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宁波1月27日讯(记者 郁进东)“为让员工安心在宁波过年,我们会发给每人一个暖心大红包,还有弹性休假、免费加餐等福利。”位于浙江宁波江北区的爱柯迪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杨飞说,“在各项措施的激励下,目前企业外地员工中有85%左右打算留下来,接下来还将一对一做工作,帮助解决个人实际困难,争取留工率突破90%。” 据了解,像爱柯迪一样,江北区还有许多企业“因企制宜”,推出各种暖心举措留员工在宁波过年。江北区针对大中小型企业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辖区内42家规模以上企业中,外省员工留甬过节人数占该企业外省员工数的比例提高了17.75个百分点,留岗率达52.25%。总体上看,在政府倡议指导和企业积极鼓励下,外省员工留甬过节率明显提高,助企留工稳岗举措成效显著。 据江北区人社局局长叶欣海介绍,目前,该区出台了《江北区关于支持企业留工优工稳增促投的若干意见》,涉及近10个相关部门,面向全区企业、重点项目工人、企业员工等领域和人群,发放一次性奖励、消费券、旅游券,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慰问活动,让大家感受到宁波这个“第二故乡”的温暖。针对企业的留工优工保障生产举措,江北区还将配套提供总计1000万元的奖励。江北区委主要负责人说:“针对企业的补贴,一方面是奖励企业留工优工举措;另一方面积极支持企业加大生产,抢抓先机扩生产,争取实现第一季度‘开门红’。”
2020年工业利润实现增长 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解读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产业循环逐步畅通,市场需求持续改善,工业企业利润稳步提升。 一、工业企业效益持续改善 企业利润逐季回升,单月连续7个月较快增长。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0.8%。生产和销售稳定恢复,为利润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4516.1亿元,比上年增长4.1%。分季度看,今年利润呈现“由负转正、逐季加快”的走势。受疫情严重冲击影响,一季度利润同比大幅下降36.7%,随着“六稳”“六保”任务不断落实落细,企业复工复产水平稳步提升,二季度利润增长4.8%,增速实现由负转正,三季度增速回升至15.9%,四季度进一步加速至20.8%。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0.1%,增速比11月加快4.6个百分点,继5月份实现月度增速由负转正后,连续7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利润增长面超过六成,制造业拉动作用明显。分行业看,2020年,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利润比上年增长,比前三季度增加5个,其中15个行业利润增速达到两位数,利润增长的行业面为63.4%。分门类看,2020年,制造业利润比上年增长7.6%,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6.5个百分点,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3.5个百分点,拉动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6.4个百分点;采矿业利润下降31.5%,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5.7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增长4.9%,增速加快2.3个百分点。 单位成本连续下降,盈利能力有所增强。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持续发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全年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超2.5万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经营压力。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3.89元,比上年下降0.11元,比前三季度下降0.35元。其中,四季度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同比下降0.52元,比三季度下降0.65元,连续两个季度同比、环比均下降。企业盈利能力明显提升。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08%,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月度营业收入利润率自5月份以来连续8个月同比提高。 企业亏损面逐季缩小,亏损程度不断减轻。2020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17.3%,比3月末的34.8%大幅下降17.5个百分点,比6月末、9月末分别下降8.7和4.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虽比上年增长2.8%,但增亏幅度比前三季度减少15.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亏损额呈现“由升转降、降幅扩大”的走势。一、二季度亏损企业亏损额分别增长42.9%和13.1%,三季度转为下降21.4%,四季度亏损额进一步下降33.0%。 二、主要工业板块利润均实现正增长 装备制造业利润率先恢复且增长稳健。受益于环保标准切换、基建项目推进和宅经济带动,装备制造业盈利率先恢复,二季度利润增长实现由负转正,三、四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2020年,装备制造业利润比上年增长10.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7个百分点,对制造业整体带动作用明显。其中,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子等行业增长较快,全年利润分别增长13.0%、24.4%和17.2%;汽车和电气机械行业利润延续稳定增长,与前三季度相比向好态势进一步增强。 高技术制造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2020年,高技术制造业利润比上年增长16.4%,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3.5个百分点,是利润增长最快的工业行业板块,自二季度增速转正以来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年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利润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17.8%,比2019年提高1.9个百分点,有力推动了工业利润结构的不断优化。 原材料制造业累计利润增长实现由负转正。随着上下游产业链逐步畅通,在国内市场需求回暖以及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升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在年初大幅下滑后快速修复、逐季改善。特别是下半年以来,原材料制造业利润连续两个季度较快增长,对全年利润增速转正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原材料制造业利润比上年增长4.5%,1—11月份为下降1.7%,全年利润增长实现由负转正。其中,石油加工和钢铁行业累计利润降幅明显收窄,全年分别下降26.5%和7.5%,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39.7和11.2个百分点;化工行业累计利润增长20.9%,前三季度为下降17.7%;有色行业利润增长20.3%,增速进一步加快。 消费品制造业利润恢复不断巩固。2020年,消费品制造业利润比上年增长5.1%,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造纸和医药等疫情相关行业利润分别增长21.2%和12.8%,增速比前三季度分别加快7.9和4.6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酒饮料茶、纺织等必需消费品行业利润延续稳定增长,增速在5%—10%之间;服装、皮革、化纤、文娱用品、家具制造等非必需消费品行业利润降幅较前三季度进一步收窄。 三、各类市场主体利润改善 随着大规模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等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措施持续显效,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各种所有制工业企业利润全面提升。国有控股企业利润降幅明显收窄。2020年,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利润比上年下降2.9%,但降幅较前三季度大幅收窄11.4个百分点,其中三、四两个季度均保持两位数增长。私营企业利润增长由降转升。私营企业全年利润比上年增长3.1%,前三季度为下降0.5%。外资企业利润增长加快。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增长7.0%,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4.4个百分点,自二季度增速转正以来连续三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 2020年,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持续稳定恢复,企业盈利实现了快速企稳、持续向好。同时也要看到,工业企业仍面临着应收账款较快增长、库存增加和现金流压力较大等问题。2021年,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畅通经济循环,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把握好政策时度效,不断巩固工业经济稳定恢复态势,实现“十四五”发展良好开局。
四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8.0%,比上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比三季度上升1.3个百分点。2020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5%,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 分三大门类看,四季度,采矿业产能利用率为75.0%,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8.4 %,比上年同期上升0.4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能利用率为74.3%,比上年同期上升0.7个百分点。 分主要行业看,四季度,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2.6%,食品制造业为74.3%,纺织业为74.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为77.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71.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为82.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为81.2%,通用设备制造业为80.8%,专用设备制造业为79.8%,汽车制造业为80.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为82.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80.8%。 2020年四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 行业 四季度 全年 产能利用率(%) 比上年同期增减(百分点) 产能利用率(%) 比上年增减(百分点) 工业 78.0 0.5 74.5 -2.1 其中:采矿业 75.0 -0.1 72.2 -2.2 制造业 78.4 0.4 74.9 -2.2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74.3 0.7 71.5 -0.6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72.6 1.1 69.8 -0.8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90.8 -0.9 90.1 -1.1 食品制造业 74.3 1.6 70.4 -2.5 纺织业 74.7 -4.9 73.1 -5.3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77.2 1.2 74.5 -0.7 医药制造业 78.5 2.1 75.0 -1.6 化学纤维制造业 84.5 0.8 80.5 -2.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71.1 -0.1 68.0 -2.3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82.0 1.8 78.8 -1.2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81.2 1.7 78.5 -1.3 通用设备制造业 80.8 1.3 77.3 -1.3 专用设备制造业 79.8 -0.3 77.0 -1.8 汽车制造业 80.5 2.0 73.5 -3.8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82.0 3.0 78.1 -1.3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80.8 -1.8 77.7 -2.9 附注 1、指标解释 产能利用率:是指实际产出与生产能力(均以价值量计量)的比率。 企业的实际产出是指企业报告期内的工业总产值;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指报告期内,在劳动力、原材料、燃料、运输等保证供给的情况下,生产设备(机械)保持正常运行,企业可实现的、并能长期维持的产品产出。 2、调查方法及范围 大中型企业全面调查,小微企业抽样调查,调查共涉及工业企业9万家左右。 小微企业按抽样方法推算总体,与大中型企业调查数据合成,计算出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 本调查按季进行,数据未经季节调整。 3、行业分类标准 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7),具体请参见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hyflbz/。
2020年1—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8907亿元,比上年增长2.9%,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89264亿元,增长1.0%,增速提高0.8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2.3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3302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增速比1—11月份提高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149154亿元,增长0.1%,1—11月份为下降0.7%;第三产业投资356451亿元,增长3.6%,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0.1%,1—11月份为下降0.8%。其中,采矿业投资下降14.1%,降幅扩大4.9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下降2.2%,降幅收窄1.3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7.6%,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比上年增长0.9%,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下降2.2%,1—11月份为增长2.0%;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8%,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4.5%,增速提高1.4个百分点;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1.4%,降幅收窄0.4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比上年增长3.8%,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增长0.7%,1—11月份为下降0.7%;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投资分别增长4.4%和4.3%,增速均提高0.2个百分点。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8%,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5个百分点;港澳台商企业投资增长4.2%,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外商企业投资增长10.6%,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 2020年1—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主要数据 指 标 比上年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2.9 其中:国有控股 5.3 其中:民间投资 1.0 按构成分 建筑安装工程 3.9 设备工器具购置 -7.1 其他费用 6.7 分产业 第一产业 19.5 第二产业 0.1 第三产业 3.6 分行业 农林牧渔业 19.1 采矿业 -14.1 制造业 -2.2 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 -0.4 食品制造业 -1.8 纺织业 -6.9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2 医药制造业 28.4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0.4 金属制品业 -8.2 通用设备制造业 -6.6 专用设备制造业 -2.3 汽车制造业 -12.4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5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7.6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2.5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7.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4 其中:铁路运输业 -2.2 道路运输业 1.8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0.2 其中:水利管理业 4.5 公共设施管理业 -1.4 教育 12.3 卫生和社会工作 26.8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0 分注册类型 其中:内资企业 2.8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4.2 外商投资企业 10.6 注:此表中速度均为未扣除价格因素的名义增速。 附注 1.指标解释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 国有控股: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国有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企业全部实收资本(股本)的比例大于50%的国有绝对控股。 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国有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比例虽未大于50%,但相对大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所占比例的国有相对控股;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分,但根据协议规定拥有企业实际控制权的国有协议控股。 投资双方各占50%,且未明确由谁绝对控股的企业,若其中一方为国有经济成分的,一律按国有控股处理。 行政和事业单位的投资项目都属于国有控股。 登记注册类型: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依据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登记注册的类型,按照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调整的通知》(国统字〔2011〕86号)执行。划分个体经营登记注册类型是依据国家统计局相关规定,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个体经营”登记注册类型分类及代码的通知》(国统办字〔1999〕2号)执行。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规定,基层统计单位均要填报登记注册类型。登记注册类型由从事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企业或个体经营单位填报。已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按登记注册类型填报,未登记的,按投资者的登记注册类型或有关文件的规定填报。 其中内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和其他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包括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外商投资企业。 2.统计范围 计划总投资 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3.调查方法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 4.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划分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市、自治区);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 5.行业分类标准 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7)。 6.环比数据修订 根据季节调整模型自动修正程序,对2019年12月份以来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速进行修订。修订结果及2020年12月份环比数据如下: 年 度 月 份 环比增速(%) 2019年 12月 0.38 2020年 1月 -5.85 2月 -23.12 3月 4.93 4月 4.83 5月 4.20 6月 4.09 7月 3.71 8月 3.25 9月 3.07 10月 2.84 11月 2.67 12月 2.32 7.同比增速说明 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统计执法检查和统计调查制度规定,对上年同期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进行修订,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3%(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增速较11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从环比看,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1.10%。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 分三大门类看,12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增速较11月份加快2.9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7.7%,增速与上月持平;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1%,加快0.7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12月份,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股份制企业增长7.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8.5%;私营企业增长7.6%。 分行业看,12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5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5%,纺织业增长5.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7.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7.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0.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1%,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7%,汽车制造业增长9.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8.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5.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1.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4%。 分地区看,12月份,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8.8%,中部地区增长6.9%,西部地区增长4.5%,东北地区增长8.3%。 分产品看,12月份,612种产品中有417种产品同比增长。钢材12034万吨,同比增长12.8%;水泥21333万吨,增长6.3%;十种有色金属575万吨,增长8.6%;乙烯208万吨,增长11.3%;汽车280.4万辆,增长6.5%,其中,新能源汽车23.8万辆,增长55.6%;发电量7277亿千瓦时,增长9.1%;原油加工量6000万吨,增长2.1%。 12月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4%,与上年同月持平;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275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5%。 2020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 12月 1—12月 绝对量 同比增长 (%) 绝对量 同比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7.3 … 2.8 分三大门类 采矿业 … 4.9 … 0.5 制造业 … 7.7 … 3.4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 … 13.1 … 7.1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6.1 … 2.0 分经济类型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 6.4 … 2.2 其中:股份制企业 … 7.0 … 3.0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8.5 … 2.4 其中:私营企业 … 7.6 … 3.7 主要行业增加值 农副食品加工业 … 1.5 … -1.5 食品制造业 … 2.4 … 1.5 纺织业 … 5.2 … 0.7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7.5 … 3.4 医药制造业 … 16.9 … 5.9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5.9 … 1.8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7.5 … 2.8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10.7 … 6.7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3.8 … 2.5 金属制品业 … 13.0 … 5.2 通用设备制造业 … 11.1 … 5.1 专用设备制造业 … 8.7 … 6.3 汽车制造业 … 9.7 … 6.6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8.7 … -0.3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15.6 … 8.9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11.4 … 7.7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5.4 … 1.9 主要产品产量 布(亿米) 38 -4.3 371 -15.7 硫酸(折100%)(万吨) 801 6.3 8332 -1.2 烧碱(折100%)(万吨) 338 8.3 3643 5.7 乙烯(万吨) 208 11.3 2160 4.9 化学纤维(万吨) 604 12.2 6168 3.4 水泥(万吨) 21333 6.3 237691 1.6 平板玻璃(万重量箱) 8378 2.4 94572 1.3 生铁(万吨) 7422 5.4 88752 4.3 粗钢(万吨) 9125 7.7 105300 5.2 钢材(万吨) 12034 12.8 132489 7.7 十种有色金属(万吨) 575 8.6 6168 5.5 其中:原铝(电解铝)(万吨) 327 7.6 3708 4.9 金属切削机床(万台) 5 32.4 45 5.9 工业机器人(套) 29706 32.4 237068 19.1 汽车(万辆) 280.4 6.5 2462.5 -1.4 其中:轿车(万辆) 106.2 11.0 928.6 -8.3 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万辆) 100.8 4.9 853.2 1.5 其中:新能源汽车(万辆) 23.8 55.6 145.6 17.3 发电机组(发电设备)(万千瓦) 1690 31.9 14168 30.3 微型计算机设备(万台) 4465 42.3 37800 12.7 移动通信手持机(万台) 16496 -2.6 147193 -9.5 其中:智能手机(万台) 12355 6.2 110301 -5.0 集成电路(亿块) 276 20.8 2613 16.2 原煤(万吨) 35189 3.2 384374 0.9 焦炭(万吨) 3972 1.2 47116 0.0 原油(万吨) 1627 0.9 19492 1.6 原油加工量(万吨) 6000 2.1 67441 3.0 天然气(亿立方米) 187 13.7 1888 9.8 发电量(亿千瓦时) 7277 9.1 74170 2.7 火力发电量(亿千瓦时) 5647 9.2 52799 1.2 水力发电量(亿千瓦时) 764 11.3 12140 5.3 核能发电量(亿千瓦时) 353 6.2 3663 5.1 风力发电量(亿千瓦时) 409 7.1 4146 10.5 太阳能发电量(亿千瓦时) 104 8.9 1421 8.5 产品销售率(%) 98.4 0.0(百分点) 97.9 -0.1(百分点) 出口交货值(亿元) 12753 9.5 122796 -0.3 附注 1、指标解释 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即工业增长速度,是用来反映一定时期工业生产物量增减变动程度的指标。利用该指标,可以判断短期工业经济的运行走势,判断经济的景气程度,也是制定和调整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产品销售率:是销售产值和工业总产值的比率,用来反映工业产品的产销衔接情况。 出口交货值:是指工业企业自营(委托)出口(包括销往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或交给外贸部门出口的产品价值,以及外商来样、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等生产的产品价值。 日均产品产量:是以当月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量除以该月日历天数计算得到。 2、统计范围 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是:(一)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部分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产量数据存在跨地区重复统计现象,根据专项调查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重复产量进行了剔重。 3、调查方法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生产报表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 4、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划分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市、自治区);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 5、行业分类标准 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7),具体请参见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hyflbz。 6、环比数据修订 根据季节调整模型自动修正结果,对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速进行修订。修订结果及2020年12月份环比数据如下: 月份 环比增速(%) 2019年 12月 0.60 2020年 1月 -2.32 2月 -24.01 3月 30.11 4月 1.89 5月 1.39 6月 1.37 7月 0.90 8月 1.08 9月 1.09 10月 0.79 11月 1.03 12月 1.10
[摘要]分地区看,12月份,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8.8%,中部地区增长6.9%,西部地区增长4.5%,东北地区增长8.3%。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3%(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增速较11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从环比看,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1.10%。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 分三大门类看,12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增速较11月份加快2.9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7.7%,增速与上月持平;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1%,加快0.7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12月份,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股份制企业增长7.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8.5%;私营企业增长7.6%。 分行业看,12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5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5%,纺织业增长5.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7.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7.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0.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1%,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7%,汽车制造业增长9.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8.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5.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1.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4%。 分地区看,12月份,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8.8%,中部地区增长6.9%,西部地区增长4.5%,东北地区增长8.3%。 分产品看,12月份,612种产品中有417种产品同比增长。钢材12034万吨,同比增长12.8%;水泥21333万吨,增长6.3%;十种有色金属575万吨,增长8.6%;乙烯208万吨,增长11.3%;汽车280.4万辆,增长6.5%,其中,新能源汽车23.8万辆,增长55.6%;发电量7277亿千瓦时,增长9.1%;原油加工量6000万吨,增长2.1%。 12月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4%,与上年同月持平;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275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5%。 附注 1、指标解释 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即工业增长速度,是用来反映一定时期工业生产物量增减变动程度的指标。利用该指标,可以判断短期工业经济的运行走势,判断经济的景气程度,也是制定和调整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产品销售率:是销售产值和工业总产值的比率,用来反映工业产品的产销衔接情况。 出口交货值:是指工业企业自营(委托)出口(包括销往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或交给外贸部门出口的产品价值,以及外商来样、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等生产的产品价值。 日均产品产量:是以当月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量除以该月日历天数计算得到。 2、统计范围 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是:(一)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部分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产量数据存在跨地区重复统计现象,根据专项调查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重复产量进行了剔重。 3、调查方法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生产报表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 4、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划分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市、自治区);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 5、行业分类标准 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7),具体请参见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hyflbz。
1月17日,众多外卖和快递小哥在天坛西里祈谷社区疫苗接种点接种疫苗,北京市疫苗接种工作组会同市商务、邮政等部门与企业平台正合力组织“外卖小哥”“快递小哥”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收派件服务正常、运输车辆如常运转、快递员留京值班……这仅仅是物流快递常态化的缩影。与此同时,企业、社区、政府部门等多方配合,正为春节物流的通畅搭起桥梁。 保障措施持续跟进 披星戴月奔忙在北京街头与小区的快递小哥、外卖小哥,24小时如同永动机一样运转的北京市场,双方有着一场双向奔赴的约定:前者靠着双脚、三轮车保障北京市场供应无虞,后者用医药、防疫措施确保小哥们无忧。 1月17日一早,包括来自山西晋中的饿了么配送员张卫鹏在内的277位美团、饿了么外卖小哥在天坛西里祈谷社区疫苗接种点接种了新冠疫苗。 北京商报记者在天坛西里祈谷社区疫苗接种点看到,来此注射疫苗的外卖小哥们在保证一米安全距离的情况下,整齐有序地列队等待接种。张卫鹏说道:“疫情促使居民对外卖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我们希望通过到家配送,让大家在居家不出门的情况下购物也能有保障,过年也更加安全。” 东城区卫健委副主任秦志轶直言:“天坛西里祈谷社区疫苗接种点当天一共组织了277位美团、饿了么外卖小哥进行疫苗接种。外卖小哥属于市委市政府部署的9类重点人群之一,此外他们每天穿梭在城市中,的确处于相对高风险的环境里。春节将至,很多人放弃了返乡团聚,留在北京保证市民的便捷服务,所以我们也赶在春节前尽快做好外卖小哥的疫苗接种工作。” 近日,北京市疫苗接种工作组会同市商务、邮政等部门,协调美团、京东等平台,组织外卖小哥、快递小哥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在前期完成5万人接种的基础上,1月18日前,将继续完成约3万人接种疫苗。 网点收派服务照旧 国内疫情出现反复,首都及周边地区疫情防控形势比较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外卖小哥、快递小哥依然不辞辛劳、冒着严寒为居民热心服务,在保障市民便利生活和城市安全运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临近春节,很多外卖小哥、快递小哥主动放弃回乡团聚,坚守岗位,保障节日期间物流和市场供应。 北京商报记者连续走访多家快递站了解到,快递公司在各个片区安排了固定的快递小哥坚守岗位。一位圆通快递员告诉记者,春节时会采取送货上门、投递快递箱或代收点等多种途径来解决派送问题。另一位顺丰快递员表示,如果需要寄件,消费者可以在微信小程序上下单,虽然部分快递员会在春节回家,但企业一般会在固定片区安排1-2位快递员留京值班,来提供收派服务。 在众多不打烊的快递网点中,就有中通快递北京南沙滩网点的身影,“鸟巢”、“水立方”、国家会议中心等北京地标是该网点快递员常年奔波的地方。负责人戴洋称,当前网点单日快递业务量在1万票左右,按照往年经验,春节期间的业务量会有所减少,因此每个区域会配备1-2名快递员来值班,车辆也会正常运转,全力保证服务的运行。 “按照往年来看春节业务量会下降,但今年受疫情影响,业务量可能存在变化。”戴洋介绍道,今年,中通快递北京南沙滩网点45%的员工将留在北京过年,网点会按照三倍工资发放给员工,还有奖金和派费。派费由1元多调整为2元,过年期间的员工工资是平日的四五倍左右。同时,网点为员工发放口罩,场地三遍消杀是每日必须完成的事项。 据悉,京东物流为了保障正常运行,还投入了近1亿元,为那些过年期间坚守岗位的人员提供高于规定的福利,数据显示,今年京东物流春节期间运营范围扩大了50%。 早在1月初,圆通、申通、韵达等多家快递企业就已发布公告,表示将在春节持续不打烊的措施。例如德邦,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春节期间,德邦超3000个直营网点会正常营业走货,超5万名快递员在岗,确保节日服务不停歇,同时通过特别补贴和灵活调派来保障一线快递员的权益。 今年春节,北京注定是一座不夜城,企业与政府的各方人士坚守着岗位,成为彼此的守护者。 社区与企业实现联动 坚守一线、保障供应,快递企业自然要想办法化解运营压力。一位资深快递从业人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企业在春节持续提供服务,需要在车辆运转、人员薪酬、防疫物资上投入一定的成本。此外,企业还需应对疫情带来的突发影响,第一时间对相关区域进行运输、人员的安排和调配,“因此企业想要做到真正不打烊,背后要做好资源协调,还要平衡成本才可”。 实际上,压力与挑战的确存在。国家邮政局1月14日公布最新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国重点地区快递服务全程时限为58.23小时,较2019年延长2.03小时。72小时准时率为77.11%,较2019年降低2.15个百分点。 不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特殊时期的考验反而促进企业在应对突发情况方面积累了经验。数据显示,2020年,用户对特殊时期快递服务满意度得分为83.9分,较2019年上升0.5分。在旺季高峰、春节假期等特殊时期下,快递企业依然显现出持续的服务保障能力,61.9%的受调查用户感知到快递员上门取件准时率有所上升。 不仅如此,北京商报记者还发现,面对突发状况,快递企业、社区和消费者之间已然形成默契相互配合。网点负责人鉴海涛所属的百世快递北京大红门站点辐射范围覆盖了30-50个小区,46名快递员已经十分熟悉社区情况。据他介绍,目前进出小区没有遇到较大的难题,政策也支持快递员在满足检测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派件。如果有小区因疫情进行封闭管理,网点会要求快递员与客户确认取件方式,同时物业或街道会安排取件点和志愿者,统一接收快递后,物业相关工作人员会将部分快递进行派送。 除了保障居民日常消费的电商物流,为城市输入物资补给的干线货运也在持续运转。据满帮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12日的一个月内,由全国发往北京的货物中,民生商品如食品蔬果占比超过30%,供货主要省份包括山东、云南、广西等。而内蒙古和广西为北京输入了28.6%的活禽家畜。 为了保证货物运输畅通,为从业人员提供便利条件,相关政府部门正在为物流亮起“绿灯”。1月13日,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邮政局印发《关于科学精准做好河北、北京等地应急物资运输和交通保障工作的紧急通知》。其提及,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全力做好北京地区鲜活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等重点生产生活物资市场供应。对于运送进京生产生活物资穿行河北省的非河北籍人员及车辆,凭北京市各有关委(局)制发的《应急物资进出京调拨(转运)证明》予以优先便捷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