引言:特斯拉成为一种现象 2019年四季度以来,特斯拉的股价大幅上涨,已经成为一种现象。一方面,股价上涨超过10倍,总市值达到6100多亿美元,位列全球第9大股票,俨然是世界级,甚至是现象级的企业了。另一方面,特斯拉的产销只有40万辆左右,在汽车行业依然是很小的玩家。作为对比,汽车车产销龙头是丰田、大众,年产销在1000多万辆,大约是特斯拉的30倍。然而,比较市值的话,特斯拉反而大很多,相当于3个丰田,10个大众。产销和市值之间,存在惊人的倒挂。 特斯拉的巨大市值,来自天价估值。特斯拉的市盈率达到1100多倍,而丰田和大众的市盈率都只有11倍左右,相差大约100倍。其他传统大车企,也大都是十几倍的估值,比如国内的上汽集团,估值在13倍左右。 图1:特斯拉和其他车企市值比较 只统计2019年底市值200亿美元以上公司,市值数据为12.08数据。数据来源:Wind。 估值反差很大,市场观点反差也很大。看多特斯拉的人认为,特斯拉代表了全新的未来,不应该用汽车股的逻辑估值,而应该用科技股的估值,目前估值尽管很高,但是高有高的道理。看空特斯拉是人认为,特斯拉尽管符合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但是依然是汽车,依然适用汽车股的逻辑,而汽车的利润率很薄,特斯拉的利润也很薄,特斯拉一点也不特殊。 多方、空方僵持不下,股价依然高位震荡。不管是从投资,还是从理解未来,特斯拉都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其实,抽丝剥茧之后,事实已经告诉我们未来的方向。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寻找现象背后的真相。 一、特斯拉的市场优势有多大?答案是,其实并不大。在欧美市场上,特斯拉的销售已经开始滑坡,而其他品牌的电动汽车则在大幅增长。 二、特斯拉的产品优势有多大?答案是,其实也并不大。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成熟,未来还有各种变数。此外,特斯拉的产品优势不明显,驾驶感很一般,依然存在自燃等安全隐患。 三、特斯拉的股价来自哪里?答案是,炒作的迹象很明显。马斯克讲故事,吸引眼球的能力功不可没。马斯克主动挑起和股神巴菲特的争论,炒作迹象更是明显,有失大家风范。 综合起来看,特斯拉的基本面不稳健,产品也不过硬,股价明显虚高。马斯克不集中主业,多线作战,分心炒作,也不利于特斯拉保持竞争力。当炒作退潮,商业的硬逻辑浮出水面,特斯拉将面对很大的困难。 保守预测,三年之内,特斯拉的股价至少腰斩。本预测首次给出的时间是2020年12月13日晚上,场景是《徐远的投资课》的线上毕业典礼。当天是星期天,前一个周五(12月11日)特斯拉的收盘价为609.99元。也就是说,2023年12月13日或之前,特斯拉的股价将跌到305元或以下。如果特斯拉出现分红或者拆股,价格作相应除权处理。等待时间检验。 二 特斯拉的市场优势:正在萎缩 商业世界最坚硬的逻辑,就是有好的产品,并得到市场认可。特斯拉得到的市场认可度,一直是比较高的。在电动汽车市场上,特斯拉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这不是说马斯克“硅谷钢铁侠”的形象,而是说作为一种全新的产品,特斯拉的销售其实很不错。比如说, 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221万辆,其中特斯拉销量为36.8万辆,刚好占到市场总份额的1/6。 图2:2019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 特斯拉的市场认可,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市场先入,二是产品质量。特斯拉成立于2003年,由马丁·艾伯哈德和马克·塔彭宁共同创立,创始人将公司命名为“特斯拉汽车”,是为了纪念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由于马斯克的巨大光环,很多人以为特斯拉是马斯克创立的,其实马斯克2004年才进入公司,并领导了A轮融资,开始担任公司董事长。由于开始较早,特斯拉的技术有一定的优势,成为很多后来企业的学习对象。 不过,仔细看的话,2020年特斯拉的市场优势有明显的萎缩迹象。一方面,看总量的话,特斯拉的市场占有率依然是第一。2020年前3季度,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约为180万辆,其中特斯拉销量约为32万辆,约占市场总份额的18%,比2019年还略有提高;另一方面,在主流的美国、欧洲市场,虽然电动车市场销量总体上是大幅上涨的,但是特斯拉的销量却是逆市下跌的。在两个主要的市场上逆市下跌,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图3:特斯拉美国销量 我们先来看美国市场,这是特斯拉的大本营。2018年,特斯拉在美国的销量大涨266%,达到18.3万辆。2019年,特斯拉在美国的销量继续上涨5%,达到19.2万辆,超过特斯拉全部销量(36.8万辆)的一半。然而,到了2020年,前三季度的销量却下降了4.8%。 对于这个下降,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是新冠疫情导致,但是同期美国电动汽车的总销量,却上升了3.6%。市场总体是上涨的,特斯拉同期是下降的,看起来这个锅新冠疫情不能背。什么原因呢?有一个细节是特斯拉的补贴。根据美国的有关监管规定,一家电动汽车厂商在销售满20万辆之后,将逐步取消补贴。在此之前,补贴是很可观的。特斯拉2018年达到了20万辆,2019年逐步取消补贴额。2019年之前,补贴达到达到7500美元,2019年上半年和下半年也分别有3750美元和1875美元。到了2020年,这个补贴就没有了,销售就开始滑坡。 表1:特斯拉得到的政府补贴 注:根据美国联邦政府对于电动车消费补贴的规定,每家汽车公司拥有20万辆的补贴额度,每辆车可获得最高7500美元的补贴。当一家车企电动车累计销量达到20万辆后,政府将逐渐缩减乃至取消补贴。销量达到20万辆后的0-6个月内,每辆车最高补贴缩减至3750美元;7-12个月内,每辆车最高补贴缩减至1875美元;之后不再享有补贴。目前有特斯拉和通用汽车达到了20万辆。 从这个滑坡可以看出两点重要信息。第一,消费者对于价格还是很敏感的,没有说因为喜欢特斯拉,就会不在乎几千美元的补贴。市场总体上涨,而特斯拉下降,是很说明问题的。第二,考虑到特斯拉的售价在5万美元左右,利润率在1%左右,每辆车的利润其实只有500美元,去掉补贴之后都是大幅亏损的。因此,特斯拉并没有盈利,有限的盈利其实都是来自政府补贴。从这个角度看,特斯拉的商业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国内的电动车靠吃补贴过活,没有了补贴就一地鸡毛,不排除特斯拉也是这样的结局。 此外,还有一点信息,就是通用汽车的电动车销量也已经达到了20万辆,将逐步取消补贴。这里面的信息是,通用汽车的电动车销量也不低了,也已经20万辆了。传统的车企,在电动车的赛道上也在奋起直追中。在欧洲电动车市场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传统车企的奋起直追。 我们现在就来看欧洲市场。2020年前三季度,特斯拉的销量跌了11%。我们都知道,欧洲很在意环境保护,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主战场。可是在这样一个很大的市场上,特斯拉今年前三季度销量下跌了11%。你可能会猜测所有电动汽车今年在欧洲市场都是下跌的,其实不是这样子,今年欧洲纯电动车的销量是大幅增长了77%。整个市场大幅增长77%,特斯拉下了11%,这个是一个非常清楚的、非常危险的信号了。加上刚才说的美国市场上特斯拉也是逆市下跌,说明特斯拉的市场优势并不明显,正在被蚕食中。 图4:欧洲电动车市场销量(2020前三季度)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张图,发现雷诺、标致、大众、宝马等传统的欧洲车企,还有现代、起亚这两家韩国车企,都已经奋起直追了,前三季度销量都大幅增长,达到了好几万辆的规模。对于汽车这个行业而言,几百、几千的销量都没有达到规模收益的需求,无法覆盖巨大的固定成本,都是赔钱的。但是一旦到了几万辆,竞争力就已经明显了。比如雷诺达到了63000多辆,大众的两款车型合起来达到了40000多辆,而这只是三个季度的销量,全年销量会多很多。所以说,传统的车企在电动汽车的赛道上,正在奋起直追,特斯拉的市场份额,并不稳固,已经受到了明显的威胁。 这里面加一句话,就是媒体印象和实际销量之间有巨大差距。如果你看媒体关于电动汽车的讨论,你几乎看不到其他的车企,满眼都是特斯拉,再有就是理想、蔚来、小鹏这些造车新势力,看不见国外的其他车企。这就给我们形成一种错觉,似乎国外电动汽车就是特斯拉的天下。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样,很多车企都在发力,总销量也并没有比特斯拉落后很多。这种印象的形成,和特斯拉的先行优势有关,也和媒体炒作有关。关于这一点,后文还会进一步展开。 你可能好奇这些车企的销量大幅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其中两点需要强调一下。第一,如果电动汽车是未来,那么这些传统车企就不会放弃,一定会全力以赴。这些车企都有雄厚的实力,追赶起来还是很快的。而且,不需要每一家传统车企都追赶成功,只需要几家追赶发力,就会对特斯拉形成威胁。第二,产业政策上,欧洲政府也会有所倾斜。比如,法国从2020年6月1日开始对售价4.5万欧元以下电动车提供一次性6000欧元的补贴,德国从2020年7月1日开始对总价4万欧元以下电动车也给予6000欧元的补贴,而特斯拉恰好不在补贴范围内。从欧洲的角度,政策有所倾斜,重点扶持欧洲的企业,这非常正常。 图5:特斯拉按区域销量 数据来源:CleanTechnica、CarSalesbase,乘联会。 所以,特斯拉在欧洲、美国市场上的销量都是滑坡的。不过,由于在其他市场上表现较好,特斯拉今年的总销量很可能是上涨的。其实,中国市场的贡献功不可没。今年前三季度,特斯拉总销量32万辆左右,平均美国季度8万辆。简单推算的话,全年销量在40万辆左右,超过去年的36.8万辆。其中的原因,是虽然美国、欧洲市场下滑,但是中国市场大幅增长。前三季度,中国市场销量同比翻倍,从4万辆上升到8万辆,超过欧洲成为特斯拉最大的海外市场,仅次于美国本土市场。中国市场的靓丽表现,成为支撑特斯拉销量的主要因素。 其实,综合现有销量和成长性,中国已经成为特斯拉全球最重要的市场。特斯拉在美国市场依然最大,但是已经在滑坡了。到了2021年中国很可能超过美国,成为特斯拉全球最大的市场。换句话说,中国市场的增长与成败,将决定特斯拉的生死。 图6:电动车销量(除中国,2020.1~2020.10) 作为这部分的结尾,我们来看一张中国以外市场电动车销售情况,时间跨度是今年前10个月。从总销量看,特斯拉依然是头把交椅,10个月销售达到23.6万辆。再加上中国的8万多辆,依然是世界电动车头市场上的头把交椅。不过,这张图中有有两点重要的信息,告诉我们特斯拉的市场优势正在萎缩。 一、与其他品牌电动车的销量差距并不大,大众,起亚,雷诺,奔驰,宝马的销量都已经突破10万辆。换句话说,电动车市场,并不是特斯拉一党独大的局面,而是“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局面。 二、特斯拉的增速只有3%,而其他品牌的增速则要快很多,比如大众达到245%,奔驰达到235%,俨然是大爆发的态势,起亚的增速达到64%,宝马的增速达到40%,雷诺的增速达到20%,都远远快于特斯拉的3%。此消彼长之下,特斯拉的市场优势,其实已经很危险了。 三 特斯拉的产品优势:并不明显 特斯拉的市场优势在萎缩,有三个主要的原因。 一、特斯拉在美国的补贴没了,在欧洲也恰好错过补贴的范围。作为比较,我国对售价30万以内的新能源汽车提供补贴,特斯拉Model3标准续航版售价为269700元,可以享受19800元的补贴。另外,特斯拉所有车型均纳入国内免征车辆购置税名单。这些补贴和税收优惠,对于特斯拉在国内市场的快速增长,功不可没。大致匡算,补贴19800,车辆购置税税率10%,还能再省26970左右,总共省了47770万块,相当于车价的17.7%,超过1/6,这个补贴幅度还是很大的。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这个补贴和税收优惠没有了,特斯拉的销售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二、其他车企在奋起直追,进军电动汽车这个前途远大的市场。正如巴菲特所说,虽然汽车市场的利润很薄,但是只要有利润,车企就不会放弃,以后的竞争会很激烈。从数据上看,其他车企显然没有放弃这个市场,也不可能放弃这个市场。 三、也是最核心的,特斯拉的产品优势并不明显。关于这一点,我们进一步展开分析。 说到电动汽车,有两个技术很重要,一是电池技术,二是自动驾驶技术。特斯拉的股价高企,其实也和这两大卖点关。不过,仔细分析的话,特斯拉的领先优势并不明显,甚至并没有领先优势。 先来看电池技术。简单说,电动汽车无非是用电池能源,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因为环保的原因,受到很多追捧。但是这个追捧是有代价的,就是电池技术还不成熟,而且很贵,目前占电动车成本的35-40%之间,超过1/3。所以,电池技术的比拼,是电动车技术的核心。 总体上说,电池技术现在还不是很成熟。比如说,目前很多车企公布的里程都很高,500-700公里,但往往都要打很多折扣,缩水15-30%很正常,其实也就300-500公里。而且,电池续航能力和气候有很大的关系。到了冬天,靠南的地方续航还不错,但是偏北的地方电池消耗就很快。考虑到北方的人口密度大,而且一个家庭买一部车是要满足全天候的需求,其实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此外,还有两个因素让电动汽车其实不是很方便。一个是充电时间比较长,另一个是充电桩还不是很普及。综合起来看,电动车依然只能满足市内和短途的交通,开长途风险是很大的。 那么,特斯拉的电池技术比其他车企有优势吗?其实优势并不明显。 特斯拉作为行业先行者,技术上多少有点优势,但是也要付出先行探索的代价。目前的电池技术,努力在能量密度,安全性,低成本之间寻找平衡,市场上的电池技术都还不能令人完全满意,各家企业都还在研发性能更好,成本更低的电池。未来的技术路线是三元电池,还是四元电池,或者是其他技术路线,目前还不能确定。即便是现有的电池,特斯拉的技术优势也不明显,比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厂商的优势并不明显。而且,特斯拉自己并不生产电池,而是依赖于松下、LG、宁德时代供应电池,这种依赖供货商的模式,也不利于进一步控制成本。 总体上说,从电池以及配套设施的角度来看,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在2020年还没有完全成熟。看研究报告的话,一般大家认为还需要两到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再加上配套设施这些东西还需要一些公共政策的配合,可能会拉得更久一点。而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可以发生很多事情,特斯拉的领先优势可能会被蚕食殆尽。 特斯拉的第二个卖点,是自动驾驶技术。因为自动驾驶可以把人从驾驶中解放出来,所以这里的想象空间很大,甚至比电动汽车还大。电动只是改变了汽车的能量来源,而自动驾驶则是改变出行方式,把人从疲劳的驾驶中解放出来。可是,想象归想象,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想象空间,其实很小,原因有三条。 一、自动驾驶技术目前并不成熟。 自动驾驶分为5级,到5级才是真正的可以脱离人的一个自动驾驶,其他的还都是辅助自动驾驶。目前很多自动驾驶还是辅助自动驾驶阶段,比如说可以帮你变道,在你监控它的状况下,它可以帮你驾驶,其实还没有脱离人。 我自己今年6月去试驾的时候,也没有觉得特斯拉到了可以放心自动驾驶的程度。目前来说,特斯拉处于L2-L3阶段的自动驾驶,本质还是辅助自动驾驶,要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二、自动驾驶不仅是技术问题,还是法律问题。 不要小看这一点,这是自动驾驶的核心问题。设想一下,未来路上有人开的车,有自动驾驶的车,如果二者相撞,这个事故责任如何归责?理论上讲,自动驾驶的车,和叫出租车是一样的,因此车企负责,或者对方负责,驾驶员只是乘客,不用负责的。可是这样的话,自动驾驶的车就有太大的优势,导致这样的法律反而很难通过。 刚才讨论想说的是,自动驾驶这个事情,不仅是技术问题,还是法律问题,甚至是社会生活习惯的问题,和人的行为、社会的规则有关。一旦涉及到人的行为和社会规则,就不像研发那样可以预期。我的理解,自动驾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发生事故以后,要经过很多的辩论才能形成新的规则。 三、具体到特斯拉,其实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并不处于领先地位。 根据一个技术测评机构(Navigant Research)的排名,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并不是一个领先的地位,谷歌、福特、通用、百度的排名都比较靠前,英特尔的排名也很靠前。 当然,一家机构的测评并不说明所有问题,也不一定完全准确,但是至少告诉我们,在自动驾驶这个领域,特斯拉面临很多竞争者,而且竞争者很强。既然这样,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就不会带来很大的估值提升,更无法成为1000多倍的天价估值的理由。 最后,我再加一句,就是依据我个人的驾驶体验,特斯拉并不是一个成熟的产品。2012年的时候,那时候特斯拉刚出来没多久,我刚好在美国出差,就抽空去试驾过一次,当时感觉驾驶感一般。说到这里,我补充一句,我拿驾照的时间比较早,2001年就拿驾照了,所以有很多年的驾龄,而且比较喜欢车,所以算是一个资深用户,对车还是有一点感觉的。 后来,大概2015年左右,特斯拉在国内刚开始火,有位朋友买了一辆,我又试驾过一次,当时的感觉也还是很一般。到了今年,大概是6月,因为特斯拉特别火,我家附近就有一家体验店,我又去试驾过一次,感觉有改进,但是驾驶感还是很一般,不是一个高端成熟的车的感觉,更像一个普通的车。所以从我一个资深驾驶员的角度,特斯拉还不能算是一个很成熟的产品,更不是一个很高端的汽车。特斯拉现在的光环,更多是炒作的结果。 这里还有一张表,列举了这两年特斯拉公开报道的一些问题,包括自燃,自动驾驶撞车,螺栓问题,触摸屏问题,前悬挂安全问题。可以看到,特斯拉的问题还是比较多,还不是一个成熟的产品。既然不成熟,也就算不上高端。 四 特斯拉的天价估值:投机明显 现在我们来讨论,特斯拉的天价估值是怎么来的?看股价上涨轨迹的话,本轮上涨是2019年10月开始,直到现在(2020年12月)依然没有结束。2019年9月底,特斯拉股价48块,到了年底,已经涨到83块,到了今年6月,进一步涨到216块,目前在640块左右。 从时间上看,特斯拉的股价上涨,可能与上海工厂的建成投产有关。特斯拉上海工厂2019年1月开工,6月进行调试,7月开始招聘工人,9月开始投产,年底就开始交付新车,速度飞快。特斯拉上海工厂投产的时间,正好是特斯拉股价开始上涨的时间。由于特斯拉之前的交付一直受限于产能,随着产能的放大,市场憧憬销售大涨,股价随之起飞。 刚才的这个推断,从时间上有合理性,不过只能提供一个股价上涨的背景,无法帮助我们看清现在估值是否合理,以及未来会怎么样。需要进一步看的,是股价上涨的直接诱因。 下图显示,特斯拉的换手率很高,是其他科技股的好几倍。年初的时候,每天换手率平均超过10%。作为对比,其他的很多明星科技股,像苹果,亚马逊,脸谱,日换手率都在1%左右,通用汽车的换手率也在1%左右,谷歌的换手率只有0.5%左右。所以,特斯拉的换手率是异常的高,比其他股票高出一个数量级。 这么高的换手率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买进来的人,很快就卖出去了。换手率10%的话,就是平均持有10天,就卖出去了。这种交易行为,和看好长期价值,买入等待价值实现的逻辑是很不一致的。价值投资者,是不会这样频繁地交易的。为什么这么快卖出去呢?还是因为不敢长期持有,有了利润就尽快落袋为安。 在金融学研究中,有一个共识很高的结论,就是过高的换手率,是投机行为的证据,代表的是投机,而不是投资。过度的投机推高股价,吹起泡沫。那么泡沫什么时候破灭呢?这个也简单,就是换手率下降的时候。换手率下降,意味着入场接盘的人少了。等到接盘的人少于卖出的人,股价泡沫就破灭了。从刚才的图中看,10月和11月,换手率已经下降到4%左右,降了一半还要多,但是依然是其他股票的好几倍。如果换手率进一步下降,特斯拉股价的泡沫,离破灭就不远了。 对于特斯拉的高股价,可能还与马斯克的个人魅力有关。马斯克经常语不惊人死不休,炒作能力是一流的。而且脑机接口,太空飞船,星链计划等等不仅具有话题性,而且符合人们崇尚科技进步的价值观,满足了人们“仰望星空”的需求,因此赢得了大批粉丝,有助于特斯拉的炒作。 限于篇幅,本文只对特斯拉电动车这个产品进行分析,对这些话题不作评价。只想说一句,商人最大的情怀,就是把产品做好。其他的,小赌怡情就好,太多了伤身。 五 可证否预测:股价腰斩 本文的最后,我给一个可证否的预测。波普尔说,科学的本质是可证伪。做了这么多分析,如果没有一个可证伪的预测,那么也很难说分析对不对。 在预测之前,我再加一个理由,为什么特斯拉的股价是泡沫,不可持续。简单说,就是即便特斯拉的产销持续增长,也无法支撑目前的股价。根据现有数据,2020年的产销大概是40万辆出头,比2019年增加4万辆,大约增长10%。假定特斯拉销量每年增加30%,3年后翻番。考虑到特斯拉在欧美市场已经滑坡,这已经是个乐观的预测。特斯拉目前的利润率在1%左右,假定3年后也翻番,达到2%。考虑到汽车市场的竞争激烈,以及电池技术还有待成熟,这样的估计已经是很乐观的了。即便如此,特斯拉的利润才增长4倍,估值依然有250多倍,依然是天文数字。当市场意识到乐观的增长也不能支撑天价的估值时,投机者将退去,股价将下跌。 目前,特斯拉的产能已经达到84万辆,产能已经不是瓶颈了。上文说过,特斯拉在欧洲、美国市场已经不再增长,其他车企已经奋起直追,特斯拉的增长,其实取决于中国市场的增长。随着特斯拉问题的暴露,以及铁粉已经陆续购买,相信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增长也会慢慢放缓。当市场明白产能不是问题,需求才是问题的时候,泡沫就会破灭。 什么时候呢?因为中国人口基数大,高收入人口也多,加上美国、欧洲、中国以外其他市场还有增长,还不能贸然预判这个时间会很快到来。特斯拉的增长,有可能还会持续1-2年。不过,其他车企在1-2年会有较好表现,会进一步削弱特斯拉的光环,让市场回归理性。 保守起见,判断特斯拉股价崩盘的时间在三年之内。光环褪去之后,100倍出头已经是很高的估值,股价会从250倍左右的估值下跌1半或以上。综上,形成以下预判: 三年之内,特斯拉股价至少腰斩。 本预测首次给出的时间,是2020年12月13日晚上,当时的场景是《徐远的投资课》的线上毕业典礼。当天是星期天,前一个周五(12月11日)特斯拉的收盘价为609.99元。也就是说,2023年12月13日或之前,特斯拉的股价将跌到305元或以下。如果特斯拉出现分红或者拆股,价格作相应除权处理。 等待时间的检验。
“近期公司股价持续低迷,请公司谈一下有关基本面的情况,给投资者一些信心!”12月23日,南岭民爆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有股东对公司近期股价大跌提出了质疑。 南岭民爆方面回复称:“目前,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基本面稳中向好。根据战略发展需要,公司正加快布局砂石骨料等产业,延伸产业链,并将积极着手恢复旗下部分子公司的军品资质,进一步完善公司军品业务结构。” 自11月24日股价创下15.77元/股的高点后,12月10日南岭民爆股价突然封死跌停,之后便开启了闪崩模式。截至12月24日收盘,公司股价为7.74元/股,区间最大跌幅已达到51%。 对于公司近期的股价走势,南岭民爆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目前基本面一切正常。前三季度,公司优化调整收入结构,退出低毛利率水平的贸易业务,全面推广使用电子雷管,军品业务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三季报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4.64亿元,同比减少23.19%,净利润为3618万元,同比增加16.46%。 公司在股价异动公告中也明确表示,公司经营情况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目前没有任何应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或与该事项有关的筹划、商谈、意向、协议等;董事会也未获悉对本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公司未发现前期披露的信息需要更正、补充之处。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南岭民爆正着手恢复旗下部分公司的军品资质。资料显示,南岭民爆主要从事工程爆破等服务。近年来,公司业绩稳步增长。财报显示,公司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1.74亿元、25.22亿元、14.64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271.78万元、2386.64万元、3152.48万元。 在军品方面,南岭民爆子公司湖南神斧集团向红机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为国家定点生产和研制军用火工品、军用气囊装置的军民结合型企业,是湖南省内唯一的军用火工品科研生产厂家。目前拥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具有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和军民产品自营出口权。 上述负责人表示:“公司正在着手恢复旗下另一家公司的军品资质,目前还在进行中,未来会有新的产品品类放到这家公司,从而进一步完善公司军品业务结构。” 此外,南岭民爆在砂石产业的布局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今年6月,公司与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深化拓展双方在芷江县砂石骨料业务市场的投资与合作。10月,怀化南岭砂石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开展在芷江县当地砂石矿山的竞标及砂石产业整合工作,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上述负责人表示:“公司进军砂石骨料行业,延伸产业链,并将其作为重要发展领域,以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带动公司民爆产品的销售,促进混装炸药产能释放和一体化爆破服务的拓展。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符合公司的长远发展战略。”
随着*ST金钰股价在昨天(12月21日)尾盘的跌停,市场提前一天宣判了*ST金钰退市的命运。这块曾经在资本市场上“疯狂的石头”,如今只能接受“冰冷石头”的结局。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今天*ST金钰股票放弃了抵抗,直接跌停开盘。 市场提前一天宣判*ST金钰退市的命运,是基于面值退市条款的缘故。根据面值退市条款,上市公司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面值的,股票将终止上市。而昨天是*ST金钰股价价格连续第19个交易日收于1元面值之下,因此,*ST金钰要想保留不退市的自救希望,其股价至少要收于0.95元。但遗憾的是,昨天该股股价在尾盘不涨反跌,直接从0.97元砸到了0.90元,有资金趁机砸盘出局。由于ST股的涨幅只有5%,如此一来,无论如何*ST金钰的股价在今天也收不到1元的面值之上了。因此,*ST金钰就将因为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面值而被退市。 退市是任何一家公司以及持有这家公司股票的投资者所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所以,面对退市的威胁,*ST金钰股票也进行过挣扎。12月17日,该公司股价跌到0.82元,公司“保壳”的希望眼看就要破灭,结果当天尾盘的时候,该股票来了一个“地天板”,由跌停直接拉到涨停。12月18日,该股继续涨停,股价报收0.95元,公司股价站上1元面值的希望大增。然而,就在投资者普遍认为*ST金钰股价将要站上1元的时候,12月21日,该股出现了尾盘跌停的走势,前两个交易日的努力功亏一篑。倒是投机客,在刀口上添血,赚了一笔十几个点的差价。 *ST金钰的股价为什么会在12月21日的关键时刻被砸向跌停?很显然这是有关资金的一种明智选择。毕竟垃圾公司的退市是大势所趋。特别是最近一个时期,高层对退市工作予以了高度的重视。10月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提出要“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机制”;11月2日召开的深改委会议再次审议《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实施方案》;与此同时,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12月14日,沪深交易所又发布了退市新规征求意见稿,进一步严格退市制度。在这种大的市场环境下,试图通过炒作股价来逃避退市,这其实只是螳臂挡车。实际上,自从该项退市制度推出以来,还没有哪一家公司真的因为市场炒作而逃脱了退市的命运,*ST金钰同样也是如此。 而正是因为退市新规目前正在征求意见的缘故,为此,有投资者抱着幻想,退市新规会不会拯救*ST金钰一命。因为退市新规在交易类指标方面的设置,将原来的面值退市指标修改为“1元退市”指标,同时新增“连续20个交易日在本所的每日股票收盘总市值均低于人民币3亿元”的市值指标。由于今天*ST金钰的股票总市值仍然高达11.6亿元,远高于3亿元的股票市值,这是不是意味着*ST金钰可以不退市了?但这显然只是某些投资者做的美梦而已。 首先,目前退市新规还处在征求意见阶段,所以,退市制度执行的还是原有的规定,也即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面值的退市规定。截止今天,*ST金钰的股价已经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的价格,根据现行的退市制度,*ST金钰的退市已无悬念。 其次,即便是按照退市新规,*ST金钰同样难逃退市的命运。在交易类的退市指标中,虽然增加了“连续20个交易日在本所的每日股票收盘总市值均低于人民币3亿元”的市值指标,但这个市值指标与1元退市的“面值指标”或“股价指标”,是一种并列关系,而不是一种组合关系,上市公司只需要满足其中一项指标就触发退市机制。由于*ST金钰触发“1元股价”的退市标准,因此,即便是按照退市新规,*ST金钰同样也将被退市。
从不到3100点到接近3400点,整体来看,A股年内在震荡中徐徐走高,4000多只个股也在起伏行情中各显神通。回首全年,二级市场上究竟诞生了多少只几倍股甚至十倍股?哪些个股市值增长最快?又有哪些个股从神坛跌落,留下一地鸡毛?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18日,A股市场共有4114只个股,从股价及总市值两大指标看,位居第一的均是贵州茅台(600519),年内股价排名居前的多数为新上市科技股,总市值排名居前的则多为白酒、银行、保险等传统大白马。 从变动情况看,年内既有股价大涨超13倍的英科医疗(300677),也有股价跳水逾90%的*ST环球(600146),不过得益整体行情回暖,半数以上个股年内股价实现上涨。 一手超18万元 贵州茅台股价一骑绝尘 回顾2020年A股二级市场股价走势,谁是当之无愧的A股“一哥”?答案自然是贵州茅台。 作为A股核心资产以及白酒行业龙头,贵州茅台在今年一季度一度回调至每股不足1000元,但二季度起公司股价发力上涨,数据显示,截至12月18日,贵州茅台收盘价已达1845元/股,这意味着想买一手贵州茅台至少耗资18万元。 贵州茅台年内股价走势(截至12月18日) 年内股价排名第二的是今年2月刚上市的石头科技,其也是目前继贵州茅台后A股第二只千元股。这只科创板新股今年上市首日股价大涨逾84%,此后在科技板块整体持续回调的形势下股价持续逆势上涨。数据显示,截至12月18日,石头科技股价收于1018元/股。 光伏设备供应商迈为股份(300751)是2020年第三贵的个股。数据显示,截至12月18日收盘,公司股价报643元/股,年内涨幅高达356.44%;生物科技公司爱美客(300896)股价紧随其后,截至12月18日收盘,爱美克股价报629.01元/股。 除此之外,2020年A股股价排名前十位的还有卓胜微(300782)、康华生物(300841)、长春高新(000661)、思瑞浦、康希诺-U、吉比特(603444)。截至12月18日收盘,前述6只个股每股价格均超过400元。 从年内市场整体股价分布情况看,超过4100只个股中有1935只个股每股价格低于10元,占比47.03%;1802只个股每股价格在10元至50元之间,占比达43.80%;241只个股每股价格在50元至100元之间,占比达5.86%;每股价格在100元以上的仅有136只,占比达3.31%。 总市值超万亿元个股增至8只 银行股占据半壁江山 从总市值角度看,截至2020年12月18日收盘,A股年内共诞生8只万亿元个股,总市值最高的10只个股有5只属于银行股,保险股和白酒股各2只,另有一只为石油股。 在斩获A股股价第一的宝座后,贵州茅台总市值也超越“宇宙行”工商银行成为A股第一。数据显示,截至12月18日收盘,贵州茅台总市值合计2.32万亿元,也是整个A股中总市值唯一突破2万亿的个股;工商银行A股总市值虽有缩水,但其仍超越了绝大多数个股,截至12月18日收盘,其A股总市值合计1.78万亿元,在全市场位居第二。 工商银行A股股价年内走势(截至12月18日) 在工商银行之后,中国平安、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人寿(601628)、招商银行5只大金融板块个股,其A股总市值均突破1万亿元,分列市场第三至第七位。数据显示,截至12月18日收盘,上述5只个股A股总市值分别达到1.60万亿元、1.60万亿元、1.11万亿元、1.10万亿元、1.09万亿元。 与2019年底数据相比,五粮液(000858)新晋2020年A股总市值排名前十个股,截至12月18日收盘,公司股价报276.86元/股,总市值合计1.07万亿元,超越中国银行和中国石油位列全市场第八位,后二者总市值分别达到9361.53亿元、7796.69亿元。 从市场整体市值分布情况看,共有134只个股A股总市值突破1000亿元,较2019年底多出40只;1149只个股总市值在100亿元至1000亿元之间,较2019年底多出217只;有32只个股总市值不足10亿元,这些个股绝大多数都已“戴帽”。 超半数个股股价年内上涨 英科医疗股价年内猛涨13倍 从变动情况看,截至12月18日收盘,市场半数个股年内股价实现上涨。 今年9月上市的立昂微(605358)成为年内A股股价涨幅最大的个股,数据显示,截至12月18日收盘,公司股价累计上涨2603.25%;股价涨幅紧随其后的是另一只新股万泰生物(603392),其年内股价涨幅合计2185.71%。 年内股价涨幅在10倍以上的还有英科医疗,不过与上述两只个股不同,这是一只2017年即上市的“老股”,截至12月18日收盘公司股价年内累计上涨1316.65%。 英科医疗A股股价年内走势(截至12月18日) 年内股价涨幅位居市场前十的还有斯达半导(603290)、新洁能(605111)、新强联(300850)、瑞芯微(603893)、北摩高科(002985)、首都在线(300846)、康华生物,其均是年内上市新股;非2020年上市的个股中,上机数控(603185)、阳光电源(300274)、锦浪科技(300763)、坚朗五金(002791)、皇台酒业(000995)年内股价涨幅居市场前列。 有人欢喜便有人愁。数据显示,截至12月18日收盘,2020年A股合计超过1800只个股股价下跌,*ST环球以91.04%的跌幅垫底,*ST实达(600734)、*ST天夏(000662)年内股价跌幅均在80%以上。 从总市值变化角度看,年内增长最多的依旧是贵州茅台。数据显示,截至12月18日收盘,贵州茅台A股总市值年内累计增长8316.03亿元,这一数字已经超越了A股总市值排名第10位的中国石油;年内总市值涨幅居前的还有五粮液、宁德时代(300750)、比亚迪(002594)、海天味业(603288)、中国中免(601888)等个股。 年内股价跌幅居前的个股多数面临各式各样风险,而年内总市值缩水规模居前的个股相当一部分属于A股优质资产。 数据显示,截至12月18日收盘,A股2020年总市值缩水最严重的是中国石油,累计缩水3136.38亿元;A股总市值缩水超千亿元的还有中国石油、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化5只个股;总市值缩水规模居前的还有工业富联(601138)、邮储银行(601658)等个股。
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1年经济工作,会上要求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在此之前的11月30日,中央政治局在集体学习中也提到了反垄断,这是12天内中央两提“反垄断”,这或预示着互联网反垄断强监管时代已经到来。接连出台政策及多次表态12月11日的强化反垄断的表态,是自《反垄断法》生效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首次明确表示强化反垄断。此前不久,11月30日,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举行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上,亦提到“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反垄断、公平竞争审查等工作”。近一个半月,中央接连出台反垄断政策及多次反垄断表态,互联网巨头的股价也数次波动,这或预示着互联网反垄断强监管时代已经到来。而在国门之外,反垄断风暴也正席卷全球。谷歌、亚马逊、Facebook……打击互联网巨头垄断已成各司法辖区执法者共有的“默契”。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明确要求,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推进能源、铁路、电信、公用事业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以及“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说明国家将在打破自然垄断、打击行政垄断,以及强化公平竞争审查等方面全方位地开展反垄断工作。11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拟将“二选一”定义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构成限定交易行为,将“大数据杀熟”定义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差别待遇。其最终目的在于 “促进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但需要以“预防和制止互联网平台经济领域垄断行为”“加强和改进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监管,保护市场公平竞争”为前提。互联网或将迎来强监管时代自2008年《反垄断法》生效以来,尚未有大型互联网企业因为垄断问题遭到监管部门的处罚。互联网行业在不断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向传统行业渗透。由此,随着头部企业的用户数量越来越多,话语权加重,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这也让外界日益担心,一些扩张步伐迈得太大的互联网平台企业会不会“大而不倒”以致难以监管。2020年11月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央网信办和国家税务总局三部门联合召开规范线上经济秩序行政指导会,包括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京东、字节跳动、快手、滴滴、微博、拼多多、美团、饿了么等27 家主要互联网平台企业代表出席会议。2020年11月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对不公平价格行为、限定交易、大数据杀熟、不合理搭售等情况进行了明确界定。11月30日,在就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举行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上,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反垄断、公平竞争审查等工作被提出。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董毅智律师曾表示,“互联网平台发展至今,实际上产生了很多弊端。但这些弊端已经不仅仅是靠平台自身和行业的自我调节能解决的,只能从监管层面去解决问题。平台经济反垄断行为能否根治是个动态的过程,没有任何法律规定或者指南能够解决所有问题,但趋势是好的,我国互联网企业反垄断问题确实已经到了关键的时间节点。”董毅智说到,反垄断口号开始的时间主要为今年这三个月,整体节奏与目前金融市场大环境的背景有关。众所周知,我国互联网企业的进程在世界范围内,属于名列前茅,但当企业发展到一个阶段的时候,就会试图涉猎其不擅长的金融领域。监管真正要打击的并不是极个别企业,而是垄断行为。“国内反垄断的浪潮跟国际上的趋势也是一致的,无论欧盟还是美国,目前针对互联网巨头都采取的一个强监管的措施,如美国在7月份的时候把三个互联网巨头聚集在一起,针对他们进行了反垄断听证。无论是从国际的角度、产业的角度还是立法的角度来看,此次反垄断的浪潮,以及出台征求意见稿都是一个比较恰当的时机,是用一种合适的方式在市场上发出了监管的声音。”董毅智称。阿里、美团等巨头股价波动强监管政策影响之下,资本市场也作出反应。《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11月10日发布后,当日,阿里巴巴、京东、美团、腾讯、百度的股价均呈现下跌趋势。其中,美团股价的跌幅最大,达10.50%。次日,阿里巴巴、美团、腾讯、三家企业股价继续下降,美团股价两日跌幅超过20%。百度股价波动相对较小,京东和拼多多的股价在11日呈现反弹趋势,其中,拼多多此后两日受第三季报提振,股价有大幅度上涨。11月10日和11月11日两日,阿里巴巴港股在10月27日冲上319港元新高后,11月10日大跌超5%,11月11日更狠,暴跌近10%,两天跌去了14%。以市值计算,11月10日至11日,以人民币计价,港股阿里巴巴市值两日蒸发7691亿元,同期,腾讯控股市值减少5885亿,美团市值减少3233亿,京东市值减少1657亿元。类似情况在11月30日提到反垄断的会议之后再次出现。阿里巴巴、京东、美团、腾讯、百度的股价再次集体在当日呈现下跌趋势,美团股价跌幅仍为最大,达7.05%,阿里巴巴股价下跌3.04%,这两家企业的股价都在此后几日持续下跌。其它几家企业的股价则陆续有所回弹。上述企业在各自的行业都占据着相当的市场份额,呈现出一定的领导地位。在这两个涉及反垄断政策的时点上,互联网巨头股价的普遍下跌,可以看出资本市场对此做出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