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明确外国保险集团公司和境外金融机构准入标准,银保监会起草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并于2020年12月31日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据介绍,本次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坚决落实对外开放要求,不增设准入条件,不提高准入门槛,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遵循内外资一致原则,使中外资保险机构在同一规则下开展业务,努力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扩大开放的同时,坚持加强风险管控,注重与现有保险监管制度保持有效衔接;坚持同类机构准入规则基本一致,保证规则相洽,防止监管套利。 具体而言,《征求意见稿》主要修改内容如下:一是明确外国保险集团公司和境外金融机构准入条件。参照外国保险公司的准入标准设定了外国保险集团公司设立外资保险公司的准入条件。保险公司和保险集团公司以外的境外金融机构成为外资保险公司股东的,适用《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二是完善股东变更及准入要求。规定外资保险公司变更股东,拟受让方或者承继方为外国保险公司和外国保险集团公司的,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相关要求。三是保持制度一致性,取消外资股比的限制性规定。2019年银保监会发文取消了合资寿险公司的外资比例限制,此次修改删除了《实施细则》中有关外资股比的限制性规定。
12月8日,高盛正式启动收购合资公司高盛高华100%股权的程序。这意味着高盛高华将成为中国首家外资独资券商。而在收购前,高盛持有高盛高华51%的股权,是高盛高华的控股股东。 高盛收购高盛高华100%股权,这是外资独资券商在中国市场上实现从无到有发展的一个标志。而对于中国证券业来说,这是一起对外开放的标志性事件,也是一起里程碑性事件。虽然中国证券业发展的时间不长,目前只有30年的时间,但由于中国证券业本身就是改革的产物,同时又恰逢中国处在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所以对外开改一直是中国证券业发展壮大的一项重要举措。而且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证券业的开放也经历了由引进外资发展到引进外资券商(投行)的阶段。 从引进外资券商的进程来看,国内证券业经历了从外资参股到外资控股再到外资独资三个阶段。比如,允许外资独资的政策是今年3月13日宣布并自4月1日起实行的,相关政策规定,自2020年4月1日起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可根据法律法规、证监会有关规定和相关服务指南的要求,依法提交设立证券公司或变更公司实际控制人的申请。 高盛显然是中国证券业对外开放的亲身经历者。高盛此次收购100%股权的高盛高华,是2004年成立的,它是高盛与在同年成立的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合资企业。2018年4月28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规定外资可由参股转为控股。于是随后高盛高华又变成了高盛的控股公司,今年3月,证监会正式核准高盛集团控股高盛高华证券(占股权51%)。而在今年4月1日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的政策出台后,又有了12月8日,高盛收购高盛高华100%股权之举,这也有了中国证券业首家外资独资券商的诞生。 高盛收购高盛高华100%股权之所以是一起里程碑性事件,除了这起收购案诞生了首家外资独资券商之外,还与高盛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有着很大的关系。高盛不仅亲历了近20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历程,而且还是一家国际领先的投资银行,向全球提供广泛的投资、咨询和金融服务,拥有大量的多行业客户,包括私营公司,金融企业,政府机构以及个人。高盛集团成立于1869年,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总部位于纽约,并在东京、伦敦和香港设有分部,在23个国家拥有41个办事处。 正是基于高盛在行业乃至全球的影响力,高盛收购高盛高华之举,会在业内起到表率带头作用,相信在高盛之后,会有更多的外资投行、外资券商来到中国市场收购或开设属于自己的独资券商或控股券商。截止目前,国内外资控股券商数量为8家,其中4家为新设立合资券商,另外4家则是外资股东通过提升持股比例获得控股权。 高盛收购高盛高华100%股权之举对于中国证券业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外资券商的进入有利于加剧中国证券业的竞争格局,实际上,也只有在竞争中才能提高证券业的竞争力,真正让中国证券业做大做强,从而真正诞生中国的航母级券商。毕竟只有与强手交锋,才会发现自身的不足,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而与弱者交手,只会让自己也变成弱者。从目前国内证券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显然需要有更多与强手交锋的机会。 目前国内证券业基本表现为一种“窝里横”的格局。表面上看,证券业做得还挺大,甚至还挺能赚钱的,但国内证券业的发展始终都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一方面是靠行情吃饭,另一方面是靠政策吃饭。比如,今年股市行情还不错,IPO更是牛气冲天,于是券商的日子过得也红红火火,表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就竞争力来说,根本就谈不上。以投行为例,今年IPO大丰收,但有几家券商保荐过一单或几单赴美上市的?就是赴香港上市的项目也都为数不多吧?所以,国内券商要做强,迫切需要有更多高盛这样的竞争对手来帮国内券商“练练手”,哪怕是在高盛这样的竞争对手面前被撞得头破血流,那也总比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丢了性命要好。
言出必行,行之有效。事实证明,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国绝对不是说说而已。9月25日,富时罗素公司宣布,中国国债将于2021年10月份被纳入富时罗素全球政府债券指数,纳入生效日期将在2021年3月份最终确认。如此,包括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债券指数、摩根大通旗舰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富时罗素全球政府债券指数,全球三大债券指数悉数将中国债券收纳其中。对外开放,是一个一系列的事件,除了货物贸易开放,服务贸易其实更为考验一个国家的开放水平,而对外资资本的扩大开放,更是考验一个国家开放程度和开放管理水平的关键指标。此前就有不少金融机构测算,纳入富时罗素全球政府债券指数后,中国国债将会吸引超过千亿美元的外资流入,而在对被纳入与否进行预测时,很多国际资产管理人就认为,中国政府作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显著提高了纳入概率。这些积极的变化,包括增加流动以及减少进入市场的障碍。事实上是,就在几天前的9月21日,央行、国家外汇局还刚刚发布了《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资金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统一债券市场资金管理和外汇风险管理,取消单币种投资的汇出比例限制,取消即期结售汇限制,将银行间债券市场外汇风险管理政策扩展至涵盖交易所债券市场,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整体性制度安排,是要通过统一市场准入管理和资金管理,简化现行结算代理模式入市流程,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操作安排,进一步加强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步推进相关市场规则逐步统一。其实,中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也只是对外资进一步开放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在9月23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其中第二项要点就是要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具体措施就包括要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在保护主义上升、反全球化逆潮、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大背景下,中国的选择是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里有两点认识,值得我们关注。第一,改革和开放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就比如对外资的开放,其实就是以制度安排的改革为基础的,把路铺平了,外资自然就来了;第二,双循环不是单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要达到的目标是国内国际双循环,因此双循环的要求不仅仅是开放,而且是进一步的更加的开放。就如我们曾经反复强调的那样,双循环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中国经济的供给能力,满足人们的福祉需求,因此,国内国际市场都要发展,进口高科技设备和自主创造尖端产品要并存,国内资本和外部资金全部要利用起来,只要是能给经济带来增长的,给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带来提高的,都是双循环的应有之义。因此,开放不可走回头路,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面对经济全球化大势,不能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里假装视而不见,或像堂吉诃德一样挥舞长矛加以抵制。世界退不回彼此封闭孤立的状态,更不可能被人为割裂,而应该要秉持开放包容理念,坚定不移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旗帜鲜明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在有人把自己的市场关起来,甚至是施压关闭别人的市场的时候,我们要把自己的市场敞得更开,把能做的生意全部做起来。
本报记者 孟珂 2月13日,明晟公司(MSCI)公布季度指数评审结果,根据官方公告,MSCI全球标准指数新纳入7只股票,剔除4只股票。MSCI中国全股票指数新增9个成分股,包括金山办公、京沪高铁、瑞幸咖啡、中国人保、上海莱士、深科技、通富微、滔搏国际控股盒再鼎医药;剔除的有:中国首控、美的集团和趣店。MSCI中国A股在岸指数新增6个成分股,没有剔除,增加的分别是:金山办公、京沪高铁、上海莱士、深科技、天风证券、中天金融。 值得关注的是,金山办公作为科创板股票首次亮相MSCI指数体系,分别被MSCI中国A股在岸指数和MSCI中国全股票指数纳入。 此次MSCI成分股的调整仅为正常股份的进出变动,并不涉及A股纳入比例的提高。此前MSCI已纳入的行业和个股权重将在新的调整下略有改变,被动型资金预计变动不大,主动型资金预计会跟随调整,估值和基本面情况较好的医药生物及科技类股票或将受到关注。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如是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葛寿净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次成分股调整完成之后,A股纳入MSCI最新成分股共计474只,其中主板339只,创业板40只,中小板95只。从板块的角度来看,银行、非银金融、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电子等行业权重较高,近期受到外资关注可能性较大。 据悉,另一大国际指数富时罗素按照此前计划将于今年3月份增加A股权重完成三步走计划。具体来看,2019年6月份,A股以5%纳入因子首次纳入富时罗素指数;2019年9月份,A股纳入因子由5%升至15%;2020年3月份调整实施完毕后,A股纳入因子将由15%升至25%。 在章俊看来,富时罗素在进一步提升A权重势必会伴随着A股价值的新一轮重估。金融市场定价日趋合理将使价值投资的权重将不断抬升,短期投机行为将得到有效遏制,资本市场运行将更为平稳。同时,富时罗素再次提升A股权重是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既定的一步,未来国内资本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动将日益增强,境外机构资金将不断流入。 富时罗素3月份即将提升A股权重,A股国际化更进一步,外资流入大势所趋,外资在A股走势以及市场风格话语权将持续提升,也有助于2020年A股延续’结构牛’的走势。国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李立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虽然今年MSCI等国际指数提升A股权重节奏放缓,但随着资本市场国际化步伐进一步迈开,业内人士认为,外资流入持续趋势不会改变。 具体来看,今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大举措。一是提前取消部分外资股比限制。将原定于2021年取消的对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货公司的外资股比限制的时点,提前到2020年。二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渠道继续拓宽,稳扎稳打做好境内外交易所合作项目。三是加大期货市场开放力度,扩大特定品种范围。四是推进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 在李立峰看来,今年以来北上资金持续净流入A股或将持续。原因有几方面,一是全球货币极其宽松,这一趋势将延续,全球均存在资产配置荒的困局;二是中国的制度红利释放,经济结构平稳转型,A股中许多上市公司已成为全球化产业链中重要的角色,中国的核心资产对全球资金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三是与此同时,扩大对外开放已成为A股市场的重要关键词。作为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几年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各项举措的密集落地;四是汇率因素提供了稳定的预期环境。 A股国际化的趋势仍在继续,从目前的外资对A股配置来看,A股只占3.27%,处于较低水平,并且从长期来看,外资流入趋势并未改变,对A股利好消息预计将接踵而至。葛寿净如是说。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折腾一天,终于勉强收个红盘,结束了三连阴。 早盘还一度又砸盘呢,因为昨晚美股和早上亚太股市跌了呀!跟跌不跟涨的货,可不是得跟一下嘛! 可你不要忘了人家美股刚刚创完新高,而你昨天已经提前下跌了,还有啥可跟的?再跟的后果只不过是又给别人特别是洋大人输送廉价筹码…… 所以抄底大军在早上进场了,面对再一次到来的黄金坑,机会难得呀!你在坑底割肉,别人跳进坑里刨金……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最近几个月的走势,哪一次下跌不是黄金坑?小跌是小坑,大跌是大坑,每一次勇敢跳进坑里的,基本上都能刨到金。 明天又是周五了,本周四天只顾着跌了,截止今天,沪指大跌2.07%,创下11周以来最大单周跌幅,这简直是太丢人了…… 内资疯狂砸盘,而外资则疯狂扫货,今天又扫了36亿,本周扫货金额已高达200亿元,内资成为不折不扣的运输大队长,和蒋介石有得一拼。 今天看到路透的一个调查:投资者对人民币的看涨押注创2014年1月以来最高水平。 看涨人民币就是看涨人民币资产,正是由于外资大力配置人民币资产,才对人民币的需求大增,导致人民币汇率不断创新高,短短半年时间升值幅度高达10%。 而股票是外资最方便配置的资产,为何外资不停地通过沪深股通渠道进场扫货?路透的调查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人家生怕抢不到,不管你涨也好跌也罢,一路买买买,而内资呢,一路卖卖卖,甚至砸盘给人家输送筹码,真是日防夜防,家贼难防…… 说说板块,虽然下午有所回落,但上午涨的最好的仍是白酒股,最近的行情可以说是醉生梦死,大盘跌了2%,但白酒板块四连阳屡创新高。 这也怪不得人家,是大盘不争气,是别的板块不争气,硬把资金逼过去的,谁让人家是防御板块呢?又有业绩预期做保障。 不过下午的回落让钢铁板块成为涨幅第一的板块,和昨天煤炭板块领涨的原因一样,又是商品期货立功了。 今天铁矿石期货大涨近7%,逼近前期新高,螺纹钢也涨超2%再创新高,成为钢铁板块上涨的最大推手,特别是那些家里有矿的公司。 从有色到煤炭再到钢铁,商品期货屡次成为推动行情的发动机,所以炒股不仅要盯着股市本身,相关的其他市场同样重要。 其他板块也有表现好的,比如芯片板块,有数股涨停,电力板块也有异动,不过都没形成规模效应,对人气的带动还需努力。 这两天砸盘的金融尾盘有所异动,特别是券商,华鑫股份一度涨停,中信建投一度放量快速拉升。 昨天有个消息,高盛准备把高盛高华证券的股权比例扩大到100%,而华鑫则与摩根士丹利有合资券商。 至于中信建投,它最大的概念就是和中信证券的合并呀!外资大行都杀进家门了,国内券商通过合并来迎战,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项。 这和外资扫货而内资砸盘是一个道理,自己不思进取,就得把狼放进来,逼你好好努力! 所以内资如果真的能逼上梁山,想知耻而后勇,请明天先收一个红周五再说! 震荡行情怎么办?期权期指是应对利器!可以涨时做多,跌时做空,双向操作,再加上T+0交易机制,盘中可以多次波段操作,及时落袋为安,避免股票T+1的尴尬。 想学习期权期指知识以及实战技巧,可以点击收看新浪理财大学的《老艾聊期权期指》视频课程,有全套方法讲解。(点击试看,99元特惠仍在进行中!)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老艾股学堂(laoaigxt),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微博:老艾观察)
1 近来,外资流入A股太过疯狂,抢资产筹码很是积极。 11月份,北向资金共计流入579亿元,创下年内单月最高记录。12月才过几天,又大幅流入300亿元。这1个多月的净流入,已经占到全年净增加额的48%。 11月5日,北向资金流入110亿元。仅隔1个交易日之后,9日疯狂流入197亿元,创下单日净流入最高记录。当月23日再度流入超100亿元。12月1日,北向资金继续强势,大幅流入163亿元。最近3日,连续流入A股,疯狂扫货。 最近1个多月,不管A股当天盘面是上涨的,还是下跌的,外资不管估值贵与否,似乎就是为了抢筹码,先占坑再说。 当然,外资买入的股票质地大多还不错。11月,外资买入格力电器、中国平安、隆基股份,分别为48亿元、39.4亿元、28亿元。这些细分行业龙头估值都不便宜,甚至是略有泡沫,但仍然是大幅流入,抢筹的心态昭然若揭。毕竟买贵了,无非只是需要时间来消化而已,股价未来还会继创新高。 除了股市,还有中国债市,更为疯狂。 据最新债券托管量数据显示,11月境外机构的债券托管面额为27663.36亿元,同比上涨47.88%,相较上年末上涨47.38%。这已经是连续24个月增持中国债券。 与之相互佐证的是,11月借由“债券通”渠道参与人民币债券交易的机构表现十分踊跃。11月“债券通”共计成交5895笔,总成交达4850亿元,月度交易量创历史新高。自2017年“债券通”开放以来,境外机构投资中国债券持债规模年均增速达40%。 11个月时间之内,外资抢筹中国资产,包括股市和债市,共计1万多亿元,势头非常之猛。 2 美国是全球金融中心,是全球资产的集散地。为何在美股屡创新高之际,外资却纷纷大幅增仓中国?背后到底是什么逻辑呢? 1、资产回报率高 2018年,北向资金共计流入A股2942亿元,创下当时沪港通开通以来的最大值。从后视镜看,那一年A股跌成狗,尤其是年底,满地都是白菜价的核心资产,被外资扎扎实实抄了一个大底。 2019年,外资再度大幅流入3517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从后视镜看,外资还是抄了小底,赚得盆满钵满。 外资到底有多赚? 先看看外资重仓的前10大公司——五粮液5年暴涨976%,贵州茅台5年800%,中国中免5年634%,美的集团、恒瑞医药涨超300%,格力电器、宁波银行涨超200%。唯有长江电力5年仅上涨77.8%,但持有该股基本是按照持有永续债券来对待的,亦取得了不错的回报率。 再看TOP11—TOP20的表现,战绩也相当不俗。其中,宁德时代2.5年豪取957%的回报率,爱尔眼科、立讯精密5年累计暴涨700%,迈瑞医疗上市2年多累涨630%,海天味业593%。不过,中国太保表现不佳,5年仅取得50%的回报率。 看到没,外资在中国绝对重仓的股票,赚得盆满钵满。并且,今年它们加仓的票,依旧是这些行业顶尖级的龙头,估值贵了点,但可以用时间来消化估值,未来几年仍能大幅获利。 债市的逻辑也一样,中国债券不仅安全性好,且回报率还冠绝全球。 当前,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大幅回升到3.303%的高位,较4月底的2.51%,提升了79个基点。这比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高出2.38%。如此之大的利差,是吸引外资疯狂流入中国债券市场的重要逻辑之一。 2、安全性 近来,美股天天创新高。从3月低点算起,纳指暴涨80%,标普500和道指暴涨60%以上。 这是美联储无线QE放水导致的极度畸形行情。估值有多高?纳指动态市盈率已经高达73.99倍,远远高出历年来的估值上线区间,泡沫化程度比2001年互联网泡沫时期还要严重的多。 然而,美联储背后的工具箱,几乎空空如也。要支撑起如此之高的泡沫,需要的水量越来越大,无他只有继续无限量放水+超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但能够持续多久,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美元指数一路狂泻,在12月3日创下90.5078点,回到了2018年4月的水平,较前期高点已经大幅贬值12%。 其实,美元指数的断崖式贬值就是美国财政信用透支的另一面。2020年美国预算赤字达到创纪录的3.1万亿美元,是2009年的两倍多。当前,美国的国家债务达到了远高于27万亿美元的水平。 2008年,外国投资者持有一半以上的未偿还美国国债。而时至今日,这一数字已经下跌至自世纪之交以来的最低水平。 从3月份至今,累计有高达10280亿美元的美债被抛售,创下了自美国成立以来美债的抛售之最。对此,惠普将美国国家信用评级调整为“负面”(AAA评级),其主要原因就是美国当前规模越来越庞大的财政赤字。 包括美国在内,全球面临债务危机的风险。 根据国际金融协会(IIF) 发表最新报告,今年各国为了应对新冠疫情而进行大额融资,使得全球债务的总规模已经创下纪录新高,达到277万亿美元,按照最新汇率,合计人民币1820万亿! 这差不多是24个中国A股的总池子、相当于65个中国的老百姓总净存款。而2019年,全球的GDP不足86.6万亿美元。 相当于全球债务是全球GDP的三倍多! 并且,今年爆发严重的新冠疫情,全球为应对疫情采取的财政措施,占全球GDP之比约为12%,公共债务还会进一步激增。但经济不容易起来,全球债务危机的风险一点也不小。一旦爆发,全球风险资产将遭遇比今年3月还要严重的抛售与下跌。 但中国不一样,疫情完全被控制,经济已经强势复苏。在中国,不管是在股市,还是债市进行资产配置,会相对美国、亦或是欧洲要安全得多,虽然中短期资产价格仍然会有扰动。 3 高瓴资本张磊在多种场合都表示,当下最大的投资机会在中国。是的,重仓中国才是顺势而为。 未来,中国大类财富机会不再是楼市,而是A股。而A股的大机会,又是前景行业的绝对优秀龙头,即是外资重仓TOP20。 看准时机,布局核心资产(包括好的基金),几乎是多数普通人抓住财富大机遇的唯一手段。当然,不是现在就叫你拿着现金往里冲,最好是耐心等待回撤,分仓分批次入局。
目前,申请中国独资公募基金的外资机构已扩容至5家。据记者了解,贝莱德已获准筹备公募基金公司,而路博迈和富达国际则处于正式受理申请的状态,联博和范达则是11月以来最新递交申请的机构。 当前,部分外资资管机构正在备战开业,而全球疫情的再度恶化无疑加剧了跨境协调的难度。日前,富达国际亚太区(日本除外)董事总经理Rajeev Mittal为筹备开业而亲自来华工作,此间Rajeev Mittal接受了记者的独家专访。 他说,全球投资者都在关注中国市场的投资机遇,通过此次中国之行与中国监管层的交流,有几大信号十分强烈。首先便是中国金融开放已从“引进来”过渡到“双向开放”,富达在开业后规模达到要求时,除了面投资本土市场,也将申请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额度;其次就是中国对养老第三支柱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富达亦希望将全球经验引入中国,并在未来申请养老金投资管理人资格;同时,中国对于ESG(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的意识日趋强化,尤其是中国对于在2060年达到碳中和的承诺令国际市场印象深刻。 耐心布局中国长期发展 根据某些独立机构的测算,一家新的公募基金若要实现整体盈利,可能需五到十年的时间;对于在中国展业的外资机构,挑战会更大。 不过,要在中国长期展业,前期大量的资金、时间投入难以避免。“我们对布局中国市场一直很耐心,在没有任何境内业务的情况下,我们2007年在大连成立科技运营中心,目前大连办公室已有近1300名员工。现在富达国际在上海的公募基金尚未开业,但已扩员至80人,未来团队会持续扩大。我们重视中国资管行业的长期机遇,并不希望赚取短期利益,因此不会在乎是否能在5年内就盈利。”Rajeev Mittal说。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资管巨头拥有在众多市场独立展业的经验,但中国市场有其独特的挑战。他还提到,中国市场规模巨大,而且已不断发展、竞争激烈,环境变化也快于其他市场,例如在数字化方面明显超前,因此全球的经验有时在中国难以完全复制,外资需要在中国边学习边发展。 尽管外资巨头在西方经营着大笔买卖,但在中国仍刚以“小本经营”起步。未来中国的资管之路并不好走,也没有捷径,但外资开拓中国资管市场的最正统路径就是成立公募基金。Rajeev Mittal认为,但凡入场的外资都要抱着投资未来数十年的眼光和耐心,并且尊重行业的规律和本土监管,去细心雕琢一家新公司。 逐步布局QDII和第三支柱 在正式开业后,外资公募就能像其他本土公募基金一样面向零售投资者募资,而此前作为外资私募,面对的客户群体仅限于高净值个人。但这也只是一个开始。 Rajeev Mittal对记者称,在开业后,公募基金还需达到一定规模(200亿元人民币),才能申请QDII资质和养老金投资管理人资格,挑战不小,但假以时日也可实现,这是外资公募基金能实现差异化竞争的方面。 就QDII业务而言,Rajeev Mittal提及,早前富达就通过有QDII额度的外资行等代销富达的海外产品,而在未来满足申请条件后,富达在华的公募基金就可申请QDII额度,从而得以发挥全球资产配置的优势。他还称,中国正从早前的“引进来”过渡到“双向开放”,这回应了众多外资机构的诉求,近期QDII、QDLP额度皆有所扩大。 同时,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兴趣与日俱增,他们已可通过QFII基金来布局中国本土的上市公司,未来在华的外资公募在这方面显然更占优势,海外客户的认可度是关键。此外,富达等外资机构也表现出了对大湾区理财通的兴趣。早年之所以“两地基金互认”计划会出现“北上热(港股产品)、南下冷(A股产品)”的现象,也是因为境外投资者对境内的基金管理机构并不熟悉,未来随着外资机构在境内成立公募基金,这一现象或有所改善。 此外,养老金管理业务是国际资管巨头做大规模的立身之本,也是其践行资产管理人社会责任的体现,中国尚未被充分开垦的养老金市场无疑是外资未来的发展重点。Rajeev Mittal称,尽管富达非常熟悉欧美、多数亚洲国家的养老需求,但在中国仍处于学习阶段。富达在过去三年持续与支付宝理财平台进行中国养老调查,也是旨在进一步了解中国各个年龄层人士的储蓄习惯和养老需求。 外资推动中国市场机构化和ESG 事实上,在金融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市场也从中受益,这一过程推动了机构化趋势,也强化了中国上市公司对ESG的关注,国际资管机构也将ESG经验带入中国。 随着全球投资者加大对中国A股的配置比例,能及时且详细地了解中国境内上市公司的投票和股东参与情况变得日趋重要。国际机构也认为,目前G(公司治理)对中国市场最为关键。近期的沃森生物事件也再度引发了市场对公司治理问题的关注。 Rajeev Mittal提及,近期富达国际首次发布《中国公司投后管理报告》,其投资者对投后管理的关注,即关注投票和股东参与对企业行为产生积极影响。调查发现,中国境内市场的投票参与率持续呈现缓慢但稳步上升的态势。除去控股股东,去年非控股股东的平均投票率已升至26.2%,较2017年的25.5%有小幅提升。在没有控股股东的公司中,这种变化则更为明显。同期从33.1%跃升至36.5%。 另一个显著变化是,越来越多的股东会投票反对他们不喜欢的决议,而非沉默地接受。去年,获得10%以上“反对”票的决议数量大幅增长至385项,比2017年增加了约20%。在那些遭到更大反对力度的决议中,最常见包括董事会选举、贷款担保和关联交易。 不过,他也认为,A+H股上市公司的投票实践表明,中国境内投资者的投票参与率仍有进步空间,尤其是考虑到香港市场散户比例更低,且H股股东在投票方面也更为积极。例如,除去控股股东,去年同一家公司H股股东的投票参与率为42%,而A股股东仅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