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及直播搭档黄贺名下两家公司获浅石创投投资 新京报讯(记者 王萍 实习生 胡晓萱)8月4日新京报记者从天眼查数据看到,继罗永浩的直播公司获成都天府浅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下称“浅石创投”)天使轮投资后,罗永浩的直播搭档黄贺担任法人代表的成都星空野望科技有限公司新增投资方,为浅石创投,持股比例为4.29%。 根据天眼查的信息,成都星空野望的法人代表及最大股东为前锤子科技产品总监、同时也是罗永浩直播搭档的黄贺,罗永浩任合伙人的小野电子烟则持有这家公司14.36%的股份。罗永浩直播公司为北京交个朋友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交个朋友”)。天眼查显示,“交个朋友”成立于去年6月份,公司由黄贺100%控股。 浅石创投成立于2015年6月,该基金由原经纬创投中国基金投资董事胡海清及原陌陌运营副总裁郑毅联合发起。据天眼查显示,2020年7月14日,“交个朋友”完成天使轮,投资方正是浅石创投,但交易金额并未披露。 在天眼查显示的成都星空野望的股东名单中,还包括了投资机构峰瑞资本,其持股比例为0.96%。据报道,峰瑞资本已投资三只松鼠、信良记、三顿半、钟薛高、植观、关茶等知名消费品牌。信良记、钟薛高就出现在了罗永浩首次抖音直播的带货清单上。 从今年4月1日开始直播到现在,有数据显示罗永浩的直播数据一路下滑,外界也有罗永浩“糊了”的说法。罗永浩的多次直播中,“翻车”事件并不鲜见,其中“520低质鲜花事件” 更是成了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的典型案例。7月31日,“交个朋友直播间”全网首发罗翔的《刑法学讲义》时,前1000册的“签名版”客户收货时,有的却成了“普通版”。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当人们还在盯着罗永浩直播数据的时候,却没发现“北京交个朋友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的真正意图,是搭建一张完整的商业版图。
碧桂园创投与保利资本共同发起设立的“房地产产业链赋能基金”于昨日完成首期募资,募集金额超15亿元,超募比例达50%。 据悉,该基金于今年5月25日发起设立,由保利资本和碧桂园创投作为基石投资人出资,总规模50亿元。出资人以政府引导基金、上市公司等机构出资人为主。其中,东方雨虹、欧普照明、康力电梯、皮阿诺、科顺家族基金等均已公告成为基金产业投资人,江西财投与柳州金控将作为政府引导基金助力基金发展。 碧桂园创投表示,该基金将主要聚焦房地产产业链上下游,涵盖生产制造、服务、运营及相关产业,包括地产供应链的建筑装饰、建筑材料、建筑新工艺、家居消费、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及建筑信息一体化系统等多个赛道,第一批投资标的将陆续公告落地。 同时,该基金将采取更加市场化的治理机制,由碧桂园创投与保利资本双方共同决策,并采用三种投资逻辑:地产上游集采赋能逻辑、地产下游物业平台物业赋能逻辑、参与产业链已上市公司再融资逻辑。 今年以来,碧桂园创投频频在行业上下游谋求协同机会,截至目前已投资贝壳找房、企鹅杏仁、固克节能等多个地产上下游领域企业。而成立于2015年的保利资本旗下房地产基金投资已覆盖全国各重点经济带,目前已投资包括卓锦环保、麦驰物联、超级智慧家、固克节能、新明珠陶瓷、第四范式、每日优鲜、大势智慧等多家企业。 据碧桂园创投相关负责人表示,双方将共同布局地产产业链生态圈,积极合作,以基金投资为纽带,合力打造地产开发平台与产业供应链的B端新型互补发展战略。两大产业资本强强联合,将赋予基金强大的产业链赋能优势,未来有望形成“大地产行业的产业链生态集群”。
退出期叠加解禁潮:PE机构忙减持,策略节奏各有不同 21世纪经济报道 申俊涵,韩雅丽 北京报道 近日,随着科创板开市满一周年,减持潮如约而至。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发现,截至发稿,在首批科创板上市的25家公司中,已有光峰科技、容百科技、西部超导、瀚川智能等超过10家公司发布了股东减持公告。 深创投、达晨、赛富等诸多创投机构作为早期投资方,参与到此轮减持潮中。其中有些机构对项目投资周期甚至已经超过十年,终于拿到真金白银的回报。而在7月初A股市场的大涨行情下,亦有远致富海、华泰紫金等创投机构减持所投公司股份。 “现在许多科创板上市企业陆续过了解禁期,加上A股整体形势的向好,参与减持的创投机构会越来越多。”一位PE机构合伙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说。 在他看来,减持是真正的落袋为安,也是创投基金完成“募投管退”闭环的关键一步。退出后给LP现金回报的实现,将有利于LP持续把资金投向新基金中。这是“以退为进”的过程,也将一定程度上缓解行业募资难的现状。 基金退出期叠加股市解禁潮 由于科创板解禁潮的到来,股东减持行为成为热门现象。对于减持潮下的市场表现,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称,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科创板企业能够达到上百倍市盈率、维持高估值,是因为卖盘太少、买盘多。一旦企业过了解禁期,股东开始减持,企业的股价可能会大跌。但现在的情况是基本没有大跌情形出现,有些公司的股价甚至还在上涨。这说明科创板企业的价值真正得到了认可,市场找扛住了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的减持潮中,一些创投基金甚至进行了清仓式减持。对此,张驰认为,这样做的基金更多是因为退出压力的影响,而不是说不再认可标的公司的价值。 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在2013年-2015年间,国内股权投资市场高速增长,新募基金的数量和金额在此期间内均达到了阶段性峰值。按存续期“5+2”或“7+2”估算,早年间设立的基金逐渐进入退出期。因此在退出压力下,创投机构通常会选择减持所投上市公司的股份,将资金返还给LP,这样也帮助机构做高了基金的DPI。 但创投机构的减持操作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受到一定的限制。根据2017年开始实施的减持新规,在企业上市解禁后,大股东、持有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发行股份的股东每年可以通过集中竞价减持4%股权(每3个月1%),通过大宗交易可以减持8%(每90日不超过2%),全年可以通过两种减持方式减持总股本的12%股份。 “所以创投机构的减持仍比较被动,一般过了锁定期后,机构就会按照规定有序减持退出。创投基金是有投资期限的,基金从投资一家企业到等到它上市过锁定期,也基本到了基金存续期结束的时候。在时间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基金只能选择在符合监管规则的情况下有序减持。”投中研究院院长国立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说。 他表示,对标港股和美股市场来说,A股市场的减持规定仍相对严格。这样的严格规定跟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阶段相关,也是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但也确实对创投机构的退出节奏,带来一定的影响。 不过在2020年3月,《上市公司创业投资基金股东减持股份的特别规定》(2020年修订)政策的发布,对创投基金的减持带来“松绑”。国立波表示,上述文件中的多条规定对创投基金的退出带来利好。比如,投资期限在五年以上的创业投资基金锁定期满后减持比例不受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创投机构加快了退出步伐,并且也是在鼓励创投机构投早、投小、投长。 机构减持策略不一 今年以来,在退出压力、科创板解禁潮、A股形势向好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大量创投基金加入减持大军中。 公开信息统计显示,2020年上半年公告减持所涉及投资机构中,减持单只个股的减持股份数量占流通股数的比例在10%以上的机构包括国开博裕、金雨茂物、君联资本、博信资本等;而根据可计算的成交对价,减持单只个股且套现金额在10亿元以上的有招银国际、博裕资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重庆渝资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发现,对创投机构来说,通常有三种减持策略。第一种是在符合监管规定的情况下,有机会减持就减持。这样可能在最好的价格减持也可能在最坏的价格减持,综合起来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策略。毕竟创投基金在二级市场投资不是强项,一解禁就寻求减持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策略。 但这种集中减持也可能对市场造成压力,甚至造成“踩踏事件”的发生。采用第二种策略的基金,通常在解禁期后会有一个观察期,随后再进行减持操作。 一家创投机构的创始合伙人就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其所投资的科创板上市企业虽然已经过了解禁期,但机构目前仍在观察中,没有具体的减持计划。 “我们一方面看好所投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希望能够持有公司股票更长的时间。另一方面,现阶段的集中减持对公司的股价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卖盘的价格可能也好不了,我们还是希望股价稳定下来后再考虑减持的事。”他说。 第三种方案则具有更强的灵活性,机构会具体分析所投项目的情况以及二级市场的情况,来确认减持进度。如果认为项目未来的空间不是很大,就减持得快一些。如果持续看好项目的发展潜力,就留在手上更长的时间。同样,如果觉得二级市场行情较好,就在股价高位加速减持。如果市场比较低迷,可能会选择继续持股。 据了解,市场上大多数机构的减持策略为前两种,第三种仍然是少数派。“有些基金选择第三种策略的想法比较纯粹,就是想在基金退出时间还够的情况下,将股份卖个好价格。还有少量基金则是在二级市场有一定想法,它不急着做减持,反而希望借力将业务向二级市场延伸。”上述创投机构的创始合伙人对记者评价说。 但目前,向二级市场发展业务的创投机构数量仍比较少。一方面,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投资策略仍有区别。另一方面,“一二级市场联动”听上是很不错的战略,但在监管日趋严厉的情况下,如果做得不够细致规范,反而容易触碰监管红线,对机构造成不利影响。
9日,和铂医药宣布完成1.028亿美元C轮融资,本次融资由Hudson Bay Capital领投,碧桂园创投、OrbiMed(奥博资本)、高特佳投资集团等参与。和铂医药于今年3月完成了7500万美元B+轮融资。 据悉,目前和铂医药已形成拥有30多个创新项目的产品管线,包括CD73抗体、BCMAxCD3抗体以及CCR8抗体等一系列创新生物药。其中针对新冠病毒,和铂医药建立了强大的在研产品组合。公司与荷兰乌得勒支大学、伊拉斯姆斯大学医学中心合作开发了中和抗体47D11,该抗体能够阻断新冠病毒感染,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冠。和铂医药与荷兰知名大学科学家已在《自然通讯》上发表初步研究结果,并与全球知名药企艾伯维就此项目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碧桂园创投大健康赛道负责人孙梁浩表示:“从政策方面看,中国创新药研发迎来了重要的机遇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力营造优化药物研发产能布局,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同时,创新药的全球产业链也在逐渐向中国转移。本次我们投出的和铂医药,兼具顶级研发及产业化团队和稀缺的技术平台两大核心优势,未来发展空间极大。” 事实上,地产上下游、新基建、先进制造等赛道之外,大健康也是碧桂园创投成立初期即重点布局的主力投资方向之一。碧桂园创投管理合伙人代永波表示:“碧桂园集团丰富的产业资源和线下流量既是我们做投资的出发点,也是核心优势所在。碧桂园覆盖全国的物业资源为国内大健康赛道企业提供了良好的业务应用场景。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医疗服务市场无法完全满足人民多元化、个性化和高端化的医疗服务需求;传统的就医模式、诊疗技术等有望通过研发和技术赋能实现优化。投资方向上,我们更关注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创新药等细分领域。”(刘礼文)
6月29日,由深创投不动产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创投不动产”)担任总协调人及财务顾问的深创投中金-苏宁云享仓储物流设施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疫情防控)(以下简称“深创投苏宁三期REITs基金”)成功设立,并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 据悉,深创投苏宁三期REITs基金总发行规模达26.54亿元,产品期限为24年。产品底层资产为总建筑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的优质物流仓储资产,覆盖全国多个重要物流节点。作为疫情防控专项基础设施REITs产品,该产品的标的资产在此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免费开放供抗疫物资应急仓储,在当地疫情防控工作中积极贡献力量。(刘礼文)
短短两天,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已受理43家企业的IPO申报。在这43家公司的背后,创投机构的身影频现。 据上证报记者不完全统计,43家企业中至少有80%出现了创投股东,而且大多不止有一名创投股东。上海一家创投机构的投资经理表示,这43家企业都是平移过来的拟IPO公司,符合原有的创业板IPO标准,这类较为成熟的企业被机构先期锁定很正常。 随着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实践操作更进一步,创投机构也对投资成长企业充满信心。“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后,处于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将有更便捷的上市渠道,创投机构的退出也将更有保障,这将刺激机构加大力度投资早中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称。 深创投领衔,知名创投竞相出手 作为助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创投机构无疑是拟IPO公司股东榜的“常客”,目前已经亮相的这43家IPO申报企业也不例外。以国内知名创投机构深创投为例,其已现身多家申报企业股东榜,而且还是“组团入股”,合计持股比例相当高。 深耕生态修复领域的冠中生态招股书显示,深创投及其关联方中小企业基金、淄博创新、潍坊创新分别持有公司5.47%、5.26%、2.63%、2.63%的股权,合计持股比例为15.99%,仅次于公司实际控制人李春林、许剑平夫妇及其关联方的持股比例。 此外,深创投还“重仓”回盛生物、怡合达。资料显示,回盛生物主要从事兽用药品、饲料及添加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深创投及其设立的深圳红土、湖北红土、武汉红土分别持有回盛生物7.12%、4.95%、4.27%、2.97%的股权,合计持股比例为19.31%。 怡合达从事自动化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FA(Factory Automation,工厂自动化)零部件一站式供应。目前,深创投直接持有公司1188.43万股股份,并通过其控制的红土创投、红土投资和红土智能间接持股,总计持有怡合达4111.34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1.42%。 此外,高瓴旗下的珠海高瓴、珠海澜盈合计持有怡合达2829.6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7.86%。珠海高瓴和珠海澜盈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均为马翠芳,后者被视为高瓴的“二号人物”。 君联资本、IDG资本等国内知名创投也现身申报企业股东榜。读客文化主营图书策划与发行及相关增值服务,君联资本旗下的君联亦同持股5.05%,为公司第四大股东;知合资本旗下的知和上银持股2.52%,为公司第六大股东。 在舞美灯光设计行业内颇具盛名的锋尚文化,因负责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灯光设计及制作而被外界所熟知。2017年12月,锋尚文化以12亿元估值引入IDG资本管理的基金——和谐成长二期。目前,和谐成长二期直接持有锋尚文化15%的股份。天眼查显示,和谐成长二期背后股东包括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 改革起航,众多机构有意加码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落地,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预期,即资本市场朝着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向改革的脚步没有停,注册制这个大方向没有变。最近,更多投资人、投资机构打算加码投资。”深圳一家大型创投机构的高级投资经理表示。 作为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创业板改革首次将增量与存量市场改革同步推进,且在IPO、再融资、并购重组等领域同步实施注册制,同时配套完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交易、信息披露、退市等基础制度,被市场人士解读为“注册制改革承前启后的关键步骤”。 目前,创业板改革已进入实操阶段。6月22日晚间,深交所通过发行上市审核业务系统,发出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下首批33家申报企业的受理通知,其中申请首发企业32家、申请再融资企业1家。6月23日晚间,又有11家企业IPO申请、2家企业再融资申请获受理。 改革步伐矫健,创投信心满满。创投人士均表示,创业板制度改革尤其是注册制改革,将给创投行业带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实行注册制改革,有利于资本形成良性循环,为更多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创投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春天。”广东前润并购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向阳认为,上市通道更加顺畅与快捷,使得投资链条“募、投、管、退”中最关键的“退”环节得到更好地解决,将吸引更多的投资人、投资机构更积极地参与进来,中小企业也将因此能够获得更多的股权资金支持,同时带动更多的债权资金支持企业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环境。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给了创投机构一个良好的退出预期,在此基础上,整个行业的生态将发生改变。”张维认为,早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往往处于亏损阶段,加上此前的审核制不支持亏损企业上市,导致投资周期较长。“如今,处于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有成熟的上市渠道。在退出有保障的基础上,创投机构会加大力度投资早中期的高新技术企业,这对于扶持和培育中国的高新技术尤为重要。”
6月19日,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下称“渣打中国”)与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深创投”)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积极参与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双方将全面深化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海外国家和地区金融及资本市场上的合作,大力支持初创期、成长期及转型升级期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市场主体的力量,助推经济走出疫情影响。 从全国创投区域分布看,粤港澳大湾区创投市场发展较早、活跃程度较高,投资热度及管理规模一直处于前列。当前,随着国内疫情形势总体稳定、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目标持续落地,该区域有望进一步引领中国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经济板块实现转型升级。在此过程中催生出大量的多元化金融服务和跨境联动需求,亟需金融及创投机构应势而为。 对此,渣打中国行长、总裁兼副董事长张晓蕾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渣打银行布局的战略重点地区,深圳、广州分行是渣打推进大湾区业务的战略重点分行。渣打中国将与深创投在大湾区形成“创投+金融”的双轮合力,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全面推进“后疫情时代”的创新。 深创投集团总裁左丁也表示,将通过与渣打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实现投融资和金融服务的深层联动,从而更有效地在境内外市场打造更整合的金融生态圈,为支持的各类创新项目注入更强劲的动能。 根据合作备忘录,渣打将依托在亚洲、中东和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资源网络,支持深创投建设全国领先的具有先导性作用的投资平台,着力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为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提供支持。渣打将发挥资金及融资方面的专业优势,以及在中国香港、新加坡等主要金融市场上的资源,支持深创投在境外的项目投资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