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电商智库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了《2020年10月中国电子商务行业投融资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根据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以下简称“电数宝”大数据)编制而成,每月发布一次。 网经社将狭义的电商定义为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主要指零售电商。而“泛电商”则是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所有实物、服务和虚拟商品的在线交易行为和业态,主要包括以大宗商品和工业品为主的产业电商,以消费品为主的零售电商,以在线外卖、旅游、教育、租房、医疗、出行等为代表的生活服务电商,以及跨境电商、物流科技。 《报告》显示,2020年10月电商行业融资有49起,同比去年同期48起融资增长2.08%,环比9月份49起持平;融资总金额超260.2亿元,同比去年同期95.8亿元增长171.6%,环比9月份73.7亿元增长253.05%。 这49起融资事件,包括生活服务电商23起,总融资额170.3亿元,平均融资额8.9亿元;零售电商13起,总融资额60.8亿元,平均融资额5亿元;产业电商8起,总融资额23.8亿元,平均融资额2.9亿元;物流科技2起,总融资额1亿元,平均融资额1亿元;跨境电商3起,总融资额4.3亿元,平均融资额1.4亿元。 就融资事件分布来看,北京融资20起,广东融资9起,上海融资8起,浙江融资6起,江苏融资2起,天津、湖南、山东、陕西融资各1起。 2020年1-10月份累计发生融资事件296起,其中1月25起、2月30起、3月51起、4月43起、5月43起、6月38起、7月39起、8月33起、9月49起、10月49起。 产业电商融资8起总额超23.8亿元 同比增长145.36% 网经社将狭义产业电商定义为通过第三方及自营B2B平台在企业间进行的交易。广义上指企业间在线化的方式进行信息撮合和交易的商业模式,是产业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提供大宗商品贸易服务的大宗电商,提供企业非生产性物料(MRO)及生产性资料(BOM)服务的工业品电商,提供消费品在线批发的批发电商,以及相关服务商等业态。 据“电数宝”大数据显示,2020年10月产业电商领域共有8家平台获得融资,分别是小鹿科技、震坤行、好好采、一块医药、群杰印章、鸟语花香、美肉商城、网筑集团,融资总额超2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5.36%。 零售电商融资13起总额超60.8亿元 同比增长116.37% 网经社将狭义零售电商定义为通过网络渠道进行商品交易活动,包括实物商品交易及虚拟商品交易。广义上零售电商是一种业态,包含平台、商家、品牌、用户、服务商等。按模式分,有C2C、B2C、C2M、B2B2C等;按品类分,有综合电商、垂直电商;按交易市场分,有进口跨境电商、出口跨境电商;新电商有会员制电商、直播电商、精品电商、小程序电商等。 “电数宝”大数据显示,2020年10月零售电商领域共有12家平台获得融资,分别是多点Dmall、奇麟鲜品、魔筷科技、天天拍车、闻酒荟、粉象生活、叮当快药、嘿市、芬香、青岛优农、传播物、布童科技,融资总额超6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37%。 生活服务电商融资23起总额超170.3亿元 同比增长299.77% 网经社将狭义的生活服务电商定义为基于互联网为人们日常生活消费提供的服务,分为到店服务(包括到店餐饮、酒店、影院等)与到家服务(外卖、家政等)两大类。而广义上的生活服务电商还包括:旅游、出行、医疗、教育、婚恋、房产、招聘等生活服务行业的互联网化。 “电数宝”大数据显示,2020年10月生活服务电商领域共有23家平台获得融资,分别为猿辅导、火花思维、自嗨锅、PP停车、少年得到、阿卡索、诸葛找房、Gofun出行、百家云、晓羊教育、小音咖、道远课堂、斯尔教育、榛果健康、三毛游、飞博教育、须印教育、奋斗猫、向日葵阅读、论答、医护到家、微医、Menxlab漫仕,融资总额超170.3亿元人民币(4家融资额未透露),同比增长299.77%。 物流科技融资2起总额超1亿元 同比下降41.17% 网经社将物流科技定义为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物流生态,包括物流网络、电商自建物流、跨境物流、大宗物流、众包物流、仓储物流、货运O2O、同城配送、末端配送以及智能物流等。 “电数宝”大数据显示,2020年10月物流科技领域共有2家平台获得融资,分别是风火递、大马鹿,融资总额超1亿人民币(其中风火递未透露融资金额),同比下降41.17%。 跨境电商融资3起总额超4.3亿元 同比下降68.61% 网经社将狭义跨境电商定义为跨境零售电商,分属于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借助互联网达成交易、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将商品送达消费者手中的交易过程,包括:9610和1210海关监管代码模式。而广义指电子商务在进出口贸易及零售中的应用,包括:进出口跨境电商、跨境电商(B2B、B2C、C2C)和相关服务商。 2020年10月跨境电商领域共有3家企业获得融资,分别是万拓科创、领星、店匠,融资总额超4.3亿元,同比下降68.61%。
10月28日,军工板块表现活跃,新余国科涨停,江龙船艇、晨曦航空、中航电测、安达维尔涨幅超5%。 截至10月28日18时,A股申万军工行业共有38家公司发布了今年三季报,其中25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招商证券研报认为,总体来看,军工板块三季度业绩延续二季度成长性,业绩增幅亮眼,考虑到四季度为行业交付回款节点,军工行业全年高景气度确认。 板块业绩加速增长 从目前已经披露的军工上市公司三季报来看,超六成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具体来看,北斗星通、星网宇达、广东甘化、振芯科技、博云新材等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0%。 星网宇达前三季度业绩超预期,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3亿元,同比增长75.30%;归母净利润为8158.7万元,同比增长1441%。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为5093.96万元,同比增长1322.07%。公司预计今年全年实现净利润1.2亿-1.45亿元,同比增长898.68%-1106.73%。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星网宇达三季度业绩相对二季度实现加速增长,主要受益于公司2017年以来对智能无人系统的持续投入取得成效,相关产品体系的合同订单稳定落地、实现放量;而且在军用卫星升级和卫星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下,原有核心业务保持稳定增长。 10月27日晚,高德红外发布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7.96亿元,同比增长239.36%。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78亿元,同比增长226.45%。公司表示,业绩增长是因为公司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各型号装备产品、国内及海外民品销售规模增长明显。 中航证券军工行业首席分析师张超预计,军工行业上市公司2020年全年业绩增速有望处于全行业前列,而近期军工板块上市公司三季报业绩的兑现应重点关注。 军工电子及航空装备业绩亮眼 从细分领域来看,军工电子及航空航天的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增幅居前。信达证券分析师认为,军工电子领域业绩大超预期,预示军工行业整体景气度提升。未来我国被动电子元器件产业将受下游军、民品需求的双轮驱动,驶入高增长轨道。 以火炬电子为例,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4.7亿元,同比增长43.3%,归母净利润为4.3亿元,同比增长46.3%;其中,自产元器件收入为7.44亿元,同比增长33.58%,主要来源于军用电子信息化需求增加以及国产替代订单持续增长。 信达证券研报认为,被动电子元器件公司业绩高增长主要受两方面驱动:一是军品下游需求饱满,复工复产后企业订单加速兑现;二是横向布局效果逐步显现,产品体系日趋多元,业绩增长后劲十足。 作为航空复材龙头,中航高科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3.37亿元,同比增长9.18%;归母净利润为4.01亿元,同比增长18.46%。其中,航空新材料业务实现归母净利润4.19亿元,同比增长62.93%,相较上半年进一步提升,主要系复合材料业务收入增长和整体毛利率提升。业内人士指出,随着航空装备的升级迭代,未来碳纤维复材行业增速有望持续高于国防军工行业平均增速,中航高科预计将核心受益于这一趋势。 洪都航空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0.16亿元,同比增长77.38%;归母净利润为1268.01万元,上年同期为-7979.83万元。洪都航空是国内主要的教练机研发生产基地,业绩增长的原因是本期产品交付量增加,产品毛利较上年同期增加2265万元。 未来关注三条主线 多位券商人士认为,四季度将是军工行业上市公司业绩的集中兑现期,军品订单有望密集落地,在业绩不断兑现的过程中,市场将会对军工行业基本面进一步树立信心。 对于未来军工行业走向,张超认为,航空航天、军工信息化仍将是军工行业内的热门关注领域。航空航天装备有望维持高景气度。我国空军先进装备的系统性进一步发展,航空装备产业正快速发展。伴随北斗、高分、探月项目等重大工程的收官,“天问一号”火星探测、空间站建设等项目的开展和卫星互联网首次被纳入新基建或将带来的空间基础设施新需求,依靠该类项目订单驱动的航天工程装备产业链上的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有望兑现。 自主可控将是中长期投资主线。目前我国在基础研究、电子芯片、材料等基础领域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许多产品仍然依赖进口,主要包括以高端芯片为首的电子元器件、碳纤维等。中信建投研报认为,军工上游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具有军民两用性,通过向民用转化可解决国产化问题,重点关注“行业空间大、国产化率低、国产化刚需强劲”三大标准的相关行业,包括碳纤维、连接器、微波组件、电容器、红外探测器等领域。 此外,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第一年,在10月16日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举办的央企与民企混改项目推介会上,航天科工集团所属航天科工火箭公司以及中国电科集团所属电子装备集团都作了相关项目推介。伴随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启动,军工央企的混改也有望走在前列。中信建投研报建议重点关注“主业有支撑、注入空间大、经营可改善”的军工央企上市公司。
今年以来,持续上涨的豆粕、玉米等原材料价格,让外界对于饲料企业的关注度超前,一方面,超级猪周期带来的养殖行业产业链的兴旺有目共睹,另一方面,饲料企业利润是否能有较长时间的保障? 卓创资讯分析师王文深对记者介绍,其观察到的饲料企业在今年有7次涨价。“涨价的原因则在于成本上涨,但由于今年生猪利润太好,尽管成本上涨,但(对企业)影响不大。” 涨价之后,从下游产业的接受度来看,王文深对记者介绍,“下游可以接受,饲料涨价跟的上原料涨价,毕竟需求增量比较好。” 另据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两市共有8家拥有饲料业务的企业发布了三季度业绩报告,其中,有6家公司净利润实现同比超过100%的增长率。 上市公司业绩大幅增长 此前,大北农发布了三季报,从报告中可知,公司业绩稳定增长,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90.88%。 对此,有券商研报提及,公司饲料业务持续恢复,后续增长动力强劲:“公司业务以猪料为主,随着非洲猪瘟疫情影响逐渐减小,生猪存栏恢复。根据农业部数据,截至9月末,全国生猪存栏达到3.7亿头,恢复到2017年末的84%;能繁母猪存栏达到3822万头,恢复到2017年末的86%。受益于随着生猪生产快速恢复拉动饲料需求增加,公司Q3饲料单月销量的环比增速快于Q2快,饲料销量由上半年的同比下降转为同比上升。目前,公司前端料(乳猪料、母猪料)毛利率较高,超过30%。未来,随着下游需求不断好转,公司的前端料的优势地位有望继续突出,助力饲料业务利润持续增长。” 除大北农之外,在目前已发布业绩报告的8家拥有饲料业务的企业中,有6家(包括大北农)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同比超过100%。 养殖行业利润或进入下行通道 不过,对于饲料企业而言,原材料上涨和猪周期的改变,也让行业发展充满压力。 此前,卓创资讯曾经发布一份研报提及,国内需求端数据表现亮眼,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国内饲料产量数据连续五个月保持增势。截至2020年9月国内饲料总产量2440万吨,环比增长6.2%,同比增长18.1%。此外,卓创监测全国118家规模企业存出栏量数据显示,9月生猪存栏环比增长3.09%,同比增长44.57%,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增长5.60%,环比增长73.64%,给予豆粕行情上涨动力。 在饲料原料中,与豆粕相似的占比较大还有玉米,今年以来玉米价格几乎呈现单边上涨的趋势,新玉米上市,价格高开高走。受玉米供需环境的变化,市场普遍认为玉米供需缺口逐年加大,市场各方看涨心态一致,助推玉米价格连续上涨。 原料玉米及豆粕价格的持续上涨,无疑使得下游养殖成本不断增加,饲料企业倍感压力并纷纷采取了本年度的第7次涨价措施。由于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大增,同时大肉食鸡出苗量同比涨幅不断走高,压制猪价及肉鸡价格纷纷下行,一涨一跌情况下,终端养殖利润受到打压,后期随着养殖企业的不断扩张,国内饲料需求持续看涨,市场对玉米和豆粕看涨预期较强,未来养殖行业的利润进入下行通道,整体盈利水平下降。
南都电源10月28日晚间发布三季报,公告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37亿元,同比增长14.8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6亿元,同比增长41.40%;实现扣非净利润1.79亿元,同比增长68.58%,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53元/股。 对于三季度业绩增长的原因,南都电源在此前业绩预增公告中表示,主要是由于通信5G及数据中心后备电源需求大幅增长,公司全力组织生产满足交付需求,产品出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业绩贡献比去年同期增长;民用动力产品出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业绩贡献基本保持稳定;储能产品营业收入及业绩贡献比去年同期增长;同时,公司在夯实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就成本及各项费用支出进行了合理有效控制,提高了运营管理效率。
10月28日晚间,中兴通讯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公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兴通讯实现营业总收入741.29亿元,同比增长15.39%;净利润为27.12亿元,同比减少34.3%;当期基本每股收益为0.59元/股,同比减少39.8%。 此外,2020年第三季度(7-9月),中兴通讯实现营收269.3亿元,同比增长37.18%;实现归母净利润8.55亿元,同比减少67.83%。 同日晚间,中兴通讯披露称,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广东恒健欣芯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恒健欣芯”)、深圳市汇通融信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汇通融信”)合计持有的中兴微电子18.8219%股权,同时募集配套资金,募资总额不超拟购买标的资产交易价格的100%。 公告显示,中兴微电子全部股权的预估值初步确定为135亿元至140亿元,根据此,本次拟收购中兴微电子18.8219%股权的预估交易价格为25.41亿元至26.35亿元。“最终交易作价将以评估结果为基础,由交易双方协商确定,相关审计、评估数据和最终交易价格将在重组报告书中予以披露。”公司表示。 据了解,本次交易前,中兴通讯及其下属企业赛佳讯、仁兴科技合计持有81.1781%的中兴微电子股权;本次交易后,中兴通讯将合计持有中兴微电子100%的股权。 中兴通讯表示,中兴微电子作为公司控股子公司,是公司从事芯片设计、开发的经营主体。无线产品领域,中兴微电子5G的7nm核心芯片已实现商用。“在5G商用网络建设及行业应用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考虑到芯片设计和开发是5G技术创新的关键组成,保持并继续加强对中兴微电子管理与控制力,加大研发投入,对于公司整体5G发展核心战略有着重要意义。” 不过,中兴通讯也提示称,标的资产中兴微电子客户集中度较高。此外,由于其采用Fabless经营模式,基于行业特点,中兴微电子也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原材料供应及委外加工风险,和供应商较为集中的风险。
10月28日晚间,TCL科技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公告显示,今年1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7.1亿元,同比减少17.18%;实现归母净利润20.25亿元,同比减少21.4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8.6亿元,同比增长70.85%。 今年第三季度,TCL科技实现营收193.77亿元,同比增长28.8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78亿元,同比增长168.13%。 公告表示,2019年4月,公司完成了重大资产重组交割,上年同期数据包含了重组资产1-3月份的业绩及重组收益11.5亿元。上年同期数据按重组后同口径计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4%。 资料显示,TCL科技主要业务架构为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业务、产业金融及投资业务和其他业务三大板块。不过,公司公开摘牌收购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环电子”)100%股权后,中环电子将在2020年第四季度并表,届时公司业务架构将调整为半导体显示及材料、半导体及半导体光伏、产业金融及投资和其他四大业务板块。 在半导体显示领域,今年第三季度,面板需求回归,叠加销售旺季影响,面板价格企稳上涨,行业盈利能力提升。今年1-9月,TCL华星实现产品销售面积2168.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1.7%;实现营收323.8亿元,同比增长31.9%,实现净利润5.66亿元。
10月28日晚间,聚辰股份发布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65亿元,同比下降4.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56.69%;基本每股收益0.99元,同比增长17.52%。 聚辰股份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并提供应用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服务。公司目前拥有EEPROM、音圈马达驱动芯片和智能卡芯片三条主要产品线,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液晶面板、蓝牙模块、医疗仪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众多领域。 据公开信息,前三季度聚辰股份营业收入同比降幅由上半年的8.96%收窄至4.42%。其中,公司音圈马达驱动芯片业务取得了快速发展,依托智能手机EEPROM产品的客户资源优势,通过前期的技术积累和市场拓展,音圈马达驱动芯片产品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2921.63万元,同比增长267.73%;EEPROM产品与智能卡芯片产品前三季度分别实现销售收入3.09亿元和2558.95万元,同比降幅由上半年的11.30%和35.02%收窄至8.58%和27.69%。 聚辰股份方面表示,公司通过青岛聚源芯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参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芯国际”)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战略配售。截至9月30日,公司间接持有中芯国际355.02万股股份,按照出资份额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本报告期业绩4671.67万元。受此影响,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6.69%。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1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17亿元,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分别为3.21亿元和9.99亿元,自有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