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1个月前市场还因盈利下行、让利实体等对银行股较为悲观,上周开始却风格突变,连很少大幅加仓内地银行股的外资也大幅买入。 8月17日,银行股集体大涨,成都银行涨停,21家银行涨幅超3%。值得注意的是,根据通联数据,上周银行板块是北上资金加仓第一高的板块,但就1个月、3个月的时间线来看,银行股都是北上资金最低配的一个板块。 摩根资产管理环球市场策略师朱超平对记者表示,近期美元走弱推动资金流向新兴市场,被动资金开始流入A股,加上内地银行股相对估值比较低,派息率对外资也有吸引力。 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则对记者表示,目前有三大逻辑看多银行股——利润利空落地,估值、持仓及股价三低,经济逐步复苏。 具体而言,上半年,商业银行净利润下降9.4%的数据让市场对中报业绩有了充分预期,最大利空落地;银行(申万)指数当前0.71倍PB为历史最低位,且二季度机构重仓股持仓比例仅2.5%,为多年最低;截至上周,银行板块年初以来涨幅-8.9%,涨幅最低。 北上资金罕见大幅加仓银行 据记者梳理,在北上资金的行业持股占比变动中,近一周,银行的持股变动大增近0.4%,位列全板块第一。 8月17日,银行板块大涨,当日北上资金净流入57.13亿元,根据通联数据,净流入排名前60的股票中,8个是银行股。若按照流入量自高到低排列,分别是平安银行、长沙银行、南京银行、成都银行、光大银行、杭州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 对于外资而言,内地银行股一直不受青睐,早年庞大的影子银行导致机构无法给银行明确估值。今年以来,对隐含不良资产的担忧、银行让利的前景也使众多外资止步不前。据记者了解,即使是在7月初由银行等率先引领的大涨行情下,很多外资机构也并未加仓银行股,加仓的大金融板块更多是保险和券商。 不仅是外资超低配银行股,内资的持仓在今年一、二季度也位于历史低位。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基金持仓银行股实际可比比例为2.33%,较一季度继续环比下降1.71个百分点,持仓比例降至2014年底以来最低水平,降幅在28个行业中最高。 有外资行人士对记者表示,此前南下资金更倾向于买入港股的银行股,因为派息率更高,但北向资金很少大仓买银行。朱超平则认为,之所以外资近期增大了对内地银行股的配置,主要因为弱美元下新兴市场迎来资金流入。 银行前期利空逐步消化 近几个月来,众多利空悬在银行头上,这也导致此前银行板块整体缺乏动能。 比起如消费、电子等业绩确定性较高的板块,业绩预期偏负面的银行早前遇冷。不过,8月10日,银保监会发布2020年二季度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数据显示,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03万亿元,同比下降9.4%;截至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94%,关注贷款比例2.75%。 “这其实让市场对上市银行中报业绩有了充分预期,最大利空落地,消除了不确定性。”廖志明告诉记者。 此外,首家银行中报的公布也部分打消了市场的不确定性。8月14日晚,江苏银行披露了上半年业绩,营收250.57亿元,同比增14.33%;归母净利润81.46亿元,同比增3.49%,营收增长较快,但净利润增速因拨备计提上升而出现下降,上半年不良贷款率1.37%。除业绩正增长外,息差、营收、资产质量、拨备等各项核心指标均超预期,上半年净息差2.10%,较去年同期上升16BP。 就上周引发热议的金融数据,机构普遍认为无需过度担忧。“上周,市场争议较大的是关于央行货币政策是否会明显调整。悲观者认为7月货币供给数据低于预期,央行货币政策收紧,这对股债都不利。但实际上,目前的广义货币供给M2增速远远高于名义GDP增速,下半年信贷供给减少本来就是季节性因素,不能理解为货币政策收紧。”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告诉记者。 在这种背景下,银行股估值低、机构持仓低及股价低就成了优势和上涨动能。廖志明也表示,银行(申万)指数当前0.71倍PB是历史最低位,而中国经济稳步复苏、PPI降幅不断收窄并有望转正、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走高,这些支撑上市银行基本面改善,到年底看,或仍有20%上行空间。 就银行股的风险来看,除了银行股解禁,机构认为,近期同业存单利率走高,后续银行息差还有可能收窄。此外,也需要关注后续不良资产暴露的情况,以及海外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 就A股市场整体来看,吴照银认为,未来市场向好的趋势不变。今年以来,消费弱、投资强的格局仍未改变,且二者差距还在继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7月单月增速达8.3%,已达过去5年的高点,远高于去年、前年年度5.4%、5.9%的增长,但是消费数据仍未脱离负增长区间。这与今年以来股市里消费股强、周期股弱正好相反。从这个逻辑出发,今年后几个月周期股将会有表现机会,行业上会比上半年相对均衡一些。
证券板块高开,哈高科(600095)涨停,招商证券(600999)涨6%,财通证券(601108)、中银证券(601696)、中信建投(601066)等涨逾3%。
周一,A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开,行情风向标券商股一马当先,带动沪指站上3400点整数关口。 截至午间收盘,上证综指报点3436.30点,上涨2.27% ;深证成指报13732.39点,上涨1.80%;创业板指报2692.99点,上涨0.91%。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量达6876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入超过50亿元。 盘面上,除了券商板块带头上攻以外,银行、保险、房地产、食品饮料等板块也涨幅居前。从市场风格上看,多家机构表示接下来看好顺周期板块投资价值。 详情请扫二维码↓
见习记者 翁榕涛 8月14日,银行股迎来了久违的“普涨行情”。截至当日收盘,银行板块内的36只个股全线飘红,其中杭州银行(600926)涨超6%,宁波银行(002142)、南京银行(601009)、江苏银行(600919)、常熟银行(601128)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拉升表现。 随着股价上涨,宁波银行市净率突破2倍,在36家上市银行中高居首位。 值得提及的是,8月15日,宁波银行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股东雅戈尔(600177)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减持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实施进展的告知函》,公告函指出,8月6日至8月13日期间,雅戈尔集团减持公司股份共计6313.4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05%。 银行股集体上涨 在经历一个月的低迷状态后,银行股迎来了久违的普涨。 从整个银行板块来看,中小银行的涨幅明显超过国有大行。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收盘,当天涨幅超过3%的银行有5家,包括杭州银行(6.20%)、宁波银行(4.13%)、南京银行(4.12%)、成都银行(601838)(3.81%)、江苏银行(3.21%),36只银行股全线飘红。 纵观年内行情,银行板块表现较为低迷,迄今跌幅为4.99%,是申万一级行业为数不多的下跌行业板块之一。而同期上证指数涨幅则超过10%,可见银行指数大幅跑输大盘。 不过,板块虽然低迷,但仍有一些个股有出色表现。比如杭州银行,该股年初以来累计上涨31.29%,不仅远远跑赢银行指数,也超过了沪指的累计涨幅。此外,宁波银行、成都银行、张家港行(002839)年初以来分别上涨了21.11%、16.14%、10.16%。 行业业绩方面,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0万亿元,同比下降9.4%,前期政策效果显现。 财信证券银行分析师周策指出,银行全年利润空间已具备一定基础,预期下半年在不良资产管控的压力下,利润继续下行,银行让利实体经济还将继续。银行净利润下降与市场预期较为一致,前期政策和经济因素导致银行板块下跌,目前看相关利空因素已基本释放。 产业资本减持 随着股价上涨,宁波银行市净率突破2倍,在36家上市银行中首屈一指。 与此同时,宁波银行也披露了股东雅戈尔集团的股份减持进展。数显显示,8月3日~8月12日以及至今,雅戈尔集团以30.12~34.00元减持6087.15万股,据此推算,雅戈尔此轮减持套现约为19.81亿元。 宁波银行上次发布减持公告是在2020年7月10日,公告发出的第二个交易日下跌2.8%,而宁波银行近一年共发布两次减持类公告。 7月9日,宁波银行股价创下历史新高,但同时也迎来了第三大股东的减持计划。7月10日的公告显示,雅戈尔集团计划减持1.20亿股,以宁波银行7月10日的收盘价30.68元计算,可减持套现约36.8亿元。 雅戈尔集团一直被资本市场认为聚焦投资大过服装主业的公司,因此也更像是一家“投资公司”。历史上,该公司曾多次变动宁波银行股份,此次减持后仍持有12.24%的股份。 2019年3月末,雅戈尔披露公告称,为了调整其主业经营方向,价值超过320亿元的39家被投企业及股权投资基金拟被处置。 此后,雅戈尔集团表示,未来将进一步聚焦服装主业的发展,除战略性投资和继续履行投资承诺外,公司将不再开展非主业领域的财务性股权投资,此次因为“自身战略安排的需要”而计划大手笔减持宁波银行,雅戈尔的战略转型或将进一步深入。 银行股拐点到了? 即便经历一轮普涨之后,A股36只银行股仍有24只“破净”。据数据,截至8月14日,仅有宁波银行、招商银行(600036)、常熟银行、青农商行(002958)、紫金银行(601860)、杭州银行、张家港行、西安银行(600928)、青岛银行(002948)、成都银行、苏州银行(002966)、平安银行(000001)等市净率超过1倍。 目前,银行板块估值分化非常明显。截至8月14日收盘,华夏银行(600015)报收6.44元,市净率仅有0.47倍,为上市银行中最低。交通银行(601328)、北京银行(601169)和民生银行(600016)市净率分别为0.51倍、0.54倍、0.54倍。 市净率位居板块前三的为宁波银行、招商银行以及常熟银行,市净率分别为2.1倍、1.66倍、1.34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为,“破净是银行股的常态。之前不被看好是投资人对银行股资产稳健性有怀疑,但是随着经济企稳,市场出清已经接近尾声,不良债务风险大幅度降低。未来银行业资产安全性上升,配合良好的盈利能力,银行股会迎来一轮不错的行情。” 8月10日,中国银保监会公布2020年上半年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0万亿元,同比下降9.4%,不良贷款“双升”,资本充足率下降,引发投资者关注。 方正证券分析师杨仁文认为,在净利润同比下降9.4%的基调之下,后续银行业可能很难出现比其更差的增速了。银行板块估值落后非金融板块太多,目前积累的补涨空间较为可观。展望后市,乐观的因素在积聚,趋势也向好。 民生证券分析师郭其伟指出,随着上半年商业银行利润降幅终于揭晓,银行行情拐点已至。当前经济复苏节奏加快,不良风险逐步出清;货币政策方向转为精准导向以后,银行政策压力最大的时间点已经过去。当前银行股估值充分反映了悲观预期, 又回到历史底部区间。因此,8月份的银行半年报行情值得重点关注。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14日涨跌不一。 截至当天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34.30点,收于27931.02点,涨幅为0.12%;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下跌0.58点,收于3372.85点,跌幅为0.02%;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23.20点,收于11019.30点,跌幅为0.21%。 板块方面,标普500指数十一大板块六跌五涨。其中,公用事业板块和医疗板块分别以0.91%和0.22%的跌幅领跌,能源板块和工业板块分别以0.94%和0.42%的涨幅领涨。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当天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8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72.8,略高于市场预期的71.9和7月份的72.5。
8月14日,两市继续缩量,沪指上午收跌,午后金融、白酒、地产股轮番走强,带动指数上行。截至收盘,沪指涨1.19%,报3360.10点;深成指涨1.49%,报13489.01点;创指涨1.76%,报2668.71点;科创50指数涨1.08%,报1484.04点。 两市2658股收涨,涨停62家,1078只个股下跌,30只个股跌停,市场整体表现参差不齐,赚钱效应一般。 数据来源:Wind 盘面上,行业板块普涨,军工股全天强势,洪都航空等十余股涨停;数字货币午后跟随大市扩大涨幅,消费电子等科技股类全面回升;保险股大涨居前,中国人寿涨停;白酒股集体上涨,酒鬼酒涨近7%;软件服务、地产、券商、家居等板块涨幅靠前;银行股全线上涨。 行业板块方面,白酒板块涨幅强势,伊力特涨超7%,酒鬼酒、今世缘、古井贡酒等跟涨。 数据来源:Wind 房地产涨势向好,莱茵体育领涨,宋都股份、京汉股份、金地集团等跟涨。 数据来源:Wind 军工板块飘红一片,航天动力、航天科技、中航重机涨停,航天晨光、航发控制等跟涨。 数据来源:Wind 银行股有所拉升,杭州银行涨超6%,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成都银行等跟涨。 数据来源:Wind 保险股涨幅明显,中国人寿领涨,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人保等跟涨。 数据来源:Wind 数字货币较为强势,飞天诚信、数字认证涨超6%,高伟达、科蓝软件、奥马电器等跟涨。 消息面上,近日,商务部发布关于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在“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任务、具体举措及责任分工”部分提出: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 数据来源:Wind 医药板块跌势不断,莱茵生物、博晖创新等跌停,丰原药业、亚宝药业、海辰药业等跟跌。 数据来源:Wind 海南板块跌幅明显,海汽集团领跌,海南高速、葫芦娃、罗牛山等跟跌。 数据来源:Wind 主力资金方面,电子元器件、酒类、航天军工指数分别是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三。 数据来源:Wind 此外,制药指数净流出9.00亿元,农业指数净流出7.89亿元,海运指数净流出5.19亿元。 数据来源:Wind 科创板方面,德林海领涨,新光光电、京源环保等涨超10%;而康希诺-U领跌,光云科技、赛科希德等跟跌%。 数据来源:Wind 数据来源:Wind 北向资金净流入今日合计流入88.39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46.09亿元,深股通净流出42.30亿元。 数据来源:富途牛牛 国盛证券表示,在引领情绪的行情新主线出来之前,市场仅仅是修复性反弹为主,建议布局低估值受益经济复苏的周期行情和产业趋势明确的新能源汽车板块等的交易机会。 前海开源指出,本周A股市场整体上走出了调整的走势,但市场下跌幅度不会太大,市场调整一方面是对前期上涨的风险的消化,另一方面是对下半年货币政策可能收紧的担忧,另外也和国际局势紧张有一定关系,但总体来看,A股市场大幅下挫可能性不大,整体向上的趋势并没有改变。外资近期的表态对A股市场的看法依然偏乐观,从中长期来看,外资仍会持续流入A股市场,A股市场具有比较优势的消费股对外资具有较强吸引。
北向资金现在在A股是一个神一般的存在。有人说北向资金是聪明钱,当然也有人说是风向标。不过很多人都忽略了北向资金实际上是连接A股和国际市场的纽带,传感器的特征。我们重视北向资金不仅仅因为北向资金对盘面非常敏感,与盘面的走势是互相影响,更重要的是如果国外有个风吹草动,特别影响到国际市场的消息,在北向资金上就一定会有迅速的反应。 今天盘中13点以后北向资金突然大幅度涌入,当然上午就已经是净流入了。我们同时也观察到,A50指数也开始直线飙升,盘中最高飙涨2%,捎带着白天交易时段的道琼斯,纳斯达克,标普500股指期货指数也出现了一波上攻 ,同步恒生指数也是出现了上攻。直接导致今天A股市场下午逐波走强,虽然成交量只有8400亿元左右,并没有特别的放大。但是指数上涨的幅度还是可以的,上证涨了1.19%,深成指后来居上,涨了1.49%,创业板的涨幅就更大一点,大概是1.76%。 我们看一下今天北向资金的规模和量,全天北向资金的成交量将近900亿元,超过A股现在成交金额的10%,这是一个不小的力量,更何况北向资金还是一种最敏感的资金。沪股通和深股通今天加起来流入的资金是88亿元,盘中是成交净流入60亿元,资金量也是比以往放大不少。 最重要的是今天沪股通流入的量大于深股通,一定程度上反应北向资金在板块里的调仓作用,也有一个指引作用。因为今天涨幅第一的板块就是保险,当然接下来就是大金融中的银行,还有券商。航天板块和白酒板块是两个助长的板块,总的来讲,今天是大金融的天下。 至于中外市场的异动,特别是A50、恒生指数和A股的连带的异动意味着什么?水皮估计消息面上会明朗,也许跟中美对第一阶段贸易协定的视频会议有一定的关系。但无论有没有关系,北向资金的异动代表着国际资本市场加仓A股的典型的动作。所以虽然今天的量并没有放出来,但是指数上涨的幅度依然是不小的。 对于深成指来讲,更大的意义就在于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投资者对双头的担心。很多人担心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数会做双头。但是水皮昨天就在盘中跟大家说了,创业板已经调整了6天,之后才形成了要破颈线位的双头的态势。往往大家都认识到的风险可能不是真正的风险,真正的风险恰恰是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的。所以创业板相对前两周的弱势,主要是跟马上要推出注册制有一定的关系。另外跟前期炒作比较透支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在目前的位置上出现横盘整理,慢慢化解双头的担心是必要的。 相比之下上证指数才3360点,跟前期的3458点相比依然还有100点的差距。很难讲A股这波行情连3500点都过不去,从这个角度看大家应该对未来市场还是要有一定的信心。因为即便今天大金融领涨,但是估值无论跟同类的国际市场比,还是跟国内的其他的板块比,依然是趴在坑里的,还没有爬出大大的黄金坑。这些大金融除了证券板块之外,像银行,保险都还没有到达前期的年前的高点位置。这也是大家不用对上证指数相对来讲过于担心短线的很重要原因。 一句话点评: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