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试点注册制首批企业将于8月24日上市。届时,创业板交易制度也将随之调整,日涨跌幅限制将从目前的10%调整为20%。 作为一项首次将增量与存量改革同步推进的重大改革,创业板在首发、再融资、并购重组同步实施注册制的同时,也对一系列基础性制度进行全面完善,交易制度就是其中之一。除放宽涨跌幅限制外,本次创业板改革对交易制度的优化创新,还包括引入盘后定价交易、优化转融通机制和盘中临时停牌制度等,从而进一步优化市场功能,提升市场活跃度。 有关专家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创业板交易制度全面优化创新,市场制度更趋成熟,将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功能再完善、发展质量再提升、投融资机制再优化、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再升级,为下一步全市场深化改革积累经验。 放宽涨跌幅度 优化市场定价效率 本次创业板改革在交易制度创新上受到投资者极大关注的,应该是800多只存量个股及相关基金日涨跌幅限制将从目前的10%调整为20%。 “放宽涨跌幅限制,可以使交易更活跃,同时给予市场充分定价空间,有利于提升市场定价效率。预计跟科创板一样,创业板日涨跌幅限制放宽后,虽然部分公司一开始会波动放大,但市场充分博弈后,波动性会趋于平滑,最终将回归合理区间。”宝新金融首席经济学家郑磊说。 与科创板类似,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的新股上市前五日不设涨跌幅限制,盘中设置30%、60%两档停牌指标,各停牌10分钟。分析人士认为,放开涨跌幅、提高停牌指标阈值、缩短停牌时间等安排,适应股票上市初期价格波动较大、换手率较高等特点,将使个股交易更充分,多空双方博弈更均衡;临停机制的安排,则在股价剧烈波动时,可以发挥冷却市场情绪的作用。 创业板改革引入了盘后定价交易。有市场人士表示,这将满足投资者按照收盘价成交的交易需求,丰富市场流动性管理手段。 为促进多空平衡,此次改革优化两融机制,注册制下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股票上市首日即纳入两融标的,并引入转融通市场化约定申报方式,证券公司借入股票当日可以供客户融券卖出。 设置“价格笼子” 防范价格大幅波动 为防范市场大幅波动,本次改革给创业板交易设置了“价格笼子”。 首先,限价申报的买入价格不得高于买入基准价格的102%,卖出价格不得低于卖出基准价格的98%。郑磊认为,“价格笼子”仅对偏离市场价格较大的高价买单和低价卖单进行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拉抬打压等异常交易行为,对正常的交易行为不会有影响。 其次,创业板在申报上保留了买入申报为100股及其整数倍,零股需一次性卖出的规定,但也规定了单笔申报上限——限价申报单笔数量不超过30万股,市价申报单笔数量不超过10万股。分析人士认为,设置单笔最高申报数量上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大额订单对市场价格的冲击,抑制股票短期炒作。 配合涨跌幅调整,此次改革也相应调整交易信息披露指标和阈值,出现严重异常波动情形的,深交所将从交易公开信息披露、上市公司核查、异常交易监控、会员提示风险等几个方面综合施策,抑制市场炒作。 此外,创业板新交易机制下,将新增股票特殊标识,提示交易风险。创业板对未盈利、存在表决权差异、协议控制架构或类似特殊安排的企业新增特殊标识。为提示投资者防范注册制下新股价格波动风险,创业板对上市初期的新股也将会予以标识。 有关专家表示,创业板自开板之初就被赋予支持创新创业的重任,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资本市场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创业板也将承担新的使命责任,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交易制度的全面优化创新,是创业板在基础存量市场作出的改革探索,有利于优化市场功能、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市场信心,为基础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积累经验。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半年资金重点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小微三农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上半年新增制造业贷款创历史新高,超过之前4年增量之和,贷款总量和结构都有了很大优化。他表示,下一步首先要做好对普惠型小微企业的支持,同时继续推动企业债券的发行。银保监会、人民银行也研究了一些储备性政策,要看市场的情况,如果恢复得还有一些问题的话,会把储备性政策用出来,加快经济恢复。
从指数的无缝切换和市场的波澜不兴,也可以看出,不管人们希望市场如何表现,都不会拒绝一面更加清晰的镜子。从今天开始,这面更清晰的镜子就放在我们面前,无关美丑。当然,我们希望镜中的市场焕发出青春和活力,那才是相比指数修订更为重要的事情。 今天是上证综指编制方法修订后首个交易日,上证综指小幅上涨,成交量相比前期无明显变化,指数全天运行平稳,预期中的无缝切换完美实现。从今天开始,优化后的上证综指可以更好地表征上海市场运行情况,我们将通过优化后的上证综指,一路观察和体味中国资本市场的下一步表现。 上证综指优化为使编制更加科学客观 对于上证综指编制方法修订“无感”的投资者,有必要重申一下此次指数优化的三方面目的。第一,我国证券市场的新股上市初期存在波动较大的现象。2010年至2019年,新股上市1年内平均股价波动率是同期上证综合指数的2.9倍,延迟新股计入时间,于新股上市满1年后计入指数,有利于增强上证综合指数的稳定性,引导长期理性投资。第二,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了风险警示制度,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股票往往风险高、业绩差。剔除该类股票有利于提升指数的稳定性及表征准确性,有助于发挥引导市场投资的功能作用,促进资本市场优胜劣汰。第三,随着科创板市场平稳发展,科技创新型上市公司数量和规模持续增长。今天是科创板开市一周年,科创板上市证券按修订后规则纳入,既是综指题中之意,也能够使上证综指更好地反映沪市结构变化,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上证综指代表性。 指数美颜说可以休矣 修订上证综指编制方案是充分借鉴国际经验,认真听取市场各方意见后确定的。第一,指数的优化顺应市场发展变化,回应社会关切。在征询市场意见时,多数机构对新股纳入时间过短、高风险股票缺少退出机制等提出了修改建议。第二,指数的优化符合国际惯例。近20年,标普500、恒生指数、东证指数(TOPIX)等国际主流指数均进行了分步优化。第三,编制优化过程严格遵循科学性、客观性要求。对指数编制过程中涉及的样本空间、样本筛选、加权方式、管理维护等每一个重要的环节和要素,均从国内外经验和我国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等角度做了认真梳理,尽量做到指数优化既要符合国际惯例,又要体现我国资本市场特征。 需要强调的是,上证综指优化的出发点是更好地表征所代表市场的运行特征,并不会改变市场固有的运行趋势。市场走势是经济基本面、公司盈利水平、投资者行为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指数只是结果的一种表征。指数编制方法的优化不是为了改变指数走势,也无法改变指数走势。 具体到今天沪市运行的情况看,调出指数的风险警示股票全天整体上涨,而纳入指数的科创板股票是下跌的,这说明指数编制机构无从通过预期市场表现来人为干预指数表现,也不具备这种能力,从而对指数“美颜”“推高”的片面解读,当然不攻自破了。 从指数的无缝切换和市场的波澜不兴,也可以看出,不管人们希望市场如何表现,都不会拒绝一面更加清晰的镜子。从今天开始,这面更清晰的镜子就放在我们面前,无关美丑。当然,我们希望镜中的市场焕发出青春和活力,那才是相比指数修订更为重要的事情。
近日,商务部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促进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支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城市功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根据备忘录,国家开发银行未来3年将累计提供不低于1000亿元人民币资金,支持国家级经开区优化投资环境、强化城市服务功能、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
“随着中国市场越来越开放、投资环境越来越改善,在华投资的大项目增加已经成为这两年我国利用外资的一个突出特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近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奋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发布会上表示。 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中国仍是吸引外资的热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近年来,我国营商环境的改革力度更大、节奏更快。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是我国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颁行的第一部专门行政法规,明确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扩大外资市场准入、更好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提供法治保障。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外资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当前,我国已推出三批重大外资项目,包括沈阳华晨宝马、上海特斯拉、惠州巴斯夫、惠州中海壳牌、西安三星闪存芯片、嘉善沃克斯锂电池等等。 “在推进实施前三批18个重大外资项目的基础上,今年要推出第四批重大外资项目。” 宁吉喆表示,国家发改委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稳住外资基本盘,稳住产业链、供应链。 财政部专家库专家、360政企安全集团投资总监唐川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外商投资新增领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新兴服务业,以及正在逐渐开放的金融业。具体来看,得益于我国现代化制造能力的突飞猛进,以及产品质量的快速提升,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领域外资投资额度正在不断增加;匹配“工业4.0”战略的布局,信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也呈高速增长态势;金融业已实现“外资全资控股金融机构”的突破。 “吸引这些外资项目的原因既有中国巨大市场规模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近年来我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作为“六稳”工作的重点,稳外资工作近期也取得了显著效果。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全国实际使用外资703.6亿元,同比增长11.8%。在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之际,这样一份成绩单,充分体现出各项稳外资政策切实发挥了作用,外国投资者的信心也不断增强。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我国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改善外商投资环境?肖本华表示,还应该在放管服上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环境,比如,为吸引外资企业总部落户中国,在资金管理、人才引进、人员出入境、通关便利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政策。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首先,可继续放宽准入限制,简化管理机制,进一步推行负面清单管理,大幅压缩负面清单,让更多合法经营的外资准入中国市场。其次,以重大项目为引领,带动产业链条上的更多外资参与竞争和合作。第三,提升外资服务水平,提高对外资在中国经营的便利化程度。 “除了开放更多领域给外资,针对外商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投资,以及其他企业类服务项目,建议可以采用更为灵活、有包容性的资质审核模式,即基于外资企业的历史业绩、海外项目运作经验进行能力评估,以真实还原外资企业的项目建设、运营水平,使其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与国内企业竞争。以此来加强外资企业的直接投资意愿,并创造更为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让我国新时期的吸引外资工作成为全世界新兴经济体的标杆。”唐川表示,随着我国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基础配套优势逐渐显现,今年外商投资还将会聚焦于基建、公共服务、新兴制造业以及大型金融机构股权合作等方面。当然,与实业、服务业、项目相关的股票、债券、ABS、REITs等金融产品的直接投资也将成为外商投资的重点。 “为进一步扩大开放,自贸区还应在更关键更有引导性的领域扩大开放,如资本项目可兑换和跨境数据流通等。”肖本华表示,今年以来,各自贸区围绕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和自由化进一步深化改革,通过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投资项目,成效较为明显。以上海自贸区为例,1月份至4月份,陆家嘴(行情600663,诊股)片区就实现实到外资10.74亿美元,同比增长16.6%,占浦东比重36.4%,自贸区在稳外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只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统一高效的境外企业和对外投资规范引导体系,优化企业投资环境,消除妨碍公平竞争的制度性障碍,优化投资审批、市场准入等流程,才能提高外资信心,增强中国市场吸引力,给企业创造“留下来的空间”;才能更好地利用外资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及经济结构调整。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董登新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出现了优化上证综指编制意见,这对民间扰攘经年的“沪指失真”呼声,是一次很好的反映。期待有关部门能够尽快对这种意见做出实质性反应,笔者希望通过此文,打消监管部门可能存在的一个疑虑。 (一)打消顾虑尽快实现指数优化 有鉴于沪指多年徘徊在3000点上下的走势,此时如监管部门对沪指编制进行调整,可能马上就会面对“换掉温度计”“手动调指数”之类的舆论质疑。在当下的社情民意舆论场中,这恐怕是监管部门投鼠忌器的一个重要考量。 其实,关于优化上证综指编制的理由,两会代表委员的表述已极为到位,无需过多重复。只是在当下复杂的言论场中,这些理性意见很容易被轻易解构,从而为改革工作制造种种障碍。 面对可能出现的疑问,我们只需要开眼看看世界,就会清楚:横向比,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主要指数的优化调整实在太过平常;纵向比,历史上全球主要指数的发展脉络也非常清晰。在这样的背景下,上证综指进行优化,根本无需顾忌那些可能出现的、似是而非的议论。 (二)横向:全球指数调整优化是“日常” 近年来,多数国际代表性指数均立足所在国家或地区资本市场实际,对指数编制方法进行合理调整,以保障指数功能作用的发挥,如标普500、恒生指数、TOPIX指数等。这些指数规则的变更一般依据审慎原则,经充分调研评估,考虑市场影响后分步实施。 举例来说,2005年标普宣布对其美国市场指数(含标普500指数)由总股本加权改为自由流通股本加权,2017年将新股计入的时间要求由上市满6-12个月改为12个月;香港恒生指数于2006年起逐步由总股本加权改为自由流通股本加权;日本东证TOPIX指数于2005年起分3个阶段由总股本加权改为自由流通股本加权;欧洲STOXX 50指数于2013年变更了新股快速计入规则。 从国际综合指数编制的经验看,既有采用总股本加权的如纳斯达克综指等,也有采用自由流通股本加权的如恒生综合指数等,加权方式的选择与指数功能定位存在关联。 (三)纵向:符合全球指数优化方向 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日经225指数为代表,全球主要股票指数中,确有一些经典指数编制方法相对较为稳定,但历史地看,这些经典指数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应需调整优化。 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为例,为适应美国市场结构的变迁,编制方曾持续对指数编制方法中的选样规则(行业限制)持续调整,以保证指数的代表性。1896年至20世纪上半叶,指数样本股行业主要为炼油、钢铁、煤矿、橡胶等化工行业;20世纪70年代开始,消费类和服务类行业公司逐渐兴起,可口可乐、强生、摩根大通等企业陆续进入指数;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公司陆续进入指数,逐渐占据更多权重。目前指数样本中,只剩下7家是工业制造行业的企业,剩余的23家为服务、技术、零售和创新领域的企业。 此外,日经225指数也分别于1991年和2000年分别对样本调整规则及行业匹配规则进行过调整,以保障指数对日本市场变化的客观表征。在审慎评估指数对市场的表征情况、顺应市场呼声并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情况下,以稳中求进的方式稳妥推进指数优化工作,符合国际惯例。 (四)指数的生命力在于用户 也有一种意见认为,既然上证综指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能否用其他指数来代替,用来表征沪市。对此,笔者的意见是,能否“代替”取决于用户,这并非是一个可以通过主观“用力”来改变的情况。 代表性指数是历史与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历史悠久是代表性地位的重要基础。如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正式公布至今已有121年历史,尽管市场长期以来对其编制方法颇有微词,但媒体和投资者早已习惯以其作为美国股市的表征。此外,代表性指数一旦形成,就会具有排他性,单一市场的代表性指数往往只有一个。如英国、法国、德国、韩国、香港等国家(地区)股票市场均只有一个代表性指数。上证综指是境内股票市场的第1只指数,其影响力和知名度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30年来投资者的自然选择,主要来自其悠久的历史和完整的数据。同时,上证综指定位于表征沪市整体的运行状况,不是定位于投资功能。 因此,考虑到上证综指的重要影响力及投资者使用习惯,考虑到历史与市场自然选择的客观结果,不改变上证综指的功能定位,而对其进行优化调整,是尊重历史、尊重用户、尊重市场的选择。 总而言之,在尊重历史和市场习惯的基础上,既然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上证综指存在优化调整的空间,就应迅速响应社会各界的呼声,尽快对上证综指实施优化。而对其间可能出现的非理性声音,监管部门实在无需过度担心。国际经验充分说明,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主要指数的优化调整非常正常,历史上全球主要指数的优化调整脉络也非常清晰。 (本文作者介绍: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湖北省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董登新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出现了优化上证综指编制意见,这对民间扰攘经年的“沪指失真”呼声,是一次很好的反映。期待有关部门能够尽快对这种意见做出实质性反应,笔者希望通过此文,打消监管部门可能存在的一个疑虑。 (一)打消顾虑尽快实现指数优化 有鉴于沪指多年徘徊在3000点上下的走势,此时如监管部门对沪指编制进行调整,可能马上就会面对“换掉温度计”“手动调指数”之类的舆论质疑。在当下的社情民意舆论场中,这恐怕是监管部门投鼠忌器的一个重要考量。 其实,关于优化上证综指编制的理由,两会代表委员的表述已极为到位,无需过多重复。只是在当下复杂的言论场中,这些理性意见很容易被轻易解构,从而为改革工作制造种种障碍。 面对可能出现的疑问,我们只需要开眼看看世界,就会清楚:横向比,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主要指数的优化调整实在太过平常;纵向比,历史上全球主要指数的发展脉络也非常清晰。在这样的背景下,上证综指进行优化,根本无需顾忌那些可能出现的、似是而非的议论。 (二)横向:全球指数调整优化是“日常” 近年来,多数国际代表性指数均立足所在国家或地区资本市场实际,对指数编制方法进行合理调整,以保障指数功能作用的发挥,如标普500、恒生指数、TOPIX指数等。这些指数规则的变更一般依据审慎原则,经充分调研评估,考虑市场影响后分步实施。 举例来说,2005年标普宣布对其美国市场指数(含标普500指数)由总股本加权改为自由流通股本加权,2017年将新股计入的时间要求由上市满6-12个月改为12个月;香港恒生指数于2006年起逐步由总股本加权改为自由流通股本加权;日本东证TOPIX指数于2005年起分3个阶段由总股本加权改为自由流通股本加权;欧洲STOXX 50指数于2013年变更了新股快速计入规则。 从国际综合指数编制的经验看,既有采用总股本加权的如纳斯达克综指等,也有采用自由流通股本加权的如恒生综合指数等,加权方式的选择与指数功能定位存在关联。 (三)纵向:符合全球指数优化方向 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日经225指数为代表,全球主要股票指数中,确有一些经典指数编制方法相对较为稳定,但历史地看,这些经典指数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应需调整优化。 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为例,为适应美国市场结构的变迁,编制方曾持续对指数编制方法中的选样规则(行业限制)持续调整,以保证指数的代表性。1896年至20世纪上半叶,指数样本股行业主要为炼油、钢铁、煤矿、橡胶等化工行业;20世纪70年代开始,消费类和服务类行业公司逐渐兴起,可口可乐、强生、摩根大通等企业陆续进入指数;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公司陆续进入指数,逐渐占据更多权重。目前指数样本中,只剩下7家是工业制造行业的企业,剩余的23家为服务、技术、零售和创新领域的企业。 此外,日经225指数也分别于1991年和2000年分别对样本调整规则及行业匹配规则进行过调整,以保障指数对日本市场变化的客观表征。在审慎评估指数对市场的表征情况、顺应市场呼声并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情况下,以稳中求进的方式稳妥推进指数优化工作,符合国际惯例。 (四)指数的生命力在于用户 也有一种意见认为,既然上证综指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能否用其他指数来代替,用来表征沪市。对此,笔者的意见是,能否“代替”取决于用户,这并非是一个可以通过主观“用力”来改变的情况。 代表性指数是历史与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历史悠久是代表性地位的重要基础。如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正式公布至今已有121年历史,尽管市场长期以来对其编制方法颇有微词,但媒体和投资者早已习惯以其作为美国股市的表征。此外,代表性指数一旦形成,就会具有排他性,单一市场的代表性指数往往只有一个。如英国、法国、德国、韩国、香港等国家(地区)股票市场均只有一个代表性指数。上证综指是境内股票市场的第1只指数,其影响力和知名度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30年来投资者的自然选择,主要来自其悠久的历史和完整的数据。同时,上证综指定位于表征沪市整体的运行状况,不是定位于投资功能。 因此,考虑到上证综指的重要影响力及投资者使用习惯,考虑到历史与市场自然选择的客观结果,不改变上证综指的功能定位,而对其进行优化调整,是尊重历史、尊重用户、尊重市场的选择。 总而言之,在尊重历史和市场习惯的基础上,既然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上证综指存在优化调整的空间,就应迅速响应社会各界的呼声,尽快对上证综指实施优化。而对其间可能出现的非理性声音,监管部门实在无需过度担心。国际经验充分说明,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主要指数的优化调整非常正常,历史上全球主要指数的优化调整脉络也非常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