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公告,为落实公司生猪产业发展战略,促进公司养殖业务的发展,公司拟继续加大在生猪养殖业务的投资力度,拟建设多个生猪养殖项目,项目总投资额共计182,555.78万元。同时,公司拟以1.22亿元,收购天津市精武种猪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100%股权。 【公司报道】 新希望拟4亿元至8亿元回购股份 新希望公告,公司拟回购股份,回购金额不少于4亿元,不超8亿元,回购价格不超40元/股。拟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 新希望8月生猪销售收入环比增长26% 新希望公告,公司2020年8月销售生猪67.86万头,环比增加25%,同比增加92%;收入为23.46亿元,环比增加26%,同比增加244%;商品猪销售均价35.21元/公斤,环比减少3%,同比增加73%。生猪销量同比上升较大的主要原因是一季度坚定落实养猪战略,保持较大力度的仔猪投放。生猪销售收入同比上升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生猪价格大幅上涨,以及生猪销量上升。
最近,网上传出猪肉价格出现“10连跌“的消息。自从9月4日,我国的猪肉价格”止涨转跌“。 截止9月13日为止,我国的生猪外三元均价为35.75元/公斤,较昨日猪价下跌0.24元,内三元和土杂猪均价为35.11元/公斤和34.60元/公斤,分别微跌了0.48和0.56元,全国猪价完成了10连跌。目前,有多达25个地区的猪价出现调整,只有广西的猪价持续走平。 而我又再次跑到超市、菜场去实地考察了一下,猪肉价格始终维持在35元/斤,也就是说,尽管生猪价格小幅下跌,但超市猪肉的零售价还是屹立不动,也就是说在中秋、国庆两个节日,国内猪肉价格将保持稳定,并有小幅回落的趋势,但希望猪肉价格大幅下跌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今年猪肉需求缺口是无法弥补掉的。 导致最近猪肉价格”10连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 第一,为了在国庆、中秋等节日平抑猪肉价格,国家近日共投放了1.29万吨储备猪肉,为年内第34次投放,这肯定会对国内猪价上涨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资料显示,今年我国累计投放库存冷冻猪肉55.73万吨。 第二,之前猪肉价格上涨主要还是南方洪涝灾害,又逢梅雨季节,生病死亡生猪数量快速上升,养猪户损失惨重,再加上道路损毁,使生猪运输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 而现在国内各地都已经转晴,生猪调运工作顺畅进行,什么地方缺少猪肉供应,什么地方就可以及时补充。 至少目前各地不会发生没有猪肉卖的情况。现在天气转好,国内商品物流通畅,猪肉市场供应充足,生猪价格出现微跌也很正常。 第三,本来7月份国内猪肉价格还在20多元/斤,到了9月初,猪肉价格一下涨到了35元/斤以上,局部地区甚至高达40元/斤,这会引起广大群众的抵触情绪,大家觉得猪肉价格这么高,还不如买点鸡鸭、海鲜、禽蛋等作为替代品。于是,我们看到其他肉类制品价格上涨,猪肉价格因需求萎缩,而出现小幅下跌。 从目前来看,猪肉价格的短期的趋势难以改变。一方面,目前国内猪肉缺口仍然很大。据权威网站的消息,9月猪肉缺口将会进一步扩大,会有450万头的缺口。比8月份缺少336万头还要多。 另一方面,中秋、国庆两个季节的到来,市场对猪肉的需求不断上升。即使有些人平时对猪肉有抵触情绪,但是在节假日,也会多少吃一些的。所以猪肉价格真正要跌回至20多元/斤,恐怕还是要到年底,真正猪肉价格要跌到十几元/斤,回到原来的价格,估计要到明年第二季度。那时大量生猪供应市场,价格就很有可能跌至原来价格。 初听到猪肉价格“10连跌“,感到不可思议,实际上是国家投放冷冻储备肉,以及较高猪肉价格打击了购买者的热情,所以猪肉价格出现微跌。 从目前来看,猪肉需求缺口仍然很大,而且还要度过中秋和国庆这两个需求旺盛的节日,到了年底猪肉价格才会有望跌回原来价格。 由于养猪业呈现暴利,现在不仅是养猪场增加了生猪存栏规模,而且各路游资也开始大量养猪,还有散户也开始回归养猪业,所以未来猪肉价格将会大幅回落,至明年年中,国内猪肉会出现供大于求的过剩时代,大家又可以吃上较便宜的猪肉了。
8月国内生猪生产持续恢复,能繁母猪基础产能进一步巩固,猪肉市场供应正在逐步改善。农业农村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全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4.7%,连续7个月增长,同比增长31.3%;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3.5%,连续11个月增长,同比增长37.0%。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养殖信心显著增强,越来越多的养猪场(户)开始复养、增养。随着上市肥猪量的持续增加,四季度供需关系将进一步缓和,猪肉价格水平不会高于上年同期。 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规模猪场全覆盖监测,8月有2030个新建规模猪场投产,今年以来新建规模猪场投产累计达11123个,去年空栏的规模猪场有11844个复养。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猪场数量由年初的16.1万家增至17.1万家,8月新生仔猪2600万头,环比增长6.7%,比1月的最低点增长59.5%。 猪肉市场供应逐步改善。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以来,生猪出栏连续6个月环比增长,8月生猪出栏环比增长5.0%。今年1至7月猪肉进口255.5万吨,同比增长138.6%,7月猪肉进口43.2万吨,同比增长120.2%。8月以来,猪肉价格震荡趋稳,进入9月后略有下降。9月第二周(9月7日至13日)全国集贸市场猪肉价格为每公斤55.65元,环比下降0.6%。 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王凌云表示,随着四季度的到来,产能或有不断增量的趋势。预计进入2021年,随着我国生猪产能实质性恢复,猪源供应大幅增加,生猪价格或将大幅承压。
这段时间,关于猪肉可能跌到10块钱的说法闹得沸沸扬扬。 大家都在讨论能不能吃上便宜肉的时候,始作俑者可能肠子都悔青了。 唐人神董事长陶一山说完“肉价跌到4-5块都是完全可能的”这句话,第二天公司股价就暴跌8%,其他45只猪肉股也无一幸免,一天蒸之内发市值近700亿元,如果按每头猪5000块钱来算,相当于损失了1400万头猪,比猪瘟还要严重。 其他受害者和圈内专家都纷纷出来辟谣,但奈何市场并不买账,看空情绪依然高涨,整个板块连续大跌,整整一周都萎靡不振,直到今天才小有起色。 数据来源:同花顺 猪企8月份的业绩现在基本都已经出炉,可惜卖猪赚的盆满钵满,资本市场上又给吐了出来。 毫不夸张的说,董事长这一句话绝对价值千亿。 猪企8月业绩继续向好 和前几个月一样,这些猪企的表现还是那么亮眼,已公布业绩的公司均有大幅盈利增长。 “猪中茅台”牧原股份8月份共销售生猪163.4万头,总收入59.12亿元,同比增长332%。同时,公司商品猪销售均价为34.47元/公斤,环比下降2.16%,但比去年同期还是高了70%。 新希望8月份累计销售生猪67.86万头,环比变动25%,同比变动92%;收入为23.46亿元,环比变动26%,同比变动244%;商品猪销售均价35.21元/公斤,环比变动-3%,同比变动73%。 正邦科技公告显示,8月实现销售收入38.7亿元,环比增长23.67%,同比增长534.65%;商品猪(扣除仔猪后)销售均价36.30元/公斤,较上月下降0.87%。 温氏股份8月销售肉猪71.97万头,收入32.1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6.72%、16.90%;毛猪销售均价37.01元/公斤,环比降低1.10%,同比增长63.54%。 除这些行业龙头外,其他概念股也纷纷报喜,生猪销售月收入同比翻倍的公司不在少数。 总的来看,疫情红利还是很明显的,生猪价格环比有所回落但比起以往的水平还是高出60%以上,而各大猪企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分别分别有过一轮大扩产,现在产能逐渐释放出来,销量跟着提了上来。 虽然没有确切的数据,但可以看到,供应端是在逐渐趋向宽松的。 但到底会不会像他们说的那样跌到10块钱甚至4-5块钱一斤,还是要分析一下市场的供求情况。 猪价持续回落 先说需求情况。 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正常情况下,我国近几年的猪肉消费量超过5500万吨,占全世界量的一半以上。以商品猪均重130公斤/头来计算,大概每年需要4.2亿头。但由于很多部分数据其实不好统计,比如农村自养猪这类的,加上市场其实会有大量的仔猪,均重不足百斤,到底能消费多少其实不好估算。 如果从生猪的年出栏量来看的话或许会比较准确,因为去年受到非洲猪瘟的影响,所以我们以2018年为例,当年的全国生猪出栏量为69382万头。 这样看的话,新闻报道中我国年消费量6.5亿头猪和实际情况基本上误差不大。 过去近一年,先是非洲猪瘟,再是疫情,导致猪的供应跟不上,猪价顺势飞上了天,一度逼近40元/公斤。 在这种大利好之下,无论是散户还是猪企,纷纷扩大产能,但现实市场有一个滞后性,由于仔猪到出栏需要6到7个月的时间,前面半年还没产生什么大的变化,现在已经到了9月份,2、3月份那批增加的产能也到了逐步释放的时候。 7月份我国生猪存栏为25967万头,环比增长4.8%,连续6个月增长,同比增长13.1%,是2018年4月份以来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现在外三元的市价是35.6元/公斤,比上个月降了3.5%。分地区上,西北和东北地区的猪价已经跌破35元/公斤,尤其是新疆,最新价降到了32.3元/公斤。 数据来源:中国养猪网 另外,我国8月份CPI同比上涨2.4%,涨幅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2%,涨幅回落9.1个百分点。 毫无疑问,越到后面,之前堆积的产能会释放的越来越多,猪价回归正常水平只是时间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前面大家一窝蜂地都去养猪,因为现在国内的养殖行业还是散户为主,规模化养殖还是少数,缺乏相应的统筹规划,谁也不知道现在在养的猪到底有多少。 单看这些上市公司,仅上半年,25家上市猪企就忙着在全国大多数省份投资建厂,大约耗资1659亿元,还有一些像万科这样的其他行业大佬搞起了跨界养猪。此外,今年4月份到7月份有41596家新注册的养猪企业,比去年增加了175%。 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规模猪场全覆盖监测,7月份有2916个新建规模猪场投产,今年以来新建规模猪场投产累计已达9093个,去年空栏的规模猪场已有11202个复养。 不过,唐人神董事长陶一山所说的“养猪规模20亿头”从逻辑上来看并不可靠。新希望总裁表示,按照目前的投资强度,如果要有20亿头猪的产能,大概需要资金两万亿元以上。而目前我国生猪养殖不过1万亿的市场规模,初步估算至少要打个对折。 可以肯定的是,明后两年国内生猪的出栏量肯定是大增的,如果结合节日需求的话,早在明年初猪肉就能回到大致的正常水平。当然,由于没有上帝视角,多少会超过正常需求的7亿头,价格低一些也是理所当然。 规模化替代对猪周期的影响 至于大佬们说的猪肉10元时代,甚至4-5元就不太可能了。 退一步说,就算这20亿头猪真的存在,供应量是需求量的两倍之多,大多数猪卖不出去,价格会低得非常离谱。但要知道,现在一头猪的养殖成本大概是2000块钱,算一头成猪130公斤,就算商家不赚钱也要卖差不多8块钱一斤,加上检疫、屠宰、运输等等杂七杂八的费用10块钱基本等于白养。 如果赚不到钱,商家会选择看看观望甚至是直接屠宰掉。懂点经济学的人应该知道,果贱伤农的时候,农户大多会选择毁掉这些成品,贱卖干脆不卖,倒不如等待市场价格恢复正常,长痛不如短痛。 当这种现象开始出现的时候,就意味着这轮“猪周期”快要进入下半段了:猪肉价格上涨——养殖户大量补栏——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剧增——猪肉价格下跌——养殖户大量淘汰——生猪供应量减少——肉价再次上涨。 但我认为,这种轮回现象其实是在好转的,猪周期形成的一大原因就是这个市场主要是由个体户主导的,太过分散,也缺乏行业调控能力,完全凭自己意愿决定养殖的量,而这个意愿取决于市场价格,自然而然就陷入了循环。 根本上来说,猪周期是中小养殖个体心理的相互博弈的结果。 但这个博弈造成的波动区间其实也没想象中那么夸张。拿过去20年的数据作参考,我国年生猪出栏量在5.9亿-7.5亿头猪之间,和实际需求量相差其实不会太大。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而这次疫情淘汰了大量的养殖户,加速了规模化养殖的替代趋势,也就是说,生产者数量减少,但供应规模还有所增加,行业集中度提高之后,信息就不是之前那种两边完全不对称的情况了,大家甚至可以坐下来开个会讨论一下现在的供需情况,大家心里都有个数之后,猪周期的上下波动就能够限制在一定的区域。 插句题外话,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确实能够自发地调节供需变动,但在实际操作中,因为时滞、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往往会缺乏足够的效率,所以没那么好用,并且我们这个市场也不是足够理性。 所以,不管怎么看,这轮猪周期的底部不至于低到4-5块钱这种程度,有点危言耸听了。 并且,唐人神董事长这一出,劝退了大量不理性入局的人,这就使得猪周期的下行趋势进一步得到缓解。 这样看,也算是好事一件。
中国肉类协会日前在2020中国国际肉类产业周上发布的中国肉类产业发展数据显示,能繁母猪存栏量自去年10月开始连续环比增长,生猪存栏量连续回升,今年上半年生猪出栏量同比降幅收窄。 与会专家指出,由于非洲猪瘟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影响,今年上半年肉类产量同比下降。其中,一季度猪牛羊肉产量同比普降;二季度禽肉涨幅扩大,牛羊肉产量同比小幅增长,猪肉产量同比降幅缩窄,肉类产量实现了同比微增。畜牧业生产处于稳步恢复中。 中国肉类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生猪产能呈加快恢复态势。一是能繁母猪存栏增长,到二季度末,能繁母猪存栏达3629万头,比一季度末增加近250万头,增幅7.3%;二是生猪存栏连续回升,二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33996万头,比存栏量低点的2019年三季度末增加3321万头,增幅10.8%;三是生猪出栏同比降幅收窄,今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25103万头,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0.4个百分点。 海关总署相关司局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截至目前,中国已批准从38个国家(地区)2020家企业进口猪、牛、羊、禽、鹿、马、驴肉等7种肉类产品。中国进口肉类总量已从2014年的279.2万吨增至2019年的617.82万吨,五年来增加了121.28%。今年前8个月进口658万吨,已超过去年全年进口量。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肉类生产及消费大国,其中肉类产量占世界总量约三分之一,猪肉市场空间最大。”雨润生鲜板块副总裁胡廷雨向记者介绍,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肉制品的消费升级明显,企业依赖其品牌、规模、资金优势,更有利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和肉制品质量安全的控制。面对双重疫情的影响,雨润食品创建了一条从源头到终端的安全食品链,覆盖种植、饲料、育种、养殖、屠宰、精深加工、冷链贮运、生物制药等各个环节,实现多环节协同降本增效。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孔亮表示,在稳产保供政策激励和市场拉动下,新建猪场多,补栏增养快,生猪生产恢复进度好于预期。今年以来,已有9000余个新建规模猪场投产,去年空栏的规模猪场已有11200余个复养。散养户补栏积极性也在恢复,农业农村部对4000个定点监测村的监测显示,小散养殖户生猪存栏连续6个月增长,养猪户比重也由降转升。 针对目前世界及中国肉类产业发展现状及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孔亮认为,肉类产业发展面临主要问题,一是小型企业仍然过多过滥,年屠宰量2万头以下的企业总量仍占一半以上;二是产能利用率低,屠宰企业今年上半年开工率降到20%,创历史新低;三是冷链物流体系发展滞后,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的短板凸显。 “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的规模化率快速提升,特别是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超大型集团公司,资金、技术、管理运营的优势高速扩张。新的屠宰条例除了重申鼓励一体化发展之外,特别提出支持建设冷链流通和配送体系,这些都将使全产业链发展成一种新趋势。”孔亮说。
新华社青岛9月10日电(记者贾云鹏、张力元、张昕怡)“能繁母猪存栏量自去年10月开始连续环比增长,生猪存栏量连续回升,今年上半年生猪出栏量同比降幅收窄”,中国肉类协会发布的我国肉类产业发展情况指出,多个指标显示我国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向好。 由中国肉类协会和世界肉类组织联合主办的2020中国国际肉类产业周,于8日至12日在山东青岛举行。在此期间,中国肉类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生猪产能呈加快恢复态势。一是能繁母猪存栏增长,到今年二季度末,能繁母猪存栏达3629万头,比一季度末增加近250万头,增幅7.3%;二是生猪存栏连续回升,二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33996万头,比存栏量低点的2019年三季度末增加3321万头,增幅10.8%;三是生猪出栏同比降幅收窄,今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25103万头,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0.4个百分点。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孔亮同时表示,在稳产保供政策激励和市场拉动下,新建猪场多,补栏增养快,生猪生产恢复进度好于预期。今年以来已有9000余个新建规模猪场投产,去年空栏的规模猪场已有11200余个复养。散养户补栏积极性也在恢复,农业农村部对4000个定点监测村的监测显示,小散养殖户生猪存栏连续6个月增长,养猪户比重也由降转升。 “7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了4%,连续十个月增长;生猪存栏环比增长了4.4%,连续六个月增长。能繁母猪存栏和生猪存栏同比先后于6月份和7月份转正,这是生猪产能恢复的两个重要拐点。”孔亮说。
[摘要]农业农村部表示,下一步,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把生猪稳产保供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进一步推动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优化区域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和供给保障能力,努力将猪肉盘子端稳在自己手中。 一、关于将生猪生产纳入国家安全战略,加大宏观统筹管理力度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猪生产发展。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国办发〔2019〕44号),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首次提出生猪稳产保供省负总责要求,要求全国猪肉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主产省做到稳产增产,主销省确保一定的自给率。各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基本建设、财政补贴、金融保险、养殖用地等一揽子扶持政策,为生猪稳产保供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下一步,我部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把生猪稳产保供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进一步推动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优化区域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和供给保障能力,努力将猪肉盘子端稳在自己手中。 二、关于加大对生猪集约化生产的金融支持 2019年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生猪生产发展的金融政策支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经营权、养殖圈舍、大型养殖机械抵押贷款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生猪活体抵押贷款试点。中央财政对种猪场和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给予贷款贴息。2020年7月,农业农村部会同多部门印发《关于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 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的意见》,明确各地通过地方政府一般债和专项债加大对农业农村领域投入。鼓励各地充分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安排符合条件的种猪场建设投资项目。下一步,我部将继续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生猪原种场、繁育场、大型生猪养殖场建设的金融支持。 三、关于加强生猪市场调控保障能力 为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国家鼓励屠宰企业建设标准化预冷集配中心、低温分割加工车间、冷库等设施,配备必要的冷藏车等设备,提高产品加工、储藏和长距离运输能力。我部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地方和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布局屠宰、销售网点,不断扩大冷链仓储物流能力,健全猪肉产品冷鲜流通和配送体系。下一步,我部将继续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猪肉储备市场调控机制,抓紧编制印发《“十四五”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规划》,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我国猪肉产品冷链运输配送能力。 四、关于推动生猪大数据中心建设 国家高度重视生猪生产监测工作。2019年4月,农业农村部批准建设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建立了包含重庆市200多个样本采集点的生猪、猪肉市场价格监测体系,通过大数据开展重庆地区生猪生产数据分析,构建重庆生猪价格在全国区域空间市场的对应关系,为区域生猪生产监测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下一步,我部将继续支持生猪大数据中心建设,试点开展生猪全产业链数据监测,搭建互通融合、开放共享、精准高效的大数据平台,实现分析研究、信息发布、技术咨询和分级共享等功能,更好地为生猪生产监测、预警和政府决策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