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7月20日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今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7天期10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2%持平上次。鉴于今日有500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实现净投放500亿元。 上周五,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多数上行。其中,隔夜Shibor上行8.15个基点,报2.328%;7天Shibor下行2.2个基点,报2.227%;14天Shibor上行22.6个基点,报2.423%。 今日,国债期货高开,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5%,5年期主力合约涨0.01%,2年期主力合约涨0.02%。 国君固收称,债市“杀估值”阶段结束,但常态化货币政策、2.2%的DR007中枢、经济持续修复到正常都意味着当前还不是利率的顶部。3%以下的10年国债投资价值较低,建议多在信用债和权益类资产中挖掘超额收益。(常佩琦)
央行今日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0年7月17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00亿元逆回购操作。
文章来源:央行
央行今日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0年7月16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500亿元逆回购操作。
欧洲央行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不变 新华社法兰克福7月16日电(记者沈忠浩 左为)欧洲中央银行16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维持当前宽松货币政策不变,继续实施一系列资产购买计划及再融资操作,重申将在其职能范围内采取一切必要行动支持欧元区渡过新冠疫情危机。 欧洲央行当天决定,维持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水平不变,继续以灵活方式实施规模高达1.35万亿欧元的紧急购债计划,至少持续到2021年6月。同时,欧洲央行决定把1200亿欧元临时购债计划持续至今年年底。此外,去年11月重启的每月200亿欧元购债计划将持续足够长时间,预计在未来首次加息前结束。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6月以来,欧元区经济活动有所恢复,但远低于疫情前水平,前景仍充满高度不确定性。 拉加德指出,欧元区相关经济指标4月“触底”,5月和6月回升。但与此同时,就业和民众收入减少问题凸显,加上疫情发展趋势和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加剧,继续拖累欧元区消费支出和商业投资。 她强调,面对不确定性加剧和经济严重疲软,欧洲央行将致力于在其职能范围内采取一切必要行动,在“极富挑战的时期”向欧元区所有民众提供支持。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0.85%,标普500指数涨0.91%,纳指涨0.59%。航空股涨幅居前,美国航空涨超16%,美联航涨超14%。科技股Lyft涨超10%,Uber涨超6%,特斯拉涨近2%。中概股金融界大涨93%,趣头条涨近10%,蔚来汽车跌超4%。 【财经新闻】 1、韦德布什分析师:苹果年底市值可能达2万亿美元 韦德布什分析师Dan Ives指出,苹果(AAPL.O)市值可能在今年年底达到2万亿美元。他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促进了苹果服务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新的iPhone 12系列将在9月发售,而9.5亿苹果手机用户中有3.5亿人在三年半内都没有换新手机,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销售空间。他预测,在牛市情况下,苹果股价有望冲击525美元。目前苹果股价为389美元,市值约1.7万亿。 2、Moderna超过一半的受试者对新冠肺炎疫苗出现不良反应 据外媒报道,美国药企Moderna(MRNA.O)新冠肺炎疫苗实验“超过一半的”受试对象出现不良反应,其中一个测试小组报告称受试者出现“严重的”反应。研究团队表示,鉴于目前状况,他们无法评估疫苗产生抗体的持久性。Moderna曾在7月14日美股盘后宣布,所有受试者都产生抗体。 3、Facebook将新增新冠疫情辟谣板块 Facebook(FB.O)在当地时间周三宣布,将设立一个对新冠病毒疫情错误信息进行辟谣的板块。该板块将引用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信源,并在每条不实消息下加上简单的事实陈述。此外,Facebook还同时宣布,CEO扎克伯格将在当地时间周四下午2点对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进行一次采访。 4、加拿大央行给出迄今最明确低利率承诺 暗示加息至少要等到2023年 北京时间7月16日消息,加拿大央行首次承诺将把基准利率多年保持在历史最低水平,以帮助刺激经济复苏。 在周三一项政策决定中,央行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25%,行长Tiff Macklem等认为这是利率的最低下限。央行承诺将一直维持该低利率,直到失业率更接近疫情前水平,及通胀率回到2%的目标值。根据加拿大央行发布的季度预测,此举意味着加息要等到2022年以后。 5、“欧佩克+”能源部长会议结束 减产协议8月起进入第二阶段 由沙特领导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和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共同参与的“欧佩克+”机制能源部长会议当地时间15日晚结束,会议同意8月开始进入原油减产协议第二阶段。
(魏薇)网贷平台正式接入央行征信的步伐正在加快。进入7月,又有玖富普惠、洋钱罐等多家网贷平台宣布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中新经纬客户端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20余家网贷平台宣布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业内人士认为,接入央行征信可以通过增加逃废债成本和惩戒力度,从而提升全社会诚信守法意识。 20余家网贷平台接入央行征信 据了解,2019年9月2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P2P网贷领域征信体系建设的通知》,明确支持在营网贷机构接入央行征信、百行征信等征信机构,并表示持续开展对已退出经营的网贷机构相关恶意逃废债行为的打击,要求各地将形成的“失信人名单”转送央行征信中心和百行征信。 2020年初,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突然来袭,对网贷平台的正常运营带来一定影响。一方面是企业、个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均有所下降,造成部分贷款合同违约;另一方面平台推出了部分延迟还款政策,但有借款人借疫情之机,伪造相关凭证不予还款。 对于逃废债行为,多家网贷机构也在加快推进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中新经纬客户端梳理发现,进入到2020年,接入到央行征信系统的网贷机构越来越多,已有和信贷、玖富普惠、洋钱罐等多家平台宣布正式接入央行征信。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世界上收录人数最多、数据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征信系统,央行征信广泛用于金融机构的贷前审批、风险定价和贷后风险管理等环节。截至2019年底,央行征信收录10.2亿自然人、2834.1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信息,累计查询量超25亿次。 部分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网贷平台名单 增加逃废债成本和惩戒力度 事实上,在引导各网贷机构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前,各地对于“逃废债”行为也有相应的措施,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不少借款人都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反正上不了征信,也不能影响我”。 2019年起,网贷行业打击恶意逃废债工作持续开展,监管部门及各地互金协会陆续下发了打击逃废债行为的相关政策文件,公示失信人名单,加大对恶意逃废债行为的打击力度。 业内人士认为,网贷平台接入征信将强化对借款人威慑力,从而推动借款人提升还款意愿,并且能更好地保护出借人的利益。 “目前互金市场的逃废债现象比较普遍,P2P公司接入央行征信是可以通过增加逃废债成本和惩戒力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恶意逃废债的问题。一旦因为逃废债问题被写入征信报告,借款人再到银行贷款或其他服务都会受到限制。”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 中新经纬客户端查阅发现,目前多家网贷平台已开始在官网发布脱敏后的失信网贷借款人名单,并表示逾期借款人信息将定时上报,借款人可自行在央行征信系统查询自己的相关信息。 征信不良影响多 2020年1月19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开始向社会公众和金融机构提供二代格式信用报告查询服务。 个人征信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渠道来查询: 一是线下查询,携带本人身份证或委托人身份证和委托书,前往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查询窗口或“个人征信报告自助查询机”,可以打印个人征信记录,每年两次免费获取本人的信用报告; 二是线上查询,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个人信用服务平台进行查询,此外,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也相继推出了线上查询征信服务,客户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可在24小时内获取个人信用报告。 个人征信报告被誉为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身份证”,记录了每个人过去的信用行为,也影响着人们日常的经济活动。网贷平台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后,借款人的失信记录就会被纳入到征信中,对今后办理贷款、信用卡使用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将造成很大影响。 一旦发生严重逾期,网贷平台或将起诉借款人,如果借款人仍拒不还款,可能会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甚至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变为俗称的“老赖”。成为“老赖”影响可不小,不能担任老板和高管、车辆不能上高速、限制炒股买房和出境、连养老金都可以直接被划扣。 已经产生了不良信用记录的借款人,还有补救的机会。《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但并不是意味着逾期5年后会自动消除记录,如果不还款,逾期记录会一直展示在征信报告中,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除。而是从还清欠款之日开始计算,5年后不再展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