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思科技上半年盈利19.12亿元 同比扭亏 蓝思科技披露半年报。公司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567,579,948.79元,同比增长37.0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1,832,982.93元,上年同期为-156,397,139.30元;基本每股收益0.4391元/股。 汇川技术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94% 汇川技术披露半年报。公司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784,043,444.36元,同比增长75.9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4,443,567.67元,同比增长94.33%;基本每股收益0.45元/股。 四方精创拟定增募资不超10亿元 四方精创披露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本次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符合规定条件的特定对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0,0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投资于金融级分布式数字化平台项目、开放式智能金融微服务平台项目、智能可信数据交换平台产业化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万兴科技拟发行不超3.8亿元可转债 万兴科技披露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本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拟募集资金不超过38,000.00万元,募集资金总额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资于数字创意资源商城建设项目、AI数字创意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8月17日,深圳市市长陈如桂在“点亮深圳,5G智慧之城”发布会上宣布,深圳市提前超额完成“建设4.5万个5G基站”的目标,已实现5G独立组网全覆盖。截至8月14日,深圳已建成4.648万个5G基站,成为全球首个实现5G独立组网全覆盖、进入5G时代的城市。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在同一场合表示,从目前三大运营商的建设进展看,估计9月份就能全面完成全年新建50万个5G基站的计划,届时全国也将实现5G独立组网的商业应用。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近期相关城市正在加速冲刺5G时代。 深圳率先迈入5G时代 据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贾兴东介绍,今年年初,深圳市政府明确提出“8月底前全市要建成4.5万个5G基站”的目标,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深圳提前完成任务目标。 目前,深圳5G标准必要专利总量全球领先,产业规模领先,5G基站和终端出货量全国第一,涌现出华为、腾讯、中兴、大疆、深南电路、立讯精密、欣旺达等一大批优势企业。 深圳还投资超过16亿元,选取医疗、教育、交通、警务、能源等10个领域开展政务应用示范,选取超高清视频、工业互联网、智能家具、智能园区等10个行业领域开展典型应用,全面构建5G应用生态体系。此外,深圳着力推进产业聚集,重点培育和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高新区、龙岗5G园区、坪山5G园区等5G产业集聚区。 陈如桂表示,接下来深圳将抓住5G率先独立组网的历史机遇,大力实施5G+的行动,充分发挥华为、中兴、腾讯和三大运营商等5G骨干企业的创新先发优势,加快构建一流的5G创新生态,推出更多的5G应用场景、创新业态和示范工程,进一步释放5G发展的红利,努力打造全球5G的标杆城市。 全国5G独立组网9月商用 据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最近发布的2020年半年报,运营商上半年持续推进以5G独立组网为主的5G网络建设。其中,中国移动上半年资本支出达1010亿元,同比增长19%,完成全年预算的56.17%;中国联通上半年资本开支合计257.7亿元,完成全年预算的36.86%。 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6月底,三大运营商在全国已建设开通5G基站超过40万个。“2020年的计划是新建50万个基站,从目前三大运营企业的建设进展看,估计9月份就会全面完成全年计划。同时,今年9月份全国也将实现5G独立组网的商业应用。”王志勤称。 王志勤还透露,5G用户在近3个月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到7月底全国5G用户数已经超过了8800万,约占全球的80%。中泰证券认为,国内5G基建从网络覆盖和用户数量来看,已经达到支撑规模化商用的水平。 多地冲刺5G时代 据悉,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以及北京和上海等地区的5G建设在全国处于靠前的水平。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电子处处长王德近日表示,北京正在努力加快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截至7月底,5G基站超过2.4万个,计划年底累计超过3万个,实现五环内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室外连续覆盖,五环外重点区域、典型应用场景精准覆盖。 “截至7月底,上海已累计建成5G室外基站超2.5万个、5G室内小站超3.1万,预计到年底实现5G室外基站超3万个、室内小站超5万个。”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张建明8月6日介绍说。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广东省通信管理局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5G网络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将5G基站专项规划纳入各地国土空间规划,要求2020年8月底前,各地市人民政府完成审批本地《5G通信基站专项规划(2020-2022年)》,今年9月底前出台5G基站专项规划。今年上半年,广东共新增5G基站4.1401万座,5G用户累计达1434.4万户。 截至今年6月底,浙江省已经建设5.1万个5G基站。浙江省政府上月印发实施《浙江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到2022年,浙江建成5G基站12万个以上,大型、超大型云数据中心25个左右,实现乡镇以上5G信号全覆盖。
北斗星通披露半年报,公司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02,961,715.33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225,016.98元,同比扭亏为盈;基本每股收益0.13元。
优博讯前三季度净利润预增58%-97% 优博讯披露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0年前三季度盈利12,000万元-15,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57.93%-97.42%。 公司同时披露半年报。公司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79,535,224.56元,同比增长1.2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307,603.47元,同比增长0.42%;基本每股收益0.24元/股。 金新农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971% 金新农披露半年报。公司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63,092,015.72元,同比增长7.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5,225,499.64元,同比增长971.48%;基本每股收益0.33元/股。 宝莱特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68% 宝莱特披露半年报。公司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76,856,880.49元,同比增长102.2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0,017,780.61元,同比增长767.60%;基本每股收益1.6430元/股。
“公司上半年整体品类结构优化初显成效,同比2019年上半年,在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通过打造毛利率爆款产品等方式,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毛利率得到进一步改善,其中非贴式面膜、水乳膏霜营收占比提升较快。”近日,御家汇董秘吴小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作为中国A股首家IPO电商上市公司,御家汇发布半年报显示,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4.14亿元,同比增长45.39%;实现净利润3363万元,同比增长464.19%。 中金公司分析师徐卓楠对记者表示:“公司利润弹性来源于品类结构持续优化驱动毛利率上行、新营销能力持续强化驱动费用投放效率提升,以及代理业务步入收获期的业绩贡献,支撑这些因素的背后是公司2019年以来的一系列变革举措正逐步显效。结合公司线上运营及品牌孵化实力,我们认为其业绩修复具有较强可持续性。” 自有品牌盈利提升 资料显示,御家汇是一家以自有品牌为主的美妆企业,旗下拥有多个亿元级自有品牌。其中“御泥坊”在消费者群体中具较高的知名度,并拥有了一批忠实用户群体;“小迷糊”IP定制形象已全面树立,深受00后年轻消费群体欢迎。此外,公司还拥有“大水滴”“御MEN”“花瑶花”“HPH”等主要品牌。其中,御泥坊在天猫618营销活动中营收超过去年双十一,御MEN品牌天猫旗舰店2020年上半年同比去年增长了667.42%。 半年报分产品数据显示,公司毛利率最高的产品非贴式面膜(毛利率73.2%)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89亿元,同比增幅163.75%,成为营收增势最为迅猛的产品。此外,公司营收占比最大的水乳膏霜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7.08亿元,同比增长67.31%。 徐卓楠表示:“据我们监测的第三方爬虫数据,御泥坊天猫旗舰店7月销售额同比增加195%,销售量同比增加155%,实现了量价齐升,印证了公司爆款打造与产品升级释放的增长潜力。” 全渠道营销体系趋于成熟 经过近几年来的渠道拓展与营销创新,御家汇全渠道营销体系也更加趋于成熟。 在销售渠道上,公司与天猫、淘宝、京东、唯品会、云集、拼多多等主流电商平台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同时,公司积极布局线下,产品在屈臣氏、沃尔玛、家乐福、万宁、各大城市化妆品专营店及公司直营店等上架销售,实现线上线下渠道全覆盖。 通过多年在全渠道的深耕,御家汇也迎来了业绩的收获期。半年报显示,公司自有平台以及第三方平台均实现了营收同比两位数的增长。其中,自有平台实现营业收入3462万元,同比增长76.12%;第三方平台实现营业收入12.03亿元,同比增长43.16%,其中淘系平台实现营业收入7.31亿元,同比增长59.64%。 浙商证券分析师马莉在研报中指出:“公司上半年淘宝系平台营收占比约一半,非淘宝系渠道收入同比增速达到33%。相较其他仅依赖淘宝系渠道的品牌运营商而言,公司全渠道运营能力显然更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日常消费加速向线上转移。根据商务部数据,上半年电商直播超1000万场,观看人次超500亿,直播带货已成为电商发展的新引擎。在此背景下,美妆KOL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线上渠道的地位进一步夯实。 具备电商母胎基因的御家汇在此风口上,更是具备先发优势。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拥抱新媒体、新营销,通过短视频植入、网红直播、开发IP周边衍生品、影视剧植入等方式加强品牌推广,不断打造出销售爆款。御家汇董事长戴跃锋更是亲自上阵带货直播,直播首秀便斩获666份小水库小迷糊面膜1秒抢光的彪悍战绩。 在品牌升级与营销创新的双重驱动下,业内对御家汇今年下半场的表现充满了期待。光大证券分析师李婕在研报中表示:“公司业绩低迷期已过,前期投入逐步显效,促进业绩明显好转、盈利能力回升,结合零售端复苏以及四季度传统电商旺季,公司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有望延续上半年的同比好转趋势。”
8月14日晚间,重庆啤酒发布2020年半年报。报告显示,1-6月,重啤实现啤酒销量为46.52万千升,同比减少3.64%;实现营业收入17.51亿元,同比减少4.4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加3.06%。 结合重啤的一季报和中国啤酒行业数据分析,重啤在二季度实现了强势反弹。虽然销量仍有下降,但降幅低于行业水平,而且,还在销售收入下降的情况下,实现了利润的同比增长。重啤表示,这得益于一系列业务举措的切实执行,在疫情之下,实现了公司高端化战略的持续推进。 二季度实现强势反弹 受疫情影响,在今年一季度,重啤的销量同比下降31.97%,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3.37%,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了60.20%。然而,经过二季度之后,重啤的上述三大业绩指标,分别为同比下降3.64%,同比下降4.45%和同比增长3.06%。二季度的业绩表现大幅抵消了一季度疫情影响。 重啤的上半年销量情况,也好于行业水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1-6月,国内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产量1714.17万千升,同比下降9.48%。 多举措 降低疫情影响 一季度疫情期间,针对疫情带来的消费场景及习惯的改变,重啤积极组织各区域经销商、分销商拓展O2O、无接触配送到家等线上业务,并在餐饮等现饮终端全面关闭的情况下,巩固并拓展各市场非现饮渠道门店,提升品项组合铺市、补货速度、陈列展示及店内表现,全力降低疫情对销量的影响。 随着主要市场区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在进入二季度后,重啤在继续巩固疫情期间在非现饮、电商、O2O等方面所取得成果的同时,重点提升餐饮等非现饮渠道的产品结构,用更高端的产品,满足疫情后的补偿性消费需求,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同时,重啤也在供应链等方面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例如,为推动嘉士伯“共同迈向零目标”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地,重啤实施了“降低水资源消耗”“能源破冰”等重点举措,并取得初步成效。大竹林酒厂每百升产量水耗在嘉士伯全球酿酒酒厂中排名第一,全公司碳排放指标也得以持续改善。 抓市场 新品、活动推陈出新 虽有疫情影响,但进入二季度后,重啤就持续不断地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和市场活动,抢抓市场反弹机遇。 4月至6月,重啤推出重庆纯生“扯馆儿”系列、重庆醇麦系列、乐堡纯生、凯旋1664百香果、山城经典拉罐等产品,配合媒体宣传和渠道活动,推动销量和净收入的增长。7月份后,重啤又先后推出了重庆无醇啤酒、Somersby夏日纷苹果味酒等新品,进一步满足了不同消费场景的消费需求。 市场活动方面,乐堡品牌除了乐堡纯生上市活动之外,还推出了乐堡夜玩、啤酒花园、形象街等项目,提升了现饮渠道的铺市和品牌曝光。重啤还结合夏季消费热点,响应政府号召,推动夜市经济,不仅全力支持提档升级后的2020不夜重庆生活节,还在重庆举办了九街啤酒龙虾夜市节、长寿菩提古镇第八届重庆啤酒火锅节等啤酒文化活动,与在四川、湖南等区域的乐堡小篷车、重庆啤酒小篷车、重庆啤酒友谊巡演等活动形成合力。
8月10日,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榜单显示,今年上榜的中国企业数量达133家,历史上第一次超过美国(121家),上榜企业数量第一,再次展示了中国企业在世界经济版图中的重要地位。 其中,依托成熟强大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京东集团过去一年在零售和技术服务业务上实现了高质量增长,跃升至排行榜第102位,稳居中国零售及互联网行业第一、全球互联网行业第三。在实现自身业务高质量增长的同时,京东集团还积极输出其数字化能力及供应链资源,扩大世界500强“朋友圈”与全球产业链深入融合。截至目前,京东企业业务已与榜单中91%的企业建立合作。 万亿企业市场正成为世界500强的新发力点 伴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企业市场成为新的增长极,品牌厂商开始重视和聚焦从企业市场中找到缓解“成长性困局”之道,已经积累7年,拥有800万活跃企业客户资源的京东企业业务无疑成为世界500强在挖掘ToB增量市场的最佳合作伙伴。 以榜单中排名第12的苹果公司为例,2019年,Apple产品企业旗舰店正式入驻京东,通过“Apple产品+营销协同+服务一体化”模式,两大世界500强企业强强联手。对于苹果而言,京东拥有的大量优质企业客户,以及强大的渠道能力、营销能力以及服务能力,成为其快速打开企业采购市场大门、提升线上销量、积累用户口碑的保障。 今年,苹果更是将自身的企业设备部署和售后服务能力与京东商用打通,在京东Apple产品企业旗舰店正式上线Apple商务管理服务产品(Apple Business Manager)和Apple企业售后服务产品(AppleCare for Enterprise)。资料显示,京东是国内首个获得Apple公司ABM、ACE服务授权的电商平台。 “数字化”助力中国企业排名大幅提升 榜单上的很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上都表现突出,特别是部分中国制造型、金融型企业,依托“数字化新基建”带来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和降本增效,实现了排名的大幅上升。 去年首次上榜的海螺水泥,今年排名367位,较2019年的441名大幅提升,营收从284.99亿美元增长到339.16亿美元。除了卓越的品质和优质的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是海螺水泥跨越式发展的核心要素。 2019年9月,海螺水泥通过京东工业品与施耐德、正泰、ABB等全球电气工业品头部品牌建立了数字化连接,不仅实现了国际标准品质低压电器的稳定供给,还打通了工业品巨头原厂售后服务资源,得到售前、售中到售后的全方位服务支持。同时,依托京东智能采购平台,海螺水泥实现了下单、审核、对账结算、商品流、物流等系列流程优化,有效解决集中采购的库存压力和发放难度,降低了采购管理成本。 以中国平安为例,通过将智能采购平台嵌入平安e采,京东为平安集团37家专业公司及下属单位提供300多个品类、万余种商品的电商化采购支持,推动了传统采购流程模式向电商化采购转变,实现了企业用户的一站式采购,大幅提升了用户体验和采购效能。在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上,平安集团从去年的29名跳升至21名,2020年实现营收1842.8亿美元,比去年净增206.8亿美元。 京东集团副总裁、企业业务事业部总裁宋春正表示,疫情冲击后,数字化对于全球经济的复苏与发展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京东企业业务将会继续输出数字化的技术和服务能力,深度链接全球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为推动经济复苏和数字转型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