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商业配图:新基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百度又“牵手”一座城市,加快人工智能落地应用。12月4日,济南市工信局与百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百度将在济南落地“一基地两平台三中心”,双方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智慧交通等更广阔的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助推济南抢抓黄河战略机遇,加快AI新基建步伐。 2020年,“新基建”成为疫情后国内经济快速恢复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以人工智能、云计算、5G、物联网和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则成为“新基建”的关键技术支撑。其中,以百度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企业,正通过助力“新基建”提速,积极赋能产业智能化转型。 助力“新基建” 伴随着“新基建”政策的密集部署,全国各地正加快AI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此过程中,百度等国内科技巨头通过AI能力的持续输出,成为各地AI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基建”提速的强劲动力。 以百度为例,百度正在依托包括百度大脑、飞桨、智能云、芯片、数据中心等在内的新型AI技术基础设施,帮助各行各业搭建自己的AI能力平台。10月23日,百度与贵阳市达成战略合作,将承接贵阳经开区工业互联网项目建设,打造AI技术和工业互联网应用相融合的国家级AI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全面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助力贵阳打造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形成新经济增长点。 为全面助推AI新基建,百度更是宣布通过三个“5”的打造,也就是5万AI数据标注师、500万台百度智能云服务器、500万AI人才,继续加大在数据、算力、人才等AI新基建领域的投入,力争成为新基建最大的AI服务提供商。 其中,数据、算力、算法是驱动AI发展的三大核心动力,而数据更是算力和算法的基础。在此方面,继2018年9月建立百度山西数据标注基地,并发展为全国人员和产值规模最大的单体数据标注基地后,7月2日,百度宣布未来5年将在百度山西数据标注基地培养5万名AI数据标注师,提供更多AI就业岗位。 在算力方面,6月19日,百度宣布加大AI新基建底层算力投入,预计到2030年百度智能云服务器台数超过500万台。紧接着,9月2日,百度与佛山市顺德区政府签约,百度智能云计算中心集群将在顺德落户,服务器总装机规模超20万台,将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为华南地区新基建提供新动能。 同时,AI新基建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保障。百度表示,未来5年预计将培养500万AI人才。而在11月21日的2020重庆英才大会上,百度便与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筹建“AI人才产业基地”,推进产业智能化人才发展,释放“智慧重庆”人才活力,助力重庆智能经济提速。 赋能产业智能化转型 通过进一步加大数据、算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人才培养,吸引更多AI人才投入到新基建浪潮,以百度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企业正通过AI持续为各大产业赋能,助力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百度将自己定位为专注对外赋能的人工智能平台型公司,正加快让AI渗透到产业、社会以及生活中,提速智能经济的发展。作为百度大脑AI能力的输出窗口,目前,百度智能云已将领先的AI能力和行业解决方案赋能到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慧能源、智慧医疗、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等领域。 以智能交通为例,目前百度Apollo已与多个城市达成新基建合作,其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已在北京、长沙、保定等10余个城市落地实践。同时,今年以来,Apollo接连中标重庆、合肥、阳泉等地车路协同新基建项目,Apollo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也已在长沙全面开放试运营。 能源产业也是百度AI赋能产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产业。目前,百度智慧能源已覆盖电网、发电、新能源、清洁能源、石油、化工等场景,企业级AI中台、知识中台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头部客户落地应用,支撑20多个业务场景。6月15日,国家电网举行“数字新基建”重点建设任务发布会暨云签约仪式,面向社会各界发布“数字新基建”十大重点建设任务。百度与国家电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强强联合助力国家智慧能源系统建设走上发展快车道。 “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多次强调“智能制造”是下一阶段的重点发展目标。7月13日,百度与中国建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智慧物流、数字矿山、智慧工厂、工业无人驾驶、数据中心新基建、企业AI大脑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合作第一期已签署合同金额2700万元,整个战略合作价值将超过百亿元。双方响应“新基建”号召,共同加速中国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助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 专家指出,在以人工智能为重要驱动力量的新基建浪潮中,百度等科技公司正充分发挥企业优势技术“乘风破浪”,引领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升级,为智能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国家统计局即将公布10月主要宏观经济数据。机构预测,由于内需外需持续回暖,10月经济复苏进程延续。其中,“三驾马车”将呈现加快改善势头。国内消费快速恢复,出口将保持高速增长,制造业和基建投资也有望小幅改善。 供给端方面,华泰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员朱洵预计,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以上。他认为,工业生产端的积极因素主要体现在:外需延续回暖,海外生产受二次疫情限制,叠加圣诞季对我国出口的拉动,电子产品等可能维持较大出口量、消费品生产和出口有望呈现回升;基建增速有望进一步加快上行,部分工业原材料和工业机械有望从去库存切换到主动补库存;高技术产业生产端维持高增速。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工业生产持续向好,高炉开工率环比回落但仍高于去年同期,汽车半钢胎开工率、焦炉生产率维持高位,考虑到10月工作日同比减少,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可能略有回调,但生产总体向好的趋势不变。 需求端方面,机构认为,随着经济加快复苏,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逐步增强,预计社零持续向上改善。 “国内成功遏制了疫情,部分社交隔离措施得以解除,叠加汽车销量增长和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的开展,预计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有望从9月的3.3%进一步改善至4.8%。”野村国际(香港)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说。 “消费方面保持强劲复苏。”李超说,随着国内疫情的平息,10月受制于“社交距离”的可选消费品和线下消费加快复苏,影院、线下培训等消费性服务业提升复工复产水平,带动文体娱乐等相关产业链修复。同时,消费政策继续发力助力商品、服务消费回暖。 投资方面,申万宏源宏观高级分析师秦泰表示,基建投资高峰再现、地产平稳高增,加之制造业稳健正常,预计10月固定投资单月同比增长9.0%,较9月小幅上行并接近8月的年内峰值。 朱洵指出,从预算情况来看,下半年基建投资扩张有较为充足的财政资金支持,多地新推出重大项目投资方案,预计资金投放到项目上的速度有望加快,带动基建投资上行。部分工业原材料如水泥、玻璃等的价格,10月环比回升,同样说明基建投资后劲仍然较足。(班娟娟)
新华社上海10月26日电(记者张千千、桑彤)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25日表示,要统筹布局新基建金融工作。金融业既要高质量推进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也要强化对新基建的金融支持,为全面做好新基建工作贡献力量。 范一飞在于上海召开的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在“练内功”方面,要积极建设设施先进、信息广聚、服务高效的金融数据中心,加快优化金融业灾备布局体系,稳妥推动传统技术架构向开放型、分布式方向转型升级,为金融服务筑牢“数字底座”。 范一飞表示,在“助产业”方面,要围绕新基建资金需求优化信贷模式,通过债权股权、供应链金融、“融智+融资”等方式丰富资本市场工具,延伸服务新基建的业务链条,有效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新基建。 “面向未来,要加快健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抓住数据这一战略性资源,科学合理加以运用。”范一飞表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支持,还要推动数字金融扎根实体经济,全面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步伐,大力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内循环下当前中国经济修复的驱动力正在发生转换,基建和地产的作用相对减弱,消费将接棒重回第一驱动力轨道,中国经济正由供给端拉动的结构性复苏向供需联动的全面回暖方向迈进,四季度GDP增速有望达到6%以上,全年GDP增速或位于2%-2.5%之间。 二季度新冠疫情得到控制以来,中国经济在逆周期调控和密集纾困政策的加持之下持续修复,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已由负转正、GDP累计同比增0.7%,总体恢复形势相对乐观。但三季度的情况似乎不能令市场满意,当季4.9%的GDP增速低于机构此前预期的5%以上。 不及预期的背后,是近期经济修复的驱动力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三季度数据来看,尽管工业生产和出口均保持较高增速、消费也出现明显回升,但基建、地产投资作为传统刺激路径下的主要驱动因素,支撑作用正在减弱。从三驾马车的量化表现来看,投资对GDP的强力拉动仅在二季度得到体现、三季度已回落至疫前正常水平,消费则在迅速回升,四季度经济修复将从前期的投资驱动重回消费驱动。 一、基建疲软是三季度增长不及预期的重要原因 发债放量之下基建表现疲软,是导致经济增速不及预期的主要因素。今年专项债新增额度较往年大幅增加、发行进度明显提速,加之传统经济刺激手段来看基建往往发挥较大作用,在二季度之时有不少市场机构预期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将会明显抬升。但实际上自5月以来,基建投资当月同比增速就在持续下降、9月已降至4.8%。基建投资在二季度发挥了经济稳定器作用之后,迅速回归正常、并未如08年那样发挥加速器的作用。 从原因来看,一是专项债资金投放进度可能偏慢、使用效率不足。1-9月全国专项债净发行额度约为3.31万亿,大幅高于1-9月全国政府性基金账户累计赤字的2.3万亿;考虑到专项债资金实际上主要用于弥补政府性基金赤字(还有部分用于置换存量债务),上述差额或说明部分专项债资金在募集后尚未形成实际项目支用(无法体现在政府性基金收支中)。此外,优质项目不足不仅导致投放进度偏慢,还使得专项债用于项目资本金的比例远低于25%上限;数据显示,1-8月专项债用作资本金的项目共631个,涉及项目资本金共1974亿元,占同期专项债总规模仅为8.58%。 二是棚改专项债恢复发行,专项债资金用于基建占比下降。7月以来,监管允许地方有条件恢复发行棚改专项债;截至10月23日,7-10月各地已合计发行棚改专项债超过3800亿元,占全部专项债发行金额的11.3%,9月、10月当月棚改专项债发行占比均高于30%;受此影响,专项债资金投向为基建的累计占比已从6月的76.3%下降至70%以下。 三是预算内基建类支出受到减税、民生类支出的挤占。从政策效率和导向来看,今年新增财政赤字及直达资金主要用于弥补减税缺口和民生目的,基建不如减税和纾困也符合我们近年来的一贯判断。1-9月一般公共财政预算中基建类支出同比下降12.2%,跌幅显著高于一般公共财政支出的1.9%;从支出分项来看,社保就业、医疗卫生等民生类支出增速明显较高。10月21日国常会披露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万亿元,截至9月底已有1.57万亿元直达资金下达到市县使用单位,用于补充地方财力、保证减税降费到位、支撑保居民就业、保市场主体、保基本民生。 上述情况下,考虑到地方已开始为明年储备项目、专项债发行已至尾声,四季度基建投资大概率按目前态势平稳增长、难有明显抬升。 二、融资收紧打压拿地和销售,地产投资高增或已见顶 今年2月的低点之后,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迅速恢复、并于6月回正;9月房地产投资当月同比升至12%,在所有投资分项中表现最好,对经济恢复起到较大支撑作用。 但与此同时,部分实体贷款违规流向房地产领域、部分热点城市房价上涨较快的问题仍然存在。疫情爆发后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显著加大,但一些贷款违规变换资金用途,以多种形式直接或间接(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等)投向房地产领域;违规信贷作为首付进一步撬动按揭,6-9月全国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均在6000亿左右,深圳、宁波等热点城市房价上涨迅速。上述情况下,前期深圳已暴露出贷款投向问题,央行深圳中心支行向辖区各商业银行下发通知紧急自查房抵经营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情况。 为遏制乱象、减少房地产挤占实体金融资源,近期监管主要从两个方面对房地产融资进行收紧。一方面,通过“三道红线”控制房企有息负债规模,8月20日住建部、央行召开重点房企座谈会,形成重点房企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即“三道红线管理规则”);另一方面,通过窗口指导收紧房贷额度,多家媒体报道监管部门已要求大型银行控制房贷规模、新增涉房贷款占比需降至30%以下,导致不少银行按揭贷款额度紧张、前期火爆的房地产经营贷贷款条件也被调高。 对房企而言,融资收紧导致其资金面紧张,应对策略转向减少拿地、加速推盘。当月同比数据显示,全国土地购置面积增速自6月高位之后一直在下降,8月、9月已均为负增长;新开工面积走势也一样,9月增速仅为-2%,暗示房地产投资即将回落。加速推盘的结果是,5月以来房市销售火爆,商品房销售面积持续保持高增,尤其是一线城市。 近期销售有所回落。数据显示,近年房企开发贷、境内外发债、非标等融资渠道持续收窄,现金流更多依赖预付、按揭等销售回款,已处于紧平衡状态;2016年后销售回款占房企资金来源持续保持在50%以上。但近期房贷收紧之下,10月的销售情况已有回落,截至10月18日,30城商品房成交数据显示,一线、三线城市销售面积当月同比均有明显回落,二线城市则延续负增长。 目前而言,收紧融资的监管政策即将对房企拿地和销售形成双重打压之势,尽管热点城市和刚性需求仍将对销售提供支撑,但短期内地产投资增速或已至高点、四季度可能缓慢下行。 三、中国经济修复将重回消费驱动 从宏观环境来看,三季度疫情近乎完全消退,为消费明显回暖(尤其是服务业)创造了条件。“三驾马车”中消费对GDP当季同比的拉动抬升显著、达到1.71%。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的实际累计增速已经回正(0.6%),收入端的修复将为居民消费提供支撑,四季度中国经济大概率重回消费驱动。 三季度社零加速修复,可选必选齐增长。9月社零当月同比3.3%;食品烟酒、服装、家具、石油制品等零售有不同程度改善;汽车、化妆品、金银珠宝同比维持高增;仅通讯器材在上月反弹后出现回落;此外,餐饮收入稳步修复,降幅收窄至2.9%,预计下月将重回正区间。值得关注的是,9月限额以下社零增速反弹至1.2%,年内首次正增长,中小零售企业经营出现回暖信号;线下社零当月同比也接近回正,社零增长不再只依赖网上销售的拉动。 进口高增是当前居民消费快速复苏的另一个证据。9月进口同比增13.2%,远超预期和前期水平。除芯片备货的一次性因素带动外,其他主要品类亦多有正面拉动;农产品(+23%)、化妆品(+40.1%)、汽车(+32.8%)、计算机(40.2%)等消费相关品类,均取得较为明显的增长。 综上所述,内循环下当前中国经济修复的驱动力正在发生转换,基建和地产的作用相对减弱,消费将接棒重回第一驱动力轨道,中国经济正由供给端拉动的结构性复苏向供需联动的全面回暖方向迈进,四季度GDP增速有望达到6%以上,全年GDP增速或位于2%-2.5%之间。
2020年10月10日,由北京市工商联主办的2020北京民营企业百强发布会隆重举行。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神州控股)荣膺“2020北京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百强”第4位,与百度、美团点评、京东等并列前五。此外,神州控股还跻身2020北京民营企业百强第26位。 据悉,此次评选北京市参与申报民营企业达2548家。其中,科技创新百强评选将守法诚信、社会形象、人均税收、人均产出、研发投入强度、知识产权所有权作为基本条件;将企业获得的国家级科技奖项、承担国家级重大专项作为辅助指标,给予一定系数加乘;将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研发经费、研发投入强度、研发人员数量等方面作为核心指标。 分析人士认为,神州控股连续入围百强榜单且名列前茅,彰显了各界对其长期注重自主创新技术研发的充分认可,以及对其实力的巨大肯定。 作为一家自成立起便以“数字中国”为使命的科技公司,神州控股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努力在技术变革中不断寻找自主创新的突破口,持续以自主创新核心技术赋能城市智慧化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 当前,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服务于数字经济的“新基建”计划,目前已有多个省份公布规模达数万亿元的“新基建”预算,而智慧城市和大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推进“新基建”必不可少的部分。如何将众多的城市大数据实时有效地整合,转化成为可以服务市民、政府和产业的应用,是“新基建”建设中面对的主要难题。 作为自主研发、全球独有的大数据旗舰产品,“燕云DaaS”可在无需更新原有系统的情况下,以最低成本方式将不同年代、缺乏原厂支持的系统和数据通过产生API链接进行整合,实时更新,成为“新基建”中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利器。此前,拥有该技术的神州控股智慧城市业务公司已获得7亿元人民币B轮战略融资,估值近百亿元。目前,燕云DaaS已经助力神州控股“城市CTO深耕模式”在多个省市落地上亿级项目,助力当地“新基建”加速发展。 据了解,目前神州控股已在智慧城市、智慧产业链、金融科技、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农业、智能运维、量子通信等核心领域完成相关布局。
近期,市场的投资风格正逐步切换,估值有较大释放潜力的交通、物流运输以及大基建(包括了建筑建材、高端装备)等行业板块行情也开始回温,给当前的慢牛行情往纵深方向平稳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也给A股创业板和科创板的注册制推行落地带来了支撑。 需求的转旺或会带动相关行业走进景气阶段,在此大背景之下,与基建以及物流运输行业密切相关的中集车辆,其下半年的半挂车和专用车上装经营业绩有望持续受益。 重卡销量与水泥价格等关键性指标跳升,专用车上装将受益于今年基建加速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宏观数据显示,8月新增信贷社融数据表现依然不俗,同时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重新提速,继5月后发行额再次突破1万亿元,在此背景下PPI同比数据回升趋势持续得到巩固。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在疫情和洪涝灾害影响下,很多建设项目被延缓了工期,当前各地项目正集中开工加速推进,有效支撑了基建投资保持高位,累计同比增长2.0%,前值1.2%,增速环比也进一步提升,8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较上月也有所回升。整体上看,宏观数据的站稳和回升,为其在下半年剩余时间实现提速奠定了不错的基础。 (数据来源:wind)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钢材成交、水泥价格等高频指标来看,下半年的投资需求加速释放,国家出台了多个专项债的政策,重点工程会陆续启动,对基建形成加速利好,对水泥的需求形成了强有力的一个支撑,加上进入行业旺季,水泥价格近期持续坚挺。重卡市场表现依旧强劲,8月销量同比上升了48.3%。下半年基建行业有望较上半年表现提升,将拉动产业链上下游头部企业的产品需求。 中集车辆在其中期报告重点论述了大力经营的智能环保型城市渣土车和轻量化耐用性水泥搅拌车实现较快增长的可行性。 留意到,中集车辆的轻量化耐用性水泥搅拌车上装销量已连续多年排名中国第一,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因而有机会较大程度上成为受益者。在基建投资、综合治超、环保升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中集车辆专用车上装业务销售收入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分别为218,339.86万元、358,179.96万元和372,903.28万元,收入持续增长,年复合增速高达34%。 除此之外,市场关注度高的新基建冷链物流基础建设项目,也是中集车辆业务增长的闪光点,中集车辆作为业内颇具竞争力的冷藏厢式车厢体生产商,将持续受益。 (图片备注:中集车辆生产销售专注于冷链运输的冷藏半挂车) 专项整治行动将推动物流运输行业合规化发展,利好半挂车业务 另外,现代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半挂车目前已发展成为专业性较强的物流交通运输工具,并逐步成为国内运输市场的“主力军”。随着第二代半挂车新国标GB1589-2016与GB7258-2017在2020年进入全面生效,中国半挂车行业迎来了历史性机遇。 国务院安委会《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部署和《道路运输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开展货车非法改装专项整治工作,预防和遏制货车非法改装行为。中国全面推行第二代半挂车的更迭与中国半挂车高质量发展的趋势,自2020年开始,已非常明确。较过去在环保治理、“治超治限”、老旧车淘汰方面带来需求,下半年也出现了一个新的变量——新增需求也或将大超预期。 这一局面或将大力地推动更换需求的集中释放,行业数据显示,该行动将带动行业30%左右的替换需求。作为行业龙头的中集车辆,半挂车销量有望在下半年打开全新的空间。 中集车辆在基建与物流运输加速发展上,增长逻辑明确。 总结来说,中集车辆的经营业绩或将实现增长,以一个健康稳健且成长性兼备的姿态,顺利登陆A股创业板。一场估值和业绩互为驱动的行情或已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