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阿里、美团、滴滴以及拼多多等互联网巨头们的纷纷入局,与公众福祉高度相关的社区团购无疑成为当下最热的话题之一。 从概念上讲,社区团购是真实居住社区内居民团体的一种购物消费行为,是依托真实社区的一种区域化、小众化、本地化的团购形式。简而言之,它是依托社区和团长社交关系实现生鲜商品流通的新零售模式。 实际上,社区团购的这种模式并不是今年的新鲜事物。该模式始于2016年的微信小程序推出的“B2B2C”(电商-团长-消费者)社群分销模式。2018年,社区团购的模式逐渐走红,并吸引不少创投资本的入局。尤其是在今年疫情过后,线上买菜频次的大幅增加让社区团购模式再次迎来春天。 今年以来,在互联网巨头们倾巢进军下,社区团购“战场”也掀起新一轮的补贴大战。目前,社会上广泛讨论的是,随着线上巨头和资本的不断涌入,线下社区生鲜店铺和商超会不会消失?店铺商户们的生计会不会被夺走?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具体来看,零售业主要赚取流通中的差价,而生鲜是毛利率极低的品类,巨头们的补贴也终将回归理性。从成本端而言,生鲜商品从挑拣到配送必须依赖大量的人工实现。随着国内人工成本的不断提升,社区团购成本端优势将不复存在。从消费体验看,社区团购的无门店低成本是以牺牲体验为代价,为了增加消费场景,业内普遍认为线上平台们未来将不断与线下生鲜店铺加强合作,形成共赢。 不可避免,平台巨头大量补贴下的社区团购将对传统生鲜店铺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两者并非方枘圆凿。较早进入社区团购领域的互联网企业滴滴橙心优选相关负责人曾告诉记者,团长是社区团购链条中的核心之一,其大部分是以店铺为基础的小店店主、便利店老板,而互联网新兴业态对线下店铺的冲击较大,很多店主有借助互联网平台的流量和资源,以及提升店铺经营效率的意识。 事实上,在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社区生鲜店铺和线下商超也在积极拥抱数字化变革。比如,近几年不少社区生鲜店铺纷纷加入了各大电商平台的线上业态,而像物美、家乐福等这样的大型商超均在积极布局数字化的线上购物场景。 与此同时,社区团购消费业态的快速发展,也将促进生鲜供应链体系的完善,同时将增加大量的就业岗位和机会。综上所述,未来,互联网巨头们跑马圈地的社区团购,不会成为传统生鲜零售业态的替代。 对于在社区团购领域频频“出击”的互联网企业而言,有两大问题值得思考。一方面、不缺资本的互联网巨头拥有大量的资源优势,有能力也有使命去挑战更多的创新模式,大量扎堆于社区团购的商业模式创新并非不可行,但这种创新是否一定要巨头们倾巢而出,值得商榷。 另一方面,互联网巨头们进军下的社区团购,就像共享单车、互联网打车等商业模式的翻版,常常辅之以巨量补贴,通过补贴吸引用户,而补贴过后,与公众福祉高度相关的社区团购是否会步其后尘,值得观察。
关于社区团购平台的讨论持续发酵。 12月12日,有消息称,沧州市华海顺达粮油调料有限公司发布“关于禁止给社区团购平台供货公司供货通知”,该公司称,其收到多方投诉,以多多买菜、美团优选等位代表的社区团购平台出现严重低价现象,甚至个别产品远低于出厂价,影响严重,损害客户利益,现针对经销商操作社区团购平台做出以下要求。 记者联系到沧州市华海顺达粮油调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钱清华,钱清华向记者表示,上述公告属实。据他透露,公司业务部门在12月12日下午接到多个供货客户投诉,有多个社区团购平台通过补贴拉顾客,引发了市场价格战,因此公司发布上述公告。 除了华海顺达之外,也有其他供货商相继发布类似停止供货的通知,其中包括漯河市卫龙商贸有限公司。(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有网传阿里马云、美团王兴、拼多多黄峥等均表示,将退出社区团购业务。接近这些公司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上述网传为谣言。也有券商互联网行业分析师向记者证实“这是谣传。” 今年下半年,受疫情影响,社区团购买菜等方式在一线城市、社区冒起,也吸引了众多互联网大公司的参与。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加持也让社区团购进入了新的爆发期。有分析师就认为,在线上流量成本日益高涨的今天,这些平台型新经济公司借助自身流量优势能快速吸引、转化、培养新用户,是积极布局社区团购新业务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这一方式也革新了零售方式、推动了农贸产品进城。 12月1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发布公报,在部署明年经济工作主要内容中特别提到:“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12月11日,人民日报官方评论社区团购称,“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其实更令人心潮澎湃。” 多家大公司将退出社区团购?“谣传” 12月12日,有网传马云表态:阿里将全面退出社区团购,认真做好科技赋能,服务产业升级。稍晚时间,又有网传消息称,美团王兴、拼多多黄峥等均表示,也将退出社区团购。 不过,上述所谓表态均未见官方口径的发声。对于上述网传消息的真实性,截至发稿,阿里、美团官方尚未回复券商中国记者。有接近拼多多人士告诉记者,“网传拼多多黄峥表示退出社区团购业务,是谣言。” “真实性肯定有问题,这么大一个公司战略问题呢,怎么可能这么儿戏。”有券商互联网行业分析师向记者表示,“这应该是谣传。” 券商中国记者体验多个社区团购业务产品发现,后者均正常使用,而且不少推出了双十二的营销活动。 打开美团APP――美团买菜,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系统会自动配置最近的“美团买菜”提货点,用户下单之后就可以尽快提到商品。 在盒马鲜生“优选”区,拼多多的多多买菜里,也在今天推出了双十二专场,通过购物红包、满减折扣等激励消费。 近来,随着社区团购的竞争加剧,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多个社区团购产品也通过购物补贴和新客补贴等方式抓紧获客。 比如在滴滴推出的社区团购APP“橙心优选”,券商中国记者看到,首页就有“新人一分钱惊喜购”等推广方式。 “这些平台型新经济公司在做社区团购有优势,已经有品牌知名度而且具备资本和渠道规模实力,能借助自身流量优势,在前期快速吸引、转化、培养新用户;而在线上流量成本日益高涨的今天,社区团购相对获客成本低,这也是吸引那么多大公司积极参与其中的原因。”上述分析师对记者称。 早在2018年,京东、苏宁易购(002024)等就有通过零售小店等方式布局社区团购,进入今年下半年,受疫情影响的社区团购买菜等方式在一线城市、社区冒起,用户订单量周环比大幅增长,随着市场发展深入,社区团购吸引了众多互联网大公司。 社区团购战尤酣:互联网巨头赔本也争相入局 从公开信息看,当前有阿里巴巴、腾讯、京东、苏宁易购、美团、滴滴、拼多多等多家互联网大公司,已再平台内自建系统或者投资收购的方式参与到社区团购业务里。 这些大公司的加持让社区团购进入了新的爆发期。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11月底,国内社区电商领域共发生了9起投融资事件,融资总额超33.6亿元。除了如同程生活、兴盛优选、十荟团等社区团购平台接连拿到巨额融资,大公司也纷纷自建平台,社区团购正成为生鲜电商业务后又一资本争夺的新领域。 早在2019年,阿里巴巴通过投资、收购等方式杀入社区团购,旗下大润发以线上小程序的模式入局社区团购。 此外,今年下半年以来,阿里巴巴旗下盒马推出盒马优选、盒马云超,积极部署社区团购业务;在阿里巴巴9月中旬的一次集团总裁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张勇宣布由盒马事业群组建盒马优选事业部,被外界认为其正式进入社区团购赛道。 对于社区团购业务模式的理解,今年9月29日,盒马总裁侯毅发布朋友圈透露:最近两周一直在武汉、长沙、成都、合肥系统性调研社区团购, 他认为社区团购实质就是盒马云超,在原来的实体门店上用电商方式扩大商品品类,用门店配送体系实现物流配送,只要扩大共享门店范围,到店物流进一步下沉甚至快速拓展到农村。而早在2020年4月1日,盒马云超开始在北京上线,扩大商品SKU到20000以内,配送时效到次日达,购买商品将不再限定于门店已有的产品。 此外,拼多多在今年8月26日上线“多多买菜”,投入10亿补贴抢夺资源。滴滴旗下橙心优选今年6月在成都上线运营,今年“双11”全国日订单已超过1000万;今年7月,美团推出美团买菜、免配送费直接送达……进入四季度,各类社区团购纷纷从一线城市蔓延至三四线城市。 从当前各大平台参与的情况来看,目前社区团购仍然在烧补贴、积极推广阶段。 美团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当季营收354亿元、同比增长28.8%,超过市场预期,经调整净利润21亿元、同比增加5.8%。但是,该公司新业务亏损20.29亿元,同比扩大68.8%。分析认为,7月美团成立优选事业部,进入社区团购赛道,新业务大幅亏损与美团加码社区团购有关。 人民日报:别只惦记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 随着互联网巨头企业相继投入大量资源入局生鲜社区团购,“社区团购”成为互联网行业及资本市场热议的话题。 事实上,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除了新型经济体如互联网资本加入社区带来的消费者零售体验方式改变,社区团购也积极推动了农产品顺势进城,小农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也在适应新的销路方式。 在关于社区团购的研报中分析中,天风证券(601162)商贸零售行业首席分析师刘章明团队认为,社区团购在商业模式的创新点主要包含3点:团长制、集采集配和预售制,该三点分别带来了三个成本的降低:流量成本、履约成本、生鲜损耗。 2020年来社区团购竞争加剧,一方面资本密集注入该赛道,各传统创业公司扩张跃跃欲试;另一方面各大互联网巨头加速抢占该赛道,各平台加大力度进行团长、运营人才招聘,多家公司将社区团购业务提升至战略高度。刘章明认为,“目前社区团购尚处初期,各大公司各有优势,胜负未知。” 该研报提出,未来社区团购的发展要点为团长/流量、物业、供应链,同时,通过测算认为各巨头的资金或足够支撑其社区团购全国化扩展,或出现全国性平台并在各个区域互有优势,“出现全国性垄断概率小,社区团购将融入数字化进程。” 不过,近期,在舆论场上也引起不同的声音,“除了对于菜贩群体利益深刻改变的讨论外,也有不少思考指向对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创新期待。” 12月11日,人民日报官方评论社区团购称,“如果只顾着低头捡六便士,而不能抬头看月亮、展开赢得长远未来的科技创新,那么再大的流量、再多的数据也难以转变成硬核的科技成果,难以改变我们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从阿里巴巴的达摩院,到百度的无人驾驶汽车,再到华为建成国内首家芯片制造厂,中国的企业日益注重向科技创新进军。在当今时代以及更长远的未来,科技创新能力,掌握关键领域核心科技的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和长远发展的关键要素。”该评论中提出,如果我们的互联网巨头具有更多超越性追求,“依靠硬核科技,让企业站上价值链顶端,让国家竞争力、自主性更强,让人类的知识边界更大,不是更‘香’吗?” 该评论称,“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其实更令人心潮澎湃。”
经过几个月的迭代和探索,滴滴旗下社区电商橙心优选摸索出新做法。即日起,橙心优选正式启动橙心小店战略,将通过一系列线上线下方式,赋能社区小店,“点亮”小店经济发展,加快发展“产品优、服务好、环境美、营销广”的社区小店,帮助小店店主提高收入,也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购物体验。 据介绍,橙心优选自5月成立后,一直将对团长的赋能服务放在重要位置。社区电商的团长大部分是以社区小店为基础的小店店主、便利店老板。一段时间以来,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对线下小店冲击很大,团长的用户服务意识普遍较弱,并且小店的商品陈列等细节也需要改善。橙心优选发现,很多店主有借助互联网平台的流量和资源提升店铺经营效率的意识,但普遍缺乏拥抱互联网的路径和能力。 团长是社区电商履约环节的重要环节,橙心优选希望帮助团长提升服务,提高收入,进而提升消费者对平台的满意度。因此,橙心优选自今年9月开始试水“橙心优选小店”。经过近3个月的多个城市试点,自12月起,橙心优选在全国推广“橙心优选小店”。 与传统社区电商的消费者在线上APP商城/小程序上购物后,到店自提服务模式不同,橙心优选小店给了用户更多选择,消费者除了线上下单外,现在还可以在橙心优选小店直接线下购物。 “橙心优选小店”是橙心优选和团长合作的线下自提门店,也是橙心优选精选商品的流通场所,店内商品种类丰富,购物体验极佳。通过“线上+线下”购物场景融合,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购物服务。 橙心优选公司将对“橙心小店”的合作团长提供一系列的线上线下服务。据透露,在此前的多城市试点运营期间,橙心优选试点小店的销售额平均可增长3倍,部分小店销售额可提升5倍。 根据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我国传统便利店数字化转型报告》显示,目前国内主营快消品的非连锁便利店(俗称夫妻老婆店)约有600万家,近6成企业仍处在数字化转型的初级阶段,亟待规范化管理和数字化升级。 橙心优选负责人介绍,此前已经在重庆、湖北、浙江、四川、江西五个省市试水“橙心优选小店”。根据橙心优选的计划,将在未来3年内,对全国至少100万个团长提供上述合作帮扶服务,形成人气旺、“烟火气”浓的小店生态。
本文 共识一: “赢得社区团购这张底牌,将至少为美团或者拼多多增加1,000亿美金市值”。 原因是什么? 社区团购之所以被看做——供应链驱动的效率胜利,在于集约需求反向采购,捆绑团长的流量触达、流量运营能力,极大的节约履约成本,提升履约效率。单个订单的配送成本大概会到0.8~1块钱,这是一个结构性变革的事情,带来极大的想象空间和承载可能性。 社区团购可以支撑起低客单的模型(这也是为什么现阶段比较都是看各平台的件数)。 首先,真正跑通了生鲜这个品类,又可以扩张到客厅、厨房、卫生间场景的易耗品、冲动购买品、囤货品、计划品,在合理的引导下,用户完全可以将这个平台当成类似淘宝的平台,每天上平台看一看、买一买,花费十几块,换来确定性的“需要去小店取货的溜达”以及“绝对低于传统电商渠道和门店渠道的价格”。 于是习惯养成,于是周而复始,于是社区团购成为核心补充渠道。 共识二: “社区团购明年一定大亏,但谁也输不起”。 对拼多多来说,社区团购对拼多多是影响基本盘的存亡大事,战略决心和战略定力非常强。 拼多多买的基本盘,本身就在于低线城市,生鲜农产品,围绕厨房、卫生间的百货,与社区团购的核心人群和品类高度重叠,但下单频次和下沉程度,拼多多又不如社区团购,二者是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 且拼多多发现,借助小区里的一个点位,去了解一个用户的需求、体验、挽回用户比做好电商的售后,来得有效和容易。未来不排除: (1)拼多多介入线下门店的生意,打通自己主站的供应商,组成全国性、极其下沉的网络; (2)拼多多跑到美团本地生活的自有阵地里。 对美团来说,社区团购是高频入口不可失去的一个通道。 自己的外卖份额已经从七成到八成了,但还有6~8亿的用户不知道美团,他们甚至不用淘宝,觉得花花绿绿、退货麻烦,也不用拼多多,觉得假冒伪劣、品质很差。用一定水准和相对稳健的质价比,可以让他们留在平台上,构成平台GTV、订单量、用户数的正向飞轮。 二级市场的机构无论单押还是双押,甚至多押,虽然标的过于明确,但也算是可以持续跟踪。 一级市场的机构稍微有些焦灼,巨大的盘子、很长的战线,可能的参与点在哪里呢?以下是一些个人观点。 机会一:区域化的生鲜和短保品牌 以往,由于需求刻画很难,鲜度要求高的商品(生鲜、各类短保),基本都是以牺牲商品丰富度,来实现零售模型的。例如我们看到7-11的包子、饭团、短保面包只能承载数十个SKU,如果有新品就意味着老品的淘汰,且即便如此,便利店的报损依然很严重,而号称只有5个点损耗的永辉,只是用其他方式处理了自己的店内和仓内损耗。 而在社区团购的模式下,各省有各省的策略,城主也有相当的自由裁量权,当用户养成自主下单习惯、且将相当的钱包份额转移到团购平台之后,就让每个区域的需求和刻画成为可能。 可以预见的是,我们在网格仓里,能看到区域消费需求的分布,品类、品级、SKU、规格、包装,在一级中心仓,还能看到数据的连续性、波动性和延展性。SKU越多,这个消费图景就越完整。 拉长时间线,随着区域性的品类结构、订单数据基本稳定,蔬菜水果、米面粮油,肉蛋冻品海鲜,不同季节卖什么、每个细分品类能卖多少、怎么做商品运营转化率最高,是全国发全国还是本地发本地,产能规划、渠道消化成为一件可预测的事情。 以往一个新品牌的成长,往往需要3~5年的时间,需要承载一定的价值观、具备全渠道把控能力和出色的内容营销能力,对创始人成长的要求也非常严苛。在社区团购对流量的高效组织之下,提供了很好的直通消费者的渠道,品牌可以回归到极致产品的打造+极致的交付能力,从存活到起飞的难度系数降低,也带来更多的涌现。 机会二:标品源头直采带来品牌的成长机会,做好需求细分 全国性品牌需要做到的是: 1. 足够弹性的产能可以应对社区团购订单的波动性,备货的伸缩性强,而不会让自己难受; 2. 全国性的履约能力,自己算账能算过来,保证及时入库中心仓; 3. 区别于电商平台、线下渠道的选品,毛利结构设置合理,同时不设渠道返佣; 4. 与上述所有要素相匹配的组织建设与人才体系。 这里的第三点稍微抽象一点,比如说纸巾,考虑到电商物流的每件成本、以及可以送货上门等因素,电商平台上买纸巾,动不动就是六包、十二包乃至更多,买调味品,2件打包才可以,而在团购平台上,显然可以采用更小更灵活的售卖规格。 具体做法上,更可以勤快地尝试出不同区域的需求。至于渠道返佣,是老一代的做法,而但凡不利于透明管理的做法,这一次可能都会被革命掉。 商品的开发和投入上也要更有依据和针对性。 例如一二线城市的画像分群在于: 20~49岁喜欢奖励自己的单身女性上班族; 30~49岁重视省时高效的已婚女性和家中有小孩的上班妈妈; 50~69岁对生活很讲究的老年顾客。 下沉一些的画像分群在于: 最忙碌、最感觉有压力的20~39岁的单身上班族; 无所谓健康概念、要求吃饱第一的体力劳动者; 节约意识较强的爸爸妈妈; 对即食类商品持否定态度的专职主妇。 品牌基业长青需要多个长板都很突出,但越是艰难的事情,价值壁垒也就越强。 机会三:农产品上游基础设施 在春秋圈地的现阶段,sku数、订单数、有效团数才是首要KPI,精细化是后续需要赶上的工作。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中心仓(分拣到不同路线)——网格仓(分拣到不同团长)——团长的仓配模式之下,网格仓二次分拣,外聘的临时工显然不如农贸菜场的夫妻老婆,摘菜打包的过程里,带来了大批量生鲜品类的损耗。 在缺少全链条冷链的基础之上,还想降低损耗、保证相对品质,解决之道在生鲜的上游。蔬菜的品质由品种、种植环境、天时、保鲜技术四个要素决定。品种和培育是更长远的故事,社区团购平台力所能及做的,是做好保鲜管理。 为什么叶菜很难?因为蔬菜一直在呼吸,通过呼吸,消化自身的养分,蒸发水分,继续保持生长,呼吸量越大,品质劣化的速度也就越快。尤其夏季高温时期,蔬菜自身也会成为一个发热体。一般温度每上升10℃,蔬菜的呼吸量就会扩大2至3倍。如芦笋,从0℃到26℃,呼吸量扩大了10倍多。 冷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产地的预冷,你比如寿光菜、云南叶菜,采摘后迅速降温(一般0~10℃),在本地操作,人工和场地的成本都更低,且由于预冷处理后,蔬菜的温度上升速度变慢,后续做常温运输也没有太大问题。 再比如说,随着城市规划的演进,很多中心仓的城市可能会对毛菜进城有越来越多的限制,我们可不可以在上游就投清洗线,同样可以提高耐储性,减少冷藏运输工具和冷藏库的冷负荷。 难度在于,每种农产品都有自己的特性,预冷工艺十分重要,必须要精准测出农产品特性,在最合理的时间内把农产品温度降到最合理的区间,而国内具有专业上游预处理服务的公司极少。 对于平台来说,需要综合考虑服务商的方案设计能力、设备性能及工艺、网点布局、服务能力等。如果在中心仓做类似的事情,还需要综合考虑动线设计与作业效率。 机会四:水果/蔬菜一品多级,上游商品化 对商品的品质化诉求是消费者端的传导。这里的“品质”更强调稳定、可持续性,以及和需求的匹配度。 为什么水果蔬菜需要分品分级? 水果是即时性消费,对品控、品规有天然的要求,“糖分都吃了,一定要吃到满意的”。 尽管蔬菜需要再次加工,对鲜度(颜色、光泽、软硬度、水分)的要求略低于水果,但失重、萎蔫、黄化还是会伤害用户体验,“做饭的时间都花了,原料还是要保证”。 为什么需要依靠上游来做分级? 国内的种植端无法标准化,上游高度不稳定,果品每年的大小、甜酸比也会不同; 终端分级包装成本高,目前的社区团购中心仓选址基本在省会城市,人力成本和租金成本高。 有什么新的变革机会? 以往的分拣特别是机器手的分拣,往往是基于规格,比如评估的80mm、75mm,但生活经验丰富的下沉市场用户才不会买账,更大的苹果口感并不一定更好。 在社区团购马太效应吸引来更多的社会化力量之后,各品类knowhow与专家齐聚一堂,有机会基于安全指标、成熟度、新鲜度、外观品质、隐形货损执行水果分级、水果SKU产品化。 长期来看,可以尝试向这个方向靠拢,即:分级产品全渠道销售(规模效应)、产品化SKU供给、精细化需求匹配。 我们以水果为例,以往问题在于,无论是生鲜电商、仓店一体还是前置仓模式,下游渠道对于果品的需要是相对窄线的,比如盒马需要的榴莲只占一批货中的40%,而社区团购因为更广的区域覆盖度,其需求可以跨域一二三四级果。 进而可以实现: 输出采购标准:控制货损,提升成品率,目前中国产地的采摘方式都很粗放,果皮的相互摩擦会产生隐形的损耗,从冷库到常温状态下缺少过渡,也会加速水果的损耗; 和分级工厂合作,做工厂化+人工辅助的分级:数控化,单果重、甜酸度、着色率等,目前的工业化分级还很早期,对于单一供应商来说,初始投资比较高,投资回报周期过长,但社区团购平台子弹充足,需求刚性,无疑会加速这一进程。 机会五:围绕物流履约的“老人”与“新生意” 全链条冷链的成本太高,但土方法的打冷是有很大需求的。比如在产地卖点冰瓶、在中心仓卖点可以降温保温的周转箱。在下游体现为:终端自提冷柜。团长暂存冷柜。 此外,以往的快消B2B也谋求转型,将向仓储代运营+跨品类经营能力的运力服务商转型。 无论是单日发货一个波次还是两个波次的中心仓,其运力的工作时间总是相对固定的。具体到每个区域,也可以由团长端要求的送达时间(如早上10点半之前不影响准备午饭、或者下午4点前),倒推发货时间、中心仓内的作业时间、供应商配送到中心仓的时间。 但以往的供应商哪里处理过300个SKU以上、还持续在更换&扩品的盘子,更不要说自己做好预测、备货和出入库管理。时势造英雄,新机会也会筛选出那些已经开始掌握新武器的“老人”。 也可以畅想国内商超物业和业态的改革。单纯用大白话来说,超市的一盘货,本身需要20~30天完成流通,现在1天就可以完成零售环节的流通,社区团购的效率提升体现为转速的提升。线下门店的商品体感、人际温度、购物氛围和习惯塑造,是某个阶段的集体记忆,但并不代表永远会停留在这个状态。 写在最后 “什么时候,在中国,会有真正的产地直达消费者”? “上游标准化、下游数字化、中游智能化;至于什么时候公司化运行的公司能更有效率,总要等吃苦耐劳、起早贪黑夫妻老婆们都老了吧”。 “你说的我都同意。但你忘了一个重要的变量”; “是什么变量”? “新一代互联网人吃苦耐劳、起早贪黑的效率革命”。
据央视新闻,黑龙江牡丹江疫情防控发布会通报:12月10日,东宁海关报告1名监管区内喷淋消毒设备施工人员核酸检测阳性。东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迅速启动流调、隔离和消杀工作,目前,经专家会诊,该人员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今天已转至绥芬河市定点医院集中治疗。通过初步流调,近14日内,孔某某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宁市中心社区,按疫情防控有关规定,东宁防指研究决定,自12月11日零时起,拟将东宁市中心社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已启动重点区域全民核酸检测,今天已采样10430人,计划3天内必须完成全员核酸检测。
先说一下昨天的市场,有人认为创业板反弹了就认为是机会,其实不然周三放量下跌,周四缩量反弹并且反弹力度也不行,这种走势一般会在2-3个交易日产生定论,能再次上来就还有点机会,上不去就要小心诱多了。做股票尽量要选择做右侧交易,利润虽然少点同样风险也小,左侧交易赌博心态太严重。 板块方面昨天铁矿石创新高,钢铁板块反包周三调整,前几天,中钢协发言说,铁矿石期货可能有问题,当天铁矿石期货大跌,结果今天涨回去了,这说明确实可能有问题,有问题的炒作大概率最后会出现一地鸡毛的情况。 今天讲一下社区团购这个板块,昨天专门还和一位做社区团购的专业人士聊了聊,本来社区团购在2014年就开始慢慢有了,不过那是时候不是太流行,但是今年疫情加速了社区团购的快进。这家做社区团购的公司是今年2月份开始把公司APP切入到社区团购业务,半年的时间订单量从每天几百到现在几万的订单,菜品水果基本上都是快速清空不压货。 那一家社区团购每天的订单就有几万,意味着就有几万个家庭不再去别的地方买,首先受冲击最大的是外面的小商小贩,然后就是实体超市。最近社区团购股票大火,但永辉超市(601933)最近新低了,家家悦(603708),红旗连锁(002697),天虹这些年初受益疫情的公司,居然腰斩了。归根结底是受到新时代背景下的新模式冲击,时代要进步总会有一些跟不上步伐的公司或者行业被慢慢取缔。 昨天苏宁老板张近东和他的儿子张康阳,把苏宁控股集团全部股权质押给了淘宝,引发市场的种种猜测。苏宁这几年的自救,转型确实并不成功。财报数据令人担忧,总负债规模就突破3000亿,近一年需还债额1000亿,而公司账面只有248亿!股价更是不行,一直走低,排除股价被操纵等因素,股票的走势往往就说明了市场的选择。 康泰生物(300601)公告,公司持股23.58%股东YUAN LIPING计划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的6个月内,打算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7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2.48%)。此外12月8日,多名高管合计减持公司67.36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0.1%。 5月29日,杜伟民与YUAN LIPING(袁莉萍)解除婚姻关系并进行财产分割,杜伟民拟将其直接持有的1.61亿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23.99%)分割过户至袁莉萍名下,不知道当时是真离婚还是假离婚。如果是真离婚的话,卖出倒还好,但如果是假离婚,真减持的话,就要慎重一点了。 仁东控股(002647)连续12个跌停,虚拟盘大佬李跃宗被控制,或与仁东控股坐庄有关。另外朗博科技(603655)连续8个跌停,累计跌幅56.95%,今年说崩就崩的股票有点多,一不小心就摊上了,尤其是股价涨了一轮之后韭菜长的差不多了,镰刀就开始收割,这种股票说实话还真没办法提前躲,谁也不知道何时会崩,机构都有可能会踩雷更何况是普通散户呢。 风险不会消除,但可以转移,可以把股票做好分仓降低风险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