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长城汽车发布2020年9月份销量数据。9月份,长城汽车销量117812辆,环比增长32%,同比增长18%。其中,海外销售7773辆,同比增长46%,环比增长14%。哈弗、欧拉、长城皮卡及WEY品牌均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1-9月,长城汽车累计销售68.07万辆。 国海证券汽车家电分析师石金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金九银十为车企年度周期性消费旺季,叠加一季度疫情带来消费滞后影响+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等推动+车企让利,销量逐季改善趋势明显,因去年四季度同期基数较高,因此同比增速略微放缓,但环比改善依然显著。” 长城汽车董秘徐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公司9月份销量同比环比双增长,主要是与新产品的上市,以及现在新的营销模式有一定的关系,而不是单纯因为金九银十行业淡旺季这一因素。” 哈弗H6领涨超4万辆 9月份,长城汽车哈弗、欧拉、长城皮卡及WEY品牌均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哈弗品牌9月份实现销量79120辆,环比增长41%,同比增长5%,创2020年单月销量新高。 “国民神车”哈弗H6销售40475辆,环比增长47%,同比增长28%,累计88个月稳居SUV月度销量冠军;其中,第二代哈弗H6销量持续上扬,第三代哈弗H6首月销量破万,顶配车型Supreme版和高配车型Max版,销量占比分别达到32%和40%。哈弗F7在9月份共销售12601辆,环比增长22%;哈弗M6销售14801辆,环比增长29%。 长城皮卡9月份销售22885辆,同比涨幅高达67%,环比增长9%,连续5个月月销量突破2万辆,市占率近50%。1-9月,长城皮卡累计销售16.04万辆,同比增长63%。据统计,目前,长城皮卡已连续22年获得国内、出口销量第一,全球累计销售达180万辆。9月份,长城炮销售11200辆,连续5个月销量过万,持续蝉联皮卡市场销量冠军。长城炮、风骏7、风骏5卫冕皮卡市场单车销量前三。 在新能源方面,欧拉品牌9月份销量6619辆,同比增长253%,环比增长38%。其中,欧拉黑猫销量5141辆,同比增长201%,环比增长37%;欧拉白猫上市3个月,累计销售2227辆;欧拉iQ同比涨幅高达237%。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北京车展上,“中国首款性能版量产电动车型”欧拉好猫GT版全球首发,“新世代智美潮跑”欧拉好猫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10.5万-14.5万元,长城汽车新能源产品阵容不断扩大。 WEY品牌方面,9月份实现销量9037辆,环比增长20%,同比增长4%,1-9月累计销售50271辆,旗下车型9月均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其中,智能安全旗舰VV6销售5206辆,环比增长17%,同比增长2%;VV7销量同比增长11%,环比增长2%;VV5销量环比增长56%,同比增长3%。 海外销量同比环比双增长 在全球化战略的加速推进下,9月份,长城汽车海外销售7773辆,同比增长46%,环比增长14%,创今年单月出口销量新高,1-9月累计出口新车超过4万辆,达41457辆。 全球市场合资合作加速长城汽车全球化战略推进。9月10日,长城汽车旗下智能座舱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诺博汽车系统有限公司完成了对德国公司MotusHeadlinerGmbH100%的股权收购。长城汽车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这是长城汽车加快“客户多元化”战略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助力长城汽车加快完善全球配套供货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 此外,据长城汽车方面介绍,泰国罗勇府工厂收购协议也在9月底前完成正式签约,罗勇府汽车制造工厂和动力总成工厂将于11月全部移交给长城汽车,并将打造为全球统一标准的智慧工厂。 同时,在长城汽车重要的海外市场——俄罗斯,也迎来本地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长城汽车与俄罗斯联邦工业和贸易部9月正式签署在俄特别投资合同(SPIC),成为首家获俄罗斯境内车企同等待遇的中国车企。长城汽车预计新增424亿卢布(约合人民币37亿元)投资,建设包括发动机、变速器、电子控制模块和车辆控制系统等核心零部件深度本地化的制造工厂,提高长城汽车在俄市场的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科技方面,长城控股集团旗下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9月正式发布了包括95kW乘用车燃料电池系统发动机、最大可拓展至150kW的平台化燃料电池堆及70MPa高压储氢瓶阀及减压阀等核心产品,标志着长城氢能战略布局的纵深推进。
10月13日,新东方公布了2021财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净收入9.86亿美元,同比下降8.0%;学生报名人次约2961100,同比上升13.5%。截至2020年8月31日,学校总数为112家;学习中心总数达1472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增211家(2020财年同期学习中心总数为1261家),与上季度相比净增7家(2020财年第四季度学习中心总数为1465家)。 各业务逐步恢复 净收入好于预期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挑战,新东方2021财年第一季度的运营及财务表现亦受到影响。公司净收入同比下降8.0%,但整体好于预期。”新东方董事会执行主席俞敏洪表示,主要原因是今年夏季班和秋季班的招生时间比往年晚,许多主要城市的暑假也缩短了一到两周,北京等城市更是受疫情影响复课时间有所延迟,但随着国内疫情逐渐被控制,新东方各个业务都出现了复苏的迹象,学生报名人次大幅增加。作为主要增长动力的K12中小学全科教育业务,在第一季度取得同比约8%的收入增长,其中,中学业务同比增长9%,少儿业务同比增长约4%。“随着国内大部分学校自9月起逐步恢复开学,新东方所有学习中心亦逐步恢复线下教学。与此同时,我们很高兴看见秋季的报名人次和现金收入有显著回升。” 线下网点新进入7个城市 新东方首席执行官周成刚表示:“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中国的教育板块将迎来一波市场整合浪潮。为了在疫情影响消退后进一步占领市场份额、巩固市场地位,新东方继续积极推动扩张计划。”在第一季度中,新东方进入了七个新城市。截至第一季度末,新东方的教室面积同比增加约23%,环比增加1%。此外,新东方在暑期促销活动中也取得了重大成功,学生报名人次达1079000,同比大幅增加31%,学生留存比率也有所提高。 20城推出OMO课程 “未来,新东方还会重点投入更多资源来推进具备高增长力的OMO战略,把服务覆盖范围扩展至更多的城市和学生。”周成刚指出,在第一季度中,新东方在大约20个现有城市推出了OMO在线课程,并吸引了数量可观的新客户。“我们认为,OMO战略将在今年内有效地增加招生人数并加快业务复苏。”与此同时,新东方还重点投入更多资源在纯线上教育平台新东方在线(Koolearn.com)来升级其APP和线上平台,强化整体课堂学习体验并开发教师培训系统。 预计业绩将在第二季度逐步回升 “尽管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挑战,但与上一季度相比,新东方2021年第一季度的利润率环比有所提高。”新东方首席财务官杨志辉表示,在第一季度中,新东方非GAAP经营利润率为16.8%,同比下降720个基点;非GAAP净利润率为18.7%,同比下降280个基点。为了减少利润压力,新东方积极调整了自身的运营策略,并在成本控制方面加大了力度,相信在全体新东方人的共同努力下,今年的运营利润率趋势将会逐步改善。 展望未来,俞敏洪表示,新东方的财务业绩预计将在第二季度逐步回升。作为中国教育市场的领导者之一,新东方坚信,通过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改进学习体验,公司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并为股东带来长期价值。
10月11日晚间,山东路桥发布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快报显示,1至9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02.61亿元,同比增长23.6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2亿元,同比增长62.34%;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56元,同比增长62.34%。 山东路桥表示,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利润、基本每股收益等主要财务指标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主要原因为前三季度公司在建和新开工大型项目较上年同期增多,完成工程量增加,上年同期部分在建项目毛利率偏低,同时前三季度投资收益等较上年同期增加。
国家统计局将于近日公布9月及三季度主要宏观经济数据。机构预测,随着供需两端加速回暖,9月工业生产将延续恢复态势,消费持续向上改善,固定资产投资和基建投资累计增速有望“转正”。业内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复苏态势更加明朗,三季度GDP增速将超5%,四季度GDP增速将高于三季度。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在两个大循环持续利好的作用下,外需向好、内需回暖,9月工业生产将延续恢复态势,预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达6.0%。 投资继续修复。申万宏源宏观高级分析师秦泰表示,地产维持强劲、基建小幅改善,9月投资料仍将高增,预计单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9%,累计同比回升至0.9%左右。李超预计,1-9月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0.7%左右,较前值修复1个百分点,其中,基建投资累计同比或增长1%,实现正增长。 消费方面,机构认为,由于经济渐进修复、需求企稳向好,居民可支配收入随之提升,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逐步增强,预计社零持续向上改善。 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9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91.0万辆,同比增长7.3%,实现连续3个月8%左右的近两年最高增速。“随着社交隔离措施解除(例如电影院重新开放),叠加汽车销量增长和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启动,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预计将从8月的0.5%上升至3.0%。”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说。 机构对于三季度和全年经济走势普遍看好。 中国银行研究院报告指出,2020年三季度,宏观经济景气在二季度“V”字型反转的基础上持续上升。预计三季度中国GDP增长5.1%左右,四季度GDP增速将高于三季度。 “高频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持续复苏,预计9月主要经济活动指标将持续转好,三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速将从二季度的3.2%升至5.2%。”陆挺指出。 李超认为,三季度经济供给、需求确定性修复。地产投资、净出口支撑较强,制造业投资、消费数据加速改善,预计三季度GDP实际增速达到5.5%。 “从复工复产推进情况和高频数据变动看,中国经济已进入了后疫情时代,各方面经济活动恢复反弹,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培育,预计经济运行热度将逐渐上升,后续增长态势更趋明了。”上海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胡月晓说。(记者 班娟娟)
截至10月13日,规模房企中多数已完成9月销售业绩披露。 总体来看,今年“金九银十”的黄金九月,TOP30房企总体销售数据好于上年。 据中原地产统计,30家上市房企9月单月销售额合计6096亿元,同比上涨19%;1-9月累计销售额41454亿元,同比上涨8.8%。 分企业来看,2020年9月,融创中国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689.4亿元,同比增长9.5%;碧桂园合同销售额为646.3亿元,同比增加25.30%;绿城中国9月销售额同比增加69%;花样年控股9月销售额增109.64%至52.83亿元。 其中,万科以合同销售金额4927.6亿元超过碧桂园的4467.9亿。 10月5日,碧桂园发布公告,今年九月,共实现合同销售金额646.3亿元,同比增加25.30%; 2020年1-9月,碧桂园录得全口径销售金额为4467.9亿元。 10月11日,万科发布2020年9月销售情况简报。今年9月份,万科实现合同销售金额545.4亿元,同比增加10.65%;2020年1-9月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4927.6亿元,同比增加3.61%。 10月9日恒大披露公告称, 9月1日至10月8日38天内,实现合约销售额1416.3亿元,合约销售面积1641.7万平方米。 截至10月8日,恒大累计实现合约销售额5922.5亿元,完成全年6500亿元销售目标的91.1%。 从各房企公布数据看,尚无一家达到恒大一半。 数据显示,恒大8月份新房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9669元,而9月1日到10月8日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8627元,单价降了约1042元,降幅为约10.8%。 但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虽然销售金额呈现增长趋势,但是不少房企销售面积则出现同比下降。 其中,中海地产今年1至9月累计销售面积1370.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4%。 此外,华润置地今年9月实现合约销售额290.1亿元,同比增长32%,但合约销售面积却下降9.5%。 销售面积下降而总销售额增长,背后是多家房企今年房价的增长。 其中,华润置地今年9月销售均价24879元每平方米,而上年同期为17065元。此外绿城中国今年9月销售均价27760元,亦相比上年同期的26960元增长2.9%。 从已公布的房企前9月业绩数据看,千亿军团已有14个,依次是恒大、万科、碧桂园、融创、保利地产、中海、世茂集团、招商蛇口、金地集团、金茂、绿城集团、中南建设、中梁控股和融信中国。 从目标完成情况看,目标完成在80%以上的,除恒大外,还有金茂。其它多在六七成之间。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2020年1-9月,20家代表房企销售目标完成率均值为72.0%。其中,佳兆业集团销售目标完成率达85.9%;中国恒大、中国金茂销售目标完成率分别为91.9%、80.9%;招商蛇口、弘阳地产、越秀地产等房企的销售目标完成率均在75%以上。 融资方面,9月以来,房企融资表现也较为积极。9月房企融资发债总额651.44亿元,同比上升25.7%。 其中,境外债本月环比大幅上涨29.1%到242.54亿元,但由于去年基数较大,同比下降30.4%;境内债408.90亿元,环比上涨10.3%,同比大幅上涨140.8%。 土储方面,1-9月,TOP30房企通过招拍挂拿地金额达11481亿元。其中,中海地产、保利发展拿地金额均超过了1000亿元,在招拍挂拿地金额中排名前二。 此外,万科、绿地控股、龙湖集团、绿城中国则紧跟其后,拿地金额均突破了600亿元,分别位列榜单的第三至第六。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0日讯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2020年1-8月,全国规模以上自行车制造企业营业收入1053.2亿元,同比增长12.4%,实现利润总额47.4亿元,同比增长28.5%。其中,两轮脚踏自行车制造业营业收入327.3亿元,同比增长2.7%,利润总额13.2亿元,同比增长13.3%;电动自行车营业收入580.9亿元,同比增长23.4%,实现利润总额26.8亿元,同比增长42.9%。 从生产情况看,2020年1-8月,全国自行车制造业主要产品中,两轮脚踏自行车完成产量2765.2万辆,同比增长10.5%;电动自行车完成产量1942.7万辆,同比增长25.6%。 8月当月,全国两轮脚踏自行车完成产量425.3万辆,同比增长22.9%;电动自行车完成产量390.3万辆,同比增长42.6%。 10月9日,工信部还披露了2020年1-8月家具行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0年1-8月,全国家具制造业产量54409.9万件,同比下降7.7%。8月当月,全国家具制造业产量8138.5万件,同比增长10.8%。 从效益情况看,2020年1-8月,全国家具制造业营业收入3962.8亿元,同比下降11.1%;利润总额195.0亿元,同比下降27.3%。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0日讯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2020年1-8月,全国规模以上照明器具制造企业营业收入1979.8亿元,同比下降13.7%;实现利润总额104.5亿元,同比下降21.2%。 从生产情况看,2020年1-8月,全国照明制造业主要产品中,灯具及照明装置完成产量24.1亿套(台、个),同比下降18.1%。 8月当月,全国灯具及照明装置完成产量3.8亿套(台、个),同比增长1.5%。 10月9日,工信部还披露了2020年1-8月塑料制品行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0年1-8月,全国塑料制品行业完成产量4612.6万吨,同比下降13.3%。8月当月,全国塑料制品行业完成产量656.6万吨,同比下降3.0%。 从效益情况看,2020年1-8月,全国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累计营业收入11329.6亿元,同比下降5.1%;实现利润总额696.3亿元,同比增长17.1%。