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均与上月持平。专家认为,后续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仍将继续,降准、降息仍有空间。 LPR与上月持平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在上月LPR已经大幅下调、本月MLF利率未变等情况下,本月LPR与上月持平符合预期。疫情暴发以来,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央行采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措施,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市场利率中枢显著下移,短期内引导市场利率进一步下行的需求减弱。 “今年第一季度主要针对企业贷款的1年期LPR报价下调10个基点,带动企业一般贷款利率下调26个基点,由此导致银行业平均利差收窄10个基点,这意味着当前银行已在对实体经济适度让利。”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4月1年期LPR报价下调20个基点后,企业一般贷款利率应会发生更大幅度下行,因此5月商业银行进一步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不足。 王青认为,5月LPR未调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下一步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会重点发力,当前货币政策边际宽松节奏会受到一定影响。否则,货币宽松没有实体经济资金需求配合,易于引发金融空转套利。 引导LPR加点部分下行 王青表示,着眼于稳定就业大局、提振短期经济增长动能,从6月开始央行“降息”节奏或适度加快,预计当月MLF利率或下调10个-20个基点,将带动6月1年期LPR报价下行10个-20个基点,市场化降息过程有望持续推进。在“房住不炒”原则下,主要针对房贷利率的5年期LPR报价下行幅度会相对较小。 中长期看,中国民生银行(行情600016,诊股)(港股01988)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从LPR加点部分来看,当下银行利差正在进一步收窄,压降LPR加点的动力在下降。未来要进一步下调LPR加点部分,仍需要适时适度下调存款基准利率,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在光大证券(行情601788,诊股)(港股06178)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看来,自LPR改革以来,MLF利率的下行是推动LPR下降的主要力量。未来进一步引导LPR加点幅度下降,其中一种方式是降低存款基准利率来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但这种方式需要考虑物价的情况、汇率的稳定等。 推动融资成本逐步下降 专家表示,未来降准、降息仍有空间。 温彬认为,为促进财政、货币政策形成合力,后续降准、降息都有空间。从降准看,规模较大的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需要全面降准支持。降准后,银行资金可以更好配置到政府债券上,有助于降低国债风险收益率,加大金融对财政的协调配合。在降息方面,若5月CPI迅速回落,则会为MLF利率继续下降打开空间。 董希淼认为,下一步,应继续实施降准降息,并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改革完善LPR相关机制,抓紧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工作,以改革的方式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推动企业融资成本逐步下降。 王青表示,后续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将继续,物价持续下降将为进一步降息创造条件。
5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维持前值不变。中国货币网昨日公布数据显示,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与上月报价保持一致,为后续货币政策操作留下空间。 本月LPR报价保持不变,符合市场普遍预期。作为LPR报价的风向标,本月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并未下调。 今年以来,MLF操作的利率调整节奏是隔月调整一次。光大证券(行情601788,诊股)研究所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表示,MLF利率“走走停停”,前期“降息”后可以给市场留下反应时间。若市场形成连续价格下降的预期,反而会对流动性形成扰动。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5月MLF利率按兵不动,实际贷款利率已在较快下行,加之监管层注重把握货币政策边际宽松节奏,或是本月LPR报价保持不变的主要原因。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市场利率中枢显著下移,短期内引导市场利率下行的需求减弱。 尽管LPR暂时按兵不动,但分析人士预计,年内LPR仍存在下调空间。 董希淼预计,5年期以上LPR年内还有15至20个基点的下行空间,1年期LPR下行空间则在30个基点左右。 兴业研究宏观分析师郭于玮认为,LPR暂时保持不变并不代表着贷款利率也保持不变。随着前期降准、降低公开市场利率的影响继续显现,实际发放的贷款利率有望延续下降的趋势。 基于这样的判断,市场近期对6月降准的预期有所升温。 王一峰表示,考虑到5月专项债发行迎来高峰、经济复苏带来的信贷需求,以及缴税、央企分红等因素,6月份将面临年中季节性资金紧张,因此下月降准有一定可能性。 目前,7天逆回购利率较历史低位高出约20个基点,且显著高于同期限市场利率。郭于玮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商业银行对逆回购和MLF的需求,进而影响了公开市场操作的规模。要将资金利率维持在当前低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水平,还需要依靠降准来投入成本更低的资金。6月MLF到期量达到7400亿元,且季末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需求较高,可能是降准落地的窗口期。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均与上月持平。专家认为,后续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仍将继续,降准、降息仍有空间。 LPR与上月持平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在上月LPR已经大幅下调、本月MLF利率未变等情况下,本月LPR与上月持平符合预期。疫情暴发以来,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央行采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措施,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市场利率中枢显著下移,短期内引导市场利率进一步下行的需求减弱。 “今年第一季度主要针对企业贷款的1年期LPR报价下调10个基点,带动企业一般贷款利率下调26个基点,由此导致银行业平均利差收窄10个基点,这意味着当前银行已在对实体经济适度让利。”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4月1年期LPR报价下调20个基点后,企业一般贷款利率应会发生更大幅度下行,因此5月商业银行进一步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不足。 王青认为,5月LPR未调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下一步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会重点发力,当前货币政策边际宽松节奏会受到一定影响。否则,货币宽松没有实体经济资金需求配合,易于引发金融空转套利。 引导LPR加点部分下行 王青表示,着眼于稳定就业大局、提振短期经济增长动能,从6月开始央行“降息”节奏或适度加快,预计当月MLF利率或下调10个-20个基点,将带动6月1年期LPR报价下行10个-20个基点,市场化降息过程有望持续推进。在“房住不炒”原则下,主要针对房贷利率的5年期LPR报价下行幅度会相对较小。 中长期看,中国民生银行(01988)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从LPR加点部分来看,当下银行利差正在进一步收窄,压降LPR加点的动力在下降。未来要进一步下调LPR加点部分,仍需要适时适度下调存款基准利率,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在光大证券(06178)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看来,自LPR改革以来,MLF利率的下行是推动LPR下降的主要力量。未来进一步引导LPR加点幅度下降,其中一种方式是降低存款基准利率来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但这种方式需要考虑物价的情况、汇率的稳定等。 推动融资成本逐步下降 专家表示,未来降准、降息仍有空间。 温彬认为,为促进财政、货币政策形成合力,后续降准、降息都有空间。从降准看,规模较大的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需要全面降准支持。降准后,银行资金可以更好配置到政府债券上,有助于降低国债风险收益率,加大金融对财政的协调配合。在降息方面,若5月CPI迅速回落,则会为MLF利率继续下降打开空间。 董希淼认为,下一步,应继续实施降准降息,并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改革完善LPR相关机制,抓紧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工作,以改革的方式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推动企业融资成本逐步下降。 王青表示,后续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将继续,物价持续下降将为进一步降息创造条件。
分析人士普遍预计,本月LPR报价大概率保持不变 本报记者 刘琪 5月15日,央行对农村金融机构和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的定向降准第二步落地,释放长期资金约2000亿元。此次定向降准第一步已在4月15日实施到位,“两步走”合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总共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 在实施定向降准的同时,央行还开展了1000亿元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维持前值2.95%。实际上,市场普遍对此次MLF操作的开展有所预期。一方面,自去年8月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以来,在每月20日LPR报价前一周开展MLF操作以引导LPR变化几乎已经是央行的固定操作;另一方面,5月14日有2000亿元的MLF到期,央行却没有进行续作,并表示“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因此分析人士认为央行大概率会像上个月一样在实施定向降准的同时开展MLF操作。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此次MLF操作从规模来看,仅为前一日到期量的一半。而操作利率维持不变,让市场的“降息”预期落空。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认为,央行缩量续作MLF,主要是因为目前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且5月15日第二次定向降准实施到位,释放长期资金约2000亿元,因而此次MLF操作量有所减少。 对于此次MLF操作利率的“按兵不动”,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经过2月份以来的持续降息、降准及大规模流动性注入之后,货币市场利率中枢显著下移,当前市场流动性已处于较高水平,央行也在近期连续暂停逆回购操作。这意味着监管层已认为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短期内进一步引导资金利率下行的需求较低——MLF利率下调会直接带动货币市场利率下行。 除了MLF缩量开展外,央行自4月份以来持续暂停逆回购也是当前市场流动性充裕的佐证。从侧面反映流动性充裕度的资金价格指标来看,4月份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和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均为1.11%,DR007也自2月份以来持续大幅下降,3月份达到历史低位,并持续维持在小于逆回购操作利率的较低水平。 针对本月LPR报价,分析人士普遍预计将大概率保持不变。“预计5月20日的LPR将保持不变。”颜色表示,随着本月地方债的发行,银行间流动性可能会边际收紧,反映到利率上,DR001和DR007以及同业存单利率可能出现短期上行,预计央行将相应开展逆回购操作,稳定短期利率。 王青认为,考虑到新LPR报价以MLF利率为主要参考,因此5月20日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报价保持不动的概率较大。不过,也不能完全排除央行引导商业银行向实体经济适度让利,主要针对企业贷款的1年期LPR报价小幅下调的可能性。 “5月20日新一期LPR,无论是1年期还是5年期以上品种报价应该会保持不变”,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如果CPI同比涨幅回落到目标位,会为货币政策打开更大空间。下阶段,货币政策要以更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准、降息仍有空间和必要。
14日,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俗称“麻辣粉”)到期,央行却按兵不动,市场颇感意外;15日,伴随定向降准,1000亿元的“麻辣粉”还是被端上桌。不过,MLF操作利率保持不变,“降息”落空了。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流动性充裕、社融数据较好的情况下,“降息”并不迫切;后续为配合政府债券发行及降低融资成本,“量宽价降”依旧可期。 “缩量续做” 15日早间,央行实施了定向降准,释放约2000亿元长期资金。同时,还开展了1000亿元MLF操作,为日后引导LPR报价留下操作窗口。 考虑到14日回笼2000亿元MLF,15日的操作可以视为“缩量续做”。中国民生银行(01988)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当前市场资金比较充裕,银行通过同业市场就可以满足低成本资金需求,因此对MLF资金的需求相对较少。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已经持续停摆一个半月,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5日一次性释放了3000亿元的中长期资金。温彬认为,定向降准和MLF的资金给银行提供了长期限的流动性支持,有助于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利率没调整 不过,这次MLF操作利率没变,仍为2.95%,超出部分市场人士的预期。早间操作利率不变的消息出炉后,国债期货震荡反弹。 15日国债期货依旧全线收涨,“多头”谈不上“失望”。分析人士指出,在本次操作前,大部分市场人士就预料降息会缓一缓。原因在于,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专栏特别提到,政策传导效果较好。而且,日前发布的4月信贷社融数据向好,印证前期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同时,15日发布的4月主要经济指标均呈现改善的势头。 “量价”配合可期 天风证券孙彬彬团队认为,未来降息降准可期。虽然3、4月经济金融数据出现边际改善,但其本身并不构成货币政策调整的关键。货币政策仍需进行积极引导,特别是通过降息(公开市场利率和存款基准利率)引导市场利率、缓解银行负债成本压力并最终引导贷款利率下行。 温彬指出,从6月开始逆周期的调节力度会加大,包括特别国债、地方债的发行,这都需要全面降准,使银行获得长期低成本资金来配置政府债券。这有助于降低无风险收益率,引导债券市场直接融资成本下降。 从“降息”节奏来看,温彬认为,当通胀率回到3%以内,逆回购、MLF的政策利率还有下调空间。除了政策利率对LPR直接引导的作用外,还要释放LPR改革潜力,这主要在于压缩银行报价点差。而要让银行报价点差下调,需要降低存款基准利率,可能第三季度以后才会实施。
释放8000亿元资金!全面降准将有效提升市场信心 为了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那么此次降准对市场影响如何呢? 投资评论员吴煊表示,大盘受到消息刺激高开,应该说几无悬念。人民银行此次在元旦当天宣布降准,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在市场的流动性预期,同时会向整个市场当中注入约8000亿元的资金,这8000亿元资金也可以有效地满足春节前的资金需求。 另外一方面,对于整个降准来说,它的实施的时间节点要略早于市场之前的普遍预期,这样可能会极大地提升市场的投资信心。在2019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大盘是顺利站上3050点。所以借助这个消息,大盘大概率会出现一个高开,同时大盘的加速上扬的势头有望形成。所以对于市场来说是一个利好。 同时全面降准之后,定向降准的预期也会进一步的升温。这对大盘后续也会形成一个利好持续的预期强化过程。
2020年1月1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并估算此次降准释放资金约8000亿元,市场对本次降准并非没有预期。鉴于到节前季节性流动性缺口及1月起地方债发行均需要适量的资金支持,春节前降准符合我们预期。往前看,我们认为,2020年仍有降准的空间,以保持流动性合理宽松、尤其是考虑到对冲中小银行去杠杆及“非标”资产回表紧缩效果的政策需要。 2020年1月1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并估算此次降准释放资金约800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在其官网上宣布,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1]。 市场对本次降准并非没有预期,尤其在李克强总理近期讲话后。春节前降准符合我们预期——鉴于到节前季节性流动性缺口及1月起地方债发行均需要适量的资金支持。 2019年12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成都考察时表示,国家将进一步研究采取降准和定向降准、再贷款和再贴现等多种措施,降低实际利率和综合融资成本,推动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明显缓解[2]。市场对于近期降准已经有一定的预期。 鉴于春节长假前通常会面临1万亿元以上流动性缺口(而今年春节较早)、并且1月2日起大规模地方债发行将启动,且发行安排仍可能遵循2019年“前高后低”的走势,2020年初银行体系面临较大的流动性压力,需要央行进行流动性对冲。我们在2019年11月初发布的2020年年度展望报告中就已经预测[3],2020年春节前有一次降准的可能。 往前看,我们认为,2020年仍有降准的空间,以保持流动性合理宽松、尤其是考虑到对冲中小银行去杠杆及“非标”资产回表紧缩效果的政策需要。 正如我们在此前的报告中所阐释的[4],“非标”资产的回表导致需缴准的银行负债比例上升,削弱了降准释放流动性的有效性。因此,在监管收紧的背景下,可能有必要将名义准备金率下调至“常态化”水平以下,以冲抵“非标”回表对信贷周期的紧缩压力、支持货币派发。 从节奏上而言,2020年地方债发行工作可能将于1月2日启动,而2019年1月社融基数较高[5],为了维持调整后社融增速大体平稳,2020年初需要较大规模的信贷和地方债(一般债或专项债)投放,此次降准在季节性方面也符合“规律”。 往前看,我们认为,如果增长在近期降准后出现更为明确的企稳回升迹象,则短期内降准的节奏可能暂缓。此外,为配合地方债的发行、并且进一步促进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2020年1月LPR报价小幅下调的概率也比较高。 央行降准对行业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银行 我们测算降准将提高上市银行净息差1.0bp,正面影响利润+0.8%。按照3Q19存款数据测算,假设释放资金用于贷款投放,我们测算得降准提升上市银行净息差1.0bp,其中,平安、南京、光大、宁波、贵阳、招行等由于贷款定价因素净息差提升幅度较大,在1.2-1.5bp;对应提升上市银行净利润0.8%,其中,对平安、光大等银行正面影响幅度更大。 信用条件环境改善,有利于中资银行资产负债表修复。目前市场经济企稳预期升温,信用条件也有望继续改善,我们认为以上因素有望继续推动银行重估,再次重申重估核心逻辑在于资产负债表修复,而非净息差扩张。我们预计上市银行盈利增长稳定,投资者对于PPOP增速的要求有望降低。目前中资银行正处于一轮结构性不良出清周期,我们认为优质公司业绩增长有望持续,而部分银行业绩可能受信用成本拖累,个股存在较大差异。目前中资银行估值/仓位处于历史低位,我们认为经济企稳预期有望推动资产负债表修复逻辑兑现。 有色金属、建材 央行再迎全面降准,进一步释放积极政策信号。2019年9月以来,我们观察到多重积极政策信号的释放,积极政策下建材板块和有色板块需求预期和估值亦得到明显修复。我们认为此次降准有望缓释节前流动性缺口,同时有利于1月起地方债顺利发行,也意味着稳增长信号的进一步强化。 市场盈利预期及风险偏好有所改善,降准有望进一步提振估值。4Q19旺季以来,受益于暖冬赶工和竣工改善,水泥、玻璃等板块下游需求及价格涨幅显超市场和我们预期,叠加2020年供给端格局有望偏紧,我们观察到市场对建材、有色品类的盈利预期和风险偏好有所改善,预期降准有望进一步提振板块估值: ► 1)水泥板块:从历史复盘来看,我们认为积极政策信号对水泥板块估值提振较为明显;同时,我们预期2020年水泥需求受稳健的地产建安和区域战略带动的重点项目支撑,仍有2%左右同比增幅,行业均价、吨毛利仍将维持高位水平,优质区域龙头业绩仍有超预期空间。 ► 2)玻璃及消费建材:我们认为,流动性改善有利于强化市场对竣工提速的预期,看好2020年有望受益竣工回暖的后周期建材龙头(主要受益品类:玻璃、消费建材)。同时,随着精装房渗透率持续快速提升,我们预期建材采购流量有望持续向头部地产商集采市场集中,主要受益品类包括防水、建筑涂料、管材等,我们看好享受B端集采红利的消费建材龙头中期成长性。 ► 3)铜:我们预期铜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有望受益于全球宏观预期整体改善;此外地产竣工改善,亦有望明显提振房地产、家电相关铜需求,叠加全球矿产铜供应增长空间有限(我们预期2020年全球铜矿产量增长仅2%),我们看好2020年铜价中枢提升,利好板块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