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广东银保监进驻12家地市车险公司:整治乱象 21财经APP 宁远 北京报道 8月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广东银保监局已于近日责令分局同时进驻广东人保财险、平安产险的12家地市公司,继续保持车险市场乱象整治高压态势。 2019年,广东银保监局持续整治市场乱象,车险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推动广东车险市场实现规模效益“双第一”。 今年5月,广东银保监局连续开出3张百万级罚单,巩固车险市场乱象整治成效。其中,平安产险、人保财险和中华联合财险分别被罚款295万元、170万元、152万元。 7月9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答记者问时,我国车险市场的高定价、高手续费、经营粗放、竞争失序、数据失真等问题相互交织、由来已久,单个或局部的改革措施难以奏效,只有通过综合性的改革,才有可能真正解决问题,有效实现车险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车险市场乱象出现反弹。7月17日,银保监会下发的《关于规范车险市场秩序有关意见的通知》显示,根据非现场监管情况和市场反映,由于疫情、监管措施等内外部因素影响,今年以来车险综合成本率明显下降,但近期市场乱象出现反弹,违规支付手续费、垫付手续费、费用不入账、数据不真实等现象明显增多,扰乱了市场秩序,带来了风险隐患。 《通知》要求,各地银保监局要认真履行属地监管职责,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克服畏难情绪,出实招求实效,加强辖区市场改革预期管理,遏制市场乱象反弹苗头,推动车险市场秩序持续好转。 7月27日,广东银保监局召开2020年年中工作座谈会暨纪检工作会议指出,盯紧重点机构、重点地市,继续保持车险市场乱象整治高压态势。
7月27日,广东银保监局召开2020年年中工作座谈会暨纪检工作会议。全面贯彻落实银保监会2020年年中工作座谈会暨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研究分析当前形势,安排下半年工作任务。 上半年,广东辖内(不含深圳)各项贷款余额11.6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21万亿元,同比多增2647亿元。投向实体经济贷款同比增长超20%,保险赔付支出超590亿元,保险资金在广东累计投资余额突破万亿元。累计为1700亿元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下降约1.08个百分点。产业精准扶贫贷款同比增长34%。 会议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会党委工作安排,切实把工作重心统一到党中央对当前的形势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抓好中央决策部署和银保监会、广东省委、省政府各项政策的落地见效。局系统各级党委要扛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以实际行动支持纪委履行监督责任,坚定不移把“两个责任”落实到位,一以贯之推进党建高质量发展。抓紧推进“灯下黑”问题专项整治、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等,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守好意识形态安全“南大门”。 会议强调,要按照银保监会党委、驻会纪检监察组工作要求,进一步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为监管中心工作提供坚强纪律保障。精准监督确保中央决策部署和驻会纪检监察组工作安排落地生效,扎实完成廉政风险排查防控试点工作,紧盯惠企让利政策落地,高质高效完成金融支持复工复产和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专项自查督查。从严执纪严防监管失守,坚决保持金融反腐高压态势,以强监督促进防风险。驰而不息狠抓四风树新风,坚定不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扎实推进广东银行业保险业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活动。坚决配合做好银保监会党委巡视工作,深入开展辖内巡察审计工作。加强纪检队伍建设,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铁军。 会议指出,要全力以赴抓好中央决策落地见效,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六稳”“六保”要求。要继续以稳企业保就业为重点,抓实纾困政策落地实施,督促严格落实延期还本付息要求,用好专项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性银行专项转贷款政策。持续跟进稳外贸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合力推动广东外贸加快恢复发展。 要认真落实“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要求,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加大贷款优惠、整治不当收费等方式引导机构合理让利。积极服务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更好发挥保险保障功能,优化完善保险产品,提升理赔质效。落实普惠金融“增扩提降”要求,提升普惠金融在分支行和领导班子绩效考核中的权重。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落地落实。助力如期打赢脱贫攻坚和污染防治攻坚战。 会议要求,风险应对要走在市场曲线前面,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提早谋划应对银行业不良资产大幅增长。做实利润、提足拨备、补充资本,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深化农合机构改革,持续巩固改革成果。严防乱象反弹回潮,严防影子银行死灰复燃。盯紧重点机构、重点地市,继续保持车险市场乱象整治高压态势。对违规行为露头就打,严防乱象反弹。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促进房市平稳健康发展。继续稳妥推进重点案件、重大风险处置。 会议强调,要更大力度深化改革开放,统筹抓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深化大湾区金融“放管服”改革,推动创新举措率先落地广东,进一步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积极推动跨境“理财通”试点,持续优化跨境车险、人民币跨境贷款、个人见证开户等业务,争取新突破、新进展。牢固树立“管法人就要管公司治理”监管理念,把完善公司治理作为推动法人金融机构改革的重中之重。严格规范股东股权管理。提高“三会一层”治理有效性。深入推进保险体制改革。创新落实车险综合改革。加快发展巨灾保险,将重大公众卫生事件、洪涝灾害等纳入保障范围,进一步发挥好保险在重大灾害化解防控体系中的作用。
“在银行的帮助下,我们企业的生产及时恢复了。”位于茂名高州市的永丽劳保有限公司(下称“永丽公司”)负责人说。 永丽公司是一家皮革手套制品外贸企业,产品出口俄罗斯、加拿大等地。受疫情影响,企业的资金一度很紧张。当地的工商银行了解到企业的情况后,为永丽公司办理了“跨境贷”信用贷款,并开通绿色通道,以最短时间提供了300万元的融资支持。 今年以来,在疫情影响下,制造业面临诸多挑战,广东作为制造业大省,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广东(不含深圳,下同)各金融监管部门,从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保监局到广东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围绕“六稳”、“六保”要求,出台多项惠民惠企政策,着力引导金融业全方位支持企业渡过难关、稳定经营。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广东全省民营企业贷款余额5.24万亿元,同比增长22.1%,增速比上年同期高了7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81万亿元,同比增长33.7%。其中,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余额更是同比增长了100.1%。 “为了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今年以来,金融体系均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包括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等指标都明显高于去年同期。”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调查统计处副处长汪义荣说。 向两类企业倾斜 今年2月14日,广东公布了《关于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支持疫情防控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这也是防疫期间全国首个省级支持中小企业的金融专项文件。 《意见》指出,金融服务的重要服务对象包括两大类行业的企业:一是疫情防控必需的行业,如医疗器械、药品、防护用品生产运输和销售等;二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 其中,疫情防控必需行业作为“急先锋”,为疫情防控的后台保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年上半年,广东省积极满足疫情防控领域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加大了对卫生防疫、科研攻关等方面的信贷支持。 上半年,广东省内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贷款分别同比增长42%和38%。另外,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保监局还引导银行机构利用专项再贷款资金,向防疫重点企业发放优惠利率贷款278亿元,平均利率贴息后不高于1.16%。 广州海洁尔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下称“海洁尔公司”)位于广州开发区内,是一家从事负压隔离病房、负压隔离病床、净化杀菌空调等设备生产的企业,企业产品主要用于支援此次新冠疫情防疫工作。 今年1月,海洁尔公司生产需求大增,为了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资金困难,海洁尔公司通过广州开发区科信局联系到多家银行表达了融资需求。其中,兴业银行快速响应,3天内就完成授信,给予海洁尔公司500万元的资金支持,贷款利率仅3.915%。 河源市中安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安谐科技”)在今年2月也收到了工商银行发放的500万元信用贷款。中安谐科技是一家全国性疫情防控重点企业,生产的红外线体温检测门是疫情防控重要物资。疫情期间,中安谐科技订单需求暴增,在紧急召回员工复工复产的同时,也面临着资金缺口问题。为此,工商银行为其开辟了绿色审批通道,仅半天就完成了贷款审批流程。 众所周知,餐饮业是此次疫情中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 在广州,一知名餐饮企业旗下拥有35家门店,在疫情影响下,一方面营收收入骤降,另一方面,固定成本开支居高不下,双重压力下企业运营资金异常紧张。中信银行在了解情况后,主动对接,并迅速完成了从尽调、审查、授信、放款等工作,通过“信e融”对该餐饮集团旗下的多个品牌企业发放普惠金融贷款。 湛江兴合荣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是湛江市本地的小微企业,疫情发生以来,湛江地区餐饮行业受到冲击,兴合荣众餐饮旗下的各个品牌也出现经营困难的状况。广东南粤银行作为湛江市城商行,适时向企业推荐流动资金贷款模式。4月24日,10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投放落地,年利率为4.35%。贷款采用受托支付方式,支持公司日常经营项下流动资金周转。 “此种授信模式完全切合了企业与上下游公司的产业供应链模式,既能充分盘活企业自有资产,节约运营成本,又能帮助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助力发展做大做强。”广东南粤银行一位负责人说。 广东银保监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广东与消费相关的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餐饮业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21%、25%和28%。 借力金融科技,纾困中小微 大年初四,广东迪优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曾德光就已回到工厂,召集当地员工全力投入到“三班倒”的生产线上。但还有一个问题摆在他面前,就是订单激增而采购原材料资金不足。每天来电要求加快医疗物资运送的电话不断,而此时,大部分银行网点并没有营业,曾德光内心焦躁不已。 “曾总,我是建行客户经理钟计欢,我们现在在线上班,如果您有资金需求,我可以为您服务。”钟计欢的一个电话,给曾德光带来了希望。 建行之所以能够在线上解决客户融资问题,正来由于建行广东省分行与广东省税务局搭建的银税信息共享平台。该平台上显示经企业授权后的详细纳税信息,建行根据迪优贸易每年30万的缴税额、B级纳税人的身份,仅用10分钟就为其办理支用了100万元信用贷款。 通过移动端在线“非接触一站式”办理贷款,既减少了人群流动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又能大大提升效率。截至6月末,建行广东省分行新增法人小微企业“首贷户”3830户,占增量户数的22%;线上贷款“小微快贷”余额突破千亿,达1020亿元,占全部普惠金融贷款余额的73%,普惠金融加权平均利率比年初下降59个基点。 随着复工复产的到来,现如今,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更加强烈,如何发挥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合力作用,是商业银行当前的重要课题,以科技手段作为支撑的线上融资平台成为了特殊时期的“生力军”。 由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主办的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下称“中小融平台”)是广东倾力打造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自今年1月2日正式上线以来,中小融平台通过金融科技手段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为企业提供信息采集、信用评价、信息共享、融资对接、风险补偿等一体化线上智能融资服务。 截至6月30日,中小融平台已申请接入248项数据,涉及34个部门,实现累计服务企业数36266家,累计入驻金融机构347家,发布金融产品917款,累计实现融资137.56亿元。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小融平台开辟“疫情防控金融服务专区”,上线抗疫贷等专项产品,助力企业快速解决融资需求。 由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牵头组织,广州银行电子结算中心参与建设的广东省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下称个“粤信融”)也是完善全省中小微企业融资机制的重要举措。 疫情以来,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充分发挥粤信融平台功能,搭建“粤信融稳企业保就业平台”,将相关部门提供的重点企业名单通过平台向银行推送,由银行与重点企业逐家进行精准对接,“一企一策”提供金融服务。目前,粤信融共向银行推送企业7523家,银行已对接4534家,提供授信支持1408家,今年以来新发放贷款345亿元,加权平均利率4.22%。 创新金融工具,用足政策 广东省江门市某香料公司负责人赖先生从事香料行业多年,但受疫情影响,企业现金流压力加大,多方筹资未果,经营几近停顿。 2020年3月,当地工商银行为其开办“贴现通”,赖先生当场委托了一些由于面额小、小银行承兑票据久询未贴的票据,通过“贴现通”服务平台很快找到了合适的贴现机构,不到两小时便完成了从发起委托到资金到账的全过程。 所谓“贴现通”是依托于上海票据交易所票据经纪服务而推出的创新产品,工行是首批试点行中唯一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如今,企业交易通常“票来票往”,但一些开票企业小、票面金额小、承兑银行小、剩余期限短,俗称“三小一短”的银行承兑票据往往成为企业的“心病”。而“贴现通”一手对接持票企业,一手对接银行、财务公司等贴现机构,为双方提供贴现信息咨询、询价和撮合等经纪服务,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票据贴现服务。 据记者了解,支农再贷款服务也发挥了助农助企的作用。6月29日,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向广州农商银行发放支农再贷款1.5亿元,这是在广州落地的第一笔支农再贷款资金。广州地区首家莲雾种植基地仙居果庄正是这笔支农再贷款资金的受益者之一。 仙居果庄现种植莲雾面积350亩,年产出大概500吨。“受疫情影响,我们莲雾种植经营资金链紧张,广州农商行上门走访,向我们宣传了央行支农再贷款政策,还提供了500万元的流动资金,帮助我们渡过难关。”仙居果庄一位负责人说。 “以前,我们主要靠股东个人资金投入经营,规模小、见效慢。现在有了国家的政策,我们能顺利拿到了银行的低息贷款。”该负责人说。 “下阶段,我们将充分运用支农再贷款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产品稳产保供、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的支持力度,把更多的资金和优惠政策投入到三农领域。”广州农商银行负责人表示。 目前,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正在加快推进“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新出台的货币政策工具在广东落地。 3月以来,辖内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1.25万笔、金额51.6亿元,支持普惠小微经营主体1.03万户;6月以来,辖内地方法人银行按照应延尽延政策要求已实施延期还本付息的普惠小微贷款3033笔,延期本息43.74亿元,支持普惠小微经营主体2380户。
实控人马兴田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不久,ST康美大股东宣布筹划重大事项,上市公司易主在即,广东国资是最大的绯闻对象。 控制权将变更 ST康美7月23日早间公告,收到公司控股股东康美实业的通知,康美实业正在筹划重大事项,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公司控制权变更的具体方式将严格遵守相关规则的要求。ST康美表示,鉴于该事项存在不确定性,经申请,公司股票自7月23日上午开市起连续停牌两个交易日。此前,ST康美易主的消息已在市场上广泛流传,绯闻对象为广东国资。 《财新》7月23日晚间的报道显示,广东恒健投资控股集团将托管ST康美,同时康美承诺解决资金占用和债务问题,将处置资产,变现还债。 上述广东恒健投资控股集团的全名为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恒健控股”)。天眼查数据显示,恒健控股是广东省国资委全资控股子公司。官网显示,恒健控股2007年成立,是广东省唯一的省级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产融结合平台,代表广东省政府持有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宝钢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等央企股权,拥有全资及控股企业20多家。截至2019年12月31日,恒健控股注册资本212.17亿元,总资产2903亿元,净资产1752亿元,是广东省净资产规模最大、资本实力最雄厚的省属企业集团。 ST康美近期涨幅不俗,7月14日~7月22日的7个交易日中收获4次涨停,区间涨幅达到24%。从时间上来看,ST康美上涨起点与马兴田被采取强制措施的时间接近,敏感资金或在彼时即觉察到公司有控制权变更的预期,事实证明相关事项的确在加速推进。不过,ST康美在7月16日披露的异动公告中还表示,经公司自查,并向公司控股股东书面发函询证,截至目前,公司、公司控股股东不存在涉及公司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广东省支持未断 ST康美易主的消息也确实在市场上流传颇广,绯闻对象除了上述恒健控股外,还包括广药集团。在造假事发后,广东省对ST康美的支持也一直未断。 2019年8月16日,ST康美及相关当事人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次日,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的报道组即奔赴ST康美所在地普宁等地,对公司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报道,向外界传递信心。当时的报道显示:对于未来发展,康美药业相关负责人提到,公司正在加快引入国有企业、国资平台进行对接投资,引进更为规范、高效的管理机制,规范企业内部管理体系,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目前各项工作比较顺利有效,后续适时推动落实相关方案。 ST康美当时发出提示公告:关于近日有关媒体对公司引入国资的报道,经核实,截至公告日,该事项并无具体合作方案。但是,前述消息依然引发ST康美连续4个交易日涨停,引发巨大争议。 之后在2019年9月16日,广药集团、康美药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中药材供应链管理服务、产品渠道服务、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展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同助力“振兴大南药”。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当时表示,此次合作很有意义,也是国企引进民企进行混改方向的积极尝试,双方在大健康产业领域还有着诸多深入探讨合作的空间。 广药集团受广州市国资委实际控制,是上市公司白云山控股股东,白云山、ST康美同处中药赛道。牵手广药集团引发了市场的想象,ST康美又在二级市场收获3个涨停。ST康美当时公告提示风险,称相关协议仅为双方开展战略合作的原则性、意向性合作协议,不构成法律责任和正式承诺,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协议不涉及具体金额,具体合作模式和事项尚需进一步协商,具体合作事项和方式以公司与相关主体签订的合同为准,对公司目前的生产经营无重大影响。 在此前证监会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证监会依法对康美药业违法违规案作出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决定。行政处罚落地后,ST康美实际控制人马兴田夫妇等相关责任人即辞去上市公司职务。之后,ST康美增补了董事会成员及高管,马兴谷、马汉耀等人入局,管理层仍以“马家军”为主导。
“情况比预期好很多,大概观众也是憋了太久了,有强烈的电影文化娱乐的消费欲望。”7月21日,金逸院线副总经理李和见向记者介绍影院复工首日的情况时说,旗下广州塔金逸影城、岗顶天河电影城的平均上座率均接近25%,平安大戏院单日票房过万元。 《国家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印发后,李和见第一时间就转发给了旗下的400多家影院,并迅速成立了复工复产专项工作小组,详细讲解复工的申报程序及资料。 摩拳擦掌的还有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作为国内的头部院线,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近年来在影城数量和产出票房上均居于同行前列。公司总经理张海燕介绍称,7月20日复业首日在广东已经有16家复业,在全国已经有157家复业。目前,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在全国拥有影城876家,广东有472家。 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小燚介绍称,作为首批电影院恢复开放城市,广州7月20日共上映电影192场次,售出4553张电影票,票房6.01万元。 据介绍,作为电影大市,广州市2019年影城总数为245个,银幕数1736张,座位数235950张,票房22.009亿元,位居全国第四。疫情发生以来,广州市坚持多措并举,全力帮助广州地区影院共克时艰、渡过难关,推动电影产业复工复产。 朱小燚说,今年3月,针对影院遭受的损失,广州市向242家影院划拨了1284万元扶持经费。4月,为帮助广州影院缓解资金困难,广州市委宣传部与建设银行广州分行经过研判,推出国内首个针对院线和影院的“云影贷”专属金融信贷方案。截至目前,已有10家影院申请了2047万元贷款扶持。 李和见称,金逸院线旗下141家广东影城获得补贴合计532万元。5月份,相关政府部门对影院应对疫情申请贷款进行贴息,旗下有12家影城受益。 “随着电影新片不断入市,节目越来越丰富,我们相信电影市场会早日复苏,回归正轨。”李和见说。
7月21日,广东省委改革办披露,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近日印发《关于深化省属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以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在广东省原有国企改革政策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六个方面提出21条措施,为接下来3年省属企业“改革向哪儿走”指明了方向。 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来自广东省国资委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广东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2.05万亿元,其中省属企业资产总额1.80万亿元。截至今年6月底,广东省国资委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89万亿元,净资产总额达到7916.32亿元。 《若干措施》提出,进一步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2020年制定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制定并实施省属企业资本运营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国有资产向上市公司集中。2022年实现1至2家省属企业集团整体上市,力争每家省属企业至少有1家主业上市公司。 广东省明确提出,推动市场竞争类企业实现主业资产上市,创造条件实现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支持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主业上市平台。对在资本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项目团队,给予不超过募集资金2%。且不超过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从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入手,《若干措施》提出,在具备条件的企业集团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公益基础类二级企业在保持国有控股地位前提下,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市场竞争类二级企业按照“宜混则混”“一企一策”的原则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熟一个推进一个。探索建立有别于国有独资、全资公司的治理机制和监管制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建立骨干员工持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机制。完善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体系,制定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 在提升国资监管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方面,《若干措施》则围绕落实出资人权利、“一类一策”优化监管、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构建综合监督体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方面进行布局。 根据《若干措施》,以管资本为主加快转变国资监管机构职能和履职方式,加强国资监管队伍能力建设,落实国资监管机构依法享有的“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出资人权利,强化以股东身份和市场化方式监管运营国有资本。 同时,深入推进分类监管,结合股权结构、企业形态、经理层市场化选聘及契约化管理等情况,优化国资监管体制。制定完善省属企业以管资本方式参与未实际控制的上市公司治理办法。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按照试点企业功能定位、发展目标,“一企一策”动态调整授权清单,督促试点企业将相应权限授予下属企业等。 半数省属大型国企旗下无A股公司 据广东省国资委发布的数据,到目前为止,在拥有上市公司平台方面,共计24家省属国资大型企业呈现出多寡不均的局面,有的企业旗下上市平台多达6家,但有接近一半的企业旗下至今没有1家上市公司。 记者经过梳理发现,截至目前,广东省属国资大型企业旗下A股上市公司共有20家。其中,广晟公司旗下拥有中金岭南、风华高科、广晟有色、国星光电、佛山照明、东江环保6家上市公司;广新集团次之,拥有星湖科技、佛塑科技、省广集团、生益科技4家A股公司;广东省出版集团旗下有南方传媒、广弘控股2家上市公司;广业公司亦有2家,分别为粤桂股份和宏大爆破。 拥有1家A股上市平台的则有广东机场集团(白云机场)、粤科金融集团(广东鸿图)、广东能源集团(粤电力A)、广东省交通集团(粤高速)、广东省建工集团(粤水电)、粤垦集团(燕塘乳业)。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易事特正在推进“易主”事宜。一旦该事项完成,恒健控股将成为易事特的实际控制人。届时,恒健控股将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A股上市平台。 除恒建控股外,目前尚未拥有A股上市平台的广东省属企业还有粤海控股、广物集团、广东旅控集团、广轻控股集团、广东航运集团、广盐集团、南粤集团、广东交易控股集团、广东铁投集团等,但其中的粤海控股和广东航运集团分别拥有4家和1家H股上市公司。 记者了解到,目前,广东旅控集团、广轻控股集团和广东交易控股集团已经有了明确的推动上市计划。 广东旅控集团表示,伴随着国有资产证券化的大趋势,广东中旅全面启动上市工作;广轻控股集团提出,力争通过5到10年的努力,集团公司完成整体上市的目标;广东交易控股集团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成为全国同行业首家启动整体上市的产权交易机构,并被广东省国资委列为省属一级企业股份制改革试点。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历史性的重大机遇,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粤港澳大湾区民生一体化也在加快形成。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宜居的城市之一,佛山也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 “金融活,经济则活;金融稳,经济则稳。”在宜居的佛山,广东金融高新区是金融机构重要聚集地。金融要如何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赋予更强劲的金融动能?广东金融高新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7月7日,2020广东金融高新区重点项目进驻签约活动在千灯湖创投小镇举行。广东金融高新区引入了十大重点项目签约落户,投资总额近百亿元,涵盖银行、期货、基金、服务外包等前后台高端服务业态,其中更有三家为持牌金融机构。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佛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广东金融高新区发展促进局、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联合承办。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何晓军,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广东金融高新区发展促进局局长倪全宏,佛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海,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区长顾耀辉等出席活动。 首家落户地级市的公募基金 引入项目的种类方面,广东金融高新区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成功引入了首家落户地级市的公募基金。 过去公募基金集中在“北上广深”,总部主要在一线城市,为一线城市居民投资理财提供了很多选择。随着资本市场快速发展、注册制改革的逐步落实,公募基金在居民财富管理当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线城市以外也需要公募基金为居民财富保值增值“护航”。 佛山市南海区一直是粤港澳大湾区宜居的代表,过去多年来经济快速发展,让居民财富有比较理想的积累。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优秀人才来到南海工作和生活,也对财富管理产生了更多的需求。 “在地理优势和政府政策的吸引下,中科沃土基金愿意把公司总部迁往南海,让南海成为首个拥有公募基金牌照的区县,为广东金融高新区的发展添砖加瓦。”中科沃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冬辉向与会嘉宾描绘了中科沃土和广东金融高新区的合作蓝图,言语中充满期待。 活动上,中科沃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签约进驻千灯湖创投小镇,成为首家落户地级市的公募基金。 引入多个数据、研发中心项目 作为广东金融强省战略七大基础性平台之首的广东金融高新区,自成立以来便着力引进金融机构数据中心、研发中心等后台项目,目前已成为辐射亚太的金融大数据中心。 此次签约落户的银联商务粤港澳大湾区中心、中国工商银行集约运营中心(佛山)、广州银行后台数据中心等项目就是这方面的代表。记者了解到,银联商务将在广东金融高新区部署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计划设立银联商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心、数据中心、业务处理中心;广州银行后台数据中心涵盖金融科技研发、总部后台数据中心、信用卡后台服务中心、运营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培训中心等部门,人员总规模预计超2000人;中国工商银行集约运营中心(佛山)则填补了广东金融高新区国有四大行后台服务基地的空白。 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倪全宏表示,目前广东金融高新区核心区已成功吸引中国人保南信息中心、广发金融中心、友邦金融中心、汇丰环球营运中心、毕马威全球共享服务中心、海晟金融租赁等项目864个,累计投资规模超1329亿元,吸引金融白领人才数量超6万名,涵盖银行、保险、证券、服务外包、私募创投、融资租赁、科技金融等高端服务业态,已初步建成国际金融后台基地。 广东金融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佛山市南海区副区长乔吉飞表示,在国际金融后台建设上,将推动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建立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相配套的后台服务体系。 股权投资支持绿色技术、乡村振兴 为进一步提升广东金融高新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本次活动还引进了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广东季华科技成果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项目。另一方面,本次活动也有绿色技术银行以及乡村振兴等项目签约落户。 其中,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是省市区共建项目,目标前三年服务中小企业超百万户,汇集金融和核心企业超千家,实现融资服务超万亿,实现缓释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帮助地方金融监管部门防范金融风险和提高管理效率。 广东季华科技成果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由季华实验室与粤科金融集团合作设立,总规模5亿元,主要投资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领域的高端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助力季华实验室出产的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 由粤科金融集团牵头发起的规模30亿元的绿色技术产业基金,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科技产业。目前,绿色技术银行已获科技部批准筹建,将落户广东金融高新区千灯湖创投小镇。粤港澳大湾区绿色技术银行将搭建绿色技术评估中心、绿色金融中心、绿色工程中心及绿色技术转移转化综合示范区的“三中心一园区”支撑体系,建设绿色科技成果转化生态链。 由广东省唯一的省级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恒健控股公司联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发起的广东美丽乡村壹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也将落户千灯湖创投小镇,该基金规模30亿元,一期认缴出资额10亿元,专项投资美丽乡村项目,促进农村产业融合。 乔吉飞表示,在现代产业金融中心建设上,将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不断完善金融服务科技产业融合创新体系及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重点将千灯湖创投小镇打造成为“万亿级”创投小镇,提升融资租赁服务民营企业的效能,建设立足佛山、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高地。 结合雄厚制造业基础,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广东金融高新区引入的项目已经为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展望未来,广东金融高新区要如何更好服务区域自主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 “相信这些高质量项目的聚集与战略合作将为广东金融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何晓军表示,广东金融高新区是广东重要的金融发展平台,已发展成为功能齐全、内涵丰富的国际金融后台基地以及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中心。 何晓军对广东金融高新区的未来寄予厚望。他希望广东金融高新区在金融后台服务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科技,引进更多优质项目,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加强与各金融机构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同时,要更好发挥自身区位优势,依托深厚的实体经济基础,充分聚集调动社会资本,更好地服务区域自主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 佛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海表示,签约落户的项目与广东金融高新区的发展定位、发展需求十分吻合。佛山将在政策支持、政务服务、环境配套等方面全力做好跟进服务,积极为项目排忧解难,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展望未来,将发挥好既有优势,充分结合佛山雄厚的制造业基础,集全市之力将其打造成为金融门类齐全、服务链条完善的现代金融产业集聚区,成为佛山金融发展的名片,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