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不少人仍习惯性地将黄金价格的上涨等同于货币币值的贬值。这种说法很有震撼力,但却并不准确,因为黄金价格的变动并不等同于货币币值的变化! 在人类历史上,以黄金制作的金币曾经是全世界流通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货币,即使是纸币出现和广泛流通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纸币也主要是金本位制下的代币。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时,仍是以美元与黄金固定挂钩(一盎司黄金兑35美元,即美元仍属于金本位制货币,所以,美元也被称为“美金”),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相对固定挂钩,黄金价值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货币的币值。 1971年美国宣布停止美元与黄金挂钩,全世界的货币由此脱离金本位制,转化为纯粹的信用货币。黄金则退出货币舞台,回归其社会财富的本源,其价值需要用货币加以标示,并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但时至今日,不少人仍习惯性地将黄金价格的上涨等同于货币币值的萎缩(贬值)。比如,一盎司黄金价格从1970年的35美元,上涨到2020年8月份一度突破2063美元,高峰时上涨了近60倍,有人以此说美元严重超发,大幅贬值近60倍。同样,在中国,一克黄金也从1970年的8.4元上涨到2020年8月份一度突破450元,高峰时上涨了近54倍,有人以此说人民币贬值近54倍。 这种说法很有震撼力,但却并不准确,因为黄金价格的变动并不等同于货币币值的变化! 一、黄金为什么必然退出货币舞台 货币自诞生以来,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其表现形态和运行方式等也一直在不断演变,旨在不断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更好地发挥功能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从自然实物货币(包括规制化的金属货币)彻底转化为国家信用货币,并相应推动货币表现形态和运行方式、调控体系等发生重大变化。 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货币为什么必然从实物货币转化为信用货币、信用货币的“信用”到底是谁的信用、信用货币是如何投放出来的、如何监控货币币值变化并有效调节货币总量等相关问题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和准确把握,很多看法和理论仍停留在金本位制纸币的阶段,难免产生诸多误解。 实际上,货币之所以必然从自然实物货币发展成为国家信用货币,是有其内在逻辑和规律的。 所谓“货币”,就是“货物”之“币”,“币”则是价值的单位和表现方式,这就决定了货币最核心的功能就是价值尺度,是为货物(后来也发展到劳务等)的交换服务的,相应发挥着交换媒介的功能。 要充分发挥货币的价值尺度功能,就需要保持货币币值的基本稳定。要保持货币币值的基本稳定,就需要保证一国的货币总量能够与该国主权范围内、法律可以保护的可交易社会财富的规模相对应,能够随同可交易社会财富的增减变化而变化,具有可调性、灵活性。 这样,传统的自然实物货币,由于其实际供应量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实物的自然存储量、开发与加工能力等因素,很难与财富规模的变化相适应,很容易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甚至在不同货币国家之间的贸易中,由于贸易的严重失衡很容易导致货币的严重失衡进而引发相互战争。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可交易财富的增长,实物货币必然要退出货币舞台,回归其社会财富的本源,其价值同样需要以新的货币加以标示。当然,黄金退出货币舞台,不代表黄金就没有价值了,黄金依然存在使用价值和储值价值。 货币则必然脱离自然实物,转化为纯粹的价值单位或表征物,其本身可以不再具有实用价值,可以成为纯粹的数字或符号。但它之所以能够被社会所接受,是因为一国货币是建立在整个国家可交易财富的支撑和社会信用基础之上,受到国家主权和法律保护的,所以,这种货币被叫做“信用货币”,也被称为“主权货币”或“法定货币”。 信用货币的“信用”,是国家整体的信用,而不是政府(财政)自身的信用或债务,并不是以政府税收为担保的(税收只能为政府债务提供担保);也不再是发行货币的中央银行的信用或负债(央行不再承诺货币持有人可以用货币向央行兑回黄金或其他任何东西),实际上是社会财富价值的法律权证(财富证券化)。 由此可以肯定:要想退回去再以黄金或任何其他自然实物作为货币,都是不可能的;即使运用新的技术,比照黄金的原理(如总量限定、阶段性产出量也被系统设定,严格排挤人为调控)设计的“数字加密货币”,也只能是一种数字资产或网络社区币,难以成为真正的流通货币;在国家主权依然存在,世界尚未实现一体化治理的情况下,要打造和运行超主权世界货币是不大可能的,即使是与一蓝子法定货币结构性挂钩也同样如此,哈耶克“货币的非国家化”设想很难实现。 二、信用货币的投放渠道与方式 实物货币的投放,取决于货币材质的取得和作为货币的使用。那么,脱离实物货币后,信用货币又是如何投放出来的呢? 这主要存在两大渠道和方式: 1.货币投放机构购买货币储备物投放基础货币 为确定货币币值,货币投放机构首先需要通过购买社会上最为认可的财富,特别是传统上曾经充当货币的黄金、白银,以及国际上最主要的流通货币(国际硬通货)等,作为货币的价值对标物(锚定物)和储备物。由此投放的货币,是最严格意义上的“基础货币”。 这种基础货币非常重要,但又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应该严格控制在必要的范围。否则,央行购买和冻结的社会财富越多,投放出来的货币总量就越会偏离可交易社会财富的规模,难以保持货币币值的基本稳定,甚至会使货币体系倒退回实物货币体系。 2.货币投放机构以发放贷款或购买债券等方式派生货币 在控制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情况下,社会上大量财富对应的货币需求如何得到满足? 这就需要货币投放机构通过发放贷款或购买债券等方式,按照约定条件将货币先期借给社会主体。由此投放的货币,相对于基础货币,属于派生货币。其背后的原理在于:由存在货币需求的社会主体以其已经拥有或约定期限内将会拥有的可货币化财富为依托,以增加负债的方式获取货币,并保证按照约定及时还本付息,由此引入社会主体共同对可交易财富的规模进行评估,相应投放货币,从而保持货币总量与财富规模的相互对应。 这样,信用货币的投放就越来越多地依赖社会主体对货币投放机构负债的扩张,没有社会债务的扩张,货币就很难投放出来。同时,货币的质量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负债的质量:如果社会负债大量存在坏账损失,但又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就必然造成货币的超发(没有真实财富作为对应),货币就必然会相应贬值。 为保障货币质量,就必须强化借钱必还的规则落实以及坏账损失的处理,必须强化债权债务双方的财务约束,资不抵债的必须进行破产或重组,不能一味地维稳而掩盖问题、过度保护僵死的企业与金融机构。 其中,为强化货币投放机构的财务约束,就需要将其划分为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赋予其不同职责并实施不同的监管: 中央银行负责货币现金的管理,以及货币币值的监控、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由此,央行很难因资不抵债而破产,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其直接面向企业、个人等办理贷款或购买债券等融资业务,以及直接为政府提供透支或直接购买政府债券。央行原则上只能面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生货币收付和再贷款,为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责。 商业银行可以面对企业、个人等社会主体办理存贷款、购买债券等业务,即投放派生货币的职能主要交给商业银行承担。商业银行要接受严格的金融监管,资不抵债的同样要被重组或清盘。 这样,货币总量就包括央行购买储备物投放的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扩大债权投放的派生货币;货币总量主要包括社会主体持有的现金与银行存款(存款机构相互之间的存款除外);货币政策的传导就形成了“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社会主体”的“二元体系”。 三、信用货币的币值监控与总量调控 由于社会财富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分布极广,而且很多还存在上下游关系,经常转换形态与持有者,要准确掌握其实际的规模变化并相应控制货币的投放与总量非常不易,因此,只能选择部分与人们生活生存密切相关的最终消费品作为样本,形成社会消费物价指数CPI,通过CPI的变化(通货膨胀率)近似地反应货币币值的变化,据以调节货币的投放与总量。这就形成了货币政策体系,包括通胀目标确定与货币总量调节的具体实施。 其中,根据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理论,世界各国普遍认可2%-5%的通胀率属于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温和通胀率”,货币政策目标普遍都设定在2%以上,而没有设定为零的。 需要注意的是,CPI的变化及其对货币币值的代表性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即使货币总量与财富规模总体对应,但由于各种财富具体的供求变化,也会造成货币流向发生变化,进而造成CPI发生变化。特别重要的是,随着各类金融交易市场的发展,货币总量中分流并沉淀到金融市场部分(各类交易保证金存款)越来越大,货币总量与CPI变化的相关性因而受到很大影响。所以,说“通货膨胀只是货币现象”并不准确,货币总量的增长率并不是必然等于社会物价的增长率。 同时,信用货币的投放主要取决于社会的货币需求,社会货币需求又受到人们对可交易财富价格变化的预期。总体上,受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一种商品的价格也会呈现提高态势,除非供应过剩甚至出现替代商品;社会财富价格上涨,又会带动货币需求与货币总量的扩张;货币总量的扩张,又会推动社会财富价格的上涨和社会货币需求的扩张。由此形成信用货币总量与社会财富价格相互促进、螺旋上升的基本格局。 由此也造成:在社会处于供不应求、经济加快发展、货币需求旺盛阶段,通货膨胀就成为信用货币的常态。但这种状况发展到一定程度,在社会遇到供过于求、经济发展下行、货币需求低迷状态时,就可能出现因社会主体主动收缩货币需求与负债规模而产生的货币总量泛滥下的通货紧缩局面。货币政策在应对通货膨胀、需要控制货币投放时,是相对主动和有效的;而在应对通货紧缩、需要扩大货币投放时,则是相对被动和低效的,容易出现“零利率陷阱”。 面对市场流动性枯竭和经济严重衰退,严重威胁到金融市场和经济社会稳定甚至可能引发重大危机时,各国政府都会进行逆向调节,扩大负债与开支,并要求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打破常规,实施零利率甚至负利率、大规模量化宽松甚至财政赤字货币化。通过扩大货币投放、压低货币币值,使社会财富的分配更多地向扩大负债并相应扩大投放和消费,能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的群体倾斜,无形之中剥夺和转移持有货币性资产群体的财富,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更广泛、更深刻的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的作用,货币政策财政化倾向越来越明显。 上述种种因素的存在,就使得信用货币体系下,社会负债与货币总量的增长必然超过社会可交易财富的增长。长期看,货币币值总体上必然呈现不断的贬值态势。 如果说货币从实物货币转化为信用货币,最重要的突破就是解决了货币供应僵化与不足的问题,那么,现有信用货币体系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货币很容易不断超发、总量难以有效控制。这种状况持续发展可能严重威胁货币体系的基础与信誉,需要高度警惕与尽快解决! 四、黄金价格变动与货币币值变化的关系 明确了信用货币的本质与运行逻辑后,就不难把握黄金价格与货币币值的关系。 货币总量是对应于全社会可交易财富总价值的,货币币值的变化应该是全部社会财富价格变化的综合表现。但即使二者完全对应,不同商品的具体价格也会因供求关系变化而发生涨跌明显的分化:当大量货币涌向一些小宗热点商品时,其价格就可能出现大幅上升;当货币大量撤离这些商品时,其价格也可能随之大幅下跌。所以,不能将某些特殊物品价格的变动等同于货币币值的变化。 黄金退出货币舞台后,仍属于国际上最为认可的应对货币贬值的储值物。但由于全球黄金保有量有限,可用于交易的黄金规模及其增长速度(目前全球黄金ETF持仓量只有2300亿美元左右)与全世界的货币总量相比更是相差甚远,一旦出现突发事件造成美元等国际主要货币出现贬值预期,黄金就可能成为人们更加追崇的储值物品,大量货币涌向黄金,其价格就会因供不应求而大幅攀升。 比如,2019年底一盎司黄金约为1516美元,进入2020年,随着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特别是进入3月份之后,美欧日英等国采取大规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大量货币投放伴随经济大幅下行,导致黄金价格大幅攀升,到8月份一度突破2063美元,随后,回落到2000美元以内。 这种状况在比照黄金原理,采用加密技术等设计的网络内生数字资产“比特币”(有人称之为“数字黄金”)上同样存在。比特币价格从2020年3月初的一枚6000美元左右,一路攀升至8月份一度突破12442美元,随后又回落至11800美元以内。而在2017年,曾经从年初的1200多美元上涨到11月份接近20000美元的高峰,随后又下跌到2018年最低时4000多美元,出现更大幅度的波动。 由此可见,作为社会财富中的一小部分,黄金价格变动,除受到货币总体贬值等基本面影响外,更多地受制于供求关系的变化。随着全球货币总量的大规模扩张,黄金价格更加容易大起大落。所以,尽管黄金价格变动与货币币值变化存在较大相关性,但却绝对不能将二者划等号!
“顺周期”成为近期资本市场的一个热词,周期类上市公司受到资本热捧,相关企业纷纷抓住机遇扩张产能。 化工龙头争上项目 相比以往弱周期下产业资本无序扩张,化工行业这一轮的扩产更为理智,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领域。 德美化工8月11日推出定增预案,拟募资7亿元,用于德荣化工乙烯裂解副产品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围绕碳五、碳九产业,实现石油精细化学品业务板块的可持续发展。 德美化工此番加码石油精细化学品业务,主要是对浙石化的副产资源的深加工。据公司公告,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将产出裂解碳五、裂解碳九副产资源,募投项目将对以上副产资源进行综合利用。 同样是在8月11日,中国化学公布定增预案的修订版,公司拟募资不超过100亿元,加码尼龙新材料等项目。 中国化学此次定增募投项目重点在于“卡脖子”产品,其中以尼龙新材料为代表。长期以来,我国尼龙66生产所需主材料依赖国外进口,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尼龙66适用于军工领域,是军工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之一,也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材料。中国化学定增募投项目主要将释放己二腈的产能,而己二腈是用来生产尼龙66的主要材料。公司表示,项目的实施将突破己二腈技术壁垒,形成完整的尼龙66切片产业链,打破国外对尼龙66产业的垄断。 近几年深度布局高端化工产业的鲁西化工,也在7月发布定增预案,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2.96亿元,由中化集团旗下中化投资全额认购。公司表示,所募集资金可以更好地满足鲁西化工生产、运营的日常资金周转需要,有利于鲁西化工继续扩大规模,保持和巩固鲁西化工在化工新材料市场的市场领先地位。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环保稽查、强化安全生产的背景下,化工企业淘汰出清了大部分落后产能,龙头企业具备了较强的话语权,甚至可以凭借其竞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烫平周期波动,其在高壁垒、高附加值的领域扩产,不会造成产能拥挤,出现过剩的情况。 光伏企业相继扩产 光伏产业也是今年资本市场最为亮眼的投资赛道之一,光伏产业链产能建设在8月份延续火热的状态。 8月14日,晶澳科技公告,拟投资58亿元在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20GW单晶拉棒及切片项目。紧接着,公司又于8月18日公告,将对公司一体化产能进行扩建,其中包括硅片、电池、组件三部分产能,预计投资总额16.44亿元。 8月13日,天合光能发布公告称,拟在盐城经开区投资建设10GW高效210mm大尺寸太阳能电池项目(新建7.6GW、改升级2.4GW),新建部分投资不超过30亿元。 同时,公司还在公告中披露了今年的产能扩张计划,目前公司太阳能电池产能为12GW,计划在2021年底合计达到26GW左右规模,其中210mm大尺寸电池产能在2021年底占比达到70%左右。 爱旭股份则计划在信息光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年产36GW高效太阳能电池及配套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其中项目一期是投资40亿元在浙江爱旭厂区建设义乌第四、第五期共计10GW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公司表示,此举主要是因光伏行业的技术进步以及市场对高效太阳能电池的追求,不断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产品迭代速度不断加快,市场对高效太阳能电池需求日益增加。 金银矿企出海收购 金、银这两种贵金属的表现,无疑是今年以来最吸引眼球的,相关上市公司也是动作频频。 山东黄金今年多次出手进行产能扩张,足迹遍布加拿大、澳大利亚。6月18日,山东黄金以场外要约收购方式洽购澳大利亚上市公司CardinalResourcesLimited。随后在7月30日,山东黄金进一步提高收购报价,将要约价格由0.60澳元/股调升为0.70澳元/股。目标公司核心资产是位于加纳的3个黄金项目,拥有探明加控制资源量(M+I)653万盎司黄金(约203.1吨)。 此前,公司还在5月份以现金方式收购加拿大上市公司特麦克资源公司,后者拥有证实+可信储量354.5万盎司(110.3吨)黄金。 山东黄金也不甘示弱。8月13日,公司董事长陈玉民在山东黄金集团与中国银行战略合作签署仪式上公开表示,山东黄金集团“十四五”期间将努力跻身世界前五。这一表态留给市场一个悬念:山东黄金未来还会买多少矿? 兴业矿业今年来虽未进行扩产,但公司旗下因安全事故停产一年之久的银漫矿业终于在8月份恢复出矿,立即吸引了多家机构奔赴一线调研。根据公司披露的调研报告,银漫矿业复产并满负荷运行后,可年生产白银180吨、锌金属3万吨、铅金属1万吨、锡金属7500吨、铜金属5000吨。
近期,“上蹿下跳”完美诠释了黄金走势,而宽幅区间波动大概率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线。 8月初,黄金现货飙升至2075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但上周突然大幅跳水,一口气到了1860美元一线,随后又用一周时间,快速反弹回2000美元,这样的波动率即使是对黄金这种高波动的品种也非常罕见。近期,美元指数阶段性触底、美债收益率攀升等不利于黄金的因素仍可能持续。 资深交易员黄俊对记者表示,黄金区间波动可能是较长一段时间的主线,但急跌后或显现机会,1860美元仍是均线的关键位置。 多重因素制约金价上行 过去两年的黄金大行情是受到美债实际收益率下行的推动,10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扣除通胀)从两年前的近1%跌至目前的-1%附近。8月初黄金冲上2075美元/盎司后,这波最新行情则主要是沿着“地缘政治”的主线展开。 8月初黄金这波牛市的启动,一口气摆脱了多个技术性的关键阻力位。但在外围风险降级后,黄金多头撤退,黄金又于8月11日左右撤回到了这波牛市启动前的点位,即1860美元附近。 就短期的压力而言,美元、美债收益率、通胀预期、疫苗等都是影响黄金的关键因素。 先看美元。美元指数此前大跌10%,助推黄金攀升,但8月初开始,美元指数短线反扑,11日一度触及93.6。截至8月19日下午,美元指数稳于92.2附近。市场认为美元暂时趋于稳定,很难进一步下行以拉动黄金走势。原因在于,近期期货市场做多欧元的头寸已逼近10年历史高点,欧元在美元指数中占比60%,因此做多欧元相当于做空美元指数。但在头寸达到极限时,也可能面临均值回归。 “欧元并没出现预测中的先回调再走高,而是直接冲高,这使得继续追高欧元的风险加大,如果价格不出现稳定回调,并不建议参与多头的欧元,目前欧元已经收复了2017年底下跌的幅度。” KVB PRIME特约分析师吴臻(Boris Wu)对记者表示。 再看美债收益。这是过去两年推动黄金飙升的主因,但目前收益率已难以进一步下行,目前10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在-1%附近。目前,10年期美债收益率(名义值)报0.65%。尽管美联储仍显得颇为鸽派,但如果市场没有听到更多关于实行“收益率曲线控制” 的消息,收益率很难再大幅下行。 与实际收益率息息相关的就是通胀预期。“近期投资者对黄金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进一步刺激政策预期的带动,以及对全球央行扩表或导致更高通胀的担忧。然而,黄金与通胀和通胀预期的相关性并不一致。当前的一个月滚动相关性已降至4%,长期相关性接近中性。”渣打贵金属分析师库铂(Suki Cooper)对记者称。 此外,当前人们对于疫苗的预期攀升,这也带动了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从一定程度上压制了金价。 多位中资、外资的医药研究员对记者表示,疫苗问世后无需对其效力过度担心,但保护率究竟是50%、100%,是一年或几年一打,还是一生一次,这会对产业链的公司带来不同的影响。此外,即使新冠病毒发生一定变异,疫苗还是有保护效应的。 宽幅区间震荡将成主线 未来一段时间,黄金很可能延续宽幅震荡的格局。 “2000美元以上继续加注风险过高,目前要看以小资本为主的市场参与者会否再度介入,否则在跌破2000美元后,大型机构很难马上逢低加仓,预计未来一段时间黄金会缓慢下跌整理。”吴臻称,昨日黄金ETF持仓报告再次显示,即便黄金需求大国印度目前对黄金的需求断崖式下跌,仍有中型资本进入。但目前并不建议持有黄金多头。 也有观点认为,低位买入仍是合理的逻辑。“目前4小时级别的震荡还在进行,此后还有天线级别的震荡,1860美元是均线的一个关键位置。上涨过程中的急跌,仍是黄金牛市的特征之一。”黄俊称。 主流观点认为,短期黄金很难测试刚创下的2075美元高点,但目前判断黄金进入熊市还为时过早。虽然美元和美债收益率目前均处于短期底部,对黄金上行构成抑制,但这两项也不具备大幅攀升的基础,因此短期修复完毕后,可能仍是进场的机会。
自今年3月份美国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黄金暴涨,伦敦金从1500美元/盎司上涨至超过2000美元。 其主要的驱动力在于:1、美元指数走弱。美元是黄金的计价货币,美元的走弱会带来黄金价格的相对走强; 2、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世界经济和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大,避险情绪引导下,资金涌入具有避险作用的贵金属; 3、美债实际利率下行,此为最核心的驱动因素。历史上每一轮的黄金大牛市,都对应着美债实际利率的趋势下行,两者具有极高的负相关性。 这些驱动因素在过去四五个月内已经被投资者充分预期定价,看衰黄金的空头现在基本上已经绝迹。 从长期来看,我们也看好黄金。美国去化高债务要依赖通胀和较低的实际利率,逆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政治与经济层面的矛盾长期存在,美国财政赤字化与美国GDP在全球GDP中的占比趋势下滑让美元公信力减弱而趋势走熊,这三大因素决定了黄金长期依然有较高的配置价值。 但中短期而言,追涨黄金的性价比不高,即使在经过8月7日至8月11日暴跌后,如今黄金短暂的重回涨势。 1、美元反弹的可能性在加大,会拖累黄金的估值 如同看多黄金已经成为一致性预期一般,看衰美元也成为现在金融市场非常拥挤的交易,ICE美元非商业净空头持仓规模已经接近金融危机以来的极值,一旦出现对美元有利的事件或信息,则看空美元的拥挤交易很容易会踩踏止损,引发美元的剧烈反弹。 从现实来看,有两个风险值得注意: 一是美国新增肺炎疫情病例较7月份已经有了明显的下降,而欧洲部分国家比如德国、法国疫情反而恶化,这与前两个月的状况完全相反。 美国疫情得到控制后,会继续加快重启经济的步伐,原本被放缓的经济复苏将会重新开始加速,而欧洲经济复苏受疫情反弹影响会放缓。美国相对欧洲在经济层面的相对劣势将转为相对优势,成为美元指数短期的支持。 二是疫苗距离我们越来越近,疫情的逻辑需要被重新审视。在疫情出现前,欧洲积贫积弱,各种结构性的问题让欧洲经济持续在负利率和低增长的泥沼中挣扎,其潜在增速也要低于美国。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美国由于疫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增长受到限制,而欧洲表现相对较好,所以在短期内形成了欧洲强于美国的现象。 一旦疫苗问世,疫情扰动消失,那么欧洲强美国弱的经济站位就可能被逆转,重回疫情前的水平,这对美元指数会构成中期支撑,对黄金构成压制。 疫苗的出现,也会让原本因为疫情产生的避险情绪消失,对黄金构成冲击。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疫苗被注册的消息传出来之后,黄金大幅调整的主要原因。 2、通胀预期和美债名义利率之间出现较大的裂口,实际利率下行可能放缓 实际利率=美债名义利率-通胀预期。通常情况下,美债名义利率会随着通胀预期的变化而变化,黄金的投资机会出现往往是因为通胀预期走的更快或是名义利率下行的更快,导致美债的实际利率趋于下行。 所以,从本质上讲,黄金价格是通胀预期和美债名义利率之间的赛跑。 从2000年以来的数据来看,通胀预期和名义利率一般不会偏离太长时间,且当通胀预期回升时,美债名义利率鲜有下行。 上一次2008年金融危机后大放水,美联储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黄金大牛市,背后也能看到通胀预期和名义利率是同向变化。 但这一次,同样是大放水,同样是大放水后,大家对经济复苏和通胀回归有比较好的预期,但美债名义收益率却一直趴在底部震荡不动,通胀预期的回升并没有带动名义利率的回升,两者出现了自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裂口。 这种裂口对黄金上涨是非常有利的,原本通胀预期和名义利率的双向赛跑变成了通胀预期的单边驱动,实际利率一马平川的下行没有任何的阻碍,所以我们能看到黄金价格在3月中旬开启上涨之路后,基本没有遇到大的回调。(除了8月)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裂口呢?和疫情以及市场对联储进一步宽松的预期有关。 2009年史无前例的大放水,美债利率和通胀预期共同上行,是因为当时没有疫情的阻隔,通胀预期回升后,市场预期美联储未来将逐渐收紧货币。 但现在,虽然通胀预期上行,但美国企业和居民部门仍然深受疫情的冲击,失业人口和经营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的企业依然需要美联储政策保持宽松。所以在疫情对经济影响过去前,美联储大概率会一直保持宽松。 换言之,过去传统的“通胀预期回升—预期美联储收紧货币——名义利率上行”的路径因为疫情被暂时切断了。 同时,美联储在这一轮宽松过程中,还向市场发出了可能使用“收益率曲线控制”的信号。 按照美联储在上世纪40年代的经验,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可能是控制1Y/2Y美债到期收益率,以此将整个美债收益率曲线(包括10Y)控制在某一利率范围之内。 如果真的施行这一政策,显然美债收益率会完全被美联储控制。 大家会相信,即使通胀预期继续回升,美联储也能够利用其公信力及其他工具将美债名义收益率控制在低位。 因此,在这样的疫情环境和政策预期下,美债名义收益率和通胀预期出现了罕见的长期背离。 但这一背离是否能持续并扩大,我们认为存在不确定性。 一方面是疫苗距离我们越来越近,疫情的影响会不断缩小,从通胀预期到名义利率上行的传导链条未来可能会逐渐恢复。 另一方面是市场现在对美联储会进一步宽松推出收益率控制政策的预期太强了,如果这一靴子真的落地,那么短期来看,美债名义收益率可能也不会有更多的反应。 而如果美联储一再推迟,并超预期的改变说辞,那么原本被压制的长期利率就可能会出现快速且剧烈的上涨,届时实际利率就有可能也会出现明显的上涨,黄金会出现明显的调整。 同时,在极低的利率水平下,波动性容易放大,美债名义利率只要上行几个BP,就会出现美债大跌的情景,黄金价格容易出现剧烈的波动。 因此,我们认为中短期内继续追多黄金做交易的性价比不高,我们更建议大家等待风险释放后再入场或是逢低做配置。
巴菲特和索罗斯!两大股神联手看空美股 昨天传来消息,巴菲特的伯克希尔,提交了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在一个季度内,巴菲特大幅买入巴里克黄金超过2000万股,市值5.63亿美元,减持摩根大通、富国银行、万事达、Visa、PNC金融、纽约梅隆银行;清仓高盛、达美航空、西南航空、美联航、美国航空、西方石油等;苹果、美国银行、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卡夫亨氏持仓不变。 巴菲特的这个举动,立马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首先,众所周知,巴菲特从来不看好黄金,他有一句名言,黄金不会下小黄金,所以在他眼里黄金不能产生收益,也就不算是投资。而他此次买入的加拿大巴里克黄金,是全世界最大的黄金生产商之一,拥有黄金勘探,开发,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流程。虽然这是一家企业,但是跟黄金价格的走势也会息息相关。巴菲特买入这家企业,也必然是看好黄金的。这说明什么?巴菲特在避险?这个可能还有待观察,毕竟5亿多美元,在我们看来是天文数字,但在巴菲特的资金池里这就算是个零钱,他手里现金多大1000多亿美元,所以这点钱还不能说明什么?而且黄金确实也在二季度表现相当不错,金价一度突破了2000美元一盎司,但3季度已经过去2个月了,巴菲特有什么变化谁也说不好。单从金价来看,现在已经不便宜了,后面必然风险大于机会,熟悉老齐的人都知道,我们1200美元的时候就积极看多黄金,一直提倡大家配置。到了1500美元以上也坚守配置,不赌方向。现在2000美元了,我们已经不再建议买入,并建议大家做动态止盈了。黄金后面将是情绪驱动,涨到哪不好说,要看中国大妈们的疯狂程度,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黄金不值这个钱了。所以千万别用巴菲特二季度的持仓去指导自己的投资。 其次,跟黄金比起来,他减持摩根大通,美国银行,万事达和梅隆银行,清空高盛,说明已经非常不看好金融了,对于美国股市也已经在用脚投票。巴菲特这种穿越过无数周期的股神来说,他还是有一种直觉超能力的,应该能提前感受到一些变化。 第三,巴菲特指标已经发出了预警,股神在投资的时候,经常提到了一个他的独门秘籍,就是美国股市的市值占美国GDP的比重,当股市美股总市值超过GDP的70-80%的时候,股市就高估了,不过要说明的是,2013年以后,这个指标就不太好用了,一直就超过100%,也就是说一直在显示美股高估,而如今这个指标更过分了,已经快达到200%了,所以巴菲特心理难免打鼓。他在整个二季度当中,最大的资产支出,就是花了51亿美元,回购了自家公司的股票。是他买黄金的10倍。可见巴菲特已经在当前的市场中,找不到太好的投资产品了。 第四,从巴菲特来说,他其实已经不看好美国股市了,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虽然他没有明确表示,但是一直在用脚投票,比如二季度巴菲特手上的现金达到146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这笔钱折合成人民币,都过了万亿了。所以这就告诉我们,股神已经囤积了巨大的现金,就等着美股跌下来抄底了。 与巴菲特一样,另一位投资大师索罗斯也在看空美股,索罗斯说,美股泡沫主要是由美联储释放的流动性催生出来,而目前市场已经陷入泡沫,所以他不会入市参与。市场现处于“革命性时刻”,并警告称,目前股市正处于自“二战”以来他人生中最严峻的危机。索罗斯还指出市场有两大风险,一个是来自市场过度的憧憬,另一个是不惜一切代价寻求连任的川总。 巴菲特和索罗斯,这是过去60年,股市上为数不多可以封神的两个大师,他们两的投资风格迥异,也难得出现意见统一,而如今却步调一致的看空美股,确实应该给我们一些启示,天底下没什么新鲜事,股市最后还是要看估值说话。美联储不断释放流动性,只能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该来的也总会来。所以对于美股我们也坚持同样的看法,对于估值高的东西,即便再涨我们也坚决不碰。做投资最重要的就是别找借口,坚信常识。 有人也问,如果美股跌下来,那么A股是否也会受到影响,这是肯定的,可以参考3-4月份那波下跌,美股如果大跌,A股也会跟,但是跌幅可能只是美股的3分之一,然后率先企稳恢复上涨。所以目前A股和美股完全不在一个周期之内,会有联动,但反应幅度不会一样,A股还在估值中位数上,而美股已经绝对高估。就好比同样是跳楼,从1层跳顶多崴脚,从5层跳就要摔掉半条命了。所以相对来说我们更看好A股,但是由于A股也已经涨了一段时间了,创业板底下上来也翻倍了,所以后面的波动调整会很大,还是劝大家通过配置来降低波动。这样才能拿的更稳,也才能赚到钱。
因美元走弱、美债收益率回落,以及巴菲特购买主要金矿公司股份提振投资者的情绪,金价短线走高。 截图 截至发稿,伦敦金现涨0.42%,报1993.41美元/盎司;黄金期货涨,报0.22%,报2003.10美元。 路透中文网指出,金价上周创下3月以来的最大周线跌幅,因投资者在金价从8月7日创下的2072.50美元的纪录高位大幅回落后,重新评估仓位。 该报道援引道明证券大宗商品策略师Daniel Ghali观点,“金价的大幅回落以及随后的走势,在相当程度上揭示了人们对贵金属的投机兴趣程度,”他补充称,巴菲特现在“持有黄金”正在提振市场人气。 该报道指出,上周五的一份监管申报文件披露,伯克希尔哈撒韦购买了全球最大矿业公司之一Barrick Gold Corp的2090万股。值得一提的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称,巴菲特过去曾说过他不喜欢投资黄金。 该报道称,美元跌至逾一周低位,指标10年期美债收益率回落,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骤降至3.7,这些因素也给金价提供支撑。 该报道最后提到,投资者现在等待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FED)将于周三发布的上次政策会议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