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证券报记者关注到,近期全球资管巨头正在快马加鞭搜寻中国市场人才,并开出了优厚的薪酬条件。机构人士称,不少外资机构将2021年当成中国市场入场的最好时机,预计外资“抢人”现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兼具海外背景和境内公募、私募、监管机构经历的人才最“吃香”。 巨头纷纷“抢”人 2021年1月5日,上海必胜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挂出了一条招聘信息:外资基金寻中国总经理,有外商独资私募基金或者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的经验优先。 种种迹象显示,外资机构正疯狂抢人以拓展中国业务。一位猎头介绍,此前一家内资机构高管加盟某知名外资机构,对方开出了百万美元的年薪,此类人才的紧俏程度可见一斑。 另据求职网站Glassdoor信息,世界头号资管巨头贝莱德上海公司近期有很多职位开始招聘,提供的薪酬非常有吸引力。例如,副总裁级别平均年薪为13.3万美元,折合86万元人民币。 比较确定的是,随着中国业务扩张,近期外资的人才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顶级量化机构TwoSigma,全球顶级的资管机构贝莱德、富达国际等都在挖人,职位包括合规、交易、渠道等。 一家大型外资机构中国业务负责人刚刚跳槽到另一家机构,他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说:“最近需求太旺,决定跳槽后,很快就找到了下家,工作有点太好找。”究其原因,“对于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机构来说,2021年再不来就太晚了,(他们)对懂中国市场的人才需求很旺。” 上海必胜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总监陈志源认为,最合适的买方候选人往往来自内资公募基金、监管机构或者内资私募基金管理层。就高管来说,海外资产管理机构会在敲定人选前,面试尽可能多的候选人,一方面寻觅最合适的人选,另一方面也是了解本土市场的过程,“有的基金公司花了9个月才找到中国区负责人”。 海外资管机构之所以青睐有监管背景的候选人,陈志源认为是为了更快地推进中国业务申请以及获得与中国相关监管部门高层沟通的机会。例如,贝莱德中国区董事长汤晓东和先锋领航的中国区负责人罗登攀都有中国证监会工作背景。 基金经理要会做直播 陈志源介绍,对于首席投资官、基金经理来说,外资资管机构往往要求他们在2019年、2020年拥有优异的业绩记录。值得注意的是,外资机构也希望他们会做直播,“接地气”。 他进一步补充,销售主管则需拥有与本地银行、券商、主权投资机构合作的经验,并可同时销售在岸和离岸产品。也有产品主管在面试时被问及“是否认识监管层的人,能否帮助我们在接下来发行几只产品”。另外,外资机构青睐的人选必须有中国市场的直接经验,“因为没有时间来培训他们了。最多两年,中国市场这边就必须要出业绩了”。 为挖到人,外资开出了极具吸引力的薪资。陈志源介绍,比如,一个在业内表现领先的销售或者基金经理,从内资机构跳到外资,基本工资可以涨50%以上。此外,第二年、第三年,部分机构还许诺了奖金保障。对于基金经理来说,奖金保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金经理最近两年的业绩。如果是中后台,从内资机构调到外资,工资也有望涨20%-40%。 良将难求 即便条件如此优厚,合适的人才还是难找。 上海一外商独资企业(WFOE)的总经理表示,整体来看,外资机构提供的薪资水平在市场上较具吸引力。招人难主要的原因是,市场上既懂外资又懂内资的人才有限。该总经理表示,合适的候选人需要既能和海外团队沟通,理解公司的全球投资流程体系、公司文化,又懂本土市场和业态环境。他(她)需要和海外团队充分沟通、得到他们的理解、支持。另外,海外的模型和流程在本土落地,需要基于中国的市场做出调整。而具体怎么调整,则需要本土的投研团队与海外团队协作。市场上可承担这种角色的人才比较有限。这是外资机构招人面临挑战的主要原因。
A股迎来2021年开门红,1月4日,大盘全天单边上行,沪指站上3500点,两市成交额时隔近两个月再次超万亿元。不过,当日北向资金净流出5.42亿元。 回顾2020年,北向资金总计流入2089.32亿元,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最新测算,若再加入通过QFII/RQFII渠道流入的外资,全年外资净流入A股高达520亿美元(以6.5的汇率计算约合3380亿元人民币)。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的被动资金流入量仅34亿美元,主动资金流则达480亿美元,其重要性愈发凸显。因此,多家机构预计,2021年在全球风险情绪好转的背景下,即使MSCI暂停扩大纳入A股(被动资金减少),全年资金流入量仍将超过2020年。安信证券预计,2021年光是北向资金的流入量就有望达到2000亿~2800亿元;而国盛证券预计2021年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将超3000亿元,超过2020年。 野村东方国际中国研究主管高挺对记者表示,2021年有望成为外资流入A股的大年,尽管目前A股整体估值处于3年、5年均值之上,但外资将带来额外估值溢价。就主题而言,摩根士丹利认为,国际资金尤为看好以下主题在2021年的机会——消费升级、高端制造(机器人、自动化等)、新基建(5G、物联网、电动车供应链等)、国防和航天、医疗保健/医药/生物科技、技术本地化(半导体和硬件、软件和应用开发)。 QFII/RQFII渠道追赶沪深港通 2020年,总计2089.32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入A股,明显不及2019年的3528.89亿元,更少于2018年的2915亿元,这也和疫情下全球风险情绪下降有关。不过,积极的趋势在于,主动资金流入的比例在不断提升。 摩根士丹利中国股票策略师王滢对记者表示,2019年是被动资金流入的大年,在2019年660亿美元的外资净流入总额中,190亿美元(占比29%)是由5个主要指数的再平衡事件(富时罗素两起、MSCI三起)贡献,主动资金流入量则为470亿美元。相比之下,2020年的被动资金流入量只有34亿美元,这是由富时罗素对A股最后一阶段的纳入所引发的,而主动资金流入量为480亿美元。可见,主动资金的重要性凸显。 同时,2020年也是QFII/RQFII渠道的重要性迅速上升的一年。王滢表示,通过这一渠道流入的资金量正在缩小与沪深港通下流入的北向资金的差距。2020年实施的QFII/RQFII改革措施显著改善了该渠道下的可准入性以及衍生品工具的可及性、资金回流便利性等。因此,摩根士丹利也预计,2020年通过QFII/RQFII流入A股的资金占整体外资流入的38%,高于2018年的11%和2019年的24%。 “我们预计QFII/RQFII渠道将在未来贡献更多的A股资金流入。在理解外资动态方面,投资者应该给予它们更多关注。”王滢称。早年,由于沪深港通开户的便利性,众多外资都开始转为使用该渠道布局A股。但随着QFII机制不断改革,尤其是资金赎回的便利性提升,多数外资当前都表示将根据需要同步使用这两大渠道。比起沪深港通,外资可以通过QFII/RQFII参与打新,且可投A股的范围更广(沪深港通仅覆盖约1500只A股)。 2021年有望成为外资流入大年 也正是因为主动资金的强劲势头,国际机构判断,即使在被动资金可能乏力的2021年,外资流入A股的势头仍将维持强劲。 不过,根据此前MSCI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说法,若改革加速,MSCI的纳入进程也可能加速,2021年被动资金或再度放量,这些相关改革措施包括:证监会批准MSCI A股指数期货在港交所上市、改善陆股通的交易假期安排、解决A股较短的资金结算周期问题。但就目前而言概率偏低。 之所以机构仍看好2021年的主动资金流入势头,是因为全球风险情绪的改善以及A股的亮眼表现和独特的主题机会。 “2020年,A股连续第二年成为全球表现最好的股票市场——沪深300指数在2020年实现了35.5%的价格回报率(美元计价),领先于全球其他主要股指,沪深300指数在2019年的表现也超过了其他股指。”王滢称。摩根士丹利在2021年维持超配A股的观点,2021年底沪深300指数的目标为5570点,意味着6.9%的上涨空间。 全球风险偏好尤为关键,这从2020年北向资金变动中就可见端倪。高挺对记者称,2020年是外资流入的小年,净流入量仅约去年的一半。外资流向新兴市场的前提一般是风险偏好提升,因而需要寻找投资收益更高的市场,但2020年疫情持续扰动市场情绪,总体全球风险偏好偏低。“例如2020年二季度因为全球央行放水,北向资金突然大幅涌入A股,但三季度前又因美国大选等不确定性而净流出,到了11月大选结果基本明确、疫苗利好出现,北向资金再度大幅回流A股。” 目前,全球流动性放量、疫苗推动经济复苏的基本判断仍然未变。高挺认为,2021年一季度,复苏仍将是全球资本市场的宏观背景,建议投资者在一季度战术性加大对可选消费和周期股的配置,尤其考虑可选消费中汽车、家电、家居和传媒的机会,以及伴随全球复苏和通胀预期升温带来的对部分周期板块的推动,建议关注油气、铜铝和小品种化工龙头的表现;而就全年来看,成长型蓝筹股仍将跑赢,这也与外资偏好大盘龙头有关,但随着外资对于A股的熟悉程度越来越高,它也不会再聚焦于过去的传统龙头。 外资青睐这些投资主题 外资都青睐哪些主题?事实上,2020年以来外资通过QFII通道爆买A股资产,其布局的行业和重仓股名单往往也受到市场追捧。 当然,QFII资金的披露数据具有滞后性。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QFII机构重仓股市值超百亿元的股票有宁波银行、中国太保、长江电力、北京银行。美的集团、恒瑞医药、格力电器、海螺水泥等被市场称为“超级大白马”的核心资产,也成为QFII重仓标的之一。而2020年,北向资金活跃的个股买入和卖出名单中,同样不乏格力电器、美的集团、东方财富、海螺水泥、长江电力等龙头股。 2021年的新主题也正在受到高度关注。富达国际亚洲股票投资总监缪子美对记者表示,中央经济会议定调2021年政策“不急转弯”、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并阐明2021年的八项重点任务,突出科技、产业自主、扩大内需、改革开放、种子耕地、住房、碳中和等几大领域,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因此我们认为,资金将从地产、大型互联网企业流出,转而流入其他重点发展的领域。” “针对2021年,我们尤为看好以下五大主题,”缪子美称,包括新能源产业(新能源车产业链、可再生能源、ESG意识强的企业),整车板块的估值处于相当高的水平,因此更看好中游的设备和上游的原材料等相关公司;大宗商品(贵金属、工业品、农业),在新冠疫苗落地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经济活动范围恢复的深入,消费类需求增速将会持续改善,供给端可能趋紧,这将使部分大宗商品获得风险溢价,看好有色金属、农产品、黑色金属等;可选消费(年轻消费主体、绿色消费等),2017年以前,消费主要由70后贡献,但其增长已经边际趋缓,而90后的增速非常强劲;医疗保健(疫苗相关公司、创新药等),在带量采购的扰动过后,更为看好创新产业链,核心投资方向主要在CXO、创新药、创新器械与疫苗赛道;网络安全,尽管该板块上市公司2020年三季度单季度营收增速低于此前市场预期,疫情下整体行业需求恢复或较慢,但长期来看,信息安全建设渗透率提升仍将推动行业维持高景气度。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决策部署,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求,明确外国保险集团公司和境外金融机构准入标准,银保监会起草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并于今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外国保险集团公司和境外金融机构准入条件。参照外国保险公司的准入标准设定了外国保险集团公司设立外资保险公司的准入条件。保险公司和保险集团公司以外的境外金融机构成为外资保险公司股东的,适用《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征求意见稿》同时完善了股东变更及准入要求。外资保险公司变更股东,拟受让方或者承继方为外国保险公司和外国保险集团公司的,应当符合《条例》等相关要求。为保持制度一致性,《征求意见稿》取消了外资股比的限制性规定。去年银保监会发文取消了合资寿险公司的外资比例限制,《征求意见稿》也同步删除了有关外资股比的限制性规定。 《征求意见稿》秉持内外资一致原则,使中外资保险机构在同一规则下开展业务,努力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扩大开放的同时,坚持加强风险管控,注重与现有保险监管制度保持有效衔接;坚持同类机构准入规则基本一致,保证规则相洽,防止监管套利。
2020年即将结束,国内与国外环境对比,套用本山大叔的小品台词:国外比较乱套,成天勾心斗角,今天内阁下台,明天首相被炒,闹完金融危机,又要弹劾领导,纵观世界风云,风景这边更好。 这一年,也是外资大规模流入的一年,重视中国资产的投资,已经成为国际大机构一致是认同。而现在的A股,外资与内资,双方扮演的角色更像生活在一起的两口子。 1 内资砸盘,外资抄底 昨天,新能源大崩盘,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板块集体暴跌。出现大规模的杀跌,跌停个股众多,跌幅超过5%的有19只,赣锋锂业、杉杉股份、明阳智能等代表性个股跌停。 这些杀跌的背后,在于资金的高速轮动加快。哪些强势热点,抱团行业,集体崩,跌停一片,与此同时,5G、芯片迎来资金回流。在昨日的盘面上,调整近小半年的5G开启反弹,大权重股中兴通讯涨停,带动一批小弟股价行情。 而且,新能源、白酒也是四季度以来,市场的主要抱团对象。在上周末,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警惕机构抱团瓦解”。跨年后资金博弈行为趋于缓和,局部投机性抱团大概率瓦解。年末“规模战”和“收益战”压力下,机构继续抱团消费和新能源板块。 机构重仓板块年末实际卖盘减少,反而变相刺激场内活跃资金的投机行为,借助主题和赛道逻辑炒作概念,追逐机构重仓板块,驱动板块内前期滞涨的非龙头品种大幅上行,催生出一些不匹配基本面特征的纯市场炒作行情。 中信证券预计到明年年初,排名战结束后机构将迎来集中调仓时点,“机构抱团”逻辑下驱动的投机资金也大概率会从相关品种中撤出。 所以这次也是机构抱团推高之后,第一个带头跑路的直接引发的连锁反应,所以内资在砸盘。但是外资而言,内资砸盘,我来捡便宜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昨日收盘外资数据显示,北上资金今日净流入44.71亿,隆基股份净买入8.51亿,东方财富净买入6.31亿,格林美净买入4.65亿,通威股份净买入3.71亿。 而且这一周来,外资也在持续的买进新能源,其中隆基股份净买入30.03亿元排在全市场第一,另外的新能源个股分别是宁德时代和通威股份。 所以,内资砸来砸去,便宜的筹码都被外资买走了。外资与内资,这犹如生活在一起的两口子,怎么差距就那么大呢? 2 新能源反弹 其实在昨天收盘之后,市场消息面上就传出多个利好消息: 首先,在最新的货币方向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0年第四季度(总第91次)例会于12月25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字当头,不急转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 工信部,2020年12月28-29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集中度。会议指出,我国“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同时新能源行业利好上面,雅化集团公告,下属全资子公司与特斯拉签订合同,特斯拉将向公司采购价值总计6.3亿-8.8亿美元的电池级氢氧化锂产品。 宁德时代,在昨晚连发三条公告,称为进一步推进公司产能布局,拟投资建设动力及储能锂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锂离子电池福鼎生产基地以及扩建动力电池宜宾制造基地等多个项目,总投资不超过390亿元。 所以,今天新能源,雅化集团大额资金封涨停,创业板大权重宁德时代大涨超10%,总市值首次突破8000亿元。也是直接带动新能源板块反弹。 在这种交易博弈之下,赢家还是外资。而昨天砸盘的那些缺少格局的内资呢?大概率是距离2020年结束不到两个交易日,提前结账,锁定收益。而从公司的角度来看,新能源的个股的的确确涨太多了,有所回调也是正常的。 不过从发展的视角而言,新能源在未来依旧是蓝海,是一个万亿的市场。目前,中国的资源结构仍然是以煤炭发电和核能发电为主,这个能够提到的部分便是以光伏为主导的新能源企业。 而以汽车来看,同样具备替代的空间,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1.9万辆和110.9万辆,产量同比下降0.1%,销量同比增长3.9%,增速成功“转正”。中汽协预测,从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走势来看,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均将超过130万辆,同比增幅将超过8%,有望超预期完成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受疫情影响,今年年初,中汽协对2020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的预期为100万辆,但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企业快速复工复产,我国新能源汽车单月产销增幅于7月开始转正,并持续走高。到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月销量达20万辆,同比增幅达104.9%。 而在这巨大市场规模之下,现阶段走出来的企业也仅仅是目前被机构抱团最凶的几家企业。正是因为市场空间替代性以及未来的成长性。这些企业的成长空间也是被进一步的打开。 这也正是比如高瓴投资、外资疯狂买进的逻辑。
市场表现 今日主要股指弱势震荡,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跌0.54%报3379.04点,深成指跌0.53%报13970.21点,创业板指跌1.05%报2813点。成交方面,两市成交8597.3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缩量213.34亿。北向资金全天净流入44.71亿元,继续深强沪弱,沪股通净买入13.83亿元,深股通净买入30.89亿元。盘面上来看,通信、计算机、传媒板块涨幅居前,有色金属、电气设备、采掘板块大跌。 市场情绪较昨日略有回暖,主要是受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板块的带动,前期强势的有色、光伏、煤炭等周期股表现低迷,资金出现高低位切换,加上临近年底,情绪面多偏谨慎,短期或将仍以震荡盘整为主。配置方向上,仍旧不改布局跨年行情的三条主线。 热点解读 11月1日,《QFII/RQFII办法》正式施行,融资融券、转融通证券出借成为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范围。12月28日中国结算发布通知,沪深市场QFII、RQFII登记结算制度改革相关业务正式上线。 这也意味着海外投资机构,可以加杠杆了。从时间来看,办法的实施到最后的落地耗时不到2个月,显示了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的决心,也使得我国资本市场迈入与国际接轨的新篇章。 通过开放融资融券业务,完善外资做多做空机制,进一步与国际成熟市场接轨,无疑会加强海外机构快速进入市场的吸引力,从而来带来大量的“活水”资金,加速外资配置A股资产的进程。目前QFII/RQFII存在两个特征,一个是表现不活跃,第二个是占比低。 实际上自从陆股通开通以来,海外资金越来越多的通过陆股通的方式布局A股资产。按照三季度的持股数量计算,陆股通开通当前的持仓市值为2.12万亿元,而QFII的持仓市值只有2630亿元,仅为陆股通持仓市值的12.4%。但也并不是说陆股通完全取代了QFII的地位,二者在投资范围、投资限额上存在着些许差别。 同时,A股未来也会逐步走向机构化的市场,这是大势所趋。近年来随着外资的持续大幅流入,已经对A股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长期来看北上资金的一些投资价值理念不仅对个人投资者产生影响,也影响了一些机构投资者的风格;短期来看,外资的趋势性流向,交易活跃度都影响着市场的情绪,未来随着外资的占比以及活跃程度的进一步提升,机构投资者的话语权将进一步加强,A股会逐步走向更为成熟的市场。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今年以来,总计有1996.9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入A股,这或许和疫情之下全球风险情绪下降有关。不过,一些机构预计2021年外来资金可能会多于今年。 12月24日,野村东方国际中国研究主管高挺对记者表示,2021年有望成为外资流入A股的大年,目前A股整体估值处于3年、5年均值之上,但外资将带来额外估值溢价。野村东方国际于同日举行2021年A股市场展望会,题为《走出疫情,新环境中重启转型》。该机构是2019年首家开业的新设外资控股合资券商,2020年12月恰逢开业一周年。 “2020年是外资流入的小年,净流入量仅约去年的一半。外资流向新兴市场的前提一般是风险偏好提升,因而需要寻找投资收益更高的市场,但今年疫情持续扰动市场情绪,总体全球风险偏好偏低。”高挺说,例如二季度因为全球央行放水,北向资金突然大幅涌入A股,但三季度前又因美国大选等不确定性而净流出,到了11月大选结果基本明确、疫苗利好出现,北向资金又再度大幅回流A股。 “在我们的基本预测情形下,随着海外疫苗从一季度开始普及,复苏将是2021年全球经济的大背景,因此2021年有望成为外资流入A股的另一个大年。”高挺表示。在这一背景下,该机构对大盘走势保持偏乐观看法,将年末沪深300目标设为5500,对应静态和动态PE约14倍和12.3倍,较当前点位存8.6%的上行空间。此外,基于2021年实际GDP在低基数下实现9%增速的预测,该机构自上而下的模型显示沪深300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将分别为10.2%和16.8%,经济转型中的结构性变化将是A股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 回顾2020年,在新冠疫情对经济造成冲击的背景下,上半年的成长股与下半年的周期股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切换,同时盈利普遍反弹和流动性增量也推高了整体市场估值。“2020年第一波复苏是先从医药、食品饮料等必须消费开始启动,市场显然当时比较保守,因此第一波复苏寻找的是确定性;随着经济复苏态势越来越明确,风险偏好开始上升,二季度开始例如汽车、家电等可选消费也开始启动;走到比较强的复苏周期时,四季度煤炭、钢铁等周期板块也出现大涨,因此目前市场情绪一定是不悲观的,风险偏好是比较高的。”高挺称。 他认为,预计到2021年一季度,复苏仍将是全球资本市场的宏观背景,建议投资者在一季度战术性加大对可选消费和周期股的配置,尤其考虑可选消费中汽车、家电、家居和传媒的机会,以及伴随全球复苏和通胀预期升温带来的对部分周期板块的推动,建议关注油气、铜铝和小品种化工龙头的表现。而就2021年全年来看,成长型蓝筹股仍将跑赢,这也与外资偏好大盘龙头有关,但随着外资对于A股的熟悉程度越来越高,他们也不会再聚焦于过去的传统龙头。 此外,2021年也是“十四五”元年,转型将再度成为中国经济演化的主要特征之一,但带有疫情留下的明显痕迹。该机构认为三个可能会贯穿全年的结构性趋势需要关注:首先,后疫情时代的供需新格局,即企业增效与居民消费的数字化驱动新经济领域的龙头景气度提升;其次,新形势下中国的对外开放,这一趋势将有助于外资的持续流入和中国出口的结构升级;第三,“十四五”政策赋能下的转型新动力,即“双循环”的顶层规划、要素市场化对存量经济的解绑和“十四五”产业规划的升级将为经济转型增加额外推动力。上述新变化意味着,在许多领域(如CXO、IVD、光伏和储能设备、网络安全、新能源车、消费电子、智能家电和家居、以及在线娱乐等),A 股市场都存在由细分行业龙头带来的投资机会。
2月开门红,成功收复3500点,表现还不错。 不过和人家港股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恒生指数、国企指数涨幅均超过2%,恒生科技指数大涨超4%,A股这点涨幅真是要被吊打了。 上周创下9月以来最大单周跌幅纪录,估计很多人被吓傻了,仍然深陷在恐慌犹豫彷徨迷茫中不可自拔,导致不敢进场。 所以成交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今天只成交了8567亿元,是新年之后成交最低的一天,说明人气不太够。 这反应在个股上,今天仍有1700多只个股是绿的,有上百只个股涨停或超过10%,但也有近70只个股跌停或超过10%,可见个股分化之大。 而在指数分时图上,仍然是白线领涨,黄线落后,说明仍是蓝筹主导市场,二八风格转换仍然不容易实现。 所以就得继续执行“聚焦”的策略,特别是年报预告已经披露完毕,业绩高增长的个股大部分已经浮出水面了,聚焦绩优股就成了当前最重要的一条主线。 在板块选择上,也可以继续聚焦主流板块。就拿这两天来说,酿酒、食品、猪肉为代表的消费板块,疫苗医药医疗医美为代表的健康板块先后领涨,午后银行、煤炭也集体异动,这些都是容易拉大盘的品种。 上周因为担忧央妈收紧钱袋子而导致流动性紧张,进入2月份之后,其实已经不用再担心了,继上周五之后,今天央妈再度释放980亿资金,连续两天给笑脸,市场必须得赏脸,不然又要被打脸。 而且可能被外资打脸,特别是再次被外资抄走底部,今天就是如此,外资尾盘再次加速流入,全天净流入近62亿元。 而从历史上看,外资每次都能抄对底,上周刚刚大跌过,外资进场就这么积极,看来这次又要把底给抄去了。如果内资仍不争气,就会再次重蹈今后给外资抬轿的命运! 而场外资金也将虎视眈眈,据中信证券预测,央妈有望于2月初进行万亿级净投放,1月公募新发创新高后,预计2月募集规模仍将超2000亿元,机构端待入市资金规模庞大。 所以虽然上周因情绪扰动跌幅较大,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相当于又砸出了一个黄金坑,在去年砸了那么多个黄金坑,都没把市场砸下去,何况今年呢? 因此对于后市行情,对于向上的趋势,对于新年这波牛市,并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外资已经跳进坑里刨金了,场外还有大批资金虎视眈眈,这个黄金坑注定会再次被填平。 震荡行情怎么办?期权期指是应对利器!可以涨时做多,跌时做空,双向操作,再加上T+0交易机制,盘中可以多次波段操作,及时落袋为安,避免股票T+1的尴尬。 想学习期权期指知识以及实战技巧,可以点击收看新浪理财大学的《老艾聊期权期指》视频课程,有全套方法讲解。(点击试看,99元特惠仍在进行中!)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老艾股学堂(laoaigxt),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微博:老艾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