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欣丝绸9月3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金蚕网供应链公司已在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商品的全过程可追溯机制和提升仓储管理平台,保障交易信息透明公开,提高管理运营效率,进一步促进丝绸产业上下游的融合发展。
9月3日上午,神州信息通过线上直播方式宣布了并购云核网络的消息。据介绍,神州信息将获得云核网络100%股权,借此完善金融前端及移动端解决方案及产品,加码场景金融,加速金融科技战略落地。 此次并购后,神州信息一方面将形成全面覆盖金融前中后台的产品体系,并构建全盘一体化的金融解决方案能力;另一方面,将形成以开放银行为基础,以前端及移动金融产品为触达,融合行业场景及数据,以“科技+产业+金融”的新模式助力金融机构融合场景、触达客户,构建完整的生态金融体系。 资料显示,云核网络是国内专业的互联网银行解决方案提供商。基于AI+平台的发展战略,其业务聚焦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交易银行、直销银行等零接触金融服务领域,并在安全技术、移动应用技术、桌面客户端技术、前端技术、金融应用平台、云原生技术等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开创了业界多个第一。例如,创始团队主持设计了人行第一个国密网上银行试点项目;率先在中国银行业落地直销银行;编写了中国第一个用于网上银行的数字签名控件;最早使用手机APP技术打造网银客户端等。 神州信息总裁李鸿春在发布中表示:“神州信息拥有800多家优质客户,研发能力强,行业口碑好;云核网络拥有国内领先的金融前端解决方案与产品,具备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双方优势互补,将在产品、技术、市场拓展、业务创新方面形成协同和叠加效应,聚力进入金融前端市场的第一梯队。” 不仅如此,神州信息还将进一步融合双方的技术与业务优势,带来具有前瞻性的创新探索。比如云核网络自主研发的平台以及技术能力,可与神州信息现有的Galaxy平台、技术优势形成互补,从而构建强大的技术中台等。 未来,金融前端业务还将与其他金融科技业务形成创新协同机制。例如,神州信息正在构建以开放银行为基础、以前端及移动金融产品为触达工具、以行业场景融合为应用的完整的场景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金融科技业务的增量崛起与存量优化,开启新的成长空间。
9月3日,“迈向移动数字金融——神州信息并购云核网络签约仪式”在线直播,神州信息与北京云核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云核网络)签署《股权转让书》,获得其100%股权,将完善金融前端及移动端解决方案及产品,加码场景金融,加速金融科技战略落地。 随着平台化、移动互联的发展,零接触金融的兴起,金融服务“场景化”的转型理念深入市场,以手机银行、移动展业等移动端为代表的金融前端应用备受重视,成为金融机构“获客、粘客、留客”的重要渠道,也是数字时代金融服务竞争的主战场。在神州信息金融科技战略布局中,金融前端应用不可或缺。因此,神州信息与云核网络今天“喜结良缘”。 此次并购后,神州信息一方面将拥有业界领先的金融前端、移动端的拳头级产品线,结合自有产品线,形成全面覆盖金融前中后台的强大产品体系,并构建全盘一体化的金融解决方案能力,为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继续完善场景金融业务战略布局,形成以开放银行为基础,以前端及移动金融产品为触达,融合行业场景及数据,以“科技+产业+金融”的新模式助力金融机构融合场景、触达客户,构建完整的生态金融体系,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普惠金融。 云核网络是国内专业的互联网银行解决方案提供商,也是国内金融IT领域少数具有全栈前端应用研发能力的科技企业。基于AI+平台的发展战略,其业务聚焦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交易银行、直销银行等零接触金融服务领域,并在安全技术、移动应用技术、桌面客户端技术、前端技术、金融应用平台、云原生技术等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开创了业界多个第一。例如创始团队主持设计了人行第一个国密网上银行试点项目;率先在中国银行业落地直销银行;编写了中国第一个用于网上银行的数字签名控件;最早使用手机APP技术打造网银客户端等。 神州信息总裁李鸿春在发布会上表示:“神州信息拥有800多家优质客户,研发能力强,行业口碑好;云核网络拥有国内领先的金融前端解决方案与产品,具备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双方优势互补,将在产品、技术、市场拓展、业务创新方面形成协同和叠加效应,聚力进入金融前端市场的第一梯队。” 不仅如此,神州信息还将进一步融合双方的技术与业务优势,带来具有前瞻性的创新探索。比如云核网络自主研发的平台以及技术能力,可与神州信息现有的Galaxy平台形成互补,从而构建强大的技术中台;基于业务中台的创新,推动金融机构中台战略的具体落地等。 未来,金融前端业务还将与其他金融科技业务形成创新协同机制,例如,神州信息正在构建以开放银行为基础、以前端及移动金融产品为触达工具、以行业场景融合为应用的完整的场景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金融科技业务的增量崛起与存量优化,开启新的成长空间。 伴随云核网络的加入,神州信息深度聚焦金融科技战略的内涵与外延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持续发挥“产品+技术+市场”的结构性优势,驱动业绩长效稳增长。
在TMC 2020创新比赛中,邦奇动力的混合动力双离合器技术DT2荣获5项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技术创新奖项。 邦奇动力的产品DT2是一款具有无与伦比的紧凑性、性能佳、高性价比的e-DCT变速箱,是公司的旗舰技术之一,客户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实现不同程度的混动功能。 DT2的创新是基于一种新型的双离合器原理,与传统的双离合器变速箱相比,既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齿轮数量,又同时保有了全7速的功能,在无需对基础传动进行任何设计更改的情况下,实现配备48V(弱混合动力)或高压(插电式混合动力)电机。这一概念的一大优点是,相同的传动设计可以适配多种应用场景,从而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这种设计的另一个好处在于它位于P2的混动设计,集成的电机与传动单元增加了燃油经济性,降低了整车成本。这种配置越来越受到中国市场的认可,作为现今广泛应用的P0设计的一种有价值的替代方案。 关于TMC大奖 中国传动技术研讨会(TMC)是一个领先的年度会议,聚焦于汽车传动技术及其电气化。这是第12次由中国和国际汽车价值链的传动系统专家们参加的会议。为承担起促进科技创新的使命,研讨会于今年推出首个“科技创新之旅”的比赛。 提交竞赛的创新提案由专业评审团根据概念新颖性、对终端用户的附加值和产业化可行性进行评估。获选的获奖者被公开展示,邀请参观者在会议期间进行公开对话,并最终投票。
9月2日,国新办就“弘扬企业家精神”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中国中化集团董事长兼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周育先、卓尔控股董事长阎志等出席见面会。围绕面对当前比较复杂的形势和困难,如何发挥企业家的精神,带领企业实现更大发展,以及央企改革进展等问题,企业家们回答了记者提问。 周育先:全球化大趋势不会逆转 “全球化的大趋势不会逆转。”周育先在见面会上表示,中国建材在全球基础建材,尤其是在水泥、玻璃的系统集成技术上是全球领先的,同时,中国建材在境外水泥厂以及玻璃厂的设计、施工、系统集成市场占有率在65%以上。“我们有技术优势,有系统集成优势,能够为当地的社会、企业、老百姓带来就业、税收,以及更清洁的环保的水泥厂和玻璃厂。从这个意义上讲,全球化的市场配置不会逆转。” 中国建材有一些制造业的技术在全球也有巨大竞争力。“比如,我们在美国投资了玻璃纤维厂,2019年5月份已经投产,目前经营状况不错。”周育先表示,“所以我们坚信,无论是技术还是产品,只要是有竞争力的,整体的国际化趋势不会逆转。” 关于国企改革进展,周育先表示,中国建材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当前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怎么样能够真正从管资产转变成管资本,真正能够通过管股权,去实施国有资产的证券化、流动化,使国有资本有进有退,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本结构,通过规范的治理结构去行使出资人职责,让国有资本实现增值保值。“中国建材集团会从这几个方面去推进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去开展各种各样的工作。” 宁高宁:“两化”合并推动创新转型 见面会上,宁高宁首次对“两化”合并一事表态:“两家企业的合并正在进行中,要经过内部的很多研究、程序。必要性很强,我们会积极推动这个事情。” 他表示,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集团的出身,一家是老外贸企业,一家是老化工部下属企业。面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产品、技术的提升需求,两家企业面临着必须转型的局面。 他举例,在化工行业,精细化工大约有10万种产品,中国公司能真正自主做的不到一半。“现在这个问题就成为对我们的挑战,过去我们以为可以逐步引进、逐步学习、逐步研发,但今天可能就要下更大功夫。” “目前,中化集团、中国化工集团加在一起,原创和高技术含量产品带来的销售不到30%,需要逐步提高这个比例。”宁高宁称,中化集团提出了“科学至上”的口号,没有新技术不投资,没有新产品不投资,不再去做无谓的并购和扩大规模,而是完全以技术创新进步为主要发展标准。同时,集团也会对标国际上大的好的化工企业,希望未来不仅是规模,在创新力上也能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刘永好: 希望有稳定、和谐、全球化的格局 “现在国际关系形势比较复杂,对我们造成了一定的挑战,我们在慎重考虑应该怎么应对。”刘永好坦言,目前,新希望集团在海外的员工可能超过1万人,海外收入也有将近200亿元,分布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新希望集团一年生产2000多万吨饲料,需要上千万吨的玉米、几百万吨的黄豆,还有各种各样的高粱和其他农产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有稳定的、和谐的、全球化的格局。” 在谈到猪肉市场时,刘永好表示,非洲猪瘟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洪涝灾害等因素,都一定程度影响了中国生猪养殖的格局。由于量有所减少,导致毛猪价格高,推动猪肉价格走高。养猪行业要生产出老百姓认同的、价格适当的猪肉,这是企业责任最重要的环节。 “养猪是大资本投入,现在建设一个猪场,没有几个亿是下不来的。”刘永好表示,“我国每年的需求差不多是7亿头猪,全球猪肉的一半或者更多都被中国人消费了,所以要做大投资。” 与此同时,要高科技投入。“必须站在一个新科技、新技术的格局下养猪。”刘永好表示,“就拿我们的养猪场来说,多是大学生在养猪,‘90后’居多。另外,靠科技,包括数字科技、物联网技术、5G技术,用在空气过滤、恒温控制和自动化喂食、喂料、检测、防御、清洗等环节。” 为此,新希望成立了数字化的养猪研究院,进行数字化养猪,在云上进行管控。通过这种模式,使养猪所需要的员工比传统格局减少90%,还有用地、用水、污染程度、病死率等都要减少90%。 还要推动种猪国产化。刘永好介绍:“我们有生物工程研究院,最近又成立了专门的育种公司。我们现在原种猪很多是靠进口,这种格局必须要改变,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种猪,要解决种猪国产化问题。” 阎志:企业家要主动担当作为 “全球化是不可逆的!”阎志说,“越是在特殊时期,在当前这样的国际形势下,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企业家越是要主动担当作为。” 从卓尔控股的经营出发,阎志表示:一是立足武汉。卓尔在汉口北建设的武汉国际商贸城,目前规模已经超过600万平方米,在建200多万平方米,已经启动12大功能升级工程,全面提升武汉国际商贸城的服务、配套体系,努力打造“中国第一、世界领先”的商品交易平台。 二是深耕湖北。卓尔在疫情防控期间已经启动在恩施、十堰、宜昌等地的投资,今年以来在湖北省已启动12个文旅、会展、医疗等项目,努力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三是加强技术研发,解决部分“卡脖子”的制造技术。卓尔旗下华中数控在“工业母机”的控制技术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在自主研发技术上取得新突破。 四是继续构建更有影响力的全球智能交易平台,通过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改造和升级现有智能交易平台,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的交易及供应链、物流、金融等方面的服务。 “我们要有自信,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让国内大循环更加畅通,把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融合好,仍然会有很好的发展机会。”阎志称。
近日,磐霖资本早期项目隆博科技(原名“爱啃萝卜(AICRobo)”)宣布完成新一轮数千万元融资。本轮融资由常熟新动能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领投,这是隆博科技首次完成的产业资本融资,新的产业资本加持将助力隆博科技的技术产业化落地,实现跨越式增长。 隆博科技是一家以自主移动机器人(Autonomous Mobile Robot,简称“AMR”)为技术驱动力的室内物流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生产物流、仓储物流等室内运输场景,为客户提供柔性灵活的高性价比物流运输解决方案。 所谓AMR,是指基于第三代机器人移动技术所研发的自主移动机器人,它能够解决更多实际场景的应用问题,例如更全面的定位导航及路径规划能力、更低的部署成本和更快的部署周期。这是在前两代技术(导引技术、地标技术)迭代而来,代表的是目前技术最先进的移动机器人。 从全球范围看,AMR技术成熟较晚,产品体系亟待完备,人才稀缺,产业链尚未完善,缺乏强有力的集成商群体,这就需要AMR企业扮演集成商的角色,深入了解客户场景去将产品落地。所以,隆博科技在前几年的发展中,通过AMR硬件搭载服务方案这种软硬件一体化的形式为日化、3C、物流仓储行业龙头企业提供完善的多场景、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基于前期几年的技术及行业积累,隆博科技具备了从核心部件、整机及行业解决方案一揽子的自主研发能力,形成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AICANS、调度系统、丰富的Robase移动平台系列产品矩阵及场景定制化能力。与国际一线竞争对手同台竞技,并获得国际客户认可。目前公司业务正处于从项目型订单向批量产品型订单发展的跨越期。 此次融资后,隆博科技将总部迁至常熟,既为长三角地区客户提供更贴合的服务支持,又便于拓展跨国企业客户的相关业务,深圳办公室也顺利扩容,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两大重要经济聚集区的战略布局。团队方面,隆博科技在原团队顶尖AMR技术基因的基础上,注入了强力的市场、交付、运维方面的“支撑动力”,引入了融资、生产及仓储物流规划、企业客户销售和市场管理领域的专家级人士加入隆博担任合伙人,进一步增强了业务发展、投融资、实施交付等方面的经验和能力,为企业实现跨越式成长奠定基础。 作为隆博科技pre-A轮领投方,磐霖资本认为,隆博科技以科研型风格创业起家,整个团队在技术层面有着扎实的基础,在产品与解决方案上,与全球AMR头部企业正面竞争,并打造出了多个500强跨国公司标杆客户案例以及海外实施的成功案例。创始人佘元博经过多年的锤炼,在商务管理层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现从科研人员向企业家的转变。很高兴能看到隆博科技在一个相对前瞻的行业里探索出自己的成长模式,着实不易。接下来,期待隆博科技在批量产品型订单的发展阶段,把握机遇,再上新台阶。
房慧 8月11日-12日,第四届地新引力峰会于上海宝华万豪酒店举行,地产、资管、物业、租赁、产业、科技、金融、区块链、文旅等行业领袖齐聚,思考特殊时期的破局之路,探寻地产的第二增长极,全程直击。 湖南链城基金公司总经理兼娄底市区块链办执行副主任谢纬,是从2016年底在北京招商时偶然接触到区块链,自此坚定地认为这是一个改变世界的技术,并积极投身于该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在行业间的应用。 据其介绍,目前在数据方面存在三个弊端:首先,一些三四线小城市的财力不足以支撑信息化的成本,上传的数据在质量和维度上都没有保证;其次,很多数据收集过来直接扔在一边,造成数据大量闲置、浪费;第三,数据管控模式存在缺陷,导致数据丢失难察觉,被盗难追责的现象。而区块链技术所具有的数据可溯源、不可篡改和加密认证属性,正好能够改善这些痛点。 不动产是中国最大的资产,巨大的空间价值也决定了不动产行业整个系统的高成本。通过区块链技术可实现多方数据共享,解决信任危机,促进行业内主体,特别是有竞争关系的主体之间的良性合作,大大降低了行业运行成本并提高了效率。 然而,区块链的市场化程度也并非没有阻碍。第一是思想问题,政府对区块链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传统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思想还没有发生转变,对科技重视的不多。第二,单纯从自身体系内做区块链意义不大,难点在于各个节点之间的合作,而房企在这个领域更多是非合作态度;第三是技术问题,一般房企在这方面的投入不够,易居的引领给行业起了带头作用。 他认为,未来三到五年,区块链在不动产行业存在巨大的经济机遇。以互联网作比喻的话,现在属于早期阶段,目前是局域网,如果能有更多行业领袖企业加入进来,就能产生很多局域网,最终形成庞大的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