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讯 在家电行业有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可谓是“中国最低调富豪”。学历只有小学,却把1家资产5000元人民币、只有23人的小厂,打造成现在市值超4000亿人民币的家电巨头。坐拥1800亿身家,2019年胡润富豪榜排名第4,被董明珠视为“最大的敌人”,他就是美的集团(000333)创始人何享健。 何享健,1942年8月出生于广东顺德,1968年5月,何享健集资5000元,创办了“北街办塑料生产组”,1980年开始制造风扇,进入家电行业,1992年推动美的进行股份制改造,2001年完成了公司高层经理人股权收购,2012年8月26日,何享健卸任美的集团董事长,现任美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和的慈善基金会荣誉主席。 据美的官网介绍,美的1968年成立于中国广东,如今是一家覆盖消费电器、暖通空调、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创新业务四大板块业务的全球科技集团,在全球拥有约200家子公司、约150,000名员工,业务涉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的连续四年上榜《财富》世界500强,2019年排名第312位。 家族财富位居胡润榜第四 控股7家上市公司 天眼查信息显示,何享健目前仍控股五家公司,包括美的控股有限公司、佛山顺德君域管理有限公司、宁波美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佛山市顺德区利迅投资有限公司和佛山市顺德区开联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据胡润研究院2019年10月10日发布了《2019胡润百富榜》,时年77岁的何享健及其儿子何剑锋以 1800 亿元排名第四,这是何享健在胡润百富榜上的历史最高排名,这也是制造业在2019年榜单中的最高排名。2020年2月26日,何享健家族以1820亿元财富位列《2020胡润全球富豪榜》第41位。2020年4月7日,何享健以216亿美元财富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36位。 2020年4月31日,美的集团公布了其2019年年度报告和一季度报告,其中,2019年营收2793.81亿元,同比增长6.71%,归母净利润242.11亿元,同比增长19.68%;而一同公布的一季报,其营收同比下滑22.8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1.51%,疫情给美的的一季度经营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何享健是以制造业起家,但是其对资本却十分看重。“我们要从做产品到做企业,从做企业到做资本。下一步,我们的企业不光要讲效益、讲现金流,更重要的是看企业的市值,进行市值管理。现在的世界靠的是科技和资本,只要有钱、有科技,就什么都能做到。” 2001年,何亨健和管理层完成了MBO,美的由乡镇企业变为民营企业。2004年,美的并购了合肥荣事达和广州华凌,继续扩大在家电业的份额。同时,美的不断在尝试多元化。 何享健在不断将部分白电资产调整到上市公司后,何享健开始为美的电器(000527)找寻外资战略投资者。而引入高盛,也成为其资本运作中的一出大戏。 2006年11月25日,美的电器发布公告,将向高盛集团全资子公司GSC apital Partners Aurum Holdings 定向增发7559.5万股,以募集资金7.17亿元。据悉,高盛集团进入后,将占美的电器扩大后总股本10.7%,成为美的电器第二大股东,这项交易仍需商务部的批准。 2007年6月,美的电器收到了国家商务部签发的关于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的批复文件,原则同意公司向美国高盛集团(Goldman,Sachs&Co.)全资拥有的GS Capital Partners Aurum Holdings定向增发7559.5万股。 引进高盛,美的电器募集资金约7.17亿元,计划将募集资金的27.89%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另外的72.11%即5.17亿元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预计资产负债率降低到55%左右,以此实现降低负债率的目的。 2013年9月18日,美的电器(000527.SZ)从深交所注销,美的集团取代之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代码更改为“000333.SZ”,股票简称更改为“美的集团”。集团整体上市后,上市公司将不再仅有冰洗空等白电业务,小家电、物流和电机业务也将进入。 在早年完成简单并购后,轻车熟路的何享健开始在上市公司中大施拳脚。截止目前,美的在科创板已投资3家企业,它们分别是乐鑫科技(688018.SH)、埃夫特和有方科技(688159.SH)。 在2019年5月8日之前,何享健还是小天鹅A(000418.SZ)的实控人,但在2019年下半年时,小天鹅A(000418.SZ)并入了美的集团(000333.SZ)。除此之外,何享健还间接控制德国上市公司库卡集团(KUKA Aktiengesellschaft),并与其儿媳卢德燕共同为新三板公司美的物业(839955)的实际控制人,同时卢德燕还是港股上市公司美的置业(03990.HK)的唯一实际控制人。何享健儿子何剑峰则实际控制着A股上市公司盈峰环境(000967)(000967)、华纳百录(300291.SZ),加上美的集团(000333.SZ)、合康新能(300048)(300048.SZ)在内,总数继续维持在7家。 美的接班人:不选“独子”选“职业经理人” 现今,国内很多富豪家族都迎来了第二代接班人,比如香港的李嘉诚家族、李兆基家族,大陆的碧桂园、新希望集团等等,这些庞大的家族企业,毫无例外都将权柄交道了家族的第二代传人手中,子承父业,这是中国最传统、最常见的传承方式。 与许多白手起家的中国商人不同,何享健选择在“企业外”培养自己的儿子。据悉,何享健曾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世界500强企业,从中总结出一条规律:很多企业的没落都和家族式管理、传承脱不开关系。何享健在客观分析了他的家族以及美的运营情况之后,认为家族式企业对美的弊远大于利,所以他很早就放言,美的一定不会成为家族式企业。为了兑现这一承诺,2012年,何享健卸任美的集团董事长,又在不久后退出集团董事会。在“美的系”企业决策层里,没有何氏家族成员,包括何享健及他儿子何剑锋。何氏家族仅仅作为大股东存在,即使在持股方面,子女也都避开,形成“公公+儿媳”的持股组合。 何享健唯一的儿子何剑锋,多年来无意涉足美的的经营,在2012年美的集团更朝换代中,仅以董事身份,位列在新一届美的集团董事会的10名成员之一。但这一切,似乎并不阻碍何剑锋在美的集团之外的商业江湖中“锋芒毕露”。 据了解,1994年之前,何剑锋是做空调制造相关生意。1995年到2002年他成立了多家企业,包括广州东泽电器公司、顺德北滘盈科电子公司,并且成立了盈峰集团。他做的行业涉及到了商业零售、电子、投资等,在这些领域中,他后来才把重心放在投资上。 可是在2003年之后,何剑锋突然频繁出售资产,套现1.2亿元。先是卖掉了盈峰集团控股的东泽电器,然后又卖掉了盈峰集团旗下的现代电器,最后又出售了金科电器。东泽电器是当年广州最大的家电连锁零售商。将电器业务都出售之后,何剑锋便开始注重投资。 2007年,何剑锋还成立了合赢投资,专门做投资业务。接着,他还将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5%的股权收购了。也正是在这一年,父亲让何剑锋回到美的工作,接手美的持有的上市公司上风实业25.2%股份,成为上风实业的第一大股东。 2012年,年过70的何享健考虑退居二线,希望何剑锋能回来继承家族企业,可是何剑锋不愿意。何享健而后将公司交给了与儿子何剑锋同岁的方洪波。 有意思的是何剑锋一方面崇尚自由,追求自己的兴趣,另一方面却不断从美的集团获取资源、人脉资源,在美的的生态链里,他的身影无处不在。在盈峰控股官方发布的关联企业中,美的控股、美的集团、美的地产赫然在列。 与此同时,虽然美的集团现由职业经理人方洪波管理,但退居幕后的何享健,仍然掌握着美的的战略方向。 据悉,美的集团控股股东为美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35.49%,美的控股由何享健实际控制,持股94.55%。美的控股剩余的5.45%股份,则是由何剑锋的妻子卢德燕持有。早在2009年,卢德燕就曾以19亿元的身家跻身胡润女富豪榜的第42位。 儿子“远走高飞”,除了儿媳,两个女儿在家族中也占据重要的地位。大女儿何倩嫦实际控制的合肥百年模塑科技(000700)有限公司,同时,何倩嫦与其妹妹何倩兴,均为合肥市会通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自然人股东。上述企业主要生产模具、塑胶制品,属于美的集团的上游产业。 工商资料显示,何倩嫦、何倩兴均为佛山市顺德区盈海投资有限公司(均持股4.55%)、广东顺德瑞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均持股4.55%)的股东,这两家公司大股东均为盈峰投资。盈峰资本管理的基金广东盈峰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中,宁波普罗非、何倩嫦、何倩兴均在股东之列。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5月汽车产销量环比增长4%和5.9%,同比增长18.2%和14.5%,增幅比上个月分别扩大15.9和10.1个百分点。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回暖,众多跨国汽车巨头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不断增长,持续加大在华投资,新能源、新模式等成为投资的重点。 近日,安徽省国资委、江淮汽车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通过云签约方式共同签署了投资协议。大众中国认购江汽控股等价于人民币17.9亿元注册资本的新股权,认购江淮大众等价于人民币45.17亿元注册资本的新股权。江淮汽车认购代表江淮大众等价于人民币8.39亿元注册资本的新股权。 相关交易完成后,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将持有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50%股权和江淮大众75%股权,安徽省国资委对江汽控股保持控制权。 从去年开始,众多跨国汽车巨头就已经开始加大了在华投资力度。2019年底,宝马汽车与长城汽车合资的,光束汽车项目正式启动,双方各持股50%,总投资约51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具备年产16万辆燃油乘用车全出口及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和制造能力。今年初,吉利集团与奔驰公司共同组建的smart品牌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公司”正式成立。双方一共出资54亿人民币,各占50%股份。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汽车产业都带来了重大影响。随着中国国内疫情防控总体形势不断好转,汽车产业和汽车市场也迎来了快速回暖。受此影响,众多跨国汽车企业也再次开始密集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 丰田汽车日前和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北汽集团、广汽集团等共6家企业宣布在今年内设立新的合资企业“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除此之外,包括通用汽车、福特汽车、菲亚特克莱斯勒等众多国际汽车企业纷纷表示要持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 在这些新的投资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新能源、智能化等新科技成为合作的重点,“新合资”整体的技术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与以往的合资不同,除了生产企业外,越来越多的研发机构也开始成为合资的一部分。 业内专家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汽车产业都受到重创,而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最早开始加速回暖,再加上中国工业基础雄厚,制造业产业链完整,这些都让众多跨国企业对中国市场更增添了信心。而近年来汽车行业吸引外资力度不断加大,取消外资股比限制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出,更加优化了营商环境,为外资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础和条件。
麦田里,收割机正穿梭作业;生产面粉机械的河北苹乐集团车间里也是一片繁忙:激光切割、焊接、打磨、组装…… 6月11日,苹乐集团成品库里一箱箱打包完毕的崭新设备整装待发。“这是准备发往塔吉克的600吨成套面粉加工设备。”“这是准备发往莫桑比克的50吨成套玉米加工设备。”苹乐集团副总经理郝志永如数家珍。 这些刻有“PINGLE”商标的产品,是埃塞俄比亚、巴西、加拿大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青睐的“中国造”。 河北苹乐面粉机械集团有限公司1991年建厂,1995年成立公司,2003年组建集团,是一家以粮机工程装备制造为主业,多元化经营的集团型企业。 公司董事长李建军说,公司主要生产经营9-1000T各种型号的面粉机械成套设备,同时还研究开发了玉米、酿酒等专业杂粮生产设备。 “磨粉机在大家的印象中都是小的,而且又破又脏,现在可不是这样了,我们的一台设备就能卖二三十万元,都是全自动,可以一次喂料、两次研磨,既省空间又省动力。有的成套设备比如日处理小麦600吨的面粉机就可以分为六层结构,包括磨粉机层、高方筛层、清粉机层等,相当于面粉机住进了‘别墅’里。”郝志永打趣地说道。 郝志永说,疫情期间,作为为全国人民提供“口粮”的面粉厂,一直未停工停产,而公司也要为这些面粉厂提供技术保障,外协、外购供应商要为公司提供配套产品,整个产业链一环扣一环,只要哪个环节停歇,影响的就是整个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 如何服务于客户就成为疫情当前最大的问题。苹乐集团办公室主任李晓玲说,公司每天召开“战情会议”,及时了解客户设备运转情况。同时要求销售和售服人员24小时保持手机、微信、邮件等通讯工具的畅通,确保服务工作正常开展。特殊情况下须上门服务的,公司在做好防控准备后第一时间给予响应;公司还充分运用远程监控等手段,通过科学诊断,免费协助解决各类现场问题;疫情期间公司通过定期电话回访,提供培训课件和网络培训的方式全方位助力客户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后,外贸企业业务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苹乐面粉机械集团抓住机遇,变被动为主动,一方面通过网上洽谈、网上参展等方式主动抓订单,线下转线上,对接成功新的订单;另一方面,抓住国内需求逐步恢复的机遇,将部分出口产品转内销,实现了平稳发展。 郝志永说:“正常年份,我们国外销售占到营业额的60%。今年受疫情的影响,我们调整了销售思路,加大了国内的销售比重。” 10时,正是车间休息时间,但是在总装车间,有个团队却没有停歇,他们有的拿着麦克风用非常流利的英语、俄语介绍着公司产品,有的拿着手机云台在拍摄。 李晓玲介绍说:“这是我们国际贸易事业部团队为6月15日在网上举办的广交会进行直播演练。这次广交会公司共有8名主播,他们分别要用英语、俄语进行线上直播,这些主播都是公司的业务经理,这也是他们第一次以这种形式参加广交会。” 刚刚结束演练的苹乐集团东欧区区域经理岳志鑫说:“第一次从区域经理变身为主播既兴奋又紧张。受疫情的影响,我们不能去实地拜访客户,客户也不能过来现场看产品,我们只能营销方式转变为电子商务形式,让客户更近距离的看到到我们的产品,这对于自身来说正好是个机会,又增加了一项新的技能。” 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近年来,苹乐集团以创新引领企业发展,目前苹乐拥有中国一流设计团队,国内最大人员技术力量。在科研方面,已达到集建筑基建设计、制粉工艺工程设计、电气自动化设计、产品研发设计多方位为一体的设计水平。精湛尖端的研发技术让苹乐的产品同样行业领先,不仅能为用户提供技术后盾支持,解决后顾之忧,还能逐渐引领行业发展,为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在集团展厅的墙上,集团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贴满了一面墙。“我们公司是石家庄市唯一一家被授予‘河北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企业证书’的企业。”李晓玲说。“目前我们正着手升级海外粮机公司的生产线,请河南一家设计公司做了升级方案。” 为了抓好疫情过后的海外市场发展,苹乐集团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加快研发新型设备,练好内功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越秀集团党委委员、越秀地产董事长林昭远曾表示,集团旗下越秀地产引入广州地铁作为战略合作伙伴,除了在广州开展深度合作,未来还将借助双方资源进一步拓展与其他省市国企的合作,将“轨交+物业”模式复制至全国其他城市。 6月12日至13日,广州市市长温国辉率代表团赴湖南省长沙市,就加强两市合作、推动合作项目加快建设进行考察交流,并出席两市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系列活动。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长沙市市长郑建新出席活动。 在两市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系列活动中,长沙轨道集团、广州地铁集团、广州越秀集团在湖南长沙正式签署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不仅标志着穗长两市三家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正式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也意味着越秀集团旗下越秀地产将正式开启“轨交+物业”模式的全国化战略布局。 三方国企强强联合,签署合作协议打造战略共同体 据介绍,广州越秀集团和长沙轨道集团、广州地铁集团三方的核心业务布局在房地产、金融、大交通等方面,三方各具优势且互补性强、协同性高。 其中,广州越秀集团作为广州市属龙头国企之一,现已形成了以房地产、金融、交通基建、食品为核心的“4+X”现代产业体系。截至2019年底,集团总资产规模近6700亿元,拥有境内外5家上市公司(基金)。集团旗下越秀地产作为国内“轨交+物业”模式的典型代表,于2019年4月成功引入广州地铁成为第二大股东,深度参与广州轨交物业事业发展。 长沙轨道集团是地铁建设的创新引领者,多次创造国内先进案例。近年来,长沙轨道集团持续探索“地铁+物业”开发新模式,成功打造了以“五一里”为代表的地铁商业项目,积极开展多元化开发经营。而广州地铁集团作为国内轨道交通行业的标杆先行者,覆盖轨道交通全产业链,综合实力及品牌影响力均位列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前列,业务已拓展至国内外30多个城市。在物业开发方面,广州地铁集团全面推进和落实“轨道+物业”的开发建设与资金筹集机制,大力推进地铁沿线土地整理和TOD物业综合开发,开发面积将达620多万平方米。 今后,在战略合作协议的框架下,三方将遵循市场化资源配置与国企资源整合双引擎驱动理念,本着“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的原则,紧抓长沙轨道交通发展机遇,致力于在轨道交通建设及运营、TOD物业开发、物业管理业务、产融结合发展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形成战略共同体,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长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越秀地产TOD模式起航全国化布局,广州经验将落地长沙 越秀集团党委委员、越秀地产董事长林昭远曾表示,集团旗下越秀地产引入广州地铁作为战略合作伙伴,除了在广州开展深度合作,未来还将借助双方资源进一步拓展与其他省市国企的合作,将“轨交+物业”模式复制至全国其他城市。 据悉,广州地铁作为越秀地产第二大股东,让越秀地产能优先获得广州地铁车辆段项目资源,而广州地铁运营外拓也将有助于越秀地产TOD“轨交+物业”模式版图的做大。此次母公司越秀集团与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广州地铁集团三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正是越秀地产TOD模式走出广州、做大格局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越秀地产即将开启“轨交+物业”模式的全国化战略布局。 据了解,凭借与广州地铁的战略关系,以及“越秀集团孵化+越秀地产购买”的模式,越秀地产已成功推出品秀星图、品秀星樾、品秀星翰三大TOD“巨无霸”项目,并于近期再获水西、镇龙两大TDD项目期权,为广州市民打造轨交上的美好生活。可以预见,通过越秀集团与广州地铁、长沙轨交集团战略关系,越秀地产也将助力长沙做强做优轨道交通开发事业,为星城人民建设优质TOD项目。 越秀参与此次合作除了天时与人和,更有地利之便。事实上,越秀地产去年7月,连续在长沙获取3个优质地块,深耕布局长沙,三大项目中已有悦湖台、亲爱里两个项目在售,深受长沙市民欢迎,为母公司越秀集团与长沙轨道集团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未来,越秀地产将凭借丰富的TOD开发运营经验,大力推进长沙地铁站点TOD物业开发,同时凭借广州地铁战略关系以及母公司越秀集团强大资源整合能力,持续推进TOD模式的全国化布局,成就更多人轨道上的美好生活。
查询发现,华郡集团参股公司上海高汉新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赛伯乐旗下宁波赛伯乐红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宁波赛伯乐凯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均在列。6月12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告因私募基金管理人存在异常经营情形且未能在书面通知发出后的3个月内提交符合规定的专项法律意见书,将注销该57家机构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并将上述情形录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查询发现,华郡集团参股公司上海高汉新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赛伯乐旗下宁波赛伯乐红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宁波赛伯乐凯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均在列。上海高汉新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由华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3.33%。官网介绍显示,华郡集团2007年于北京成立,是一家集保险、基金管理、资产管理、融资租赁、保理、产业投资、互联网、绿色环保、科技教育、大健康、文体产业、园区开发与运营等多元化复合型投资集团。据天眼查,华郡集团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为黄建华,其同时还担任中青旅(600138)独立董事、新华通网络有限公司董事、北京成电联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监事等职位。在金融及相关领域,华郡集团参控股上海嘉瑞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中联浦融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上海维民商业保理有限公司等,其中维民商业保理正在进行简易注销公告,公告期为3月18日至5月2日。此外,华郡集团官网称其参投公司还包括北京弘毅联郡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吉祥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而天眼查显示,今年3月华郡集团退出弘毅联郡股东名单。此外,吉祥人寿股东名单中并无华郡集团,仅与其共同投资中联浦融的中联重科(SZ000157)持股吉祥人寿4.35%。赛伯乐投资旗下宁波赛伯乐红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宁波赛伯乐凯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也在此次注销名单之列。查询发现,上述两家公司均为北京赛伯乐绿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子公司。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2018年北京赛伯乐绿科因子公司深圳赛伯乐绿科的利海资源定增项目而陷入兑付危机。此外2019年12月,北京赛伯里绿科旗下另一公司福建赛伯乐绿科由于未按规定及时填报并更新管理人及从业人员的有关信息,被福建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宁波星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大股东及法定代表人任兆凯持股51%,监事费冰洁持股49%。天眼查显示其所属投资机构为AB Capital,2015年由Angelababy等联合发起。据中基协披露,星合资产由于未按要求进行产品更新或重大事项更新累计2次及以上被报送为异常机构,此外诚信信息提示其高管费冰洁无基金从业资格。上海优越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周懿文及大股东李海涛军关联福米金融,官网介绍为一家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和消费电子商务公司,业务范围涵盖金融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外包、软件开发和电子商务等。上海惠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由钜派集团控股的钜洲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参股,法定代表人姚伟示为钜派投资集团联合创始人、钜洲资产董事长。上海德润投资有限公司为新三板挂牌的斯迈柯(OC832528)股东,持股比例为71%。斯迈柯主营业务为特种金属压力容器的研发、设计、制造与销售,2019年财报显示其营收1.22亿,同比增长46%,净利润937.35万,同比增长1289%。据2019年6月青岛证监局公布的监管函,青岛连创汇科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现场检查中被发现存在挪用基金财产、备案信息更新不及时等问题,被要求立即停止上述违规行为,并在2019年7月15日前予以改正。此次注销名单中,多家私募机构或其关联公司已被警方立案。深圳市轩鸿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轩鸿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富鑫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均关联百亿地产私募深圳轩鸿集团,该公司在2019年9月被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案侦查;深圳市前海新高域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2019年11月被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案侦查;徽熳投资基金(北京)有限公司关联已立案的私募机构德成财富。此外,多家私募机构关联P2P平台及网络融资平台等。中御资产管理(湖南)有限公司关联中御财富“储钱罐”,目前该平台已被吊销;深圳市恒汇兴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荧兴源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均关联贷财行,2019年10月24日公告退出;深圳市威廉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关联88财富网,2019年4月其实控人张伟等因涉黑被警方逮捕。
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险资举牌披露栏静默了一个多月后,6月开始,险资的举牌潮再起。 根据协会官网信息显示,6月初至今又有三次险资举牌发生,至此今年的险资举牌次数已达14次,成为近五年之最。而最新的三次举牌中有两次均为国寿集团对于H股上市的内资银行股的举牌。 事实上,纵观险资历来的举牌对象和重仓股,银行股绝对是险资的心头好。统计今年以来险资的14次举牌,有4次举牌对象为H股银行股。 “银行股历来是险资权益投资的重要标的,其低估值、高分红的特性与保险资金的特性非常匹配,尤其在低利率情况下,长线持有银行股更是被很多保险公司当做类债券投资。”一名保险资管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 险资举牌潮又起 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的信息来看,6月以来,险资官宣了三次举牌动作。这三次分别是国寿集团举牌农业银行H股(01288.HK)、中信保诚人寿举牌中集集团(000039.SZ;02039.HK)以及国寿集团举牌工商银行H股(01398.HK)。 举牌之后,国寿系(国寿集团、上市公司中国人寿及其他一致行动人)在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的H股流通盘中分别占比10.002%及5.0001%,其中农业银行H股在今年已被国寿系举牌两次。同样,中信保诚人寿此次举牌中集集团也是年内第二次举牌,通过对中集集团H股及A股的增持,其在中集集团总股本中的持股比例达到了5.19%。 加上这三次举牌,今年至今险资举牌已达到14次。 其实,自从2016年对于万能险严格监管之后,险资举牌已明显变少,相对于2015年超过30家上市公司被险资举牌,2016~2019年险资在资本市场的扫货频率明显下降,每年基本都在10次上下。也就是说,今年还未过半,险资举牌次数就已经成了近五年的最高。 而本月的这三次举牌延续了今年险资举牌一贯的风格,均是在H股市场,且均是险企熟悉的题材。 来源:根据Wind资讯数据整理 保险业内人士对分析称,这一方面是因为港股市场达到H股流通股的5%就要进行权益申报,且险资基本选择的是两地上市的内资股,H股流通盘相对于总股本来说体量较小,大型险企的资金量比较容易触及举牌线;另一方面,今年大型险企在举牌H股时基本是通过二级市场连续增持而非参与定增一次性买入,选择一只股票连续增持,除了对这只股票的看好,可能也与在未来新会计准则下欲集中长期持有高分红、低估值股票从而进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有关。 银行股“唱主角” 从今年的14次险资举牌的对象来看,涉及到银行、房地产、酒店、能源、工业机械等各种行业,而银行股绝对是其中的主角,农业银行H股、工商银行H股在14次举牌中被反复举牌4次,其中3次是被国寿系举牌,另一次则来自于太平人寿对农业银行H股的举牌。 银行股向来一直是险资的重点持仓领域。不止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尽管今年没有举牌,但其在工商银行等银行股中早在前几年已大举布局,位列大股东之列。 从2020年一季报来看,银行股也是险资重仓股中的绝对主力,其期末持仓市值达到3344亿元,在险资所有重仓股中占比高达55.7%,而排名第二的地产股这一比例仅有14.6%。这一险资重仓股行业分布也与之前没有太大变化,险资的口味在大方向上始终如一。 来源:根据Wind资讯数据整理 银行股能够被险资长期青睐,其原因无外乎是银行股经营稳健、能带来稳定高分红,且估值较低。 新华保险首席执行官、总裁李全也在3月26日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金融类的银行、保险股,虽然短期有投资风险,但长期有投资价值。从长期来看,特别是在利率大幅下降的情况下,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比较有抗风险能力:一方面可以作为债券替代品,另一方面,一些中资银行股息率不少在6%以上,估值方面,市净率PB仅在0.4倍、0.5倍,非常有投资价值。 从今年反复被举牌的“宠儿”——农业银行H股、工商银行H股来看,均存在A/H股溢价率。Wind资讯显示,6月12日这两者的溢价率分别为1.2及1.12,也就是说享受一样的分红,选择H股会比A股的成本低超过10%甚至20%,而其股息率分别均在5.5%以上,最新的市净率则仅为0.51倍及0.6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今年被举牌的始终是H股市场上的内资银行股。 业内人士分析称,除了财务投资之外,险资大举进入银行股成为其重要股东也有业务协同的因素,有利于加深两者在银保渠道的销售、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协同作用。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受到市场因素、低利率环境、会计准则等因素,大型险企的举牌潮今年还将延续,而险资作为长期资金也一直被监管鼓励进一步入市。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3月末,险资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在资金运用余额的占比为12.82%,而这一比例到了4月末已经上升到13.6%,险资的入市规模已在提升。
爱建集团公告,控股股东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计划于2020年6月12日起6个月内增持最低不少于0.1%、最高不超过0.3%公司股份。截至公告日,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9.50%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