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实到外资增长4.5%,其中3月份增长20.8%—— 上海利用外资势头强劲 本报记者 沈则瑾 4月9日,行人从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建筑物旁走过。上海市一季度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家、外资研发中心5家。新华社记者 陈飞摄 今年以来,上海全力克服疫情影响,利用外资逆势上扬,一季度吸引外资实到46.69亿美元,同比增长4.5%。其中,3月份实到外资18.72亿美元,同比增长20.8%。一季度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家、外资研发中心5家。 1月份和3月份,上海两次举办外资项目集中签约,共签约129个项目、投资总额达239亿美元。4月份,上海市商务委又举办了第32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颁证仪式,31家跨国公司获颁证书。 外商投资的热土和高地 上海是外商投资的热土和高地。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杨朝介绍,近期落户上海的外商投资项目和企业具有四个特征。 一是开放力度大。一批扩大开放的首创项目落户上海,比如德国安联在沪设立外资独资保险控股公司,美国摩根大通、日本野村证券在上海设立外资控股证券公司等。 二是大项目多。比如香港怡和集团新设徐汇滨江综合体项目总投资45亿美元,日产与东风合资的汽车金融项目总投资8亿美元。近30个项目投资超过1亿美元。 三是产业先进。多数项目属于上海重点发展产业领域。31家获颁证书的企业制造业占比90%,其中,生物医药领域企业占比27%,数字信息科技及人工智能领域、智能制造领域企业占比均为13%。 四是项目能级水平高。多数项目体现出跨国公司将更多全球资源和关键供应链环节配置在上海,将承担更多功能的总部型机构设置在上海。 法国梅里埃公司继将大中华区总部落户上海后,又将大中华区研发中心设在上海,今年在上海还会有3亿元的投资,将原本只在美国的生产线放到上海来注册、研发、临床试验和生产。 近期,沃尔玛、三菱商事、福特等世界500强企业等都继续扩大在上海的投资。 山姆会员商店是沃尔玛旗下的高端会员制超市,目前在上海开有两家门店。沃尔玛宣布将在上海外高桥开设山姆会员店中国首家旗舰店,预计2021年内开业。沃尔玛中国公司事务部华东区总监杨雯说,“上海一直是沃尔玛在中国的重点市场,随着上海营商环境的日益优化,沃尔玛更加坚定了在上海投资的决心”。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扎堆 今年一季度,浦东新区实到外资21.55亿美元,同比增长36.6%。 4月29日,又有18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意向项目在浦东集中签约,这些企业均是全球行业领军者,他们投资浦东的长期战略没有改变,浦东是他们在中国设立总部的首选地之一。今年以来,浦东新区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家,累计340家,约占上海近一半。 全球领先的聚合物生产公司设立的科思创(上海)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雷焕丽表示,“今年我们决定对现有的地区总部进行升级,新升级的地区总部将会转型为投资性总部,并提升能级,将亚太区研发创新中心纳入其中,形成在浦东的完善布局,期望通过其在中国的运营,更好服务中国、辐射亚太、引领全球”。 史密斯(上海)科技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万江表示,“中国是集团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亚太市场对我们吸引力越来越大,我们希望在未来5年,亚太业务总量可以提升到集团全球业务总量的三分之一,和北美、欧洲市场三分天下”。 世界知名往复式压缩机制造商设立的布克哈德压缩机(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执行董事李思敏说:“浦东拥有优质的营商环境和诸多优惠政策,还有一流的教育医疗设施、高端的人才资源等,早已经是最具有外商投资吸引力的区域之一,许多外商都将张江作为投资总部的首选”。 卡尔史托斯内窥镜(上海)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入驻浦东11年,我们的销售收入增长超过12倍,成为集团全球价值创造的重要贡献者。德国总部决定,继续加大在华投资,投资近2.65亿元建设的卡尔史托斯中国区总部将是卡尔史托斯集团在海外的最大投资项目”。 “全球制造业都在思考,工厂应该放在哪?我们非常真诚地说,未来我们会加大在中国、在上海浦东的投资。”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董事长郭腾泽宣布,将亚太区总部从新加坡搬来上海浦东,管辖业务量超过全球一半以上。借助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沃尔沃建筑设备走通了中国离岸贸易的第一单,推动了离岸贸易在浦东的先行先试。 “24条”新政引领长远发展 去年11月7日,第二届进博会期间举行的2019上海城市推介大会上,上海外商投资促进服务平台揭牌。这个“全球投资上海第一站”将紧紧围绕外国投资者的需求,对标国际先进投资促进平台标准,不断提升外商投资促进服务能力。 德勤在近日发布的上海外商投资指南中总结了上海吸引外资的三大特点:开放的基因成就了上海海纳百川的胸怀;创新的特质积淀了上海追求卓越的实力;服务的本色塑造了上海大气谦和的姿态。 德勤中国副主席蒋颖认为,得益于这些独特的魅力与亮点,上海已成为中国大陆利用外资最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为集中、综合竞争力最突出的超级城市,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受外资欢迎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4月10日,上海出台《本市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若干措施》,从落实国家扩大开放政策、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工作、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强化外商投资保护等四个方面发布“24条”措施。 杨朝认为,“24条”措施可重点关注三方面。首先是开放,“24条”提到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按照“一项目一议”的方式,争取在电信、科研和技术服务、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实现更大力度的开放,会给企业创新带来机遇。其次,“24条”中有10条为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工作,强调了政府参与,特别是鼓励专业化的社会组织、招商机构引进外资,这对于上海形成稳外资促外资的氛围非常重要。第三,“24条”要求完善政企合作圆桌会议等机制,加强重点外商投资企业联系服务制度。这些措施必将引领长远发展。
近日,新华基金15周年庆典及2020年策略会在北京举办。会上,新华基金权益投资总监赵强做了题为《顺应发展趋势,坚定价值投资》的演讲,一方面主要解析行业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主要阐述关于价值投资的理解。 赵强表示,今年主要的三个趋势也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第一个趋势就是外资不断流入带来的定价权的变化和投资理念的变化。赵强称,截止到今年12月份,目前外资已经流入了3200多亿的规模,特别是从2017年开始持续增加的规模较大,都在两三千亿的规模。现在的金额显示三季度只有1.77万亿,跟公募和保险接近,但是外资流入速度趋势明显快于公募和保险,未来外资的资金流入速度在机构投资者中将会是最高的。外资的流入至少还有4—5倍的空间,对A股整个机构投资者的结构和投资理念都将产生重大的变化,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分析和研究外资的投资理念 第二个趋势是今年注册制改革和科创板的开板。科创板的意义更多在于带动了注册制改革,因为刚刚修改的《证券法》已经明确了下一步创业板、主板都要实行注册制。注册制最大的区别在于,未来发行价格是市场化的发行价而不是行政管制的价格,需要机构投资者有很高的定价权。未来完全市场化的询价机制会导致打新机会越来越少。 第三个趋势是整个5G产业链和华为生态链向国内转移带动的科技股的行情。从2G、3G、4G到5G,每一个迭代周期大概都进入3至5年的上行周期。现在5G周期也就刚刚进入1至2年,后面还有2至3年对整个产业拉动的上升周期。 关于怎么做价值投资,赵强表示,选公司就像买理财产品,需要买一个最终挣钱的公司。只有公司能挣钱,股东才能挣钱。什么是挣钱衡量的标准呢?就是用它的投资回报率来衡量,也即是ROIC指标。什么是好企业?也就是投入很少、产出很多的公司,那肯定是最好的一门生意。差的企业是投了很多钱,看上去也挣钱,但是回报率少得可怜。
根据新华社12月13日晚的消息,经过中美两国经贸团队的共同努力,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则的基础上,已就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 就在12月14日,有“公募一哥”之称、资产管理规模达5.9万亿美元的美国Vanguard集团(先锋领航)和支付宝的运营商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宣布建立合作关系。 先锋领航方面称,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两家公司的合资公司将为中国个人投资者提供基金投顾业务服务,即先锋领航将进军中国的智能投顾市场。这一合作的建立经历了近半年的考验和等待。 今年6月,天眼查数据显示,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增对外投资,成立先锋领航投顾(上海)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当时,先锋领航方面则表示,仍需等候监管层批准。 而这一案例只是中国加速金融开放的一个缩影。2019年诸多开放行动逐步萌芽,2020年我们也将看到更多的实际进展。究竟洋和尚明年会在中国念一本什么经?不妨我们先来盘点展望一番。 外资挖角投研人员、加码A股投资 12月14日,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目前中国A股、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资产都已经被纳入到明晟、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彭博巴克莱等多个国际重要的股票债券指数。2019年前三季度境外投资者净增持境内债券和股票900亿美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外资通过陆股通净流入A股约3100亿元。鉴于互联互通机制的便利性,其成了近两年外资青睐使用的布局中国的渠道。而就在12月13日,央行开始对另一大渠道(QFII,即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再次进行重大修缮——继9月取消QFII/RQFII额度限制后,央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起草了《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资金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以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境内证券投资,引入更多境外长期资金。 《征求意见稿》对外资关心的资金汇出入等问题做出了回应,不再要求境外机构投资者汇出累计收益时提供中国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投资收益专项审计报告、税务备案表等材料,以完税承诺函替代,极大简化其资金汇出入手续。 此外,不再对境外机构投资者分币种管理。同时,《征求意见稿》针对衍生品业务相关规定合格投资者在境内开展的衍生品交易(此前外资通过QFII无法在境内使用衍生品),仅限于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外汇风险对冲和股指期货交易。 随着准入性的不断强化,外资目前也在为加码中国市场进行一系列准备——今年9月,美国大型基金公司景顺任命谢征傧为A股方面的战略及业务开拓总监。此前谢征傧供职于MSCI长达18年之久,任MSCI亚太研究总监,他见证并推动了A股纳入MSCI的关键几年,与中国证监会、各大交易所等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备受关注的是,这也是美国大型资管机构罕见地招聘中国A股相关的高级职位,这也意在吸引更多全球投资人布局A股。此外,目前众多猎头也在忙着为各大外资机构寻觅合适的A股基金经理和研究人员。 外资对A股的布局从景顺近期发表的一则研究报告中就可见一斑——《跳脱新兴市场看A股:建立专注于A股的投资组合》。景顺认为,尽管并不清楚何时MSCI才会100%纳入A股,但一旦最终100%纳入,A股将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占到15%的比重,比重之大也值得外资将A股单独考量。 此外,笔者也了解到,部分中东投资者正在通过一些外资基金了解布局A股的契机。 之所以外资要将A股独立看待,原因也在于,驱动中国经济增速的动能和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并不同,2018年数据就显示中国国内消费占到GDP增速的76.2%。相较之下,其他核心新兴市场经济体则更加曝露于全球趋势之下:韩国依靠出口拉动经济,而大宗商品则驱动着南非、巴西和俄罗斯的增长。这也意味着中国经济、企业、货币周期都与全球并不相同。 因此,景顺也认为,建立一个专注于A股的投资组合是有价值的,而早年外资布局中国的投资组合大多由新兴市场股票、以及在香港和美国等上市的中国企业组成。 其实,除了A股,中国债市也不断开放,正在迅速成为一个受到外资关注的相对高收益市场。就今年前9个月来看,外资持有的中国在岸债券已高达2.2万亿元人民币,外资在中国国债的投资占比也已接近10%。 “洋私募”备战公募 目前,已有超20家外资机构获得了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WFOE PFM”)资格,即各界所谓的“洋私募”。随着原定于2021年取消外资股比限制的时点提前到2020年,多家洋私募已在推进“私转公”的准备。 根据今年8月基金业协会披露的数据,共有21家外资机构在协会登记,备案产品46只,资产管理规模(AUM)54亿元人民币。 目前,最确定要申请公募牌照的外资机构便是富达、先锋领航和贝莱德,后两者皆是来自美国的资管巨头。不同于早年的QFII渠道,“洋私募”可以从中国境内募资、投资中国股债市场,而前者则是从境外募资。目前,中国还不存在外资独资的公募基金。 但是,要设立公募并不容易,即使拿到了牌照,如何开拓中国在岸市场,如何投中国投资者所好,如何招聘合适的业务负责人、基金经理及研究人员,并与中国公募的激励体系接轨等等,这都是考验外资的关键。归根到底,公募的成本不容小觑。 几家备战公募的外资从年初就开始“挖人”。今年4月,贝莱德宣布任命汤晓东为中国区主管,于同年7月起生效,汤晓东负责管理发展和执行贝莱德在中国的长期业务战略。 之所以该任命受人关注,也是因为汤晓东之前的相关履历颇丰,此前他任广发证券副总经理兼广发控股香港总经理,曾于华夏基金担任总经理,任职期间带领华夏基金与多个国际伙伴建立合作关系,有效推进国际业务策略的本土化。 11月6日,富达国际宣布,公司正积极准备并将在恰当时机提交公募基金牌照申请,当该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时,何慧芬将出任该公募基金公司的总经理一职。这也是富达国际首次明确表态将提交公募牌照申请。 笔者也了解到,目前多家机构已经在筹备申请材料。根据此前内资“私专公”的经验,一般的流程为——将材料交给监管进行线下预审;等到正式申请时,证监会则会给予相关机构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机构可正式提交通过预审的资料;此后外资机构可能会收到受理函,随后的6-8个月会进行很多轮反馈,一直到证监会给予批复函,方可设立公募基金;此后的6个月则需要完成人员的招聘、系统筹建等工作,在证监会完成现场检查后,则可给予开业批文。因此,整个流程预计将超过1年。 不过,更多的洋私募对于“私转公”并无明确的计划表,它们的当务之急更在于跑出业绩曲线和熟悉中国投资者。笔者也从多家猎头和相关本土基金经理处了解到,多家洋私募也向中国本土基金经理伸出橄榄枝,不过这种过渡并不简单,一来是中国公募基金的激励机制已较为完善,二来是本土基金经理很难真正融入海外资管机构的投资、风控等流程,最简单的例子便是,且不提外资基金经理多数看不懂城投债,即使看懂了,要说服全球团队来作出投资决策,仍是难上加难。 合资券商将迎本土挑战 合资券商也是金融开放的大本营,除了瑞银、野村、瑞信,诸如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则都是来自于美国。 在2018年4月28日,证监会公布《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允许外资控股合资券商;2019年3月底,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已依法核准设立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有限公司。监管层核准后,有6个月时间进行筹备,在此后的现场检查通过后,方可正式开业。 为此,相关合资券商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准备,例如人员招聘、系统筹备等工作。而近期,野村也宣布,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已获得证监会颁发的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 值得注意的是,野村此次拿了四块牌照——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自营及证券资产管理。然而,盈利性最强的投行业务(IPO、承销保荐)牌照则不在其中。 笔者也了解到,之所以目前外资暂不涉及该领域,也正是考虑到成本收益比,尽管投行业务盈利颇丰,但其面临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且人员成本巨大。相比之下,投顾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更有利于外资发挥自身的优势。 前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已经确认加盟,任野村东方董事总经理,未来将专注A股策略方面的研究,并将负责野村东方研究部门的相关业务。 转视国内券商的情况,自营和投行业务正在成为券商的核心竞争力。梳理前11月的单月经营业绩发现,从排位来看,中信证券稳坐头把交椅,前三位次,中信、国君已锁定两席。2019年前三季度,36家上市券商实现自营业务收入约850亿,约占全部营收三成。 此外,投行业务在年内逐渐回暖。2017年下半年延续至2018年的IPO审核趋严,一度令中小券商难为“无米之炊”,但伴随科创板开市、平稳运行,券商投行业务业绩得以增厚。不过,投行业务马太效应明显,其仍是头部券商的主战场。 据Wind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券商共实现237.44亿元的承销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24%。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和中信建投该项业务营收净利排在前列。广发证券、国泰君安、招商证券、国信证券、华泰证券、东方证券榜上有名。 未来,证券业格局远未固化,内资之间以及中外机构之间激烈竞争将继续强化。目前,在资本市场由点到面深化改革及全面开放中,头部券商定力更足,市场将加速分化。例如,未来更多产品的推出(更多的股指期权期货产品以及个股期权等),也将考验券商的业务创新能力。 外资行加速拓展在华业务 十二年一轮回。从2007年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明确鼓励外资银行进入中国设立法人银行,到2018年银行业取消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再到2019年中国金融扩大开放加速,外资行将迎来在华发展的新阶段,业务范围也将有所扩大。 由于早前外资行的中国本土业务存在一定限制,加之两次全球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资行的发展。数据显示,2007年至今,外资银行总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重逐年下滑。从最初的2.38%下滑至2017年末的1.32%。当然,同期中资银行资产扩张的速度远高于外资银行,这也使得整个基数变大了,相较之下,外资行的资产占比就有所下降。 未来,外资行的战略也或将发生重大转变。多年来,外资行最大的优势在于跨境业务,但随着外部大环境的变化,中国对外贸的依赖度会逐步下降,且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活动或将放缓,而上述业务过去是外资行“跨境业务”优势的体现。为了应对趋势的变化,抓住中国金融开放的机遇,加码中国境内业务可能是未来3-5年的重点。 当然,这一战略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外资行,关键在于哪些外资行有能力、资金、牌照来撑起境内业务。今年初,北京银行拟与ING Bank N.V.设立合资银行(ING持股51%),因此后续外资控股中资银行的可能性也受到关注。 不过,多位资深银行业人士对笔者表示,目前需要考量的是控股中资行对外资的成本收益比,ING的直销银行战略仍只能被看作一个独特的案例。早年,外资行进入中国之初,有些希望“通吃”公司和零售业务,然而零售业务停滞不前;也有银行希望在中国复制在亚洲的信用卡业务优势,但至今并无太大进展。 因此,也有观点认为,对于本土偏好较重的业务,外资行控股或许并非理想的路径。如果外资行抱着开拓中国零售消费市场的目的,进入消费金融公司或许是更可行的选择。 此外,近期外资行也获得了更多业务资质。例如,德银和法巴此前获得了A类主承销业务资格,这将使得外资行有机会开拓中国境内几十万亿信用债市场的承销业务。 当然,挑战和机遇并重——如何强化对境内信用风险的研究分析工作,如何熟悉境内的客户、渠道,如何与海外客户推介境内债券等,这都将是外资行未来急需强化的功课。
国务院:全面取消在华外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业务范围限制 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全面取消在华外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业务范围限制,丰富市场供给,增强市场活力。减少外国投资者投资设立银行业、保险业机构和开展相关业务的数量型准入条件,取消外国银行来华设立外资法人银行、分行的总资产要求,取消外国保险经纪公司在华经营保险经纪业务的经营年限、总资产要求。扩大投资入股外资银行和外资保险机构的股东范围,取消中外合资银行中方唯一或主要股东必须是金融机构的要求,允许外国保险集团公司投资设立保险类机构。继续支持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办理外资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设立及变更等行政许可事项。2020年取消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寿险公司外资持股比例不超过51%的限制。
3000点以下,外资一路买 年初至今,上证指数四次冲上3000点,又四次与3000点说再见。本周一,上证指数止步四连跌,微涨0.05%,卡位2939.62点。 在敏感又关键的时间和点位上,国内机构方面,养老基金一马当先,7992亿元资金已开始投资;外资则比想象中更加贪婪,北上资金从未停止抄底的步伐。 养老金买了哪些个股? 人社部在21日召开的2019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9月底,已有18个省(区、市)政府与社保基金会签署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合同,合同总金额9660亿元,其中7992亿元资金已经到账并开始投资。其中,委托投资合同金额较6月底的8630亿元,增加1030亿元;到账投资运营资金较6月底的7062亿元,增加930亿元。 根据《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规定,基本养老金投资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比例可以达到30%。这就意味着委托投资的资金有将近三分之一可以进入证券市场。按最高上限来算,用于买股票或股票型基金的资金规模可达接近2400亿元。 9月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纪南介绍,我国社会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养老、失业、工伤三项保险基金累计结余6.8万亿元。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盘和林认为,养老基金加快入市,能够进一步增强机构投资者在股市的权重和影响,对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起到积极作用。 自二季度以来,养老金整体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加仓趋势。以伊力特为例,养老金八零四组合在二季度新进公司流通股股东榜单,持股数量为488.76万股。 Wind数据显示,养老保险新进持有个股合计25只,另外还增持了天地科技、大亚圣象、蓝焰控股、伟星股份、银轮股份、伟星新材等个股。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新进持有的个股包括中牧股份、伊力特、盘江股份、轻纺城、甘肃电投、岳阳兴长、黔源电力、重庆水务、常熟银行、银轮股份、重庆建工、九阳股份、天源迪科、联发股份、新凤鸣、东软载波、环旭电子、浙江美大、至纯科技、长川科技、迎驾贡酒、德赛西威、元隆雅图、大博医疗、蒙娜丽莎等。 目前A股已经进入三季报密集披露窗口期,更多养老金的持仓情况或将于近期披露。 外资比想象中贪婪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8日,外资连续5年净买入,共计净买入8400多亿元。 本周一(10月21日),北向资金全天净流入29.15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21.18亿元。其中,仅华泰证券,北上资金单日净买入达到8.52亿元。 Wind数据显示,10月以来外资仅两日呈净流出态势。 从近期北上资金净流入行业来看,传媒、建筑装饰、医药生物、交通运输、轻工制造5个行业持股数量环比增加3%以上。其中,传媒行业获加仓最为明显,北上资金上周持有该行业股票22.28亿股,环比增加6.04%。 相比之下,上周有7个行业遭北上资金减仓,有色金属被减仓最为明显,北上资金上周持有其股票数量13.82亿股,环比下降2.86%,电子行业环比减仓比例也超过2%。 而从北上资金历年的风格看,大消费和医药股是北上资金较为偏好的板块,对煤炭、有色金属等周期性板块则一直缺乏兴趣。 政策对外资流入A股也十分友好。 9月份,央行和外汇局宣布取消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国家和地区,以及QFII/RQFII额度限制。外汇局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获得QFII资格的机构已有292家,合计额度1113.76亿美元。 证监会网站信息显示,10月18日,绿洲管理(香港)和范德堡大学两家机构提交了QFII资格的申请,目前都处于接收材料阶段。今年前三季度,有7家公司申请这一资格,包括基斯克威尔资产管理公司、华德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 在披露的三季报中,有10只个股出现了QFII的身影,其中外资布局力度较大的股票有信立泰、三利谱、宝钛股份等。瑞士联合银行、法商法国兴业银行两家机构三季度新进三利谱、宝钛股份;安耐德合伙人有限公司则增持了信立泰等公司。 从行业来看,外资较为偏爱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此外,医药、零售、橡胶与塑料制品业等行业也受到较多外资机构的关注。 机构看后市 中信证券研报称,三季度GDP数据又一次让市场对经济和政策托底预期降至“冰点”,引发市场调整。但GDP增速触及政策底线反过来也将加速多方面政策综合发力,在货币和财政手段陷入僵局时,资本市场自身改革有望持续超预期,需重点关注。 企业盈利增速大概率在三季度见底,接下来预计是经济数据的空窗期和政策的密集落地期,配置型资金大概率选择择机增持或调结构而不是持续流出。市场预期降至“冰点”只影响反弹节奏,并不影响趋势。维持“月度级别反弹”的观点,建议继续布局低估值且受益于经济企稳品种的配置。 华泰证券信号与噪声系列之一百四十四期观点表示,9月PMI新订单指数再度回升至荣枯线之上,生产指数也高于过去5个月;发电量被视为质量较高的中观数据,9月同比增速4.7%,为6个月以来的最高值。当前阶段,认为中微观重于宏观,企业部门的供需平衡状态重于宏观需求趋势。 中信建投证券近期研报表示,市场将延续慢牛震荡行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增长力度望提升。中信建投证券预期2019年三季报企业盈利将成为阶段低点,Q4企业盈利有望回升。但国内通胀上升将持续阻碍利率下降,美联储降息预期再次抬升,英国脱欧将推迟,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 市场将延续慢牛震荡行情,依旧看好低估值、业绩优异、现金流良好的板块。后续持续关注利率变化情况,中长期仍然推荐科技主线和消费主线,建议关注科技50和消费50为代表的龙头公司。
外资5分钟爆买200亿 这类资金却在减仓 A股咋办?关注四大变量 9月20日,两大国际指数加持A股! 由于富时罗素和标普道琼斯两大指数纳入A股将在9月23日开盘时正式生效,因此20日北上资金增配A股并不令人奇怪。20日尾盘14:55之前,两市北上市资金净流入约为100亿元,但随后买盘狂涌,一度净流入超过300亿元。截至收盘,北上资金最终净买入A股148.62亿元,其规模属年内单日最大。 那么,外资买完了,A股还能好好玩耍吗?据券商中国记者根据数据统计发现,就在外资持续加仓过程当中,有一类资金却在“收割”,那就是ETF.9月20日,股票型ETF份额再度缩小1.7亿份,其中涉及到创业板的ETF多数缩减幅度较在,央企ETF份额也下降厉害。9月份以来,股票型ETF的份额整体已经下降了54亿份。这可能与产业资本借代ETF减持有关。 其实,除了此之外,内资“发动机”并未熄火。本周虽然市场出较过大幅调整,但融资余额却在连续增加。截至9月19日的数据显示,两市融资余额四个交易日增加了134亿元。即使在9月17日大跌当天,融资余额仍增加15.73亿元。 在LPR利率下幅小调,北上资金加持,以及融资盘续力的背景之下,前面单日大跌的上证指数再度收高至3000点上方。那么,九月份资金面上最大的一件事兑现之后,市场接下来会怎么走呢? 外资被动配置暂告段落,市场料仍平稳为主 富时罗素和标普道琼斯两大指数纳入A股将在9月23日开盘时正式生效。在此之后,外资被动配置暂时告一段落。从此前的情况来看,历次外资被动增配后,市场次日的表现还算稳健,其中两次出现了小幅上涨,一次小幅下跌: 今年初,明晟公司(MSCI)宣布将扩大中国A股在MSCI全球基准指数中的纳入因子至20%(当前为5%)。这将分三个阶段落实,5月份扩大至10%、8月份扩大至15%、11月份扩大至20%。11月份,将把中国A股中盘股纳入MSCI指数。这也就意味着,最近的一批被动增配外资需要等到11月份。 去年9月27日,富时罗素正式宣布把A股纳入其旗舰指数,第一阶段的纳入因子为25%。纳入将分三个时点生效,分别为2019年6月24日,2019年9月23日以及2020年3月23日。完成后,预计将为A股带来120亿美元的新增资金。这也就意味着,富时罗素的被动配置资金需要等到明年3月下旬才能到来。 2018年12月,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布了关于中国股票市场分类的结果,宣布将A股纳入相关的国际指数。该指数公司表示,在征询意见的过程中,投资者接触A股越来越多,不少投资者已较为熟悉A股交易,因此大部分投资者认可一次性以25%的纳入因子纳入。在以25%的纳入因子纳入A股之后,何时再将纳入因子提升至更高?该公司则表示,要等到A股纳入实施完成之后(9月23日),标普道琼斯指数才会考虑就“提升纳入因子”征询意见。 不过,这些指数公司进入A股的资金并非只有被动配置的资金,还有主动配置部分资金。前面有机构曾做过各种版本的测算,主动加被动配置资金可达数几千亿级别规模。 外资来了,炒股要注意四大变化 不过,外资来了就有外资的玩法。据机构测算,截至今年上半年,外资持股与公募基金持股规模仅相差3500亿元。而随着今年下半年北上资金的持续流入,相信这一距离还在缩小。那么,外资不断涌入,是否已经对A股的生态带来了冲击吗?答案是肯定的。 其一,中国A股二级市场“造富”机能不高的背景之下,中国的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没有办法形成长期预期,坚持长期投资。相反,外国投资者大多是长期投资者,某种程度上技术水平、选股能力比内资更加专业,外资大量涌入A股,一方面可以把国际标准带进来,对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有好处;另一方面对国内投资者理性投资可能会有一定帮助。 其二,在北上资金持股比较集中的消费蓝筹股上,外资目前已经有绝对的定价权,这个定价权不仅表现在持有流通股比重,也反映在日均成交额上。所以可以看到很多消费股跌不下去,说明有长线资金在里面锁仓。外资持续的流入是17-19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增量资金。外资的风格主导了中国资产的定价。外资偏好的低估值价值型股票估值得到了提升。这些资产也被纳入国际定价体系。 其三,中国市场正在经历机构化的过程。从最初的散户市场,逐渐到以公募、保险、私募为代表的机构化,再到社保、养老等长期投资机构的引入,外资实际上也是A股市场机构化中的重要组成之一。外资的涌入会加快A股市场机构化对市场的研究、投资风格、以及有效性带来的变化。 其四,事实上,今年的市场变化的确很大。四月份市场回落之后,成交量出现了萎缩,很多概念股回落很明显。不过,一些头部公司却不断创出新高,这些公司多数质地优良,市值较大。这可能跟经济周期有关,以美股市场来说,今年以来,资金也在涌向头部,很多小票则完全跑输市场。 外资的到来和A股市场上前期“地雷”不断的情况,也可能是资金涌向头部的驱动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内地的被动资金也越来越多。截至九月初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上市ETF(剔除货币类)总资产规模已较2018年增涨了1400亿元。 在未来的投资方法中,“追逐价值而不是追逐涨停板”可能慢慢会成为市场中的主流。在近期的市场中,也可以观察到一些类似的迹象,很多小股票在拉升的过程当中,跟风的资金越来越少,这可能是一种存量博弈的特征,但更可能是资金背后的“操盘手”变了,原来是个人,现在是机构。这个判断也是有一些数据佐证的:科技ETF上市三天规模就实现了翻倍。 四大变量影响A股 在此之后,直到国庆之前,A股市场将迎来一段消息面上相对平淡的时段。但仍有一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到市场: 首先,9月9日至10日,证监会在京召开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工作座谈会。 会议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12个方面重点任务,包括充分发挥科创板的试验田作用;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质量;补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短板;狠抓中介机构能力建设;加快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切实化解股票质押、债券违约、私募基金等重点领域风险;进一步加大法治供给;加强投资者保护;提升稽查执法效能;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和加快提升科技监管能力等。这12项重点任务被提出之后,接下来就是要出台相应的细则,而每项改革的细则就是这个市场的重要变量。 其次,9月20日,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公布。 1年期LPR为4.2%,5年期以上LPR为4.85%。相比前值,1年期LPR下降5基点,连续第二次下降;5年期以上LPR没有变化。有不少市场人士将此次LPR调整视为利好,但其实相当中性,国债期货甚至在此利率公布之后出现较大的调整。股市在20日有外资的加持之下,表现亦并不强势。市场显然在等待更为明确的货币信号:下调基准利率。但这个预期什么时候能兑现,兑现多少?目前是个谜。 第三,在外资被动增配完成之后,市场极有可能重回存量博弈格局。 在此之前,《券商中国》曾有报道,一些机构由于完成了年内盈利目标,已经选择撤离市场。那以,这一动作会持续多长时间?若有政策上的变动,比如降息等,他们是否会改变既定决策?这些都需要持续跟踪。 第四,从技术形态来看,国庆前的最后一周,市场应该不至于太差。 大概率是下周一轻微调整,做出底背离之后,开始稳步向上。若非稳步向上,则非常有可能在国庆之前就做出顶背离的形态。这与市场上的预期就完全吻合了,国庆之后市场就会迎来大幅调整的可能。这显然并不是方方面面愿意看到的现象。因此,大的概率仍是国庆前不做顶背离,国庆后则需视情况而定。因为,10月份的变数可能会比较大。
吸引外资投资中国市场迎来重大利好。 9月1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发布公告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扩大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以下合称“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额度限制。 外汇局方面表示,此次全面取消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额度限制,是外汇局在合格境外投资者外汇管理领域的又一重大改革举措。今后,具备相应资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只需进行登记,即可自主汇入资金开展符合规定的证券投资,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金融市场的便利性将再次大幅提升,中国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也将更好、更广泛地被国际市场接受。 此次取消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额度限制时,RQFII试点国家和地区限制也一并取消。外汇局方面表示,取消RQFII试点国家和地区限制,有助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证券市场,提升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欢迎符合条件的全球各地境外机构使用境外人民币开展境内证券投资。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是一国在货币没有实现完全可兑换、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情况下,有限度引入外资、开放资本市场的过渡性措施。我国于2002年开始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 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制度允许符合要求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一定额度内,以人民币投资境内资本市场的过渡性措施。我国自2011年实施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试点。 多位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取消QFII额度管理,有利于提高提高境外投资者投资的便利程度,充分引导外资流入A股市场。 “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里程碑” 2019年以来,监管层多次释放信号,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为更多长期资金持续入市创造良好条件。 1月14日,外汇局将QFII额度从1500亿美元调升至3000亿美元。在2019年陆家嘴论坛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更明确表示,要推动修订QFII 、RQFII制度的规则,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中国市场。 多位市场人士均指出,彻底取消投资额度限制,将对吸引外资投资中国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利好。 “相比其他投资渠道,QFII/RQFII机制具有独到优势。QFII/RQFII有助于将中长期资金更为直接地引入在岸市场,有助于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瑞银中国证券业务主管房东明认为,此次取消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额度限制的重大决策,是众多外资机构翘首以盼的政策,扫除了此前存在的额度和准入方面的一些限制,将大大提升外资对中国市场的参与度,“可以说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里程碑。”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玉龙指出,QFII和RQFII投资的范围比沪深港股通和债券通这类单一投资渠道更广,可以投资股票、债券、基金、衍生品等所有金融产品。2018年6月,外汇局已经取消了QFII和RQFII进入中国市场本金额度限制、锁定期限制、风险敞口对冲限制。本次取消额度限制之后,未来QFII和RQFII的对单一通道的替代性可能性会更高。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认为,这是我国金融扩大开放的又一有力举措,有助于便利全球多地投资者以人民币投资境内市场,拓宽境外人民币使用渠道,同时,加大境内市场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 浙商全景消费基金经理贾腾认为,今年以来美联储及若干新兴市场纷纷降息,叠加此前汇率风险一次性释放,放眼全球,中国资产的隐含回报率(权益全球估值洼地,固收全球收益率高地)已经具备了相当大的吸引力,外资卷土重来已成趋势,QFII及RQFII额度的放开将进一步加速这一进程。 批复额度尚未用完,短期影响或有限 A股在近两年先后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富时罗素国际指数以及标普道琼斯指数,这标志着A股市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际指数所接纳,也意味着外资对于A股的配置需求大幅增加。在A股纳入这些国际指数之后,外资对A股的配置也将相应提升。 “外资大量流入A股市场将改变A股市场的生态。现在市场对于价值投资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外资主要着眼于中长期投资,并且重视基本面研究。外资大量流入之后,将会改变A股的定价模式。”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 不过,也有一些观点认为,由于QFII在外资中的占比较小,因此实际影响不大。 张玉龙分析,从实际额度使用上看,机构并没有完全足额使用QFII的额度。外汇局最新披露的QF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表显示,截至8月末,292家投资机构合计获得1113.76亿美元额度(QFII额度为3000亿美元),其中今年以来QFII新增的获批额度为103.2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3.13倍。RQFII方面,有260家投资机构合计获得6941.02亿元的额度。 央行公布的截至上半年“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情况”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外资(即沪深股通+QFII)持有的A股股票总市值达到1.65万亿元,持股市值在A股所占比重达到2.82%,创历史新高。 而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二季度,QFII持仓A股数量为293只,持仓市值1604.56亿元。尽管Wind数据只统计了QFII在个股前十大股东席位上的持仓情况,但也很明显能看出QFII的持仓市值远远小于沪深港通。 因此,张玉龙认为,尽管对于引入境外合格投资者以改善投资者结构的导向非常明确,而外资也在不断流入,但是A股的外资主要以沪深股通为主,QFII的占比小,影响力不大。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取消合格境外投资者额度扩大外资进入上限,对于股市长期利好,有助于改善投资者结构,但短期内对于市场的影响有限。”张玉龙表示。 武雯也称,目前QFII/RQFII批复的额度尚未用完,投资便利性的提高只是吸引外资的第一步,更需要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相应的基本面的支撑。 外资偏爱哪些股? 随着外资在A股中地位日趋重要,其投资风格偏好也逐渐开始影响A股的走势。 中信证券分析认为,外资长期重仓股具有5个较为明显的特征。 首先,外资长期重仓股体现“双八效应”。 近七成的外资长期重仓股的净资产收益率跑赢了行业80%的个股;与此同时,近八成的外资长期重仓股市值为行业前80%高。 第二,外资长期重仓股业绩表现优异。 从利润额来看,外资长期重仓股2017年以来无一发生亏损。从净利润增速均值来看,外资长期重仓股2017年以来的表现较为平稳,3个报告期内业绩增速均保持为正,且大幅高于全市场其他个股。 第三,外资长期重仓股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 2017年以来,外资长期重仓股的平均ROE达到15%,大幅高于全市场其他个股。 第四,外资长期重仓股估值相对较低。 除应用软件、西药、酒店度假村与豪华游轮、机场服务、综合电信服务外,其他24个外资长期重仓股的平均市盈率均低于行业均值,占比为82%。 第五,机构抱团效应明显。 外资长期重仓股同样获得了其他机构投资者的青睐。2019年中报数据显示,外资长期重仓股的机构持仓水平(即基金、券商、保险、银行、外资等机构投资者的持仓数据占比)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2017年至今外资长期重仓股一览(中信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