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加强与城乡建设规划、电网规划及物业管理、城市停车等的统筹协调。 突破车规级芯片、车用操作系统、新型电子电气架构、高效高密度驱动电机系统等关键技术和产品,攻克氢能储运、加氢站、车载储氢等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支撑技术。 推动动力电池全价值链发展。鼓励企业提高锂、镍、钴、铂等关键资源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动力电池模块化标准体系。 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国办发〔2020〕3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020年10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2012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来,我国坚持纯电驱动战略取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世界汽车产业发展转型的重要力量之一。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也面临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产业生态尚不健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等问题。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趋势 第一节新能源汽车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新能源汽车融汇新能源、新材料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变革性技术,推动汽车从单纯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带动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交通体系和城市运行智能化水平提升,对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世界主要汽车大国纷纷加强战略谋划、强化政策支持,跨国汽车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产业布局,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 第二节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 汽车产品形态、交通出行模式、能源消费结构和社会运行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经过多年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企业竞争力大幅增强,2015年以来产销量、保有量连续五年居世界首位,产业进入叠加交汇、融合发展新阶段。必须抢抓战略机遇,巩固良好势头,充分发挥基础设施、信息通信等领域优势,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融合开放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特征 随着汽车动力来源、生产运行方式、消费使用模式全面变革,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正由零部件、整车研发生产及营销服务企业之间的“链式关系”,逐步演变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领域多主体参与的“网状生态”。相互赋能、协同发展成为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内在需求,跨行业、跨领域融合创新和更加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时代特征,极大地增强了产业发展动力,激发了市场活力,推动形成互融共生、合作共赢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第二章 总体部署 第一节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以融合创新为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 第二节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生产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主体地位;更好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引导、标准法规制定、质量安全监管、市场秩序维护、绿色消费引导等方面作用,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创新驱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激励和保护创新的制度环境,鼓励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支持各类主体合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大商业模式创新力度,形成新型产业创新生态。 协调推进。完善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协调推进机制,促进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深度融合,统筹推进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推广应用和基础设施建设,把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开放发展。践行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优势,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 第三节发展愿景 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充换电服务网络便捷高效,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 第三章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第一节深化“三纵三横”研发布局 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布局整车技术创新链。研发新一代模块化高性能整车平台,攻关纯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设计、多能源动力系统集成技术,突破整车智能能量管理控制、轻量化、低摩阻等共性节能技术,提升电池管理、充电连接、结构设计等安全技术水平,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综合性能。 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以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为“三横”,构建关键零部件技术供给体系。开展先进模块化动力电池与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攻关,探索新一代车用电机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及系统开发,突破计算和控制基础平台技术、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支撑技术等瓶颈,提升基础关键技术、先进基础工艺、基础核心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等研发能力。 专栏1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攻关工程 实施电池技术突破行动。开展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膜电极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加强高强度、轻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的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系统短板技术攻关,加快固态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实施智能网联技术创新工程。以新能源汽车为智能网联技术率先应用的载体,支持企业跨界协同,研发复杂环境融合感知、智能网联决策与控制、信息物理系统架构设计等关键技术,突破车载智能计算平台、高精度地图与定位、车辆与车外其他设备间的无线通信(V2X)、线控执行系统等核心技术和产品。 实施新能源汽车基础技术提升工程。突破车规级芯片、车用操作系统、新型电子电气架构、高效高密度驱动电机系统等关键技术和产品,攻克氢能储运、加氢站、车载储氢等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支撑技术。支持基础元器件、关键生产装备、高端试验仪器、开发工具、高性能自动检测设备等基础共性技术研发创新,攻关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海量异构数据组织分析、可重构柔性制造系统集成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展高性能铝镁合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低成本稀土永磁材料等关键材料产业化应用。 第二节加快建设共性技术创新平台 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联合研发攻关机制,聚焦核心工艺、专用材料、关键零部件、制造装备等短板弱项,从不同技术路径积极探索,提高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引导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跨领域合作,建立面向未来出行的新能源汽车与智慧能源、智能交通融合创新平台,联合攻关基础交叉关键技术,提升新能源汽车及关联产业融合创新能力。 第三节提升行业公共服务能力 依托行业协会、创新中心等机构统筹推进各类创新服务平台共建共享,提高技术转移、信息服务、人才培训、项目融资、国际交流等公共服务支撑能力。应用虚拟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虚拟仿真和测试验证平台,提升整车、关键零部件的计量测试、性能评价与检测认证能力。 第四章 构建新型产业生态 第一节支持生态主导型企业发展 鼓励新能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跨界协同,围绕多元化生产与多样化应用需求,通过开放合作和利益共享,打造涵盖解决方案、研发生产、使用保障、运营服务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生态主导型企业。在产业基础好、创新要素集聚的地区,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培育若干上下游协同创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第二节促进关键系统创新应用 加快车用操作系统开发应用。以整车企业需求为牵引,发挥龙头企业、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作用,坚持软硬协同攻关,集中开发车用操作系统。围绕车用操作系统,构建整车、关键零部件、基础数据与软件等领域市场主体深度合作的开发与应用生态。通过产品快速迭代,扩大用户规模,加快车用操作系统产业化应用。 专栏2车用操作系统生态建设行动 适应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应用需求,鼓励整车及零部件、互联网、电子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组成联盟,以车用操作系统开发与应用为核心,通过迭代升级,提升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的安全性、可靠性、便利性,扩大应用规模,形成开放共享、协同演进的良好生态。 推动动力电池全价值链发展。鼓励企业提高锂、镍、钴、铂等关键资源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动力电池模块化标准体系,加快突破关键制造装备,提高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完善动力电池回收、梯级利用和再资源化的循环利用体系,鼓励共建共用回收渠道。建立健全动力电池运输仓储、维修保养、安全检验、退役退出、回收利用等环节管理制度,加强全生命周期监管。 专栏3建设动力电池高效循环利用体系 立足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可追溯。支持动力电池梯次产品在储能、备能、充换电等领域创新应用,加强余能检测、残值评估、重组利用、安全管理等技术研发。优化再生利用产业布局,推动报废动力电池有价元素高效提取,促进产业资源化、高值化、绿色化发展。 第三节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推进智能化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的深度应用。加快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仿真、管理、控制等核心工业软件开发和集成,开展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应用示范。加快产品全生命周期协同管理系统推广应用,支持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示范平台建设,提升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智能化水平。 第四节强化质量安全保障 推进质量品牌建设。开展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引导企业加强设计、制造、测试验证等全过程可靠性技术开发应用,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健全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和追溯机制。引导企业强化品牌发展战略,以提升质量和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强品牌建设。 健全安全保障体系。落实企业负责、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安全生产机制。强化企业对产品安全的主体责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加强对整车及动力电池、电控等关键系统的质量安全管理、安全状态监测和维修保养检测。健全新能源汽车整车、零部件以及维修保养检测、充换电等安全标准和法规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新能源汽车安全召回管理。鼓励行业组织加强技术交流,梳理总结经验,指导企业不断提升安全水平。 第五章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第一节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能源融合发展 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V2G)能量互动。加强高循环寿命动力电池技术攻关,推动小功率直流化技术应用。鼓励地方开展V2G示范应用,统筹新能源汽车充放电、电力调度需求,综合运用峰谷电价、新能源汽车充电优惠等政策,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能量高效互动,降低新能源汽车用电成本,提高电网调峰调频、安全应急等响应能力。 促进新能源汽车与可再生能源高效协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与气象、可再生能源电力预测预报系统信息共享与融合,统筹新能源汽车能源利用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协同调度,提升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鼓励“光储充放”(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充放电)多功能综合一体站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示范运行。 第二节推动新能源汽车与交通融合发展 发展一体化智慧出行服务。加快建设涵盖前端信息采集、边缘分布式计算、云端协同控制的新型智能交通管控系统。加快新能源汽车在分时租赁、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场地用车等领域的应用,优化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引导汽车生产企业和出行服务企业共建“一站式”服务平台,推进自动代客泊车技术发展及应用。 构建智能绿色物流运输体系。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城市配送、港口作业等领域应用,为新能源货车通行提供便利。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创新智慧物流营运模式,推广网络货运、挂车共享等新模式应用,打造安全高效的物流运输服务新业态。 第三节推动新能源汽车与信息通信融合发展 推进以数据为纽带的“人—车—路—云”高效协同。基于汽车感知、交通管控、城市管理等信息,构建“人—车—路—云”多层数据融合与计算处理平台,开展特定场景、区域及道路的示范应用,促进新能源汽车与信息通信融合应用服务创新。 打造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健全新能源汽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构建统一的汽车身份认证和安全信任体系,推动密码技术深入应用,加强车载信息系统、服务平台及关键电子零部件安全检测,强化新能源汽车数据分级分类和合规应用管理,完善风险评估、预警监测、应急响应机制,保障“车端—传输管网—云端”各环节信息安全。 第四节加强标准对接与数据共享 建立新能源汽车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标准体系,明确车用操作系统、车用基础地图、车桩信息共享、云控基础平台等技术接口标准。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大数据平台,促进各类数据共建共享与互联互通。 专栏4智慧城市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行动 开展智能有序充电、新能源汽车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城市基础设施与城际智能交通、异构多模式通信网络融合等综合示范,支持以智能网联汽车为载体的城市无人驾驶物流配送、市政环卫、快速公交系统(BRT)、自动代客泊车和特定场景示范应用。 第六章 完善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节大力推动充换电网络建设 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加强与城乡建设规划、电网规划及物业管理、城市停车等的统筹协调。依托“互联网+”智慧能源,提升智能化水平,积极推广智能有序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居民区充电服务模式,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加强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等新型充电技术研发,提高充电便利性和产品可靠性。 提升充电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引导企业联合建立充电设施运营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与统一结算。加强充电设备与配电系统安全监测预警等技术研发,规范无线充电设施电磁频谱使用,提高充电设施安全性、一致性、可靠性,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鼓励商业模式创新。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引导多方联合开展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支持居民区多车一桩、临近车位共享等合作模式发展。鼓励充电场站与商业地产相结合,建设停车充电一体化服务设施,提升公共场所充电服务能力,拓展增值服务。完善充电设施保险制度,降低企业运营和用户使用风险。 第二节协调推动智能路网设施建设 推进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建设,加快基于蜂窝通信技术的车辆与车外其他设备间的无线通信(C—V2X)标准制定和技术升级。推进交通标志标识等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加强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通信设施、智能路侧设备、车载终端之间的智能互联,推进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改造相关标准制定和管理平台建设。加快差分基站建设,推动北斗等卫星导航系统在高精度定位领域应用。 第三节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提高氢燃料制储运经济性。因地制宜开展工业副产氢及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应用,加快推进先进适用储氢材料产业化。开展高压气态、深冷气态、低温液态及固态等多种形式储运技术示范应用,探索建设氢燃料运输管道,逐步降低氢燃料储运成本。健全氢燃料制储运、加注等标准体系。加强氢燃料安全研究,强化全链条安全监管。 推进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加氢基础设施的管理规范。引导企业根据氢燃料供给、消费需求等合理布局加氢基础设施,提升安全运行水平。支持利用现有场地和设施,开展油、气、氢、电综合供给服务。 专栏5建设智能基础设施服务平台 统筹充换电技术和接口、加氢技术和接口、车用储氢装置、车用通信协议、智能化道路建设、数据传输与结算等标准的制修订,构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标准体系。引导企业建设智能基础设施、高精度动态地图、云控基础数据等服务平台,开展充换电、加氢、智能交通等综合服务试点示范,实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智能管理。 第七章 深化开放合作 第一节扩大开放和交流合作 加强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对接,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新能源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发挥多双边合作机制、高层对话机制作用,支持国内外企业、科研院所、行业机构开展研发设计、贸易投资、基础设施、技术标准、人才培训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促进形成开放、透明、包容的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市场环境,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第二节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 引导企业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推动产业合作由生产制造环节向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等全链条延伸。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资金,建立国际化消费信贷体系。支持企业建立国际营销服务网络,在重点市场共建海外仓储和售后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健全法律咨询、检测认证、人才培训等服务保障体系,引导企业规范海外经营行为,提升合规管理水平。 第八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深化行业管理改革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健康有序发展。完善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有效承接财政补贴政策,研究建立与碳交易市场衔接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夯实地方主体责任,遏制盲目上马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项目等乱象。推动完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管理相关法规,建立健全僵尸企业退出机制,加强企业准入条件保持情况监督检查,促进优胜劣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第二节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落实新能源汽车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优化分类交通管理及金融服务等措施。推动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科学布局、加快建设,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破除地方保护,建立统一开放公平市场体系。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对公共服务、共享出行等领域车辆运营的支持力度,给予新能源汽车停车、充电等优惠政策。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制定将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纳入国有企业考核体系的具体办法。加快完善适应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要求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数据使用等政策法规。加快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立法。 第三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建立适应新能源汽车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机制,编制行业紧缺人才目录,优化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领域学科布局,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加大国际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弘扬企业家精神与工匠精神,树立正向激励导向,实行股权、期权等多元化激励措施。 第四节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鼓励科研人员开发新能源汽车领域高价值核心知识产权成果。严格执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执法力度。构建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加强专利运用转化平台建设,建立互利共享、合作共赢的专利运营模式。 第五节加强组织协同 充分发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和地方协调机制作用,强化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部门任务分工,加强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行业在政策规划、标准法规等方面的统筹,抓紧抓实抓细规划确定的重大任务和重点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围绕规划目标任务,根据职能分工制定本部门工作计划和配套政策措施。各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切实抓好落实,优化产业布局,避免重复建设。行业组织要充分发挥连接企业与政府的桥梁作用,协调组建行业跨界交流协作平台。工业和信息化部要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调查研究,加强跟踪指导,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10月29日,柯利达(603828.SH)发布2020年三季报,前三季实现营业收入17.39亿元,同比增25.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12.69万元,同比降2.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71.74万元,同比增24.15%;基本每股收益0.08元。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均受到严重影响,能取得这些成绩实属不易,其背后离不开柯利达在战略上的及时调整、在经营管理及产品力上的不断创新。 日前柯利达迎来20岁生日。历经20年的创新发展,柯利达开拓了建筑幕墙、建筑装饰、设计、建筑设计与EPC、装配化装饰、投融资与资产管理6大业务板块,各板块之间协同发展、产融结合,为不断实现新的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柯利达董事长顾益明表示,柯利达这2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五年”,四个阶段,柯利达的每一个五年都有一个重大转型和变革。在下一个“五年”,公司将锐意创新,全力推进建筑装饰装配化产业革命,再造一个柯利达。 综合优势明显不断延伸产业链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柯利达提出要长期坚持“内外兼修”的经营理念,在深耕江苏的同时开始加速拓展全国市场。“内外兼修”一方面是指柯利达人的道德修养与外在行为表现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是指柯利达在全面掌握国内领先的外装饰幕墙技术的基础上,借鉴外装技术,研发并掌握国内领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配化内装核心技术。 实际上,内、外装综合发展也是近年来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传统以内装为主的公司正加速向外装领域扩展,而以外装为主的公司也以收购等方式加速布局内装领域。行业的横向整合趋势促使业内公司同时布局内、外装业务,以增加获得订单的机会,提高市场竞争力。 为进一步凸显综合优势,除“内外兼修”外,柯利达还延伸了产业链。 据了解,通过收购四川域高增强公司的设计实力,柯利达随即进入建筑设计和EPC领域。在发挥工程与设计业务协作优势基础上,柯利达建筑幕墙、公共建筑装饰、住宅精装、园林古建、景观等业务之间的联动效应也表现的越来越明显。 持续发力装配化装修市场 为响应国家针对装配式建筑的鼓励政策,同时配合产业集群的发展,柯利达在稳步发展主业的同时不断进行转型升级,并于2019年正式进军装配式建筑市场。 同时,柯利达转型的成效还体现在参与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上,公司是行业标准《住宅装配式装修技术规程》和江苏省《装配化装修技术规程》的起草单位之一。2020年,柯利达成为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重点项目——《装配化装修施工质量检测验收规程》的主编单位,并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签订了《共同推进装配化装修发展的合作协议》,拟参与装配化装修有关的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研究和国家标准编制等。 据介绍,柯利达版装配化装修模式是将工厂生产的系统部品部件,通过新型工艺工法技术路径,使用自主研发的链接产品以及收边体系,在不改变材料属性的情况下将部品部件进行现场组装,以标准化、信息化和工业化手段实现各系统的有机组合,在成本、质量、进度、环保、维护5个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目前,柯利达正在实施的装配化装修项目有苏州市长三角人才公寓、扬州绿地健康城、合肥市新站区等,其中苏州市长三角人才公寓和扬州绿地健康城2个项目申报成为2020年度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工程。 “根据目前装饰行业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装配化装修将成为柯利达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我们将在装配化装修的设计、生产、施工过程中扩大规模,并面向全国拓展业务,争取在2020年装配化装修业务签单10亿元基础上,2021年-2023年分别实现装配化装修产值20亿元、30亿元和45亿元。”柯利达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0年6月22日至7月3日,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第十六研究组(SG16)全会在线上召开。在该次会议上,由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以下简称“数研所”)牵头提出,并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等单位联合发起的国际标准《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应用指南》(Financial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Application Guideline)在ITU-T SG16成功立项。 目前,全球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加快布局区块链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探索。我国在区块链领域具备良好基础,正在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的创新发展,促进区块链在社会经济中发挥作用。在金融行业,区块链已应用于贸易金融、票据交易、供应链金融、存证、对账、资产证券化等多个领域。 一直以来,数研所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法定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的标准化工作,以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法定数字货币标准工作组为基础开展分布式账本技术等金融科技标准的研究与编制工作,以规范分布式账本的技术与应用。 在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的指导和支持下,数研所于2019年起牵头在ITU-T SG16开展《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应用指南》国际标准申请立项工作。经过前期与相关单位沟通研讨,并起草和完善立项材料,该项目顺利通过2020年3月初的预立项答辩和7月初的正式立项答辩,于7月3日正式在ITU-T SG16立项。 本次立项的《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应用指南》是我国牵头的首个金融区块链国际标准。该标准为框架标准,我国可据此开展对金融区块链国际标准体系的规划布局,增加参考架构、风险控制、安全和隐私保护、各领域金融区块链业务规范等子标准,通过“以一带多”的方式推动金融区块链各重要方面在ITU-T的标准化工作,促进金融区块链技术和相关产业健康发展,为国际规则设定作出更多贡献。(经济日报记者 姚进) (编辑:文静)
八年前马云的第一次傲慢“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加快了传统金融的互联网改造。最近几天,马云向传统金融发出第二次傲慢,宣称“传统金融没有形成系统,巴塞尔协议是老年俱乐部”。 马云老师不经意的一段话,引得传统金融界暴跳如雷,几乎群起而攻之。他们抓住马老师对金融的“不专业”纷纷展示自己的“专业水平”。有些专家甚至之乎者也地把巴塞尔协议整段整段的背诵,以显示自己的专业水平。 显然这不是一个频道上的对话。庙堂虽高但身不由己,江湖虽远却言说自由。银行的庙堂,与马云的江湖,不同频道的对话。但马老师显然有点失误:批评传统金融,从战略,从概念,从路线上批评就行了,何必要讲什么“巴塞尔协议”、系统性风险等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这些金融学本科生都耳熟能详的专业名词。一旦说不明白不是降低自己的身份、落人口实? 同时,一篇批判马云无知与傲慢的文章评论里,有些读者好像也不同意对马老师的声讨,有好多还是干了几十年的老银行人,他们还是充满了银行价值虚无主义:传统金融的专业水平和现在做的事,到底靠什么赚钱(平台、国企和房地产三大件),巴塞尔协议落地多少,银行管理的现代化程度,自己能否有个客观的评价?这与我前些年写的一篇文章《凛冬已至,还有多少人假装干银行》有相似的看法。但时过境迁,我已经又写了新银行系列三部曲,尤其是着重探讨银行数字化时代的“第二增长曲线”问题。 毕竟,在疫情期间,由于产业数字化程度已经做的很好,金融(产业数字化)和信息科技(数字产业化)是今年上半年唯独两个对GDP拉动为正的行业。 图1. 金融业与信息产业成为上半年唯独两个拉动经济增长为正的行业 图2. 金融业的数字化程度名列前茅 马云是互联网时代原生的企业家,他的思维与传统经济和金融范式肯定不同。在他的认知范式里,巴塞尔那些线性的、权威式的、工业化时代的监管范式,当然属于“老人俱乐部”。阿里巴巴、淘宝从诞生起,不仅是享用互联网电商的技术红利,更多的是淘宝平台电商的几乎完全自由市场的制度红利。 低税费甚至是零税费,没有地方保护主义,全国统一大市场(网民无区域属性,除了几个非包邮区),通过网络支付技术建立起信任,早期也没有明显的垄断和排位费。 我甚至认为,淘宝平台形成的全国乃至全球大市场,自由市场的制度红利,超过了互联网电商的技术红利,或者旗鼓相当。 所以,马云的思想底色是互联网原生态的,是自由市场主义的,是去监管化的(无监管或自监管成就了淘宝)。同样,他对金融的认知也是一样,根本没有意识到金融业是一个会产生严重污染的行业——单个企业的风险会污染整个社会信用体系,所谓的外部性。 然而马云当然有傲慢和豪橫的资本,再说他又不是第一次对传统金融傲慢了。还记得2013年互联网元年马老师的傲慢狂言吗:如果银行不改变自己,我们就改变银行。 快八年过去了,互联网金融这个热词已经被污染进入了监管的黑名单,同时银行在信息科技应用上也做了大量的改变:在业务模式方面,影子银行和资管业务被资管新规严格束缚而不断萎缩;在信息技术方面,金融科技对银行的改造早已经超过了其他大部分行业。 从某种程度上说,马云的“第一次傲慢”,客观上加快了传统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的数字化改造。这应该是具有积极意义的鲶鱼效应。 可以说,全球银行业的价值和技术觉醒,受益于信息科技革命时代,两个“互联网教父”的“傲慢”,一个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比尔盖茨的傲慢,“银行将是二十一世纪终将灭绝的恐龙”,一个是2013年马云的傲慢,“银行不改变我们将改变银行”。 距离比尔盖茨的傲慢三十多年过去了,银行倒是越来越庞大像恐龙,但并没有灭绝。距离马云的傲慢快八年过去了,中国的银行业改变了很多,但有些方面依然不尽人意。 图3. 疫情后银行罕见的出现“两降(净息差与资本充足率)一升(不良率)” 或许银行业应该感谢盖茨和马云的“傲慢”,没有他们制造的危机意识和转型紧迫感,哪有银行今天的数字化改造成绩。 传统金融业在产业数字化方面已经做的很好了,为何马云还如此不屑一顾,甚至大肆批判金融监管的国际标准《巴塞尔协议》? 当然也有批判的资本,即马云即将上市的金融科技独角兽企业蚂蚁金服。从蚂蚁的业绩和技术水平来看,的确在某些方面超出了传统金融一大截。甚至可以说是冷热兵器时代的差距。 但拥有更多体制内资源的银行,为什么还迟迟没有启动数字化时代的“第二增长曲线”,在某些方面甚至还越来越不尽人意? 从我个人的初步研究来看,银行“第二增长曲线困境”的主因无外乎三个: 第一,数字技术深化的第二阶段遇到了瓶颈。如果说银行数字化的第一阶段只是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智能网点等渠道或前台发力并在争夺流量方面取得了成功(可以认为这一阶段是互联网金融而不是数字金融),但当前数字技术对风险管理、流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等的深化应用遇到了瓶颈。尤其是在大数据和智能风控方面,除了几个个别银行,在某些方面不如专业的第三方。 第二,银行第二增长曲线困境的首要障碍不是技术层面的,而是制度层面的。有银行从业经验的可能就同意,现在传统金融的问题,根本上不是技术问题(信息科技方面银行每年投入很多),而是监管、治理、管理、流程、组织结构等制度机制问题。比如,如果一笔贷款,在制度上做不到尽职免责和激励约束相容,那么再高的技术带来的便利也没有用处,除非技术能解决风险出现过程的客观计量问题。再比如,监管层对银行市场化经营的约束,地方政府作为股东的“内部人控制”,尤其是借款人地方国企与地方政府控制的银行之间权属纠缠的债权—债务关系问题,等等,这些束缚信息科技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理不顺,第二增长曲线就无从说起。 第三,传统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存在很大的历史包袱和财政包袱,并不能完全按照技术思维来进行数字化改造。现在很多银行,尤其是一些在上一轮周期背上不良包袱的中小银行,当前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解决历史问题上,哪还有心思和资源发展数字技术。另外最重要的是,银行作为一个大企业,很多管理人员和员工年纪已经很大,没有办法理解和适应数字化时代,这是银行数字深化,开启第二增长曲线的资源约束与路径依赖问题。 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如何解决?治理体系和管理制度的改革已是老生常谈,如果商业银行不能商业化,而是按照财政的思维干银行,那么转型也就无从谈起。所以首先是回归商业银行的商业本性,让更多的银行家、银行家精神涌现出来,让他们像优秀的企业家一样赢得社会尊重,改变越来越多的金融腐败蛀虫,在社会上给银行从业人员带来的负面印象。 其次,要运用技术手段推动敏捷性组织的建设,改变商业银行在制度层面一直难以解决的一些机制顽疾。比如风险处置的尽职免责问题,可以用大数据来形成客观风控流程,最大化降低人为主观审核,可以逐步解决银行长期存在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还有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对流程优化的改造,解决了过去单纯靠制度变革来推动的业务体制效率提升问题。前一阵我调研一家银行,这家规模比较小的银行通过数字技术和线上场景,将会计岗位前置到大堂营销主管,实现了“营销会计”的创新。 第三,将历史包袱剥离,分类形成“坏银行”和“好银行”,改变过去那种不好不坏、混沌经营,因不良和有毒资产的污染造成全行士气低落和文化变异的问题。把银行中的不良资产、有毒资产单独剥离形成特殊资产处理中心(坏银行),专人专业的清收、处置和重组等。另外的好银行轻装上阵,优化风险偏好和资本分配,继续集中精力谋创新、谋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银行第二增长曲线的开启,需要更多的具有“危机管理”思维的银行家。 总而言之,马云虽然傲慢,但其实并不无知。无知的是时代已经变迁,却依旧锁定在过去的“认知陷阱”里。后疫情和数字化时代,新的一幕金融生态画卷已经徐徐展开。无论愿意与否,金融业必须接受更大的来自蚂蚁金服这样原生金融科技独角兽的挑战。与第一次傲慢一样,马云的第二次傲慢可能就是银行利用数字科技开启第二增长曲线的开始。
这个系列我要讲的内容,实际上是非常多的,但力求由浅入深,从面到点,内容是虎哥这几年对军工产业深度学习研究,无数次的不耻下问,加上我们在投资实践中整理出的内部培训教材。虎哥为什么要辛苦的做这个系列的视频?因为经常有人问,你有什么好的投资机会?我可以非常郑重的告诉大家,军工产业就是最好的投资机会之一! 一:什么是军民融合? 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和解放军代表团在一起交流,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从此,军民融合就成为一个热词,现在工信部有军民融合推进司,国防科工局有军民融合办,军委战略规划部里有军民融合局,科技委里面有军民融合与成果转化办公室。 那什么是军民融合?这并不是一个新词,中国古代历史上,那些镇守边疆兵农合一的将士,和平时期搞瓜田李下男耕女织,战争时候,提枪上马冲锋杀敌,保家卫国,这就是军民融合。说到这儿,你是否想起今天的中国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组织,就是扮演这种角色——新疆建设兵团!军民融合从字面理解,非常的简单:代表国防力量的军队体系和代表地方群众的融合,军队和地方由于各自承担不同的目标任务,不同的管理体系,尽管在某些地方也有交际,但都是浅层次的交际,由此导致的最现实也是最大的问题那就是资源的重叠和浪费!比如机场有军用和民用,军用机场民营飞机不得靠近的,民用机场也不会给军机提供起降、加油等服务。在军民未融合的背景下,这类基础设施建设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这种重复建设就是一种非常大的资源浪费。当然我只是举一个让你好理解的例子,如果你认为这就是军民融合,那可就没有高度了!引用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郭瑞鹏研究员的观点:从国家宏观层面来说,“军”指的是国防建设,而“民”指的是经济建设;从中观层面来说,“军”指的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某些重要领域,比如说武器装备的研发,军队的人才教育,军队的后勤保障,这个“民”指的是与国防和军队建设紧密相关的那些民用领域,比如说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密切相关的领域,就是国家的科技和工业体系的建设,和军队人才培养紧密相关的就是整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从微观的层面来说,对企业而言,“军”指的就是军品或者军用市场还有军用资源,“民”指的就是民品、民用资源还有民用市场。 二、军民融合对于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我说军民融合和你我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你肯定不相信!不过没有关系,虎哥专治各种不服。1991年苏联解体,解体的原因有政治的也有经济的,政治的原因我不想多讲,经济上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和美国佬搞军事竞赛,被美国佬拖垮了经济。那美国为什么没垮,相反还得到快速的发展?其中之奥妙就在于美国很早就实行了军民融合,大家记得我有一期节目讲IBM,美国上世纪的经济大萧条之后,IBM从一家做磅秤的转型为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很长很长时间里,IBM一直都是美国军方和航空航天系统的非常紧密的合作伙伴,IBM就是个民营企业,怎么进入军方体系的?有没有受到甲方也就是军方的歧视呢?没有,美国设计出符合人类发展进步的制度和机制,只要你有好的技术,我就和你合作,由此让民用技术和军用技术之间实现了无缝对接,无缝的转移。先进的民用技术很容易就被军事国防市场采用,先进的军用技术也很容易转化到民用市场。咱们现在坐的飞机,主要就是法国的空客和美国的波音,波音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民用飞机制造商,也是世界排名前十的军工企业。和平年代,他们的产品就以民用飞机为主,一旦发生战争,飞出来的就是一架架的战斗机,这就是军民融合。反观我们的苏联老大哥,一直走的是僵硬的军民对立的路线,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军用技术很难走向民用市场,民用市场的先进技术,也被以保密、国防安全等等看似十分合理的理由,实际上是被这些既得利益或者是思维僵化的人阻挡在军用序列之外。这样的机制和美国人搞军事竞赛,就像炒股,美国人的成本是1块,苏联人的成本是2块,随着时间推移,美国人的成本在不断的降低,而苏联人的成本还在不断提升,你说怎么竞争?其实像波音这样的企业中国也有,比如虎哥老家的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和平年代,它就是生产汽车;一旦发生战争,开出来的就是装甲车坦克。比如高德红外即可以生产普通的红外热像仪,也可以配套空军的机载、导弹还有海军的舰载侦查设备,还有湖南的三一重工,可生产工程机械,也可以研制军用装备,但中国这样的军民融合的企业还是太少了。 三、军民融合要融合什么? 第一是融合思想。思想上的融合是最重要的,军队和地方都要有大局意识,关注国家的未来,不能因为各自利益而在融合的过程中打折扣,任何有这类想法的人都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罪人! 第二是理念上的融合。融合的过程肯定有困难,有障碍,有分歧,有风险,但必须要以民族大义国家的未来为宗旨,只有目标一致才能建立彼此的信任。在这一点,我们要学习一个国家,虽然在国土上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国,但却是全世界公认的强国,强在什么地方?就是军民融合的理念,军民之间的融合,军用市场作为技术创新的驱动,一旦技术成熟便立刻分享给民用市场,带来经济的红利,这个国家就是以色列。 第三是技术上的融合。前面说了军用尖端技术转为民用,其实民间也有很多技术可以吸纳转为军用。一方面,军队与市场接触的比较少,很多军工企业固守自封,并未主动了解和吸纳民用已经充分发展的高科技技术;另一方面,中国军队近90年的发展,在技术装备领域有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要适应现代化的战争,必须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这类技术在民营企业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那么将这类技术吸纳转化成军用,就能有效的提升军队的防御和作战能力,从而提升国家整体的国防军事实力。 第四是市场的融合。我们的国防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只有15%左右,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60%左右的水平,目前我们十二大军工集团外部的配套率只有13%。说明什么?行业封闭,竞争不充分,导致市场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除了国防军事技术,还有教育、社会服务尤其是军方的后勤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供暖供电等等商业服务;还有国防的动员、应急和公共安全,包括海洋的开发、海洋的空间信息,这些领域都可以建立共享和协作的市场机制。 第五是人才的融合。因为技术、市场最终都是靠人来驱动的。目前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10万家,专利技术创新占到了每年总成果的70%比例,但是获得“武器装备研发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数量,民营企业到目前为止也就是1000家左右,占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1%。这意味着什么?市场的封闭,导致着我们99%的高新技术企业,这些民营企业并没有参与到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队伍中来,那么存在着大量的人力资源浪费的情况。 四、军民融合怎么融合? 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美国上一任的国防部部长叫阿什顿·卡特,2014年被奥巴马提名为国防部长,他也是一位物理学家。卡特在硅谷起家,所以他对硅谷高新技术的发展非常了解,他上任之后就到硅谷进行一个专题演讲,主题是《重新链接五角大楼》。他认为国防部对硅谷的高新技术已经不是特别了解,现在需要重新链接,如何链接五角大楼呢?他提出了两点举措:第一个举措,国防部每年派出一个团队到硅谷各个企业去任职,任职时间两年,一年时间用来充分了解硅谷的这些商业技术,一年时间把这些先进的技术拿到军队内部来搞实验。美国为了加速它的“民转军”,真是冲到了市场的最前线;第二个举措,国防部出资,给那些有创新想法的中小企业,以资金的支持。 为什么美国推行军民融合力度如此之大?一句话,能花小钱办大事!举个例子:掌握卫星研发制造技术的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航天五院、八院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小卫星工程中心。那么研发设计一颗北斗卫星,五院要花费10亿元人民币,因为国有企业嘛!中科院上海小卫星工程中心2亿元人民币就能做出来,这就是竞争!等我们详尽的咨询业内专家后,了解到美国的私营企业1到1.5亿元人民币就能做出来,而且还能有30%的净利润,这就是充分的竞争! 我们现在提军民融合,主要的思路和理念还在很低的层次,什么“军转民”,就是把军用的技术转民用;“民参军”,就是民营企业、民营资本、民用技术进入军工行业。再看看美国,它的国防部和商务部统计的关键技术需求清单重叠率达到了85%,意味着85%的技术既可以为军所用,也可以为民所用,军民通用。美国早已认识到冷战时期那种“先军后民”、或者是“军转民”、“民参军”这样的发展战略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了。所以怎么融合?学习借鉴美国、以色列、日本的先进制度和技术;并且同时加快立法,要从政策法规、制度机制、行业标准上来为军民融合战略作保障,明确军队、地方、企业,各方在军民融合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同时在技术研发上,注重军民技术的通用性,避免资源浪费,国防和军队建设要逐步的对民营企业开放,军队要通过吸纳民用技术完善自身技术体系,军民相互取长补短,融合发展。另外,军民融合的理念也不仅仅是狭义的国防科技,前面已经介绍过,还包括军队的教育,人才的培养,军队的后勤保障,国防的动员,这是要建立一个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深度融合的格局。
VR硬件设备如何更好普及拓展?5G商用如何推动虚拟现实产业向前发展?在10月19日举行的“2020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上,来自全球范围内的高端科技学者和VR领域专家汇聚南昌,围绕“育新机、开新局”的主题展开了深度讨论和对话。 VR产业迎来加速发展期 在当日举行的开幕式及主论坛环节中,应用场景优化及新技术热潮下产业发展前景等成为嘉宾们分享与讨论的关键词。总结来看,大家一致认为,在5G商用、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的有力支撑下,VR产业或在未来2至3年内迎来发展加速期。 首先,政策支持力度的进一步加大,让参与VR产业的从业者充满信心。具体来看,工信部副部长王志军在峰会致辞中表示,未来工信部将重点开展包括支持突破近眼显示、感知交互、渲染处理等核心关键技术,支持重点地区开展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加强虚拟现实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等三个方面的工作。 其次,乘着5G东风的VR产业必将迎风飞扬。随着5G商用进程加快,虚拟现实在制造、教育、医疗、文娱等领域的应用情况明显提速,特别是疫情期间,虚拟现实技术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峰会当日发布的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近两年虚拟现实年专利申请量已超过3万份,多类技术的持续突破,给产业升级增添了新动力。IDC则预计,VR/AR产品2020年全年出货量可达710万台,比2019年增长23.6%,到2024年,这一数字将达到7670万台,复合年增长率为81.5%。 在VR设备生产商凌宇智控CEO张道宁看来,有了政策和技术的支持,VR硬件的普及是产业发展的关键。“产品形态笨重、价格高、优质内容少是此前制约VR发展的痛点。”张道宁认为,普及的关键是厂商能推出更轻盈、更便宜、更时尚并配合优质内容的产品,虽然目前尚不能达到理想效果,但如华为VR眼镜等产品的推出,已让消费者有了全新体验。 不少上市公司布局VR产业 当日的峰会上还发布了中国VR50强企业榜单。记者注意到,歌尔股份、科大讯飞、川大智胜、风语筑等上市公司现身榜单。有市场人士称,龙头企业布局给产业发展带来新动力,将引领VR产业发展新浪潮。 以歌尔股份为例,观看VR视频和体验VR游戏,消费者需要得到VR硬件设备的支撑,作为全球声学零部件龙头的歌尔股份有望在VR产业加速期崭露头角。有券商研报认为,歌尔股份作为业内的龙头厂商,VR/AR交互设备出货量领先,该业务将成为公司长期的业绩增长点。 浪潮信息控股股东浪潮集团则用“智算、智联、智用”助推VR产业发展。“虚拟现实全面应用,离不开全面强大的算力服务支撑。”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洪添在峰会上表示,浪潮将持续加强智算中心建设,用全面的算力服务助推VR产业发展。 恒信东方今年携水浒传VR之武松打虎、侏罗纪世界VR远征等多款产品亮相峰会,全面展示公司在VR教育和VR娱乐两大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其在9月中旬表示,公司运用VR技术进行VR内容制作,目前在华为VR视频平台上传视频节目。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国内的虚拟现实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明确的领跑者。有券商研报认为,随着龙头企业布局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有可能通过形成联盟强化竞争力,此举也将给行业技术进步带来利好。 “不断开发新产品将对产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技术成熟、受消费端认可的产品将脱颖而出。”有VR行业人士告诉记者,虚拟现实业务形态丰富,产业潜力大、社会效益强,从智能手机发展历程来看,头部厂商将大概率成为行业领军者。
截至目前,三大运营商均获批eSIM全国应用许可,eSIM或迎来大规模发展机遇。 10月19日工信部网站发布文件,同意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物联网等领域eSIM技术应用服务。去年12月,中国联通(行情600050,诊股)已经获批开展该服务。截至目前,三大运营商均获批eSIM全国应用许可,eSIM或迎来大规模发展机遇。 联通抢占先机 eSIM即Embedded-SIM(嵌入式SIM卡),是将传统SIM卡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用户无需插入物理SIM卡,就能直接访问运营商提供的无线网络服务。苹果、华为均推出支持eSIM技术的智能手表,可以独立实现拨打/接听电话。 工信部文件显示,为适应互联网行业应用加快从消费型向生产型转变的需要,原则同意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物联网等领域eSIM技术应用服务。 工信部明确,物联网等领域eSIM技术应用服务仅限开通数据业务和与之相关的定向话音、定向短信业务。同时,工信部要求,应严格遵守号码管理相关要求,仅可使用13位物联网号码开展物联网等领域eSIM技术应用服务;运营商仅可在自有渠道办理物联网等领域eSIM技术应用服务,与转售企业合作提供相关服务须另行申请。 工信部指出,运营商须加强业务规范管理,有效防范安全风险,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对eSIM平台的管理权和eSIM终端的写卡权,不得以任何形式授权其他企业开通相关权限和功能;应与eSIM设备提供商明确安全责任,确保eSIM终端和服务器使用公开通用的技术方案,不得限制eSIM设备在其他运营商网络上使用。 eSIM推广应用方面,中国联通抢占了先发优势。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5年中国联通就开始研究和布局eSIM业务,2017年首家获批eSIM可穿戴业务上海试点;2018年,与华为、苹果在6省7市获批推出一号双终端和独立号码业务;2019年3月,工信部批复同意中国联通开通eSIM可穿戴设备独立号码全国服务试验,当月月底,中国联通宣布将eSIM可穿戴设备独立号码业务从试点拓展至全国;今年2月26日,中国联通和广和通(行情300638,诊股)联合发布了全球首款5G+eSIM模组。 中国移动大量采购eSIM晶圆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中国移动招标采购网站了解到,10月13日,中国移动旗下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发布了eSIM晶圆大规模采购项目,采购总量达7000万颗。其中,消费级晶圆4000万颗,工业级晶圆3000万颗。 追溯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的采购记录,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早在2017年就对4G eSIM物联网芯片研发项目进行采购招标,2018年开始大规模采购eSIM晶圆。当时的采购规模为5000万颗。其中,4000万颗消费级eSIM晶圆,单颗最高限价为0.25元;1000万颗工业级eSIM晶圆,单颗最高限价为1.0元。此外,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发布过多个eSIM芯片封装项目采购公告。 由此可见,运营商对eSIM的布局早已有之。不过,eSIM技术的一个特点是其并未与特定运营商绑定,用户可以在不同运营商之间切换。对运营商而言,意味着用户流失风险。 eSIM在物联网具备优势 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近期发布报告显示,全球已经有200多家运营商支持eSIM,到2025年用于物联网的eSIM销量预计将增长一倍多。目前终端厂商、运营商和eSIM技术方案提供商都纷纷“拥抱”eSIM技术,eSIM正在拓展更多应用场景。 在物联网项目中,eSIM相比传统SIM卡具备优势。Strategy Analytics企业和物联网服务执行总监Andrew Brown表示:“物联网项目终端数量不断增加,但从企业角度看,为数百万个物联网设备更换SIM卡显然不切实际,这给维护和管理带来了麻烦。” 紫光国微(行情002049,诊股)是国内领先的安全芯片厂商,占据SIM卡芯片较大市场份额,公司早已捕捉到eSIM技术发展的潜力,积极开发物联网产业链的安全产品与应用方案。2019年紫光国微与联通华盛就eSIM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与联通物联网成立联合创新中心,就eSIM业务推进、物联网解决方案落地等展开深入合作。 此外,紫光国微中标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2018年的“eSIM晶圆采购项目”,向中移物联网供应4000万颗消费级eSIM晶圆、1000万颗工业级eSIM晶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