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四川省政府近日印发《关于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了四川省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总体要求、实施路径和具体任务。 《实施意见》包括积极促进上市公司健康发展、深入实施上市行动计划、持续优化综合服务供给、分类解决上市公司重点难点问题、着力确保上市公司退出平稳有序、形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工作合力等六方面共17项重点举措,旨在提高上市公司运作规范性,切实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四川省共有A股上市公司136家,总市值超过3万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四川省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超过5500亿元,同比增长6.89%;净利润超过600亿元,同比增长10.40%,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四川省上市公司实现股权再融资209亿元,开展并购重组交易总额达到106亿元。 记者注意到,上市公司已成为四川省经济的“基本盘”。从2020年前三季度来看,136家上市公司占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虽然不足1%,但利润总额(扣除金融业)相当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三成。 “虽然辖区上市公司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四川证监局相关人士表示,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占比不高、少数公司大股东盲目加杠杆、实际控制人和董监高规则意识淡薄,甚至出现了财务造假、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逾越底线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夯实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进一步来看,《实施意见》结合四川实际,从做大增量、做优存量两方面明确了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工作路径。一方面,做大增量,扎实开展上市培育。深入实施上市行动计划,做实四川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另一方面,做优存量,发挥上市公司产业引领作用。支持上市公司通过资产重组、收购和分拆上市等方式,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开展资源整合。支持上市公司稳妥有序开展境外并购,打造行业龙头企业。鼓励上市公司用好债券、资产支持证券、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直接融资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实施意见》中提到“建立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处置机制”。据了解,目前四川省仍有近10家上市公司大股东质押比例超过80%,还需做好持续防控工作。对此,《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建立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处置机制,支持银行、证券、保险、私募股权基金等机构参与风险化解。 此外,关于资金占用、违规担保问题,《实施意见》提出对已形成的资金占用、违规担保问题,将会同各方提高督促力度,督促相关责任方限期清偿或化解。对超期未整改或新发生的资金占用、违规担保问题,将严肃处置、严厉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绝不姑息。对违规担保合同事项认定问题,将支持司法机关依法依规认定,上市公司不承担担保责任。
2021年1月11日,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希望”)公告披露《2021年度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宣布将对董事兼总裁、高管、业务骨干等在内的161人进行股权激励,计划授予股票数量为3135.44万股,授予价格为14.63元/股,同时,该股权激励计划还涉及了上市公司2021年至2023年生猪业务、饲料外销量增长的业绩考核目标。新希望此次推出的股权激励方案被认为将有利于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增强核心管理团队对实现公司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 作为国内最大的农牧食品一体化企业和四川上市公司代表企业,新希望在过去的2020年实现了良好发展。公司曾在2020年12月下旬召开的分析师会议上介绍,新希望2020年的营收、利润都将创公司成立以来的历史新高,合并营收预计首次历史性超过千亿。从外界颇为关注的生猪养殖业务来看,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公司累计销售生猪829万头,同比增长134%,实现生猪销售收入250亿元,同比增长193%。这不仅为公司与股东带来了利润与市值的快速增长,也积极响应了国家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给的政策号召。 在经营业务和业绩实现提升的同时,新希望也重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在公司看来,过去的2020年是资本市场的法治建设年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推进年,随着新修订的《证券法》落地、普及,同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以下称“《意见》”)发布,明确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总体要求,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月11日,四川省政府发布了《关于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21〕2号),提出要深入实施“五千五百”上市行动计划,提升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跃度,强化政策支持,优化营商环境,分类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显著提高上市公司运作规范性,切实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提供有效支撑,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公司深入学习并贯彻《意见》精神,加强新《证券法》及配套法规培训。为卓越提升公司质量,我们主要做了5方面的工作。”新希望方面向记者介绍:“为卓越提升公司质量,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增强守法意识;二是督促大股东、董监高勤勉尽责,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坚持信披与治理并行,实施自律监管和内控评估;四是三全模式快速发展,助力生猪稳产保供;五是保护投资者权益,包括维护投资者知情权、强化中小投资者参与权、保障投资者收益权。” 新希望认为,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离不开监管机构的关心与支持,企业应当对接产业资源,促进上市公司并购发展;对接金融资源,促进上市公司健康融资;对接政府资源,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行。“提升公司治理质量,保护投资者权益永远在路上,公司会学深悟透《意见》精神,继续贯彻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落实投资者保护工作的相关要求,全力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助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乘改革政策东风,扬质量发展之帆。”公司表示道。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通知,要求做好上市公司2020年年报审计工作,重点关注文化教育、房地产、业绩异常波动等风险较高的行业和业务领域。
新年伊始,ST亚星迎来“双响炮”。随着潍坊市城投集团接受表决权委托,潍坊市国资委正式入主ST亚星。潍坊市城投集团透露,将通过整合相关产业资源推动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转型升级,助力上市公司改善经营能力,实现高质量健康发展。与之相伴,ST亚星启动重大资产重组,公司拟现金收购山东景芝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景芝酒业”)白酒业务的控制权。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将增添一味“酒香”。 公告显示,1月8日,ST亚星股东潍坊市城投集团与亚星集团签署《表决权委托协议》,亚星集团将其合计持有上市公司2693.27万股普通股(占总股本的8.53%)表决权委托给潍坊市城投集团。潍坊市城投集团通过直接持股和表决权委托关系,合计控制上市公司6693.27万股普通股(占总股本的21.20%)表决权,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潍坊市城投集团,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潍坊市国资委。 据了解,潍坊市城投集团作为潍坊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与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主体,在潍坊市城市和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从事潍坊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与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收入来源主要为自有土地出让、资产有偿使用、水利建设、园林绿化和汽车零配件类等业务,业务结构较为多元化。 目前,潍坊市城投集团还持有美晨生态21.46%股权。潍坊市国资委则持有潍柴重机、高斯贝尔、山东海化三家上市公司股权,持股比例分别为20.46%、6.47%、40.34%。 ST亚星主要从事氯化聚乙烯(CPE)、离子膜烧碱、水合肼、ADC发泡剂等化学产品的生产销售。由于公司现有业务盈利能力较差,为维护上市公司全体股东利益,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潍坊市城投集团计划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后,通过整合相关产业资源推动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转型升级,助力上市公司改善经营能力,实现高质量健康发展。 好事成双。就在迎来国资新主的同时,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也进一步明朗。1月9日,ST亚星与景芝酒业签署《合作意向协议》,拟以现金收购景芝酒业白酒业务的控制权。 据了解,景芝酒业主要从事白酒的生产、销售业务,拥有以“一品景芝”为代表的芝香型酒系列,以“景阳春”为代表的浓香型酒系列,以“景芝白乾”为代表的传统清香酒系列,以“年份景芝”为代表的年份酒系列四大系列品牌。交易完成后,ST亚星主营业务将增加白酒的生产销售,未来上市公司将随着酒类业务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潍坊市城投集团表示,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后,拟继续推动该重组事项。
截至1月10日晚,753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0年业绩预告,近五成预喜。已披露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相关上市公司预喜率居前。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春季行情展开,业绩优良的公司有望给投资者带来较好回报。 白马股业绩亮眼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按照Wind行业分类,上述已披露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相关上市公司预喜率居前。 此外,业绩增幅较大的上市公司,基本被医药、食品、新能源汽车等大类可选消费板块的白马股包揽。 海通证券策略研究报告指出,展望2021年,行业配置的第一梯队是科技题材。当前正处于5G引领的新一轮科技周期中,前期以硬件为主,中后期将带动软件革新需求。依照从硬件、软件、内容到应用场景的规律,计算机(云计算、人工智能)、传媒(游戏等)、新能源产业链等产业发展空间更大。此外,大众消费有望崛起。预计乳制品、餐饮、超市等大众消费需求将大增。此外,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和健康意识的提升,预计专科医院、高端医疗器械、医疗美容、养生保健等医疗服务领域需求也有望增加。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当前,A股春季攻势愈演愈烈。业绩优良的公司将给投资者带来比较理想的回报。消费白马股、新能源龙头以及顺周期板块个股依然是关注的重点。 保持较高盈利性 数据显示,753家上市公司中,369家预喜,预喜率达到49%。其中,略增108家、扭亏81家、续盈16家、预增164家,考虑到疫情因素影响,已披露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整体保持了较高盈利性。 预计净利润额方面,246家上市公司预计2020年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上限超过1亿元,34家预计超过10亿元。五粮液、万华化学、立讯精密、迈瑞医疗、比亚迪、分众传媒、山西汾酒、长春高新等8家上市公司预计2020年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上限超过30亿元。 五粮液以预计199亿元的归母净利润上限,暂列A股“盈利王”。公司预计2020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9亿元,同比增长14%左右。 预计净利润增长幅度方面,上述753家上市公司中,有287家公司预计2020年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幅度超过10%,占比达到38.11%;156家公司预计超过100%,占比达到20.72%;28家预计超过300%;12家预计超过500%;天赐材料、达安基因、东方生物、海欣食品、星网宇达、好想你等6家上市公司预计2020年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幅度超过1000%。 天赐材料以预计超过40倍的归母净利润增幅上限,暂列A股“预增王”。公司预计2020年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亿元至7.5亿元,同比增长3882.84%至4495.59%。其中,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事业部卡波姆等高毛利产品销量及销售额占比上升,产品结构优化,毛利率提升明显;锂离子电池材料电解液市场需求增长,销量较去年同期明显上升,产品原材料自产率提高,毛利率实现提升。
2021年1月8日,社会价值投资联盟(以下简称“社投盟”)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共同发布了《可持续发展蓝皮书:A股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价值评估报告——发现中国“义利99”》。 据了解,这是社投盟第二次发布该蓝皮书,也是连续第4年发布“义利99”评估报告。自2017年起,社投盟联合全球91家机构379位专业志愿者对A股上市公司进行可持续发展价值的量化评估,“义利99”即在沪深300成分股当中评分居前的99家上市公司。 蓝皮书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头部公司差距不断缩小;“义利99”上市公司具有盈利能力强、分红水平高、估值水平低的特点,跻身2020年度“义利99”排行榜前三强的是中国建筑、中国石化和海康威视。 社投盟常务主席马蔚华表示,通过这几年的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增强,特别重视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贡献,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方面有三个新表现:第一,越来越多的公司披露非财务信息;第二,沪深300公司和“义利99”公司的发展质量持续提高;第三,新商业文明正在形成,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投资可持续发展的产品。 社投盟主席、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表示,如果上市公司以创新方式去促成“义利转化”,以核心能力去破解社会和环境问题,并借此拓宽市场、扩大客群、升级产品、优化结构,效率和公平就可兼顾。 社投盟秘书长白虹表示,本次蓝皮书中新增了上市公司抗疫表现和扶贫实践的专题报告,详细分析了沪深300公司在抗疫、扶贫这两大事件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做出的突出贡献。 在抗疫方面,沪深300公司在应急管理上表现突出。其中有261家成立了疫情应对领导小组,192家制定了应急预案并予以落实,体现了大部分公司具有系统性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236家公司进行了疫情未来风险评估,表明沪深300公司的风险意识普遍较强;297家公司公开披露了在疫情期间保障经营或复工复产的信息,充分响应了国务院对于公司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的号召。 在扶贫方面,近九成公司披露了精准扶贫信息,超七成公司制定了精准扶贫规划,2019年精准扶贫总投入超136亿元,新希望、中国建筑和中环股份三家公司分别以26.00亿元、11.76亿元和11.01亿元的扶贫资金投入位居前三。沪深300中公用事业、金融和能源行业的公司,扶贫参与率达到了100%。 蓝皮书同时指出,大部分公司都没有关注到疫情期间潜在的环境风险,如临时生产线的环境评估、废弃口罩的处理等,环保意识和管理措施尚需加强。
(原标题:【机会挖掘】甲醇市场价格持续上行 关注相关上市公司(附股)) 据生意社监测数据显示,近期国内甲醇市场行情持续上行,部分生产企业调高出厂报价,调价幅度在50-80元/吨左右。截止12月21日,山东地区甲醇生产者均价为2290元/吨,价格环比上涨8.15%,同比上涨9.57%。 宝城期货指出,受益于煤炭价格显著上涨,煤制甲醇成本上移。同时,主产区至消费地的运费持续攀升,以及海外供应紧张、港口累库压力减轻等多方面因素提振,目前成本支撑优势凸显,供需结构表现乐观,甲醇保持上扬姿态。相关上市公司中,华谊集团:全国22家甲醇产能百万吨以上企业之一,华东地区最大的甲醇生产商之一,目前拥有甲醇产能合计161万吨每年。宝丰能源:采用了煤气化+焦炉气制甲醇工艺成本优势明显,二期制220万吨每年甲醇装置已投产。新奥股份:甲醇业务由控股子公司新能能源开展,两项甲醇装置19年合计产量达到149.7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