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份的A股市场,表现非常亮眼。步入7月份以来,仅有短短数个交易日的时间,A股市场累计涨幅已经超过10%。其中,截至目前,上证指数累计最大涨幅超过13%,深证成指累计最大涨幅略有逊色,但仍然达到10%左右的涨幅。 市场常有“五穷六绝七翻身”的说法,但对今年来说,五六月份的A股市场并未展现出悲观的一面,到了今年七月份,市场却实现了“七翻身”的走势。以上证指数为例,从今年最低点2646.80点上涨以来,市场累计涨幅已经超过了20%,最高涨幅接近30%,已经可以称得上技术性牛市。 一般而言,一般技术性牛市的判定标准,是某只股票价格已经从目前的最低点向上涨到20%左右,即具备了技术性牛市的特征。如今看来,无论是上证指数,还是深证成指、创业板等主要市场指数,已经具备了技术性牛市的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在A股市场创出反弹新高的同时,股市日均成交量能也迭创新高。其中,在今年7月6日,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量能达到1.56万亿。在7月7日上午开盘前一小时的时间内,沪深市场的一小时成交量就达到了8000亿元以上,7月7日全天成交量更是超过了1.73万亿,实现了近年来的天量水平。 在高度活跃的市场环境下,实际上更有利于提升整个市场的投资吸引力以及投资信心。与此同时,在科创板以及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的背景下,持续活跃的市场环境则更有利于注册制改革的顺利推进,为IPO提速创造出有利的市场环境。 面对庞大的市场资金,投资者难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即这些资金都从哪里跑来?实际上,对A股市场来说,本身并不缺乏资金,缺乏的还是投资的信心以及持续性的赚钱效应。回顾前一轮杠杆牛市行情,当市场赚钱效应得到确立之际,资金却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在强大的资金推动效应下,也促使当年的杠杆牛市行情发挥到极致。 此外,在银行理财刚性兑付逐渐打破的背景下,结合债券基金以及货币基金等主要投资渠道的整体收益率持续下行因素,却从一定程度上促使资金加快跑向了股票市场。归根到底,还是离不开市场资金的逐利性。与此同时,随着新三板精选层现金申购模式的开启,批量新三板企业的打新,却冻结了庞大的资金,当这批资金陆续解冻之后,却存在不少资金回流至股票市场,成为了近期A股市场的增量资金补充。 这一轮股市上涨行情,主要由大金融板块积极推动,以钢铁、煤炭、有色金属为代表的传统周期行业,也随之活跃,带动了市场投资信心的快速恢复。不过,纵观这些行业,基本上具备了低估值的特征。以银行、保险板块为例,即使近期出现了明显的上涨走势,但整体估值水平并不高,对这一轮上涨行情,更适合定义为传统周期行业的估值修复行情。 步入今年下半年,随着防控工作的逐渐成熟,对经济的冲击影响也逐渐降低,对今年下半年的经济复苏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股票市场作为经济的晴雨表,也是率先作出反应,作为与经济周期息息相关的周期行业,相应的股票价格出现明显走强的走势,也是预期之内的事情。 当A股市场确立了技术性牛市之后,市场不会在短时间内轻易结束行情。考虑到3400点以及3500点上方的沉重抛售压力,市场很难立即冲破上方重压区域。但是,只要市场保持高度活跃的交易状态,政策监管态度稍显宽松,那么后市继续冲高的概率还是很高的。 对A股市场来说,虽然中长期的走势值得看好,估值修复的行情仍将延续,但指数过快上涨并不利于行情的持续发展。在市场持续加速上涨的背后,投资者仍需要保持适度的理性,避免加杠杆的高风险投资行为。
7月10日周五,A股市场出现了一定的震荡调整,但创业板指数在科技股大涨的带领下继续高歌猛进,率先走出了牛市的行情。从7月1号起A股市场就开始大幅上扬,特别是此前我建议大家提前布局的券商股出现逼空式上涨,带领了指数快速上冲,上证指数突破3000点后就一路攻城略地,已经突破3400点。当然急剧的上行也积累了大量的获利盘和一定风险,最近关于理性投资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近期爆款基金频频出现,再次显示出投资者入场的意愿非常强烈,本周有一只新基金一天销售达到了1,300多亿,超过年初爆款基金1,200亿的历史纪录,这显示出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的意愿非常强烈,验证了我这几年一直以来的判断。过去十年是中国楼市的黄金十年,大量居民通过投资于楼市来实现财富增值,但房价过快上涨对于经济的长远发展不利,房住不炒的调控也使得炒房变的难以操作,且房价的预期回报率也在下降,因此大量的居民储蓄需要寻找新的出口。资本市场刚好处于估值洼地,A股市场的估值整体还是在历史底部,因此大量居民储蓄通过买入基金等机构产品进入A股市场。 A股市场往往是快牛启动,我将其称为“热启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高调宣布“牛出没,注意”,即宣布牛市来了,随后会逐步转向慢牛长牛行情。这一轮市场上涨整体来看是健康的,与2015年上半年市场疯涨不同,此次场外配资占比很少,且监管层一直严厉打击场外非法配资平台,为A股市场健康牛保驾护航。近期爆款基金频频出现,导致规模达几百亿的基金大量出现,而规模太大是不利于基金操作的,因此对已批未发的基金可能会进行一些规模上限的设置,也有利于保护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当然,居民投资的意愿非常强烈,即使限定新基金的发行规模上限,也仍然不会阻挡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因此A股市场走出慢牛长牛的趋势非常明显。近期A股市场强势上攻确实让很多投资者十分焦虑,一方面是担心踏空,另一方面也担心过快上涨会导致大幅回调。我一直呼吁大家对当前的行情保持理性,快牛仅仅是牛市启动的特征,后期会转向慢牛长牛,单边上涨的市场往往是难以为继的。 今年以来,截止到7月9日,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的销售规模已经突破了8,000亿,这说明新基金发行依然受到投资者的欢迎。新基金建仓求稳不求快,对于市场后市的走势会形成持续的支撑,但不会追涨热门股,因为大多数基金经理还是比较认同价值投资的,对于A股市场的配置也是以基本面好的股票为主。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应该做出表率,贯彻价值投资理念,不要追涨杀跌。 整体而言,我将这一轮A股市场的行情定义成全面牛市,但一定是慢牛长牛,不是快牛更不是疯牛。在5月份市场低迷时我就率先提出上半年是局部牛市,下半年将转向全面牛市,现在市场的走势也验证了我的看法。因此大家在在当前的市场情况下,还是要坚持价值投资理念,不要追逐一些短期涨幅过大的股票,可以等待调整时再去分批建仓。未来十年是A股市场的黄金十年,抓住优质行业和优质股票的机会,才能抓住A股市场黄金十年,不应过于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尽管有些投资者可能错过了这一轮行情,但也不必过于焦虑,我认为后期会有更多的机会可以把握。 除了国内资金入场外,A股市场近期快速上涨也吸引了海外资本巨头的高度关注。近期全球知名的投行摩根斯坦利在研报中表示要维持A股在亚太区除日本外的增持评级,高盛也出现了增持中国股票的观点,两大国际顶级投行一起唱多A股。摩根斯坦利除了表达了超配中国资产的观点,还将MSCI中国指数未来12个月的增长目标设定为103点,相对现在的点位大约有7%的上升空间。从理由来看,高盛及摩根斯坦利的观点和我一致。中国内地经济正全面恢复,经济复苏进程较为顺利,且过去几个月货币工具及信贷政策创造了有利的金融环境,货币工具及企业盈利改善的趋势非常明显,同时 A股的估值不高,散户投资者参与的热情增强,这些都有利于 A股市场的走牛。英雄所见略同,虽然不同机构在近期给出了不同理由,但整体来看和我之前预判A股市场转向全面牛市的观点与逻辑基本一致。这也提醒大家要用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当前的行情,不要过于急躁。很多投资者说在A股市场在3月份受到美股大跌的拖累暴跌时感到焦虑,而现在行情启动了,市场压抑许久的做多热情彻底释放了,却更加焦虑。我认为大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以涨喜,不以跌悲,客观审视当前市场的基本规律,审视自己持有的股票是否是优质股票。即使是慢牛长牛,也仍然具有分化的特征,好的公司还会继续上涨,但差的公司还会继续被边缘化。 消费、券商和科技是我建议大家长期关注的行业和板块,过去几年这三个板块轮番上涨,给投资者带来了很大机遇,当然医药也是属于消费的范畴。下半年将有更多板块加入行业轮涨的进程中,一些低估值蓝筹股及一些周期股也会有所表现。当前需要关注的是港股的一些机会,因为港股的估值比A股还要低,现在AH股溢价指数处于历史上较高的水平,这说明港股被低估更多。此外这一次港股有沪港通、深港通,内地的投资资金量较充足,有些A股的科技龙头股已经涨的比较贵,比港股的AH股贵很多,会有一部分资金通过买入沪港深基金,或通过沪港通、深港通来投资于港股的一些股票,因此大家可以去关注港股的机会。美股现在处于高位震荡的走势,美股这一波上涨主要是美联储放水带来的,实际上美国经济仍然受到海外疫情不断扩散的较大影响,当前的风险相对较高。A股则由于处于历史底部估值,加上中国经济恢复较为确定,今年全年按季度看呈现V型反转,因此 A股市场的走势更加健康,建议大家加大对A股优质基金和优质股票的配置。 最后还是要强调:要坚持价值投资,做好公司的股东。我一直倡导价值投资理念,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价值投资圈,我希望大家都能够改变过去炒消息、炒题材的做法,转向基本面研究,坚持价值投资,学会价值投资,从而能更好地抓住A股市场这轮慢牛长牛的机会。
长城不是一天建成的,行情也不是一天就能做完的。水皮相信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指数在现在的位置上出现震荡整理是有助于后期行情纵深发展的。如果再继续直线拉升,可能“哪来回哪去”的概率就会增大。不见得会发生,但是发生的概率会增大。 昨天市场对于中国证监会集中清理场外配资的消息还是很快消化。但是今天在中国人保大股东减持消息的冲击下,市场借势产生了比较大的调整。人保二股东实际上就是中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因为现在要减持的中国人保2%的股份实际上是2011年参加战略配售来的无限制的流通股。拿了这么多年,其实也很不容易,现在行情起来了,在现在8块多的位置上,人家宣布可能想减持,水皮觉得应该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原有的国有股的划拨并没有动,动的是参与战略配售的新股,当然现在也已经变成老股了。 水皮觉得这样做未必是管理层统一的安排,但是投资者可能会产生联想,觉得可能是管理层的一而再,再而三的降温暗示,或者就是颁发降温金牌了。其实在A股的历史上,行情一旦起来管理层也是非常纠结的。因为涨急了怕跌,跌了当然会挨骂,但是涨急了也是个问题。因为很可能跌下来就挡不住了。 所以行情往往涨急了之后,都会有些降温的措施。譬如说清查银行违规资金入市,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给大家做个提醒。其实让国有大股东减持恐怕也是一种策略。但是水皮刚才说了,这不见得是一个统一的策略。无非是各个部门的集体无意识做了相同的反应,市场就一下放大的这种效果。 其实今天跟社保基金减持人保股份还几乎同步流传了另外一个消息,就是证监会对公募基金有一个窗口指导意见,原则上基金发行不超过300亿。如果要从降温的角度来理解,也可以理解成一个利空。比较有意思的是在盘中的时候,证监会专门跟媒体做了澄清,否认了传言,表示并没有对公募基金的发行有限制性的措施。水皮觉得这也是证监会比较及时的回应,也是消除了一部分市场投资者的担心,免得产生了无限的想象。市场调整是正常的,也有自行的规律,直上直下的行情并不是大家所愿意看到的。 今天上证指数的调整幅度相对来讲比较大,因为正好去下踩五日线,其实踩一踩五日线从技术角度来讲也是必须的,否则斜率太高、太陡。深成指基本上没有太大的跌幅,才跌了0.61%,创业板根本就没有跌,还涨了0.75%,还在创新高。 今天的成交量两市是16125.2亿元,应该讲保持在15000亿左右的成交量并不小。深成指今天成交量是9093.2亿,上证是7032亿元,上证还是有明显缩量的。因为今天上证的调整幅度比较大,主要调整的就是跟保险、银行、券商相关的板块。金融股今天主要指标股的调整都在4%左右,所以上证指数跌1.95%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其实中国人保自身的跌幅也不是特别大。中国人保跌幅只有7.39%,水皮相信在这个位置上,会有比较大的换手。在后期的行情中,人保的行情可能会走的比较纠结。因为大家都知道,未来6个月中国社保基金会减持。但是实际上减持的量跟市场现在能消化的量比,其实也是有限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今天利空因素是被市场有效放大的,整个市场也借机会做一下回调,水皮觉得洗洗牌也是非常好的。 今天的行情又回到了3000点之前所谓的“喝酒吃药”行情。我们看到两瓶酒还是起了一个担当的作用。贵州茅台显示出了定海神针的本色,茅台今天有0.46%的涨幅,五粮液今天也有1.61%的涨幅。五粮液现在是深成指权重最大的指数股,所以五粮液的坚挺很大程度上撑住了深成指的盘面。 从北向资金的动向来看,其实减仓的很少。沪股通才减了5.66亿元,深股通减了14.22亿元,两次加起来不到20亿元。我们知道7月份以来,整个北向资金流入是692亿元。今天的减量其实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是谁也没想到中国人保的减持能够有如此大的威力。水皮觉得A股作为一个政策市在行情发展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类似的问题,包括像2015年交通银行的减持,还有更早工商银行的减持,其实事后证明都是一些机构自主的决定。并不是管理层的统一安排,但是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一个吹哨人的作用。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大家觉得这是一轮牛市的话,现在这种调整是非常及时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后市持续的稳定发展肯定是有好处的。 一句话点评:来日方长。
摘要 【水皮:上证指数“荡秋千” 一浪更比一浪高】我们对现在的行情,既要谨慎,也要乐观。谨慎是对的,但是也可以乐观地看长期一点,不用过早地给现在的行情来下结论。 盘面消息 A股三大指数周一延续向上猛攻态势,其中沪指收盘大涨近6%,创5年最大单日涨幅,连续收复3200点与3300点两道整数关口,创2018年3月以来新高。市场成交量继续放大,两市合计成交突破1.5万亿元,达到1.56万亿元,成交额创5年新高。行业板块全线上扬,银行、保险、券商等金融板块掀涨停潮,领涨各大行业板块。北向资金周一净流入164.36亿元。 具体来看,沪指收盘上涨5.71%,收报3332.88点;深成指上涨4.09%,收报12941.72点;创业板指上涨2.72%,收报2529.49点。 小水看盘 股市真的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延续去年的风格,说你有你就有,没有也可以有。在上市公司和大股东辟谣之后,中信证券跟中信建投依然是双双涨停,直接带动所有的券商板块几乎都出现了涨停的态势,更加强化了大家对于牛市突然来临的感觉和印象。既然券商板块涨停了,接下来就是保险。保险涨完之后是银行,银行涨完之后就是地产。地产涨完之后就是煤炭。煤炭涨完之后就是有色。有色之后就是钢铁,这是一个资金链,跟货币政策的导向也有很大的关系。 确切地讲这波行情的爆发点其实是在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0年7月1日起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后,意味着银行贷款利率变相的下调,也就是降息。就在那一天开启了市场上大金融上涨的行情,我们以前在股评里说过大金融的上涨,其实相对于深成指和创业板来讲,仅仅是个补涨。 上周一其实是受到银行可以领取券商牌照消息的冲击,券商整个板块是大跌3%的,而变化是出现在星期二以后。大金融现在涨势的凶猛是跟前期的蛰伏有很大的关系,在底部沉积的时间太久才出现普涨的格局。 水皮以前说过,现在主战场在上海,因为这一波行情的性质由蓝筹指标股的补涨从而推升大家认为牛市到了的想法。怎么判断行情的目标?水皮认为是比价效应,还是看大盘蓝筹指标股的估值修复到什么程度。因为现在的行情就是估值修复行情。 第一个目标是指标股能不能回复年前的位置和2018年2440点上冲之后到2019年4、5月份的高点3288点。看对应的券商股、银行股、保险股,地产股的位置是不是也到了区间。在估值补涨行情中,不碰到区间的指标股在很难讲可以修复到位。所以衡量指数会涨到哪里不重要,关键是看指标股的估值修复水平什么时候能够到那些相应对称的点位。其实指标股如果能够估值修复到前期位置的话,指数肯定不会局限在现在的水准。 水皮以前也说过,上证指数3000点的位置就是个中枢,现在突破中枢之后,向上看500点是很正常的事情,也就是说指数到3500点是非常正常的。如果冲破3500点,那就相对乐观一点。所以我们现在判断行情什么时候结束,时间还太早了。 老股民都很担心,觉得都涨成这样了真是活久见,行情是不是差不多了,心情开始忐忑不安。今天打电话问水皮的老朋友很多,水皮觉得其实这个问题不要急于寻找答案。因为现在的成交量,已经放大到了15000亿元,突破了春节后的天量。但是在结构上却不一样,上证指数当时是5000亿的量,深成指有9000亿的量。而今天的深成指只不过是8400亿的量,深成指是缺量的,补的主要是上证。上证的成交量已经超过了春节后最高的成交量,所以主战场在上海是对的,补量也主要在上海。 从量能的角度来讲,就像荡秋千,势能是越来越大,一时半会停不下来。资金不可能刚进来就赶紧走,资金的进出会有一个惯性。现在还处在一个放量的过程中,融资盘也在扩大,场外的增量资金也在扩大,包括今天北向资金也有164.36亿元,也在扩大。 之前水皮也讲过全世界的量化宽松资金有一部分会外溢到中国市场上来,因为中国市场的机会实际上是最多的。国内因为疫情蒸发的20万亿元左右的资金早晚也会有一部分能流入到市场上来。现在市场应该讲是一个估值抬升的行情,跟业绩没有关系。可能今年的业绩半年报是史上最糟糕的,但是估值在修复。换句话来讲,大家的乐观情绪在回升,所以目前依然是估值回归的过程。 接下来我们可能要多问自己的首先是:行情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2018年年底的2440点开始的呢?还是2019年11月份的科技股行情开始的?或者说是今年2646点开始的?因为起始点不一样,会影响到我们对后期行情时间长度的判断。其次是这波行情是以老股民为主?还是以新的增量资金,新股民为主?这也导致风格上不一样的重要原因。第三个究竟是什么逻辑推动现在的行情?究竟是估值还是业绩?总要有个逻辑,或者说现在是估值,未来会不会是估值跟业绩并重,最后过渡到业绩?这些问题我们在以后的股评里再跟大家讨论,现在不急。 现在有人觉得上证指数的涨势有点疯狂,但是跟历史上指数曾经有过接近9%的涨停相比,其实也不算疯狂。另外一个可以明显做比较的就是2017、2018年,茅台酒创新高的时候有三个支撑,或者说有伙伴。一个是中国平安,一个是招商银行,还有一个是万科。当初贵州茅台股价刚刚上1000块钱的时候,这几个伙伴也是同步创新高的。现在茅台股价已经到了1500元/股以上,但是另外三个主要的人气指标股现在跟当初的高点比还是有一段的距离的。市场上现在给这三个指标股送了个绰号,叫三傻。三傻现在还没有跟茅台大哥同步走出自己的行情。 所以我们对现在的行情,既要谨慎,也要乐观。谨慎是对的,但是也可以乐观地看长期一点,不用过早地给现在的行情来下结论。 一句话点评:大珠小珠落玉盘。
股市上有句话叫:什么都能骗人,就是成交量骗不了人。因为成交量是真金白银在交易。当然有人进场就有人离场,今天1.7万亿元的成交量比昨天还要放大了2000亿元左右。说明交投是非常活跃的,同时也说明多空换手也是非常充分的。所以今天指数出现一个冲高回落的态势就是可以理解的。不光是上证指数冲高回落,其实深成指和创业板也是冲高回落的。 到了收盘的时候,各个指数距离盘中各自的高位都有大概1.5%左右的回落。深成指因为今天出现了补涨的态势所以表现的相对强势一点。下午创业板一度涨幅接近4%,最后回落到2.4%左右,深成指回落幅度也在1.5%左右,最后报收1.72%,上证指数回落的幅度大一点,只有0.37%的涨幅。 从涨跌个股的变化上看,开盘的时候,下跌的股票600多家,收盘的时候变成了1500多家。特别是前期上证走强的板块今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调整,所以今天普遍是回落的,券商、银行、地产、保险其实都是回落的。 这几大板块出现了回落,可想而知指数调整的压力是相当大的。所以上证指数上午冲到了3400点之上之后,其实就有点恐高,有点高处不胜寒的味道,相当一部分的个股出现了逐级回落的过程。水皮觉得市场本身如果要继续走好,必须有一个充分换手,提高持股成本,这样才会有进一步的行情发展空间。 昨天的上证指数5.71%的涨幅度是比较大的,上涨幅度实际上超过了2019年2月23号5.6%的涨幅。当时是因为受中央政治局学习金融课题消息的影响,第二天股市涨了5.6%。昨天盘中最高涨幅接近6%让A股上了《新闻联播》。《新闻联播》对A股上涨解读是对于中国抗击新冠疫情成功的一种心理预期。 水皮觉得这样的站位是比较高的,是超出了我们这些炒股的投资者境界的。《新闻联播》报道后,水皮想对于增量资金的进场,对于吸引社会公众的关注,对于股市行情的进一步发展是有一定的正面作用的。 当然了,因为股市冲破3000点之后连续上涨,过快过急,量放的过大。所以当天晚上四大证券报都出了评论,呼吁大家理性投资。为了让市场走的更健康一点,建议大家多保持一份清醒。水皮认为觉得四大证券报应该也是得到了一些“指示”,希望给股市的行情稍微降点温。因为时间跟空间的组合就是这样:如果短期内上涨过快,行情结束的就快;如果短期内行情温和上涨,持续的时间就长,这点投资者都是心知肚明的。谁都希望行情能够持久一点,而不是一哄而上,一哄而散,到时候又是一地鸡毛。这个过程就有一个进二退一的需要。充分换手也是其中必有之一。 今天开盘的时候,还是金融股占据涨幅榜前列。到了收盘的时候,就变成“喝酒吃药”的行情。医药,酿酒这些前期炒作的板块有点卷土重来,包括电子、软件、新材料,电子元器件也在涨幅榜前面。但是可能也就是今天的串场。因为水皮也说过,这一波行情起来的主场应该是在上海,是大金融的格局。大金融、大科技、大消费、大健康成为A股的四梁八柱,大金融的行情可能还会持续性更强一点,因为估值的确是比较低。行情如果要有纵深发展,主板特别是上海市场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今天深圳市场的表现也说明有些投资者想象中的全面牛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因为深成指今天的增量也是比较充分的,甚至比上海还要大。看来深成指投资者特别做创业板的投资者,并不想就此拱手相让主场权益,他们也希望在深圳市场有更大的空间。 行情接下来就比较有意思,两个市场资金的争夺会导致一些变数的出现,当然水皮想四大板块的资金各有侧重,互相之间也不会串场。最后就是看哪个板块的持久力更强,哪一个板块的增量资金更充分,咱们且走且看。 一句话点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这些年来,A股市场围绕三千点展开反复震荡的走势,但始终未能够真正有效站稳在三千点之上,并由此形成了A股三千点魔咒的效应。7月1日,A股市场再度突破三千点的关口,迎来了一个良好的开局走势,但这一次的突破,真的稳了吗? 上证指数的波动,往往容易受到市场的关注,甚至成为了中国股市的形象体现。但是,因上证指数的样本股设置以及指数编制设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更容易受到传统周期行业以及大盘权重股的约束影响,多年来上证指数的表现存在一定的失真,并未能够真实反映出市场的走向。与之相比,深证成指、创业板以及沪深300等市场指数,却更容易反映出中国股市的走向,甚至成为了新时期下的经济晴雨表。实际上,对不少投资者来说,已经淡化了上证指数的走势,更关注到深证成指、创业板以及沪深300指数等表现。 今年7月22日起,A股市场将会在指数编制方面迎来重要性的改革。其中,针对上证综合指数,将会实施更有实质性影响的指数编制方案。其中包括对被实施风险警示措施的样本股进行剔除。与此同时,对日均总市值排名在沪市前十名的新上市股票采取上市满三个月后计入指数的措施,但其他新股则是在上市满一年后再纳入指数。除此以外,则引入更多的新元素,包括红筹企业发行的存托凭证、科创板上市新股等,将会陆续计入指数之中。 看似一次普通的指数编制方案的变化,但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实际上更有利于上证综合指数的表现,并有望进一步弱化传统周期股、大盘权重股的深度制约。从大的发展趋势来看,实际上还是有利于市场指数的长期向好。受此影响,未来A股三千点魔咒等现象,有望得到实质性破解,随着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续改善,未来A股市场的价值运行中枢有望不断提升,A股可能长期处于三千点之上。 值得一提的是,步入今年7月份,国内资本市场仍将面临着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新三板精选层现金申购等重要考验。可以预期,在今年下半年,国内资本市场的融资需求将会更加旺盛,无论从IPO募资规模,还是从定增等再融资金额上,未来将会保持高度活跃的状态。 就在刚刚结束的上半年,有数据统计,在今年上半年的时间内,A股首发企业数量达到了119家,同比增长了80%。与此同时,IPO募资总规模已经达到了1392.7亿元,同比大涨超过130%,创出了近五年来的新高水平。 本来,资本市场加大了融资的力度,对市场存在扩容的消极影响,甚至考验着资金面的压力。但是,在最近一两年的时间内,A股市场却实现了股票市场指数与IPO融资规模同步大幅增长的表现,在IPO募资创新高的同时,市场指数的表现却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这也是股票市场投资功能得到快速激活的体现。 纵观A股市场历年来的牛市行情,同样出现过股市上涨与IPO募资规模同步大增的现象。换言之,就是股市投融资功能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在市场吸引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一方面IPO的加快推出,满足了投资者的新股申购需求,甚至提升了投资者市值配售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局部市场赚钱效应得到了实质性激活,投资者持股市值的增加,也是增强投资者持股信心的体现。对市场来说,这也是一种比较健康的信号,但股市投资活力可否一直保持下去,仍然存在一定的变数,这同样影响到下半年A股市场募资规模的水平。 退一步分析,假如股市投融资功能处于一种失衡的发展状态,那么市场过快的融资总会快速消耗掉市场艰难积累的投资信心,对刚刚激活的市场行情,一旦赚钱效应熄火,却很容易导致股票市场重返弱势。 时至目前,A股市场已经走过了长达五年时间的深度调整行情,从调整周期上,也属于充分调整的状态。与其说当前的A股市场属于深度熊市的行情,还不如说当前的A股市场已经逐渐摆脱熊市末端的行情,并有走出熊末牛初的趋势。 但是,随着市场扩容的提速,结合注册制改革的大环境,未来A股市场的牛市已经不是以往齐涨齐跌的表现,资金更可能聚集在头部企业之中。换言之,即使未来A股市场走出了牛市行情,也是由头部核心上市公司主导的行情,但一轮牛市行情下来,同样存在不少资金踏空的风险,这也是未来机构化市场的表现之一。
随着6月30日股票交易收盘,今年上半年的股票行情也就落下了帷幕。而回首今年上半年全球股市行情,A股行情堪称是风景这边独好。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跌成了全球股市的主基调,全球主要股市,只有纳斯达克指数是上涨的,其他主要股市均表现为下跌走势。但A股明显走出了独立行情。其中,创业板以35.60%的涨幅雄居全球股市涨幅榜首位,深成指则以14.97%的涨幅位居次席,纳斯达克指数以8.74%(截止6月29日)位居第三,上证指数虽然下跌了2.15%,但仍然排在涨幅榜的第四位。上半年A股市场的表现全球最佳。 A股市场上半年的良好表现难免会让一些投资者与市场人士将其与牛市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创业板上涨了35.60%,这是不是意味着创业板迎来了牛市行情呢?毕竟自2015年的疯牛行情之后,A股已调整了5年时间,投资者对牛市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因此,只要行情上涨,投资者就希望牛市能够到来。 那么,上半年表现出色的创业板是否迎来了牛市行情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投资者首先需要弄清楚上半年A股市场尤其是创业板为什么会表现得这么出色。而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比如,经过近几年的调整,A股市场尤其是创业板的调整已经非常充分。正是因为经过了充分的调整,所以创业板有上涨的要求。调整越充分,上涨的要求也就越强烈。 又比如,我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控制,这是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行情向好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因为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全国复工复产,经济发展逐步恢复正常,这是A股市场的重大利好。毕竟,在我国有效控制住了疫情的情况下,全球的疫情形势并不乐观,仍然还在蔓延,如美国、巴西、印度等国的每日新增病例近期还在创新高,因此,疫情成了上半年拖累全球经济与全球股市的最重要因素。与全球疫情形势相比,A股市场所处的环境无疑是全球最佳的。同时也正因为疫情的缘故,从而导致了防护用品,医疗器械用品销量大增,所以在上半年的行情中,医药行业成了涨幅最大的行业,进而有力地推动了上半年行情的发展。 不过,对于创业板来说,上半年的行情之所以能够领涨A股市场,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创业板改革与注册制试点预期。这是创业板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深交所乃至今年A股市场的一件大事。也正是围绕着创业板的改革以及注册制试点,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场就开始对创业板展开了炒作,因此,在今年上半年的行情中,创业板能够表现出色,创业板改革与试点注册制的预期这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创业板迎来了牛市行情呢?要得出这个结论目前还为时尚早。毕竟创业板也是A股市场的一部分,从整个A股市场来看,目前上证指数明显弱于创业板指,整个A股市场的行情非常跛脚,总体表现为结构性行情,而创业板则是A股结构性行情中的领涨部分。A股没有牛市,创业板也很难有独立的牛市行情。 而且对于创业板来说,下半年面临着利好兑现的问题。上半年支撑创业板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是创业板改革与注册制试点预期。实际上,这个预期很快就会兑现了。创业板改革与试点注册制的相关制度已于6月12日晚正式发布,目前只等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相关的改革举措即可尘埃落定。包括新股注册制发行,20%的涨跌幅限制以及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等。而这些举措与科创板基本相同。因此,一旦利好真的兑现,留给创业板的就是新股发行的进一步加快,而创业板乃至整个A股市场的壳公司则会进一步贬值。 当然,目前创业板公司的质量不高也是困扰着创业板难以走出牛市行情的重要因素。美国股市走牛了11年,截止6月29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股票平均市盈率为32.1倍。而同一天,创业板股票的平均市盈率却高达51.57倍。如此高企的市盈率水平很难支持创业板走出牛市行情,如果真的走出牛市,那也只是一头“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