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最新持仓大透视 随着上市公司2020年半年报陆续披露,公募基金二季度持仓情况进一步曝光。部分上市公司虽然未出现在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名单中,但其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频现公募基金身影。整体来看,科技、消费等仍是明星基金经理重点布局的赛道,手握重金的基金经理对多只股票的操作不谋而合。 >>两日净流入超百亿元 北向资金“精准预判”行情节点 北向资金近期恢复净流入态势。上周五和本周一,北向资金两个交易日累计净买入121.42亿元。8月以来净买入额也由负转正,累计净买入79.28亿元。 >>新股表现冰火两重天 有大涨也有盘中破发 昨日A股三大指数普涨,但新股表现却几家欢喜几家愁。龙腾光电昨日上涨707%,成为今年以来首日涨幅第二高的新股。同日,上市仅4个交易日的凯赛生物却在盘中跌破发行价,股价最低达132.63元/股,成为今年以来破发速度最快的新股。 >>大金融板块发力 沪指逼近前期高点 周一,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券商股一马当先,带动沪指站上3400点整数关口,并逼近7月高点3458点。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438.80点,上涨2.34%;深证成指报13742.23点,上涨1.88%;创业板指报2696.39点,上涨1.04%。 >>发行上市审核实行四个公开 创业板改革坚持开放透明 下周,创业板注册制首批公司将上市。此次创业板改革既充分借鉴科创板和境外成熟市场经验,又结合存量市场情况同步实施注册制。特别是在发行上市审核方面,创业板坚持审核标准、审核进程、审核意见、审核监管等四方面的公开。
创业板注册制仅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就急于要刷一刷自己的存在感。注册制下首批出台的新股不仅创造了创业板最高发行价的历史纪录,与风头正劲的科创板也大有一较高下之意。本该成为创业板重整旗鼓发动机的注册制,刚一开始似乎就又回到了创业板初期那副泡沫发生器的模样了。 注册制下的创业板莫要重回“三高”老路 十年前,中国资本市场最有活力的板块非创业板莫属,虽然创业板当时因种种原因没有实行注册制改革,但打造中国纳斯达克的期望和科技型上市公司集中营的形象仍使其轻而易举地打破了23倍市盈率红线的限制。经统计,2009年~2012年,创业板发行市盈率在100倍以上的个股共有16只。但令人叹息的是,当年发行市盈率高高在上的创业板个股,上市后却多数难逃高开低走的宿命。 近日,注册制条件下创业板首批发行新股之一138.02元/股的首发价格,成功打破了此前的纪录。创业板注册制初始新股发行定价的高企,一定程度上其实也可视之为是对当前科创板越来越高的新股发行价水到渠成的承接。虽然其41倍的发行市盈率与之前科创板公司最高1737.49倍的发行率相比仅仅是小巫见大巫,但作为注册制改革在科创板、创业板相继推开给市场所带来的见面礼,如果发行市盈率和发行价未来越来越高,对于市场的影响是很值得引起人们去深思的。 越来越高的发行定价和市盈率,一定程度有可能意味着股票基本面的本质变化给市场所带来的投资机会,但却并不意味着相关股票的估值可以脱离对基本面成长性的正确评估。在这个问题上,科创板还可以说是一张白纸,而创业板则是有前车之鉴的,相继推开注册制改革的科创板和创业板为了更方便企业上市融资,虽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上市门槛,放宽了新股发行的条件,也并不意味着新股可以重回过去高价发行、高市盈率发行、高比例超募发行的老套路。“三高”圈钱不仅将造成市场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必然将有可能给市场带来更多有违公开公平公正基本原则的负面因素,这从根本上说也是不利于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 注册制下发行定价的高企并不是创业板的福音 新股发行定价和市盈率越来越高,其实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新股发行定价机制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创业板目前虽然基本完成了与科创板的接轨,但在发行上市制度上与科创板仍有一些不同之处,相较于科创板公司在IPO时必须向基金公司等网下投资者以询价的方式确定发行价格,创业板保留了直接定价方式;在网下投资者账户持有市值的门槛上,创业板仅要求1000万的市值门槛;此外,创业板仅对未盈利企业、特殊股权结构企业、红筹企业、高价发行企业实施保荐人相关子公司强制跟投的制度。这意味着当报价有可能涉及相关询价机构背后的利益时,利益输送和利益交换并不是一点也没有幕后交易的机会的。 同时,新股发行定价和市盈率的越来越高,似乎与人气越来越高的“新股不败神话”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尽管创业板在迎接注册制落地之前有意识地发动了一场较为全面的涉及投资者资格确认的重新签约活动,但恰恰在这次重签活动还没有来得及全面收官的时候,创业板首批按照注册制要求所发行的新股就迫不及待地进入了发行程序。这不仅导致一部分还没有来得及完成重签手续的投资者失去了认购首批新股的资格,这批发行价高企的新股也无不由于过大的稀缺性而导致中签率相对偏低。发行价高企的创业板新股如果又将因此而重蹈之前非注册条件下高开低走的覆辙,则注册制的创业板与非注册时实则是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的。 在笔者看来,注册制下发行定价的高企并不是创业板的福音,而是饮鸩止渴的泡沫发生器。借短缺经济的计划分配模式,在将新股打新差价当做一种福利送给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同时,如果又重新沦为一级市场上市公司大股东圈钱、二级市场大机构大资金投机套利割散户韭菜的工具,那么,其必然的结果显然不可能离对外接轨国际对内也有利于服务实体经济的市场化正确方向越来越近,而只会越来越远。而这,决不是注册制改革的本意,显然也是一切期待注册制改革将给创业板,给广大投资者带来美好希望的人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作者为著名独立撰稿人,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
科创板市场,在牛市环境下,实现了不少的造富神话,普通投资者也可以从中分得一杯羹。但是,从近期上市的科创板新股来看,却逐渐打破了高价新股暴富的神话,在凯赛生物(行情688065,诊股)上市首个交易日中,全天涨幅仅有17.65%,开盘涨幅只有13%左右,成为了今年以来表现最弱的新股。 凯赛生物表现如此弱势,也并非没有原因。 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因素,莫过于整个市场环境有所走弱,之前高度活跃的赚钱效应却逐渐减退,对新股炒作难免构成不少的冲击影响。 再者,近期国内资本市场的IPO节奏显著提速,从科创板注册制到新三板精选层现金申购,再到创业板注册制的加速启动,过快的IPO发行速度会不断分流市场的存量资金。实际上,不仅仅是部分科创板新股,而且对主板市场的新股来说,近期持续涨停板的数量也有所减少,新股上市之初的溢价效应明显减弱。 此外,则是离不开上市公司本身的问题。例如,包括上市公司自身的行业定位、发行定价以及与同行业平均市盈率等数据存在较大的差异化等。其中,对凯赛生物来说,发行价格为133.45元,发行市盈率达到120.7倍。与此同时,对这一家科创板新股来说,市值规模可以媲美一家主板的大盘股。截至收盘,凯赛生物的总市值达到了654亿元,动态市盈率已经达到了158.45倍。 在当前相对疲软的市场环境下,对一家本身总股本并不小的上市公司来说,仍然采取高价发行、高市盈率发行的策略,难免会遭到市场的抛弃,上市首日的估值溢价自然也会大打折扣了。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最近一段时间内A股市场的IPO发行节奏确实是明显提速。其中,从今年一二季度的数据来看,A股市场的IPO数量就出现了50%以上的同比增幅,若加上新三板市场的精选层上市需求,那么今年以来国内资本市场的抽血压力还是非常高的。 面对IPO企业数量的持续攀升,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即国内资本市场正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注册制改革。随着注册制度的加速推进,科创板以及创业板市场已经成为了注册制度试点的主要市场板块,估计在未来的时间内,科创板以及创业板市场的IPO发行节奏仍然会保持较快的速度,在注册制陆续推进的背景下,将会对整个市场的估值体系带来重构的压力。 在高度活跃,且保持持续赚钱效应的市场环境下,A股市场可以承受住一周两批以上的IPO压力,即使期间会存在部分大盘股企业的募资需求,但对已经盘活的股票市场来说,新增资金的蜂拥而至,还是会较好抵御住火爆的IPO压力。但是,换一种角度分析,假如A股市场重返弱势震荡局面,或日均成交量能重返8000亿元下方的水平,那么面对一周多批次企业的获批需求,以存量资金作为主导的市场终究很难抵御住这样的压力。 由此可见,虽然目前A股市场已经逐渐步入了注册制的模式,但注册制并非意味着持续大规模的新股注册,而是要根据当时的市场环境进行灵活调节。此外,注册制的核心,不仅仅局限于放宽企业准入门槛,或提升资本市场的制度包容性与开放性,而且更需要注重保持充分的优胜劣汰效率,持续保障资本市场具有足够的投资活力。很显然,只要持续活跃以及具有赚钱效应的市场环境给予支持,才能够更好助推注册制改革的积极推进。换言之,持续活跃的市场环境,可以实现投资者与融资者互利共赢的目标。 时下,A股市场仍然处于技术性牛市的环境,对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盘活还是创造出有利的条件。但是,考虑到市场持久性的发展,IPO发行节奏仍需要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灵活调节,不宜过快消耗掉牛市环境的能量。假如A股市场再度重返熊市或持续弱势行情,那么届时又需要耗用更多的精力提振股市投资信心,只有股市投资信心起来了,才能够更好助推股市融资功能的发挥,维持股市投融资功能的均衡发展,才是股市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今天,又一只“中一签赚10万元”的新股亮相。 早盘,A+H新冠疫苗第一股康希诺登陆科创板,开盘涨幅124%,若以开盘价卖出,中一签的盈利约有13万元。 尽管中一签的绝对收益额不小,但股民们还是能感觉到有点“低于预期”,而近期多只新股的上市后表现也表明,新股中签的收益率比前期有所下降。这一方面缘于近期科技股估值收敛,同时也说明市场博弈更加充分了。 详情请扫二维码↓
近日,创业板注册制新股发行正式拉开序幕。其中于8月4日发行的锋尚文化(行情300860,诊股)和美畅股份(行情300861,诊股)则是首批发行的前两家公司。两家公司中,锋尚文化的发行价高达138.02元,不仅在两家公司中最高,而且也是创业板有史以来的最高发行价,成为创业板注册制送给投资者的一个见面礼。 一见面就是一个创业板史上最高发行价,这个见面礼有些重了。对于创业板注册制的到来,市场一直猜测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当然,这个影响是全方位的,但从IPO的角度来看,我个人最担心的是,注册制成了新股高价发行的代名词,这或许就是对注册制的一种扭曲了。 之所以有这种担心,是因为A股市场的一些IPO纪录相继被试点注册制的科创板打破了。比如最高发行价271.12元,是由科创板新股石头科技(行情688169,诊股)创下的;最高新股发行市盈率1737.49倍,也是科创板新股孚能科技(行情688567,诊股)写下的,同时科创板新股微芯生物(行情688321,诊股)发行市盈率也达到了467.51倍。而锋尚文化作为创业板注册制“第一股”,送上的见面礼就是138.02元的发行价,将之前由汤臣倍健(行情300146,诊股)创下的110元这一创业板最高发行价踩在了脚下。而同一天发行的美畅股份发行价也达到了43.76元,发行市盈率46.09倍,不论是发行价还是发行市盈率也都不低。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高价发行、高市盈率发行的局面,除了A股市场投资者对“打新”固有的热情之外,很大程度上也与注册制对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有关。比如,在注册制之前的新股发行中,证监会对新股发行市盈率有23倍限制的要求,这就将新股发行的市盈率基本上都控制在了23倍以下,相对应的是,新股发行的价格也受到了控制。如此一来,各种创纪录的新股发行价格与发行市盈率也就很难创造出来。但注册制改革打破了这一限制,让新股发行回到市场化的轨道,新股发行价格与发行市盈率由市场来决定,这就让新股发行价格与发行市盈率创新高成为可能。 但注册制改革并不是要让注册制成为新股高价发行、高市盈率发行的代名词。注册制改革降低了企业上市的门槛,放宽了企业上市的条件,其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企业能够上市融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让股市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但高发行价发行、高市盈率发行,不仅增加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而且因为高价发行导致发行人融资大量超募,造成股市资源的浪费,这显然不是注册制改革的本意。毕竟高价发行、高市盈率发行是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的。 注册制下如何限制新股高价发行、高市盈率发行?由于注册制推行的是市场化改革,因此不可能再回到把发行市盈率控制在23倍以下的老路上来。这更要发挥询价机构对新股定价的影响作用,鼓励询价机构理性报价。如果一个询价机构在一个月的询价中,累计5次报价结果跻身报价的前十名;或在3个月的报价中,累计10次报价结果跻身前十名,则取消其半年的询价资格,同时对其进行调查,看其高报价的背后是否涉及到利益关系。而对于发行价明显偏高的新股,同样也要调查报价前十位的询价机构与发行人之间是否涉及利益关系。对于涉及幕后交易的询价机构,则应取消其询价资格数年,同时依法作出查处。 而面对新股的高价发行,面对创业板注册制送上的138.02元的高价发行大礼,投资者也需要理性投资,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盲目“打新”了。毕竟新股发行的机制变了,不再有23倍发行市盈率的限制了。在23倍发行市盈率限制的情况下,投资者“打新”,打到就是赚到;但注册制下的新股发行市盈率是23倍的N倍了,“新股不败”神话的破灭是可以预见到的。对于注册制下的“打新”,投资者还是谨慎点为好。尤其是走过了注册制的“热恋期”之后,“打新”要慎之又慎。
不知不觉中,打新直播间已经陪伴您走过很远。 从打新直播间开启到现在的短短三个月里,我们见证了几个大牛股的诞生,也见证了明星股的破发;我们见证了医药股的爆发潜力,也见证了冷门股的不俗表现。 我们经历了资金无法配置的打新密集期,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新股可打;我们经历了众说纷纭的讨论,也得出过出奇一致的打新策略。 三个月的发展中,直播间的生态也进一步丰富:我们分析基本面,我们讲述打新策略,我们传递数据信息,我们解答打新困惑。 未来,打新的道路仍旧漫长,但在直播间,起码有志同道合的股友,有精于此道的老师,有专注成长的关怀。 在打新直播间,我们不仅会挖掘招股书中有价值的信息,还会邀请专业分析员或财经大V,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这里,你将收获更有深度更有营养的信息,逐渐能够从更加专业的视角去分析规划投资行为。 请让打新直播间,成为你的习惯。 打新直播间,致力于缩减信息不对称,用专业的视角为你解读数据背后的含义。 快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打新直播间课程通知和邀请码,每周的重磅活动,千万别错过! 有人说,打新就是买免费的彩票,全凭运气吃饭,但其实,其中有很多小技巧值得琢磨—— 如何选择合适的股票? 如何提高中签率? 如何选择卖出时机? 这些问题都没想过,那你的收益只怕会比买彩票更低。 想想看,连创业板都要推注册制了,你还指望“盲打”能赚零花么? 新股推出重磅栏目“打新直播间”,特邀打新届知名大V、首席分析师,栏目由研究院鼎力支持,近百位分析师聚力打造,帮你识别值得打的新股。 据不完全统计,按照单户10万元市值计算,2019年打新综合年化收益率为9.89%,这计入了A股打新的低中签率。如果在港股打新,对应着更高的中签率,配合上一点找准“人气明星股”的选股技巧,收益率只会更可观。 无论你是初入股票市场的新手,还是浸淫股市多年的老手,阿绵告诉你,行走股票市场,最紧要记住四条准则: 准则一,(对大多数人而言)炒股是不赚钱的,就是交个朋友; 准则二,(对大多数人而言)打新股是可以赚钱的; 准则三,不要亏钱; 准则四,请参考准则一、二、三。 ——end—— 打新直播间会在新股研究群内进行通知,点击“阅读原文”即可预约会议,想要每一期都不错过,赶快扫描二维码,获取课程通知吧! 打新直播间下周速览 | 打新这件事上,直播间从不失约
核准制存在很大的问题,在专家看来,注册制可以改变A股所有的问题,因此很多专家呼吁注册制改革,甚至有观点认为十年前启动注册制改革,中国经济更从容。但是注册制改革不能走偏了,一个是不能演变为IPO 大扩容,另一个是新股定价不能高的太离谱,出现新的三高发行。 注册制本身的要义并不是加码IPO,而是为了遏制发审腐败,可是基于A股定位偏重融资的历史,很多专家解读为注册制改革就是发挥资本市场最大化支持实体经济,就是降低上市门槛,鼓励更多的中小企业上市,就目前来看,A股IPO节奏是偏快的,一周维持十多家的新股水平,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伊始,就在周一晚间,管理层火速审核同意了6家企业创业板注册,创业板曾经被市场专家媒体对标为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可创业板注册制新股媒体评论并不是十分满意:“创业板到现在注册了几十家公司,似乎都名不见经传,哪一个可以拿出来和中芯国际(行情688981,诊股)、中微公司(行情688012,诊股)比一比?”,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不能忘记创业板科技属性,这一点我个人觉得十分重要,创业板主要支持具有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上市。一个是疫情冲击,中小企业亟待资本市场提供支持,一个是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另一个是募集流动资金降低杠杆率,从而减少财务成本,提升企业的财务健康水平。三是大量企业等着上市,IPO堰塞湖依然存在,亟待化解,可是仅仅依靠加快IPO就能化解IPO堰塞湖吗? 我国注册制与成熟国家注册制不同,远没有达到即审即发的高度市场化程度,IPO节奏还是受到管理层调控的,虽然短期人声鼎沸,对新股已经有点麻木,但是大量新股发行对未来走势存在一些隐忧,那就是限售股减持,因此新股节奏需要适当。既要支持实体经济,也要稳定股市运行,两者之间需要均衡。 其次是注册制改革,打破了23倍市盈率新股红线,科创板就不说了,前几批新股市盈率都高于主板同行业公司市盈率,造成发行价格不低,发行市盈率也是高不可攀,可是新股恶炒并没有得到遏制,创业板首批新股也是一样,打破了23倍市盈率红线限制,锋尚文化(行情300860,诊股)发行价高达每股138.02元,发行市盈率41.2倍,另一家新股美畅股份(行情300861,诊股)发行价虽然只有43.76元,但对应的发行市盈率却达46.09倍,难道注册制改革就是提升新股市盈率?三高发行是很多年前那一轮市场化改革最大的痛点,带给市场的是无尽的伤害,因此作为投资者我是坚决反对三高发行,也就是高股价、高市盈率和高超募资金,注册制改革按照原来成熟市场的设想应该是市场化定价,杜绝新股炒作,降低新股估值水平,可是注册制改革完全颠倒了过来,成为新的三高发行代名词。 新股定价事关上市公司和承销保荐机构、二级市场投资者利益,虽然成熟市场注册制下,新股破发成为常态,可是成熟市场像美国并没有担忧新股扩容问题,指数也已经上涨了十多年,A股因为偏重融资,新股偏多,市场投资者也很无奈,资本市场不再是单纯的财富管理场所,而是赋予了更多的经济责任,需要承担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任,二级市场走势长期看并不乐观,因此新股以较低的估值发行给二级市场留出适度的盈利空间,是作为二级市场长期亏钱的一种补偿,可是注册制改革下,这种补偿被削弱了,一旦新股红利消失二级市场资产泡沫破裂,就会显示这未必是太好的改革方式,作为具有定价权的机构,不能从过度炒新投机角度出发,给予新股过高定价,而是应该适当降低新股发行估值水平,让新股利益向二级市场倾斜。 现在是流动性极度宽松时期,央行释放的流动性实体经济根本无法吸纳,大量多余的流动性需要寻找资产投资,楼市涨了,像部分热点地区楼价都登上过财经新闻热点,股市也涨了,但涨幅有限,可成交维持万亿元水平,对新股承接力度较大,新股适度可以增加,但估值应该适度控制,引导机构理性定价。 但是每一家新股带来的都是数倍于首发股份 限售股,在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纯洁性不是那么的高,与专家媒体股市支持实体经济初衷可能不是特别的合拍,抱有股市的钱不圈白不圈的态度,也抱有股权增值实现财富最大化的思维,因此限售股一到期,就会有各类股东迫不及待的减持,甚至于没有到解禁日期,就提前公告减持股份,第一批科创板25家公司一夜之间就有九家发布了93亿元减持方案,让市场震惊不已,带来的是不少公司的股价调整,A股很多股东见不得公司股价上涨只要股价敢涨,股东就敢减持,减持很多时候会导致股价跌停,让二级市场投资者吃一记闷棍。 IPO 和股东减持、交易费用消耗,对增量资金要求很高,尽管目前成交高达万亿元,可是市场资金依然是算不得充裕,而是资金捉襟见肘,周二银行保险领涨,医药医疗器械和科技股调整,周三银行保险领跌,医药医疗器械上涨,农业板块崛起,实际上是一种结构性行情,走的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得模式,这是市场资金不足以推动全面牛市的特征。 因此注册制改革并不是不需要控制IPO节奏,而是需要适当的控制,另外需要严格控制新股发行市盈率,腾出更多资金惠及更多企业上市。控制融资规模目前要比减少IPO更加紧迫,毕竟经济活力不够,大量企业需要融资,而市场资金有限,不能让部分上市公司过多占用金融资源造成浪费,而是需要金融普惠,让更多企业得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