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能否商业化应用才是取胜关键,这取决于如何平衡成本、可靠性及量产进度等因素。 相较于其他传感器,激光雷达可提升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的可靠性。机构预计,2025年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46.1亿美元。不过,2021年伊始的自动驾驶传感器技术路线之争,让激光雷达成为汽车行业重点关注领域。专家认为,能否商业化应用才是取胜关键,这取决于如何平衡成本、可靠性及量产进度等因素。 备受资本市场青睐 激光雷达是一种通过发射激光来测量物体与传感器之间距离的装置,广泛用于无人驾驶汽车和机器人(行情300024,诊股)领域,被誉为机器人的“眼睛”。 近日,禾赛科技科创板IPO申请被上交所问询。公司拟募资20亿元,用于智能制造中心、激光雷达专属芯片、激光雷达算法研发三个项目。目前A股尚无核心业务是激光雷达的上市公司。禾赛科技冲刺科创板IPO,有望成为A股激光雷达“第一股”。此外,激光雷达公司速腾聚创也在筹备上市。 从全球市场看,2020年下半年以来,激光雷达公司迎来上市热潮。2020年9月,以机械式激光雷达为主要技术路径的Velodyne在纳斯达克上市;2020年12月,坚持固态激光雷达技术路线的Luminar同样登陆纳斯达克。另外,Aeva、Innoviz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上市,Ouster预计2021年上半年上市。 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未来5年激光雷达在高级辅助驾驶领域的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2025年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46.1亿美元,2019年至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83.7%。 2021年被认为是激光雷达的量产元年,一批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型将于今年上市。 2020年11月,小鹏汽车宣布,与大疆孵化的Livox览沃科技达成合作,2021年开始生产的量产车型将升级其自动驾驶软件和硬件系统,采用激光雷达技术提高性能。该公司有望成为全球首家将激光雷达技术集成到量产车型的汽车制造商。 2021年1月9日,蔚来发布配备了激光雷达的首款轿车ET7,供应商为蔚来和蔚来资本投资的Innovusion公司。1月15日,长城汽车(行情601633,诊股)宣布,旗下“咖啡智能”平台打造的WEY旗舰产品“摩卡”计划搭载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兼具测距远、分辨率优、受环境光照影响小的特点,且无需深度学习算法,可直接获得物体的距离和方位信息。相较于其他传感器,其可显著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可靠性。“对于‘负责任’的高级别自动辅助驾驶,激光雷达不可或缺。”蔚来创始人李斌表示。 激光雷达备受资本市场青睐。目前,禾赛科技获得了百度、博世和安森美的投资,而速腾聚创获得了北汽、上汽和阿里的投资等。 技术路径之争 无人驾驶的传感器解决方案长期以来存在两种技术路径之争。 一种是视觉算法。以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大脑系统为例,其主要借助摄像头,对周边物体建立模型,同时把数据添加至神经网络进行纯视觉计算,在自动驾驶中承担“识别”的作用。另一种是激光雷达,工作时向四周散射激光,基于反馈判断周边是否存在障碍物并生成点云图,在自动驾驶中承担“感知”的作用。 2020年11月,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公布激光雷达上车方案后表示:“开始几年我们会把安全因素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宁愿硬件冗余、软件冗余。” 业内人士认为,从技术角度看,两者不存在根本性的冲突。激光雷达不具备摄像头的物体识别能力,感知与识别两项能力不能在激光雷达上进行融合。但基于多传感器方案,可以采用摄像头进行补充。 中国厂商崛起 从两家美股激光雷达公司的财务情况看,成绩并不算乐观。2019年,Velodyne净亏损6720万美元,Luminar净亏损9470万美元。而禾赛科技2019年净亏损1.5亿元人民币。 “现阶段激光雷达企业基本上都不盈利,但资本市场考虑更多的是产品出货量等。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激光雷达产品还不能做到工业标准品,未来到底哪种技术路线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是关键。”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前瞻研究员高飞翔表示。 根据Velodyne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公司激光雷达累计出货量5.16万台。而Luminar的激光雷达产品2019年销售仅在百台量级。 但资本市场对Luminar充满期待。截至今年2月19日,Velodyne市值为35.6亿美元,而Luminar市值为109亿美元。 根据扫描模块的不同,激光雷达通常可分为机械式和固态两种。Velodyne等企业的机械式激光雷达研发早、技术相对成熟,但机械旋转部件在行车环境中不稳定,符合车规级要求的产品量产难度高。Luminar则是全球1550纳米固态激光雷达领域领军者。高飞翔认为,Luminar能够获得高估值的原因在于,其1550纳米固态激光雷达技术壁垒高,同时需要产业链进行技术工艺的整合。 此外,成本问题也是激光雷达应用的瓶颈。 2020年12月,华为发布了96线车规级高性能激光雷达,并宣布要把成本压缩到200美元。除了华为,国内的激光雷达生产商还有大疆、镭神、思岚科技等。 科技创新产业(行情300832,诊股)专家王煜认为:“激光雷达即将进入成熟期,比拼的就是成本优势、规模优势。”至于哪家激光雷达生产厂商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技术路线并不是最重要的,能否商业化应用才是取胜关键。这取决于其能否平衡光源、接收、机械控制、光路控制等的成本以及量产进度及可靠性。 中泰证券(行情600918,诊股)称,搭载激光雷达的多传感融合方案将在高端豪华车型上率先使用。随着成本的降低,经济性车型将逐步进行配套。
近日,贵州省科协推荐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公布,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入围院士候选人一事引发争议。 央广网发表评论称:推荐致力于研究“酿酒”技术的研究人员评选院士,很难代表“科技兴国”的战略方向,同时也会引起人们对社会科研方向和院士推荐、评选标准的质疑。种种疑问需要直面,相关各方应当慎之又慎! 有网友也质疑院士候选人的标准,调侃称为“酱香型人才”、“白酒院士”,并询问老干妈、十三香是不是也有机会入围。 贵州省科协随后回应质疑表示,协会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推荐工作,没有其他因素干扰。同时强调公示的候选人,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最终被增选为院士。 搜狐财经盘点发现,中国工程院公布的900人院士名单中,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有60人,其中江南大学原校长陈坚和中粮集团原总工程师岳国君就出自发酵相关行业。 “重大创造性成就和贡献”为评判关键 中国科协技术协会官方显示,“中国工程院院士”申报的基本条件是,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创造性成就和贡献,属于中国籍的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人员。 根据公示材料及贵州茅台官方资料,王莉为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其先后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白酒评委,国家酿造高级评酒师。 ▲王莉 江南大学副校长徐岩对搜狐财经介绍,企业工程师主要对生产全过程的技术实施进行管理,也包括新技术的应用。而中国白酒的酿造属于生物技术,也是世界上所有酒类(包括西方的啤酒、葡萄酒等)酿造中技术最复杂的群体微生物发酵技术。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马勇为搜狐财经展示了一篇评论文章,文中提到“韩国泡菜可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酿酒行业为什么不能出院士?白酒酿造蕴含着极其复杂的工艺技术体系,也需要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推动、改造和提升。”马勇表示文章即代表他的立场。 白酒专家肖竹青也从业内人的角度分享了他的观点。肖竹青表示,贵州茅台在中国白酒行业是一个标杆,这与茅台酒的质量保证体系有很大关系。茅台的总工入选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也是在鼓励中国酒业更加注重科技、注重质量。同时院士也要为社会创造效益,更多地服务于社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并不排斥发酵相关行业 中国工程院公布的院士中,陈坚为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专家,2005年曾任江南大学校长,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坚主要成果为针对发酵工业中高产量、高转化率、高生产强度三大关键工程技术难题,创新开发出一系列工程技术,应用于典型发酵产品工业生产。 主要工作包括:改进发酵微生物筛选技术,发展代谢调控方法,提升发酵工程理论水平;突破重组酶大规模发酵瓶颈,支撑酶技术改造传统行业,实现节能减排;创新酮酸和柠檬酸发酵模式,保障重要有机酸发酵技术的国际领先地位。 其在权威杂志发表论文146篇,获中国发明专利88件、国际发明专利8件;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国专利金奖;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15年获选的岳国君院士为生物与发酵专家,2013年曾任中粮集团总工程师,2011年被评为“中国酿酒大师”。 岳国君长期在企业从事技术开发工作,在我国传统酒精酿造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国内外酒精发酵先进技术和化学工程最新成果,集成创新,攻克净能量为负的难题,实现净能量为正,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乙醇成套技术,最早建成国内燃料乙醇生产工业装置;率先建成世界规模最大以木薯为原料的非粮燃料乙醇装置,并采用自有技术对粮食燃料乙醇装置进行非粮技术改造;组建国家能源生物液体燃料研发(实验)中心,致力燃料乙醇基础应用研究,为发展我国生物液体燃料事业作出贡献。 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以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由此可见,中国工程院院士并不排斥发酵行业,也不排斥单个企业的工程师。争议的关键点在于是否作出重大创造性成就和贡献。 徐岩介绍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已有发酵工程院士,截至目前还没有酿酒工程的院士。从学科角度看,发酵工程的覆盖面很广,发酵工程在发酵食品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酿酒工程。 官方并未公示王莉重大创造性成就 贵州茅台公号以往文章显示,王莉曾主持、组织了“茅台酒风味物质研究”“原料及器具中食品安全指标分析方法的开发”“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白酒行业的应用”等十余个项目。 搜狐财经搜索中国知网发现,王莉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有《近红外透射光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结合建立茅台酒指纹模型》,成果模型成功识别了模拟辨别真假样品;《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在白酒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展望》,主要研究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现状及在白酒行业质量控制过程的应用前景。 2014年其发表的《酱香型白酒窖底泥微生物组成分析》对酱香型白酒发酵窖池中不同时间的窖底泥及环境土样中的微生物区系构成进行了测序分析;2021年2月发表的《贵州省河谷型村镇建设外来植物的入侵风险评估》,涉及环境科学,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而在现有的公示材料中,并没有详细展示王莉具有哪些突破性成果。 ▲公示材料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搜狐财经表示,酒企肯定可以产生院士,关键是如何界定“重大创造性成就”,王莉所做的创新有哪些,是不是学科带头人,酿酒技艺属于国粹毋庸置疑,但酿酒大师的定位和院士评审的维度创新并不完全一样。 白酒分析师蔡学飞分析指出,从相关资料来看,王莉对于推动中国酒类的品质创新有着突出贡献,但两院院士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与特殊性,并且是对于科技创新、社会进步等有巨大突出贡献的一种荣誉,具有很强的政策与舆论引导性,从这个角度来说可能不符合两院评选的初衷。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让居民对身体健康状况的关注度被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此背景下,体外诊断行业作为大健康行业的重要一环,越发受到市场关注,借此东风,众多体外诊断企业纷纷启动IPO进程。近期,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美诊断”)已提交注册,距离在科创板上市又更近了一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汇聚着众多选手的体外诊断行业到底面对着一个怎样的市场?科美诊断又有什么特殊之处足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更“快”且更“准”的国内蓝海市场 体外诊断(In Vitro Diagnosis,简称IVD)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的血液等组织及分泌物进行检测,获取临床诊断信息的产品和服务。体外诊断能够便捷、低成本、低伤害的为医护人员提供精确、早期的临床诊断信息,为疾病发现、治疗、监测提供有效依据,并能大大节省医疗费用,已成为医疗决策的重要依据。目前,体外诊断行业已成为全球医疗领域发展较快、市场规模最大的细分行业之一。 根据 evaluate MedTech发布的《2018 年全球医械市场概况以及2024年全球医械市场预测》中的数据,2014至2017年,全球体外诊断行业市场销售规模逐年上升,由 2014 年的 499 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52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2024 年预计市场销售规模将达到796亿元,2017至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6.1%。 图表一:2014-2024 年全球体外诊断行业市场销售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evaluate Med Tech,整理 聚焦到国内,虽然我国体外诊断行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趋势与国际总体趋势相同,新近产品形态与国际相近,所生产的产品与国际需求相符。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19版)》内数据,近年来我国体外诊断行业以18%的年均增长速度发展,增速远高于国际水平,截至2018年已实现人民币604亿元的市场规模。 在我国体外诊断行业细分市场中,免疫诊断是其中规模最大的细分领域,市场份额高达36%,大幅超出其他细分领域。由于市场对检测准确度和精密度等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免疫诊断发展先后经历数次技术迭代。最终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凭借其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检测时间短,可定量检测,可实现自动化的特点,成为主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科研。化学发光诊断产品在2018年已占据了中国免疫诊断市场的84%市场份额,而在发达国家更是实现了90%以上的占比。 图表二:2018 年中国体外诊断行业细分市场占比 数据来源:《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19 版)》,整理 根据招股书显示,科美诊断是一家主要从事临床免疫化学发光诊断检测试剂和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为基于光激化学发光法的LiCA系列诊断试剂和基于酶促化学发光法的CC系列诊断试剂及仪器,主要应用于传染病(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甲肝、戊肝等)标志物、肿瘤标志物、甲状腺激素、生殖内分泌激素、心肌标志物及炎症等的检测。 走更苦更累的路,做更快更准的检测,夺更高更远的技术高点 根据标记物和发光原理的不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主要可以分为:酶促化学发光、直接化学发光、电化学发光、活性氧途径均相化学发光等。每种技术都有它的特点和痛点,如酶促化学发光技术成型最早成本最低,但是发光速度慢,对环境温度、酸碱度要求高,且对甲状腺激素或性激素等小分子待测物的检测能力较差;另一主流技术电化学发光敏感度高,发光强,但对仪器开发难度高,耗材更换周期频繁,费用高。罗氏、雅培、西门子、贝克曼等进口厂商早年均采用酶促化学发光法,此后各家技术路线逐渐拓展至直接化学发光或电化学发光等其他新型化学发光方案,贝克曼目前仍主要采用酶促化学发光。我国化学发光行业发展起步较晚,从国内化学发光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来看,大部分国产体外诊断产品依然采用酶促发光技术,掌握并应用其他化学发光技术的企业较少。 图表三:主流化学发光技术原理示意 数据来源:科美诊断招股书,整理 相比起大多国内厂家采用酶促发光技术等存量技术,科美诊断目前重点发展的LiCA系列产品主要采用公司基于活性氧途径均相化学发光原理自主开发的光激化学发光方法。针对化学发光行业主流技术路线中其他三类反应中需要多次洗涤、分离的弊端,科美诊断所采用的活性氧途径均相化学发光技术路线具有均相、免洗、光激发等技术特点,属于均相反应模式。 更高的质量要求也带来了更大的试剂开发难度,由于检测过程没有分离步骤,样本中干扰物质仍保留在最终检测溶液中,会对抗原抗体免疫反应产生干扰,可能造成高本底信号,也可能淬灭单线态氧而降低检测信号,综合导致试剂开发难度大大增加。 科美诊断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发展和创新,成功开发出LiCA系列检测产品。检测试剂涉及传染病、肿瘤标志物、甲状腺激素、生殖内分泌激素、心肌标志物及炎症等领域,基本覆盖了国内化学发光检测临床使用量较大的主要检测项目。 LiCA系列检测产品基于其“免洗”的技术特点,达到了均相反应状态,实现更高的检测速度。检测进程兼顾了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同时具有高通量、测试时间短等优点,从而提升了整体检测性能。除此以外,光激化学发光系统无复杂的分离洗涤过程,试剂组成及信号检测简单,全自动分析仪结构简单,较少发生仪器故障,保养方便,使临床标本的检测更为顺畅。在众多优势的加持下,LiCA系列检测产品逐步被三甲医院等医疗机构纳为采购目标,截至 2020年6月末,已成功覆盖1000家以上的家终端用户。 图表四:LiCA系列诊断试剂配套诊断仪器主要功能及性能指标 数据来源:科美诊断招股书,整理 基于技术竞争的经营战略考虑,科美诊断针对光激化学发光技术平台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可能涉及到的专利技术进行细致、深入的挖掘和储备,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专利布局,为 LiCA系列产品的开发和拓展构建了坚实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截至2020年7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已获得境内外专利1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3项,同时2020年5月科美诊断已取得新开发LiCA Smart仪器的注册证并启动推广上市。 科美诊断常备一支多学科、多层次、结构合理的研发团队,专业涉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预防医学、遗传学、病毒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等各专业领域,核心技术人员拥有深厚的理论研究功底和丰富的产业经验,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及其子公司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的20%以上。并持续扩大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均超10%,并以此构建了健全高效的研发体系,持续加码LiCA系列试剂、原料和配套仪器的研发,确保企业处于技术领先地位。 市场外部宽阔,企业内里良好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均实现逐年增长,结合目前我国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水平以及体外诊断临床使用频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大的上行空间,为我国体外诊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我国拟于2020年基本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全国医疗布局规划,在我国持续稳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的进程中,为基层重点配置医疗资源将带来大量医疗设备采购需求,科美诊断有望凭其产品的技术优势分得新增市场份额。 近年来,医改、支持采购国产设备等政策为国内体外诊断企业进口替代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医保控费的推行使得三级医院在注重检验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成本控制。LiCA系列试剂产品近50项,检测项目丰富度已接近雅培、西门子、贝克曼等进口品牌,且其产品在检测灵敏度、精密度和特异性等方面均有优异表现,部分产品的检测性能已经达到国际一线品牌水平。在此背景下,拥有优异的产品性能、操作便捷的国产优质体外诊断产品将逐渐赢得进口替代机会,在政策的帮助下加速进口替代进程。 科美诊断在招股书中公布的财务数据,在2017年至2019年中企业应收账款及存货周转速度都在稳步上涨,寓意着企业销售在稳定增长。在可考经营期间内企业流动比率都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也能看出企业资产在在持续高效运行,而且企业当前资产负债率较为合理,健康的资产负债表也有利于公司继续开展业务。综合多种财务数据,最终归总到企业盈利指标,可以看出企业盈利能力呈现持续提升趋势。 图表五:科美诊断基本财务指标 数据来源:科美诊断招股书,整理 小结 科美诊断自诞生伊始似乎就带着技术执着的气息,初期便获得了国际知名的医疗投资基金奥博资本(OrbiMed)和软银中国投资先后入局。随着体外诊断行业的发展空间的逐步明朗,,国内知名的投资基金君联资本、华兴医疗产业基金、平安创投、中金公司,经纬创投,自贸区基金,弘晖资本等也纷纷加入融资。科美诊断也似乎没有辜负投资者的信赖,在市场存在其他传统技术路线可选的情况下自主开发光激化学发光方法,并利用该技术一举实现了可以媲美国际一流品牌产品的检测效果。 依靠宽阔的市场空间,企业内里良好的财务状况,科美诊断正在挥舞着手中的技术大旗,驱使着政策良驹,对外行使国产替代,对内执行技术竞争。一路走下去,期待科美诊断能够贯彻它“以科技服务人类健康”的核心价值观,最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开发创新的、高性价比的诊断产品,增强品牌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力争成为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体外诊断厂商之一。
2021年伊始,蔚来带着ET7诚意而至。 150kWh的固态电池方案、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令这款C级豪华轿车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市场聚焦的热点。 尽管,蔚来此次提出的固态电池方案,只能算作过渡期的半固态产品(采用固液混合电解质,加入了隔膜,不能用金属锂做负极),但却给车用动力电池市场的发展路径带来了新角度。 目前传统的液态电池方案,很难突破300wh/kg的能量密度天花板,而在真正的固态电池实现量产前,基于目前的技术,超高镍正极+硅碳负极和工艺改进的半固态电池是最可行的商业化方案,其中正极高镍化的趋势最为明确。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激增,动力电池装机量提升;而主流电池厂商向三元材料的倾斜,带动三元正极材料需求和产能同步扩张。根据天风证券的预测,全球三元正极材料需求量将从2019年的34万吨扩张至2025年的154万吨,5年复合增速超过35%。 中期来看,随着固态/半固态电池的出现,高镍三元正极材料(NCM811及以上,NCA)将加速渗透。预计2025年全球高镍正极材料需求量接近110万吨,5年复合增速超过65%,占三元正极材料比例从2020年上半年的15.7%扩张至65%,对应市场规模接近900亿。 从竞争格局看,由于技术壁垒较低,目前国内三元正极材料处于极度分散的状态,CR5始终达不到50%,头部企业市占率也不足15%,充分竞争格局导致行业平均毛利润空间极低。但随着高镍化趋势的明确,受益于技术壁垒的提高,正极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龙头企业将受益。 目前国内有能力实现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量产,并在超高镍材料实现突破的厂商屈指可数。主要包括容百科技、巴莫科技、当升科技、杉杉能源、长远锂科等。 而占据第一梯队的仅有容百科技和当升科技两家公司。无独有偶,这两家公司的创始人都是白厚善先生,背后的关系纷繁错杂。 本文试图解答以下几个问题: 容百科技与当升科技有怎样的过往? 容百科技的优势有哪些? 正极材料行业为什么不赚钱? 容百科技的风险点是什么? 剪不断,理还乱,容百与当升的20年纠缠 2001年,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白厚善,带领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的一个课题组,组建了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凭借扎实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当升科技在正极材料领域厚积薄发,2010年成功获取了国际第二、国内第一的市场地位,并于4月登陆创业板,完成了资本化道路。 当升科技之所以能在正极材料行业实现从0到1的飞跃,创始人白厚善功不可没。 然而,2013年白厚善突然递交辞呈,离开这家相伴成长20年的公司,这一举动让业内大跌眼镜。根据有关报道显示,由于上市后业绩持续下滑,使得当升科技的大股东对白厚善的管理非常不满,认为其混乱的管理体系造成了公司经营业绩不佳。 “被踢出局”的白厚善并没有因此陷入低谷,凭借多年积攒的技术和人脉资源,2014年,白厚善拉来曾就职于三星SDI的韩国锂电专家刘相烈,在熟悉的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东山再起,创立了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仅5年后,容百科技就成为了科创板的首批上市公司。 容百科技成立后,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领域持续发力,成为老东家当升科技的主力竞争对手。2016年,容百科技在NCM811产品实现技术突破,并于2017年率先完成大规模量产,且在全球范围内最早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随后又陆续推出第二代、第三代产品;而老东家当升科技的这一进程却整整晚了一年时间。 根据CGII数据,截至2019年,容百科技高镍材料出货量占中国高镍材料出货比例超过60%,位居国内第一。 容百与当升的竞争,也体现在对于下游客户的争夺上。由于下游动力电池厂商主要集中在海内外的几家大厂,因此对下游客户的争夺,是中游正极材料企业业绩增长的重点。 当升的主要客户更多集中在海外,而容百则侧重国内,两家公司的下游客户有较多重合;随着容百韩国基地的加速推进,出海的目标非常明确,这也预示未来两家企业在下游客户的竞争会进一步加剧。 根据官网和2019年财报信息,当升科技的下游客户主要包括 SK、LGC、三星SDI、比亚迪、亿纬锂能等主流电池厂。2019年前5大客户占比40%,其中SK是第一大客户,占比为12.4%;容百的下游客户主要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三星SDI、比克动力等。2019年前5大客户占比81%,其中宁德时代作为其第一大客户,占比高达49%,同时,目前容百凭借在高镍技术上的优势和韩国基地的搭建已经成功打入当升科技第一大客户SK的供应链。 图1:容百与当升的下游客户占比 数据来源:2019年财报,36氪 在人才与技术方面,容百与当升也步步紧逼。根据容百招股书的信息,目前高管团队中有多人来自白厚善在任时期的当升科技,而在核心技术人员方面,容百科技核心技术团队共7名成员,相对稳定;而当升科技成立初期披露的3名核心技术人员中,包括白厚善在内已有2名处于离职状态,仅陈彦彬一人在职。 2019年,容百科技研发人员共计304人,占比15%;同期,当升科技研发人员124人,占比14%。 图2:容百与当升的研发人员分布 数据来源:东吴证券,36氪 在研发投入上,2017年以来容百也在持续追赶当升,并于2019年首次在研发费用上超越当升科技;在专利技术上,两家也不相上下。截至 2019 年末,容百科技累计获得授权专利 82 项,当升科技累计获取授权专利89项;但在高镍材料专利方面,容百更具优势。目前容百与高镍材料相关的专利为11项,略高于当升科技的7项。 图3:容百与当升研发费用对比 数据来源:东吴证券,36氪 在经营业绩上,两家公司则各具优势。通过对近5年财务数据的分析,正极材料营业收入上,近几年容百科技优势明显。2019年开始,营收的绝对量和相对增速,容百科技都领先当升科技,且当升科技营收出现负增长现象。 但从盈利能力来看,当升科技明显更好。2019年,当升科技的毛利率为18%,2020年上半年稳定在17%,但同期容百科技毛利率仅为16%,2020年上半年更是下滑至12%的低位。在单吨净利润方面,在2019年两家公司相差不大的背景下(分别为容百1.2万/吨和当升1.1万/吨),2020年上半年和3季度,当升的单吨净利润显著高于容百,以3季度为例,当升单吨净利润为1.4万/吨,而容百仅有0.6万/吨。 图4:容百与当升营收和盈利对比(仅正极材料部分) 数据来源:wind,36氪 36氪二级市场分析师认为,容百科技之所以出现营收高、毛利低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容百下游大客户集中度更高,企业议价能力偏低,导致了增收不增利;与此同时,由于客户结构集中在国内大厂,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冲击之下,容百科技的经营抗风险能力远低于客户更分散、且主要集中在海外的当升科技。 容百科技的优势何在?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成本占据了整车的40%,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正极材料又是电池的核心材料,直接决定了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影响电池的综合性能。目前市场上95%的正极材料由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覆盖。 根据高工锂电数据,2017年,在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中,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几乎平分秋色(磷酸铁锂占比50%,三元占比45%);而到了2019年,三元正极材料的市占率已经提升至62%,而磷酸铁锂则下滑至32%。很明显,市场正在向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正极材料倾斜。 与此同时,出于能量密度提升和降本(镍含量提高,钴含量降低,镍成本远低于钴)的双重考虑,三元正极材料的高镍化成为市场主流趋势。根据东吴证券的预测,受益于主流厂商高镍三元的加速渗透,到2025年高镍三元正极的需求将突破110万吨,复合增速超过65%。 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快速发展为容百科技带来了机遇。2016-2019年,公司的营收从9亿元扩张至42亿元,累积增幅高达370%,年化增速54%;营收的快速上涨,带动归母净利润同步扩张,2016-2018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从0.07亿元扩张至2.13亿元,累积增幅超过30倍(2019年受比克动力拖欠账款影响公司计提大量坏账准备,导致净利润下滑)。 图5:容百科技营收和利润(亿元) 数据来源:wind,36氪 然而,随着高镍三元正极材料进入8系时代,产品更迭速度明显放缓。目前主要厂商均实现量产,意味着产品技术、工艺、品质上的差距在缩小。这种背景下,谁能率先扩大产能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扩张,就意味着谁能抢占先机,实现市场份额的提升。 近年来主要厂商均在积极扩产,但容百科技的目标更为激进。目前公司有浙江余姚、湖北鄂州、贵州三大生产基地,年产能4万吨;而随着湖北五期建设、韩国基地的推进,公司2021年有望扩产至12万吨,公司预计2025年产能将进一步增加至32万吨。 产能快速扩张背后的一大问题在于前驱体自供的严重不足。2019年容百科技采取了外采模式以弥补这一缺陷,但外采意味着成本提升,直接导致了毛利润空间的压缩。 为解决这个问题,容百科技在余姚基地规划了20万吨的前驱体产能,同时,其他基地产能也将规划布局,随着产能逐渐释放,前驱体自供比例将会提升,有利于容百未来毛利润空间的恢复。 三元正极材料属于和技术进步赛跑的行业。下游主机厂对能量密度的不断提升,促使容百科技将目光放在了技术含量更高的超高镍三元正极和固态电池正极材料领域。 2020年,公司在超高镍、高电压单晶和低钴等核心产品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推出Ni90及以上的高镍产品和高电压单晶产品,并进入小规模试产阶段,有望在2021年实现量产。同时,公司也在加速研发 NCMA 四元高镍正极等前沿技术。 在固态电池正极领域,公司尚处在研发阶段。与浙江大学、中科院等知名院校研究所开展合作,在材料改性、表面包裹技术等方面均具有领先优势;且与辉能、卫蓝、清陶等国内固态电池厂商保持研发合作,目前适用于固态电池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且具备规模量产能力。 图6:容百科技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布局 数据来源:招股书,36氪 在蔚来半固态电池热点下,受益于超高镍正极和固态电池正极技术上的突破,容百科技迎来二级市场的高光时刻。2020年12月1日-2021年2月2日,容百科技股价从34元上涨至75元,累计涨幅高达123%。 如此光鲜的行业却不挣钱? 作为动力电池成本中占比高达30%以上的核心材料,三元正极材料行业属于典型的高端制造产业。然而这样光鲜亮丽的行业背后,2016-2019年,厂商的平均毛利润却仅为17%。 图7:正极主要厂商毛利润(正极材料业务) 数据来源:wind,36氪 为什么正极材料行业不赚钱? 当前国内三元正极材料主流产品以5系为主。从行业环境来看,由于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日、韩手中,国内正极材料厂商集中在生产工艺的创新与改进,也就是说,各主要厂商之间在技术上的差异并没有想象中明显,目前整个行业的技术壁垒偏低,竞争环境非常激烈,厂商收入的主要来源依赖于产品出货量的提升,而不是技术溢价。 当新产品问世后,其他厂商就会快速做出反应,产品技术上的差距在短时间内就会被抹平。为了保持收入稳定,各大厂商只能不断研发更先进的产品来获取先发优势。但随着技术和工艺的不断提升,产品升级的空间越来越小,这种背景下,行业最终将会进入通过打价格战的方式来抢占市场份额,从而持续压低行业整体的利润空间,直到小企业退出行业,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为止。 2014年前,国内正极材料厂商为抢占钴酸锂的市场份额而大打价格战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目前这种情况有望得到改善。由于高镍化的推进,对正极厂商的设备、车间、技术、工艺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短期行业整体的技术壁垒显著提升,有利于行业集中度的提高,龙头厂商在技术溢价加成下,行业毛利润空间将得以改善。 正极材料行业不赚钱的另一个原因是由行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以及产品定价模式导致的。 目前,国内正极材料生产商的定价模式采取的是成本加成,即三元正极材料的价格是在原材价格成本上叠加了技术领先的短期溢价。这就意味着正极产品价格受上游原材料(钴、锂)成本影响极大,以容百为例,2016-2019年其成本构成中原材料成本占比接近90%。 图8:原材料成本占比 数据来源:wind,36氪 这样的定价模式注定正极行业对上游原材料过渡依赖,导致其议价权的缺失。目前主要厂商对上游均采取的是预付款模式,厂商的资金压力加大。 由于行业的业务直接来源于下游动力电池主机厂的需求,而动力电池目前主要集中在几个国内外大厂手里。因此,中游正极材料厂商对下游也不具备强势话语权。 目前市场普遍采取的是先货后款的方式,导致厂商的应收账款和存货一直处于高位,经营风险偏高。2019年因比克动力未能及时偿还拖欠容百科技的应收账款,容百科技计提了大额减值准备,从而直接导致了利润的下滑。 2016-2019年,容百科技应收款项占总营收的比分别为47%,49%,57%和24%,常年处在较高水平;与此同时,4年的平均存货占营收比例也在16%左右。 图9:存货和应收款项占比 数据来源:wind,36氪 容百科技最大的风险点在哪? 对于容百科技而言,未来最大的风险点在于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不确定性。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多种技术路线,如锂电池按照正极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钴酸锂电池等类型。 相比于磷酸铁锂和钴酸锂,三元材料在能量密度上的优势明显,综合性能最佳,但相比磷酸铁锂其安全性能较差。近年来,随着主流车厂三元锂电池装机量的提升,以三元正极材料为主业的容百科技得以快速成长。 图10: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对比 数据来源:招股书,36氪 但2020年,电池工艺的改进(CTP、无极耳等),使得铁锂体系的能量密度提升基本可以满足乘用车的续航要求。在补贴退坡的影响下,车厂对成本的考量更加敏感,导致具有成本优势的磷酸铁锂市场份额反弹。 这一现象表明,目前动力电池市场并不存在稳定的技术路线,多种路线均可能实现技术或工艺上的突破,从而成为一段时期内市场的主流。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未来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出现调整,而作为重资产模式的正极生产商,容百科技很可能不能及时调整技术,必然会对公司的市场地位和核心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湖南长沙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从172.75亿元增长到约34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2.03%增长到约2.8%;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近10倍;高新技术企业从904家增长到2020年的4100家。科技创新,正成为引领长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创”平台撑起新动力 “作为一个不沿边不靠海的省会城市,长沙创新能力能实现持续领跑,创新平台建设至关重要。”长沙市科技局副局长宋新和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长沙拥有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湘江新区、自贸试验区三大国家级发展平台,紧盯国际前沿、国家战略,把强化科技创新平台支撑摆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突出位置,围绕“22条产业链”和转型升级需求,引导企业组建自主研发机构,加快建立新型研发机构,积极开展关键技术、共建技术研发。 战略平台、研发平台、转化平台日臻完善,多平台叠加优势逐步显现。持续的创新投入下,一批重大成果涌现。中联重科研制成功全球最长臂架泵车;长沙矿冶研究院研制的“鲲龙500”深海多金属结核采矿车标志着我国深海采矿技术与装备跨入国际先进行列;铁建重工研制的敞开式全断面岩石隧道掘进装备实现我国同类装备从进口到出口的逆转……长沙市科技局提供的数据显示,高新技术产业中,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四大产业成为千亿元产业。 创新推动了城市发展,也撑起产业发展高地。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动下,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记者在天心经开区湖南大数据中心建设现场看到,建筑设计从纸上立起来,成为三维“透明体”,上面每个建筑构件尺寸、材质信息、厂家信息等一目了然。天心经开区规划建设组工作人员马伟告诉记者,将工程项目以三维数字模型呈现,不但加快了建设进度,且具有建造虚拟化、成本透明化、质量可追溯、管理精细化等优点。 大环境激活新资源 科技人才是创新驱动的源泉和引领产业发展的动力,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 近几年,众多城市凭借特色,各显其能吸引创新创业人才。敢为人先的长沙在2017年6月发布《长沙市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的若干措施》,即“人才新政22条”,在加快引进培育、支持创新创业、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用政策含金量构筑起集聚人才新资源的“磁场”。 “吸引人才必须营造良好的大环境,长沙对创新产业人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胡轶波说,长沙近年来推进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创新政策,不断夯实企业的智力支撑,“科技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近三年,我们研究院引进人才100多人,研究院的200多人中外省人才占40%以上。” 记者了解到,为将人才引进来、留下来、用得好,长沙在人才引进及培养、科技人才创业扶持、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推出多项措施,近三年新增各类优秀人才约40万人,中高端人才净流入量居全国城市前三、中部第一。 生产力转化“芯”能源 “中国梦,中国芯”,走进国科微位于长沙的总部,醒目的6个字让人倍感振奋,一个个“国内首款”数据更让人惊叹。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发展,企业是主体。近年来长沙从提升关键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产业创新能力三方面激发活力,掌握竞争和发展主动权。 科技成果转化是将创新能量转化为经济能量的必由之路。长沙设立市自然科学基金,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面向未来发展、本市产业及人民身心健康的前沿技术、交叉科学领域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建立完善政产学研长效对接机制,常态化举办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 随之而来的产业创新能力不断迸发。以“三智一芯”为主攻方向,科技攻关能力不断增强。飞腾CPU、麒麟操作系统、景嘉微GPU等形成自主可控软硬件生态体系,金属基压敏芯片技术突破并量产,第三代双季杂交稻亩产突破1500公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研制成功等,核心关键技术不断突破。 长沙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塨表示,下一步长沙将聚焦“三智一芯”,加速布局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着力打造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加大软件业重大专项支持,将“卡脖子”技术攻关作为突出支持方向;在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搭建协同创新研发平台,争取在年内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0%以上。目前,长沙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正不断提升创新能级,加速推进战略功能载体,组织核心技术攻关,加速聚集创新要素。(经济日报记者 刘 麟 谢 瑶 )
“如果某一位说,这辆车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几分钟充满电,而且还特别安全,成本还非常低。那么大家不用相信,因为这是不可能的。”1月16日,在2021年电动汽车百人会线上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对长续航电池公开“泼冷水”。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言一出,立即在行业内引发热议。有人认为,这直接打脸了蔚来汽车推出的超1000km续航里程的新车ET7,也有人认为此番话针对的是广汽埃安推出的石墨烯电池。 1月17日,同样在百人会的线上论坛上,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针对舆论热议正面回应。他表示:“大家不要错误理解欧阳明高院士的话,过去即便电池可以满足8分钟充满1000公里,充电桩未必能承受得住。技术与运营推广是两个问题,大家还是要科学地对待技术的进步。” 院士“泼冷水” 8分钟充满80%电量、续航1000公里、电动汽车进入月充时代…… 1月15日,新能源汽车广汽埃安在其官微发布的一则石墨烯超级电池预告,引爆了市场行情。当日,广汽集团(行情601238,诊股)在A、H股的股票集体飙升,其中A股尾盘直接拉至涨停,H股当日更大涨19.49%。 受此消息影响,A股石墨烯板块迎来普涨,华丽家族(行情600503,诊股)、碳元科技(行情603133,诊股)、宝泰隆(行情601011,诊股)等个股涨停,德尔未来(行情002631,诊股)、中国宝安(行情000009,诊股)、方大炭素(行情600516,诊股)等跟涨。 然而,在市场情绪被迅速点燃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却在2021年电动汽车百人会线上论坛中公开“泼冷水”,他表示:“如果某一位说,这辆车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几分钟充满电,而且还特别安全,成本还非常低。那么大家不用相信,因为这是不可能的。” 就在一周前,蔚来汽车正式对外发布了150kWh固态电池。据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介绍,此次发布的150kWh电池不再采用液态锂电池技术,而是采用量产固态电池技术,可实现50%的能量密度提升,搭载该款电池的车型综合续航里程可突破1000公里。 正因如此,欧阳明高话音刚落,就有业内人士认为,此番话的矛头直接对准了蔚来汽车和广汽埃安。 高效率快充+1000公里续航到底能否在目前实现?石墨烯电池到底是不是噱头?在2021年电动汽车百人会的会场,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正式回应了市场热议。在他看来,外界对欧阳明高的言论理解有偏差。 “电池要想达到8分钟充满1000公里的效果,需要解决充电桩的问题。大家不要把技术问题与推广问题混为一谈。”古惠南表示,希望大家科学地对待技术进步。同时他也强调,“2021年1000公里续航的电动车肯定会出来,快充也会出来。” 商业化面临挑战 记者注意到,在2020年7月,广汽集团就曾在广汽科技日上公布过在石墨烯技术上的研发进展。据悉,广汽集团从2014年开始研究石墨烯的大规模制备,已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3DG石墨烯制备技术,为更好地推进石墨烯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广汽还以广汽投资+员工持投的方式,计划共同成立一家石墨烯高科技产业化公司。 在2021年电动汽车百人会线上论坛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给出了广汽在石墨烯电池应用上的具体时间表。 “目前广汽石墨烯基快充电池已进入实车测试阶段,首款搭载车型为AION V,当前正在黑河做冬季试验,初定今年9月可以批量生产。”曾庆洪表示。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作为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新型纳米材料,它被誉为“21世纪材料之王”。研究分析指出,在汽车领域,石墨烯应用大有可为,可为超级快充电池、车身轻量化、燃料电池等领域带来重大的技术突破。 在广汽埃安宣布了石墨烯超级电池的推出计划后,整个石墨烯板块迎来普涨。不过也有一种声音认为,石墨烯电池只是一种电池的称呼,其本质还是锂电池或者其他介质的电池,广汽借老题材讲述新故事,有炒作之嫌。 业内人士分析称,石墨烯是由碳分子网状结构组成的,本身不能存储电能。因此,它将主要应用于电池的负级。不过,无论是其作为电池中的主材料还是添加剂,其成本比普通锂电池材料都要贵上十几倍。 曾庆洪透露,广汽埃安的石墨烯超级电池是通过在811、622电池基础上增加1%~2%的石墨烯正负极材料,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充电速度以及续航能力的。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石墨烯电池的长续航和快充优势,从技术上来说是可以实现的。但还停留在实验室层面,商业化尚有距离。因此,目前市场上围绕着广汽石墨烯电池的争议并不是技术层面,而是成本层面。 按照广汽集团目前公布的资料显示,广汽掌握的石墨烯制备技术,制备生产成本可降低90%以上,使整体电芯成本与目前市面上常规动力电池成本相比较,略高5%~8%。 新能源汽车独立研究员曹广平告诉证券时报记者,目前一般锂电池的负极材料采用的是普通石墨,掺杂石墨烯后会提高导电性,可增加锂电池的宽温、快充性能,但对于增加比量性、安全性、循环寿命等方面,效果有限。同时,目前石墨烯的价格较为昂贵,还无法实现规模量产。 一位从事新能源汽车电池业务的技术人员告诉证券时报记者,近年来,由于各个企业对于电池技术的投入加大,技术的进步确实很快,广汽对电池的研发也有一定的时间,但如果要从成本和性能上找平衡,用石墨烯电池去挑战现有的电池,并实现量产,还是有很大挑战的。不过,他认为,广汽的举动不仅刺激了资本市场,也给整个电池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或将进一步驱动各方力量在电池层面的研发和投入。
● 上交所日前受理了旭宇光电(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旭宇光电”)科创板IPO申请。招股书显示,旭宇光电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之一,公司主营业务为LED封装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此次旭宇光电拟募资2.82亿元,投建于半导体发光创新应用器件技术改造项目、半导体发光创新应用器件研发中心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旭宇光电表示,未来将致力于成为领先的LED器件封装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注重自主研发与创新 旭宇光电成立于2011年1月12日,注册资本6723万元。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通用照明光源、紫外光源、可见光全光谱光源、植物光照光源和红外光源等。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家居照明、商业照明、工业照明和教育照明等领域,以及植物光照、紫外固化、紫外消毒杀菌、工业检测和环境光传感器校准等特殊应用领域。 旭宇光电注重创新应用领域LED器件封装技术和产品的自主研发与创新,先后成立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企业博士后创新基地、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东省环保型深紫外LED杀菌消毒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旭宇先进半导体材料研究院等产学研平台。 旭宇光电在可见光健康全光谱LED、荧光转换红外LED、高可靠性紫外LED、高光量子效率植物光照LED等领域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并对创新应用领域加快布局。目前,公司拥有5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分别为可见光全光谱LED照明封装技术、高可靠性紫外LED封装技术、荧光转换型红外LED封装技术、植物光照LED封装技术、高光效白光照明器件封装技术。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1-6月(简称“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01%、4.79%、6.46%和5.55%。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及子公司合计拥有专利102项,其中发明专利42项(其中37项为境内发明专利,5项为境外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50项,外观设计专利10项;此外,公司为加快进入国际市场,已申请PCT发明专利31项。 应收账款逐年增长 财务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旭宇光电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16亿元、3.35亿元、3.05亿元及1.32亿元,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1998.84万元、2051.05万元、2035.22万元及1626.10万元。 旭宇光电称,2018年营收增长主要因为公司创新产品可见光全光谱光源销售额大幅增长所致;2019年营收下滑主要因为通用照明光源的营业收入下降,同时公司为规避恶性竞争,维护创新产品的可持续发展,主动减少了部分薄利客户销售,导致可见光全光谱光源收入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旭宇光电应收账款也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和2020年6月末,旭宇光电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7704.44万元、8324.59万元、9635.09和9527.51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7.71%、38.24%、45.63%和42.91%。 此外,旭宇光电还存在存货减值风险。由于公司第四季度销售收入占比较高,公司年末根据订单和市场情况备货也相应增加。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和2020年6月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7558.53万元、7568.95万元、6266.89万元和6006.63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7.19%、34.77%、29.68%和27.06%,存货余额较高。 投建LED封装器件等项目 根据招股书,旭宇光电拟募资2.82亿元,投建于半导体发光创新应用器件技术改造项目、半导体发光创新应用器件研发中心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半导体发光创新应用器件技术改造项目主要用于包括可见光全光谱LED、紫外LED、红外LED、植物光照用LED等产品系列的产线建设,半导体发光创新应用器件研发中心项目为通用照明、可见光全光谱LED、紫外LED、红外LED、植物光照用LED等产品系列的技术升级研发、生产工艺改造提供技术支持。 业内人士指出,近来创新应用领域各行业对LED封装器件的需求推动了LED光源在相关领域的广泛应用。如生物医学领域的光医疗和杀菌消毒、工业领域的紫外固化等对新型LED器件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城市夜间安防、夜间抢险救灾等领域对红外LED光源的需求也不断增长;随着LED封装技术的改进、相关LED器件功效的提升,植物生长照明领域对LED封装器件的需求再度激发;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使得可见光全光谱LED器件在教育、家居、医院和公共场所等领域的渗透度快速提升。日趋广阔的市场空间为本项目产品的技术升级及产品类型的丰富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机遇。 半导体发光创新应用器件技术改造项目将在旭宇光电相关核心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对公司现有LED器件在稳定性、光品质及透光率等技术指标方面进行技术升级并提升创新产品产能规模效应。 另外,半导体发光创新应用器件研发中心项目主要是在公司现有的“旭宇先进半导体材料研究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及“广东省环保型深紫外LED杀菌消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基础上,在深圳市宝安区打造高品质LED封装技术研发中心,进一步完善、提升高品质LED封装技术及生产工艺研发体系,深入研究相关技术,为公司创新应用产品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质量保障。为此,本项目将增加购进先进的研发检测设备,扩大研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